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如何撰寫教學論文培訓方案

如何撰寫教學論文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06 01:58:37

㈠ 《如何撰寫教學論文》心得體會

一、要在學習和積累上動腦筋 學術論文是學習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學習成果的體現.為了能夠寫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必須收集一定的信息,積累足夠的資料,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理論素養.因此,要把學習和積累作為提高撰寫學術論文能力的「奠基工程」來抓,在學習和積累上多動腦筋. 1.資料的積累 撰寫學術論文,離不開參考資料.在研究某一個問題之前,應充分了解他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見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盡可能多的背景材料,這樣才能發前人之未發,成前人之未成. 2.知識的積累 知識積累過程的本身就是一個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智能結構的過程.豐富的知識積累,是撰寫學術論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要積累知識,不僅要動眼看,動腦想,還要動手寫,將有用的東西記錄在案,以便克服遺忘,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 3.經驗的積累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創造了許多成功的經驗,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規律,萌發了許多想法和感受.對這些想法和感受,都應隨時做好記錄,使之積累為論文創作的富貴財富. 二、要在選題和撰稿時下功夫 通過學習和積累、研究和探索,為我們的論文寫作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為了能夠真正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選題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從教育主管部門、專業學會和各類研討會等指定的研究課題中,篩選出符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研究專長的典型問題作為論題,加以研究,撰寫成文. 2.在教學實踐中,注意細心觀察,勤於思考,就自己體驗較深又感興趣的地方觸發靈感,加以提煉,將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形成論題. 3.通過認真閱讀書刊雜志,在綜合、借鑒別人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受到有關論點和問題的啟示,發現論題,總結經驗、推陳出新,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 總之,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留心」.只要平時留心,注意積累,好的選題是時刻都可能出現在你的思維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記下來,為以後進行篩選或提煉論題做好准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高質量的論文不是想寫就能寫出來的,它飽含著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個學習和思考的夜晚,犧牲了若干個節假日熬煉出來的.撰寫論文難,發表論文更難,但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動腦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於學習積累、善於研究探索的教師,都能夠寫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來.

㈡ 如何撰寫優質論文培訓方案

寫論文的時候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專容的要屬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㈢ 如何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培訓有感

要在學習和積累上動腦筋 學術論文是學習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專反映,也是學習成果屬的體現.為了能夠寫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必須收集一定的信息,積累足夠的資料,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理論素養

㈣ 如何撰寫培訓方案

在通常情況下,一個企業要制定培訓計劃架構,要充分考恰笆笨鍘幣蛩兀郵奔浜塗占淶慕嵌齲

㈤ 如何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案例

可以新的教學方法、不同教學方法的對比(需要數據和案例),也可以寫具體某個知識點的解析等等

㈥ 如何撰寫教學論文

一個普通教師談教學論文的寫作高中部 胡建民一、教學論文寫作的宏觀策略必須符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必須以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為目標。1、目前許多教師的做法導致他不可能寫出文章大量地布置作業、想方設法地擠時間輔導學生、頻繁地背誦、默寫、考試、大段地書寫教案等等。這樣做法使他不可能有時間進行學術研究,也談不上能寫出好文章。即使他的做法產生了成果,如學生成績提高,也很難進行交流,因為這種方法違背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實例:(1)歷史會考。(2)張家港中學。2、我的做法是:努力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只要能減輕一點負擔,就能產出一篇文章,只要有成果,就能進行交流與發表。(1)高三輔導材料。(2)練習題的出題策略。(3)小區域地圖的識別。(4)問答題的答題方法。(5)數字化地圖。(6)數字化資料庫的建設。 二、教學論文寫作的微觀策略(一)教學論文寫作的內容教學中有許多疑難之處,存在於教材、教法、技術、學習等等諸多方面,都可以作為寫作的內容。1、教材方面:各學課涉及到的知識是方方面面的,有許多知識是難以理解或掌握的,而且有些知識在不斷更新、變化、產生,如果你能把這些疑難知識點具體化或及時提供更新、變化、產生後的知識,應該對教學工作是非常有利的。例如藻類過度生長會導致水中缺氧問題,學生會問,藻類屬於綠色植物,多了氧氣會增加,怎麼會減少呢?實際情況是這樣的:藻類過度生長後,氧氣確實是增加了,但增加後的氧氣不會全部留在水中,因為水溶解氧氣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後,多餘的氧氣就會進入大氣。而這時藻類呼吸作用耗氧及分解作用耗氧卻大增加,結果造成水中缺氧。諸如此類的需要具體化的知識點在教材中是比較多的,使必要有人去化解。2、教法方面:不同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教法是不一樣的。例如抽象的知識宜用直觀教學法,程度好的學生宜用導學法、問題解決法等等。這都要求我們去探索、去解決。如果你有了一種適宜的教學方法,或一點教法方面的經驗體會,寫出來讓大家共享,豈不是一件快事?3、技術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學課的教學手段(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例如數字化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等,這都要求我們去掌握、去應用。如果你有一種快捷掌握某種多媒體技術的方法,或使用數字化技術的經驗體會,就應該寫出來讓大家分享,共同促進教學事業的發展。4、學習方面:學習不單單是學生的事情,也關繫到老師,老師既要引導學生學習,也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好的學習方法,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用短語「水多溫差小,水少溫差大」,可幫助中、差學生快捷地用於指定區域溫差大小的比較。陰天水汽多,故溫差較小,晴天水汽少,故溫差較大;沿海地區的降水一般充足,故溫差較小,內陸地區的降水一般較少,故溫差較大;氣旋控制多陰雨天氣,故溫差較小,反氣旋控制多晴朗天氣,故溫差較大。學習方面的研究空間非常大,有英雄盡管可以用武,當然可供寫作的題材也非常多。(二)教學論文題材的確定一篇文章的作用,就是能給人有所啟示,有所幫助,也即能解決一些問題。這也是教學論文題材確定的宗旨。教學論文寫作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作為寫作題材。1、所寫題材必須是很多人不會的,如果人人都懂,不能作為寫作題材 我的方法是,帶著問題去請教別人,如果許多人都解決不了,就作為寫作題材。如果大多數人都懂,定出來就沒有什麼意義。2、如果題材相同,必須有新意,有自己的特點如新的新課導入法、新的解題方法、順序法改成倒序法、對某種論點進行反駁等等。(三)教學論文寫作體會1、平時注意觀察、認真思考,發現問題及時記錄教材、學生學習、試卷、答題中,都會出現種種問題。發現這些問題後,要及時思考和記錄,以便作為今後的寫作題材。如有一次試卷插圖較模糊,學生找不到字母,影響答題,使我產生了繪制、修改各種地圖的念頭,為以後此類題材(在國家級刊物發表了三篇文章)的寫作打下了基礎。2、確定題材後,要努力去解決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沒有經過艱苦的努力,是寫不出好文章的。例如為了寫作「地理問答題的答題方法」一文(後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我對大量的問答題進行分析、歸類,從而總結出一般的規律。3、不要認為題材太小而不去為之文章不論大小,能解決問題的就是好文章。如一個疑難問題的解釋、一種快捷的解題方法、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一種生動的課堂語言等,都能夠面為好文章的題材,寫文章千萬不能眼高手低。4、不必過分在意教學理論一線教師最在意的是問題的解決,即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實踐證明,沒有理論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是大受歡迎的。本人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的幾十篇文章沒有一篇是帶理論的,文章通篇是:課怎樣上,題怎樣答,圖怎樣繪,疑難怎樣解等等。5、寫文章要小題大作、以小見大文章的題目要小,如「某某課的教法」,而不能太大,如「怎樣上好課」;如「我是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而不能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因為大的題目一般是專家寫的,小人物寫小題目容易入手。對小題要深入挖掘,擴展,小支流能匯成大河流。6、要注意冷門中的熱門、熱門中的冷門如在多媒體剛興起的時候要及時跟進,在多媒體泛濫的時候,要關注些傳統的板書、板畫、板圖等。另類往往能吸引眼球。五、投稿注意事項1、設好提前量許多教學論文是有事效性的,文章發表比上課內容早一點,以便指導(關鍵是這樣做刊物有市場)。投稿一般提前相關內容3個月。2、理清雜志的特點每種雜志各有特點,有的重理論、有的重實效,要使你的文章與雜志相匹配。有時你的文章較好,但未被錄用,很可能是不合它的胃口。3、經常關注雜志發表的內容雜志的內容是全面的,講究平衡,要寫些較少涉及的內容。有時候你的文章很好,卻沒有發表,可能是同類文章較多且比你更好;有時候你的文章不怎麼樣,卻發表了,可能是雜志所需要的且同類文章沒有。4、盡量使用電子稿電子稿清晰、使用方便,好多編輯喜歡它(投編輯所好是文章發表的因素之一)。5、插圖要清晰 文中插圖要盡可能清晰,因為修改插圖費時費力,一般編輯不大願意去為之(除非是一篇難得的好文),故有可能成為廢稿。

㈦ 如何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一、教學論文的撰寫 教學論文是對教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和描述教學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說,教學論文既是教育工作者探討問題,進行教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教學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撰寫教學論文不僅有助於先進的教學思想的傳播,新的教學方法的推廣,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於教師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 一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 1.題目不夠合適。表現為:題目過大,表述不明確或不清楚缺乏新意等。 2.觀點不夠明確。表現為:觀點不鮮明,觀點表述不清楚,沒有自己的觀點等。 3.論證不夠充分。表現為:論據不明確,論據不足,論據與論點不符、論證不符合邏輯。 4.思路不夠清晰。表現為:重點不突出,思路混亂,思路不符合邏輯等。 產生問題的原因: 1.趕時髦 這是從選題上說的,選題確實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只是對教學論文的寫作而言,對其他文章來說,也是一樣的。新穎獨特的選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這話是有道理的。也許正因為如此,教學論文寫作中選題一窩蜂的現象相當突出。前一階段流行創新教育,許多老師寫的都是「教師角色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目前又開始對「教學的有效性」、「預設與生成」 等方面進行研究。我們教師所寫教學論文能走在教科研的前沿當然是好事。但是,對於處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來說,不要往這方面去擠,重要的是自己的實踐,要根據自己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認識和進行改革的親身實踐,總結出有個性的經驗,設計有特點的教學方案。我們可選擇一個符合自己特長的題目,切口要盡量小一點,對它作些深入的系統的研究,才有可能寫出有一定價值的論文。朱永新教授認為:「中小學教育科研應該從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思路開始,把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論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鏈」。 2.無新意 一篇文章有沒有價值,全在一個「新」字,教學論文也是如此。一篇教育教學論文,如果沒有新意,即使觀點非常正確,材料絕對真實,語句相當流暢,也不算是一篇優秀論文。新意主要包括這樣四點: 一是觀點新,是不是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深刻的,有現實性的觀點。 二是方法新,是不是介紹了一種新穎獨特的,操作性強的,並讓人借鑒的教學方法。 三是材料新,是不是從你自己的實踐中選取了真實而典型的材料來驗證某一種新觀點或新方法。 四是角度新,是不是從一個獨特的視角來論述問題。 一篇教學論文不可能在以上四個方面都是新的,但至少要有一、二點是新的,如果一點新的地方也沒有,那絕對不是一篇有價值的教學論文。為此我們寫文章時,首先要捫心自問:我的論文哪一點是有新意的,如果自己也覺得沒有新的地方,那還不如趁早放棄。 要想寫出有新意的教學論文,首先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那個領域,看看人家對此已經有了什麼研究,研究到了什麼程度,而從來不看別人教學論文,喜歡閉門造車的人,就像做生意不了解行情做不好生意的人一樣,是不可能寫出有新意的教學論文的。寫教學論文必須同時兼顧這樣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實踐意義,即在教學實踐中有積極的作用;二是研究意義,即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沒有新的突破。如果只有一方面的意義,那麼也肯定不能成為一篇好的教學論文。 3.欠實在 我們教師撰寫教學論文應側重於實踐性和應用性。所謂實踐性,是指它必須來自實踐,服務於實踐;所謂應用性,是指別人看了你的論文可能把裡面的一些具體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或者可以借鑒。因此,評價一篇教學論文,非常強調可操作性。如有一位老師就對評價做了這樣探討,在考卷上添上三橫,第一橫是知識點的成績,第二橫寫學生階段學習態度,第三橫寫學生階段學習能力進步情況,最終他寫了一些操作很強、很有價值論文。 4.缺自我 撰寫教學論文,也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以提高文章的品位和深刻性。只有實踐過程,沒有把它上升到理論高度的文章,嚴格地說,還不能算教學論文。但是,運用理論,並不等於大量抄襲。把實踐上升到理論高度,也並不等於生硬地套上一些理論帽子。 教學論文的可貴之處在於一個實,在於有自我,有個性。實就是從實踐出發,把它上升到理論後,再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有自我、有個性就是應該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實踐為文章的主體。別人的理論再多,即使都是當代最先進的,也還是別人的。 5.不縝密有些教學論文,有新意,內容實在,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粗讀覺得不錯,可細細再讀一讀,發現語言上的毛病不少,或表達不當,或語句不暢。這種文章,有位編審做個這樣比喻:就像一個姑娘,遠看,身材苗條,楚楚動人,可走近仔細一看,臉上五官不正,雀斑甚多。 二寫什麼1、把問題變成論文2、把做法變成論文3、把想法變成論文4、把課題研究變成論文三怎麼寫(一)、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1.學術性 教學論文一定要具有學術性,這一點是作品之所以稱作學術論文的最起碼的條件。沒有學術性,也就失去了學術論文的資格。而學術論文與一般的議論文不一樣,它應致力於探討學術領域中的具有共性的學術現象。 2.科學性 由於理論總是發展的,所以論文的科學性必然是相對的。因此這里的科學性除了指論點在更大程度上能夠反映教學現象的本質及其關系外,主要指論證符合邏輯,表達能讓別人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3.獨創性 論文的獨創性也是相對的,比如所提問題在教育教學領域有一定的新穎性。雖然是別人研究過的問題,但作者從新的角度提出了給人的啟發的結論,能夠用自己周密的分析,澄清人們對某一問題的混亂看法,用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提出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策略或思路。 4.實用性 實用性即為論文所提出的觀點或理論對別人的教育實踐有意義。表現為:直接可以應用、改造後可以應用、有指導作用、有啟迪作用。 5.可讀性 文章要寫得說理明白、語言通順、行文流暢、文字精煉、文風活潑、實實在在,最好還能做到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二)、教育教學論文的基本要素 教學論文也具有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應做到: 1、要有一個鮮明深刻而有創意的論點 論點是論文的根本與靈魂,它既是出發點又是終結點,在論文中起到「綱」和「帥」的作用。要寫好教學論文首先就要有好的論點:第一,論點要正確;第二,論點要集中。即要抓住事物的要害和關鍵,盡量用一句話或幾句話明確地表達出來;第三,論點要鮮明。即要求論點本身清楚、明確、毫不吞吞吐吐,更不能模稜兩可;第四,論點要深刻。即要求論點不膚淺,不是一般地表面地反映問題,只談點做法和體會,而是要揭示出事物的實質和內在規律;第五,論點要新穎。要提出別人未提出過的見解和觀點,給人以啟迪,特別是教育教學論文,沒有創新就沒有價值。 2、要有充足准確而富有支持性的論據 論據在論文中起著基礎作用。教育教學論文中常用的論據主要有以下五種: 第一種:事實性論據。包括兩類:一類是現實中的事實,一類是歷史上的事實。 第二種:經典論據,是指引用經典論述以及重要言論來充當論據。 第三種:原理論據,就是把學過的教育原理或一般的道理和規律拿過來當做證明論點的論據。 第四種:科學數字論據,就是通過科學實驗、觀察記錄、統計分析等得到的數字作為論據。 第五種:格言、諺語等論據,運用人們在生活中總結提煉出來的富有哲理、廣為人知的論據易於被人所接受。 3、要進行嚴密科學而又充分的論證 論證的關鍵就是說清楚論點正確的道理。我們小學教師在論證時往往出現「說不清其中的道理」的錯誤,具體表現為四種情況: 一是無理,即指作者僅能解釋論點的表面意思,而說不清其中內含的機制與原理。 二是理淺,即指道理講得淺顯,浮在表面,深入不下去。 三是理短,即對論點有明確的認識,也能說出一兩方面的理由,但說不完全。 四是理亂,即指文章中雖然講了不少道理,但一會兒說這個道理,一會兒又說那個道理,比較混亂。 因此我們在寫教育教學論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理清論證的思路。 其次:要運用好推理和證明這兩種具體的方法。 再次:選擇合適的論證表達形式。 (三)、論文寫作的基本程序 論文寫作一般有這樣六個步驟: 准備---選題---構思---寫初稿---修改---列印。 准備,主要是收集資料。收集資料的途徑是:①閱讀有關的理論書籍;②調查研究,收集有關的論據;③查閱有關的文獻資料;④ 收集自己平時教育教學中好的經驗、典型事例,同時還要將材料的採集與整理「合二為一」來進行邊搜集材料,邊對材料進行整理。 選題,常言道:「題好一半文」。找一個合適的題目是關繫到論文成敗的關鍵,只要有了好的選題,整個論文的寫作就等於有了一個可望成功的出發點。所以,選題這一步是非要走好不可。選題的最好考慮是: ①符合目前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要求; ②選擇自己有濃厚研究興趣的題目; ③選擇能夠發揮自己業務特長的題目; ④選擇自己有充分的資料的題目; ⑤選擇一些有爭鳴的題目,寫出自己有獨特的見解。 在撰寫爭鳴型論文時,要注意考慮與之爭鳴的觀點是否正確,是否有代表性,是否有一定的影響。若有,就可以撰寫。 構思。論文構思,即解決布局和結構問題,雖然它因課題不同而不同,同時也因人而異。常見的結構形式有: ⒈並列式:就是圍繞著論文的中心論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來進行論證,從而使人們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全面的透徹的了解和認識。 ⒉遞進式:就是採取步步深入、層層遞進的辦法,最終把問題論述得明明白白。 ⒊螺旋式:就是相互交錯,螺旋上升的辦法,把問題敘述清楚。 ⒋立體式:就是並列式論證中的某一方面採用遞進式論證,或者遞進式論證中的某一層次又採用並列式論證,是一種並列中有遞進,遞進中有並列的論證方式,這種論證的好處是:並列中的遞進,使問題更加深入,而遞進中的並列,又可使論證全面展開,從而達到充分論證的效果。 寫初稿。一般要「一氣呵成」,寫作有個靈感,有這個靈感時,才能順著思路去寫,如果斷斷續續寫文章根本寫不下去。為此寫初稿,要盡量把基本框架寫完。修改。初稿完成之後,正常需要反復修改,不斷進行充實,使之完善。修改的方式很多,主要是自己修改或請語言錘煉比較好的老師幫忙修改。修改主要看論點是否明確?論據是否充分?論證是否有力?結構是否合理?語言表達是否清楚。(四)、論文格式:1.論文標題 2.署名 3.摘要 4.關鍵詞 5.文獻標識碼 6.緒論 7.本論 8.結論 9.注釋和參考文獻 二、常用論文類型及要求1、經驗總結:積極開展教育經驗總結,並撰寫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意義的富於創新思想的較高層次的總結論文,是教師總結、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自身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1)、好的教育經驗總結論文的標准:①創造性;②現實性;③效益性;④穩定性;⑤可操作性。2)、教育經驗總結論文的基本寫作要求:從教育經驗總結的內容來看,主要應針對要總結的教育工作中的問題回答清楚「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為什麼」就是要回答為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何意義。「是什麼」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的概念是什麼,包括哪些內容,有哪些具體要求。「怎麼做」就是要回答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方法,經驗,規律,它是總結的重點部分,也是難點所在。要突出這一重點,突破這一難點,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大量實例,找出其經驗,發現其規律,提煉出要總結的思想觀點。②把提煉出的要總結的思想觀點再升華一步,凝聚成若干以正面表述形式出現的小標題,從而構成總結的重點部分的框架和基本內容。③高質量的經驗總結總是善於用事實說話。3)、經驗型教育科研論文的類型及寫作方法①紀實型的方法。即選取教學中比較精彩的一堂課,一個片斷,或者轉化後進生的有效做法,組織某項教育活動的做法,進行實錄,然後進行分析,得出結論。②舉例型的方法。即通過一個實例,介紹某種做法,闡述某種觀點。③歸納型的方法。即對教學實踐中的經驗,體會歸納總結,概括出幾條或幾個方面,以揭示規律,得出結論。④探索型的方法。即針對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有關問題,或者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者介紹有關的經驗,對問題進行新的探索。在教育經驗總結的寫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選題方面要做到題目小,角度巧;②立意方面要做到觀點新穎,探討深刻;③要用自己帶有個性的語言來表述,使文章內容有新意,但在總結介紹或下結論時,要有分寸,不要用不恰當的形容詞;④選材方面要嚴選擇,活運用;⑤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借鑒,但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⑥論文標題一般用《……的基本經驗》《……的幾點體會》《……的幾點做法》《……的初步探索》《我是怎樣……的》等格式。也可以此為副標題,另冠以能概括全部經驗的突出主要經驗的正標題。2、教學設計3、案例評析(課例):一個課例應該由以下四方面要素構成。1、主題與背景主題與背景是課例的第一要素。因為課堂教學是復雜的,通常的聽課評課往往對一節課從各個角度提出各種改進意見。課例研究並不追求通過一節課試圖解決很多個問題,而是追求通過一個課例認識一個小的研究問題——這就是研究的主題,「小」才有可能「深」。研究的主題最好從課例的題目就能看出、或者開門見山地交代,這樣別人可以直接地知道這個課例探討什麼方面的問題,而不要讀了洋洋灑灑幾千字還不知課例想解決什麼問題。主題從哪裡來、為何選擇這個主題研究?這就需要交代該課例產生的背景。例如,背景中可以交代主題是來自教學中常見的困惑、來自教學中常見的困擾難點、來自課改中的核心理念的踐行等。背景的交代可以使讀者感受到整個課例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幫助讀者理解課例中改進課堂教學的背景和條件等。2、情境與描述課例的載體是學科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情境的描述是必不可少的,但這不等同於把大篇的課堂實錄直接擺進課例報告里。課例的描述不能杜撰,它來源於真實的課堂教學及其改進教學的研究過程,但其情節可以經適當的調整與改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緊緊環繞主題並凸現討論的焦點問起。各個課堂情境的選擇要環繞課例研究的主題,有時為了凸顯與研究主題密切相關的問題,甚至對片段中的語言也可做適當剪裁(如用省略號略去一些無關的話語、刪去一些口頭禪等)。除了使用第一手的直接的實錄描述,也可以用作者講述的方法對實錄片段進行第二手的描寫,包括作者本人當時的想法、感覺等都可以寫入課例。圍繞主題的情境描述要追求准確、精簡、引人入勝。3、問題與討論課例反映的是教學改進的過程,因此在課例描述中必然包含著提出的問題,以及由問題引發的後續討論。因為課例反映的是教學研究「背後」的故事,交代產生這個課例的過程中的問題線索,使讀者知道研究教學進展過程的來龍去脈,否則讀者只是感覺到描述了一節「好課」,卻不知產生這個「好課」的過程是怎樣的。對讀者來說,把研究授課的問題及其討論梳理出來、展現過程,可能更具啟發價值。課例描述中提出的問題有的可能在後續討論中解決了,有的沒有解決,但都可以呈現出來。甚至寫作者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思維的後續問題或兩難問題,留下一個今後可以繼續研究和討論的空間。對於研究過程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加以篩選和梳理,最好問題的線索能夠環環相扣,這樣對讀者更具吸引力,而且可以引發深入思考和討論。那種沒有問題的課例描述,或者說只是一節「好課」的展示,實際上並不是我們在這里所倡導的。4、詮釋與研究對課例本身加以解讀,賦予它更高一層的普遍意義,就需要對課例作出詮釋、增加一些研究的成分,這是課例的另一要素。不過這種詮釋應該是歸納型的、內容緊緊扣在描述的課堂教學和討論過程上,不宜誇大和跳得太高,否則極易淪為空談,使得課例前面是具體的課堂教學實例,後面是一般理論的泛泛而談。很多經驗性論文就是這樣的類型。對課例的詮釋實際上就是交代對於課例研究中不同階段出現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和處理的、包括課堂教學為何如此改進等的原因,也就是要講出課堂教學「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的理由,使讀者明白這「背後的故事」。詮釋可以選擇多個角度解讀、盡可能回歸教學的基本層面而不要脫離課堂教學。對課例的「研究」,主要是通過一節課的改進和研究過程,究竟獲得了哪些理性的認識或者初步結論,需要一些概括和提煉。這些「研究成分」使得課例不僅僅是對研究一節課的描述,而且對老師們在日後課堂教學中考慮一類課的改進有啟發。4、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的基本方式 教育即生活。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學離不開教師的生活,因此,從內容上看,教育敘事通常包含三種基本方式,即教學敘事、生活敘事和自傳敘事。 教學敘事 教學敘事即教師將某節課堂教學敘述出來,使之成為一份相對完整的案例。 教學敘事不只是將課堂教學進行錄像。課堂教學實錄不能表現教師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後得到的教學改進策略。所以,教育敘事通常採取夾敘夾議的方法,將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以及對這一節課的反思插入到相關教學環節的描述中用當時我想,現在想起來/如果再有機會上這一節課,我會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的考慮。 生活敘事 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處於社會生活中。所以教師的敘事除了教學敘事,還包括教師本人對課堂教學之外所發生的/生活事件的敘述,涉及教師管理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體現為/德育敘事!管理敘事等,故統稱為生活敘事。 自傳敘事 自傳敘事主要以自傳的形式來表述生活事件及思考從中可以了解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老師們以這種說話的方式學會自我反思,並經由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而獲得某種自我意識。 教育敘事的特點 具體而言,教育敘事研究具有如下特點: 真實性、教育敘事研究所敘述的是自己經歷的教育事件,是真實的教育故事,而不是設計的事件。因此,教師平時要善於捕捉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義。 人物性、在教育敘事研究中,敘述者既是說故事的人,也是自己故事裡或別人故事中的角色。敘述者將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視覺去觀察和體驗,對事件中的某個角色(學生等)作出較為科學與合理的行為和心理假想,從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飽滿!更真實。 情節性、教育敘事談論的是特別的人和特別的沖突問題或使生活變得復雜的任何東西,所以敘事研究不是記流水賬,而是記述有情節、有意義的相對完整的故事。通常有與所敘述的教育事件相關的具體人物。 可讀性、閱讀者可以從敘事報告的故事情節中感知教學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並用內省、比較的方法去解釋報告中的問題解決方式。這種影像化的故事情節提供給閱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對於教育者而言,這種感受對教學觀念、方法的改進影響會更具體、更深入,因為我們知道,具體經驗對於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感悟性、教育敘事研究獲得某種教育理論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歸納而不是演繹,也就是說,教育理論是從過去的具體教育事件及其情節中歸納出來的。 共享性、教育敘事研究與相結合,恰是一種天賦的完美結合。一個是教師的所思所想,一個是全球化的數字化交流環境,二者融為一體,為每一個普通教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空間。因此,教師寫自己的教育敘事並結合發表交流,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切入點。 教育敘事研究報告四要素 根據前面對教育敘事的描述,筆者認為,教育敘事研究報告包含以下四個要素: 教育思想 敘事研究首先就要體現教師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師具有怎樣的理念,秉持怎樣的信仰,決定著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具體做法。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的信條會引導著教師在言行舉止中事事從學生的立場出發,考慮學生將怎樣看、怎樣想,從而選擇有益於學生成長的態度與行為。教育思想具體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當中,表現為教師的教育理念先進與否!教育思想系統與否!教育認識獨特與否。 教學主題 有了問題,學生就會產生心理困境,有心理困境才有學習動機。問題解決的前提是有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解決的動機取決於問題情境。顯然,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問題情境的建構都必須孕育在某個環境中,針對教學而言,就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主題。因此,教育敘事研究中,明確教學主題是必須的。 教學情節 教育敘事報告既區別於抽象的理論研究,又不同於缺乏理論總結與提升的經驗實踐。它最明顯的特徵是包含反思的理論提升,同時具有典型的!真實的故事情節。正是通過這樣的情節,閱讀者才能從敘事報告中看到教學影像,從而獲得教學啟示。因此,對教學事件的描述,尤其是對那些教學矛盾集中的那些事件進行細致描述(包含師生之間的對話,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當時的感悟等),在教育敘事研究中顯得非常關鍵。 教學反思如前所述,教育敘事研究不是簡單的敘述,不是課堂教學實錄,它的文體可以採用夾敘夾議的手法,它的內容則包含教師在教學過後的思考。只有經過這樣的反思過程,教師才會在經驗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提升,才能不斷重新改進自己的教學。在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中,反思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5、輔導學生6、專題研究(調查、實驗)報告7、教學反思(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反思是問題解決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對於任何形式信念或假設性的知識,按其所依據的基礎和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的主動、連續和周密的思考。」——杜威。 「教學反思」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教學後記」,主要是寫教學中的心得體會、教後的得與失。(二)、怎樣寫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的表達採用的是敘事方式,它要求對於情境做出靈活過細的處置,具體問題具體解決。而且,在表達這種認識的敘事中「教師即反思者」,要求尊重主觀性,以第一人稱的文體來敘述。它的主要特點是題目小、篇幅短;層次和結構比較簡單;內容單純,涉及面比較小,寫作材料便於收集、整理和使用。 1、捕捉題材。對於一線教師來說,不敢說每一節課都有體會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學不同的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做個有心人,反思的素材就有很多。主要從兩大方面來思考: (1)成功的喜悅。我們可以從課後師生交談中、 學生學習的成功中捕捉教學隨筆的題材;在教學中,每一位教師都會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實踐。成功了,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什麼會取得成功?主要收獲在哪裡?抓住自己的成功之點,深入地想,好題材就這樣誕生了。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2)失敗的教訓。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它不一定是完美的,教學中的失誤是不可避免的。面對失誤我們應該冷靜地想一想:為什麼會失誤?主要症結在哪裡?用什麼方法彌補?應該吸取什麼教訓?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時吸取教訓,進行改進和提高。 (3)對比的差異。在講課過程中,感覺上的得心應手,學生思維火花的不斷迸發……你也許會突然得到某種悟性與啟示,產生平時沒有想到的觀點,發現平時沒有注意到的材料,對此,我們要及時記錄下來。作為教師,聽課的機會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聽到的多數是優質課,在聽課過程中,通過與自己的教學實踐比較,找出差異。差異就是思維之源,就是產生新觀念和新思想的導火線。只要我們深入而冷靜地研究對比思考,你也許會有新的認識或新的疑點,那麼請及時把它寫下來。 此外,還可以對照自己的教學,通過閱讀別人的教育教學論文或從瀏覽教育教學報刊雜志中捕捉寫「教學反思」的題材。 2、錘煉題材。有了題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質量的教學反思?你可能通常會覺得有話說不出說不好,這是因為尚缺乏理論積累,還不能從理論高度對手中的素材進行加工、整合,形成並表達出自己獨到的視角。而這個至關重要的錘煉過程要求我們: (1)注重積累相關的理論。理論積累並無任何捷徑,只有平常扎扎實實地研讀並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處理起素材來自然會得心應手。 (2)認真解讀他人反思成果。一般報刊雜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貼近我們工作實際的教學反思,可以細細地分析一下它們是如何總結提煉得出自己觀點的,久而久之,我們也會受到很大啟發,感覺豁然開朗。 (三)、寫教學反思的要求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寫的教學心得體會,不僅自己覺得有新意,而且讓別人看後也覺 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復別人的觀點。 2、案例要真。在敘事時,事例一定要真實,而且一定要把事實講明白,使讀者看後既懂, 又能學會用。 3、小中見大。從個別具體的事例出發,能體現出一般規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點上來,反映較深刻的問題和道理。使讀者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個性看共性。 4、結構多樣。教學反思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簡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寫此文的目的,再列舉實例說清楚事實及過程,最後歸納小結教學的心得體會。 「我的教育故事」也屬於一種教學反思型的案例,從結構分析來看,一般包含以下五個基本的元素:1、「背景」(事情的起因);2、「主題」(反映什麼問題);3、「細節」(交代特定的內容);4、「結果」(交代實施的即時效果);5、「評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5、貴在堅持。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

㈧ 培訓活動:如何寫好教育教學論文

如果是自己參考,那麼首先要查的就是自己修改的部分必須查重。覺得哪裡修改就查哪回里。 高校里的論文查答重肯定是比較規范的,一般是查中英文摘要正文和致謝部分。 其他封面、聲明、目錄、參考文獻是不檢測的,不會算重復率

㈨ 如何撰寫教案的培訓心得,幼兒園教師論文撰寫培訓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內教學要求,容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閱讀全文

與如何撰寫教學論文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原理16版 瀏覽:910
愛心企業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14
幼兒大班大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93
關於服裝品牌的微信營銷解決方案 瀏覽:767
銷售開業活動策劃方案ppt模板 瀏覽:300
趣味游戲促銷活動 瀏覽:931
兒童餐會策劃方案 瀏覽:486
網路營銷的最基本職能 瀏覽:88
電子商務銷售方式 瀏覽:993
杭州雅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36
社區活動方案策劃書旅遊 瀏覽:854
桑拿室營銷方案 瀏覽:367
市場營銷考研能考什麼專業 瀏覽:496
秋秋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1
檔案員培訓方案 瀏覽:435
2016國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8
培訓中心暑期招生方案 瀏覽:372
公司員工生日會和感恩節策劃方案 瀏覽:85
橄欖油營銷方案 瀏覽:873
東莞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