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好基層村幹部的常態化教育培訓
集中學習常態化,建立學習機制。通過建立完善黨委(黨組)會、「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心組學習制度,堅持把政治理論學習列入重要的議事 日程,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黨員領導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通過定期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基層黨支部結合實際,建立健全日常學習制度和固定黨日活動,機關黨員每周集中學習1次,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兩新」組織黨組織每月集中學習1次以上等形成教育學習常態化。
個人自學常態化,拓寬學習渠道。黨員領導幹部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結合工作需要和本人實際,按照「一個學習計劃+一本學習體會+一篇學習總結」的基本要求,列出學習目錄、明確學習重點、研讀必要書目、做好學習筆記,通過全國黨建聯盟網站,共產黨員網,人民網等網路,不斷加強個人理論學習,學《黨章》《條例》《准則》,提升黨員的思想覺悟,增強黨性修養。
教育培訓常態化,提升學習效果。健全完善黨員幹部教育培訓機制,依託縣委黨校、培訓基地等,每年對各級黨組織書記進行全員輪訓。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圍繞「互聯網+」,以遠程教育站點為中心,構建融電視點播系統、智慧黨建PC端、智慧黨建手機APP、微博微信於一體的網上黨支部,靈活開展相關學習、有獎問答、每日一學、徵文比賽等活動,豐富學習載體,形成在線學習、互動交流、網上考核、定期通報的良性運轉機制。
專題調研常態化,突出學習實效。注重把黨員領導幹部、機關黨員的理論學習與專題調研相結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深化理論學習。同時,持續開展「雙報到」「雙聯」「結對認親」「掛包駐幫」等活動,扎實開展「紅色先鋒」示範行動等,落實黨性實踐,提升學習效果,形成了調研工作常態化,學習成效突出。
㈡ 如何扎實做好換屆後村幹部培訓工作
為提高村「兩委」換屆後村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促進鎮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各地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完成後,積極採取多種形式, 盡力做好村幹部培訓工作,著力提高村幹部「創業創新」和領導新農村建設的能力。 筆者認為,做好換屆後村幹部培訓工作要做好以下幾點:一、堅持城鄉聯動,分級開展村幹部培訓。要堅持分層施教、分級培訓的原則,按照「全覆蓋、高質量、多手段」的要求,進一步拓展各級委party校和遠程教育服務功能,在鄉鎮設立培訓分校,在村居設立培訓基地,形成三級聯動抓培訓的格局 ,並明確各級組織在村幹部培訓工作中的職責任務。 培訓要採用理論學習與業務知識學習相結合、大班授課與小班討論相結合、課堂學習與課余經驗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圍繞當前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確定教學內容,形成崗位職責、業務知識和工作任務等板塊,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 注重從政治理論和實踐能力兩個層面入手,全面加強村級幹部素質能力培訓。在政治理論上,主要學習《中國Communistparty章程》、party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內容,提高村幹部政策理論水平。同時,要注重科技文化、人文地理、社會發展等方面知識培訓,進一步完善村幹部知識結構。在實踐能力上,重點學習新農村建設業務、農村經濟社會管理、農村法律法規常識,以及開展農村工作所需的組織建設、城鄉統籌、村務管理、社會穩定、計劃生育等內容,不斷增強村幹部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三、依託遠程教育,提升村幹部整體水平。
㈢ 怎樣當好一名新時期的村幹部培訓講稿
村幹部長期工作在農村第一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農村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在目前新形勢新任務下,如何做好一名村幹部,搞好農村基層工作,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村幹部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還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裡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支書、村委主任來解決。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著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了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巨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高付出不相稱的是低待遇。
3、較真工作與遭受打擊報復的問題。村級工作不象上級那樣進行宏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群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定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
4、群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群眾還處於貧困之中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不想為群眾多辦些實事,怎不想改變貧困山村的面貌呢?由於村幹部中一些人受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以及資金、地域的局限,村幹部們面對群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問題
1、對新的形勢認識把握不夠,存在「三個不適」:一是對當前變化的農村情況不適應。思維、工作方法明顯滯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二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市場的方法引導群眾發展經濟不適應。群眾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務,許多幹部卻不知道怎麼辦,自身不具備帶領群眾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能力,沒有帶領群眾致富的門路,不受群眾歡迎;三是民主法制意識淡薄。對群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法制意識不適應,隨著(村民組織法)等各項法律的宣傳普及,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利的農民越來越多,一些幹部對這種新情況不適應,認為現在「刁民」增多,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群眾的對立面上,和群眾的沖突屢有發生。
2、自身素質不高:一是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二是缺乏深入學習的精神。有些鄉村幹部學習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業務知識不會,整天不讀書,不看報,不學文件,學習了也不深入。三是缺乏長期發展的精神。因為體制政策上的一些原因,許多鄉村幹部存在短期思想,存在短期工作行為,只看當前,比較浮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缺少遠見卓識缺乏長遠規劃。
三、新時期如何當好村幹部
1、要有感情要熱愛自己的村,熱愛自己的村民,要有為他們貢獻力量的感情。要使自己成為群眾的知心人。
2、要有能力。農村幹部在經濟建設中沒有作為,在老百姓心中就沒有地位;村級集體經濟沒有實力,幹部在群眾中就沒有凝聚力和號召力。發展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廣大村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也是村委會增強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物質基礎。
3、要講團結。班子是否講團結,是一個單位、一個部門有沒有戰鬥力,有沒有凝聚力,有沒有發展前途的標志。一個班子能否和睦相處、形成合力,一把手起關鍵作用。
4、待人要真誠。一把手與班子成員要以誠相見,以誠待人,多尊重,多商量,多溝通。在工作中既要給班子成員交任務、壓擔子,並及時督促檢查,嚴格要求,又要對他們放手、放心 。
㈣ 沒工作的接受村主任的培訓工作是什麼意思
村主任是農村人,屬於村民委員會的負責人。村委主任不是國家幹部,是由所在的村之村民合法選舉產生的。但是《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司法解釋規定,村委主任在協助政府作以下管理工作時視為國家幹部:
(一)救災、搶險、防汛、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
(二)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的管理;
(三)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四)土地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繳稅款;
(六)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
(七)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㈤ 如何加強村幹部政策培訓特別是惠農利民政策的培訓
你是鄉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呵呵,一句玩笑話,別介意,呵呵)。版
在下在鄉鎮工作過權一段時間,說一下自己的淺見吧,如下:
一、以會代訓。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召集村幹部,採取座談的方式,討論有關惠農政策。
二、以匯報的方式。就是將上級的一些惠農文件,發給村幹部,然後叫他們寫總結或感受之類的交上來。
三、學習參觀。可能織織村幹部,到本縣或縣外或本鄉鎮一些農業工作做得好的村去參觀學習,同時向他們灌輸一些惠農政策和上級精神,並將學習體會交上來。
四、採取發宣傳材料的方式。可以將惠農等政策資料進行整理,並印刷成冊,發給村幹部學習。
五、以試代訓。就是將有關宣傳政策做成題目,以政策知識競賽的方式,叫村幹部做題,並給優勝都一些如水杯之類的獎勵,這樣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政策、關心政策的熱情和習慣。
就列這么幾條吧,。。。。。只要好好想想,辦法還是有的。
㈥ 如何在村幹部培訓班中宣傳教育惠農政策
在為期一來天的培訓班上,結合農村財源務管理情況,住村幹部董海林從農業生產類、農村社會保障類、農村生活類、農村組織建設類、支持少數民族發展類等七大類惠農政策入手,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政策的概念、資金來源、享受對象、標准、辦理程序等,還講解了涉農資金監管及如何正確使用國家財政資金等方面的內容,還對填制原始憑證、付款憑單等具體事項進行了現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