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為導游員如何進行營銷
1、察言觀色、深入溝通
觀察能力是服務出色的基礎。敏銳的觀察能力是新形勢下對導游的基本要求,有利於導游選擇對客服務的適當時機和對旅遊活動情況做出預測,通過及時服務和正確判斷能夠確保導游提供出色的接待服務。「什麼叫旅遊?客人為什麼要出來旅遊並且要隨團?」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是為了欣賞風景、還是了解當地的文化以及當地的人文風情,答案肯定是因人而異。在我看來,所有旅遊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去外地放飛心情也就是尋開心。這其中有兩個字至關重要,那就是「開心」,由此得知,出門旅遊,開心是最重要的,那麼什麼叫做開心呢?這還真沒想過,翻一下字典,開心是指一種愉快舒暢放鬆的心情,也就是說開心是一種情緒,出門旅遊其實也就是一種心情,心情好了,什麼都覺得好看,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會索然無味。舉例說明,理論上來講,住五星的客人肯定要比二星的客人更加開心,但事實未必如此。我曾經帶過一個質量很高的團隊,住度假村的套房,結果分房時因為排名先後問題導致客人鬧別扭,很不開心。(當然不是我分的,有專人分房)而之後我帶了一個工人團隊住軍營酒店,都是睡上下鋪,因為頭天晚上在車上睡的,加上當天玩得比較盡興,盡管軍營的條件不是很好,客人卻相當滿意,晚上猜謎、唱歌玩得不亦樂乎。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就是二者心情不同。怎麼樣才讓遊客在行程中有一個愉快的心情呢?這就要求我們導游員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學會察言觀色,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客人的心情變化。當然這是一個心理變化過程,是微妙的,抽象的,況且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把心情寫在自己臉上,有深藏不露的,有小題大做的,有故弄玄虛的,真正學會察言觀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平時不斷的學習和揣摩。但有些東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比如團隊的屬性,客人是否累了、渴了、煩了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帶團的過程中養成一種習慣,多看多想,實時監控,隨時了解客人的情緒變化,盡可能將不滿情緒扼殺在搖籃中。
2、顧全大局、有得放矢
做導游一定要有大局觀念,面對三四十個人的大團,讓每個人都滿意也許不大可能。這就要求我們務必遵循一個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在團隊剛剛到達的時候,導游不可能成為團隊的核心,在接下來的行程當中,要藉助團隊領隊的影響力,使自己逐步成為團隊的核心部分,和領隊一起協調有可能出現的分岐。比如說天雨路滑,大部分客人願意坐纜車上下,可仍有少數幾個想步行上山。作為導游就應該立即想到:第一,下雨台階濕滑,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第二,如果兵分兩路,不可能同時在山頂匯合,勢必影響下一步行程,甚至可能出現更大的分歧。為了服從大多數人的利益,可以對另外幾個進行耐心細致的勸說,一般客人都會理解。然而晚上入住酒店後,導游最好單獨對那幾個「被迫」坐纜車的客人再次進行解釋工作,或是在後面的行程中在不影響行程的前提下適當安排自由爬山的時間,彌補他們的缺憾,這是有的放矢。導游不但要有大局觀念,還應該有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服務。
3、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做導游面對的群體非常復雜,具有多樣性。盡管客人出自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社會層次,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花錢買開心。導游是一種服務行業,不像醫生救死扶傷,律師匡扶正義,但是導游的工作能讓人們的生活錦上添花。做服務行業沒有不受委屈的,尤其是做導游,客人坐著我站著,客人吃著我看著,客人玩著我累著,但是只要你真的講解到位了,服務到位了,出門旅遊就圖個開心,真正雞蛋裡面挑骨頭無事生非的客人是不常見的。但有的時候,你做好了自己份內的事,卻因為一些不是導游自身原因造成的不愉快,導致客人抱怨、指責、甚至投訴,比如半路上賭車,到了索道排隊,上了山頂下雨了什麼都看不見,回到酒店菜放咸了等等,我想這個時候導游的心裡最委屈,最不好受的跟著客人受累還受氣,越想越氣,越想越想不通,但是如果此時你能站在遊客的角度將心比心想一想,假如你花了幾千塊高高興興地出來玩,結果半路賭車,到了景點啥也看不見,吃個飯菜鹹得要命,你會開心嗎?這時候的客人當然會往導游身上撒氣了,誰讓我們做的就是這一行呢?這樣想不是讓大家逆來順受,而是告訴大家換一種思維方式,正確對待、理解客人的不滿,然後再進行安撫、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阻止這種不滿情緒的蔓延擴散,想其它辦法盡量彌補客人的遺憾。如果大部分時候我們能站在遊客的立場上想一想,也許就不會感到那麼委屈了,你會發現輕松得多,簡單得多,許多問題迎刃而解,許多情緒化解得無影無蹤。舉例說明,我曾經帶過一個團去張家界,三十個人,那個時候景區的隧道還沒修好,環保車只負責送到梓木崗,之後就不管了,當時天色已晚,伸手不見五指,我和當地導游交涉了四十分鍾無望之後(前一天都負責接送,就那天開始不送了),只能調我們的大巴車到梓木崗,上車之後,等了足足一個小時,又累又冷又餓的客人開始責難,而我只用了一句話就平息了這場風波,我拿起話筒,作神色凝重狀:我代表張家界環保客運公司總經理對大家致以深深的歉意,並且很負責地告訴大家,我×××不是人!就這樣一句玩笑話,讓客人鬨堂大笑,所有不快的情緒一掃而光。試想當時如果我跟客人解釋這不是導游的錯,也不是司機的錯,而是張家界景區的錯,只會讓客人覺得張家界景區管理太糟糕,這樣可能會助長客人憤懣的情緒。但是如果你站在客人的角度,用詼諧幽默的方式批評環保客運公司的不足,幫客人出了這口氣,客人會感到舒服得多,因為你說的,正是他們所想的。
4、處處留心,超值服務
所謂超值服務就是超出客人的預期,讓客人有一種莫大的滿足感甚至是受寵若驚的感覺。一個行程當中,在不影響原則的前提下,給客人贈送一兩個超值服務,說不定你自己也能收獲到意外的驚喜。比如現在有很多景區免費開發,我們帶客人去張家界和鳳凰古城的路上,順便去荊州古城給客人30分鍾免費拍照,讓他們9個小時的車程之間有個調整。再例如去年我帶團去北戴河,在海濱浴場看到景區工作人員在布置舞台,一打聽原來晚上有場大型演出。但是我們的門票是一進的,就是說晚上出去吃飯了再進來要再買一次門票,我立刻跟地接導游和團隊領隊商量把晚餐改在了景區裡面,這樣我們不花錢就看到了以大海為實景的演出。很多客人看完後說謝謝我送他們這個意外的驚喜,他們從來沒有看過這么美的舞台這么精彩的節目,連稱現場和直播就是不一樣。
5、超前意識、憂患意識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習慣,接團之前拿到行程就開始盤算,行程怎麼走,哪一天該進哪個景點。反正我是這樣,每一個團隊在接之前都會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里過一遍,進什麼景點估計多少時間,甚至什麼時間到酒店,幾點叫醒客人我都能算個八九不離十。導游的工作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尤其在旺季,一不小心就會出問題,這種時候光會隨機應變是不夠的,還需要超前意識。比如說訂餐,只訂好餐標、口味還不夠,你還得想到在你到達的那個時間,餐廳能不能坐得下;比如跟酒店確認房間,光確認間數還不夠,還得確認樓層,房型是否一模一樣,有沒有空間稍大的,那幾間靠山,那幾間靠馬路,這樣你心裡才有底。如果房間不行,可以在團隊沒有到達之前趕緊調整好,這樣可以在分房時省去許多麻煩。再說說憂患意識,所謂憂患意識,就是說凡事往壞處想,做最壞的打算,在客人面前千萬不能不著邊際地抬高他們的期望值。舉例說明,眾所周知,麗江玉龍雪山景區的天氣是不可能完全預測准確的,如果碰到有可能下雨的陰天,我都會在車上鄭重其事的交待客人,今天天氣不明朗,很有可能會下雨,所以凡是帶了雨具的朋友,請全部帶上,一旦下雨將會相當麻煩。上山之後,如果果真下雨了,客人會覺得你工作細致入微,經驗豐富,料事如神;如果沒下雨,放心,沒有人會追究你讓大家白拿了雨具的責任,而且你剛好可以借題發揮,說大家的運氣實在太好了,像平時這樣的天肯定早下雨了,下雨了又冷又見不到雪山,還是大家是福人自有天相啊。這樣一說,客人肯定樂開了花。
6、回訪 很多導游在送團之後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尤其是質量不好的團隊,巴不得行程早點結束回家好好睡上一覺。誠然導游工作是腦力與體力的雙重考驗,很累很辛苦,而且團隊送走了,導游的工作也就結束了,不需要再做什麼了。但是真正敬業的、優秀的導游不會這么做,而是選擇在團隊平安到達後的24小時內再次向領隊致以真誠的的問候,不需要打電話,發簡訊反而更合適,內容跟歡送詞大同小異。因為客人到達後的第二天,很有可能在你發簡訊的時候,客人已經回到公司上班,領隊剛好在跟組團單位商量結餘款的事情,可以想像得出來,無意中收到溫馨的祝福信息,每個人都會開心,那麼之前種種小小的不愉快,很有可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這不光是對我們旅行社負責(因為現在我們旅行社做一個團確實不容易,跟蹤服務是一件有力的武器)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營銷學有一句話叫一次營銷的結束是下一次營銷的開始,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的付出跟收獲是成正比的。 當然,回訪不局限於發簡訊一種方法,亦可在團隊玩得最開心的時候跟客人一起拍集體照,完了把郵箱號告訴大家,回家之後,再打電話詢問,表面上是為了照片,實際是問候客人,讓客人再次加深印象。我現在幾乎每個團隊都會收到十來張照片,放在電腦里,沒事拿出來看看,想想這個團成功的地方在哪裡,最失敗的又在哪裡。
總之,做一個優秀的導游,就是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不斷學習。導游無止境,世界上沒有最厲害的導游,只有最用心的導游。那些優秀的導游,只不過比你多帶了幾個團,多看了幾本書,多用了些心罷了
㈡ 旅遊客源市場是什麼意思
旅遊客源市場是指旅遊區內某一特定旅遊產品的實際購買者和潛在購買者。
客源市場是一個人口眾多、構成復雜的巨大市場。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文化興趣和不同的旅遊需求。因此,客源市場的需求是多樣化的。
作為旅遊目的地,有必要通過調查研究,確定不同市場環境下客源的不同需求。我們不能依靠主觀臆斷,而應採取有效的方法來滿足客源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影響旅遊市場的季節性因素有兩個方面:
一是旅遊者休閑度假的季節性。例如,德國人出國的高峰期是春季,而日本人則集中在8月份。
二是旅遊資源的季節性,如秦皇島海濱浴場在夏季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避暑,而哈爾濱則在寒冷的冬季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形成了旅遊市場的強烈季節性。旅遊經營者除了充分利用旺季外,還應開發受旺季影響較小的產品或創新淡季旅遊產品,打破旅遊的季節性限制。
(2)海濱浴場冬季營銷方案擴展閱讀:
21世紀的旅遊業,將主要突出以下變化和特點:
(1)旅遊將成為人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規模會逐年擴大;旅遊經營將實現集團化、網路化、國際化,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將成為世界旅遊的熱點地區,中國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2)傳統觀光旅遊將讓位於休憩度假旅遊,散客旅遊已慢慢成為主流;突出主題化旅遊特色(含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深層次文化特色),強調個性化服務。
(3)生活旅遊成為了一種新的旅遊時尚,「回歸自然」、「擁抱自然」和「感受自然」已形成現代旅遊的追求和文明標志。
(4)可持續旅遊已成為現代旅遊追求的最高目標。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環境規劃署和世界旅遊組織等在西班牙召開了「可持續旅遊發展世界會議」。
通過了《可持續旅遊發展憲章》、《可持續旅遊發展行動計劃》等重要文件,強調旅遊發展必須建立在生態環境的承受力基礎上,並符合當地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和道德規范。
㈢ 發展海島旅遊業會受到哪些條件影響
海島旅遊憑借其神秘性和冒險性已經成為世界旅遊熱點,但我國對海島旅遊的研究卻明顯滯後。為探討海島旅遊的一般規律,本文以遼寧省長海縣為例,分析了長海縣發展旅遊的資源優勢,並對其旅遊業的現狀進行了總結,認為長海縣的旅遊業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受體制瓶頸、基礎設施、服務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其海島旅遊資源的優勢並未充分發揮出來。如何變資源為效益,應從旅遊資源優勢等方面著手,打造特色旅遊產品,加大宣傳力度,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水平,合理進行開發建設,以達到加快長海縣旅遊業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 海島旅遊;旅遊開發;島嶼;長海縣
海島旅遊作為使人融入自然的精緻旅遊,憑借其神秘而遙遠的特性吸引了世界大量的遊客。在海島地區發展旅遊業有利於克服其地形狹小、與外界隔絕和缺乏資源等不利因素;對振興區域經濟、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打破以漁業為主體產業的單一經濟模式、使海島地區經濟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等方面也起到積極作用。泰國的普吉島、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韓國的濟州島、日本的沖繩列島、西班牙的巴利阿里及加那利群島、中北美加勒比群島以及地中海的塞普勒斯、馬爾他等島國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旅遊業已成為其支柱產業和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可見,海島旅遊開發成敗對區域經濟發展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國海島旅遊業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剛剛起步,發展時間較短,對海島旅遊的研究也頗為有限。本文以遼寧省長海縣旅遊業為例,探討了這種島嶼旅遊的發展特點並提出了幾點對策,以期對我國海島旅遊開發提供借鑒。
一、長海縣海島旅遊資源的優勢
遼寧省長海縣位於遼東半島東側黃海北部海域,西距大連52 n mile,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目前長海縣由142個島、坨、礁組成,陸地面積119.24km2,跨海域面積7 648km2,主要島嶼有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獐子島、海洋島、格仙島、瓜皮島、哈仙島、塞里島、烏蟒島、褡褳島、大耗島、小耗島、鳥島等,統稱長山群島,又稱長山列島。其中有20餘個島有居民常住。海島景觀是長海縣旅遊資源的主體。在長達428.5km的海岸線上,「海、山、礁、灘」渾然一體,在浩淼煙波之中的競相輝映,粼粼碧水,托出一方人間仙境。由於長海縣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的背景,使它具備其他海島地區和濱海地區所不及的優勢和特色。
1.迷人的海島風光
長山群島屬長白山山脈的延伸部分,後隨黃海北部平原一起沉陷為海,原生的嶺峰突兀海面形成群島。長海縣屬基岩海岸,這里岸線曲折,岬灣間布,山丘臨海,基岩裸露。在波浪不斷磨蝕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海蝕地貌景觀。大長山島的圓門礁,大耗子島的象鼻子山,海洋島的眼子山以及諸島在曲折海岸線上的海蝕物,如美人礁、猴兒石、獅子石、萬年船、磐石、爐子、海上石林等均屬此類。還有在石城島境內有被稱為「海上小桂林」的銀窩石林,像九顆明珠鑲嵌在縣境東北部海面的海王九島,浩淼煙波中的黑石礁和白石礁(俗稱「黑白石」為舉世無雙的礁石組合)以及廣鹿島的老鐵山風景區內的高山深湖等景觀使長海縣更加引人入勝。
長海縣有許多優良的沙灘,是天然的海濱浴場。至2000年,全縣已開發建設海水浴場10處。長海已開發的海濱浴場主要有四道溝、沙尖、蘇家灣、石城島西南、北海、金沙灘等浴場,全縣海灘寬闊平緩,海水清澈潔凈,自然條件好,具有很大發展潛力。長海縣的環海公園樹綠花香,山峰濃蔭覆蓋,新樓五彩紛呈,「雙鳳朝陽」、「海神觀潮」、三元宮、四塊石等人文景觀與自然美色競相輝映,分外妖嬈。我國著名詩人郭沫若先生就曾被這里的風光所陶醉,留下了「媲子窩前舟暫止,陽光璀璨海波平,汪洋萬頃青於靛,小嶼珊瑚列畫屏」的不朽詩句。而今,長海全縣森林覆蓋率平均達到62%,局部高達90%多,被評為國家級海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和遼寧省五十佳境。現已劃分為九大旅遊風景區,即大、小長山島、哈仙島、廣鹿島、獐子島、海洋島、烏蟒島、瓜皮島和格仙島景區,使長海縣更添無窮魅力,見表1。
2.宜人的氣候,優美的環境
長海縣四周為大海環抱,海洋的天然調節作用使長海縣具有宜人的半濕潤季風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夏不酷熱,冬少嚴寒,年平均氣溫在9.6~10.5℃,比同緯度的內陸地區溫和,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均較小,有「天然空調」和「天然氧吧」之美稱,因此特別適合休閑避暑、觀光度假。因為遠離塵囂,沒有污染性工業,這里的大氣環境和海水水質均達到國家一類標准。宜人氣候、清澈海水、湛藍天空、成群海鳥、金黃沙灘、海蝕洞穴、奇礁怪石組成了秀美壯闊的海島景觀。
3.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
長海縣人文景觀保存完好,至今共有43處。據已發掘的30餘處貝丘遺址和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顯示,早在6 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在海島繁衍生息,漁獵耕耘,創造了長海早期文明。目前,這些文物保存完好,可供遊客參觀游覽。由於長海縣地處邊防要塞,京津門戶,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就爆發在長山群島東北海域。在1904年日俄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入侵中國東北各地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海縣都被列為臨時根據地,為長海縣發展旅遊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4.豐富的海食特色產品
長海縣位於著名的海洋島漁場之中,素有天然魚倉之美譽。魚、蝦、蟹、貝、藻資源極其豐富,有優質刺參、皺紋盤鮑、大連紫海膽、中國對蝦、魁蚶、海螺、蝦夷扇貝等海珍品10餘種,六線魚、黑鮶、星鰻、鮃鰈等經濟魚類近百種,海帶菜、裙帶菜、紫菜、綠菜、龍須菜等藻類數十種。用這些海產品製作出具有長海風味的海鮮佳餚,如燒海參、烤大蝦、蒸鮑魚、爆干貝、炒香螺、涮文蛤、扒魚翅等,可使遊客大飽口福,流連忘返。豐富的海產品發展了長海縣的「海食文化」,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優勢條件。
二、長海縣旅遊業發展現狀
作為全國惟一的海島邊境縣,長海縣風光旖旎,島嶼眾多,集「3S」(海水、陽光、沙灘)旅遊資源於一身,發展旅遊業的優勢得天獨厚。盡管長海縣旅遊業在20世紀90年代剛剛起步,但發展較為迅速。據統計,1990—2002年,長海縣接待遊客量由19.5萬人增長到44萬人,增長近126%;旅遊獲得的綜合經濟收入由200.6萬元增長到1.23億元,增長約61倍(圖1)。2002年全縣旅遊綜合收入佔全縣GDP的5%。旅遊業已成為長海縣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也是今後長海縣所要發展的重要產業。對長海縣的旅遊業和GDP做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Y=36 018.72+8.255×X(其中,Y為GDP,X為旅遊業產值),也就是說長海縣的旅遊業產值每增加1萬元,其GDP就相應增加36 027萬元。可見長海縣的旅遊產業對其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拉動效應,帶動了長海縣的交通、餐飲、建築、商業、通信、文化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發展長海縣旅遊業既是完成大連市建成國際性風景旅遊名城目標的一部分,也是建設「海上遼寧」的內容之一。由此可見,發展長海縣旅遊業具有重要意義。雖然近年來長海縣的旅遊業發展很快,但仍要加大其發展旅遊業的力度,把長海縣的旅遊業做大做強。
三、長海縣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長海縣是東北地區惟一獨具特色的海島旅遊區,但由於起步較晚、缺乏投資等原因,旅遊資源開發的層次和深度都遠遠不夠,許多旅遊景點鮮為人知。盡管長海縣的旅遊業發展較快,但與國內外海島旅遊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還很大。
1.體制瓶頸等因素制約著旅遊業的發展
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的行業,涉及社會各個部門,沒有一個健全有力的管理體制,旅遊業就不能正常發展。目前,長海雖然發展旅遊業熱情很高,但旅遊業體制改革相對滯後,法律不健全,多頭管理、政企不分問題比較嚴重,旅遊單位內部結構不合理,尚未形成旅遊事業委員會之類的機構,來統一協調與旅遊業有關的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關系,影響了長海旅遊業的開發潛力和未來發展空間。另外,長海縣是我國的邊境縣,並未完全對外開放,客觀上也影響了其旅遊業的發展。
2.基礎設施不足,服務水平較低
由於資金緊缺、融資渠道少等原因造成了如下問題:(1)交通問題仍是制約長海縣發展旅遊業的「瓶頸」,遊客進島後,擔心進得來、出不去。島陸間客運航線不是很發達,目前只有5條。通往景(區)點的道路還不十分暢通,許多景點難以到達;景區標志、景區介紹不夠,景點內缺乏旅遊紀念品的專賣店和各種娛樂設施,景點的廁所問題和垃圾問題等都困擾旅遊業的發展。由於沒有初具規模的旅遊景點,遊客「白天洗澡,晚上睡覺」和「行大於游」的問題很嚴重。(2)長海的旅館、飯店建設檔次較低,正在申請星級賓館的共5家,包括長海飯店、綠島賓館、郵政賓館等;二星級賓館僅長海賓館1家。漁家旅店仍是接待遊客的主角,約占其旅店總數的69%,與今後旅遊業發展和接待能力的要求仍有相當差距。(3)長海縣旅遊業隊伍不但人員數量少,而且整體素質不高,目前長海縣僅有1家旅行社,企業管理層在大專以上學歷的僅有2人,相當一部分旅遊企業處在 「小、散、弱、差」的發展階段。在管理上劃地為界,各自為政,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簡單陳舊。由於管理不完善,漁家旅店市場秩序混亂,無證無牌經營和不正當競爭現象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造成了長海旅遊業仍在低檔次徘徊。從旅遊開發的6個層次行、住、食、游、購、娛來看,長海縣旅遊業僅停留在住、食兩個層次上,而行、游、購、娛層次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服務質量低下從客觀上抑制了遊客消費,使得長海旅遊綜合效益不高。
3.旅遊產品單一,旅遊季節性明顯
旅遊產品雷同的問題現仍是制約長海縣旅遊業發展的因素之一。長海五個鄉鎮旅遊資源的開發幾乎是窺一斑而見全豹,景點處在「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狀態,特色不突出,定位未把握准。由於海濱浴場游樂項目較單調,加上景區增設多形式、多渠道冬季度假不夠,造成吸引遊客的辦法不多,形成5—10月主要景點人滿為患,甚至出現遊客超過景點容量的問題,影響幽靜的環境;而11—4月絕大部分景區遊客寥寥無幾,氣氛十分冷落,大量遊客設施閑置,影響旅遊業經濟效益。
4.景點開發不充分, 缺乏統一規劃
「政府主導型」戰略在具體指導長海縣旅遊業發展進程中體現得不充分,缺乏統一規劃,實際投入與發展需求脫節。旅遊資源仍處在原始的粗放型經營階段,該硬的產品沒有硬起來,未在品牌塑造上下功夫;而營銷上品牌意識又更淡薄,至今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未充分轉變為旅遊商品優勢。海濱度假、海水潛泳、海島狩獵、會議旅遊、民俗旅遊等專項活動尚未起步或未正常開展起來,盡管近幾年增添了一些如 「漁家風情游、垂釣趕海游、海島風光游」等十幾個特色旅遊招牌,但由於整體形象不夠鮮明、生動和突出,始終未形成轟動效應。
四、加快長海縣旅遊業發展的對策
由於被大海所環繞,因此長海縣的旅遊資源優勢首先在於「海」。但就目前而言,長海縣的旅遊資源優勢並未充分發揮出來,其主要原因是沒有以「海」為主題進行充分挖掘,旅遊項目仍停留在「觀海」、「玩海」的初級階段,深層次的旅遊項目開發尚屬空白,這也是長海縣旅遊開發應該尋求的一個突破口。為了加快長海縣旅遊業的發展,長海縣應發揮海島旅遊資源優勢,系統開發旅遊產品。
1.堅持統籌規劃和梯次開發的原則
目前,長海縣尚無一個完整的旅遊規劃,當務之急是要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布局。長海縣旅遊景點和景區都具有很好的開發價值,但就目前的人力、財力,不可能同時投資開發和規劃,這就要求長海縣政府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和「先宜後難,滾動發展」的原則,有重點、分批次地對景區景點進行開發。長海縣景點和景區最具吸引的是耶爾瑪克灣和鐵山風景區,目前就應以這幾處為龍頭和重點,進行先期規劃和開發。同時還要考慮到通信、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方面,如目前大長山島已經擁有海水淡化廠和污水處理廠,獐子島水質好等因素優先發展旅遊業,以此帶動長海旅遊產業的升級。
2.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拓旅遊市場
長海的客源市場可概括為「一點二線」,一點即大連,二線即東北、華北,客源量及其消費能力極其有限。建議借鑒馬爾他旅遊業的發展模式,利用媒體廣告、車身廣告、列車廣告等廣告形式以及電視廣告、電視采訪、報刊、廣播、網路等手段,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客源市場多元化。可以在客源重點地區舉行旅遊博覽會或設立分支機構,以各種有效的形式提高長海縣旅遊業的知名度。要立足於東北、華北客源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要將觸角延伸到南方、西北乃至日本、韓國、東南亞和俄羅斯。要提升長海旅遊局在對外旅遊產品宣傳、旅遊立法、整頓旅遊市場秩序上的職能和作用。政府要積極向當地居民宣傳旅遊業所帶來的好處,使當地居民正確認識旅遊業,積極配合政府和開發商將旅遊業搞大、搞好。
3.通過多渠道改善基礎設施和提高服務水平
加強海上交通和島上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以海上交通帶動海島開發,要解決好交通和島上的接待服務。旅遊業是一項投入比較大的產業,在當前財政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多渠道籌集資金,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投資機制。要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收益」的原則,大力吸引民間資本投資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大型牽動性景點,參入娛樂、賓館、飯店、通路建設,努力增加陸島航線和島上公交車線路。切實做到使遊客進得來、出得去,住得下、吃得好的接待問題,引得進、留得住的旅遊問題。同時,要引進和培養旅遊專業人才,提高服務水平。要對旅遊從業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提高業務素質,使長海旅遊走向規范化。各職能部門必須加強對漁家旅店的管理,組織嚴格的年檢制度,對不合格的漁家旅店進行嚴肅的取締。
4.發揮海釣優勢,發展海島生態文化游
長海縣旅遊業發展應圍繞「海」字做文章,按照發展「海島生態文化游」的總體思路,在旅遊項目設置上注重娛樂性、參與性和科技性,充分利用海洋優勢。
由於長海縣是漁場,烏蟒島又是中國釣魚協會海釣基地,建議開發以獐子島、褡褳島、大耗島、小耗島為主的島嶼資源,開展海釣旅遊;以資源底播增殖生產為背景,開發海底觀光旅遊;以島、坨、礁和近海漁業生產為資源,開發海島生態風光游。要形成集海上觀光、垂釣、趕海、潛水、養殖、捕撈、野餐於一體的海上特色休閑度假游,開展遊艇環島游、觀鳥游、海島科普夏令營游、海島生存挑戰游、品嘗海鮮游等特色旅遊項目。舉行以飲食、禮儀、節慶活動、婚喪嫁娶、文體娛樂、漁家號子為主題的漁家風情游,與傳統的「海神娘娘」等海島文化相結合,突出海島特色。開展旅遊觀光和參與性活動,讓遊客吃、住在漁家, 讓遊客隨船出海,開展如垂釣和養殖旅遊等活動,充分體驗海島民俗風情。
5.充分開發各種旅遊產品,突出自身的特色
要抓好海濱浴場建設,開發與完善海濱浴場旅遊產品,增加海上體育項目(如滑水、帆板、沖浪、摩托艇等),以豐富海島旅遊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強化「精品」意識,增設歷史博物館,盡快購置水下觀光民用潛水艇和空中觀光飛艇等先進旅遊設備,運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增加游覽項目,以期延長遊客逗留時間,在旅遊市場上創出自己的品牌。
進一步開發旅遊紀念品市場,利用海島的民俗風情和文化,生產科技含量大、檔次高和有藝術性、收藏性的產品,以吸引更多的遊客上島,增加旅遊收入。組織島民生產手工藝品等紀念品,不僅可以滿足上島遊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讓遊客體會異國、異地的海島風情與文化,提高長海縣的旅遊品位和檔次。
6.注重環境保護,開展可持續的海島旅遊
按照可持續發展思想,旅遊資源的開發要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切不可一哄而上,盲目開發,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要做到控制環境容量,依法開發,防治「三廢」,節約資源。長海旅遊應成為生態旅遊的一部分,盡量使遊客回歸自然,因此賓館、飯店不應該為大體量、有礙視線的高層建築,必要的建築要遵循「小、散、藏」的原則建設和布局,違章建築應堅決拆除。加強開發商、當地居民和遊客三者間的環保意識,實施長海縣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英]倫納德·J.利克里什,[英]卡森· L.詹金斯.旅遊學通論[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7.193~204
2 柴壽升,王樹德,姜琳.論青島海島旅遊開發的現狀及對策[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3(3):52~54
3 凌申.海島旅遊村鎮建設芻議———以劉公島為例[J].小城鎮建設,2004(3):78~79
4 李悅錚.發揮海洋旅遊資源優勢,加快大連旅遊業發展[J].人文地理,2001(10):93~96
5 長海縣志辦公室.長海縣志[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2.1~2
6 Lockhart D.1997.Island and tourism: an overview[M]. In:D Lockhart and D Drakakis-Smith,eds.
Island tourism: Trends and Prospects.153~162
7 馬爾他政府採取措施推動旅遊業發展. http://www.chinamalta.com/news/tourism.htm
8 《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報告》編寫組.全國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報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651~652
9 白潔.發展海島旅遊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生態科學,2002(5):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