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大學實驗人員培訓方案

大學實驗人員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4-16 17:37:07

❶ 西南大學實驗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的介紹

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利用業余時間擴充專業知識和提高業務技能。學校將統籌安排實驗技術人員的學習培訓工作,培訓工作要從實際出發,堅持有計劃、有目標、分期分批進行和骨幹人員重點培養的原則。

❷ 西南大學實驗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的培訓方式

實驗技術人員業務培採取在職崗位培訓與校外進修培訓提高相結合的方式。由實回驗中心根據實際情答況提出培訓申請,經所在學院分管副院長同意,報教務處審批。
1.校內培訓
結合教學活動,採取隨班聽課,做實驗的方式,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驗技能。
2.校外培訓
對於校內條件有限需要到校外進修學習的,由學院實驗中心(室)提出書面報告,填寫《實驗技術人員培訓計劃表》,學院分管院長簽字,報教務處審批後實施。

❸ 西南大學實驗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的基本信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設備的不斷引進及實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實驗技術隊伍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加強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是實驗室建設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為了切實做好實驗技術人員學習、培訓工作,提高業務素質與能力,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適應我校當前的教學需要和長遠利益,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培養提高,特製定本管理辦法。

❹ 關於實驗室管理與人員培訓

實驗室人員培訓工作開展的依據是ISO/IEC17025中的條款5.2,根據筆者的經驗,希望在本文中對該項工作的規范化進行探討。
一、制定培訓計劃
實驗室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和之前的經驗教訓識別自身的培訓需求,根據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其中難點在於培訓需求的識別。為了更好地識別培訓需求,實驗室首先應該制定具有挑戰性、可測量性、可實現性的目標,一般而言包括質量目標和發展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差距也就顯而易見了,培訓的需求也就識別出來了;其次,實驗室應該將過去一段時間內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主要通過對過去採取的4.9不符合檢測工作的控制、4.10改進、4.11糾正措施和4.12預防措施進行分析,識別實驗室的培訓需求。可見,培訓需求的識別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如果實驗室中上述所提到的環節沒有做到位,就會直接導致培訓需求的識別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培訓需求識別完畢後就需要結合實驗室的可用資源和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識別培訓需求和制定培訓計劃一般是在實驗室開展4.15管理評審時開展的,培訓計劃也就成了管理評審活動的輸出,需要實驗室切實執行。
二、完善培訓記錄
完善的培訓記錄是人員培訓工作有序、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實驗室常常由於不清楚培訓都需要哪些記錄而使培訓工作的開展顯得有些混亂,甚至會導致實驗室認可評審中得到不符合項的後果。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實驗室的培訓記錄應包括:培訓計劃實施記錄、培訓簽到記錄、員工培訓歷史記錄、培訓考核記錄、培訓評價記錄。其中難點在於培訓考核記錄,因為有些培訓內容無法使用具體的手段(如理論考試或現場演示)來進行考核,這樣就需要在制定培訓計劃的時候明確的識別哪些培訓項目不要求進行考核;重點在於培訓評價記錄,ISO/IEC17025中的5.2.2條款中要求評價的是培訓活動的有效性,而實驗室往往更關心的是人員參加了培訓後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因此培訓評價記錄可以將對活動有效性的評價與人員培訓有效性的評價結合起來,即規定多少比例的參加培訓的人員達到了培訓預期目的視為本次培訓活動有效。
三、清晰的授權
培訓結束後,實驗室需要根據培訓考核和評價記錄對相關人員進行授權,對人員的授權需要清晰明確,不能模稜兩可。常用的授權方式是發布「人員技能表」和簽發上崗證書等手段。
四、持續的改進
實驗室應該為每位員工建立起個人檔案,收集匯總每位員工的培訓記錄和現有的能力證明材料,以此為基礎,使每位員工的培訓都能夠實現有目的性、持續性和系統性,真正地實現實驗室人員的發展。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❺ 實驗室人員培訓及考核程序

1.目的
通過定期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持續保持工作人員的能力,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在能力、公正性、判斷力以及工作誠實性方面的可信度。保證本實驗室的質量和技術活動符合CNAS-CL01:20XX《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准則》的要求。

2.范圍
適用於實驗室人員教育、質量體系培訓和檢測技能培訓等活動。

3.職責
3.1各崗位人員必須保證結果的真實性,不受任何來自外界的壓力和影響。
3.2總監負責執行本程序,負責實驗室年度培訓計劃的審批。
3.3經理負責依據《實驗室組織架構圖》編制各職級的「崗位工作職責」, 實驗室按「崗位工作職責」的要求進行招聘人員。
3.4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確定實驗室人員的培訓需求和目標、制定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組織檢測技術的培訓;
3.5質量負責人負責組織管理體系文件的培訓;

4.程序

4.1每年底,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分別收集實驗室人員在管理體系和檢測技術方面的培訓需求,結合實際工作的情況,在年初制定「年度培訓計劃」交實驗室經理審核,實驗室經理根據提出的培訓需求、對照實驗室當前及將來業務開展的需要對培訓計劃進行補充,「實驗室年度人員培訓計劃」經總監審批後開始實施。

4.2確定培訓內容時應從工作需要出發,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有關檢測技術、產品標准、數據處理、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產品質量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方面的內容;
(2)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管理體系文件方面的內容;
(3)工作人員在能力、公正性、判斷力以及工作誠實性方面的內容。
(4)消防知識、機械操作安全、用電安全和防護、救護知識等方面的內容;
(5)計算機應用、專業外語等方面的培訓內容。

4.3培訓方式應根據內容、人數、效果、培訓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包括實驗室自行組織培訓班或研討會、參加外單位培訓班或研討會、參觀考察、個別輔導操作技能等。與檢測有關的培訓工作由技術負責人組織進行、與實驗室管理體系有關的有質量負責組織進行,對於來自糾正措施的人員培訓任務可臨時安排。培訓後將培訓考核結果記錄於「培訓考核登記表」中。

4.4開展新的檢測項目或由於標准修訂增加新內容時,應及時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書,並對從事該檢測項目的人員進行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開展檢測工作。

4.5新進實驗室人員應接受上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按4.2要求進行,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4.5.1對於公正行為的培訓,實驗室經理要不定時對實驗室人員進行培訓,公正行為的詳細規定如下:
4.5.1.1有關上級部門不得對實驗室施加行政壓力,總監嚴加審核後方可向客戶發結果報告。
4.5.1.2總監按公司總經理簽發的授權令,要抵制並保證本實驗室工作人員免受來自於上級部門和領導的影響以及壓力而影響工作的質量。工作人員如受到這些壓力而影響工作上的判斷時,不要擅自作主,要逐級請示。最終決策人員要對後果負責。
4.5.1.3實驗室經理要經常教育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確保本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參加與本實驗室工作和服務內容相關的經商行為;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因財經問題影響工作的公正性和誠實性。如發現實驗室工作人員有這些不良行為,實驗室經理要立即報告總監,並馬上停止或調整其工作崗位,及時、盡量挽回對客戶造成的影響(如存在)。
4.5.1.4實驗室管理和工作人員要自覺遵守和執行實驗室質量手冊的要求。總監監督實驗室經理的管理行為;實驗室經理負責監督具體工作人員工作行為及技術操作能力和工作質量;如發現違規人員,應馬上逐級上報處理。
4.5.1.5實驗室經理負責對工作人員不良行為的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對違規人員進行停止工作、工作崗位調整等處理並上報總監。由總監對工作人員違規行為進行最終行政處理。如發現由於實驗室工作人員不良行為對客戶造成了影響,實驗室總監還要負責挽回對客戶所造成的影響。實驗室經理要記錄工作人員不良行為的處理結果。
4.5.1.6培訓計劃及實施記錄由文件和資料管理員整理歸檔;與檢測有關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關鍵支持人員,由文件和資料管理員負責建立「人員檔案」,內容包括培訓與考核記錄、授權任職文件、學歷證書和任職資格證書等。

5.相關支持文件
5.1《客戶要求控製程序》 LAB-COP-02
5.2《質量體系崗位職能分配表》 LAB-034
5.3《管理和關鍵技術崗位人員一覽表》 LAB-044

6.相關記錄
6.1「實驗室年度人員培訓計劃」 LAB-F-I0
6.2「人員培訓考核記錄」 LAB-F-K0
6.3「人員檔案」 LAB-F-A0

❻ 中國戲曲學院舞台美術培養方案

教學設置

1.專業結構與布局
中國戲曲學院舞台美術系有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和服裝服飾設計兩個專業,下設戲曲舞台美術設計、戲曲服裝設計、舞台燈光設計、化妝造型設計、舞美工程設計與管理、戲曲服裝衣箱技術與管理六個專業方向。由舞台設計教研室(教研室主任:黨寧副教授);戲曲服裝設計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劉小慶教授);舞台燈光設計教研室(教研室主任:馬路副教授);化裝造型設計教研室(教研室主任:龔元副教授);設計基礎教研室(教研室主任:黃健副教授)完成主要專業課程的教學。

2.培養方案與實驗
在中國戲曲學院統一部署下,舞台美術系對六個專業方向的培養方案進行了重新修訂,修訂後的培養方案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體現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舞台美術系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上,緊緊圍繞中國傳統戲曲文化這一中心,體現出繼承與創新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藝術與科技緊密結合的鮮明特色。確定各專業學生所需掌握的專業知識,所需達到的專業能力,並通過一些通選課的開設,培養專業知識扎實,學科領域涉及面寬的人才,以適應社會要求;在穩固各專業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同時,開設大量選修課,以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向學分制的全面實施過渡;以實施高起點、經典與現代內容相結合的基礎課教學內容改革,以傳授專業基本知識與注重科技前沿知識引導相結合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全面更新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設大量實踐類課程,使學生的知識學習與專業實踐緊密結合,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為其今後步入工作崗位打下基礎;教師教學在課程講授的基礎上,鼓勵實行討論式、探討式、啟發式教學方法,突出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能動作用,鼓勵教師與學生角色互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授課,強化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3.教學實踐與保障
近年來,舞台美術系在教學實踐環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對實踐類課程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個專業方向的實踐類課程普遍不少於350學時。由任課教師帶領學生參加舞台實踐演出,從設計、制圖、裝台、操作,甚至器材搬運等各個環節,是學生全面了解藝術生產過程和藝術創作規律。此外舞台美術系還為各個專業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技師,對學生進行技術層面的輔導,以確保學習實踐的有效性。

4.教學條件與使用
學院領導十分重視舞台美術系的建設和發展,在教學經費、師資配備、教室環境、教學設備、實習基地、圖書資料等方面都給予很大的支持,使辦學條件和基礎設施不斷得到改善,較好地滿足了人才培養的需要。舞台美術系現有多媒體教室10間、舞台設計教室6間、繪景和模型製作教室2間、燈光教室3間、服裝工藝教室1間、印染工藝教室1間、化妝教室2間、塑型教室1間此外,舞台美術系管理的大小劇場及其附屬設施,為舞台美術系各專業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場地和作品展示場地。這些專業教室和實習場所硬體配備完善,設備先進,運轉正常,利用率高,在人才培養中能夠發揮良好的作用。
專業 課程名稱 課程類別
戲曲舞台設計 舞台設計基礎 專業課
傳統戲曲舞台設計
話劇及影視舞台設計
中國古典名劇舞台設計
戲曲新編劇目舞台設計
中外舞台美術史
舞台技術
畢業設計
畢業論文
基礎素描 專業基礎課
彩畫
中國畫(山水、花鳥)
平面構成
色彩構成
立體構成
專業設計軟體應用
舞台效果圖技法
表導演知識

舞台燈光設計 燈光設計基礎 專業課
舞台燈光設計
影視燈光設計
歌舞燈光設計
戲曲燈光設計
燈光技術與實踐
畢業設計
畢業論文
基礎素描 專業基礎課
彩畫
中國畫(山水、花鳥)
平面構成
色彩構成
立體構成
專業設計軟體應用
燈光效果圖技法
燈光技術與實踐
攝影與攝像

戲曲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基礎及服裝小品設計 專業課
傳統劇目設計
新編歷史劇和現代劇目設計
戲曲莎劇及話劇影視歌舞劇目設計
服裝工藝
戲曲服裝製作工藝、立體剪裁
服裝工藝(印染工藝)
畢業設計、畢業論文
服飾史
中國畫 專業基礎課
平面構成
色彩構成
立體構成
裝飾繪畫
傳統戲曲服裝知識
化妝知識講座
戲曲表演知識
戲曲導演知識
中文舞美史
專業設計軟體應用
服裝設計效果圖技法

化妝造型設計 傳統戲曲化妝技法 專業課
戲劇戲曲化妝造型設計
影視化妝造型設計
形象策劃與設計
化妝造型設計基礎
影視化妝技法
時尚妝技法
畢業設計
畢業論文
中外服飾史 專業基礎課
服裝設計概論
基礎素描
彩畫
雕塑
平面構成
色彩構成
中國畫
專業設計軟體應用
化妝設計效果圖技法
表導演基礎

中國戲曲學院舞台美術系於1979年開始籌建,1982年招收第一屆戲曲舞台美術本科班。從此開辟了中國戲曲舞台美術專業高等教育的新天地。隨著時代的發展與 進步,近年來,又先後開展了戲曲服裝設計、舞台燈光設計、化裝造型設計、舞美工程設計與管理、戲曲服裝一項技術與管理六個專業方向的教學。從而成為我國培養舞台美術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舞台美術系現任主任李威教授、黨支部書記陳娟、副主任馬路副教授。
一、教師團隊與專業設置
舞美系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學團隊,在學術領域和行業領域里均享有很高聲譽。其中教授、碩士生導師5名、副教授8名、講師15名、副高級職稱以上實驗室管理人員5名、實驗室管理員5名。教師的學歷組成有博士2名、在讀博士1名、碩士6名、在讀碩士3名、以及部分本科學歷人員。
舞台美術系設有五個專業教研室:戲曲舞台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黨寧教授)、戲曲服裝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劉小慶教授)、舞台燈光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馬路副教授)、化裝造型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龔元副教授),設計基礎教研室(主任:黃健副教授)。
在校學生295人,有本科生、研究生兩個培養層次。建系三十多年來,已為全國文化藝術系統的專業院團、藝術教育、電影電視等領域培養了一大批舞台美術人才,為繼承傳統文化、發展民族藝術,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培養方案與實施
在中國戲曲學院統一部署下,舞台美術系對培養方案進行了重新修訂,修訂後的培養方案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體現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舞台美術系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上,緊緊圍繞中國傳統戲曲文化這一中心,體現出繼承與創新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藝術與科技緊密結合的鮮明特色。確定各專業學生所需掌握的專業知識,所需達到的專業能力,並通過一些通選課的開設,培養專業知識扎實,學科領域涉及面寬的人才,以適應社會要求。
在穩固各專業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同時,開設大量選修課,以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向學分制的全面實施過渡;以實施高起點、經典與現代內容相結合的基礎課教學內容改革,以傳授專業基本知識與注重科技前沿知識引導相結合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全面更新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開設大量實踐類課程,使學生的知識學習與專業實踐緊密結合,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為其今後步入工作崗位打下基礎;教師教學在課程講授的基礎上,鼓勵實行討論式、探討式、啟發式教學方法,突出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能動作用,鼓勵教師與學生角色互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授課,強化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三、教學條件與教學設施
近年來,舞台美術系在教學實踐環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對實踐類課程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任課教師帶領學生參加舞台實踐演出,從設計、制圖、裝台、操作,甚至器材搬運等各個環節,使學生全面了解藝術生產過程和藝術創作規律。此外,舞台美術系還為各專業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技師,對學生進行技術層面的輔導,以確保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舞美系擁有各種多媒體教室30餘間,實踐教學實驗室20多間。其中,舞美創作實驗室6間佔地面積約800 M2,微型多用組合加工機床22套,各種手動、電動加工工具多套,常用材料齊全,展示研討空間寬敞;化妝造型教學實驗室8間佔地面積約400 M2,戲曲盔頭改良實驗、人物造型實驗室2間;服裝加工印染車間2間佔地面積約200 M2,服裝剪裁設計軟體、電腦數字化剪裁系統,小而精的印染車間,給師生們的教學改革探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燈光設計教學工作室實驗室5間,約佔地2500M2。具有代表性的電腦燈5種98台,電影回光及換色器400多套,高流明多媒體投影機5台,國際最新電腦數控搖頭投影機2套,筒燈、成像燈、天地排泛光燈、主流進口調光台、多功能組合架等成批教學設備,還有,國外先進的燈光設計師專用軟體,配合成熟完善的教學理論及系統,所承擔和能夠完成的教學任務收效良好。
雖然設備配置還不盡完善,但是,隨著政府的繼續支持和學院的繼續投入,會使我們的教學和科研能力達到一個更高的進步。
四、學科建設與科研立項
學院領導十分重視舞台美術系的建設和發展,在教學經費、師資配備、教室環境、教學設備、實習基地、圖書資料等方面都給予很大的支持,使辦學條件和基礎設施不斷得到改善,較好地滿足了人才培養的需要。經過幾代國戲舞美人艱苦卓絕的努力,基本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戲曲舞美人才培養體系。在教學評估活動中,獲得了「優秀」的評價。在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建設特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得到了上級主管單位的鼓勵和支持。
2007年「戲曲舞美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榮獲教育部教研教改立項和專款支持;
2008年「戲曲舞美特色專業建設」
榮獲北京市教委特色專業建設點立項和專款支持;
2008年「實踐教學運行機制研究」
獲得北京市教研教改面上項目立項和專款支持;
2009年「舞台實踐教學示範中心」
獲得北京市教委「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稱號
並得到北京財政的大力支持;
2009年「傳統經典戲曲舞台設計」
獲得北京市教委精品課程建設立項和專款支持;
2009年「北京人藝教學實踐基地」
榮獲北京市級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立項和專款支持。
近五年,舞美系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廣泛的實踐教學研究,出版學術著作、自編教材、創作作品等30餘部。這些科研、創作成果有力地支持了學科專業建設,促進了本科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在中國戲曲藝術的表演形式、表演特徵、美學原理、舞美創作多種風格樣式等方面共同探索了實踐教學理念、教學體系、運行機制。在多年的建設中也鍛煉出一批扎實的教師隊伍,完善並總結了具有特色的實踐教學經驗和管理方法。
五、教學實踐與教學成果
教師和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心共同創作實踐的戲曲新劇目逾40部。廣泛涉及京劇、崑曲、評劇、呂劇、豫劇、越劇、黔劇、山東梆子、上黨梆子、北路梆子、柳子戲等劇種,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重要獎項。
如:2004年學院多系、部聯合教學劇目京劇《杜十娘》榮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舞美系多專業與中國京劇院、西藏藏劇團共同創作的京劇·藏戲《文成公主》,榮獲中宣部2006年「五個一工程」獎、2007年文化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劇目獎、中國舞台美術學會2005年度「學會獎」。
山東梆子《山東漢子》兩次榮獲文化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獎、全國人口文化金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山東省「五個一工程」獎。
呂劇《畫龍點睛》榮獲文化部全國優秀地方戲曲(北方片)調演「一等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中國「第八屆藝術節」參賽劇目
北路梆子《黃河管子聲》榮獲文化部全國優秀地方戲曲(北方片)調演「一等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中國「第八屆藝術節」參賽劇目、山西省第十屆杏花節「舞美設計獎」。
評劇《馬本倉當「官」記》榮獲文化部第六屆評劇藝術節「優秀劇目一等獎」。
評劇《仁義胡同》榮獲文化部第六屆評劇藝術節「優秀劇目一等獎」。
京劇《寶蓮燈》榮獲文化部第五屆京劇藝術節「優秀劇目一等獎」、2009年文化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獎
京劇《晉德裕》榮獲文化部第五屆京劇藝術節「優秀劇目一等獎」、2009年文化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劇目獎等等。
多年來,積累了一套完整的教學實驗體系,總結了教學經驗也贏得了一定的榮譽。為中國戲曲藝術教育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我們正在將現有的教學成果、教學檔案、教學方式深入細致地分析與理論研究,凝練更加具有特色的新型實踐教學理論體系,提高實驗教學中心的示範性。為首都的文化建設、中國戲曲藝術教育、戲曲藝術的傳承與弘揚做出更大的貢獻。
六、專業建設及發展規劃
中國戲曲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文藝方針,以繼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堅持「育人為本、特色立足、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戲曲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以辦好優質本科教育為主體,走內涵發展的道路,保持戲曲教育國內領先的優勢,建設民族特色鮮明、國內水準一流、國際影響廣泛的藝術大學。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傳統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的中國戲曲高級專門人才。是中國戲曲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目標。
我們深刻認識到戲曲藝術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深刻認識到弘揚、傳播民族戲曲文化是我們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深刻認識到高等戲曲教育在全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深入貫徹「立足首都,服務全國」的指導思想,肩負起戲曲舞美創新人才培養的重大責任。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戲曲學科交叉發展,建設具有民族戲曲藝術內涵特色的教學體系是我們的發展目標。進一步加大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力度和空間,共同研究舞美人才的發展需求和培養機制,探索國際教育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努力將舞美系建成專業高級人才培養教學中心、實踐理論研究中心、國際教學科研探索中心,為中國戲曲學院創辦「民族特色鮮明、國內水準一流、國際影響廣泛」的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

師資隊伍
舞美系負責人:
系主任:李威
書記:陳娟
副主任:馬路

戲曲舞台設計專業教研室:
主任:黨寧
成員:李威、張武、宋暘、黨永生、張楊、呂欽

戲曲服裝設計專業教研室:
主任:劉小慶
成員:張靖、秦文寶、彭丁煌、張梅石

舞台燈光設計專業教研室:
主任:馬路
成員:王濱利、王睿

化裝造型設計專業教研室:
主任:龔元
成員:肖燕、魏瑋

設計基礎教研室:
主任:黃健
成員:曹林、王辛娣、徐宏、韓波

外聘教師:
辦公管理:
王敬琨、蔣斯蒙、張曉晨

舞美系負責人

Write me an E-Mail
李威
舞台美術系主任、教授
出生年月:1963年1月
1991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舞台美術系
戲曲舞台設計專業 學士
1999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舞台美術系
戲曲舞台設計專業 碩士
社會兼職:
中國舞台美術學會 副會長
學術出版部主任
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客座教授

Write me an E-Mail
陳娟
舞台美術系黨支部書記
出生年月:1977年9月
2003年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教育系 教育表演專業 學士

Write me an E-Mail
馬路
舞台美術系副主任、副教授
出生年月:1962年5月
1989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
燈光設計專業 學士
社會兼職:
中國舞台美術學會 副秘書長
中國照明學會
舞台電影電視委員會 委員
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客座教授

閱讀全文

與大學實驗人員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熊來了電子商務 瀏覽:46
大學生植樹節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42
98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5
市場營銷求職應聘技巧 瀏覽:104
洗衣液超市的促銷方案 瀏覽:749
刮痧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717
市場營銷熱門行業 瀏覽:47
地理新教師上崗培訓方案 瀏覽:854
對網路營銷主體的認識 瀏覽:930
各級各類小學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223
女神節促銷活動策劃 瀏覽:815
安全執法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463
現在做電子商務銷售好嘛 瀏覽:446
日月升微信營銷聯系方式 瀏覽:467
山西太原與電子商務有關的公司有哪些 瀏覽:378
高校座談會策劃方案 瀏覽:381
六一兒童節母嬰店促銷活動 瀏覽:348
年度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547
林果花卉電子商務 瀏覽:973
上海華唯電子商務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