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讀唐詩有什麼意義
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
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
(1)最好的方法讀唐詩營銷方案擴展閱讀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Ⅱ 如何讀唐詩
做詩歌鑒賞,首先要看的便是題目.詩歌題目往往給我們提供很多有用信息,譬如:(2006•湖北•14)嚴維《丹陽送韋參軍》、韓琮《暮春滻水送別》,暗示了詩歌的體裁(送別詩)、內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2006年•福建•10)李商隱《端居》(註:①端居:閑居.)告訴讀者詩作內容是閑居生活中的情與景.(2004全國Ⅱ•16)張籍《秋思》則寫詩人在秋天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2004•北京•12~13)蘇軾《紅梅》點明了詩人的寫作對象,即文中的主要意象.讀好詩題,是進行詩歌鑒賞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二、讀作者
回眸全國及各省市高考試題,不難發現名家名篇是主打.從作者方面看,多選名家以及在不同時期有影響、有代表性的詩人詞家的作品.如浪漫主義的代表李白【(2004•浙江•16)《菩薩蠻》,(2005•福建•10)《與夏十二登岳陽樓》(2004•天津•16)《聽蜀僧彈琴》,(2002•全國•17)《春夜洛城聞笛》】,現實主義的代表杜甫,山水田園派代錶王維,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詩歌風格為王安石所激賞的中唐著名詩人張籍,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之句在當時稱最的王灣,以及標新立異,每於吟詠個人生活的悠閑時,顯出不忘世事沉痛的晚唐詩人陸龜蒙,還有花間詞派代表歐陽炯,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北宋中期文壇領袖人物蘇軾,因詞中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而被人們稱為「紅杏尚書」的宋代史學家、文學家宋祁等等.
了解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主要內容、風格(是指由於作者的生活經歷、藝術素養等造成的不同的創作特色.如陶淵明詩恬淡平和,王維詩詩中有畫,李白詩清新飄逸,杜甫詩沉鬱頓挫,蘇軾、辛棄疾之詞豪放奔放,柳永、李清照詞婉約含蓄)及其意趣、主張、觀點、看法,有助於進一步理解鑒賞詩作.
例如:(2006•北京•12)陶淵明《移居》第(2)問:「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的樂趣.請具體說明表現了什麼樂趣,這種樂趣是怎樣表現的?」抓住陶詩的特點及其一貫的思想主題,結合詩中具體詩句,明了作者情感,那麼這里田居生活的樂趣也就不難表達了.
三、讀背景(注釋)
對於高考中的詩作背景,我們不易把握,這里的讀背景也即讀注釋——這是一個重要的信息.
例如:(2006•遼寧•16)東坡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註: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點明了作詩時期,由此可推斷出大的寫作背景,被貶黃州,躬耕自食,過著簡單的生活,閑暇時讀書作詩,寫了這首題名「東坡」的詩,從中我們可看出詩人對逆境處之泰然的心情,可見其胸襟之開闊.讀詩從背景著手,便於把握作者情感,作品內容主旨.
另外補充一點,除了讀注釋外,仔細分析題干也可獲得關於詩作內容的信息.如:(2006•北京•12)第(2)問中明確指出:「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的樂趣.」(2006•天津•16)「『無數鈴聲遙過磧』句表現了怎樣的邊塞景象」中的「邊塞景象」,這些都是我們易於把握,有助於我們答題的重要信息.
四、讀體裁(題材)
按所表現的內容,詩歌可分為諷喻詩、田園詩、山水詩、哲理詩.弄清詩歌的體裁,我們可以更好把握詩歌的內容、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諷喻詩,是嘲諷和揭露落後或丑惡現象的詩歌,它直接表現詩人鄙視、輕蔑和嘲弄的感情態度,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在表現手法上,或借用比興,將嘲諷和諷刺的現象具體為詩的形象,給以辛辣的諷刺,或選取富有典型意義的事實,用漫畫式的手法加以渲染.諷刺詩的要求就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引導讀者認清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源.
田園詩.歌詠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的詩歌.主要描寫美好的田園景色和悠閑的村莊生活,如東晉詩人陶淵明以對田園生活的出色描寫,被稱為田園詩人.其他如南齊謝眺,唐代孟浩然、王維等.田園詩在表現自然美方面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其中還寄寓著詩人的情思,有的還表現了不滿現實的憤怒情緒,有的謳歌農村生活的恬靜,但有的也流露出隱逸避世的消極思想.
山水詩.以山水景物為題材的詩歌.它描繪大自然的美麗景象,表現祖國山河的千姿百態,往往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有的還能激發讀者的愛國主義感情.山水詩並不只是自然山水的客觀描繪,往往或顯或隱、或多或少地表現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某種情緒,也就是說往往是借景抒情的.不管以描寫山色水光聞名的謝靈運、孟浩然、王維的山水詩,還是其他詩人的,往往如此.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維《山居秋暝》、李白《望廬山瀑布》、張繼《楓橋夜泊》.不同的山水詩里蘊含著不同的思想感情形成不同的格調.
哲理詩.表現詩人哲學觀點、反映哲學道理的詩.這種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蘊含於詩句之中.如:蘇軾《題西林壁》、陳毅《冬夜來詠青松》.
五、讀意境
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個方面.在做意境分析題時要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2004•福建•16)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情感的一個字,並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案)「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這里對詩的意境作了簡要分析,這種意境主要是通過涼床、月影、梧桐等意象表現出來的.
古詩詞的很多意象常常有特殊內涵,比如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折柳表惜別,以蟬喻品行高潔,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來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以菊花象徵堅貞高潔的品質,以梅花代表傲霜鬥雪、不怕打擊挫折、純凈潔白的形象,以松象徵堅貞高潔,以蓮表達愛情,以鷓鴣鳥表達離愁別緒,梧桐、杜鵑鳥是凄涼悲傷的象徵,鴻雁則代表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六、讀內容
古典詩詞的每一個作者,都想通過詩作來表達自己的意趣、主張、觀點、看法,有的表達得直白張揚,但也有的表達得含蓄隱晦,特別是抒情寫景的詩作,其觀點與態度不易把握,只能從詩作的字面意思去領悟與思考.例如:
(2006•全國卷Ⅰ•12)題竹石牧牛(並引) 黃庭堅
子瞻畫從竹怪石,伯時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
野次小崢嶸,幽簧相倚綠.阿童三尺棰,御此老骰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這是首題畫詩,前兩聯描寫畫作的內容,詩人以游戲的筆調分別寫了石、竹、牧童、老牛,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並發揮想像,把畫中景物寫得活靈活現,詩人對畫作的贊賞喜愛之情也溶於言表.後兩聯寫了作者由畫作內容而生發出的感想,表明了對自然平和的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嚮往.弄清這些內容就不難回答問題了.
七、讀語言
詩詞是語言的藝術.詩詞語言特點是意蘊多、凝練、含蓄、富有節奏和韻律.能用來回答詩詞語言特色的詞語有:清新自然、朴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等等.語言特色也與作者的風格有關.如李白詩自然,王維詩清新,陶淵明的詩真切平淡,李商隱的詩華美絢麗.
例如:(2005•全國卷Ⅱ•12)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2)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
(答案)詩的語言質朴無華.(語言風格明白如話,是白居易詩作的典型風格.)
八、讀手法
古典詩詞中關於表達技巧的鑒賞是在《考試大綱》中提出的要求之一.
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就是分析作品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這些表達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麼作用,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效果.
詩詞的表達技巧(或藝術手法)主要表現在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常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表現手法含描寫手法(襯托——正襯、反襯,聯想和想像,白描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象徵、借代、誇張、對比、互文、比興、雙關、用典、設問、反問、反語等).
表達技巧是作者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在做分析技巧型的題目時應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並結合詩句闡釋說明作者是怎樣運用這種手法的,最後指出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例如:(2006•福建•10)端居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故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2)這首詩的第三、四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案)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藉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的思親的情感.
[從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在讀手法的過程中,有必要了解相關的名詞術語.
九、讀情感
詩詞是情感的載體之一.其情感不外乎是欣喜、歡快、嚮往、哀怨、憎惡、憂愁、懷鄉思親、離愁別恨、憂郁沉悶、道古傷今等.要從詩詞字里行間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例如:(2006•全國卷Ⅱ•12)南柯子 王炎
山冥雲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2)試分析下闋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過對農民辛勞生活的感嘆,抒發了憐憫農民的思想感情.
十、讀主題(思想內容)
古詩詞的主題有以下幾大類: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人、長亭送別等.
憂國傷時主題,多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表達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建功報國主題,多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抒寫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陷的痛苦,慨嘆年華易逝、壯志難酬,慨嘆理想不為人知的悲苦.
另外還有生活雜感,主要寫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寫昔盛今衰的感慨,有的寫借古諷今的情懷,寫青春易逝的傷感,還有的寫仕途失意的苦惱,寫告慰平生的喜悅等等.
Ⅲ 成年人讀唐詩 的好處
增長見聞豐富自我,和孩子共同進步
Ⅳ 最好的方法讀唐詩簡介100字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不同於其他唐詩選集。由於設定讀者為小朋友,所以,王芳採用的專語言全都是口語化屬的語言,把一些相關歷史事件轉化為孩子能理解的話表述出來。王芳的語言是經過打磨的,我想這一個是和她有一個階段在「第一訓練營」中教孩子們讀唐詩的積累有關,另一個是她在寫作時候就假定了一個小朋友在面前,每一句話都會考慮到面前的孩子能不能聽懂,是不是有什麼讓人費解的詞語等。這一點很用心!
靈活運用多感官唐詩記憶法。剛才說了,王芳的「大唐詩學習法」用講故事的方法給孩子們講唐詩,故事自然是孩子最愛聽的,但是反復聽也煩啊。那麼,如何讓孩子們做到鞏固呢?王芳很有心,首先,她錄制了講唐詩的視頻放在公眾號上,只要掃描書底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上觀看。聽爸爸媽媽講故事枯燥的小朋友,換個阿姨講,可能就不一樣了哦。一些不擅長講故事的父母也可以模仿王芳講故事的語氣、方式去給自己的孩子去講。不僅告訴父母如何做,還手把手教你做呢!另外,王芳根據小孩子好動、節奏感強的特點,發明了打快板兒背唐詩。因為唐詩本身就押韻,加上快板配上節奏就更加朗朗上口了。
Ⅳ 小學生讀唐詩三百首哪個版本最好
小學生讀唐詩300首。我覺得除了要有唐詩300首。還要有解釋什麼的,這樣子更加能夠理解這首詩的意思。記起來也容易點。
Ⅵ 最好的辦法讀唐詩讀後感
《最好的方法讀唐詩》讀後感
我與這本書結緣,還是在放假前多次聽老師說起里邊一些詩人回的故答事,使我這個對詩不是太感興趣的人,也開始好奇這些詩人之間的友誼、詩歌背後的故事,以及里邊的一些歷史小故事了。這不?一放假我就通過讀《最好的方法讀唐詩》這本書認識了寫這本書的王芳老師,結果還真的愛上了詩,也了解了這一個個偉大詩人的背後故事。
通過讀這本書,我了解了孟浩然的命運,體會了王維的相思,領略了大才子李白的浪漫,感受到了杜甫的憂國憂民。
王芳老師在書中教我們用思維導圖理解唐詩里的意思,原來每一首詩都有這么多的故事,真的是受益匪淺。也讓我找到了好的方法,養成了好的習慣,再讀每首詩時,不由的想知道作者寫作時的心情和背景。真是學習唐詩的神器!我讀完這本書不僅了解了許多歷史典故,更多的是唐詩背誦起來沒有那麼費勁了。
連媽媽看完都說:「這本書太好了,不單單是寫給你們的一本書,也是寫給我們的!我們讀了也感觸頗深」,我也是這樣想的,好想好想和媽媽一起再多讀幾遍這本書,再加深對各位詩人朋友圈的了解。我真是太喜歡這本書了!
Ⅶ 最好的方法讀唐詩 唐詩和宋詞有什麼區別
唐詩押韻,字數,平仄,對仗,韻腳比較嚴明。
而宋詞,不拘於字數,只要押韻,詞又叫,小令
Ⅷ 哪位有 最好的方法讀唐詩 電子版
下載「古詩詞典」這個應用,可以語音讀書,還可以以詩會友。
Ⅸ 讀唐詩看譯文好嗎
當然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