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工程管理人員安全培訓 培訓什麼
施工現場安全員的工作內容要從培訓和職責來說,具體的執行就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側重管理)、標准規范(側重技術)。
一、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安監總局3號令),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二、依據《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建質[2008]91號,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責:
1)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檢查過程中具有以下職責:
(一)查閱在建項目安全生產有關資料、核實有關情況;
(二)檢查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落實情況;
(三)監督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責情況;
(四)監督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的配備及使用情況;
(五)對發現的安全生產違章違規行為或安全隱患,有權當場予以糾正或作出處理決定;
(六)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設施、設備、器材,有權當場作出查封的處理決定;
(七)對施工現場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有權越級報告或直接向建設主管部門報告。
(八)企業明確的其他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2)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具有以下主要職責:
(一)負責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日常檢查並做好檢查記錄;
(二)現場監督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
(三)對作業人員違規違章行為有權予以糾正或查處;
(四)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有權責令立即整改;
(五)對於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有權向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報告;
(六)依法報告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2. 請問建築施工企業職業健康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公司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預防在建設、施工中發生職業病危害,特製定本制度。
一、職業健康安全部負責對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實行綜合監督管理,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和事件進行教育、監督,按照《XX股份有限公司外委工程建築施工企業職業衛生考核辦法》等相關規定進行考核,並責令其整改。
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未通過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前,不得開工建設。嚴重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為未通過衛生行政部門對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前,不得開工建設。
三、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經費應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四、建設單位應建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設立專人負責對項目建設、施工期間的職業衛生進行管理,報職業健康安全部備案。
五、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為職業衛生管理第一責任人,施工經理為直接責任人,施工隊長、班組長是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施工隊、本班組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施工單位應設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明確職責,制定相應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急救預案,報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備案。
六、建設單位在發包合同的簽訂中,應當有職業衛生的相關規定和要求。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包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七、建設單位應對施工單位的職業衛生負責人進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施工單位對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教育。
八、施工單位項目部經理部應向施工工地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施工項目的職業病危害,做好職業病和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記錄、報告和檔案移交工作。
九、監理單位應對施工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及其落實情況,施工方案中涉及到職業病危害採取的防控措施,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急救用品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做好記錄並存檔。
十、施工單位應督促作業人員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督促作業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落實好職業衛生防護措施。
十一、建設單位對發包的項目,應要求施工單位對施工過程中和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等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要按照《建築行業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規范》進行識別,採取相應職業病防護措施如實向作業人員進行告知。
十二、項目建設單位應在施工現場入口處位置設置公告欄,在施工崗位設置警示標識和說明,使進入施工現場的相關人員知悉施工現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後果和預防救援措施。
十三、建築施工單位必須為本單位人員提供符合防止職業危害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眼鏡、防塵口罩、防護手套、絕緣鞋、防毒面具、耳塞等)。施工中作業人員應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建設單位應不定期檢查施工單位作業防護用品的發放、佩戴、使用情況。
十四、對易發生急性中毒和其他急性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場所,施工單位應設置報警設施,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在施工作業方案中應制定專項施工措施、應急措施,報監理單位或項目建設單位審批同意後方可施工。
十五、若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施工單位必須提前以書面形式向項目建設單位提出申請,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得到同意後,方可按批準的計劃進行;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盡可能遠距離操作;在安裝放射源處,劃定范圍,拉好警戒線、懸掛醒目的警示標志。
十六、在建設有放射性物質的工作場所中,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貯存過程中需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保證接觸放射線的施工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
十七、供應采購單位在項目采購設備和材料時,應優先採用有利於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員工健康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對確實需要使用存在有職業病危害設備和化學材料的,應該註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規程、維護和使用方法,並應提供相應的防護和應急措施。
十八、項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加強機電設備的管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質的跑、冒、滴、漏,要採取通風、排毒、降噪、隔離等技術性措施來降低或消除作業現場的有毒有害因素。
十九、對施工現場可能產生職業病和職業中毒的危害的作業,施工單位在作業時應及時監測,採取通風、隔離、佩戴防護用品、專人監護等防護措施,杜絕違章作業,杜絕作業人員超時作業。
二十、施工單位應加強水泥等易揚塵的材料存放處、使用處和道路的揚塵防護,在易揚塵部位設置警示標志,道路及時灑水,清理路面,給施工作業人員提供防塵口罩等防護用品。
二十一、各施工單位應將建築垃圾及時清除,施工現場機件、物品擺放規范,施工項目結束後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不得將建築垃圾堆放在工業垃圾池,不得隨意傾倒建築垃圾,在建築垃圾運輸過程中,凡是垃圾散落在公司道路和其他單位衛生區域,應及時清理,保持整潔。
二十三、施工單位不得安排超過60歲的員工,有心血管、神經系統疾病員工從事高處作業、高強度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有職業禁忌症的員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
二十四、高溫季節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避開高溫施工,並配備相應的防暑降溫用品。女員工在孕期、經期、產期、哺乳期,禁止安排其重體力作業、夜間嚴禁安排值班。
二十五、施工現場發生職業病危害或職業中毒事故時,施工單位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並向項目部報告,項目部應及時向職業健康安全部報告。
二十六、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作業人員在作業現場嚴禁吸煙。
二十七、設計單位應嚴格按衛生行政部門審批通過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進行圖紙設計;項目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設計專篇和圖紙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與設計相符,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應當檢驗、核對職業病防護設施、措施是否有效。
二十八、建設項目試生產前,生產准備單位應對該項目工作崗位職業危害暴露情況進行評估,並建立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預案,防止事故發生。
二十九、在該項目試運行階段,生產准備單位應將試運行中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情況及時通報項目建設單位,對試產中存在的問題項目建設單位應及時整改。
三十、施工單位在施工時,未採取相應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項目建設單位應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各施工單位在規定期限內應予以整改回復;對查出存在職業衛生隱患的單位,下發整改書後仍不整改的,項目建設單位將給予相應的處罰。
三十一、項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應將職業衛生管理資料統一成冊,逐一歸檔。
三十二、本規定解釋權歸公司職業健康安全部。每年按公司流程對其合規性進行評估修訂。
三十三、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有關職業衛生建築施工的其他規定按照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職業衛生標准和公司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執行。
3. 談談如何搞好職業衛生工作,預防職業病的發生
—組織執行職業衛生管理體系的方針政策;
—制定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計劃,確定明確的目標及量化指標,並組織實施;
—組織對勞動者的職業衛生培訓以及勞動者之間 (包括勞動者及其代表)的合作與交流,以全面實施其職業衛生管理體系要素;
—負責確定職業危害識別、評價及其控制人員的職責、義務和權利,並告知勞動者;
—制定有效的職業病防治方案,以識別、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及工作有關疾病;
—監督管理和評估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負責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測和職工職業健康監護。
4.4 工作場所風險控制措施
4.4.1 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應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
職業接觸限值是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接觸限制量值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復
接觸,對絕大多數接觸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水平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應符合 GBZ2.1, GBZ2.2 的要求。
4.4.2 生產布局合理
生產布局應按照 GBZ1 的規定,盡量考慮機械化、自動化和遠端操作,加強密閉,避免直接操作。並應結合生產工藝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生產布局應包括總體布局和車間內生產工藝設備的布局。
總體布局又包括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平面布置廠房或車間時,應重點考慮在滿足主體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將污染危害嚴重的設施遠離非污染設施.雜訊聲級高的車間與低的車間分開,熱加工車間與冷加工車間分開,產生粉塵的車間與產生毒物的車間分開,並在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車間與其他車間及生活區之間設置一定的衛生防護綠化帶廠房為多層建築物豎向布置時,放散熱和有害氣體的生產作業應布置在建築物的高層;雜訊與和振動較強的設備應放置在底層;含有揮發性氣體、蒸氣的廢水排放管道不能通過儀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室的地面下。
車間內生產工藝設備布局應重點考慮達到防塵、防毒、防暑、防寒、防雜訊與振動、防電離輻射、防非電離輻射等的要求。
4.4.3 有害和無害作業分開
產生粉塵、毒物的工作場所,其發生源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逸散不同有毒物質的生產過程布置在同一建築物內時,毒性大的作業與毒性小的作業應隔開,無毒的作業和有毒的作業應隔開;粉塵、毒物的發生源應布置在工作地點的自然通風的下風側;如布置在多層建築物內時,逸散有害氣體的生產過程應布置在建築物的上層。如必須布置在下層時.應來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層的空氣。
無毒和有毒作業的分開方式可以採取有毒作業密閉化、管道化,或者將有毒作業局限在某個獨立的操作間,並採取通風凈化的方式將有毒氣體排出。
4.4.4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設置報警裝置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是指可能發生毒物、強腐蝕物質、刺激性物質泄漏等對勞動者生命健康造成急性危害的工作場所。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物質是指那些急性毒性大、刺激作用強和(或)危害大的,或者短時間接觸可能產生刺激作用、慢性或不可逆的組織損傷、麻醉作用足以增加可能的意外傷害影響目救能力並降低工作效率的物質。具體有毒有害物質的確定參考《高毒物品目錄》及 GBZ2.1。
上述報警裝置必須經相關部門檢定通過,並應建立相應的制度,責任到位,有人負責,
班前及定期檢查,及時維修保證報警裝置能夠正常運轉。
4.4.5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配置現場急救用品
現場急救用品包括發生事故時急救人員所用的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如攜氣式呼吸器、
全封閉式化學防護服、防護手套、防護鞋靴等:以及對被救者施救所需的急救用品,如做人工呼吸所需單向閥防護口罩、現場止血用品、防暑降溫用品、給氧器,有特殊需求的可配備急救車、防護小葯箱等。
急救用品的配置應根據現場防護的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考慮生產條件、化學物質的理化性質和用量。急救用品應存放在車間內或臨近車間的地方,一旦發生事故.應保證在10 秒內能夠獲取。急救用品存放地的醒目位置應有警示標識,確保勞動者知曉。應使勞動者掌握如何使用急救用品。
上述現場急救用品應安全有效,並應建立相應管理制度,責任到位,有人負責,每日巡檢,及時維修或更新,保證現場急救用品的安全有效性。
4.4.6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配置沖洗設備
沖洗設備主要指沖眼器、流動水龍頭以及沖淋設備在可能發生皮膚粘膜或眼睛燒灼錢、
有腐蝕性、刺激性化學物質的工作場所應配備上述沖洗設備,特別強調沖洗設備應用取方便,且不妨礙工作,保證在發生事故時.勞動者能在 10 秒內得到沖洗。沖洗用水應安全並保證是流動水。設置沖洗設備的地方應有明顯的標識,醒目易找。
上述沖洗設備應保證能正常使用,並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責任到位,有人負責,每日巡檢,及時維修。
4.4.7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配置應急撤離通道
應急通道須保持通暢,設置應急照明設施,並在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撤離通道的寬窄應根據需要設置,如需用車輛、擔架的,寬度應能保證車輛、擔架順利通過。
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責任到位,有人負責,定期檢查,保證應急通道暢通。
4.4.8 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配置必要的泄險區
根據生產條件、所使用化學品的理化特性和用量考慮泄險區設置的位置、大小和選材。
泄險區周圍不能存在可能與排放到泄險區的有毒有害物質發生易燃、易爆等化學反應的物質泄險區四周的選材不應與泄險物發生反應,泄露物質和沖洗水應納入工業廢水處理系統。
應在泄險區周圍的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以及中文警示說明. 定期泄險要在中文警示說明中說明定期泄險的時間、泄險的物質和注意事項;事故性泄險應制定泄險預案,明確泄險的條件、泄險命令的發布人、泄險時如何進行人群疏散、泄險物質的無害化處理、消除發生次生事故的危險、泄險後的善後處理工作還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相關人員負責泄險的日常管理,並保證無關人員不能進入泄險區。
4. 建築行業職工安全教育培訓的資料
職工進場安全教育大會
各位領導、各位職工同志們,你們好!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大家為了共同的一個目標:順利完成-------而聚到了一起。今天我們組織召開職工進場安全教育會議,這是對我們公司項目經理部職工安全工作的負責和關心,我們更會加倍努力的去做好我們的安全管理工作。我們的職工兄弟也應該嚴格的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確保本項目工程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
一、簡述一下本工程概況:
目前我們承建的----------------------------------------------------------------------------結構形式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主體工種由木工、鋼筋工,砼工、特殊工種(其中包括架子工、電工、電焊工等)和安裝專業施工人員,工種配套齊全。總、分包單位項目管理人員配備齊全,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領導班子體系,加上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地方政府領導的監督和指導,為順利完成該項目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有預計上千名的一線建築工人,大家齊心協力,相信年內的主體工程任務一定能夠按照要求順利完成。在此我預祝大家安全發展、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二、職工進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目前施工一線90%以上的職工都是我們的農民兄弟,有的是展轉南北的老師傅,有的是剛從學校、工廠或者其他單位轉來本工程的新職工,缺乏全面的自我防護意識,加上施工現場的工作條件比較復雜和危險,使我們的職工成為典型的弱勢群體,所以說加強對職工的安全知識培訓和教育提高整體素質,保障廣大職工的生命安全是各級政府和單位管理人員的工作重點,也是從以前的原始管理到科學管理的表現。
2、2007年全國上下圍繞著「綜合治理、保障平安」的安全主題,寓意很簡單,也很深刻,只有保證平安,才能國泰民安,反過來說只有我們的廣大職工兄弟能夠平平安安的勞作,我們的國家才能有發展,我們的企業才能有發展,我們自身也會得到應有的回報,真正提高我們自己的生活水平。
三、 「安全第一」的由來:
早在1906年美國的一家鋼鐵公司,生產事故迭發,企業嚴重虧損,面臨破產。公司董事長:凱理多方查找原因,對傳統的生產經營方針:產量第一、質量第二、安全第三,產生質疑。經過全面的計算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凱理得出了結論,是事故拖虧了企業,後來凱理力排眾議,不顧股東的反對,把公司的生產經營方針來了個本末倒置,變成了: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產量第三。由此鋼鐵公司從新走出了困境,這是早期安全第一的來意。
我們國家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列來對安全工作十分重視,早在解放初期,就明確規定了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同時強調了管生產必須管安全,是我們安全生產的原則。安全工作人命關天,我們的責任重於泰山,想想事故中受傷的家人,有的失去了掙錢的頂樑柱,整日陪伴不能動彈親人,甚至更為殘酷的,有的在事故中喪失了親人,看到人家,他們家人團聚,歡天喜地。自己陪伴的是不能動彈的傷者和親人的遺像,他們的心情會怎樣?當然建築行業不可否認是一個事故多發生的企業,是一個聽不見槍聲的戰場,全世界每天將有6000多人死於生產安全事故之中。今年1—6月份我國共發生建築安全事故362起,死亡453人。主要我們少數同志安全意識差,平時講安全,忙時忘安全,形成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有的同志認為安全工作是領導的事,領導要我安全,我認為,這是極端錯誤的,要知道安全是為我們自己,所以安全教育安全知識考試不能留於形式大家要加深理解,嚴格按照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施工作業,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故拒於門外,我們今年的安全目標是:上下齊抓共管,實行一條龍管理,杜絕重傷和亡人事故,輕傷事故控制在國家允許范圍內即1/‰ ;否則將被罰款和事故拖垮,謹請大家務必重視安全,要珍惜自己愛護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強調本工程安全工作的具體要求:
1、全員必須高度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嚴禁「三違」即:不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不違反勞動紀律,保證「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2、所有參加施工作業的同志必須接受三級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知識考試未經安全知識培訓教育或安全考試不合格同志,一律不得安排施工作業,誰安排誰負責,一旦發生事故一律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3、每個作業人員必須認真簽訂安全責任書、勞動合書,填寫三級教育卡,服從安全監督管理。
4、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和超過60周歲的大齡人員以及沒有合法證明自己身份的,包括患有高血壓、貧血、聾啞、心臟病以及殘疾人員不得安排施工作業。
5、各工種的工長施工作業前必須對職工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班組作業前必須進行班前安全活動,並有書面的鑒認手續,使作業人員了解施工作業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做到不安全,不施工,作業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的指令,確保施工安全。
6、所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高處作業無安全防護設施的必須系掛安全帶。
7、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嚴禁隨地大小便。
8、嚴禁酒後參加施工作業,施工現場嚴禁追逐、打鬧、開玩笑,嚴禁打架斗毆,服從正確的安全管理,特別是不能頂撞甲方和監理包括地方政府的領導,有事必須按級匯報。
9、出入施工現場嚴禁穿拖鞋,嚴禁光背赤腳,嚴禁穿褲衩和背心。
10、施工現場的機械和電氣設備一律實行專機專人持證上崗,特殊工種的持證率必須達到100%,電氣施焊明火作業必須開具用火證,指派專人看火,配備消防器材。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
11、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消防器材,未經項目部同意一律不得擅自拆除和挪用,工作需要拆除的安全防護,工作完後或作業人員離開現場時必須及時恢復,嚴防以外事故的發生。
12、施工現場,包括生活區宿舍的供電線路,必須由專業電工來完成,未經項目部臨電負責人的同意一律不得私拉亂接,違者肇事一律追究責任者的責任。
13、節約用電,節約用水,施工現場、生活區宿舍,禁止常明燈和長流水,嚴禁使用60W以上的大燈泡,嚴禁使用電爐,嚴禁使用熱得快,宿舍內嚴禁私設小灶,嚴禁男女混居,嚴禁賭博,嚴禁大聲喧嘩,嚴重影響他人正常休息。生活區宿舍嚴禁留宿陌生人過夜。
14、搞好友鄰施工隊和友鄰班組的關系,發揚團結友愛精神,嚴禁隨意挪用他人的工具和材料,嚴禁變賣集體的建築材料,做好三防工作,即防火、防盜、防中毒事故的發生。
15、嚴禁破壞和改動生活區的房屋配套設施,包括門、窗、地板、樓梯等設施。嚴禁亂潑污水,剩餘飯菜倒入泔水桶,嚴禁直接從二樓直接倒水和亂丟雜物。生活區必須設置專人管理,負責生活區的環衛衛生工作。日常生活垃圾必須及時清運,搞好生活區的環境衛生管理。
16、嚴禁私自外出,有事外出必須做到向各分包單位負責人請假。嚴禁一人單獨外出。外出遇事不圍觀和起鬨。不參與社會的非法活動,違者肇事責任一律自負。
17、職工上下班途中必須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規,尤其是要避讓現場運石料的車輛、各種工程機械和山石開挖區域。嚴防石料碰傷事故的發生。職工上下班途中嚴禁猛追、猛跑、打鬧開玩笑。
18、各分包施工單位必須每周組織職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教育,班組必須每日組織職工進行教育(班前安全活動記錄)教育必須有書面資料。
19、各施工單位每月必須留存職工的考勤表和工資發放表。如職工發生勞資糾紛的,必須提供下列資料,違者項目部不於處理:職工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卡、職工安全生產協議書、職工勞動合同書、職工考勤表、工資發放表。
20、為了確保安全,上述要求必須強制性執行,如有違章一律按照處罰細則進行處罰,施工班組負責人違章處職工的兩倍進行處罰,項目部管理人員違章的處職工的四倍進行處罰,謝謝大家的合作和支持!
希望大家認真遵守上述會議內容,做一個合格的建築工人。保證年底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回家。祝大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謝謝大家!
-----------有限公司
5. 求:建築施工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建築施工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建築施工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公司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工作的監督管理,預防在建設、施工中發生職業病危害,特製定本制度。
一、職業健康安全部負責對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實行綜合監督管理,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和事件進行教育、監督,按照《XX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項目施工企業職業衛生考核辦法》等相關規定進行考核,並責令其整改。
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未通過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前,不得開工建設。嚴重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為未通過衛生行政部門對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審查前,不得開工建設。
三、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經費應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四、建設單位應建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設立專人負責對項目建設、施工期間的職業衛生進行管理,報職業健康安全部備案。
五、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為職業衛生管理第一責任人,施工經理為直接責任人,施工隊長、班組長是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施工隊、本班組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施工單位應設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明確職責,制定相應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急救預案,報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備案。
六、建設單位在發包合同的簽訂中,應當有職業衛生的相關規定和要求。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包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七、建設單位應對施工單位的職業衛生負責人進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施工單位對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教育。
八、施工單位項目部經理部應向施工工地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施工項目的職業病危害,做好職業病和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記錄、報告和檔案移交工作。
九、監理單位應對施工單位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及其落實情況,施工方案中涉及到職業病危害採取的防控措施,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急救用品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做好記錄並存檔。
十、施工單位應督促作業人員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操作規程,指導、督促作業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落實好職業衛生防護措施。
十一、建設單位對發包的項目,應要求施工單位對施工過程中和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等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要按照《建築行業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規范》進行識別,採取相應職業病防護措施如實向作業人員進行告知。
十二、項目建設單位應在施工現場入口處位置設置公告欄,在施工崗位設置警示標識和說明,使進入施工現場的相關人員知悉施工現場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後果和預防救援措施。
十三、建築施工單位必須為本單位人員提供符合防止職業危害防護用品(防護服、防護眼鏡、防塵口罩、防護手套、絕緣鞋、防毒面具、耳塞等)。施工中作業人員應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建設單位應不定期檢查施工單位作業防護用品的發放、佩戴、使用情況。
十四、對易發生急性中毒和其他急性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場所,施工單位應設置報警設施,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在施工作業方案中應制定專項施工措施、應急措施,報監理單位或項目建設單位審批同意後方可施工。
十五、若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施工單位必須提前以書面形式向項目建設單位提出申請,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得到同意後,方可按批準的計劃進行;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盡可能遠距離操作;在安裝放射源處,劃定范圍,拉好警戒線、懸掛醒目的警示標志。
十六、在建設有放射性物質的工作場所中,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貯存過程中需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保證接觸放射線的施工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
十七、供應采購單位在項目采購設備和材料時,應優先採用有利於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員工健康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材料,對確實需要使用存在有職業病危害設備和化學材料的,應該註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規程、維護和使用方法,並應提供相應的防護和應急措施。
十八、項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加強機電設備的管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質的跑、冒、滴、漏,要採取通風、排毒、降噪、隔離等技術性措施來降低或消除作業現場的有毒有害因素。
十九、對施工現場可能產生職業病和職業中毒的危害的作業,施工單位在作業時應及時監測,採取通風、隔離、佩戴防護用品、專人監護等防護措施,杜絕違章作業,杜絕作業人員超時作業。
二十、施工單位應加強水泥等易揚塵的材料存放處、使用處和道路的揚塵防護,在易揚塵部位設置警示標志,道路及時灑水,清理路面,給施工作業人員提供防塵口罩等防護用品。
二十一、各施工單位應將建築垃圾及時清除,施工現場機件、物品擺放規范,施工項目結束後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不得將建築垃圾堆放在工業垃圾池,不得隨意傾倒建築垃圾,在建築垃圾運輸過程中,凡是垃圾散落在公司道路和其他單位衛生區域,應及時清理,保持整潔。
二十三、施工單位不得安排年齡在60歲以上的員工,有心血管、神經系統疾病員工從事高處作業、高強度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有職業禁忌症的員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
二十四、高溫季節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避開高溫施工,並配備相應的防暑降溫用品。女員工在孕期、經期、產期、哺乳期,禁止安排其重體力作業、夜間嚴禁安排值班。
二十五、施工現場發生職業病危害或職業中毒事故時,施工單位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並向項目部報告,項目部應及時向職業健康安全部報告。
二十六、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作業人員在作業現場嚴禁吸煙。
二十七、設計單位應嚴格按衛生行政部門審批通過的《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進行圖紙設計;項目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設計專篇和圖紙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與設計相符,項目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應當檢驗、核對職業病防護設施、措施是否有效。
二十八、建設項目試生產前,生產准備單位應對該項目工作崗位職業危害暴露情況進行評估,並建立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預案,防止事故發生。
二十九、在該項目試運行階段,生產准備單位應將試運行中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情況及時通報項目建設單位,對試產中存在的問題項目建設單位應及時整改。
三十、施工單位在施工時,未採取相應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項目建設單位應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各施工單位在規定期限內應予以整改回復;對查出存在職業衛生隱患的單位,下發整改書後仍不整改的,項目建設單位將給予相應的處罰。
三十一、項目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應將職業衛生管理資料統一成冊,逐一歸檔。
三十二、本規定解釋權歸公司職業健康安全部。每年按公司流程對其合規性進行評估修訂。
三十三、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有關職業衛生建築施工的其他規定按照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職業衛生標准和公司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執行。
6. 建築工程職業衛生措施管理制度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這個比較,我給你一個範本吧!
一、職業健康責任制
1、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責任制
2、分管負責人職業健康責任制
3、職業健康管理機構職業健康責任制
4、生產技術部門職業健康責任制
5、供銷部門職業健康責任制
6、設備管理部門職業健康責任制
7、健康管理人員職業健康責任制
8、車間主任職業健康責任制
9、班組長職業健康責任制
10、作業人員職業健康責任制
二、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1、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2、職業危害告知制度
3、職業安全健康培訓教育制度
4、職業危害監測評價制度
5、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6、個體防護用品發放和管理制度
7、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8、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
9、控制職業危害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
1、削皮、下料崗位操作規程
2、刷(噴)膠崗位操作規程
3、縫紉崗位操作規程
這是一個箱包廠用過的大概制度目錄,不知道你有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