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九一八是什麼紀念日
「國恥日」。
九一八事變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沖突雙方是中國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和日本關東軍。日本軍隊以中國軍隊炸毀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為借口而侵佔沈陽。
由於張學良下令「不抵抗」,因此東北軍未能有組織的抵抗日軍的進逼,三個月之內,日本關東軍侵佔中國東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滿洲國成立。事變爆發後,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日本內閣權力下降,日本軍部主戰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九一八事變在中國大陸與中國國民黨分別被視為十四年抗戰與八年抗戰的開始,而9月18日則被中華民國視為「國恥日」。
紀念
1991年9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沈陽開放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在1997年訪華時拜訪過這個地方,寫下「以和為貴」,成為進入該館的第一個在位日本首相。9月18日被不少中國人認為是「國恥日」,而中國民間要求將9月18日訂為國恥日的訴求也不時出現。
從1995年始,沈陽在每年9月18日晚上鳴響防空警報3分鍾,以警示民眾勿忘國恥。目前,已有哈爾濱、長春、成都、昆明、合肥、杭州、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南昌、齊齊哈爾、金華、本溪、太原、西安等百餘座城市選在每年9月18日進行防空警報鳴放。
這是作家沙泊柳在關於長春的城市散文作品《關於一座城市的沉重記憶》中寫下的內容:
「每一年的9月18日對東北人民來說算是一個悼念日的。長春的城市上空也會在那天的9點18分響起防空警報。人們會在那一刻肅穆地聽,然後互相說道被侵略的那些故事和感受。他們忘不掉淪陷的記憶,那些悲痛的歷史早已經銘記在每個人的心中,包括他們的子孫後代。」
除了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外,在遼寧遼陽市的白塔公園內,還有一座九一八事變策劃地紀念館,當時被稱作白塔會館。事變前一日,本庄繁與關東軍主任參謀石原莞爾和關東軍高級參謀坂垣征四郎在火車站前白塔旅館召開了事變前密謀會議。
(1)紀念918策劃方案擴展閱讀:
一、名稱
又稱沈陽事變,歐美稱奉天事變或盛京事變(Mukden Incident),因沈陽舊稱奉天、盛京(Mukden為滿文,音譯謀克敦,意譯為天眷盛京,簡稱盛京,或譯奉天)。
日本稱滿洲事變(日語:満州事変〔満洲事変〕/まんしゅうじへんManshū jihen), 自清末開始,日本稱中國東北為「滿洲」或「滿州」; 因為由柳條湖事件引發,又稱柳條湖事變。
二、歷史影響
1、揭開二戰序幕
九一八事變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在中國東北的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它的爆發標志著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的揭開,同時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
2、社會性質轉變
毛澤東曾明確指出:「自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以後,中國又變成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擴展, 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
3、民族團結抗日
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並付諸實踐;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表政見和主張,呼籲全國人民「徹底明了國難的真相!」
「人人應視為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鬥」,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國共兩黨是當時中國的兩大政黨,九一八事變後,隨著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民族團結也日益增強,兩黨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強,有力的促進了兩黨的再次合作,從東北地區到西北地區,最後發展到全中國,終於開創了團結禦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新局面,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Ⅱ 紀念九一八事件活動現場標語
紀念九一八事件活動現場標語:
1、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2、銘記九一八,勿忘國恥日。
3、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4、這里,是日軍侵華的開始!
5、開放不忘警鍾長鳴,發展更須強邊固防。
6、紀念九一八,緬懷先烈,勿忘國恥,以史為鑒,強我中華!
7、不堪回首當年情,國恥難忘泣血盈。
8、銘記歷史苦,自強繪藍圖。
Ⅲ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明天活動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在每年的九月十八日上午九時十八分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前的警世鍾有鳴警報撞警世鍾的儀式,鳴警報撞警世鍾起始時間;二零一七年九月十八日九點十八分。結束;九點二十一分。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十八日星期一。鳴警報儀式結束後有講話、宣誓等等儀式,儀式全部用時大約十五分鍾上下,儀式全部結束後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展廳開放參觀。活動地點;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前。參觀人員;警戒線以外。儀式歷史;始於公元一九九五年。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所屬地區;遼寧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地理位置;遼寧省沈陽市中北部地區。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票概況;免費參觀,團體參觀游覽需要提前至少三天預約,個人參觀游覽無需預約也不需要提供個人有效證件即可免費參觀游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級別;國家一級博物館。旅遊級別;國家級AAAA級旅遊景區。沈陽九一八事變柳條湖爆破地點碑文物級別;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八年公布。博物館建築格局;坐南朝北,共分為殘歷碑、陳列展廳、和平紀念碑以及露天陳列區域。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開放時間;09::0——17:00。開放日期;星期二至星期天免費對外開放。閉館日期;星期一閉館(不包括重大儀式)。推薦指數;四星半。參觀游覽路線;南門——警世鍾——殘歷碑——堯山將軍抗倭記功碑——沈陽九一八事變柳條湖爆破地點碑——奉天忠靈祠石碑——其他日本紀念碑——館名牆——銅浮雕《國難》——博物館陳列展廳——臨時展廳——九一八主題郵局——報告廳(放映廳)——勿忘國恥浮雕——兒童體驗館——蘇式坦·克——糖化鍋——沸騰鍋——偽滿防空警報器——我們祝願世界人類的和平紀念碑——反霸權紀念碑——銅浮雕群——和平紀念碑——完畢。建議遊玩時間;大約二小時三十分鍾至三小時三十分鍾左右。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建築歷史;始建於一九九一年時稱沈陽九一八事變陳列館,一九九七年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時稱沈陽九一八事變紀念館)開始改擴建工程增設博物館陳列展廳以及陳列實物,一九九九年九月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完畢,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八日沈陽改擴建完畢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開館並改今名,二零一一年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陳列展廳重新布展,二零一七年初夏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再一次重新布展,並且增加新徵集來的新文物。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原稱;沈陽九一八事變陳列館、沈陽九一八事變紀念館等等。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周邊其他部分景點景觀概況;沈陽北大營營房舊址(沈陽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2012年公布)、梨園劇場、北塔公園、北塔護國寺(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夏翠園、寧山公園、華海園、遼河園、博雅公園、將軍公園、北陵公園、清昭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漢卿體育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軍烈士陵園(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遼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沈飛航空博覽園(即沈陽航空博物館)、新樂遺址博物館(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寺等等等等。
Ⅳ 在紀念九一八事件時人們舉行什麼活動
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在每年九月十八日都將舉行撞警世鍾、鳴響防空警報警報、默哀三分鍾、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兒童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兒童體驗館、報告廳(放映廳)舉辦九一八事變以及抗日戰爭研討會和播放抗日戰爭題材電影等等。每年三月十八日上午九點十八分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前撞警世鍾鳴響防空警報活動,每一次鳴響防空警報時間為三分鍾,自從一九九五年開始,沈陽市每一年都將舉辦撞警世鍾鳴響防空警報的活動,人們可以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警戒線以外觀看撞警世鍾鳴響防空警報的活動。
相關鏈接;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四十六號。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所在省份;遼寧省。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所在城市;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所在區縣;大東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所在街路;望花南街。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所屬地區;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地理位置;遼寧省沈陽市中北部地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性質;專題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級別;國家一級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旅遊級別;國家級AAAA級旅遊景區。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曾用名稱;沈陽九一八事變紀念館、沈陽九一八事變陳列館。景點名稱;「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沈陽九一八事變柳條湖爆破地點碑文物級別;沈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建議遊玩參觀游覽時間;大約二小時三十分鍾至三小時三十分鍾上下。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建築歷史;始建於公元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七年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開始,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八日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結束並對外開放,二零一一年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展廳重新布展,二零一七年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展廳增設文物展櫃,新展覽的文物為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近些年新徵集到的文物。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票;免費參觀游覽,團體參觀需要提前至少三天、四天預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兒童體驗館需要提前四天至一星期預約,個人參觀無需預約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開放日就可以免費參觀游覽,目前個人參觀游覽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暫時不用出示個人有效證件即可免費參觀游覽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所有展廳(不包括兒童體驗館,兒童體驗館需要提前四天至一星期預約)。推薦指數;四星半。建議最佳參觀游覽時間;四月初中旬這十月中下旬左右,五月初中旬到六月初中旬為最佳推薦時期。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開放時間概況;上午九點整至下午十七點整(09:00——17:00),十六點整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停止遊客進入,遊客只出不進,十六點三十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開始清場。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開放日期;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以及星期日免費對外開放。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閉館日期;星期一閉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遊客拍照信息;部分展廳嚴禁拍照。
上圖為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展廳正門以及館名牆,圖片選自網路。
Ⅳ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九一八
勿念918,勿忘國恥,讓我們牢記歷史,記住被人欺辱的歷史,奮發圖強
Ⅵ 九一八事變紀念館
九一八事變紀念館由混凝土鑄成,花崗岩貼面,高18米,寬30米,進深11米,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
相關知識
九·一八事變是我國近現代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大歷史事件,它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同時它作為中華民族的國恥日,中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為了展現這段悲痛的歷史,教育後人,在事變爆發地建起了這座「九·一八」事變博物館。博物館主體建築本身是一座歷史紀念建築物,殘歷碑高18米,寬30米,進深11米,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它以殘損的、台歷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意在以形象的建築,讓人們牢記這一給中國人民造成深重災難的悲慘的一面。殘歷碑框架由混凝土鑄成,花崗岩貼面,其堅固挺拔表現了東北人民堅貞不屈的英雄氣節。建築主體正面彈痕累累,喻示了日軍侵華的野蠻"罪行"。同時,經過藝術加工,組成呻吟吶喊狀的骷髏群,表現了" 殉難同胞對日軍血腥罪行的控訴。殘歷碑右面一面刻著"1931年9月18日,農歷辛未年八月初七"的字樣,向人們昭示著那個永遠難忘的最悲痛的日子。左面的一頁鐫刻著"九·一八"事變史實,從殘歷碑下正面拱形門進入一樓正廳,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忘國恥"四個顏體大字,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殘月形時鍾,其時針指在10時20分,這正是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時刻。人們在這里接受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它告誡人們不要忘記亡國之恥。 在殘歷碑西南20米處有一個"九·一八"事 勿忘國恥
變炸彈碑,這是日偽時期為炫耀其"赫赫戰功"在鐵路爆破地點樹立的呈蜂尾翼形的紀念碑。抗戰勝利後,被人民推倒,現已成為日本國主義侵華的罪證。在殘歷碑正南70米處,有一座地下展覽廳,廳內分為錄像廳和展覽廳,在錄像廳內可以觀看有關"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資料片。展覽廳內以雕塑塑造了人物造型,繪畫表現場景象地再現了沈陽地區淪陷,沈陽人民遭受的苦難。 1997年的擴建是將其建成為內容完整,實物豐富,設施現代,規模一流的國家級紀念館和文物保護單位;規劃在原殘歷碑北側擴建"九·一八"事變紀念館,新館佔地3.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擴建後的新館將採取圖片、實物、立體雕塑和模擬電動聲光及影視錄像等形式,展示真實、全面、廣泛、深刻的史料,使其成為戰爭狂人的恥辱柱,中華民族抗戰勝利的不朽豐碑,教育當代、警示後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Ⅶ 紀念九一八事件是什麼
紀念九一八事件
九·一八事變,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1931年9月18日當天,駐沈陽的中國軍隊有步兵、裝甲兵、軍校學員、警戒部隊共計1.2萬人,裝備有坦克、裝甲車、各型火炮和歐洲進口的先進輕武器,當時中國最強大的一支空軍也駐扎沈陽,擁有各型飛機265架。無論從什麼方面去評判,這都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一戰後,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列強的遏制,中國的北伐戰爭使日本在華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加快吞並中國東北地區的步伐;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發生,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陷入極端困境,並導致政治危機
由於張學良一再堅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整個東北三省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軍佔領,日本對東北三省的大規模侵略強烈地震動了中國社會,一個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很快在全國許多城市和村鎮興起
當日本士兵躡手躡腳打開中國軍隊武器庫和兵工廠大門時,被堆積如山的武器彈葯驚得合不攏嘴:迫擊炮和各種口徑大炮3019門,坦克和裝甲車26輛,各式機關槍5864挺,各種步槍和手槍118206支,數不清的彈葯……
這些武器,足以武裝一支20萬人的亞洲先進水平軍隊——而當時整個日本全國陸軍的總兵力,也就是23萬左右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了相當於日本國土面積三倍多的土地。這片土地當時佔中國經濟總量一半左右,工農業資源極為豐富,工業基礎在整個亞洲來看也頗為優越
日軍所佔領的沈陽兵工廠,擁有機器8000餘台、工人近2萬人,是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之一,可以生產從220毫米重炮到裝甲車,以及各型火炮、槍械、彈葯,其三個月的槍械火炮產量就可以裝備1個日軍師團
當中共東北抗聯第一路軍司令楊靖宇戰至彈盡糧絕犧牲後,日軍指揮官無法理解,在冰天雪地里長時間被圍困、且完全斷絕糧食的情況下,為何居然能堅持戰斗五天。於是命人將他割頭剖腹。結果發現,將軍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在場的日本軍人無不為之震驚。
Ⅷ 紀念九一八的意義
銘記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如下:
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並付諸實踐;
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表政見和主張,呼籲全國人民「徹底明了國難的真相!」「人人應視為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鬥」,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九一八事變紀念館
1991年9月18日,中國政府在沈陽開放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在1997年訪華時拜訪過這個地方,寫下「以和為貴」,成為進入該館的第一個在位日本首相。
除了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外,在遼寧遼陽市的白塔公園內,還有一座九一八事變策劃地紀念館,當時被稱作白塔會館。
事變前一日,本庄繁與關東軍主任參謀石原莞爾和關東軍高級參謀坂垣征四郎在火車站前白塔旅館召開了事變前密謀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