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教師朗讀指導培訓方案

教師朗讀指導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2-16 05:44:35

1. 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朗讀訓練

朗讀訓練復必須根據課文的不同制文體進行朗讀指導。但不管是何種文體,教師都要遵循一點:根據學生的差異,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其誦讀技巧。首先做到正確:即讀音正確、停頓適當、不錯不漏。這是朗讀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做到流暢,即正確地把握語調(抑、揚、頓、挫)、語氣(輕、重、緩、急),連貫地讀下來,這是朗讀的進一步要求。最後要做到傳神、有感情:即能熟練地運用讀音和表情,表達出文章的風格神采,這是高標準的要求。

2. 怎樣指導學生有效朗讀

「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
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
」可見朗讀是指導學生感受語言情境,體味語言情感,理解語言蘊味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語言的感受力、領悟力、品評力、表現力的有效手段。
是訓練學生理解課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像力的重要途徑,所以新課標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
同時,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在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器官並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顯然,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是每個語文老師應盡的職責。
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語文課中想讀、能讀、樂於讀、讀出感情、讀出個性。
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讀出情趣
1、朗讀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轉換成聲音,照本宣科,而是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並茂,而這種情來自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感情如何來調度動。
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往往對直觀、生動的事物最感興趣,課堂上可以適當的運用一些多媒體、音樂、片以及老師的范讀來渲染課文情景,首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會對所讀的內容產生興趣,產生讀書的慾望。
例如: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文章,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可以在網上找出很多課文中所寫到的秋天美景的片或者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到郊外找秋天等,上課伊始把片展示給同學們看,他們不禁會發出陣陣贊嘆聲,因勢利導,這麽美的秋天,同學們誰能通過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秋天的美麗。
想學生會爭先恐後地舉手的,每位同學都會盡情地抒發自己內心對春天的贊美和喜愛。
2、老師的范讀也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久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
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鑽研教材,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的共同進入角色。
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帶學生進入意境。
二、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品評朗讀,讀出時效。
在很多閱讀教學課堂中常常存在朗讀時間不充分的現象,充斥於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
如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准生字新詞,但實際上還有不少同學連一篇課文都未讀完,老師就示意學生停下來,馬上轉入到下一個程序了,朗讀成子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節而已。
而常常觀摩學習的名師課堂中,老師往往要讓學生在文中走幾個來回,熟讀課文後才進入學習理解環節。
所以要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課的朗讀時間,並自監控達成度,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每個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勿勿過場,草草收兵。
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緒,切不可未准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後評議的時間,學生朗讀完畢後,老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撥,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在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
」小學生尤其喜歡贊揚和鼓勵,因此老師應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和感受學生的每一次朗讀,讓他們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但是對學生所出現的明顯的錯誤也不能一味的誇獎和稱贊,明明學生讀錯了字,讀得也不是很好,還一個勁地誇真棒真好,這種單一的大而空的評價形式,極不利於學生讀懂、讀好課文的。
好的教師應善於巧妙、機智地誘導評價學生,做到引而不發,不經意地找出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既成就了學生成功的願望,又能使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心領神會三、創新求異,方式多樣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很多,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如老師的輕聲示範或者是藉助媒體的范讀,但無論是放錄音還是老師范讀,都要根據課文的特點來確定示範的時機,教會學生處理重音、停頓,恰當運用語氣、節奏、音色等,對一些比較難讀懂的文章或古詩,可以一開始就以示範引路,這樣可以降低難度,放緩坡度。

3. 教師如何指導小學一年級學生朗讀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記得有一位有名望的老師說過:「我們當教師的,上課應帶來兩樣東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頂帽子,把學生勤學的慾望扇的旺旺的,給樂於上進的學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將個體體驗、思考與文本連接起來,讓他們的心走進文本。」這話說的多形象,一個好教師的確應該如此的,這也就是我們提倡的激趣、賞識教育吧。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採取以下幾點措施:
1、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
2、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慾望。
3、採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
4、經常進行各種朗讀比賽,中午讓學生自己給自己講故事。
5、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讀物,激發他們讀的慾望。
二、打好朗讀基本功。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唱讀,不讀破句,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讀書也不例外,在讀書時,我要求學生做到左手壓書,右手點字,的字預先提出,引起學生的注意,防止錯誤。由於我們班中外地學生比較多,在發音上地域差異比較大,如有的對「in、ing 」組成的音節難以分清,有的對「n、l」不分,針對這些,我在拼音教學時,沒有平均用力,而是花相對大的力氣對易錯進行教學,做到正確讀字音。
(1)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眼看書本,字字過目,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麼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指導低年級學生朗讀時還應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進行。從易到難,循環漸進,逐步打好朗讀的基礎。鼓勵他們多朗讀,並安排適當的時間,開展相應的比賽,為他們提供一個朗讀學習、交流的機會,使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融為一體。實踐證明,這樣做的結果,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朗讀興趣,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更培養了他們喜歡讀書的良好習慣。我分了以下幾步來訓練和指導:
第一步,讀准字音
朗讀要求學生一律用普通話,讀音要標准,吐字要清晰、圓潤、字正腔圓。可將容易發生錯誤方法;
(2)堅持長期練,區別對照。尤其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發音不同,要根據詞的意思定音。如:快樂(le)、音樂(yue),聲母、韻母都不同。興旺(xing)、高興(xing),聲母、韻母雖同,但聲調不同。長(chang)處、長(zhang)大,雖是同一個字,讀音不同時,意思完全不一樣,學生容易讀錯。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注意糾正不正確的讀音,使學生切實做到讀音正確,吐字清楚。
第二步,讀好詞語
朗讀詞語是朗讀課文的基礎,因詞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課文中有的詞語本身帶有感情色彩,在讀前我注意啟發學生理解詞語,體會詞語所含的感情,做到正確朗讀。如《兩只小獅子》一課的「這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她嚴肅地對懶獅子說」中的「嚴肅地」,應採用稍低而慢,並神情凝重的語調讀才符合詞語的意思,從而讓學生體會出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關心之情。另外,在詞語中要正確讀出輕聲。輕聲讀法是輕而短。其規律是:(1)動詞重疊的第二個字,如「看看」、「聽聽」;助詞的「的、地、得」;名詞末尾如「我們」、「咱們」;(2)名詞的雙音節詞的第二個字,如「哥哥」、「衣服」等等,均讀輕聲。還有,要注意「一」「不」的變調讀法,在我們低年級的教材中較多出現。如「不(bu)能」,「不(bu)是」;「一(yi)個」,「一(yi)朵花」等等。因此在教學時,我特別注意這幾個方面的訓練與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規律。
第三步,讀好句子
一些長句子在低年級的課文中常會出現。在長句子中怎樣停頓,這是很重要的。停頓不合理會直接影響表達的效果,讓人聽不明白。如《綠》一課中「所有的綠就整齊地按著節拍飄動在一起」,首先要讓學生知道這句話寫了什麼?(所有的綠),怎麼樣?(整齊地按著節拍),干什麼?(飄動在一起)。然後根據句子前面所表示的部分意思來停頓,可要求用「/」畫出停頓並正確朗讀這個長句。「所有的綠/就整齊地按著節拍/飄動在一起」。另外,還要學會按標點符號的感情來讀。如《王冕學畫》一課中:「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哇!」句末是感嘆號,「多」要讀得稍重才能強調好的程度,由此發出贊嘆,語氣強烈,讀出感嘆句所應有的語氣。
第四步、讀好段、篇的訓練與指導
每一篇文章都由幾個小節組成,而每個小節在一篇文章中是相對獨立的部分,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具體內容而定出朗讀的基調。
朗讀課文可以以小節為單位,用「接力式」強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讓一個學生示範朗讀。其他小朋友注意聽,聽後學生評議。根據需要我設計兩種形式:(1)隨時評議。讀完一個小節,有錯,其他同學給予指正;沒錯,另點一名學生「接力」往下進行。目的是矯正讀錯的字音。(2)定時評議。就是整篇課文讀完,然後集體評議,主要評議讀得是否正確、流利,口齒是否清楚,是否讀准字音。分角色讀也能激起學生朗讀興趣。如《一粒種子》、《坐井觀天》等都是扮演角色的好示範材料。要求他們用正確流利的語言讀出語氣,讀出節奏,讀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讀音正確,速度合適的基礎上,把握語氣,尤其要讀好人物對話的感情變化。
三、訓練朗讀的方法
訓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就根據學生實際,組織學生聽朗讀,包括聽教師的范讀和放錄音帶。在學生聽規范的朗讀的時候,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在朗讀的形式上,我設計了齊讀、個別讀、分組讀、自由讀、分角色讀、表情朗讀等方法。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多看一些少兒節目,多聽一些少兒內容的廣播,從網路上查找一些動畫故事,在午間放給他們看,從而激發他們講故事的慾望,促進了朗讀。特別是班級里一些好生,看了故事後,躍躍欲試,我趁熱打鐵,就讓他們事先准備,然後在第二天講給全班同學聽。然後一個一個地輪,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的讀書成績,感到讀書成功的快樂,很多原來讀書不積極的學生在活動中也積極響應,紛紛表示要上台講故事。學生在活動中激發了朗讀興趣。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經過一年級兩個學期的訓練,學生朗讀水平明顯有了提高,基本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有適當的停頓,能在理解文中人物感情的基礎上讀出相應的感情。

4. 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指導學生的朗讀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這個教學理念,在課堂上,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感情,在讀中品詞賞句,進行語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自悟自得,從而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創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一、朗讀要充分展示學生個性 如,在教學《五彩池》這篇課文時,在指導學生分析完了五彩池的不同形狀後,我並沒有以優秀生或是自己的范讀為標准,而是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各自對這段文字的體會。可以是驚奇的,也可以是慢慢兒欣賞的,等等。這樣就使得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的發揮。讀得投入,讀得愉快輕松,也讀出了更多的創新空間,讓學生的個性淋漓盡致的張揚。學習語言不是一個純客觀的認識過程,而是一個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統一的感悟過程。所以,讀書並不是「染之蒼則蒼,染之黃則黃」的過程,對於句子的理解、體會各不相同,讀出來的句子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必須要鼓勵個性化的多元朗讀,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各盡所能,在朗讀中將自己的發現表達出來,與人分享,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二、注重精講多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讀是學生學習課文的基本方法。少講多讀,精講細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一條原則。教師要堅定樹立「講」為「讀」服務的教學指導思想,做到「精講多讀」。認清教師的「講」是為了幫助學生疏通思想、指點迷津、撥正方向。因此,課堂上,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講,講在點子上,講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通過「精講」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讀。以讀代講。對課文中文字淺顯、學生一讀就懂的部分,教師無需再作詳盡地講解,可以「以讀代講」。而那些易於意會卻難於言傳的句段,教師很難把它講得更傳神,就應當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情感,以此把不可言傳的感情讀出來。通過這種以讀代講的方法,促使學生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讀」是閱讀教學的特徵,要把它貫穿於整個閱讀教學的始終。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以「讀」為基礎,將「讀」體現在每個教學環節中,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閱讀教學一般要做到三讀:初讀、細讀、精讀。只有將這三「讀」落實好,讓學生多讀,才能達到《大綱》提出的「正確地讀、流利地讀」這一基本要求。
三、引導讀中領悟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和「讀出來」。「讀進去」就是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讀中有感悟。如教學《火燒雲》中的一段:「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我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的體驗:哪一個字用的好?為什麼?有的認為「紅」字用得特別好,有的認為是「火」字,有的認為是「燒」字。學生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議,我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這句話,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是「燒」字。接著學生大膽發表了各自的意見:「燒」字讓我們感覺顏色特別美;「燒」字讓我們看出火燒雲在變化;「燒」字讓我們有天空的雲從西到東移動的感覺;……這種自悟自得的閱讀體驗,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閱讀時依託語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經驗認識和想像,喚起活生生的形象,體驗到文章蘊涵的人類文化的精華、人文價值以獲取美好的感受。
四、指導自主閱讀 語文感悟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做長期的、細致的、積極的引導和訓練。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堅持「以讀為本」的訓練,學生與語言充分地面對面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情感溝通,產生共鳴,從而達到以讀為本,構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之目的。 每篇課文教學的內容都是極為豐富的,而教學的時間卻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選准「讀」的內容。只有選准了「讀」的內容,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品詞析句、體味情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文章是表情達意的工具,鮮明的態度,真實的情感是朗讀的靈魂。而選擇好了「讀」的方式,找准了語言文字情感的基調,才能與文本與作者產生共鳴,湧起隨之而至的激情,鮮明的態度與真實的情感也才能從「讀」的聲音語調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總之,教無定法。在朗讀訓練中只有充分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學生情發於心間,又能溢於言表。隨著語文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對於朗讀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以讀為本」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同時,尋找朗讀指導的全新對策,也就成了現代閱讀教學急待探究的焦點。相信經過我們每位重視語文教學的老師潛心努力,充滿「情感」的課堂朗讀定能在學生、老師和作者這三者之間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梁。

5. 詩歌朗誦培訓方案的格式是什麼

*****詩歌朗誦培訓方案
根據《*****》的精神要求,結合我院的具體情況,經領導幹部研究決定,內於2012年*月舉行「容*****詩歌朗誦培訓」。具體安排如下:
一、培訓時間
2012年*月*日
二、培訓地點
**學院**教室
三、培訓內容
****詩歌朗誦
四、培訓教師
張三
五、參訓人員
****
六、注意事項
1、****
2、*****
……

****培訓中心
2012年*月*日

6. 朗讀技巧指導和如何指導小學生朗讀

朗讀就是朗聲讀書,即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變文字這個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朗讀是一項口頭語言的藝術,需要創造性地還原語氣,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活生生的有聲的口頭語言。如果說寫文章是一種創造,朗讀則是一種再創造。一、用普通話語音朗讀朗讀和說話不同,它除了要求朗讀者忠於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讀外,還要求朗讀時在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音變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話語音的規范。1、注意普通話和自己方言在語音上的差異。 2、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類推引起的誤讀。 4、注意異讀詞的讀音。二、把握作品的基調 1、閱讀理解首先要熟悉作品,從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精神實質。只有透徹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確地掌握作品的情調與節奏,正確地表現作品的思想感情。第一,了解作者當時的思想和作品的時代背景。第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題,這是深刻理解作品的關鍵。 第三,根據不同體裁作品的特點,熟悉作品的內容和結構。對於抒情性作品,應著重熟悉其抒情線索和感情格調。對於敘事作品,應著重熟悉作品的情節與人物性格。對於論述文,需要通過逐段分析理解,抓住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明確文章的論據和論述方法,或者抓住文章的說明次序和說明方法。總之,只有掌握了不同作品的特點,熟悉了作品的具體內容,才能准確地把握不同的朗讀方法。 2、設計方案 在深刻理解作品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如何通過語音的具體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 第一,要根據不同文體,不同題材,不同語言風格,以及不同聽眾對象等因素,來確定朗讀的基調。 第二,對整個作品的朗讀方案應有總體考慮。例如作品中寫景的地方怎麼讀?作品的高潮在什麼地方?怎麼安排快慢、高低、重音和停頓等。 三、朗讀的技巧 1、呼吸 學會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發出來的音堅實有力,音質優美,而且傳送得較遠。我們平時使用的是胸式呼吸。朗讀需要有較充足的氣流,一般採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 2、發音 發音的關鍵是嗓子的運用。朗讀者的嗓音應該是柔和、動聽和富於表現力的。為此,首先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不要長期高聲喊叫,也不要由於飲食高溫或過於辛辣而刺激嗓子。其次要注意提高自己對嗓音的控制和調節能力。 3、吐字吐字的技巧不僅關繫到音節的清晰度,而且關繫到聲音的圓潤、飽滿。要吐字清楚,首先要熟練地掌握常用詞語的標准音。朗讀時,要熟悉每個音節聲母、韻母、聲調,按照它們的標准音來發音。其次,要力求克服發音含糊、吐詞不清的毛病,一是在聲母的成阻階段比較馬虎,不大注意發音器官的准確部位,二是在韻母階段不大注意口形和舌位,三是發音吐字速度太快,沒有足夠的時值。朗讀跟平時說話不同,要使每個音節都讓聽眾聽清楚,發音就要有一定力度和時值,每個音素都要到位。平時多練習繞口令就是練好吐字的基本功。 4、停頓 朗讀時,有些句子較短,按書面標點停頓就可以。有些句子較長,結構比較復雜,句中雖沒有標點符號,但為了表達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暫的停頓。但如果停頓不當就會破壞句子的結構,這就叫讀破句。朗讀時格外注意。正確的停頓有以下幾種類型:①、標點符號停頓。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停頓符號,也是朗讀作品時語言停頓的重要依據。標點符號的停頓規律一般是:句號、問號、感嘆號、省略號停頓略長於分號、破折號、連接號;分號、破折號、連接號的停頓時間又長於逗號、冒號;逗號、號的停頓的時間要比一般的句號時間長些。以上停頓,也不是絕對的。有時為表達感情的需要,在沒有標點的地方也可以停頓,在有標點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頓。 ②、語法停頓。語法停頓是句子中間的自然停頓。它往往是為了強調、突出句子中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或補語而做的短暫停頓。學習語法有助於我們在朗讀中正確地停頓斷句,不讀破句,正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 ③、感情停頓。感情停頓不受書面標點和句子語法關系的制約,完全是根據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頓處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據感情的需要決定停與不停。它的特點是聲斷而情不斷,也就是聲斷情連。 5、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達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讀時要加以特別強調的字、詞或短語。重音是通過聲音的強調來突出意義的,它能給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詞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語法重音。語法重音是按語言習慣自然重讀的音節。這些重讀的音節大都是按照平時的語言規律確定的。一般說,語法重音不帶特別強調的色彩。 ②、強調重音。強調重音不受語法制約,它是根據語句所要表達的重點決定的,它受朗讀者的意願制約,在句子中的位置上是不固定的。強調重音的作用在於揭示語言的內在含義。由於表達目的不同,強調重音就會落在不同的詞語上,所揭示的含義也就不相同,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③、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讀的色彩豐富,充滿生氣,有較強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現在表現內心節奏強烈、情緒激動的地方。6、語速在朗讀時,適當掌握語速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緒和氣氛,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作品的內容和體裁決定朗讀的速度,其中內容是主要的。①、根據內容掌握語速。朗讀時的語速須與文意相適應,根據作品的思想內容、故事情節、人物個性、環境背景、感情語氣、語言特色來處理。當然,語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根據具體的內容有所變化。②、根據體裁掌握語速。以常見的記敘文為例:記敘文有記事、記言。一般說,記事要讀得快些,記言要讀得慢些。7、語調語調指句子里聲音高低升降的變化,其中以結尾的升降變化最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語氣緊密結合的。朗讀時,如能注意語調的升降變化,語音就有了動聽的腔調,聽起來便具有音樂美,也就能夠更細致地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語調變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幾種:①、高升調。高升調多在疑問句、反詰句、短促的命令句子里使用,或者是在表示憤怒、緊張、警告、號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讀時,注意前低後高、語氣上揚。 ②、降抑調。降抑調一般用在感嘆句、祈使句或表示堅決、自信、贊揚、祝願等感情的句子里。表達沉痛、悲憤的感情,一般也用這種語調。朗讀時,注意調子逐漸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③、平直調。平直調一般多且在敘述、說明或表示遲疑、思索、冷淡、追憶、悼念等句子里。朗讀時始終平直舒緩,沒有顯著的高低變化。 ④、曲折調。曲折調用於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諷刺、譏笑、誇張、強調、雙關、特別驚異等句子里。朗讀時由高而低後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節特別加重加高或拖長,形成一種升降曲折的變化。 如何指導小學生朗讀 如何指導小學生朗讀,談談我個人的想法和做法:朗讀從小抓起,因為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正確的語感有助於小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引起學習興趣。具體從下面幾方面入手:一、讀准字音。低年級課文的特點是注音課文,這就給低年級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材料,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對學生加強朗讀訓練。首先,要重視拼音教學。低年級學生只有在掌握漢語拼音的基礎上,才能朗讀課文。對拼音教學,要做到持之以恆,堂堂必教,課課必學。其次,要利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准字音,讀准「兒化」韻和輕聲詞。第二,教師要會聽,即注意聽清學生的發音,發現錯誤及時給予糾正,保證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二、注意停頓。停頓,不是一字一頓或一詞一頓地點讀,也不是高腔怪調地唱讀,而是在朗讀過程中恰當的間歇。現在,有些學生點讀或唱讀的現象嚴重,妨礙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嚴重地影響教學效果。怎樣克服點讀、唱讀現象。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用適當的速度朗讀課文,不能過慢,也不能過快,可用聽錄音,教師示範讀、帶讀等形式進行。第二,讓學生認識句子,掌握標點符號,按語法停頓的方法進行訓練。開始時,可用點拍法(用擊掌表示)。如:頓號停半拍(擊半掌,一下一上為一拍),逗號停一拍,句號停一拍半,段與段之間停二拍。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學生就能克服點讀、唱讀的缺點。三、讀出語調。讓學生認識句子,掌握標點符號,按語法停頓的方法進行訓練。在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思想感情,這一點是朗讀訓練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操作方法如下:1、掌握標點符號所表達的語調。如問號句末語氣上揚,句號句末語氣下降,嘆號表示內心感受,感情比較強烈。2、注意找准朗讀的重音。如《書包里的秘密》一課,課題中的「秘密」一詞,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是重音。又如《春曉》這首古詩,要引導學生用下面讀法,讀好重音、停頓和速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3、引導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人物說話的神態、語氣和表達的感情。如《狼和小羊》一課,要指導學生讀好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讀出狼那種惡狠狠、蠻不講理、兇殘的語氣。四、品味詞語品味詞語是培養和訓練學生語感精確性的有效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對一些准確、傳神、生動的詞語,讓學生主動品味其語言的內涵,有助於學生領悟文章情感,理解課文內涵。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品味,朗讀句子的時候,對文章情感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一年下冊《春天的手》中有這樣幾個與動作有關的詞語:撫摸、掠過、拂過、拍著、拉著等,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現幫助理解詞義,有助於他們了解這些詞在文中的不同含義。從而用恰當的語氣來表達感悟。感受和技巧在朗讀中都不能忽視,感受得越深,語言技巧就發揮得越充分;語言技巧運用好了,又能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達到朗讀的最佳效果。綜上所述,教師朗讀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個人教學能力的提高,有助於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7. 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學習心得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現在很多老師已經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以讀為本,以讀代講,以讀促講,讀中感悟,已經成為閱讀教學的主流。
《語文課程標准》還規定了朗讀的總目標:「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朗讀,顧名思義就是運用響亮的聲音把語言文字念出來。一篇課文,要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神思妙筆。有感情的朗讀,往往能使一首優美的詩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那麼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呢?下面推薦幾點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教師范讀,有法可依
要想盡快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好的范讀,對於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啟迪,美的熏陶,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師必須深入到教材中,要把文章的道理弄清,自己先從中受到啟發教育,反過來才能指導學生,感染學生。教師聲情並茂地范讀,最能把課文所表現的強烈愛憎情感直接傳遞給學生,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更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指導好學生朗讀,自己首先要愛朗讀,並且在平時的課堂上要經常在學生面前范讀課文(哪怕是一篇長文章)也要選取一個片段來讀。
二、技巧指導,掌握方法
朗讀必須根據課文的不同文體進行朗讀指導。但不管是何種文體,教師都要遵循一點:根據學生的差異,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其誦讀技巧。首先做到正確:即讀音正確、停頓適當、不錯不漏。這是朗讀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做到流暢,即正確地把握語調(抑、揚、頓、挫)、語氣(輕、重、緩、急),連貫地讀下來,這是朗讀的進一步要求。最後要做到傳神、有感情:即能熟練地運用讀音和表情,表達出文章的風格神采。這是高標準的要求。
就文體來說,課文中有詩歌、散文、小說、童話、寓言、說明文等。教師就要根據不同的文體來進行朗讀指導。如朗讀感情濃郁、語言優美、筆調活潑的現代文,就必須採取鮮明的節奏,抑揚的語調,一氣呵成的語氣來朗讀。要朗讀說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不同體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朗讀要求和技巧。
三、多種練習,讀有提高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訓練。保證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設計朗讀的形式也要為全體學生服務。可採用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教師引讀、個人自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四人小組評議讀、開火車輪讀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同時,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朗讀環境。如舉行朗誦比賽,讓學生自己選擇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或詩歌進行配樂朗誦表演,當場評分、獎勵。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准讀好文章,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
四、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課文字里行間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學生通過想像、聯想、能夠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摯的情感,因此,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要為學生創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的想像、聯想、藉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經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也可以用教師的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這樣學生入情入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而讀出情感。如:在朗讀《靜夜詩》這首古詩時,先引導學生讀古詩(邊讀邊聽凄涼的古箏音樂),了解詩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時值中秋佳節之際,天上月圓,人間團聚。而詩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頭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這種思鄉情,經過課文對照,學生們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通過對當時情境的渲染,學生心中就會激起感情的波瀾,有了這樣的感覺,再進一步的指導,就能通過學生的朗讀把課文的意境展現出來,從而讀得入情入境。
五、讀後評議,促進發展
在多種讀的形式中,評讀是不可缺少的。評議時,教師應特別注意評價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領略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涵的開放性,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作出不同的「解讀」。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養成欣賞學生看問題的不同立場、方式、方法的習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是學生讀出真情實感的,能准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容的,都應該給予充分地肯定。
剛才和大家一起學習了朗讀教學的五點做法,一、教師范讀,有法可依二、技巧指導,掌握方法三、多種練習,讀有提高四、創設情境,激發情感五、讀後評議,促進發展,希望能給老師們一點啟發。

8. 如何有效指導朗讀

——《有一種教學,叫「明白」》暑假我閱讀了《有一種教學,叫「明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下面我想聯系實際工作談幾點心得。書中提到:「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那麼該如何進行正確的朗讀輔導呢?我認為除了態度之外,教師更需要方法和藝術。教師能否給足孩子朗讀的時間;是否能夠耐心傾聽,積極引導;能否自覺地鼓勵中下水平的學生;對於學生的點滴進步,是否有一顆真誠的欣賞之心……所有這些,對於學生朗讀信心和興趣的增強無疑是極為重要的。」我在這學期進行了關於朗讀的課題研究。在教學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傳統教學方法之一,學習語文也是訓練口才和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通過朗讀,學生能直接而深刻地領會課文內容,也可以領略文章韻味、氣勢和感情色彩,深入理解文章語言運用的微妙之處,從而提高自己書面和口頭的表達能力。同時,朗讀是考察學生對課文理解程度和檢查講讀效果的一種良好方式。根據書中的提示,我一條一條檢查我的教學方法,發現了我的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由於課時的限制,我在課堂教學時給學生朗讀的時間相對不足;自己有時也很沒有耐心聽水平不好的學生朗讀,有時甚至會打斷學生的朗讀用於指導。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在朗讀方面訓練不足以致朗讀水平不佳的結果。對此,我有步驟地改變了教學方法。我讓學生在課堂上花更多的時間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為了避免學生只會讀不會理解,我也設計了比較多通過朗讀課文回答的問題,讓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朗讀,避免了學生盲目地朗讀,甚至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情況。同時還要求學生轉換立場,將自己的真情實感代入課文,以便在朗讀時產生良好的效果。如我教學《請不要》的時候,先讓學生通讀詩歌,發現語氣很平坦,語感也不強烈。接著讓學生交流「從文中小作者讓大家不要做什麼」,讓學生從表層理解文本的含義學生很容易找出來了。「你覺得應該怎麼做,為什麼?」學生馬上會聯系生活告訴老師垃圾應該放在垃圾箱…因為生活經歷不豐富,所以理解還是很淺。接著我用圖片,媒體展示被污染的地球,土地乾裂,樹木砍光小鳥無家,地震的場景。學生一下子開始深度思維了,非常震驚了,紛紛表示出對惡劣生存環境的擔憂。通過課堂的激活,學生一下子明白了《請不要》裡面蘊涵的深沉意義。這時,我再指名學生讀,他們一個比一個讀得好,一個比一個感情真摯,一個比一個語氣懇切。我也注重課外的評價。尤其是學生的「朗讀過關」。我首先給學生明確評價標准:比如能夠正確讀課文的吃一顆星;正確流利讀課文的吃二顆星;正確流利很有感情的吃五顆星。能背的再加一顆星;有表情,有抑揚頓挫…一顆保底最多可以十顆星星。當然期間也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適度調整。也就是說,即使朗讀困難的學生,只要努力進步有突破,也可以有滿星的機會。這樣大大地調動學生來「過關朗讀」的積極主動性。在本書的指導下,我的朗讀教學也取得了突破。本書還有更多解決教師在教學實際中遇到的問題的方法,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章萱珺2011.1

閱讀全文

與教師朗讀指導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營銷分成 瀏覽:455
村村響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358
莆田中學高效課堂培訓方案 瀏覽:481
中高層培訓營方案 瀏覽:127
四川大型電子商務企業 瀏覽:771
牆紙品牌營銷策劃機構 瀏覽:34
夏季存款營銷方案 瀏覽:568
陌陌前期推廣方案 瀏覽:379
地方春節文藝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782
聯通網格五一促銷方案 瀏覽:699
市場營銷實習鑒定表 瀏覽:689
美國研究生市場營銷錄取 瀏覽:620
市場營銷目錄 瀏覽:296
企業人才培訓方案 瀏覽:796
普通話推廣活動方案 瀏覽:85
瑞士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545
靖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90
網路營銷的形式有什麼 瀏覽:13
培訓班雙十二活動方案 瀏覽:828
鍾震講網路營銷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