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風險點危險源培訓方案

風險點危險源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4-18 17:47:10

⑴ 安全培訓培訓考試題寫出你本崗位存在的危險源和對應的防範措施

我是一名電工,在我的工作日常中存在以下安全隱患:

1、用電技術安全措施等組織設計工作不到位
2、對用電危險點缺乏必要監控
3、漏電保護器裝設存在漏洞
4、三相五線制落實不到位
5、缺乏電氣設備檢驗
6、現場用電安全管理雜亂
防範措施來源:(博安網www.bosafe.com)
1:提高個人安全生產意識;
2:熟悉電氣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和運行維護規程。
3:對電氣設備,應加強檢查、維護、防止本身著火和爆炸。
4:要定期檢查,更換電氣線路,防止腐蝕老化線路引起漏電短路。
5:電氣作業人員上崗,應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和正確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電氣工具和消防器材;

⑵ 主要危險源管理方案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全面貫徹《安全生產法》,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預防能力,實現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從被動防範向源頭管理轉變,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或臨時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第三條 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機構,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責任制度,明確所屬各部門和有關人員對重大危險源日常安全管理與監控職責,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第四條 存在重大危險源的部門,其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監控工作。

第二章 重大危險源監控評估

第五條 各部門、車間應對重要的設備、設施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危險物質進行定期檢測,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評估監控的日常管理體系。

第六條 應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重大危險源檔案應包括:

(一) 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

(二)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三)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四) 重大危險源監控檢查表;

(五) 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方案;

第七條 應該每兩年至少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並出具評估報告。

第八條 安全評估工作應由注冊安全評價人員或注冊安全工程師主持進行,或者委託具備安全評價資格的評價機構進行。

第九條 安全評估報告應包括

(一) 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

(二) 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

(三)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四) 可能發生的事故種類及嚴重程度;

(五) 重大危險源等級;

(六) 防範事故的對策措施;

(七) 應急救援預案的評價;

(八) 評估結論與建議等。

第十條 重大危險源的生產過程以及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准發生變化時,所屬企業應當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並將有關情況報當地安全監管部門和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對新產生的重大危險源,應當及時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對已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核銷。

第十二條 按照重大危險源的種類和能量在意外狀態下可能發生事故的最嚴重後果,重大危險源分為以下四級:

(一)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事故的;

(二)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三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四)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第三章 重大危險源的管理

第十三條 所屬企業的決策機構或主要負責人應當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需資金的投入。

第十四條 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使其全面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

第十五條 應將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特別是避險方法書面告知相關部門和人員。

第十六條 安全管理部門在重大危險源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並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對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第四章 重大危險源缺陷和隱患治理整頓

第十七條 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缺陷和隱患的立項、監控、整改、審核、工作制度。

第十八條 對構成重大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限期整改,經評定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九條 公司應當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並報當地安全監管部門和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備案。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 應急機構人員及其職責;

(二) 危險辯識與評價;

(三) 應急設備與設施;

(四) 應急能力評價與資源;

(五) 應急響應、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六) 培訓與演練。第二十條 各單位應當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方案和演練計劃,每年進行兩次模擬演練。

重大危險源是指工業生產活動中長期或臨時的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存貯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設施和設備)。工業生產活動中重大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盡管其起因和影響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其根源是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或具有引發災難事故的能量

補充: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6-24 20:51 重大危險源是重大事故發生的前提。即:由於重大危險源所涉及的危險物質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的本質特性,如果控制不當,就會發生重大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等。所以重大危險源的控制不僅是預防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而且要做到一旦發生事故,能將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重大危險源同重大事故隱患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前者強調設備、設施、場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險物質(能量)的多少,後者可以認為是出現明顯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或管理上的缺陷)的重大危險源。從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到重大危險源普查(申報)、監控是重大事故預防思想的進步,是從源頭上抓預防,是落實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具體體現,也是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強制要求。

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一、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

危險源辨識,是指發現、識別系統中危險源的工作。 對危險源的辨識、確認是實行監控、管理的基礎。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確認或辨識重大危險源。 對危險源的辨識基本原則是:

(一)本質屬性有潛在危險性:

1.有發生爆炸、火災危險;

2.有中毒窒息危險;

3.有高空墜落危險;

4.有燒傷、燙傷、腐蝕危險;

5.有飛濺物打擊危險;

6.有被物體絞、輾、擠壓、撞擊、切割、掛帶危險;

7.有被車輛提升系統傷害危險;

8.有坍塌、傾覆、滑坡、壓埋危險;

9.有觸電傷害危險;

10.其他容易導致人員傷害、建築物破壞、設備損壞危險。
二)隱患容易產生又不易被發覺、且難於控制。
隱患泛指潛在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的物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從理論上而言,凡存在隱患的設備、崗位、場所都可視為危險源;但是不能一概而論認為凡是有本質屬性危險性的設備、崗位、場所都視為存在隱患,都一概作為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根本依據,以造成危險源過多過濫,失去重點監控意義。
二重大危險源的評價
重大危險源的評價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技術性工作,需要系統地收集設計、運行及其他與重大危險源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對重大危險源的關鍵部分,尤其應進行分析和評價,找出潛在的工藝缺陷、失誤因素和預防重點。評估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重大危險源的評價等級一般分為四級:
補充:
一級重大危險源:R≥200m

二級重大危險源:100m≤R<200m

三級重大危險源:50m≤R<100m

四級重大危險源:R<50m (其中:R為亡半徑)

要做好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工作,一級重大危險源最嚴重,要重點加強監控,四級重大危險源比較輕,也要做好監控工作。

生產經營單位要制定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通過對重大危險源的危險性進行評價,可以掌握重大危險源的危險性及其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發生的事件,了解重大事故發生後的潛在後果,並提出事故預防措施和減輕事故後果的措施。

三、重大危險源的管理

在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後,企業應通過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其中,技術措施包括化學品的選用,設施的設計、建造、運行、維修以及有計劃的檢查;組織措施包括對人員的培訓與指導,提供保證其安全的設備,對工作人員、外部合同工和現場臨時工的管理。

企業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對已辨識和評價的重大危險源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安全評價報告。如屬新建的重大危險設施,則應在其投入運轉之前提交安全預評價報告。安全評價報告應詳細說明重大危險源的狀況,其內容應包括危險設備、設施的情況,工藝過程,使用的危害物質的性質、數量,有關安全系統的情況,可能引發事故的危險因素及前提條件,安全操作和預防失誤的控制措施,可能發生的事故的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後果,限制事故後果的措施,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等。

安全評價報告應根據重大危險源的變化,以及新知識和新技術進展情況進行修改和增補,並由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進行檢查和評審。
四、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救援預案是重大事故預防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企業應負責制定現場應急救援預案,並且定期檢驗和評估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以及在必要時進行修訂。場外應急救援預案由政府主管部門根據企業提供的安全評價報告和有關材料制定。

預案應提出詳盡、實用、清楚和有效的技術與組織措施。政府主管部門應保證將發生事故時要採取的應急措施和正確做法的有關材料,散發給可能受事故影響的公眾,並保證公眾充分了解發生重大事故時的應急措施。每隔適當的時間應修訂和重新散發應急救援預案宣傳材料。

⑶ 簡述風險點動火包括哪些危險源

危險源的防範控制可從三方面進行,即技術控制、人行為控制和管理控制。

(1)技術控制

即採用技術措施對固有危險源進行控制,主要技術有消除、控制、防護、隔離、監控、保留和轉移等。技術控制的具體內容請參看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有關內容。

(2)人行為控制

即控制人為失誤,減少人不正確行為對危險源的觸發作用。人為失誤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操作失誤,指揮錯誤,不正確的判斷或缺乏判斷,粗心大意,厭煩,懶散,疲勞,緊張,疾病或生理缺陷,錯誤使用防護用品和防護裝置等。人行為的控制首先是加強教育培訓,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應做到操作安全化。

(3)管理控制

可採取以下管理措施,對危險源實行控制。

①建立健全危險源管理的規章制度。

②明確責任、定期檢查。

③加強危險源的日常管理。

④抓好信息反饋、及時整改隱患。

⑤搞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基礎建設工作。

⑥搞好危險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評價和獎懲。

拓展資料:

危險源分類

工業生產作業過程的危險源一般分為七類:

(一) 化學品類: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

(二) 輻射類:放射源、射線裝置、及電磁輻射裝置等;

(三) 生物類:動物、植物、微生物(傳染病病原體類等)等危害個體或群體生存的生物因子;

(四) 特種設備類:電梯、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

(五) 電氣類:高電壓或高電流、高速運動、高溫作業、高空作業等非常態、靜態、穩態裝置或作業;

(六) 土木工程類:建築工程、水利工程、礦山工程、鐵路工程、公路工程等;[1]

(七) 交通運輸類: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

⑷ 風險源辨識與風險管理培訓內容有哪些

企業風險管理是對企業內可能產生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分析、評價,並適時採取及時有效的方法進行防範和控制,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來綜合處理風險,以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 企業風險是指由於企業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生產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和企業能力的有限性而導致企業的實際收益達不到預期收益,甚至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失敗的可能性。

閱讀全文

與風險點危險源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概論說課 瀏覽:300
武功縣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瀏覽:672
聯通渠道營銷方案 瀏覽:383
景區產品如何宣傳營銷方案 瀏覽:265
金華七家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91
教育培訓招商方案 瀏覽:891
學校教職工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644
北國超市促銷活動 瀏覽:679
杭州電子商務招工 瀏覽:149
銀行考試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51
培訓班招生合作方案 瀏覽:424
小學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方案 瀏覽:858
2011年電子商務交易額 瀏覽:425
小學信息技術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793
西安陽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803
開發微信小程序的策劃方案 瀏覽:196
大學課程游戲策劃方案 瀏覽:175
培訓公司籌建方案 瀏覽:512
冬季葯店促銷活動標題 瀏覽:511
培訓學校商超招生活動方案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