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新聞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新聞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1-04-16 19:47:35

1. 新聞媒體的培訓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報道策劃方案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面。 (1)確定報道範圍與重點。報道範圍是全部報道客體的組合,規定了報道對象是哪些人和事,報道面有多大

2. 新聞專題策劃怎麼做

新聞策劃,是指新聞機構對一個時期或一項專題的報道所進行的有創意的設計、指揮和調控。其目的在於充分挖掘客觀事物的新聞價值,選擇最適當的時機、運用最恰當的方式推出報道,以求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新聞策劃從實施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7個步驟:
(一)市場分析
要做一個新聞策劃,必須先對策劃對象所在行業及相關情況有個深入的了解,比如行業的歷史,行業的現狀,行業發展的新特點,相關的法律配套等。了解得越詳細,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點。
(二)確定宣傳目標
對新聞策劃來說,主要需要確定的是宣傳的范圍和宣傳的目標人群。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宣傳目標影響著後面新聞點的策劃、媒體的選擇和預算的編制等步驟。
比如宣傳范圍只是地域性的,那麼就不一定非策劃出轟動全國的新聞事件了,媒體也只需選擇地方性媒體就可以了,預算也會比做全國性宣傳低得多。
再比如宣傳是針對年輕白領的,那麼策劃的新聞事件必須能吸引他們的關注,媒體也應針對性地選擇白領媒體。
(三)策劃「新聞點」
這一步,需要策劃出能達到宣傳目標的「新聞點」。
如何找到「新聞點」是本章的主要內容,下面將會介紹尋找「新聞點」的基本模式和「借勢」、「造勢」兩大基本方法。
(四)選擇媒體
新聞策劃都是通過媒體的傳播來完成的,因此媒體的選擇非常重要。
一般根據產品的特性和宣傳目標來選擇媒體,比如大眾產品,應選擇大眾媒體;如果客戶目標是女性,則應選擇女性媒體;專業化的產品,應選擇專業化的媒體,像計算機產品,最好選擇計算機專業媒體和大眾媒體中的計算機版面;而市場在全國的,則應選擇全國性媒體。
(五)編制預算
做一次宣傳,當然要衡量投入產出比,對預算做到心中有數。
廣告投放通常採用兩種預算方法,1、銷售百分比法:以銷售額的某個百分比,比如3%,作為廣告宣傳費用;2、競爭對比法:以主要競爭對手的大致費用來決定自己的廣告預算。
但新聞策劃和廣告投放在費用上很不同,廣告費用主要包括廣告製作和媒體投放的費用,而新聞策劃則主要是新聞事件的實施費用,優秀的新聞策劃只需要少量的甚至不需要媒體費用。
因此,新聞策劃費用很難像廣告投放那樣在今年就可以計劃好明年的投放量。新聞策劃不同個案的實施費用往往會根據具體的策劃而有所不同,因此應採用「目標任務法」來預算。
所謂「目標任務法」,就是先確定一個新聞策劃的目標,然後估算出要達到這一目標所需的費用,包括新聞事件實施費用和新聞發布費用,這兩項費用相加就是一次新聞策劃的總費用。
(六)策劃的實施和控制
這是新聞策劃中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再精妙的策劃,也需要通過媒體進行傳達。如果媒體不配合,新聞策劃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還有,現在不少媒體已出現「排他性」傾向,就是一條新聞如果其他媒體(尤其是競爭媒體)已經刊播了,就不再採用。這為新聞策劃所需要達到的「大規模轟炸」效果製造了難度。
這一情況下,需要策劃人有很強的媒體運作和控制能力。
在美國,有一個與此相關的「守門人」概念。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盧因提出,現已得到美國大眾傳播學者的普遍認同。學者們認為,大眾傳播媒介在向公眾傳遞信息的過程中,起著過濾的作用。拿新聞來說,通訊社決定發布的新聞只佔已發生的重要新聞的百分之一,而讀者最後從報紙上看到的新聞又只佔通訊社發布的新聞的百分之一、二。主管這種過濾工作的記者和編輯,就是大眾傳播媒介的守門人。企業發出的信息,只有順利通過守門人這一關,才能經媒介流向公眾。
因此如何通過媒體「守門人」這一關,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的課題。
早在1997年,作為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贏海威在內部刊物《瀛海威人》上,刊載一篇題為《如何與媒體打交道》的短文:
「……與媒體記者打交道應當盡量了解各個媒體的特點、每個記者的脾氣稟性、他們的需求和特長。報紙和雜志有區別,電台與電視台不同,大眾報刊與專業媒體又不同,專業媒體中信息類與電腦類又特點各異,中央級媒體與一般類媒體更要有所側重。針對各種類的記者也要有不同的策略,年輕與年長、有版和無版、科技類、文化類、教育類、社會新聞類等等都要有針對性地打交道。善於寫評論的與善於寫長篇報道的,在我們提供資料及公關活動時要使其各盡其長,各得其所。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動結交—些記者朋友,記者中也有噱頭,記者朋友面可以寬泛,各種媒體都可以,但要選擇對公司最能發揮作用,願意理解瀛海威思想和闡發思想的人……」
還有一家大公司在進駐上海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寫出了一篇《上海媒體概述與公關策略》的調查報告,在對上海媒體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媒體的特點作了詳細分析後,提出了進行新聞策劃的「具體對策和機會」:「首先,大局上抓住關節點。恰恰因為上海媒體管的死,所以宣傳主管部門的權力非常大。抓住這個節點,所有工作相應會順利很多。平時注意和宣傳主管部門實力官員建立關系,多多交流,對於企業危機公關有決定意義。上海媒體領導相當聽話,只要主管部門打招呼,毫無折扣執行。另外,企業大的宣傳活動,可以考慮請宣傳主管部門參與,事半功倍。其次,研究不同媒體特點,分別對待。比如對於申江這樣的周報,主要提供的就是產品特別是時尚產品類信息。其他幾張周報和周刊,側重人物性的新聞。公關公司統一式新聞稿肯定是不行的。再次,研究公司新聞中的『上海因素』。發掘公司新聞中,與上海有關的,可能對上海造成影響的新聞要素。……」
除了像贏海威和這家大公司倡導的「公關」模式外,現在還有一種更高明的「新聞誘惑」辦法,就是不是企業去找媒體,而是想辦法讓媒體主動來求企業。
比如有家企業急於放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消息,但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往往並不急於找某一個媒體,而是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出蛛絲馬跡,使目標媒體的目標記者(一般是比較勤奮的知名記者)主動找他,然後做出千分不高興、萬分不情願的樣子,遮遮掩掩、欲語還休,並在采訪中一再強調「這個事件太敏感,最好不要寫」,「這句話可能會引起業內震動,無論如何不要指明是我說的」等等……
這樣做,反而更容易引起媒體的重視,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七)策劃效果衡量
對策劃效果進行有效評估,有助於判斷整個策劃成功與否,也能對下一次策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現在,廣告的效果評估方法已經比較成熟,大學課堂上也出現了專門的《廣告效果評估》課程。但由於新聞策劃至今還沒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所以也還沒有一套完善的評估方法。
一般來說,新聞策劃的效果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標准來衡量:
a、刊登播出數量 在策劃實施後統計媒體刊登播出的新聞數量,看是否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
b、刊登播出質量 主要指篇幅、字數、播出時間長度、刊登的版面(是否頭版或其他重要版面)、播出的時間段(是否黃金時段、知名欄目)、企業和產品的名稱是否出現、產品性能是否介紹等。
c、市場反應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銷售業績,只需對策劃實施前後實際的市場銷售情況作出比較,就可以分析出策劃是否推動了銷售。二是看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是否提高,這需要在策劃前後各做一次問卷調查。
比如要了解某品牌的知名度可設計一個簡單的調查表:1、從未聽說過 2、僅僅聽說過 3、知道一點點 4、知道相當數量 5、非常熟悉。
如果策劃前大多數消費者回答時1和2,而策劃實施後則主要回答3和4,說明策劃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d、還可採用「比較法」 就是與其他競爭產品的市場表現進行比較,從而對新聞策劃的效果作出評估。

另一角度來說:

一般來說,新聞策劃大體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主題 主題的選擇是整個新聞策劃的靈魂,是統率整個活動的思想紐帶和思想核心。主題的確立往往建立在掌握種種資料和整合種種資源的基礎上。一個新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重點,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方案,所以一般在討論後都要從多個方案中選擇並確定一個主題而不是多個。而確定這個主題的標准即是新聞價值的大小,即追求新聞價值的最大化。這里所形成的主題往往比較寬泛並有待於進一步細化;必須說明的是,在最初的討論時期,主題的寬泛有利於從多個層次展開新聞采訪活動。

2、體裁與風格 體裁關繫到報道的性質。可以選擇解釋性報道或是預測性報道、調查性報道的新聞體裁,也可以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對策性很強的研究報告,也可能策劃為整合報道或是連續報道、組合報道。 風格問題,關乎文章的外在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產生獨特的敘事修辭。通常,風格的策劃背後,多少會存在一個較為理想化的摹本——它或是本媒體的典範作品、或是一個存在於新聞人心靈深處的經典範例。在風格策劃的細致之處,甚至會涉及到像是否採用倒敘寫法,要不要「編者按」等等,如何對待日常用語、科學用語,重視講故事還是重視說服力這一類微觀問題。

3、單元結構 通常是指內在結構。結構必須堅實而穩固,與此同時,它應該由多個結構單元組合而成。往往每個結構單元代表了一個次主題。為了尋找到盡可能理想的單元組合,在策劃的這一階段,我們往往採取窮舉法進行無限制列舉,然後再通過篩選和歸納的方法得到一個真正科學、高效、具有閱讀價值的內在結構。

4、任務描述 這是一個對文章結構總體和每一個單元的任務作進一步細化的過程——使用一個長句子,具體可感的描述出:每一單元將會包括哪些內容?具體要采訪什麼?難點和重點是什麼?成稿後的面貌如何?等等。 對於職業新聞記者而言,任務的描述無異於是對於相關文本的工作量的描述。

5、分工與計時 具體分工包括:基於文本單元,或者采訪工作的不同側面,把采訪對象和采訪內容分配到每一個相關人員,提出注意事項。分工的策劃將會最終形成兩張表:任務人表和日程表,交與主持者和每個相關人員共享、掌握。 任務人表便於使參與者有章可循,主持者通過對任務人作必要的講解、認真的督促,為新聞活動保駕護航。日程表主要用於時間的控制,一般以時間進度表(倒計時)的方式來表現。時間的安排要合理,在考慮新聞同業競爭的同時也要留有餘地,一般來說:日程表上前面的時間進度較緊湊,後面可以留有時間餘地來調整。

3. 如何寫新聞發布會策劃方案

新聞發布會一般都不簡單,自己策劃又容易出錯,忙了半天,沒有效果,錢還內花了很多容,可以找一個專業的會議策劃公司給你提供定製化會議執行方案,從務策劃+設備租賃+舞台搭建+燈光調整+視覺設計一站式服務,省時省力,價格也比較合適。

4. 新聞報道策劃的策劃依據

新聞報道策劃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運用腦力的理性行為,是對未來報道活動的規劃和設計。這種規劃和設計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組合、分析信息和選擇、決策的結果。新聞報道策劃有其客觀存在的依據,它是客觀存在作用於主觀意識,主觀意識又產生能動性反作用的產物。構成新聞報道策劃依據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1.可供傳播的客體。新聞是對新近變動的客觀事實的報道,沒有變動的事實,便沒有新聞報道。因此,被傳播者所意識到的外部世界的客觀變動,構成了策劃新聞傳播活動的重要依據,「可供傳播的客體」就是指這種為報道策劃者所意識到的客觀變動的事實。它有兩個特點:一是「客觀存在」,二是被策劃者所覺察。新聞報道的選題總是在「可供傳播的客體」范圍之內的,客體不存在,對於客體的報道就不存在,新聞報道策劃也就不存在。
2.讀者的獲知需求。新聞傳播活動是以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的信息傳遞為基礎的,沒有讀者的新聞傳播不可能存在,不合乎讀者獲知需求的新聞報道是無效的報道。因此,新聞報道策劃要以報紙讀者的獲知需求為依據,報道什麼,如何報道,都要根據讀者的需要進行選擇和設計。現代社會中,「廣播」在變成「窄播」,「大眾」在變為「小眾(分眾)」,每一家報紙的新聞報道活動都要針對自己特定的讀者群體。因此,新聞報道策劃要根據報紙的讀者定位確定報道效果目標,設計最佳報道方案。
3.實現傳播的條件。新聞傳播活動是依賴一系列客觀條件而存在的,具體到每一次新聞報道,除了有客觀存在的報道客體,以及讀者對這一客體有求知需求以外,報紙要完成報道,還要具備其他外部與內部條件。外部條件主要有:政策、法律和道德規范。新聞報道要為有關法律和政策所允許,為社會道德觀念及文化環境所允許等。內部條件主要有:報社具備採集相關新聞信息的資金、技術設備和人力資源,具備必要的運行機制與管理水平等。新聞報道策劃應充分考慮這些實現傳播的條件,據此作出正確的決策。
第一, 新聞報道策劃以上三方面的依據,是一個彼此相關、互有重疊的集合概念,如圖2一3所示,新聞報道策劃一般是在三者的重疊部中運作。
也就是說,能夠滿足讀者的獲知需求、又具備實現傳播條件的可供傳播的客體,才是新聞報道策劃的選題對象,但三者重疊部之外的內容並非完全沒有價值。分析三者間的集合關系,對新聞報道策劃很有意義。
可供傳播的客體與讀者的獲知需求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說明:(1)可供傳播的客體對於特定報紙的讀者來說,為他們所需求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有這一部分在新聞報道策劃中值得作為選題參照。(2)讀者的某些需求在可供傳播的客體范圍之外,說明需求是潛在的,客觀變動的事實也是潛在的,報道策劃者尚未意識到,這將導致新聞報道的選題受限制,不能完全滿足讀者的需要。
第二,可供傳播的客體、讀者的獲知需求與實現傳播的條件之間有重合部也有相排斥的部分,說明實現傳播的條件對新聞報道活動具有強大的約束力。比如外部的法律、政策、道德等因素將一些社會效果不好的報道排斥掉,當然也可能是保守觀念和過分的行政於預,將一些不應排斥的新聞報道排斥掉了。又如內部人才、資金、技術、設備、機制、管理等因素,導致一些應該報道的新聞無法報道等。這些情況都比較復雜,需要新聞報道策劃在把握客觀條件時進行具體的分析。
新聞報道策劃受到客觀存在的制約,但報道策劃者對客觀存在又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如策劃者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制約報道的某些外部條件(引導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改善社會文化環境等)和內部條件(改革機制、改善管理、更新技術設備等)。策劃者還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提高對可供報道的客體的認識水平,使讀者的獲知需求盡可能被包容在策劃者的意識范圍內,從而使新聞報道更加合乎讀者的需要。但應該看到,策劃主體對策劃依據的反作用也是有限的,它受到時間的制約,如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實現傳播的條件和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因此對策劃依據的把握既要積極主動,又要客觀冷靜。

5. 求:通訊員培訓策劃書

培訓策劃書

1、 整體的文化素質偏低,大多數基層管理人員只具有中專或高中文化,個
別只具有初中文化
2、 具有較為豐富的現場操作和管理的經驗,我們的基層管理人員都是從基
層的員工中提拔上來的,因此他們對於現場情況較為熟悉。
3、 缺乏再學習的動力和激情,由於長期的工作的一成不變以及工作生活的
單調乏味,導致我們的基層管理人員,失去了進一步提升的興趣,或是單單有想法而已,卻沒有付之行動的毅力和恆心。
4、 管理方法簡單粗暴,由於本身的素質有限以及長期處於一個管理較為混
二、 管理人員的培訓目標
能力提高的目標:
1、能掌握基本事實(認知能力);
2、具備有關的專業知識;
3、對事物能持續保持有敏感的情感;
4、具備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的技巧;
5、具備社交能力;
6、具備控制情緒的能力;
7、有預警能力
8、有創意
9、思考敏銳
10、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技巧
11、有自我認知能力
實際的量化目標:
1、由於培訓而導致的工作數量上的提高(如產量的完成量,或每天平均審議的工作申請數量)。
2、培訓後工作質量的提高(如工作的貨幣成本、廢料損失或錯誤數量)。
3、培訓後工作及時性的改善(如達到時間安排要求的情況)。
4、作為培訓結果的成本節約(如偏離預算情況、銷售費用或成本費用)。
三、培訓效果加強的措施
有效培訓是多方積極參加的結果,培訓要想充分有效地發揮更大的作用,那麼最好能夠對受訓部門和受訓員工進行以下三方面的培訓前准備:
第一,在參加培訓前,受訓者應該知道自己希望從培訓計劃中獲得什麼?寫出一個簡單的期望並列出參加培訓會對工作帶來的好處;受訓者可以根據這些期望目標有的放矢的參加培訓;
第二,讓所有受訓員工知道參加培訓並不僅是坐在教室里傻獃獃地聽講,而應該帶著一些問題和設定一些目標,利用課堂內外的各種機會,積極地跟講師和其他學員主動交流;
第三,參加培訓後,應該要求受訓人寫一份員工培訓報告,呈交主管審閱,並交人力資源部存檔,並能與相關同事分享,探討如何將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附:員工培訓報告表)
這樣一來,才能在較大程度上保證培訓的質量,從而讓培訓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也能夠讓培訓評估能夠有效地開展。
五、評估活動的開展
人力資源部要全面籌劃評估活動,在進行培訓評估應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1、評估的目的是什麼?
為了確保培訓效果產出,公司投入了相當的資金,花了大把的人力和物力,必定要有所值,因此評估是為了改進培訓質量、提高培訓效果、降低培訓成本。針對評估結果,重要的是要採取相應的糾偏措施並不斷跟蹤,而不是評過就完事。
2、 重點對培訓的哪些方面進行評估?
主要是對三個方面進行評估:培訓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如何,受訓人吸收的程度如何,受訓內容在實際的工作中運用的程度及其效果。
3、誰將主持和參與評估?
由人力資源部牽頭主持,而評估方盡可能是綜合各方的意見,主要還是受訓方的意見。
4、如何獲得、收集、分析評估的數據和意見?
①以匯報的方式收集培訓評估信息
職工完成培訓回到部門工作,應及時向部門主管匯報培訓效果。通過部門主管與該職工之間的雙向交流,了解培訓目標的完成情況,檢查職工掌握的新知識、新技能,判別職工工作態度的變化。
②採用調查問卷收集培訓評估信息
培訓結束後,公司人力資源部給受訓人發放評估表,要求受訓人填寫,人力資源部將這些表回收、歸納、整理分析,了解受訓人對培訓工作的意見,評估受訓人在培訓中取得的進步,以改進今後的培訓工作。
③通過評估記錄收集培訓評估信息
今後每次進行培訓活動都需做好培訓的評估記錄檔案,評估記錄是記載培訓工作評估結果的檔案資料。它有助於我們掌握過去歷次培訓工作的情況、經驗和教訓,為今後的培訓工作提供借鑒。評估記錄應力求做到健全、准確、詳細。
5、以什麼方式呈報評估結果?
人力資源部對培訓評估調查表和培訓結果調查表進行統計和分析。將收集到的問卷、訪談資料等等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合並,再結合學員的考核成績,對此次培訓項目給出公正合理的評估報告。
6、評估培訓的有效性和效益性
培訓的有效性是指培訓工作對培訓目標的實現程度。培訓的效益性則是判斷培訓工作給公司帶來的全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不僅僅是判斷培訓目標的實現程度。

6. 如何寫好一個新聞報道策劃

1.報道客體的信息。如報道一個重大事件,就需要了解有關這一事件的背景情況、目前進展勢態、各方面對事件的反應、有關專家對事態發展的分析預測、與此事件有關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況、歷史上的類似事件的情況、其他地區類似事件的情況,等等。報道策劃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報道客體的相關信息,才能對其本質和意義有更為准確的把握,從而決定報道如何進行。

2.報道接受者的信息。如讀者對這新聞線索是否已經有所了解,他們對此選題的獲知需求點究竟在哪裡,已知事件的讀者對事件的反應、有關專家對事態發展的分析預測、有關領導者對事件的態度和對策等。這些信息有助於策劃者把握受眾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策劃報道,而且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為報道的內容。

3.報道競爭者的信息。如對一些意義重大、媒介普遍會加以報道的選題,要設法了解其他新聞媒介的報道方案,弄清其報道的規模會有多大、可能選擇什麼報道方式等,這樣才能針對競爭對手的行動,採取相應的對策,在報道中揚長避短,出奇制勝。

信息是決策的依據,策劃前期收集與分析相關信息對於策劃至關重要。一些重視報道策劃的新聞媒介,甚至有專門的人員從事這類信息收集與分析的工作,並且在機制上予以保證。

收集與分析有關信息,一方面是為了對選題作進一步的推敲,必要時作出修正和調整,另一方面還為了確定報道效果目標。所謂報道效果目標,是報道者根據報道策劃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對新聞報道可能取得的社會效果的預測的基礎上所希求達到的目標。報道效果目標,為報道策劃指明了方向,報道方案的設計將圍繞實現這一目標來進行。

報道效果目標與報紙的社會功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新聞媒介具有傳播信息、政治宣傳、普及教育、輿論監督、社會服務、文化娛樂等多方面功能。這些功能的發揮都要通過具體的新聞報道來實現,因此報道效果目標也相應呈多元化的形態。如通過報道宣傳某種政策、觀念或主張;通過批評報道揭露社會弊端,促進問題的解決;通過追蹤報道傳播最新信息、監視社會環境;通過活動策劃與新聞報道的結合,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娛樂,或進行道德教育、解決社會問題,或塑造報紙形象,擴大社會影響等。具體到一次新聞報道策劃,其報道效果目標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復合的,即同時具有若干目標。報道效果目標可因報道選題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報道選題越重要,報道效果目標往往也越高。報道效果目標規定了報道策劃的方向,從而規定了報道規模、報道方式與表現形式,報道策劃方案是依據報道效果目標而設計的。

指根據報道效果目標,對報道進程、報道方式、表現形式大膽設想.最終形成系統的報道設計方案的這一階段。這是報道策劃的核心階段。

新聞報道策劃本質上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而且這種創造性的勞動通常是以一兩人為主、更多的人參與進行的。報道思路是設計報道方案所依循的思考途徑,報道思路的形成有一個由醞釀期向明朗期過渡的過程。醞釀期是沉思和多方假設的階段,策劃者在此時對所收集的資料、信息在頭腦中進行加工處理,尋找報道的突破口,不斷從正面、反面去進行各種假設,並讓這些假設在頭腦中反復地組合、交叉、撞擊和滲透,不斷地否定、選擇,形成新的假設和創意。這一階段的心理狀態呈現多種思維狀態的交替,思考強度大,常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內心困惑出現。明朗期則是頓悟和突破階段,最終找到了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策劃者經過長期醞釀,創造的火花猛然爆發,靈感、直覺等非邏輯思維往往起決定作用。這一階段的心理狀態是高度興奮的,豁然開朗的頓悟,突如其來的成功,往往使策劃者自己感到驚愕和快慰。

1991年底,《經濟日報》頭版刊登一條通訊《馬上就辦》,報道遼寧省鞍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實行「馬上就辦」制度,在讀者中引起關注。也有讀者來信表示懷疑。有一位讀者直接在報紙上批字;「我不信,吹牛吧?」把報紙寄到了報社。針對這一情況,該報一位年輕編輯想出一個巧妙的連續報道方案,一舉獲得成功。這位編輯後來寫文章回顧這段經歷:

……《馬上就辦》寫得不凡。當時我正值夜班,得以先讀為快,讀後頓覺振奮。振奮之餘,我不免有所懷疑:「真的這么好嗎?」姑且心存一疑。

緊張的夜班工作告一段落,只等出大樣了。此時,我們請求老范(總編輯范敬宜)談談他自己親身經歷的采訪軼事。諸如從廢稿堆里抬出一版頭條,從采訪冷遇中引出大新聞,從夜宿鄉政府不聞電話聲中悟出農村生活變化等等,老范娓娓而敘,聽起來頗堪玩味,很是過癮。

說也巧,兩天後我見到了那封後來成為「秘訪」 由頭的來信,立即想起老范所說的軼事,隱隱覺得其中隱藏著大新聞。可那是什麼呢?請龐廷福(駐站記者)再訪「馬上就辦」……總社派記者暗訪,連同記者來信一起刊登?…?這都不失為新聞,但總嫌其形式不新,新聞味不夠濃烈。

這一天,我時不時記掛著這件事情。當晚,在同老范聊天中,我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可否請這位讀者同記者一起去暗訪呢?一種瓜熟蒂落的喜悅、沖動。我試探著把設想說了出來……

這段經歷生動地說明了報道思路形成的過程。由一封讀者來信引出對一個報道選題的思索,先是冥思苦想的醞釀期,然後是豁然開朗的明朗期。一個富有新意的報道思路就這樣形成了,由此產生了比較成形的報道方案。這個方案又得到了總編輯的進一步補充,他建議這位編輯帶著讀者到鞍山市政府采訪時不要暴露真實身份,而以辦事者的身份實地體驗一下「馬上就辦」是實是虛,還對這一報道的其他細節問題作了詳細指導。於是,就有了報社記者和讀者一塊「秘訪」的不凡之舉,報道從內容到形式都一下抓住了讀者。《秘訪「馬上就辦」》刊出後,有讀者來信寫道:「……我佩服你們敢於請讀者一起進行『秘訪』的膽識和魄力,也贊賞你們的求實精神和讀者觀念。不過,我想知道,如果『秘訪』的見聞不是《馬上就辦》所報道的那樣,你們會不會如實報道?」可見,讀者感興趣的不僅是報道方式,而且對實質性的內容更為關注。這種疑慮編輯在策劃報道時實際上早已有所考慮並做了兩種准備,正是為了達到有充分說服力的報道效果目標,才策劃「秘訪」這樣大膽而新

新聞策劃:對於已經或即將發生的較為重大的新聞,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報道。新聞策劃是一家報紙的核心競爭力。

新聞策劃的鐵律:新聞策劃永遠追求創新,決不允許重復(要做「家」不能做「匠」);新聞策劃的目的,永遠是讀者的需求。

策劃之前要考慮讀者的心理,考慮到電子媒體的覆蓋,考慮到讀者最想了解什麼。變「告訴這個事情」,為「解釋這個事情」。

新聞策劃的功能:能夠最大限度的擴大新聞事實本身的影響;最大限度的實現編輯部的意圖。日常的、大量的、一般性的新聞題材,不需要新聞策劃,惟有較為重大、有開掘意義的新問題材,才值得費心費力的去策劃。標准有二:一是讀者意義,題材健康向上,讀者喜聞樂見。適宜於一般的、生活類的報刊和一部分都市報;二是社會意義,題材本身能夠深刻反映現實社會中的問題,揭示某種有普遍意義的社會現象,對社會的進步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新聞事件策劃,要有獨家特色,最高境界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過」。要求有激情,有境界。事件過後,讀者的記憶中只有你。多家競爭要有獨家特色。新聞現象策劃,一定是獨家的,最高境界是「眾人議論紛紛惟我道破天機」。做捅破窗戶紙的獨家。當你抓到後,做深、做透,不給對手留任何機會。

①正常情況下的策劃,明白在那裡的即將發生的新聞事實:

A險招、惡招、邪招——要突出自己的特點,深刻了解自己報紙的位置和特點。每個報紙的特點是一次一次策劃出來的。舉例:亞運會報道。面對每一次新聞報道,都是一次媒體的競爭。只有在競爭中不斷取勝,才能贏得讀者。在重大新聞報道中,作為弱勢媒體,絕對不能採取常規手段,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注意力在於對差異的渴求。1999年,五四運動80周年。北青報對不得不報的內容,做了4個整版。把五四精神八個字拆成四塊版,愛國,進步……同日,南方周末也推出報道。中國青年,在所有媒體里突出青年特色,做20世紀百年青春人物(青年名人)殿堂金版;年底,百年時尚,20世紀風情畫卷銀版。大獲成功。

B版面轟炸。重大新聞,給足版面,給足信息,解渴,讓受眾不用找別的媒體。面對互聯網,不能以己之短,攻人之長。 舉例:「9.11」事件,境外報紙,號外。接著出了雜志。比如:「 伏松戀」的報道。

C體例一致,增強連續性,做深做透。 舉例:海灣戰爭

D側面迂迴,繞道過去。 舉例:兩會報道。成了一種負擔,很難出彩。主要原因是位置擺的不對,功夫應該在會外。比如《39級台階走了半個小時》的消息,說的就是代表受到記者圍追采訪的熱烈場面。這時候跳出去,不做會上。比如八屆人大的時候,中華工商時報做的就是《中國工商界的期望》。

②非正常情況下策劃,看起來辦不了,已經晚了的新聞:

A小中看大。看時間和范圍。 舉例:三里屯農貿市場,小競爭,說出市場經濟的大文章。

B後發制人。沒有搶先,不要放棄,盯緊,尋找機會。舉例:中國消費者權益第一案——紅顏一怒為自尊

C化平淡為神奇。舉例:春天裡我們把人字寫得更大。新的一年,新訴訟法出台,人權狀況好轉。

D危難之中找捷徑。 舉例:上海貨怎麼了,一戰成名上海灘。

③調動多種編輯手段在版面上創新。 舉例:廣告也是好版面——國慶長假100種方案。

④註定要發生的事情,要精心策劃,早作準備。 舉例:鄧小平逝世專刊

秘訣,在於差異。先想別人會怎麼做,之後決不這么做,另闢蹊徑,石破天驚。

閱讀全文

與新聞培訓活動策劃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奶茶店活動促銷策劃 瀏覽:160
優酷營銷策略方案 瀏覽:164
動漫玩具價格策劃方案 瀏覽:929
營銷大賽比賽方案 瀏覽:701
2018黨支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127
小吃可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36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二零零二版 瀏覽:392
小學數學組校本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866
10人以下的團建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503
文案策劃年終總結方案協議 瀏覽:772
崇高鎮綜治維穩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788
西安旅遊上海世界博覽會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656
社區運營策劃方案PPT 瀏覽:863
理想信念堅定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122
扶貧幹部教育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585
蜂蜜網上營銷方案 瀏覽:15
旅遊廣告方案策劃 瀏覽:887
咖啡廳宣傳片策劃方案 瀏覽:815
酒店公司員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33
計算機培訓活動策劃方案設計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