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生本課堂
1、課堂教學的主流價值是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而不是教師的才華、藝術和修養展示。這是當前小語教育的方向性錯誤。 2、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能矯枉過正。課堂應該是一個多元存在的生態環境這裡麵包含了:生本、師本、文本。這些對於教學而言,對於學生而言都很重要。 3、而這三種「本」並不能在課堂教學中平分秋色,更不可同日而語。「師本」的「本」是指教師的本質,而不是教育的本質;「文本」的「本」是指教材的本質,也不是教學的根本。而只有「生本」才是課堂教學的本質,「師本」和「文本」均在課堂教學中存在和展現,但只是為了「生本」服務。三者的關系應該是這樣的:立足「師本」,用好「文本」,服務「生本」。 1、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低年級學生練習誦讀我們可以這樣做:(1)同桌合用一本書。(2)一人讀一行,如果同桌讀錯了,提醒他反復讀。(3)第二遍讀時,交換順序讀。這樣學生利用反復的方法,可以解決閱讀中的「正確」與「有感情」兩個問題。同時,我們在公開課上,往往在開始的時候利用老師的范讀和優秀學生的范讀來引領學生朗讀。其實這在無形當中,已經剝奪了其他孩子對於文本的從磕磕絆絆到逐步熟練輕松的認讀過程。這樣,我們無法保證每個孩子對於文本的認識。只能說,教師和優秀學生的范讀會起到引領作用,而磨滅了其他孩子自身的領悟過程。利用這種反復誦讀的方法,教師具備了生命意識,關注到了每一個孩子的由生到熟的認知文本的過程。這就是教師關注學生個體的「原生態」,也就是學生最初的水平,而並非學生通過反復練習而表現出來的水平。 2、生本教育不僅需要關注全體學生狀態,更要關注個體生命的學習狀態,關注個體生命的原有的「生態位」。在充分了解學生在班級內所處的位置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和提高。什麼是「生態位」呢?「生態位」也就是個體生命在環境中所處的生存地位和可能擁有的發展空間。以關注學生「生態位」來激發學生言語生命意識,調動學生的自主動力。只有我們關注了學生的「生態位」,才能更好地關注到學生個體原生態的生命活力。 3、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優秀公開課,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在展現自己的教學藝術,這對我們一線教師的常態課有著很大的不良影響。我們始終認為這樣的課堂就是我們追尋的巔峰之作,其實我們錯了。真正的好課堂一定是教師和文本對於「生本」的服務。
② 怎樣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
一、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要做到:
1、要構建生本高效課堂的前提是「潛心會文本」。
語文課文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在課文之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要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漫遊,並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2、要構建生本高效課堂的關鍵是「精心巧設計」。
教學環節要簡化,而環節的簡化,最重要的體現在對學習內容的精選,對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整合的處理上。」根據文本,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3、要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保障是「靈活用方法」
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首先要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其次要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第三要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
4、課堂練習鞏固拓展。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
5、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爭創個性化的教風
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還要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
6、以趣結尾,餘音繚繞
好的結束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二、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意義:
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應該實在一些,要盡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課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方法,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可以說,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
③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構建學本課堂讓課堂學習更高效
傳統小學英語課堂擺脫不了以"教"為方式、教師獨自主宰課堂的局面。基於生本理念的學本課堂,站在"學"的角度追求有效教學,發掘和培養學力。本文從自主預習、自主探究、自主實踐、自主評價方面闡述學本課堂的構建,實現從"教會"到"學會"的蛻變
④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
課堂呢?我個人認為:
一、要構建生本高效課堂的前提是「潛心會文本」。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課文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在課文之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後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我們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才能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祖國的語言文字。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與文本對話,才能重拾文本的美麗。
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漫遊,並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二、要構建生本高效課堂的關鍵是「精心巧設計」。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教學環節要簡化,而環節的簡化,最重要的體現在對學習內容的精選,對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整合的處理上。」縱觀許多特級教師的優秀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文本,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三、要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保障是「靈活用方法」
我們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首先要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鬆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然後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要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我們認為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那麼應如何設計問題呢?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如:請同學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進行一一討論,首先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直至剩下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維模式。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第三要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思考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是高效學習的助跑器。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
四、課堂練習鞏固拓展。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習的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