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醫葯營銷案例
據報道:玫瑰××膏是維葯中的一個獨家品種,去年我第一次見到這個產品的相關招商廣告時眼前一亮:這個產品很有潛質。後來,我有幸走進了這家新疆公司在武漢的營銷中心…… 2007年2月 越大眾越沒受眾 該維葯公司是武漢某家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成立較早,其中有一部分國有資本,公司管理體制較像國有企業,加之維葯整體推廣力度不夠,對全國大小醫葯經銷商來說,維葯神秘而遙遠。 玫瑰××膏是一個維葯獨家otc品種,出身和研發都不錯,一直「養在深閨無人識」的主要原因是定位不清。玫瑰××膏的招商書據說是該公司花費10萬元委託北京一家著名策劃公司所做,然而這份策劃案乍一看功能分類齊全,其實很大眾化,而一旦大眾化,則是產品推廣的悲哀。 招商書對市場分析一章的第一句話就是:「天下有多少女人,就有多大的市場!」這種欲把天下女人一網打盡的語言可見策劃方對實際的產品定位有多大的「硬傷」。此外,招商書中對產品絕對功效的描述和空洞的市場支持、保證金竟高於進貨量、打樣的報媒廣告斷章取義,標准字體不規范等種種不合理之處,使我不得不將這份招商書一票否決。 全國市場還沒有展開,營銷中心就根據招商書的相關銷售政策在深圳建立了一個樣板市場,對方看重玫瑰××膏的功效性,准備後續代理香港市場。事實上,該樣板市場當時並沒有完全鋪開,僅在一個葯店上櫃。 重要的是該經銷商沒有葯品銷售經驗,推廣之初,經銷商應營銷中心要求製做了1000個展示貨架,每個三四百元,然而做好後,卻找不到免費投放的地方。原來深圳市場物價高,市場競爭激烈,葯店上一個新品要求很高,即使上繳高價費用,產品若無動銷,也照撤不誤。加上終端包裝費用更是驚人,人員工資照發無誤。 由於營銷中心對產品推廣策略猶豫不決,原打算花幾天時間歸整出策略,結果花了月余,推廣方案和報媒內容還是雲里霧里,時間一拖再拖,所派遣的駐點人員呆在深圳大半個月後無功而返。 市場正處於十字路口。 其實市場並不需要這么多營銷策劃公司,尤其是那些號稱全程策劃的公司。策劃公司全能化其實正是策劃的短板,什麼活兒都敢接,什麼話都敢說,從務實到務虛,越來越追求其形而不求其意。 2007年3月了解愈多愈無知 玫瑰××膏采自新疆特有的小枝玫瑰,根據千年維葯工藝精心炮製而成,主要成分是新鮮玫瑰花,有著濃郁的玫瑰香氣、味甜,有健胃爽神、和血調經的功能,主治胃痛、便秘、心煩等。國家批復的主治范圍很廣,應當選取哪一點作為主要功效訴求點呢? 北京策劃公司的定位是美容香體,這個點不錯,可是立足點在哪兒?如何通過敘述將「美容香體」這一概念延伸出來?北京的策劃案里沒有寫清,訴求突兀而粗略,似霧里看花,策劃方、廠方與消費方都不明白,無法與報媒上的病理和功效說明承接。 必須重新定位!營銷中心老總的意思也是如此。玫瑰××膏在色香味和功效方面都是可圈可點的,選其一還是其二呢?產品的特性值得進一步挖掘,從表面來看,美容、香體都不足以支撐起產品的核心價值。香體的概念現在市場上炒得很多,如香體草、香熏枕、香體香皂,還有香包香水等,美容養顏的概念就更多了,產品包括葯品、保健品、食品和護膚品等,一般美容院和會所都有此項服務,先入為主,玫瑰××膏再以這樣的面目出現很難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記得西方一位哲學家說過:「了解得愈多愈無知,難以取捨。」我在苦苦思索,每一點的確定,都要大量支點來支撐,從病理到葯理,這一道路必須要走得通,首先就得說服自己。
② 葯品營銷方案
參考一下這個吧
戰略細分,江中搶占兒童助消化用葯市場
前言
2003年底,江中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中公司)在對兒童助消化葯市場進行全面研究分析後,決定實施戰略細分,推出兒童裝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以對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日常助消化葯領導品牌)的兒童用葯市場進行防禦;
2004年中,上市前鋪貨、電視廣告片拍攝等市場准備工作基本完成;
2004年底,銷售額過2億元,並初步完成對兒童市場的防禦。
對於一個OTC(非處方葯)新品,面市半年,就在全國范圍全線飆紅,完成超過2億的銷售額。這樣一份成績,充分證明了實施戰略細分的強大威力。
本文記錄了從戰略細分的最初動機到決策直至實施的各個環節,其目的是希望通過這個案例的剖析,為其他企業決策者制定類似的細分戰略時提供借鑒和參考。
危機突現
2003年4月,山東省的百年老廠宏濟堂,在中央電視台六套等媒體,投放了神方牌小兒消食片的一條新廣告片,具體情節如下:
在一個電視廣告拍攝現場中,男主角從產品包裝瓶中,探出頭來,說「孩子不吃飯,請用消食片」,此時突然傳來導演的「cut(停),是小兒消食片」,於是男主角再演一遍「孩子不吃飯,請用小兒消食片」,接下來畫外音「神方牌小兒消食片,酸酸甜甜,科技百年,濟南宏濟堂制葯。」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此時的江中健胃消食片,橫跨成人、兒童助消化葯兩個市場。由於這兩個市場在消費者、競爭者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成人而言,江中健胃消食片主要解決「胃脹、腹脹」的問題,而對於兒童,則主要解決「孩子不吃飯」(兒童厭食)的問題,所以江中公司針對成人和兒童市場,分別進行不同的廣告訴求,其中針對兒童市場的廣告是「孩子不吃飯,請用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不難看出宏濟堂此次行動的用意——直接針對江中健胃消食片,細分其兒童市場。
江中公司對此極為重視,因為神方小兒消食片直接細分的兒童市場,是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核心市場之一,而江中健胃消食片又是江中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何況,作為山東的強勢地方品牌,選擇央視這樣一個全國性媒體,也體現了其欲進軍全國的企圖。不難想像,這條宣戰式的廣告片在江中公司上下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江中非常清楚,如果靜觀其變——讓我們再看看形勢如何發生,看看對手的行動是否奏效,或者看對手廣告還能維持多久這類的做法,將喪失寶貴的時機,因為一旦等到神方小兒消食片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第一印象,就如同堅固的堤防被撕開了一道口子,滔天洪水將破提而入。到時只怕江中健胃消食片想要補救都來不及,更遑論封鎖競爭了。因此,作為其戰略合作夥伴,江中第一時間委託成美公司展開專項研究,制定應對策略。
通過對江中信息部門提供的各類情報進行分析研究,很快,成美提交了題為《如何抵禦神方小兒消食片》的研究報告,其主旨是建議處於領導地位的江中健胃消食片,運用財力法則,實施封鎖競爭。江中公司依此方案進行了實施:在宏濟堂的大本營山東、安徽、河南等地,加大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推廣力度,其中電視廣告投放量增加到3倍,並進行大規模、長時間的江中健胃消食片的「買一贈一」活動,以期通過綜合打壓其銷量,斷其現金流的方式阻止、阻止其向全國擴張。
同時,成美提出後續方案,建議江中公司藉此契機,主動細分市場,加快兒童專用助消化葯品的上市,趁兒童助消化葯市場的競爭尚不激烈,尚無競品占據消費者的心智,全力將新品推向全國市場,使自己成為兒童助消化葯這個新品類的代表品牌,從而鞏固其市場主導權。
未待江中全面出擊,神方小兒消食片很快偃旗息鼓了,這個突發事件來的突然,走得迅速,卻把江中健胃消食片要不要實施市場細分的問題,再一次提到了江中公司的議事日程上。
自行細分戰略屢次「難產」,為競品提供細分市場的機會
「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孫子
與其被競爭對手細分,不如自行細分」現今已成為大多數企業的共識。對於同時覆蓋成人、兒童助消化葯兩個細分市場的江中健胃消食片而言,由於這兩個市場的消費者、競爭者的情況不同,迫使江中公司在一個產品上,出現制定兩套競爭策略、實施兩套推廣方案,同一個產品卻拍攝兩條電視廣告片的尷尬局面。因此,「推出兒童助消化產品」,作為顧問公司的成美一直有此建議,而且也獲得江中公司部分人員,特別是市場部門的認同,早就不是一個新鮮話題。
但在執行上,江中內部對「自行細分」戰略的必要性存在諸多疑問,致使細分屢屢「難產」。
首先,從醫學專業角度來看,似乎沒有必要。江中健胃消食片的產品配方的主要成分如山楂、麥芽等,都是屬於「葯食兩用」的植物,安全綠色,治療范圍同時適用於成人及兒童兩個人群;
其次,江中公司內部認為,兒童助消化葯市場已經成熟,趨於穩定,其最大份額為江中健胃消食片所佔據,推出兒童助消化專用產品,是「從左口袋到右口袋」,搶奪的不過是江中健胃消食片自己的市場。在渠道、推廣等系列營銷成本成倍增長的同時,並不能使市場份額有大幅增長。
最後,江中健胃消食片過去並沒有遭遇過對手的側翼進攻,自主選擇這樣一種戰略,彷彿是為細分而細分,是否太教條主義了?
由於這些遲疑,同時存在競爭對手未必有如此敏捷的僥幸心理,江中公司遲遲未能推出兒童助消化葯品,而長期採取了一個產品覆蓋兩個細分片市場的戰略,從而為神方小兒消食片等競品提供了細分市場的機會。
神方小兒消食片的突襲,使江中公司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江中健胃消食片在兒童用葯市場的份額隨時可能失去,推出兒童助消化葯新品已是勢在必行。
任何一個企業,在決定進行細分戰略時,必須考慮兩個因素:細分市場的吸引力(市場大小、成長性、盈利率、低風險等),以及細分市場是否與公司的目標、資源相匹配。對於兒童助消化葯這個細分市場,江中公司一方面對兒童助消化葯市場的增長空間仍心存疑慮,另一方面是在江中2004年資金分配計劃案,未能預留給兒童新品足夠的資金。因此,江中公司沒有接受顧問公司提出的搶占消費者的「兒童助消化葯」品類定位的建議,而採用折中的辦法,將兒童新品的任務定義為,對江中健胃消食片「現有」兒童市場進行防禦,而不做大力度的推廣,只進行鋪貨和基本提示性廣告。
2003年底,在技術、生產等各部門的全力配合下,兒童裝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正式面市。山東神方牌小兒消食片的事件,至此方告一段落。
尋找利潤增長點,重提細分兒童市場
2004年初,江中市場部委託成美,作為專項課題,對「2004年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利潤增長點」進行研究。正是這項任務,成美的研究人員得以全面、深入地調查,徹底釐清了江中健胃消食片在消費者心智中的位置和認知,並糾正了江中公司 「兒童助消化葯市場增長有限」的錯誤認識。歷時近2個月的研究結果表明:
1、家長們缺乏「兒童助消化葯」可供選擇,擔心兒童用「成人葯品」有損健康,造成不用葯兒童的數量驚人,市場存在大量空白;
2、地方競品龐雜,多為「雜牌軍」,缺乏品牌壁壘的庇護,易於搶奪;
3、江中現有兒童用戶滿意度「虛高」,家長存在兒童用「成人葯品」的擔心,造成用葯量偏低,存在提升的空間。
③ 葯品銷售成功的案例
利用蟎蟲
九鑫集團在推廣新膚蟎靈霜時,提出了蟎蟲的概念,並廣泛列舉蟎蟲傳染的多種途徑,如夫妻傳染、父母傳染、母子傳染等。廣告一出,立刻引起市場反響。為進一步增強可信度,在促銷現場,公司又增加了儀器檢測手段,顯微鏡下,果然可見讓人心悸的蟎蟲蠕動。
蟎蟲跟人體表面其它細菌一樣,並非什麼新發現。但把產品和消除蟎蟲結合起來,就適應了消費者健康的需要。適應市場需求,就是產品成功營銷的基礎。
突出方便
榮昌制葯研發的肛泰,採用透皮吸引技術,貼肚臍治療痔瘡,避免了栓劑、膏劑肛門直接給葯的弊端,一天貼一片,24小時持續有效,不需忍痛回家用葯。方便好用,成了榮昌肛泰的最大賣點,簡簡單單六個字:「貼肚臍,治痔瘡」,幾乎給痔瘡葯品市場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葯品成功營銷,需要關注三點:感知需求必須准確,滿足需求必須快速,保持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肛泰抓住了患者方便、快捷、有效的用葯需求,自然取得市場成功。
打動白領
白領感冒了,要是服用含撲爾敏的感冒葯,上班時就昏昏欲睡了,影響工作。東盛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找到了解決方案:白天吃白片,黑天吃黑片,白加黑上市就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產品只有創新,才能搶占市場先機。幾十種感冒葯都在銷售,似乎沒有市場機會了,更不用談什麼先機。但感冒葯基本上都含抗過敏的成分,撲爾敏負作用就是產生嗜睡症狀,給白天工作的白領帶來極大的不便。這就是機遇,抓住了就成為產品先機。
抓住7寸
眾多廠家都在生產六味地黃丸,宛西制葯生產的仲景牌六味地黃丸以「葯材好,葯才好」的訴求理念,抓住了補腎葯品的「7寸」。葯材地道,選料講究,組方合理,葯量充足,葯效持久,在六味地黃丸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
成功營銷都要鎖住營銷「七寸」,使自己處於行業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