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2014年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方案

2014年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4-05-22 11:17:28

①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試行)的教育部辦公廳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試行)》的通知
教師廳函[201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師范大學,有關單位:
為指導各地組織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規范引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建設與實施工作,依據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我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試行).docx
教育部辦公廳
2014年5月30日

② 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5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 經驗 ,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工作做一個 工作計劃 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工作計劃很難寫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1

我在本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期間認真學習了各位專家教授的授課精髓,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為了能讓本次培訓中學習到更多的現代化 教育 手段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進步,以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現制定個人的研修計劃如下:

自我分析:

通過這次的信息技術能力測評,我在信息技術能力方面全部不合格,自己還達不到信息技術能力的運用初級階段,自己在word和excel的運用上還僅僅知道一些皮毛知識,還幾乎不能運用PPT製作課件;在交互電子白板的操作和使用、數學化學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網路環境支持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多媒體圖像素材加工與處理等方面還處於空白階段。

研修目標:

通過這次培訓前的測評結果來看,我應該側重學習交互電子白板的操作和使用、數學化學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網路環境支持的初中數學化學探究式教學、多媒體圖像、素材加工與處理的基礎知識和運用,把學習到的信息技術應用課堂教學上,提高自己課堂教學能力,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學習課程標准為抓手,通過課堂改革,轉變教育觀念,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學習word和excel的相關知識,科學化的管理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科學的分析,讓自己從以前的用計算器,甚至於用算盤中解脫出來。從而促進自己向專業教師發展,同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教學相長。

研修計劃:

1、完成培訓課程計劃中規定的學習要求,及時登錄上網學習視頻講座;參加網上網下的積極參加互動研討、學習 反思 、答疑等活動;按照要求完成作業。

2、學習多媒體圖像素材加工與處理、多媒體資源的獲取與處理等了解與教學相關的通用軟體及學科軟體的功能及特點,掌握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製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與 方法 ,掌握互聯網、移動設備及其他新技術的常用操作。並能熟練應用到教學和管理中,既減輕教師學生的負擔,又提升自己的能力。

3、學習word和excel、PPT以及多媒體素材加工,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到備課、課堂教學和編寫課堂練習中,利用技術支持,改進教學方式,使課堂氣氛更活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自己的組織和管理課堂的方式方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4、學習數學化學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網路環境支持的初中數學化學探究式教學、數學化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案例評析等知識,並在以後的自己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讓自己的課堂教學從傳統模式走向現代教育模式,徹底改變自己的 教學方法 ,適應現代人才的培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學習計算機網路教室的操作與使用、交互電子白板的操作與使用、多媒體教室系統的操作與使用等了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類型與功能,熟練操作常用設備。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這些設備,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並使用支持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網路教學平台等技術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使課堂氣氛活躍,體現生本課堂的基本理念,從而實現多 渠道 鍛煉學生學習的能力。

6、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理解信息技術對改進課堂教學的作用,具有主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意識。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使自己運用現代化技術教學的水平有所提高,促進自己向專業教師發展。

7、在本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結束後,我還要繼續學習相關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能熟練的運用各種信息教育手段。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鍛煉、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達到轉變自己的觀念,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爭取做一名真正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教師。

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2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更新教學理念。

1、利用網上學習交互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從教學內容、策略、方法、步驟,都是教師事前安排好的,學生大多處於被動地參與。而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優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創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互動式學習環境。留給學生自主權、選擇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實踐活動。

例如: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認識圖形(一)」:教師抓住一年級的孩子愛玩且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徵,及感性認識為主的認知規律。將教學過程大膽設計在一整套電腦游戲中。由第一關「比一比」「比比積木大小和面的多少」進入學習要點,初步形成對體積面積的感性認識;隨後進入「找一找」,讓孩子在配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中進行復習鞏固;最後又設計「闖關」游戲及時反饋學習情況等。整堂課富有吸引力,實現人機交互,師生、生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刺激多種感官,激發學習興趣。

有這樣一個案例,在進行「毫米的認識」教學時,教師將 兒童 熟知的「龜兔賽跑」動畫片稍作修改後作為導入,讓孩子們想一想「小蝸牛、小烏龜和小白兔都跑了500(註:分別為500毫米、500厘米、500米),為什麼大家都說小白兔跑的最多,而小蝸牛跑的最少?」可愛的動物卡通、動聽的音樂強烈的刺激學生的視聽器官,引出的問題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觸發了孩子在整堂課中都積極動手、動腦,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最後鞏固練習環節教師大膽創新,將其設置成動畫「粗心的豬八戒」。通過師生互動,幫「豬八戒」找出他的錯誤。整堂可看、可聽、可說、可操作,腦、眼、耳、口、手並用,學生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讓一節抽象的概念「活」起來。

3.利用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

互聯網特有的開放性,極大地拓展和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環境。比如,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安排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搜集有關數據:有的是某兩個星球之間的距離,有的是中國土地面積大小,有的是申辦奧運現場直播的收視率……通過覆蓋面廣泛、富有教育意義和說服力的數據材料,學生不僅輕松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再如,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上完《年、月、日》的知識之後,安排了一個實踐活動――「製作年歷」。這時,教師大可不必按傳統教學習慣,幫學生搜羅一大堆年歷、日歷甚至美工書籍之類資料。只需要指導孩子們「輕輕點擊滑鼠」,你會發現,幾天後他們交上來的作品,頁面之美觀、內容之充實、想像之豐富都是那樣的出乎你的預料。

二、固守傳統之憂與現代信息技術濫用之患。

1、傳統思維定勢的形成,限制教育的進步與發展。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多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上,學生只記結果而不研究結果如何得來;只聽不思、唯書至上、為師獨尊等。這些傳統的習慣極大地影響者學生 創新思維 的發展,成為批判、探究精神發展的瓶頸。

傳統課程的弊病主要表現在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創新能力,具體表徵為:

(1)課程內容陳舊,過於強調學科體系,脫離社會實際。

(2)課程實施基本以課堂、教師、書本為中心,難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課程管理統得過死,難以適應不同地區和不同學生的多樣化要求。

2.現代信息技術過度濫用,束縛教師課堂設計能力。

計算機作為輔助手段引入課堂教學,計算機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需要一個較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教師和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還欠熟練,同時,缺乏專家和相關理論指導,缺乏合適的網路課件或工具平台,會使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本身難以系統化,顯得零敲碎打。若教師自製課件,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反而耽誤自身的教學任務,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為了「趕上」教學改革步伐,有的教師上課,不論什麼類型什麼內容的課,也不管合適不合適,一堂課從頭到尾,不寫一個粉筆字,全用電化設備打出來,似乎這才有新意,才符合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精神。而教師一節課的主要任務只有不斷點擊滑鼠,挖空心思的讓學生圍繞事先設計好的課件運行流程轉。更有甚者,一些公開課、觀摩課,幾乎演變成了各種電教實力、電教手段的大比拼,而教育教學的.靈魂――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養卻盪然無存。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優化整合――素質教育和時代發展的必然。

1.教學設計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優化整合。

同樣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中的《軸對稱圖形》,有這樣兩份設計迥異的案例。第一位教師先用計算機展示一幅色彩鮮艷的秋天風景,聲情並茂地說:「你們看,秋天多美啊,火紅的楓葉,美麗的蝴蝶,……來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會發現很多美景」。電腦一一抽出楓葉、蝴蝶、松樹的圖案,接著通過不斷的啟發,讓學生找出它們「軸對稱」的共同特點。這精美的畫面與學生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學生們的審美感。

第二位教師將自己的教學活動安排在網路教室進行。電腦屏幕上首先出現了一小段中國傳統喜慶場面,其背景用一個巨大的紅雙喜襯托。教師讓學生回憶手工課上剪「紅雙喜」的方法過程,揭示「軸對稱圖形」;然後請學生進入電腦資源庫,找一找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說一說「軸對稱圖形」的作用;即時訓練時,教師請學生根據軸對稱圖形的軸對稱性,完成電腦中沒有畫完的畫;在鞏固練習環節中,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或運用手工剪紙、或展示自己的繪畫特長、或選用電腦繪畫技術等,利用軸對稱圖形繪一幅你自己認為最美的畫;最後課堂 總結 時,由師生共同進入「聊天室」「聊一聊、議一議」,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所感。

乍看第一節課運用了多媒體展示,激發了學習興趣。然而,仔細揣摩兩節課,不難發現第一節課的教師僅把電腦作為一個展示圖形的工具,學生還是沒有擺脫「跟隨著老師學習」的傳統模式。第二位教師則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網路的廣闊性和互動性,「找圖形」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大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動腦發表自己的主見。兩節課放在一起一比較,便凸現出第二位教師教學設計,真正充分運用了信息技術手段和網路優勢,以有效輔助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延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會學」上,逐步要求學生能利用信息技術自主解決問題。例如,人教版第十二冊「統計圖」的整理和復習,教師要求學生課前通過各種渠道分小組統計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來水和電的使用情況。上課時,生與生、組與組之間在bbs中交流統計結果,並對結果進行討論。得出垃圾袋濫用帶來的「白色污染」,浪費木材、能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現信息、分析原因、解釋所用的查詢策略,並根據不同成員提供的信息,自主運用不同的統計圖(表),對自己認知結構進行重新建構。這種組內生生互動、組際互動、師生互動等網路多向互動方式,極大地擴展了學生進行知識探究的自主性。在這種寬松的網路學習氣氛中,學生暢所欲言,每個學生既是學習者,又是課堂學習資源的創造者。有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求異思維、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3

要做發展型和學習型教師,就要立足於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充分體現了當前素質教育的理念。從學習的意義上來說,教師也是學生。因材施教,變被動培訓為主動自修,這一原則性變化為我們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也給我們搭建了一個認識自我,反思教育,自覺提高的平台。

一、研修的目標:

結合二期質量工程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和信息技術課堂教育有效性的現實反思,在教師培訓期間,不斷學習,認真思考,反復實踐,提高業務能力,錘煉專業精神,豐富教學智慧,形成教學風格。並積極投身一線教學,積極開展校本教研,真正成為農村教學的業務能手。

二、研修計劃:

1、勤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多渠道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淀;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特別要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2、立足課堂,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模式,思考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

3、提升業務,樂於動筆,揚長補短。加強基本功的訓練,讓學生聽說讀寫之前,教師的自身業務也要能跟上。聽明家誦讀,說精準的語言,讀經典的著述,寫生活札記。每天堅持動筆,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轉化為教學的動力之源。

4、時刻不忘調整心態,始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面對學生。

三、具體 措施

1、看2本教育教學理論書。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研讀名家關於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著作。做好 讀書筆記 。做到認真研讀,讀有心得。結合教學實踐、生活點滴,撰寫學習感悟文字。把所讀經典作為反觀自身的明鏡,端正教育教學行為方式。

2、網路平台,積極學習研討。每天瀏覽教育類網頁1小時,進行網上交流和研討。參加培訓班內博客交流。利用網路寫教學日誌,不斷在反思中進步。

3、深入開展校本課題研究。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 培訓心得 滲透在具體的教學之中。充分利用團隊優勢,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研討。互 相學 習提高教學實效。立足學校實際,解決當前農村信息技術教學難題,以研促教。

4、認真聽課評課,積極備課做課。利用觀摩學習的機會,見賢思齊,學習提高。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的教學活動,研修提高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藝術。

5、積極參加培訓,潛心學習研討,認真參與小組活動,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積極向專家請教,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學習機會。

6、學習專業知識,拓展視野,提升素養。練好教學基本功的同時,通過多讀多寫完善自我,為教好書育好人打下堅實基礎。誦讀名家名篇,浸潤人文情懷。寫生活感悟,反思人生真諦。通過自身的提高,尋求教學的新起點。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化方向發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應用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針對生物教學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內容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 報告 ,並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3、反思提升

每天結合自己在培訓學習中的感受寫出 學習心得 、研修日誌,發表在班級培訓平台上,與各位學員共同交流探討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能力。

4、學以致用

爭取通過學習,在研修結束後寫出研修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培養發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傳統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

四、具體措施

1.每天利用1—2小時登陸網路研修平台,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

2.認真聆聽專家們視頻講座,做好筆記,並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提高自己業務水平。

3.培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信息技術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認知背景,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歡。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我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 文化 積淀,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努力學習信息技術,並學以致用!

希望能在專家和各位老師的指導下,使我在知識與技能應用,思路與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4

一、自我分析:

測評結果,很令人尷尬,一直以為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還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感覺運的很少,參見這次國培,期望自己在利用信息技術能力方面更上一層樓。環境分析:學校的信息化環境一般,只有少數班配置了白板,安裝了實物投影儀。這在農村小學中,是比較先進的了,但是信息化資源庫還沒有建立。

二、發展總目標:力爭獲得優秀學員,完成此次培訓。

1、提高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

2、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

3、能熟練的應用移動信息設備,推動學校整體信息化工作的發展。

三、行動計劃

實現目標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或挑戰:我深知在教學第一線,教學任務繁重,除了備課,寫教案,批改作業等教學活動都要佔去我很多的時間,在網上培訓,整塊的時間學習,有點困難,但是這我也明白,做為一線教師,更應該努力學習,終身學習,否則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對於我來說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時間緊,工作繁忙,而切本校的信息設備配備不能滿足每個教師學習。抽取零散的時間,我想我也能完成本次培訓任務,很是期待。

四、實現發展目標的具體途徑:

1、認真學習國培課程、並及時做好筆記和反思。

2、加強交流。信息是需要交流的,在這樣的信息能力平台,希望更和我一樣的同事,交流心得,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或者是在實踐中理解和消化新學習的內容。

3、我校特崗教師多,他們都是剛剛 畢業 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他們有非常好的信息技術基礎,我會多向他們請教。

4、充分利用和專家、學者交流的機會,多請教、勤溝通,努力完成此次培訓任務,以優異的成績載入自己的人生履歷。

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5

為進一步落實「 高效課堂 」提高教學效果,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有效性,特製定本課教研計劃:

一、研究目標

1、我們每位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召喚下應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把課題研究作為促進師生發展的途徑,圍繞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內容的變革、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效率的提升,開展具體而深入的教學研究。

2、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問題在學習中的作用,以問題為中心,問題為基礎,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當今 網路技術 的應用,使人們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非常便捷,利用完善的網路環境開展基於問題討論式協作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信息能力素養和協作能力培養的雙豐收。

3、在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方式,探索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

4、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的發展。

5、搜集教育教學素材,開發教學軟體,組建教學資源庫,利用校園網,達到資源共享;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具有自己能夠製作簡單課件的能力。

二、認真開展活動,實施課題專項研究

首先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我們應樹立信息技術整合於課程的教育信息技術觀,提高信息素養。將學習任務轉化為一個可研究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開始,學生和教師要對問題解決的目標形成共同的理解。 其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要確定對解決問題而言很重要、而他們又不太理解、需要進一步學習的概念,即學習要點。 最後在網路環境下,小組成員通過對細化的可研究的小問題進行分析,查找收集相關資料,在討論區中發言,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評論,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預期的研究結果

1、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的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的發展。

2、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的教研教改氛圍更加濃厚,積極撰寫課題研究小結或報告。

教師2.0信息技術研修計劃相關 文章 :

★ 2017信息技術培訓個人研修計劃(2)

★ 教師個人信息化發展計劃(2)

★ 教師個人研修計劃模板

★ 關於教師個人研修計劃模板

★ 最新中小學教師研修工作總結8篇

★ 初中數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2)

★ 幼兒園信息技術研修心得體會範文(2)

★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心得體會

★ 2021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心得體會

★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個人總結(2)

③ 淇℃伅鎶鏈涓庤劇▼鏁村悎濡備綍鍩硅鏁欏笀錛

鏁欏笀淇℃伅鎶鏈2.0鍩硅鍐呭規湁鎰熸祴鎶鏈銆侀氫俊鎶鏈銆佽$畻鏈烘妧鏈銆佹帶鍒舵妧鏈絳夈

濡備綍鍦ㄦ暀瀛︿腑榪愮敤淇℃伅鎶鏈錛

1銆佽佸笀鍒╃敤淇℃伅鎶鏈鑾峰彇澶囪捐祫婧

鑰佸笀鍦ㄤ笂璇懼墠閮介渶瑕佸硅炬湰榪涜岃В璇伙紝澶囪俱傝佸笀鍙浠ュ埄鐢ㄧ數鑴戜笂鐨勮祫婧愯繘琛屽弬鑰冦傛湁浼楀氳佸笀瀵硅嚜宸辯殑鏁欏﹁繃紼嬫媿鎴愯嗛戜笂浼犲埌緗戠粶涓婂叡浜錛岃佸笀鍙浠ュ弬鑰冨叾浠栬佸笀鐨勬暀瀛︽柟寮忥紝瀵硅嚜宸辯殑澶囪捐繘琛屼竴瀹氱殑鏀硅繘銆

2銆佽佸笀鍦ㄧ數鑴戜笂榪涜屽囪

涓鑸錛岃佸笀澶囪鵑兘鏄鍦ㄨ頒簨鏈涓婅繘琛屽囪撅紝榪欑嶅囪懼逛簬榛戞澘鏁欏︽柟寮忔瘮杈冩伆褰擄紝浣嗘槸錛屽湪澶氬獟浣撴暀瀛︽柟寮忎腑鍗翠笉鏂逛究鏁欏︼紝鑰佸笀鍙浠ュ埄鐢ㄧ數鑴戱紝鍦ㄧ數鑴戜笂澶囪撅紝鍙浠ヨ妭鐪佹椂闂淬

3銆佸埄鐢ㄤ俊鎮鎶鏈鏁欏

鍒╃敤楂樼戞妧淇℃伅鎶鏈鈥斺斿氬獟浣撴妧鏈鏁欏︼紝鍙浠ュ埄鐢ㄥ浘鍍忋佸0闊熾佸姩婕鏉ラ泦涓瀛︾敓鐨勬敞鎰忓姏錛屾彁鍗囧︾敓鐨勫︿範鐑鎯咃紝嬋鍙戝︾敓瀛︿範鍏磋叮銆

4銆佸埄鐢ㄩ珮縐戞妧淇℃伅鎶鏈錛屾妸闅鵑樼畝鍖

鑰佸笀鍦ㄨ茶劇殑鏃跺欓氳繃榛戞澘鏉誇功璁茶В璇炬湰錛屽湪璁茶В鍐呭規瘮杈冩娊璞$殑鐭ヨ瘑鏃訛紝瀛︾敓寰寰姣旇緝闅句互鐞嗚В錛岃岄氳繃淇℃伅鎶鏈鏁欏︼紝鍙浠ラ氳繃鎾鏀劇煡璇嗙偣鐨勫浘鍍忋佸浘鐗囷紝浣垮︾敓鍙浠ョ洿瑙傘佸艦璞$殑鐞嗚В鐭ヨ瘑銆

5銆佸︾敓鍙浠ュ埄鐢ㄧ綉緇滆祫婧愬︿範

鐜頒粖錛岃稿氬︾敓閮藉枩嬈㈢帺鐢佃剳錛岃佸笀鍙浠ラ紦鍔卞︾敓鍦ㄥ亣鏈熼氳繃鐢佃剳涓婄殑瀛︿範璧勬簮錛岃繘琛屽︿範銆傝繖鏍蜂笉浠呭彲浠ユ彁楂樺︾敓鐨勫︿範鍏磋叮錛屾洿鍔犲彲浠ヨ╁︾敓鍒╃敤絀轟綑鏃墮棿瀛︿範鐭ヨ瘑銆

④ 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工作計劃5篇

要做發展型和學習型教師,就要立足於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充分體現了當前素質 教育 的理念。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 工作計劃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通過這次國培學習,培養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改進 教學 方法 ,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及時發現、解決教學中的存在問題,同時利用共同研究這個平台,互 相學 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研修目標

1、通過這次國培,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2、通過這次培訓掌握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教育能力,並利用信息技術教育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3、通過培訓能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的自主合作。培養學生樹立學習的新理念。

4.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尋找適合自己學生的分層教學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 文化 底蘊、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三、研修計劃

1、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學習。

(1)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和內容,加強自己對實施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教育,幫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樹立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開拓知識視野,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利用網路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理路水平。

(3)積極與同事交流研討,力爭在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同時也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成績。

2、立足課堂,善於思考。在教學中 反思 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方法,思考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

四、研修 措施

1、積極主動的學習珍惜國培的機會。每天按時學習,保證學習的時間和質量。遵循學習的要求和紀律,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完成學習作業。

2、教學中注重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充分利用學校的良好教學條件,掌握白板,投影,錄播等運用能力,提高教育質量。

3、積極參與研討,積極發言,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多寫研修日誌,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4、立足課堂,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模式,思考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

5、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和課標,備課注重教法,更注重學法指導。課後認真反思,不斷提高,用心輔導,讓學生都能有程度的發展。

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工作計劃2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由此可見,終身學習的思想自古來有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適應更新率不斷加速的今天,教師原有的知識結構與儲量,已遠遠不能滿足於新課程教育教學的需要。因此,做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並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做一名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與技能,特製定如下個人研修計劃:

一、研修目標

1、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專業水平。

2、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

3、綜合提高自身素質。

4、豐富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

5、提高自己的課堂授課能力和創新能力。

6、提高自己的政治教學教研能力。

二、研修內容

本次個人研修,我將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為內容,以《有效教學》、《有效教師》和《有效研修》的學習為載體,以「一切從教師的需要出發,一切為了教師的專業發展」為重點,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圍繞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高業務素質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這一目標。同時,學習、發揚優秀教育思想和成功 經驗 、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由「經驗技術型」向「實踐反思型」的現代型教師轉變。

1、師德研修。要做到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立志獻身教育,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愛學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先進的學生觀和正確的教育觀,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努力為學生發展服務;愛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學為人師,行為示範」為准則,增強教師職業的使命感、責任感、光榮感和成就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社會的表率。

2、新課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通識研修和以掌握學科要求為主的學科教師研修。通識研修在組織集中專題研修基礎上,進行自學,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目標及相關政策等。並使理論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將先進的理念內化為教學行為。學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讀課標、探索教法。

3、教育教學能力研修。以教學基本功和教學基本技能為主要內容,通用基本___科基本功和綜合能力基本功訓練,使自己掌握扎實的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積極向「研究型、學者型、專家型」教師轉化。

4、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強化課堂應用、教學信息化整合的教師信息技術校本研修活動,樹立應用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的意識,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力,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創設環境。學習 網路知識 ,學習多媒體課件製作,提高自己運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樹立教研科研意識,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圍繞新課程的實施,結合課堂教學,進行教學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期繼續以「有效研究」為切入點,做到教學即研究,不畏懼科研,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學中, 教育敘事 中,提升 總結 中。…

三、具體措施

1、進一步加強政治思想觀念。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利用政治學習等時機,深入學習《教師職業規范》,經常向師德先進的教師請教,對照先進教師找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

2、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時時做學生的表率,儀表端莊,舉止大方,禮貌待人,為人師表,不穿奇裝異服。

3.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多聯系實際,流諸筆端;

4.認真按照培訓進行自學,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如:坊主引領、同伴互助、自主學習)接受學時培訓,使自身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得到顯著提高,不斷適應實施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

5、積極參加上級學校及教師進修學校的學習和培訓。本年度網聯學習要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保證時間。

6、堅持培訓與教研、教改相結合,集中研修與分散研修相結合,短期面授和長期跟蹤指導相結合,傳統培訓與現代遠程培訓相結合等模式,不斷提高網聯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5、保證學時,利用晚上79點的時間集中學習。縱身學習不斷提升師德修養,豐富知識結構,增強理論底蘊;工作中,積極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與實踐,從學生發展的高度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求、感悟、反思,時刻提醒自己用腦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為研究型、開拓型、全能型的萬金油教師。

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工作計劃3

為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和能力,更好的把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我參加了「國培計劃(20_)」——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項目信息技術培訓。登陸國培計劃網路研修平台,我順利的完成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通過測評,我發現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在很多方面都有待提高,也打破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特別是在測評時提到某些軟體、專業術語我都從來沒聽說過,更何況應用和掌握了。因此,我要好好利用此次國培計劃網路研修平台,把握好這次難得學習機會,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彌補自己課堂教學中的缺陷,讓更多的孩子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為此,本人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特製定此次培訓個人研修計劃。

一、研修目標

1.通過培訓,能夠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合理利用軟體、數字教育資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2.利用網路教學平台,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3.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區,養成網路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具體措施

1.每天利用1—2小時登陸國培計劃網路研修平台,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

2.認真聆聽專家們視頻講座,做好筆記,並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提高自己業務水平。

3.培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信息技術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

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工作計劃4

能夠有機會參加高水平的研修和學習,特別是能夠到新疆教育學院,這所高等學府聆聽專家的教誨,頗感榮幸。每次外出學習,我都能夠在短期內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每次都讓我欣喜不已,因為一次學習都是能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境界。為了能夠在這次培訓的後期網路跟蹤研修中有更大的收獲,在教育理論、教學研究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制定個人研修計劃如下:

一、積極主動的學習

珍惜這次網路研修機會,認真遵守網路研修的各項要求,按時參加網路研修學習。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 報告 ,解讀專家思想,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二、向專家請教

對網路研修中不明白的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找機會向專家請教。並努力在網路研修中提出心中的疑問和困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學習,各位學員都是各個地區的一線教師,他們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或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三、尋找提升新途徑

每天堅持網路研修,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感受寫出 學習心得 ,寫出研修日誌,發表在教師培訓平台上,並且堅持每天更新,對照自己以往的專業成長道路,尋找自己的課堂教學與專家所談的課堂教學的接入點,尋找與現代教育理論接軌的方法和途徑,看是否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的提高,並將所思所悟及時整理。

四、讀書——堅持自我內涵發展

在課余時間,認真讀書或在網上搜集各位專家推薦的學習內容精心研讀。

五、學以致用

爭取通過學習,在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掌握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了解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趨勢,理解研究教育教學規律和研究學生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把握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發展規律的能力。並且在研修結束,寫出研修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在某一個具體的方面進行深刻、細致的總結,規劃出下學期教學改革設想,結合托里二小的實際情況,並在下學期帶領學校語文教研組的教師展開課題實驗。

網路研修計劃的制定,只是對短期學習的一種規劃,而最關鍵在於落實,所以我每天一定堅持自我檢查計劃的落實情況,對沒有落實好的內容,能夠當天彌補的工作不拖到明天,努力做到日結月清,真正讓這次研修成為專業成長中的一次里程碑。

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工作計劃5

結合我校教學實際,以網路研修為主要載體,以提高教師綜合素養為目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打造一支能研究、能實踐、能提升的專業化較強的教師團隊,根據以上教學目標制定本我校的網路研修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完成學校的網路建設,實現校園的聯接。

2、利用網路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實現教師的終身學習,為教師的繼續教育奠定基礎。

3做好「四個研究」收集與積累過程材料,形成主題研究資源包

4結合網路研修,提高我校教師的網路應用水平以及教學專業素養。

二、工作安排

1、構築研修平台,提出建設要求

學校根據研修計劃,向教師們提出了個人博客的建設要求。首先,組織教師網路閱讀,並把閱讀到的好 文章 進行轉載,資源共享;其次,鼓勵教師撰寫網路日誌,教師把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或感悟以網路日誌的形式發表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學校要求每位教師雙周至少在自己的工作室中發表一篇 讀書筆記 、一篇教學反思,並要求原創,還把「教師博客作業完成情況統計表」掛在校園網上,接受大家的監督。

2、建立學科群組,加強反思研討

根據網路研修活動的特點和我校教師學科的組成,我們成立群組研修,是以教研組為單位,是增強教師研修氛圍有效的途徑。我們成立了語文研修、數學研修、綜文學科研修、綜理學科研修、及班主任之家,各學科的教師加入相應的群組,並結合網路研修內容開展網上交流與互動。

老師們則在聽完「專家講座」後跟貼交流,並把自己的反思也集中發在同一主題下。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加強對反思研討的引導,網路研修的濃郁氛圍促進全體教師加強自我反思,保證了研修質量。

3、組建網路備課室,實現資源共享

網路備課教室是這學期新開展的一項網路研修模式,我校擬定是以年級組為單位,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在學習優秀教學設計、課堂實錄的基礎上,每位任課教師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設計出教學方案,並發表在年級組的備課室中,實現資源共享。

三、科學管理

網路研修工作是新時代的產物,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飛速發展。因而必須加強科學管理,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並有專人負責,並按制度及時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

四、學校網路研修負責人員組成:

組長:

副組長:

五、時間安排:

學校每星期組織一次集中網路研修學習,觀看2學時專家視頻後,組織討論1至2學時。以教研組為單位圍繞專家提出的討論題,結合模塊教學實際,開展討論。其餘時間教師利用個人時間靈活機動學習。同時完成學時作業、拓展閱讀和在線交流。


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工作計劃5篇相關文章:

★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個人研修計劃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個人研修計劃(2)

★ 教師個人信息技術研修計劃

★ 教師信息技術提升研修個人計劃2022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研修計劃範本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計劃(2)

★ 小學教師培訓工作計劃範文3篇

★ 教師專業成長計劃5篇範文大全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個人研修計劃

★ 教師業務培訓工作計劃五篇

⑤ 江西省吉安市2015年國培計劃什麼時候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4年中小學幼兒園國家級培訓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師廳[2014]1號)精神,以及江西省教育廳《關於下達「國培計劃(2014)」江西省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計劃的通知》(贛教師字[2014]22號)、《關於2014—2015學年度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工作安排的補充通知》(贛教師字[2014]25號)、轉發《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我省於2014年10月29日啟動2014年「國培計劃」相關遠程培訓項目。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訓目標
1.培訓一批骨幹培訓者。提升骨幹教師培訓的組織、管理、指導、教學能力,團隊研修能力,輻射帶動能力。為我省中小學和幼兒者教師專業發展、以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一批發揮骨幹帶動作用的培訓者。
2.培訓一批骨幹教師。提升教師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團隊合作學習能力,為我省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一批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骨幹教師。
3.建立一批教師工作室。提升教師教學案例和教學資源開發能力,線上線下團隊研修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師網路工作室(坊)建設能力,為我省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以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建立一批「教、研、訓」一體化的教師網路研修工作室(坊)。
4.建立一批教師專業發展示範縣區。提升縣區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能力,骨幹教師發現、培養、使用機制建設能力,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結合能力,形成一批促進我省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以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長效」、「常態」、「落地」長效機制的示範縣區。
二、項目類型
2014年「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分為兩大類:
1.「國培計劃」—中小學和幼兒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對應省教育廳贛教師字[2014]22號和贛教師字[2014]25號文件,全員遠程培訓項目中代碼為801—802。
2.「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項目。為獨立的「國培計劃」網路遠程培訓,含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對應省教育廳贛教師字[2014]24號和贛教師字[2014]25號文件,全員遠程培訓項目中代碼為701--708。
三、培訓對象
2014年「國培計劃」遠程培訓的培訓對象為:
1.參加「國培計劃」—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訓各類集中培訓項目的所有學員。2014年的「國培計劃」項目均採用「集中培訓+遠程培訓」的混合學習模式,即參加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培計劃」中的置換研修、短期集中、送培到縣、轉崗培訓等各類集中培訓的學員,同時還必須參加「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即代碼為801或802的遠程培訓項目)。
2.「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項目的學員。包含幼兒教師、小學教師、中學教師(即代碼為701-708的遠程培訓項目)。
請各設區市、省直管縣教育局按省教育廳贛教師字[2014]22號和贛教師字[2014]24號文件要求,足額報送學員並通知學員在規定時間內上網注冊、參訓。
四、遠程培訓平台
2014年我省「國培計劃」遠程培訓由江西師范大學負責搭建中小學教師網路遠程培訓雲平台。整合中標的若干遠程培訓機構有關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訓、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優質課程資源,以及我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網路研修工作室,由學員按學段學科自主選學。
為便於學員自主選學和管理,2014年「國培計劃」遠程培訓採用統一網路平台登錄,登錄網址為www.jxjsjy.com(江西教師教育網),點擊「2014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入口,仔細閱讀彈出窗口中的關於帳號和密碼說明,並按要求在相關位置輸入帳號和密碼。登錄成功後,請學員認真閱讀屏幕說明,按要求自主選擇培訓機構或研修工作室,以後登錄,直接進入所選機構或研修工作室進行培訓。
不在統一網路平台登錄,直接登錄培訓機構培訓平台,培訓成績無效。
五、培訓方式
2014年我省「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堅持「省內外優質資源整合、網上學習與網下研修結合、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融合、專題學習與工作室研修校本任務貫通、機構院校與市縣中小學幼兒園合作、學員自

⑥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6篇

現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作為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具有主動探索和運用信息 技術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意識。下面是我給大家准備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1

個人信息技術能力分析:作為一名小學人民教師,我很幸運,能參加此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學習。雖然平時我也用電腦,我的年齡也不算大,可是自己在信息技術應用這方面真的還是很欠缺的。所以我格外珍惜此次網路學習的機會。

我經常應用到多媒體教學。課堂上應用較多的是投影儀,對於課件還僅限於應用。課件的製作還不熟練,課件大多數是從網上搜索再加以調整。現在用的是白板,還不熟悉白板的操做應用。

我們學校現階段還僅限於班班有多媒體,白板,還達不到網路環境下教學,對多媒體的應用,也僅限於放映課件這個階段。

個人研修計劃:通過網路學習,在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下,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 教育 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我迫切的想在以下幾方面提高:

1.電子白板的使用能力。

2.自己製作課件的能力。

3.對信息處理的能力。希望通過這次學習使我能夠學會運用一些軟體處理能力,藉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研修主題設想: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網路社會,網路讓信息技術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學校的各種先進設備,也都開始運用到教學當中,這就要求我們要做發展型和學習型教師。特別是要具備:

1.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

2.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

3.能熟練的應用移動信息設備,推動學校整體信息化工作的發展。

信息技術能力提升成果預設:適應教學的發展,更新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理念,能普遍使用信息化資源開展教學,實現教學個性化與專業化的成長之路。具體如下:

1.對於多媒體的教學,能夠做到得心應手。

2.懂得應用白板的教學,並學會使用微課。

3.通過各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環境下自主學習的能力,使用的能力。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2

一、學習目標:

1、加強學習,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

2、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 方法 ,進行教育實踐。

3、了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將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

5、進一步提高現代信息意識,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水平,能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會熟練使用辦公軟體進行文字處理,素材加工,課件修改、製作,網路資源搜索等。

二、學習內容:

(一)豐富教育教學理論

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愛心與教育》、《電腦報》等。

(二)提高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繼續學習相關的課件製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軟體的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音頻視頻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計算機的保養與維修等。

(三)繼續加強個人師德的修養,學習先進個人的 事跡

三、學習 措施

1、利用課余時間堅持每周進行業務學習,做到定時、定內容,學習有關優化課程結構的 文章 和走進課程的信息報道。

充分集中時間學習相關的信息技術與專業的練習,確保課課有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2、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 反思 ,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並爭取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進步。

3、虛心向各科教師學習優秀的教育 經驗 ,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平時加強校內外聽課,虛心與本校同學科教師交流上課心得,取長補短,盡量擠時間爭取去聽課,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4、多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上公開課,通過集體備課、交流學習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5、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

積極參加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此過程中,學習正確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四、學習安排:

時間、學習內容

20__.9 閱讀《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育新理念》《電腦報》

20__.10 photoshop繪圖軟體的學習

20__.11 Photoshop繪圖軟體的學習

20__.12 音頻視頻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

20__.3 《愛心與教育》、Flash動畫的製作

20__.4 flash動畫的製作

20__.5 學慣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

20__.6 計算機的保養與維護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3

要做發展型和學習型教師,就要立足於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充分體現了當前素質教育的理念。從學習的意義上來說,教師也是學生。因材施教,變被動培訓為主動自修,這一原則性變化為我們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也給我們搭建了一個認識自我,反思教育,自覺提高的平台。

一、研修的目標:

結合二期質量工程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和信息技術課堂教育有效性的現實反思,在教師培訓期間,不斷學習,認真思考,反復實踐,提高業務能力,錘煉專業精神,豐富教學智慧,形成教學風格。並積極投身一線教學,積極開展校本教研,真正成為農村教學的業務能手。

二、研修計劃:

1、勤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多 渠道 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教學理論和各種專業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淀;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特別要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2、立足課堂,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

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模式,思考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

3、提升業務,樂於動筆,

揚長補短。加強基本功的訓練,讓學生聽說讀寫之前,教師的自身業務也要能跟上。聽明家誦讀,說精準的語言,讀經典的著述,寫生活札記。每天堅持動筆,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轉化為教學的動力之源。 4、時刻不忘調整心態,始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面對學生。

三、具體措施

1、看2本教育教學理論書。

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研讀名家關於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著作。做好 讀書筆記 。做到認真研讀,讀有心得。結合教學實踐、生活點滴,撰寫學習感悟文字。把所讀經典作為反觀自身的明鏡,端正教育教學行為方式。

2、網路平台,積極學習研討。

每天瀏覽教育類網頁1小時,進行網上交流和研討。參加培訓班內博客交流。利用網路寫教學日誌,不斷在反思中進步。

3、深入開展校本課題研究。

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 培訓心得 滲透在具體的教學之中。充分利用團隊優勢,開展集體備課,集體研討。

互 相學 習提高教學實效。立足學校實際,解決當前農村信息技術教學難題,以研促教。

4、認真聽課評課,積極備課做課。

利用觀摩學習的機會,見賢思齊,學習提高。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的教學活動,研修提高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藝術。

5、積極參加培訓,潛心學習研討,認真參與小組活動,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積極向專家請教,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學習機會。

6、學習專業知識,拓展視野,提升素養。

練好教學基本功的同時,通過多讀多寫完善自我,為教好書育好人打下堅實基礎。誦讀名家名篇,浸潤人文情懷。寫生活感悟,反思人生真諦。通過自身的提高,尋求教學的新起點.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化學教學培養了學生應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漸從化學的角度理解自然,學會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社會現象,自覺抵制封建迷信和偽科學,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新的化學知識和技能,不斷感受化學再生的重要性,不斷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進一步學會分析和解決一些與化學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繼續實施「六步有效教學過程」的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評價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在整合三維目標的綜合考試基礎上,注重試題的基礎性、探索性、開放性、應用性、教育性和人文性,為社會和高水平學校培養更多的人才。

二、培養目標和內容

1、進一步學習《化學課程標准》,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特點。

3、探索化學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4、探索實驗教學有效途徑,提高學生實驗能力。改變學生實驗操作不規范的現狀。

5、探索適合學生的 教學方法 ,讓學生更願意、更樂於學習。

6、更好地利用電子備課平台和教學課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重點工作

1、通過學習《教師法》 《義務教育法》學校 規章制度 ,通過自查自糾的方式提高師德水平。

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積極開展基本功訓練,提高基本功水平。

4、認真學習並結合新課改理論學習資源包。

四、具體措施

1、利用業務學習等機會深入學習《規范》,經常發現師德先進的老師和先進的人之間的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

2、處處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永遠做學生的榜樣。

3、課前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深刻理解教材的內涵,准確把握教材的深度。

4、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創新,努力營造輕松、民主、和諧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40分鍾的課堂時間。

5、堅持標音標字教學,做好基本功訓練。

6、參加學習認真記錄,認真完成感受、案例等文字材料。

7、改進教育和教學方法,從靈魂上與學生交流,兩者兼顧,做他們的良師、又做他們的益友。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5

校本研修是一個學校的的活力和發展前景所在。通過校本研修,可以隨時解決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教育教學問題,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實踐能力,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我校將根據上級部門的校本研修 工作計劃 ,努力推進本校的校本研修,展現我校的教研特色。

一、指導思想

根據縣教育教研部門和鄉中心校的工作部署,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繼續以新課程改革為指導,著眼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聚焦課堂,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二、校本研修目標:

1、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設有自身特色的學校。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徑、建立校本研修機制。

3、結合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通過實踐、研討等活動方式,提高研修的質量,促進教學發展。

4、建立一支師德高尚,素質良好、能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學習型的教師隊伍。

三、校本研修原則

1、全員參與的原則

要求每位在崗教師都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規定的研修活動,教師還應根據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反思、改進。

2、教研研討和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從當前學校教育教學中的 熱點 、難點問題及個人在教育教學中所面對的困惑出發,以實踐——研討——實踐的方式進行1教育教學探究,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在我校的實施。

四、校本研修制度及措施

(一)研修人員

本學期繼續在學校領導和教導處的指導下,以教研組為基礎,以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實踐作為教研的主要形式,通過教研活動,進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各組人員分配如下:

(二)研修制度

1、制定校本學習制度,學校安排每周三第七節進行課改理論的學習,除此之外,每位教師課下還要採用自學的方式,總之每周要保證3至4小時的學習,要留有學習筆記,對此學校要進行檢查落實。

2、校領導既是各學科教研的倡導者,又是參與者指導者。校長每周聽課至少2節,主管領導每周聽課2節,教導主任每周聽課至少4節,教師每周聽課2節,聽課記錄要詳細,並提出改進性意見。

3、每個教研組在本學期每周進行一次教研活動,留有聽課記錄和教研活動記錄,以備存檔。

(三)校本研修內容及措施

本學期,校本研修內容是繼續加強師德建設,進行新課程實踐,利用新技術,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學發展。

1、學習法律法規,增強師德修養,做優秀教師。

學習內容: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師法》、《「三平」精神》。

學習方式:採用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時間定於單周周五第六節。每位教師要留有學習筆記,寫出 學習心得 。學習之後由學校規定時間進行交流和討論。

2、學習新課程,加強理論修養。

組織教師在雙周周五第六節學習《課程與教學論》和《新課程與教學評價》,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做好教育評價。每位2教師都要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有關內容,廣泛閱讀,與時俱進。在學習教育理論的同時,寫好讀書筆記,教育教學案例,教學 隨筆 與反思,期末統一收錄存檔。

3、學習新技術,改進教學手段。

我校要求教師並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和遠程教育資源備課、授課,開展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教研活動。本學期仍然要求年齡低於50歲的教師,每周至少利用多媒體上1節課,到學期末每人交八個優秀教學設計並配有相應課件,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培養青年教師的教研能力。

4、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進行教育教學實踐的場所。在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進行理論實踐,檢驗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教學方法。課堂,為我們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供了平台。

本學期,在教研活動中,要求各個教研組確立活動主題,按計劃行事,教研活動的開展要切實有效,不要流於形式。教研組的備課、聽課、議課等活動的組織,要立足於向課堂要效率,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展示教育的魅力。

在這一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市級、縣級骨幹教師的能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出成果見實效,形成文字資料,期末存檔。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6

伴隨著陝西緊張的疫情情況,新的一學期教育教學工作開始了,作為一個年輕教師的我需要趁此機會對進行一些列的反思與提升。

我本人承擔了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工作,以及管樂團開展各項工作,在這一學期中盡職盡責,按照學校要求認真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維持管樂社團在疫情期間的網路教育教學。現將這一學期的教育 教學工作計劃 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一、思想方面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教育教學能力上稍有進步,但是還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不足,在課堂模式的引用、課程環節的把控、課堂緊急情況的應對等方面都還有不足。今後還是要保持謙虛,多多向有經驗的教師進行請教學習,多聽聽優秀教師的課,多找前輩指導課堂。

二、教學方面

在愛的教育理念下明確自己的教育職責所在,教師的價值所在。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上冊的音樂教學任務,我用幽默的教學方式教育學生,用愛心拉近師生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愛好 及情感。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透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用心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努力做到透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

三、在欣賞教學方面

1、重視課前的教材研究,加強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針對資料研究相應的欣賞方法,做好反思,寫好課堂隨筆,有計劃有步驟的記錄活動過程。

2、用心進行理論學習、說課、評課、研討、錄像賞析、外出聽課等活動,以充實課堂教學活動,捕捉音樂信息,搜集教學資源,加強信息交流,以便取長補短。真正的想努力做到讓音樂成為孩子們的朋友,從而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不足之處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對低段學生 樂理知識 的傳授以及基本唱功的培養。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以後要在課堂中尋求一條更加恰當的路子來。

四、 其它

注意自身的學習。如:進行專業方面的在學習,提升技術能力等。

在常務工作以及社團活動組織方面,要保持發揮特長,認真細心的良好心態,站好每一班需要我的崗。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研修計劃6篇相關文章:

★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個人研修計劃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個人研修計劃(2)

★ 教師信息應用技術提升研修工作計劃5篇

★ 教師信息技術研修個人能力提升計劃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研修計劃範文

★ 教師個人信息技術研修計劃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計劃(2)

★ 教師信息技術提升研修個人工作計劃

★ 初中語文信息技術研修計劃範文3篇

★ 2022信息技術教師的個人研修工作計劃5篇

⑦ 培訓計劃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培訓計劃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培訓計劃方案 篇1

作為一線教師應該從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盡快提高實施新課程的專業化水平。因此,校本培訓是推進課程改革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本年度我校將繼續以校本教研為主要內容,加大教師校本培訓力度,並作為學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強校之路、興校之策。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教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為主要目標,面向全體教師,造就一支師德修養高、業務素質精良、教學技能全面、教學基本功過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適應新時期新課程改革需求的教師隊伍。

二、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培訓領導小組將在學校的領導下,做好本校教師培訓的指導、管理、協助、評估、考核及總結工作,提高培訓質量。

三、培訓目標:

1、通過校本培訓,使教師群體形成共同的學習願景,改善心智模式,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學校發展方向,樹立自我發展目標。

2、以新課程改革為導向,深化培訓工作,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的自主成長和提高,建立現代教育思想,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通過培訓,了解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的區別,理解新課改的重要思想,加強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的聯系,不斷探索學科觀課議課改革的突破點,促進每位教師專業發展,適應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的需要,了解國內外教育科學研究新成果,能獨立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發展能力。

4、通過學習、借鑒、研討、交流,進一步培養教師在工作中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指導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反思,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5、解決教學實際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教育經驗,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推進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6、進一步探索以校為本的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與崗位成長的培訓實施策略和操作技術,形成以校為本的教研與培訓典型案例。

四、培訓對象、內容和形式

(一)培訓對象:全校所有在職教師。

(二)培訓內容:

1、理解觀課議課理解「觀課」與「聽課」,「議課」與「評課」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理解「觀課」聽課」議課」評課」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

2、理解什麼是「點圓式觀課議課」,理解點圓式觀課議課

(三)培訓形式:

1、基於網路的開放的培訓方式。

利用各類站,充分利用網路中的教育資源,提供教師一些實用的教師站,利用其豐富的資源,促進教師自主學習。任課教師隨時將學習研究的成果發布到網上相應的欄目內,用於與其他教師共同探討、學習、改進。定期由學校選出一個反映教育教學熱點、難點、疑點、焦點的問題,作為學習主題,讓教師圍繞主題進行學習討論。

2、基於校園的自主的培訓方式。

以專題講座、課例、研討、觀摩、小組交流等形式,積極探索「參與、互動、合作、探究」的培訓模式,倡導以學習型團隊為載體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路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反思、研究、進步、提高。每位教師都有權利和義務自主地開展和參加教育教學講座、研究、觀摩、研討等培訓活動。

3、利用外出聽課、學習的機會,有針對性地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的課堂教學經驗。創造條件「請進來,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4、關注教師的自身發展,積極組織廣大老師開展自學反思、學示範課、研實驗課,使他們在自反思中逐步成長和成熟,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5、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扎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促進「有效課堂」的形成。

6、結合舉辦公開課、經驗交流會、座談會等形式多樣的學科研討交流,有效開展各種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附、具體工作安排

渦陽縣龍山中心小學

20xx年9月

培訓計劃方案 篇2

為應對金融危機影響,鼓勵和支持困難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通過開展在職職工培訓穩定職工隊伍和就業局勢,根據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地稅局《關於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明電〔20xx〕2號),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關於實施困難企業特別職業培訓計劃的通知》(勞社秘〔20xx〕11號)精神,結合我市困難企業情況,制定宣城市困難企業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施困難企業特別職業培訓計劃,鼓勵困難企業樹立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幫助困難企業職工提升勞動技能,穩定職工隊伍和就業局勢,為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積累人力資本。

二、目標任務

利用一年左右時間,對有培訓願望和培訓要求的困難企業在職職工開展技能提升、轉崗就業等方面培訓,減少企業裁員穩定就業。

三、困難企業界定

困難企業由受益財政同級政府組織勞動保障、財政、地稅、經委等部門根據勞社明電〔20xx〕2號精神進行認定。

四、特別培訓計劃申報

困難企業在培訓前向勞動保障部門申報培訓計劃,勞動保障部門在3個工作日內審核批准,並報同級財政備案。困難企業申報特別培訓計劃須提交以下材料:

(一)被界定為困難企業的批文復印件1份;

(二)20xx年不裁員或裁員不超過10%的承諾書;

(三)當年職工教育培訓經費提取、使用有效證明文件原件(驗後返還)和復印件1份;

(四)20xx年12月全體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復印件1份;

(五)《企業在職職工培訓開班計劃表》1式3份(見附件1);

(六)各培訓項目(工種)的教學計劃1份,教學計劃應包含以下內容。授課教師介紹、培訓課程、進度安排;培訓人員花名冊(見附件2);

(七)《困難企業培訓補貼資金預撥申請表》1式3份(見附件3)。

五、培訓要求

培訓總課時不少於120個,其中技能培訓應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教學,培訓時間不少於1個月,培訓學員出勤率不低於80%。

培訓結束後,企業應組織學員進行結業考試,根據需要開展職業技能鑒定,企業應提前7個工作日將結業考試考務安排報勞動保障部門,勞動、財政等部門應派人督考和巡考。企業應保存好《困難企業職工培訓結業考試准考證》存根(見附件4)、考卷、考試記錄、培訓考勤表、培訓日誌(見附件5),檔案材料便於日後有關部門檢查。

六、特別職業培訓補貼

困難企業開展在職職工培訓所需資金先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不足部分由財政按照每人不超過400元標准給予補貼,補貼人數不超過企業20xx年底在職職工人數的50%,同一人只能享受一次培訓補貼。

特別職業補貼資金採取先期預撥,培訓後核實結算的方式。培訓計劃批准後,財政部門應在開班前期將預撥資金撥入企業基本帳戶。預撥資金原則上不超過擬補貼資金的50%。

培訓結束後,困難企業根據實際培訓人數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辦理培訓補貼結算手續,經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審核確定實際補貼金額,實行多退少補,預撥資金不足的,財政部門將不足的補助資金直接撥入企業在銀行開立的基本帳戶;預撥資金多餘的,企業將多餘資金退回財政專戶。

困難企業申報培訓補貼結算資金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困難企業培訓補貼資金結算申請表》1式3份(見附件6);

(二)《培訓考勤表》1份(見附件7);

(三)結業考試成績匯總表(見附件8);

(四)培訓期內職工工資發放表1份。

(五)培訓補助預撥資金使用有效證明文件原件(驗收返還)和復印件一份。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縣市區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特別培訓計劃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各有關企業要增強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盡早、盡快、分期、分批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各縣市區要把特別職業培訓計劃與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民工技能培訓結合起來,廣泛宣傳發動,發揮特別培訓計劃在幫助困難企業轉危為機中的重要作用。

(二)落實資金補助政策,做好資金監管工作。各級勞動保障、財政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培訓全過程的監管,嚴格按照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安徽省困難企業特別職業培訓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勞社秘〔20xx〕10號)的規定,做好補貼資金的審核、撥付工作。同時要加強服務,調度資金,保障特別職業培訓計劃的實施。

(三)勞動保障部門對培訓工作加強檢查,重點檢查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對結業考試實行督考。在審核補貼資金時要進行抽查核實,抽查人數不少於總申報人數的10%。對發現培訓不實或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據實追回相應資金,通報批評,並依法律法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八、其它

本方案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暫定執行期截止20xx年底。本實施方案由市勞動保障局、財政局負責解釋。

各縣市區可依據本方案,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報市勞動保障局、財政局備案。

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實行月度通報制度,各縣市區在每月3日前上報本地上個月培訓實施情況。

培訓計劃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促進遠程教育優質資源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水平,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室的作用,促使全體教師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方法,掌握運用網路搜集、整理、處理信息的方法,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特製定本學期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如下。

二、組織安排:

由信息技術教研組具體組織實施。

三、培訓方法:

採用集體指導、互幫互學、上機操作的方法。全體教師參加培訓,中年教師重點輔導,45周歲以下教師考核過關。具體為各任課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設計出一課時的課件製作腳本,按電子備課室使用安排在規定的時間內由輔導幫助製作一個多媒體課件,並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

四、培訓內容:

Windows基礎;網路基礎及計算機安全;Word基礎;Excel電子表格;PPT幻燈片製作等內容。

具體要求:Windows基礎:計算機系統基本組成與結構;操作系統的功能特點、啟動與退出;圖標、窗口、菜單、對話框、文件、

文件夾、驅動器的概念與操作;資源管理器的基本功能與使用;常用程序安裝、刪除與幫助的使用。桌面、窗口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輸入法;附件(記事本、寫字板、畫圖、媒體播放器、錄音機、計算器等)的使用;顯示解析度的設置;殺毒軟體的使用等。使用IE瀏覽;收藏夾(收藏、整理、導入、導出);搜索;下載;電子郵件等。網路病毒知識及預防等。

文字處理(word):學會一種漢字輸入法(建議採用五筆輸入法或全拼輸入法);文檔的建立、打開、保存等;文檔的基本編輯;文檔的排版(字體、字型、字型大小、字間距、行間距、段落格式的設置);文檔的頁面設置與列印輸出;表格製作、公式編輯、圖文混排等。軟體:Word20xx/XP。

電子表格(exce):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建立、編輯工作表,設置工作表格式,製作的操作;使用公式和函數,用Excel進行數據的統計,Excel與Word的綜合運用。軟體:Excel20xx/XP。

課件製作ppt:演示文稿軟體的功能、特點及應用;創建幻燈片或利用模板建立新幻燈片;輸入編輯文字、圖片、表格、語音、動畫、視頻或其它對象;編輯與修飾幻燈片;超級鏈接;組織與整理幻燈片;設置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與列印幻燈片。軟體:Powerpoint20xx/XP。

五、培訓考核:

1.各任課教師必須按時參加學習培訓,並填寫電子備課室使用登記表。期末以培訓登記冊量化考核。

2.各任課教師在期末必須上交一節有較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製作腳本和課件,此課件作為學校的共享資源。期末作為一次上交材料進入常規教學量化評估。

3.凡參見培訓的教師必須將自己設計製作的多媒體課件運用於課堂教學,期末以此作為常規教學量化評估中上課一項評分的參照。

培訓計劃方案 篇4

第一部分 培訓計劃說明公司現狀分析

廣東雙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來,已擁有員工120多人,年銷售額近1億元人民幣,公司正處於轉型加速發展時期,公司員工的基本素質狀況如下:

1.1 公司共有115名員工,其中男性83人,佔74 %,女性32人,占 26%;大專以上學歷42人,佔36.5%,公司30歲以上48人,占 41.7%,從以上可以看出公司擁有一支較年輕的團隊,一線人員素質在業界屬於中等水平,員工流動性大,公司凝聚力、吸引力較弱。

1.2 公司領導十分關注人員的成長與發展,但鑒於人才市場日益嚴峻以及自身培訓體系的欠缺,如不引起重視並逐步解決,很難應對未來的各項挑戰。

1.3 近年來,隨著公司對市場佔有率的逐步提高,銷售額甚至出現了逐月增長,如何從賣產品轉型到賣服務是必經之路,這就要求各部門提高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改善服務質量,打造高素質的服務團隊。體現主動性和工作的深度,開展系統全面的服務。要建立相應的工作程序,體現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強化實體店優勢。

1.4 公司目前各項工作有待進一步細化與深化,很多工作程序需要優化與改進,員工制度 化、程序化、標准化意識淡薄,團隊精神與協同觀念不強,各級管理人員管理技能與領導 水平有待提高。

1.5 公司培訓工作雖然一直開展,但未建立相關培訓體系,且培訓對象及培訓師資投入不 夠,培訓效果評估也未落到實處。

1.6 公司雖參加外部培訓機構的培訓課程,但頻率過低,很多好的內容未在公司進行再轉 化與再傳播,以至培訓效果無法深化與量化。

1.7公司領導雖倡導員工通過不斷學習與培訓來提高個人綜合素質與能力,力求在公司內 部打造學習型企業,形成學習型團隊。但效果不明顯,沒有切實的行動計劃。員工的全面 培訓工作並沒有展開。

第二部分20xx年培訓工作重點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公司20xx年績效制度、薪酬制度及銷售計劃, 20xx年培訓工作重點 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20xx年度,公司培訓工作要力爭全面覆蓋,重點突出,要在實際的培訓工作中不斷豐 富培訓內容,拓展培訓形式,優化培訓流程,明確培訓目的,提高培訓效果。

2.2 20xx年隨著更新員工的加入,要做好入司前,上崗中,工作後各項培訓與培養工作計 劃,幫助他們度過適應期。

2.3 20xx年要提高員工的職業意識與職業素養,提升其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與團隊合作與溝通的能力,增強敬業精神與服務觀念,加強其專業水準。

2.4 20xx年要針對公司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領導能力等問題開展《中層管理人員管理技能提升》培訓,計劃以外訓帶動內訓,堅持培訓內容以通用管理理論為主,堅持培訓目的以提高管理技能為主,堅持培訓方式以加強互動交流為主,以不斷提升中層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與領導水平。

2.5 對於新入司員工,20xx年力爭在一個月內對他們《新進員工入司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公司簡介、企業文化、公司規章制度、員工日常行為規范、服務標准等,讓新進員工能快速融入公司環境。

2.6 20xx年要充分利用與整合外部培訓資源,對於外部培訓、咨詢機構所提供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培訓課程,要派相關人員積極參與學習,並要求參訓人員在公司內部進行分享,擴大培訓的效果。

2.7 20xx年要不斷完善培訓制度與培訓流程,加強培訓考核與激勵,建立培訓反饋與效果評估機制,健全培訓管理與實施體系。

第三部分 公司培訓實施流程

1、培訓目的

1.1 改善公司各級各類員工的知識結構、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

工作態度和行為模式,滿足公司的快速發展需要,更好的完成公司的各項工作計

劃與工作目標。

1.2、加強公司各級各類員工職業素養與敬業精神,增強員工服務意識與服務水平,打

造高績效團隊,減少工作失誤,提升銷售額,提高工作效率。

1.3 提升公司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和戰鬥力,為公司進一步發展儲備相關人才。

1.4 提高公司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管理技能、管理能力與領導水平。

1.5 完善公司各項培訓制度、培訓流程以及建立系統的培訓體系,實現各項培訓工作順利、有效實施。

2、培訓原則

2.1 以公司戰略與員工需求為主線。

2.2 以素質提升、增值服務項目、能力培養為核心。

2.3 以針對性、實用性、價值型為重點。

2.4以區域式培訓和持續性培訓相互穿插進行。

2.5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與總結相結合。

2.6堅持公司內部培訓為重點、內訓與外訓相結合。

2.7堅持理論培訓和崗位培訓相結合。

2.8 實現由點、線式培訓到全面系統性培訓轉變。

3、培訓職責

3.1由人力資源中心負責公司的各項培訓工作,包括培訓制度的擬定、培訓體系的建立、

培訓流程的完善、培訓計劃的制定、培訓通知的發送、培訓的組織實施、培訓的跟

蹤與反饋、培訓效果的評估與總結等工作。

4、培訓計劃的制定

4.1人力資源中心下發年度培訓計劃通知,對公司培訓工作做整體安排,各部門應積極配合與支持。

4.2 公司各部門的臨時培訓需求,應提前向人力資源中心說明。

培訓計劃方案 篇5

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各種形式的培訓和交流,通過校本研訓來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幫助教師在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發現和解決問題,不斷變革教學方式,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實現專業水平的提高,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實現真正的成長。根據學校教師的情況制定學校教師發展計劃。

1、按規定參加全校性的集中培訓和以研訓組為單位的業務學習及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活動。

2、每位教師要做到:堅持每單元(或模塊)寫一篇教學反思;一學期每人上一節教學匯報、示範課,參加一次教學診斷課活動;製作一份多媒體課件;每人每學期要精讀至少一本的教學專著;撰寫不少於5000字的讀書筆記,交一份有價值學科論文和優秀教案。

3、為促進教師整體化素質的全面提高,學校制定了抓理論學習,抓崗位實踐、抓活動載體的「三抓」工程,激勵教師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培養教師鑽研業務,強化素質,敢於爭先,成為一名在專業上有影響、在學科上有知名度的典型教師。

4、凡參加學科教學(或說課)競賽、評優、教師基本功大賽獲獎的教師,要及時提交競賽過程中所有相關材料及獲獎證書復印件2份,1份送交教導處存檔,另一份與獲獎證書復印件或為市級以上教學觀摩課、引路課、研討課寫好記實材料一起存入教師個人專業成長檔案。

5、學校要創造有利條件,為各學科教師搭建自學、進修、晉升的平台,鼓勵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學科教學的要求,將外派教師學習情況納入學校考核教師之中。

6、建立校本研訓教師個人檔案,檔案中記錄、裝載教師參加校本研訓過程中的各種成果及業績,對每位教師實行長效的個性化管理,同時對教師在繼續教育過程中實施學分制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據。

7、教師如因故不能參加學科研訓組和年級備課組活動應履行請假手續,說明原因。學校有關領導因公不能參加學科研訓組和年級備課組活動也應履行請假手續,否則當缺勤論處。

⑧ 教師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計劃5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何不好好地做個 工作計劃 呢?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教師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計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計劃5篇1

為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長進,我以在培訓期間各位專家教授的授課精髓為指導,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網路學習,在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 教育 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應用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針對生物教學不斷 反思 和 總結 ,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三、學習方式及內容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 報告 ,並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3、反思提升

每天結合自己在培訓學習中的感受寫出 學習心得 、研修日誌,發表在班級培訓平台上,與各位學員共同交流探討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能力。

4、學以致用

爭取通過學習,在研修結束後寫出研修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培養發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傳統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

教師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計劃5篇 2

我是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擔任初二的英語教學工作。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得不多,信息技術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根據這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診斷測評」結果,我認為我自己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還有待於提高,對於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內容非常欠缺,我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自我分析:

成功的起始點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密則是自我反省。

1、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目前我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還遠遠不足,距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還有很大差距,存在顧此失彼現象。

2、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信息技術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天空,但由於受傳統「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的填鴨式教學的影響,我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過多的包辦代替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

3、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我們提倡終身教育,而終身教育本身離不信息技術,網路具有其強大的傳輸功能,網路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十分重要,不出就能實現教學相長,而我在此方面還十分欠缺,網友少參加學習團體也少。

二、發展目標:

目標是前進的動力,通過本次培訓,我希望能在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力和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兩方面得到顯著的提高。真正掌握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能力。

1.提高技術素養,了解相關知識。了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類型與功能,熟練操作常用設備。掌握互聯網、移動設備及其他新技術的常用操作。

2.掌握有正確 方法 ,進行有效的課前計劃和准備。

3.掌握有正確方法,進行有效的課前計劃和准備。

4.掌握有正確方法,進行有效的課前計劃和准備。

5.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依託學習共同體,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三、行動計劃

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我在這次學習中會積極學習、聆聽請教、反思提升。在學習中我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時間不夠用,、缺少名師,我擔任兩個班的英語教學任務,時間比較緊,身邊缺少信息技術應用名師,在黑暗中摸索。 在這次學習中我會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製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與方法。設計有效實現學習目標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設計有助於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與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指導策略與方法,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與創造。利用技術支持,改進教學方式,有效實地實施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有效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嘗試利用技術工具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信息,並能整理與分析,發現教學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 措施 。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區,積極參與技術支持的專業發展活動,養成網路學習的習慣。

教師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計劃5篇3

今年,有機會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我十分高興。通過培訓,不僅能提高自己信息技術能力水平,而且還能應用信息技術構建有效課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所以,我打算下功夫學好培訓的所有課程內容,真正學到一些信息技術,學以致用,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精彩,用信息技術能力水平啟迪學生,使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

一、學習目標:

認真學習各個階段的課程內容,按考核的要求高質量完成作業任務,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培訓學習與課堂教學結合,把信息技術與自己從事的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讓技術服務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學習任務:

學習所有推薦的選修和必修課程,對部分課程進行反復學習,摸索研究,爭取學到更多的東西,使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有一個大提升。

三、學習措施:

1、研讀網路培訓資料。採取通讀與精讀相結合的方式,結合自身的成長需求,認真研讀教材,學後做到及時反思,認真完成作業。

2、積極互動,參與網上討論。圍繞學習內容和進程,積極參與討論,思考預設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分享同伴的認知,感悟專家的點評。

3、積極嘗試運用多種靈活的 教學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進行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能力。

4、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每天先看課,邊學邊實踐練習。如果這樣不行,先通覽課程一遍,明確學習的內容,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學習,有針對性地請教專家同行。

教師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計劃5篇4

為提高我校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完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根據東光縣教育局關於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應用能力培訓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教育裝備情況和教師隊伍實際,制定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 實施方案 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試行)》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學校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組織開展以信息技術應用知識、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網路教學資源及網路辦公平台運用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技術培訓,全面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

二、培訓目標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校教師進一步提高現代信息意識,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水平,能獨自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掌握計算機 操作系統 的一般操作與使用,具有使用教學軟體的能力;了解網際網路的信息服務,能利用網際網路獲取、交流、處理與應用信息;會熟練使用辦公軟體進行文字處理,表格處理;掌握課件修改、製作、多媒體素材加工等技術。進一步提高在職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教育教學服務的能力與水平,以更加優化的教育教學手段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三、組織保障

為了保證達到培訓目標,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實施,特成立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為副組長,信息技術教師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具體負責培訓的組織工作。

培訓領導小組組織全體教師培訓,具體完成以下工作:

1、制定培訓計劃;

2、集中組織培訓、學習;

3、組織教師利用網路自學;

4、組織考試並建立培訓檔案;

四、參訓人員

本校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應用能力培訓的參訓人員包括:全體教學管理人員、在職教師,分為45周歲以下和45周歲以上兩個年齡段。

五、培訓方式

集中培訓與網上自學兩種方式相結合。集中培訓每周不少於1小時,自學可利用河北省遠程教育網、河北省教師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應用能力培訓教材等進行自學,每周的自學時間不低於3小時。

六、培訓時間安排

1、集中培訓

時間:每周五下午二、三節課

參加人員:全體教學管理人員、在職教師培訓地點:微機室

2、自學

參加人員:全體教學管理人員、在職教師。

培訓方式:認真自學相關信息技術與遠程教育應用能力講座。

七、考核辦法

1、由培訓領導小組統一命題,採取網路考試形式;

2、理論、應用兩部分綜合一張卷,滿分100分。(考核時間待定)

3、參加培訓人員建立培訓檔案並將考試成績備案。

教師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計劃5篇5

一、指導思想

通過這次國培學習,培養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及時發現、解決教學中的存在問題,同時利用共同研究這個平台,互 相學 習,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研修目標

1、通過這次國培,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2、通過這次培訓掌握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教育能力,並利用信息技術教育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3、通過培訓能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的自主合作。培養學生樹立學習的新理念。

4.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尋找適合自己學生的分層教學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 文化 底蘊、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三、研修計劃

1、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學習。

(1)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和內容,加強自己對實施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教育,幫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樹立與素質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開拓知識視野,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利用網路學習現代信息科技,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理路水平。

(3)積極與同事交流研討,力爭在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同時也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成績。

2、立足課堂,善於思考。在教學中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方法,思考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

四、研修措施

1、積極主動的學習珍惜國培的機會。每天按時學習,保證學習的時間和質量。遵循學習的要求和紀律,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完成學習作業。

2、教學中注重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充分利用學校的良好教學條件,掌握白板,投影,錄播等運用能力,提高教育質量。

3、積極參與研討,積極發言,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多寫研修日誌,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4、立足課堂,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學模式,思考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問題。

5、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和課標,備課注重教法,更注重學法指導。課後認真反思,不斷提高,用心輔導,讓學生都能有程度的發展。

教師2.0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計劃5篇相關 文章 :

★ 教師信息技術學習計劃範文

★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個人研修計劃(2)

★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個人總結(2)

★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工程研修計劃

★ 關於信息技術培訓心得體會5篇

★ 教師信息技術個人研修計劃

★ 信息技術教學自我評價範文五篇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計劃

★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研修計劃5篇

閱讀全文

與2014年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育培訓立項報告方案 瀏覽:136
簡述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瀏覽:223
永恆印記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688
2014北京電子商務大會 瀏覽:418
信息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48
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哪個專業好 瀏覽:592
銀行企業客戶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32
工廠開業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539
電子商務產業優惠政策 瀏覽:138
幼兒園新學期家長策劃方案 瀏覽:218
業務交流培訓會方案 瀏覽:586
教師普通話培訓達標實施方案 瀏覽:50
美麗說網路營銷策劃 瀏覽:669
賓士最新促銷活動 瀏覽:418
證券公司電子商務 瀏覽:641
市場營銷的實踐報告 瀏覽:278
網路營銷站點的規劃 瀏覽:451
市場營銷論文關系營銷 瀏覽:508
武功山旅遊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956
招商引資局培訓方案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