A. 如何做服務意識培訓ppt
一、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
服務是酒店向客人出售的特殊商品,既是商品,就會同其他產品一樣具有檢驗其品質優劣的標准,這個標准就稱之為質量,即服務質量。服務質量,是指酒店為賓客提供的服務適合和滿足賓客需要的程度,或者說,是指服務能夠滿足賓客需求特性的總和。服務質量對酒店競爭具有決定性作用。對酒店來說,經營是前提,管理是關鍵,服務是支柱。服務質量不僅是管理的綜合體現,而且直接影響著經營效果。服務質量的好壞取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物的因素;二是人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尤為重要。酒店全體員工必須樹立高度的「顧客」意識,顧客是酒店的真正「老闆」,「顧客至上」 應是酒店必須遵循的宗旨。
「顧客至上」必須體現在員工的服務工作中,形成一種服務意識。這種意識就是酒店員工以顧客為核心開展工作,以滿足顧客需求,讓顧客滿意為標准,時刻准備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的一種意識。酒店員工要時時記住「顧客就是上帝」、「顧客總是對的」,時時處處以顧客滿意為標准,把握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服務意識。
二、服務的含義及服務員的職責 服務是指服務員為客人所做的工作,服務員的工作是酒店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酒店業認為服務就是 SERVICE(本意亦是服務),而每個字母都有著豐富的含義:
S—Smile(微笑):其含義是服務員應該對每一位賓客提供微笑服務。 E—Excellent(出色):其含義是服務員將每一服務程序,每一微小服務工作都做得很出色。
R—Ready(准備好):其含義是服務員應該隨時准備好為賓客服務。 V—Viewing(看待):其含義是服務員應該將每一位賓客看作是需要提供優質服務的貴賓。
I— Inviting(邀請):其含義是服務員在每一次接待服務結束時,都應該顯示出誠意和敬意,主動邀請賓客再次光臨。 C— Creating(創造):其含義是每一位服務員應該想方設法精心創造出使賓客能享受其熱情服務的氛圍。 E—Eye(眼光):其含義是每一位服務員始終應該以熱情友好的眼光關注賓客,適應賓客心理,預測賓客要求及時提供有效的服務,使賓客時刻感受到服務員在關心自己。
服務員的基本職責是:
(1)迎接和招呼顧客
(2)提供各種相應的服務
(3)回答顧客的問詢
B. 如何培養員工的服務意識
提高服務意識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責任意識: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對每一項服務有強烈的責任心,把全面完美的履行職責當作義務。
團隊協作意識:堅持「集體榮譽」是我們的最高榮譽的思想;明確「我們」是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習慣用「我們」的角度去思考。
換位思考意識:對顧客表現的情緒的理解;在工作中設身處地為顧客著想。
反思意識:時常保持「能有更好的方法嗎?」的思路;想想「為什麼」服務對象滿意或不滿意;受表彰的同事與「我們」的根本不同在哪裡。
(2)服務意識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優秀服務人員的基本技能:
1、任何工作從主動打招呼開始;
2、任何服務從微笑開始;
3、任何情況下不允許說不知道;
4、任何語言都要使用文明用語;
5、任何時候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
6、任何介紹、講解都要說清楚、聽明白。
C. 如何培訓提高服務業人員的服務意識
服務行業的特性就是人員流動性比較大,人員素質有高有低。
如果有時間的話就從最基本的培訓比如站姿走資(注重儀容儀表)怎樣服從上級安排,開始服務行業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下一步灌輸理論工作要求和服務的主動意識,理論可以考核(成績與經濟相掛勾)
在實際工作中要任務分配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獎罰要分明,大會提倡點名表揚,小會私下批評,增長員工的自信心裡。達到精神上的滿足。員工上班 1圖利益 2上班開心 3可以學到知識有機會可以升職。
把你的員工試著分一下類,因才施教。
有才有德者 破格重用
有才無德者 限制使用
有德無才者 培養使用
無德無才者 堅決不用
D. 如何提高超市員工服務意識培訓計劃書
這個話題有點差長。。抄首先你先要讓他們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及良好的服務意識。然後才談得上服務。比如說: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你叫他去跟顧客介紹商品 他肯定搞不定。
回歸正題:服務意識培訓以下幾個重點:
1:心態:沒有良好的心態怎麼談服務
2:溝通:良好的溝通才能有優質的服務
3:形象:服務中形象是第一位 給人的形象能決定你的服務成功不成功
E. 如何提高服務意識
如何提高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培養員工團隊協作能力
團隊強調的是協同工作,所以團隊的工作氣氛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團隊的合作能力。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無敵的團隊,團隊中的個人能力取長補短,相互協作,所以才有「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之說。在一個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作為團隊的一員應該主動去尋找團隊成員的優點和積極品質,如果團隊的每位成員,都主動去尋找其它成員的積極品質,那麼團隊的協作就會變得很順暢,工作效率就會提高。
2、提高員工主觀能動性
馬克思哲學觀點認為,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動物是不具備主觀能動性的!而所謂一些動物如人一樣的做某些事情,這不是主觀能動性,而是動物出於生存需要的必備活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稱為本能。
3、運用美國行為科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中的激勵因素以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激勵因素是指能造成員工感到滿意的因素。激勵因素的改善而使員工感到滿意的結果,能夠極大地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但在運用激勵因素的時候同時也要把保健因素融合其中,也就是所謂的獎罰分明,讓員工知道凡是都是獎罰分明的,這樣既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又讓員工知道是有管控的。
4、加強員工職業技能培訓
首先讓員工定期參加一些他們通常不參加的會議,這樣將有利於開闊視野,增強互助的協助精神。其次在公司內外組織一個「金點子」俱樂部活動。訓練員工的思維與觀察能力,養成動腦習慣。 另外做好員工職業規劃鼓勵參加繼續教育,參加公司內外的培訓班,並制定相應的獎勵政策。
5、管理者應該運用道格拉斯麥克里戈的XY理論。
Y理論告訴管理者,要尊重和相信下屬員工,要提供工作和發展的條件和機會,要想辦法激勵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人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滿足個人需求和目標的同時完成組織的目標。
管理者的重要任務是創造一個使人得以發揮才能的工作環境,發揮出員工的潛力,並使員工在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貢獻力量時,也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此時的管理者已不僅僅是指揮者、調節者或監督者,而是起輔助者的作用,從旁給員工以支持和幫助。
對員工的激勵主要是來自工作本身的內在激勵,擔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擔負更多的責任,促使其工作做出成績,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
在管理制度上給予員工更多的自主權,實行自我控制,讓員工參與管理和決策,並共同分享權力。
需要指出的是X理論和Y理論是兩種極端的觀點,X理論更適合人們低層次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的情況下,Y理論更適合人們低層次需求已經得到滿足的前提下。
6、以人(員工)為中心,以人為本。
「企業是員工的歸屬,員工是企業的財富」。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因此企業就要以人(員工)為中心,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激勵人、為了人。關心員工的生活,關心員工的福利,扶弱恤貧,解決員工實際困難。
在生活上幫助員工,把溫暖送到員工的心坎上,積極營造寬松、愉快、文明、向上的文化環境;在工作上關心員工,每年組織一次免費體檢。重視員工的權益和員工福利,比如節日福利、生日會、春季踏青、聚餐等等。
F. 如何培養服務意識
培養服務意識,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抓起:
1、加強對員工服務觀念的教育與培養。為達到教育效果,還要與一定的機制相配套,每年設倡導優質服務月,每月設倡導優質服務日,以此來強化這一工作。
2、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激勵機制是激發員工服務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比如開展的「員工星級評定」制度,把員工的服務考核與星級評定相結合,給員工極大的觸動,使其自發地把工作做好。
3、積極營造以人為本的服務文化。要在大力提倡優質服務的同時,樹立優質服務的典型,宣傳優質服務員工的事跡,讓優質服務的意識和觀念變為員工的實際行動和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