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華為手機的銷售模式
目前,華為手機營銷渠道可以分兩大類:分銷渠道和直銷渠道。分銷渠道分銷渠道主要包括全國總代理商、區域代理商、網上代理商三類,概述如下:1。全國總代理商:全國總代理商指由產品廠家授權、能夠直接從產品廠家批發獲得大批產品、通過其分銷網路向全國各地批發銷售產品的代理商。
全國總代理擁有遍及全國、成熟的銷售網點,資金實力較強,能有效降低廠商資金風險、保證供貨,根據手機市場中銷售渠道格局的變化,總代理不斷強化渠道滲透力和覆蓋面,仍能發揮較好的產品鋪貨和銷售能力。2。區域代理商:省級、市級等區域代理商是從上級代理商或廠商處批發采購產品、但是只能在規定的區域內進行分銷。
區域代理商包括手機連鎖銷售商,例如中復、迪信通、中域,他們即進行手機分銷,同時自身也有一定規模和數量的零售賣場,可以零售手機。區域代理商利用在當地更細致的銷售網路,能夠更有效開拓和擴大手機在地區市場上的鋪貨率、提高市場份額。3。網上代理銷售商。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發展,網上營銷手機的方式也開始在市場中出現。到目前為止,比較成熟、具備一定規模的網上代理銷售商有北斗手機網、太平洋手機網等。
直銷渠道:直銷渠道主要包括自建銷售網路、家電連鎖商場(國美、蘇寧、永樂、大中等)、手機連鎖銷售店(中復、迪信通、中域等)、電子商城(賽博、太平洋等)、大型超市(家樂福、沃爾瑪、華聯、物美或當地大超市等)、移動運營商營業廳、手機商城、手機一條街或通信專賣街、小型手機專賣店(只賣手機的小店,主要在縣城、集鎮)等。
(1)華為解決方案營銷擴展閱讀: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於1987年正式注冊成立,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等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使能未來信息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
2013年,華為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愛立信,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315位。
截至2016年底,華為有17萬多名員工,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6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布「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華為以3950.09億元的年營業收入成為500強榜首。8月,華為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7位。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華為名列第49位。2018年7月19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 ,華為排名第72位。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華為居第六位。
2017年6月30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榮獲中國商標金獎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特別獎。2018年2月,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2018年8月,澳大利亞政府在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禁止中國公司華為和中興為其規劃中的5G移動網路供應設備。
② 華為學習:顧問式營銷落地的「一點兩面三三制」
顧問式營銷在面對ToB領域多渠道多產品組合時,往往需要團隊協作而非單打獨斗。華為在2008年進行了鐵三角組織變革,旨在提升項目運作效率與效果。鐵三角團隊包括AR客戶代表、SR解決方案代表與FR交付服務代表,這三個角色分別負責客戶關系、解決方案制定與交付服務。鐵三角模式有助於全面理解客戶痛點、提升企業與客戶界面的連通性,以及降低人才獲取難度。這種模式強調團隊合作與內部資源整合,確保項目交付與客戶滿意度。
在實施顧問式營銷時,華為提出了一點兩面三三制,即PPVVC模型。首先,聚焦客戶痛點,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利用工具模板輔助挖掘。其次,採用縱深作戰方式,營銷並重,確保多模式營銷動作到位,實現PCDA閉環管理。華為強調體驗式、數字化與工具化營銷,通過公司級、區域級、客戶群和項目級活動展現思想領導力。營銷核心能力包括洞察力、解決方案適配與價值呈現,通過機動部隊圍繞典型場景建立解決方案,實現即時支持與客戶化營銷。
為了確保營銷活動的效果,華為採用PDCA循環管理,通過制定計劃、執行活動、監測效果與總結優化實現閉環。項目運作圍繞營銷四要素的資源投入,關注規模盈利指標,並加強項目管理。在作戰陣型中,一線鐵三角團隊與職能支撐體系協同作戰。一線鐵三角團隊發現與咬住機會,與後端鐵三角協同,聚焦客戶需求。職能支撐體系包括SSD、MSD與TSD部門,提供營銷工具與資源,提升作戰效率。數字化營銷強調客戶、產品、營銷工具、管理與價值的數字化,體驗式營銷則注重直觀體驗。
華為的激勵制度包括及時激勵、延時激勵、機會激勵與事業激勵。及時激勵通過項目獎金分配體現,延時激勵包括工資分配與年終獎,機會激勵側重發展機會與組織權利分配,事業激勵則涉及配股與分紅。華為強調系統性非物質激勵,如個人榮譽獎與小額獎金。項目獎金分配完全由項目鐵三角經營團隊負責,遵循目標正確、團隊活力、合理增長與有效增長的原則。
綜上所述,華為的顧問式營銷通過鐵三角團隊、PPVVC模型與激勵制度實現項目運作、營銷策略與人才激勵的高效協同,旨在提升客戶滿意度、規模盈利與長期增長。這一模式強調團隊合作、資源優化與價值驅動,為ToB領域提供了有效營銷解決方案。
③ 華為GTM(走向市場)和IPMS(集成產品營銷和銷售)實踐
華為GTM與IPMS實踐探索
隨著華為手機業務的迅速崛起,GTM(走向市場)與IPMS(集成產品營銷與銷售)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許多企業開始尋求引進和學習華為的GTM與IPMS運作體系與實踐方法。本文旨在快速介紹華為的GTM與IPMS,並解析其核心價值與實踐要點。
一、GTM:市場落地的策略與執行
GTM,即Go To Market,核心在於通過合理的定位、定價、市場策略和銷售策略,將成熟產品精準投放到目標市場,觸達潛在客戶群,最大化交易機會,實現產品經營效益最大化。GTM崗位主要分為GTM策略、產品GTM、市場GTM三個方向,分別關注產品組合戰略、產品在全市場范圍的操盤與特定市場內的策略實施。
二、GTM的主要工作內容
GTM經理負責品牌管理、產品上市計劃對齊、市場動態分析、風險問題解決、產品S&OP管理及一線銷售計劃管理。這是一種統籌推動產品上市的組織、流程、團隊或崗位。
三、GTM的誕生背景
GTM作為ICT領域的新興崗位,近年來熱度持續攀升。盡管其起源未有確切考證,業內普遍認為源於諾基亞,華為在這一理念上發揚光大,取得了顯著成功。諾基亞的復雜流程、細致分工和龐大的組織結構,以及2B業務的定製化特性,是GTM誕生的背景之一。
四、不同行業與企業是否適用GTM
互聯網行業傾向於將GTM視為銷售部門,以彌補產品經理在渠道與銷售路徑理解上的不足。在2B行業中,GTM雖不常見,華為的鐵三角模型提供了一種有效實踐。對於小微企業,可由產品經理或銷售經理承擔GTM角色。
五、IPMS流程的前世今生
IPMS全稱為Integrated Proct Marketing & Sales,是IPD流程(集成產品開發)的衍生流程,專門針對消費類產品。IPMS從規劃到產品退市,覆蓋了銷售相關前端領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商業成功為評價標准。關鍵評審點GR,實現了開發進度與產品上市進度的互鎖。
六、IPMS在華為的具體實踐
華為的IPMS實踐強調商業成功、全生命周期管理與跨部門協同。通過兩個例會(PCT例會與GTM操盤委員會)確保信息同步與關鍵決策的高效執行。三點關鍵決策(項目開工會、GR2啟動市場拓展與GR4上市准備)保證流程的順暢推進。四馬車(零售部、營銷部、MO營銷運作與產品線)保障業務順利進行。
七、IPMS解決GTM操盤常見問題
通過PCT周例會,有效解決了跨部門協調難、信息同步困難的問題。設立關鍵評審點,如樣機需求收集,避免了研發計劃與一線需求脫節。流程化設計,減少對人的依賴,通過標准化文檔與模板解決人員交替導致的交付難題。
八、企業採用IPMS流程的建議
企業採用IPMS流程時,需確保流程服務於業務,避免成為業務的枷鎖。借鑒華為流程設計邏輯,關注關鍵環節如GR點的設置與運作方式,如例會制與過點評審。流程執行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選擇旗艦產品進行試點,根據實驗效果進行優化迭代與推廣。
總之,華為的GTM與IPMS實踐為市場導向的業務策略提供了一套高效、全面的解決方案,旨在提升產品上市效率、市場響應速度與商業成功。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與行業特性,靈活借鑒與優化這些理念與實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