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安全教育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為了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日。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㈡ 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由來,為什麼要設立教育日
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意義深遠。首先,有利於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內安全觀」。
自1996年起,中國容確定每年3月份最後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2008年3月31日是第十三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是「迎人文奧運,建和諧校園」。3月31日,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安監總局、國務院應急辦、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海淀區公共安全館聯合舉行了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發表了重要講話。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應急辦等有關部門領導同志出席了活動。
㈢ 國家安全教育日
國家安全並不只來和安全部源門有關系。根據2015年7月1日起實施的新國家安全法,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加強國家安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