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通訊鐵塔的施工方案
移動通信鐵塔的安裝
第一節進場材料檢驗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也就不可能符合標准。所以,加強材料的檢驗,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
第一條 現場材料檢驗程序: 1、材料進場時,現場檢驗工作應由建設單位、監督單位、施工單位、供貨方等相關人員參加。 2、施工單位應填寫進場材料檢驗單,並附鋼材和其他材料的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送監理單。第二條現場檢驗內容:可採取目測、實測等方法。主要檢查構件是否變形(包括運輸中的變形及焊接變形),構件的尺寸規格是否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並用鍍層測厚儀抽測構件的鍍鋅厚度。如果變形,必須要求施工單位在安裝前進行矯正,並且要求當環境溫度低於-16℃時,不得對構件進行矯正。構件外型和幾何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以下規定:構件長度:當L≤5m ±2mm;當L>5m ±3mm 鐵塔的同一層構件、桅桿的各弦桿:長度的相對差 1mm; 構件整體彎曲 L/1000,且不大於5mm;局部彎曲 被測長度的1/750,且不大於3mm;法蘭盤上孔距 單個法蘭盤上孔距 ±0.7mm;桅桿或組合構件各法蘭盤相對應的孔距:當孔徑≤¢21.5mm ±1.5mm 當孔徑≥¢26mm ±2.0mm 構件上節點板節點板在平面內偏移 1.0mm 節點板在平面外偏移 2.0mm 節點板在螺栓孔偏移 1.0mm 有多個節點板時,任意兩孔距或節點板上孔與基準線的距離 ±1.5mm 桅桿或組合構件的橫桿或斜桿在平面內和平面外的偏移 ±3.0mm 其中,新放的較復雜的鐵塔,應通過廠內試驗檢查驗收。如對材質有疑意時,應按國家有關標准作抽樣檢驗,結果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和設計文件的要求時方可採用。採用進口鋼材和代用材料時,必須提供材料的機械性能和化學成分,並進行抽樣檢驗,經設計抽樣檢驗同意後方可採用。第二節鐵塔基礎的驗收鐵塔基礎應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會同土建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和鐵塔安裝施工單位進行聯合驗收。驗收時,土建施工單位應交驗下列技術文件:設計文件(包括設計變更通知和材料代用證明文件)、材料質量證明書或材料復驗報告、隱蔽工程記錄、混凝土抗壓強度實驗報告、基礎混凝土工程施工記錄、土建基礎復測記錄、地租測試記錄(地租應小於5歐姆)。聯合檢查驗收的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有關質量驗收規范。並根據基礎驗收資料復核各項數據,塔腳地腳螺栓位置,法發蘭支撐面的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支撐面、支座和低腳螺栓的允許偏差:項 次 項 目 允 許 偏 差 1支撐面(混凝土柱墩)①標高 ②水平度 ≤H/1500; 1/1000 2支撐面(法蘭上端面)①標高 ②水平度(法蘭上端面) ±1.5mm 1/500且不大於3mm 3地腳螺栓位置扭轉偏差(任意截面處) ±1.0mm 4地腳螺栓法蘭對角線偏差 ≤1/1500且<10mm(1為對角線距離) 5地腳螺栓相鄰之間偏差 ≤b/1500且<10mm(b為塔腳跨距) 6地腳螺栓伸出法蘭面的長度 a±10mm(a為設計螺栓伸出長度) 7地腳螺栓的螺紋長度 lw±10mm(lw為設計螺紋長度)復核定位應使用原軸線控制點和測量標高的基準點。鋼塔柱腳下面的支撐構件,應符合設計要求。需要填墊鋼板時,每疊不得多於三塊。鋼塔柱腳底版(法蘭)與基礎見5的空隙(為調整法蘭、地板水平高差而預留之空隙),在主要負荷載入之前應用細石混凝土澆注密實。露出基礎頂面的螺栓在鋼結構安裝前,應塗防腐材料,並妥善保護,防止螺栓銹蝕與損傷。所用的防腐材料一般為黃油。第三節 鐵塔安裝的質量檢查第一條 鐵塔的安裝方法:鐵塔安裝起前,施工人員要認真學習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鐵塔安裝可採用單件吊裝,擴大拼裝(單根桿件拼裝組合桿件進行吊裝)和綜合安裝,有條件時,還可以採用整體起板的方法安裝。採用擴大拼裝時,對容易變形的構件應要求水果單位作強度和穩定性驗算,需要時,應採取加固措施。採用綜合安裝方法時,其結構必須能劃分成若干立體單元,每一體系(單元)的全部構件安裝完畢後,均應具有足夠的空間鋼度和可靠的穩定性。採用整體起板安裝方法時,須經設計復算同意,並對輔助設施及設備要有完整的計算。需要利用已安裝好的結構吊裝其他構件和設備時,應徵得設計單位的同意,並對相關構件作強度和穩定性驗算,採取可靠措施,防止損壞結構。確定幾何位置的主要構件(塔柱、橫桿、剛性斜桿等),應吊裝在設計位置上,在松開釣鉤前應初步校正並固牢。每吊完一層構件後,必須按下表規定進行校正,繼續安裝上一層時,應考慮下一層間的偏差值。為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六級風以上不得施工。 整體及單層安裝允許偏差:項 次 項 目 允 許 偏 差 1塔體垂直度:①整體垂直度 ②相鄰兩層垂直偏差 ≤H/1500 ≤H/750 2塔柱頂面水平度法蘭頂面相應點水平高差聯結板孔距水平高差(每層斷面相鄰塔柱之間的水平高差) ≤±2mm ≤±1.5mm 3塔樓台水平度塔樓梁高差樓面板高差工作平台高差 ≤1/1000 ≤10mm ≤4mm ≤1/750 4塔體截面幾何形狀公差:對角線誤差 D≤ 4m時 D>4m時相鄰間距誤差 d≤ 4m時 d>4m時球形網架各層橫桿斷面不同度 ≤±2.00mm ≤±3.00mm ≤±1.50mm ≤±2.50mm ≤±5.00mm 對柔性斜桿和水平拉力施加預應力符合下列規定:施加力應符合設計要求,其誤差值≤±5%。施加預應力應注意後施加預應力的桿件對已施加預應力的桿件的應力值影響,並應防止桿件受扭。桿件施加預應力應考慮光照溫度的影響。桿件施加預應力後,不得在該桿件上及其附近施焊或加熱,同一節間的柔性桿件,宜同時施加預應力。已安裝的結構單元,在檢測調整時,應考慮外界環境影響(如風力、溫差、日照)出現的自然變形。
第二條法蘭連接的質量控制:採用法蘭連接的節點,法蘭接觸面的貼合率不低於75%,用0.3mm塞尺檢查,插入深度的面積之和不得大於總面積的25%,邊緣最大間隙不得大於0.8mm。法蘭間隙超過0.8mm時,應用墊片墊實,墊片應鍍鋅,作防腐處理。採用節點板連接的節點,相接觸面的兩平面貼合率不低於75%,用0.3mm塞尺檢查,插入深度的面積之和不得大於總面積的25%。塔身中心垂直傾斜不得大於全塔高度的1/1500。鋼塔扭轉角不得大於±0.1度。
第三條天線、饋線的安裝要求:天線支撐、掛高、方位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應與鋼塔結構構件牢固聯接。饋線過橋的位置、強度等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應與鋼塔結構構件牢固聯接。拱架平面之平整度誤差≤±0.15mm。
第四條 樓梯的安裝要求:鋼樓梯踏步板應平整,傾斜度誤差≤±2.00mm。直爬樓梯上下段之間及護圈豎桿連成一體。所有欄桿與相鄰板之間應牢固聯接。
第五條 桅桿安裝的質量控制:桅桿安裝可採用單件吊裝,擴大拼裝(單段或幾段組合)和綜合安裝,有條件十可以採用整體吊裝。擴大拼裝和組合吊裝是,對構件的變形應作強度和穩定性驗算。需要利用桅桿構件支撐吊裝撥桿和吊裝其他設備時,應對桅桿構件做強度和穩定性驗算。並應有可靠的措施,防止損壞構件。纖繩在安裝前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試拉檢驗,桅桿安裝是纖繩應及時同步安裝,並按設計要求進行預緊。桅桿吊裝過程中應按安裝負荷,加設臨時纖繩。桅桿中心垂直傾斜不得大於被測高度的H/1500。纖繩地錨到桅桿中心的水平距離誤差≤H/1500,纖繩水平投影間的夾角≤±5°(度)。
第六條 構件連接和固定的質量要求:各類構件的連接接頭,必須經過經常合格後,方可緊固和焊接。塔柱、橫桿、斜桿及塔樓主梁的連接螺栓必須100%穿孔,次要部位的螺栓允許有總數2%不能穿孔,但必須用電焊補救,焊縫強度應等於該節點全部螺栓強度,對於高強度螺栓,應等於所缺螺栓強度。塔柱法蘭用雙螺母鎖緊,其他螺栓用彈簧墊片鎖緊,螺栓穿入方向應一致並且合理,擰緊後外露長度為2至3絲扣。擰緊法蘭螺栓,應按圓角分布角度對稱擰緊;擰緊節點螺栓,應按從中心到邊緣的順序對稱擰緊。受拉力和動力負荷的螺栓,緊固後必須採用有效的防止松動的措施。構件的焊接的質量要求:鐵塔構件的焊接時,工程負責人應確保焊接工序由資質的工人操作。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又無有效防護設施時不得施焊:大風(風速大於或等於10m/s)下雨或下雪;相對濕度大於或等於90%。所有現場焊縫按3級焊縫進行檢查,焊材同工廠換,焊接時應防風、保溫、除油污。檢查合格後進行防銹處理。鐵塔安裝結束後必須進行整體測量校正,所有數值均必須滿足驗收規范。
第七條 鐵塔的避雷措施:鐵塔應有完善的防直擊雷及二次感應雷裝置,避雷帶的引接必須符合設計和相關規范,一般採用自塔頂避雷針向下引接兩條,並與塔體固定可靠、相互焊接合格,現場焊接處應有可靠的除銹防腐措施。
第八條 鐵塔安裝工程的保修:鐵塔安裝的保修期一般為一年。鐵塔安裝一年後,應重新檢查鐵塔的垂直度,並進行校正。校正後,鐵塔安裝的承包商應將暴露在外面的地腳螺栓用細石混凝土澆築,防止地腳螺栓銹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