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中國通和電子商務是傳銷嗎

中國通和電子商務是傳銷嗎

發布時間:2022-03-05 22:03:27

A. 請問中國通和電子商務是傳銷嗎

是的,我家妹子就做過,虧了錢的

B. 中國通和是傳銷嗎它合法嗎

傳銷組織以前是安格,在吉林,重慶等地方被端掉過,也被很多人熟知,所以現在改名為中國通和,來麻痹人們,由於此組織打著網購,又有產品做掩護,加上組織的吹捧,能發財致富 ,因此不容易被人們識破,已經加入的,或者准備加入的,請你們清醒一點,不要在害自己親戚朋友了!

C. 中國通和是傳銷嗎

是不是傳銷,要根據其具體的運營、操作模式才可以進行判斷。以入會員的模式,再介紹朋友入會員,公司給返現金,這種情況就是拿親朋好友下手 ,因此需要謹慎。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中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1)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2)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D. 中國通和電子商務是傳銷嗎謝謝。

不錯的,你用產品還可以,但就不要去做了,我的幾個做通和的朋友現在都不做了。

E. 中國通和電子商務是怎麼搞的加入會員真的能賺錢嗎不會是搞傳銷吧

加入電子商務會員真的好嗎?

F. 中國通和電子商務合法嗎是真的嗎

好做嗎 好做嗎 好做嗎 通和電子商務的會員在向人們介紹通和電子商務時,經常遇到的問題是:通和電子商務是不是直銷(傳銷)?通和公司有沒有直銷牌照?通和集團這樣做合不合法等等問題。因此,只有弄清楚通和電子商務與傳統直銷(傳銷)的本質區別,才能消除人們的各種疑慮,把通和電子商務做大、做好、做久。 所謂傳統直銷(傳銷),就是登入我國近20年,在世界上已經實行了七、八十年的一種營銷模式。即生產商不需要經過店鋪和其它流通環節將產品銷售給客戶的一種營銷方式。客戶包括兩種成分:一是參與經營活動並獲取利潤的直銷(傳銷)人員(亦稱經銷商);二是終端客戶純消費者。直銷與傳銷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根本不存在本質的區別。在國外一般都稱其為傳銷,這種叫法筆者認為才名符其實,最能體現此種營銷模式的本質特點,即無店鋪多層次靠口碑宣傳方式的營銷,其精髓是依據倍增原理無限發展營銷人員和尋找終端消費客戶,並從中獲取最大利潤。2005年我國制定了【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視直銷為合法,傳銷為非法,並把多層次團隊計酬劃歸傳銷范疇。然而,即是獲得直銷牌照的公司,除了雅芳實行單層次營銷外,其餘所有公司仍然實行多層次團隊計酬模式。如果傳統直銷(傳銷)丟掉了這個賴以生存的靈魂支柱,它就失去了吸引眾多人參與的魅力。之所以傳銷禁而不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以直銷為名,傳銷為實的獲牌直銷公司是被批准允許的「傳銷」。至於有些不法之徒,利用傳統直銷(傳銷)的營銷模式實施詐騙,那才是國家真正要打擊、禁止的行為。現在人們之所以把這種營銷模式視為是傳統直銷(傳銷),不僅因為它有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更因為它是一種時代特徵---即工業時代的產物。而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信息時代,必將產生與時代相適應的嶄新營銷摸式---電子商務。 香港通和醫葯集團順應時代潮流,在中國電子商務年的2006年,即開始實行通和電子商務這一最為先進的營銷模式。任何事物的性質,不僅由其形式更由其內容所決定。比如傳統直銷(傳銷)、非法傳銷、通和電子商務,這些看似一樣的事物,但卻各自有著不同的本質特性,絕不能混為一談。下面主要分析一下通和電子商務與直銷(傳銷)的本質區別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營銷的形式有著本質的不同。通和電子商務主要是通過網上交易完成銷售,而傳統直銷(傳銷)主要是通過地面交易完成銷售。一個是以最先進的計算機網路技術為工具,一個是以互動式經營為手段,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二、服務的方式有著本質的不同。通和電子商務實行的是會員制,所有會員的購貨、服務全部由公司直接承但。會員之間既沒有買賣關系,也沒有服務關系。而傳統直銷(傳銷)在中國實行的是店鋪加僱傭推銷員(亦可稱為直銷員或營業代表)制,其銷售和服務主要由直銷(傳銷)員自行承擔。 三、獎勵制度有著本質的不同。通和電子商務實行的是消費積分返利,其根據是生產消費的最新理論,讓消費者有權參與利潤分配。而傳統直銷(傳銷)實行的基本上是級差制,完全是根據經銷商的級別、銷售業績來分配利潤。 四、具體的銷售方法有著本質的不同。通和公司產品通過網路三折銷售給所有會員使用,不要求會員另行銷售產品!而傳統直銷(傳銷)只是不準其推銷員低價賣貨,在其價格範圍內而是賣得越多越好。通和電子商務的會員僅僅是個消費者而已。 五、獲利的指導思想有著本質的不同。通和電子商務由於是網上交易,從而大大的降低了各方面的成本。盡管如此,她還是讓利於民,給會員的價格可以說是出廠價,這對絕大多數公司來說是難以做到的。而傳統直銷(傳銷)雖然在培訓教育時,一再宣稱直銷(傳銷)沒有了以往銷售中的許多中間環節,但其產品普遍昂貴,說其是暴利一點都不過份。 六、電子商務營銷模式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必將取代傳統直銷(傳銷)的暴利銷售模式。人類終極消費模式—可謂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總稱叫網上交易,亦叫網上購物,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商務行為。其優勢是:1.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商業全球化,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交易;2.廣闊的環境,商家可以面對全球的消費者,而消費者也可以在全球任何商家購買商品;3.更快捷的疏通和低廉的價格。由於減少了所有中間流通環節,從而節省了大量開支.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成本;4.符合時代要求,在網上購物更能體現個性化的購物過程。總之,電子商務是一個趨勢性的行業,是快捷取代慢速.簡單取代復雜.先進取代落後的一種最為先進的商業模式。而傳統直銷(傳銷)已經落後於時代,其暴利性將決定其會不斷走向衰亡。 通過對上述事實的分析不難看出,通和電子商務,既不是直銷(傳銷),更不是非法傳銷,她是信息時代出現的一種嶄新營銷模式。對公司而言,也可視為廠家「直銷」,但它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直銷(傳銷),還需要直銷(傳銷)員為其銷售產品;對於顧客而言,也可視為直購,但它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純的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還有利潤分享。這種消費省錢、推廣賺錢的生產消費模式,必將吸引眾多不同層次的人員參與,其市場之大可想而知。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實現在家創業,網上淘金,可謂是21世紀的最佳選擇。 美國有一項,60%的百萬富翁均來自網路,平均年齡35歲,而剩下的40%來自於傳統行業,平均年齡60歲;世界新生30%的富翁,不是自行創業,而是和大型企業合作的結果!你要想明天成功,首先要解決自己的觀念。現在要做就做最大的趨勢性行業:互聯網電子商務!如果錯過了,那錯過的不僅僅是一個機會,而是整整一個時代!只有電子商務才是最快捷、最公開、最公正的營銷大革命!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得好:21世紀最成功的事業就是互聯網和人際網整合在一起的事業!21世紀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 選擇合作公司的兩個條件: 1、一定要是民族企業,公司實力強大,長久穩定,國家重點扶持保護!(必須跟隨政府路線走才能做大) 2、產品必須是高科技產品,日常生活必用品,高品質低價位,讓老百姓既省錢又享受高品質生活,無需每天灌輸觀念,百姓主動購買!通和公司產品有七大系列,會員三折,完全滿足條件!

G. 中國通和電子商務是傳銷嗎

第一,是違法傳銷,目前掛牌的直銷企業名單裡面沒有通和這個名字

第二,虛假信息,網上很多的中國通和的信息都是他們僱傭的很多的網路水軍做的,很多的通和裡面的人拉人的時候就讓很多的新人去看他們在網上發布的虛假的信息來矇混過關,這個是很容易證明的。找一個對網路營銷非常熟悉的人,都可以看出很大的破綻。

第三,所謂的高端的產品,純屬胡扯了,4800入會,入會後產品就打3折,說明入會後購買的產品比原價的3折還要低哦。看到這里,你應該會知道怎麼回事了吧!都是劣質產品。

第四,最容易證明了,中國通和不是什麼國有企業,所謂的注冊的公司500塊錢就可以在工商局網站上面注冊得到,很多的人都會被這個給騙的。另外通和上面是安格公司,是香港的公司,與國有企業是驢唇不對馬嘴。

第五,他們說代理雅姿的產品,這個可以直接咨詢安利的客服,只有安利在賣,不可能在第二家銷售。
做為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網站做的那麼爛,不是扯淡嗎。

在廣州已經報警了,去查的時候就不見人了。
建議看到這類的組織要記得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看到這個消息的人,如果發現這類窩點,請直接撥打110,放心肯定會被判刑的。

H. 中國通和商城是傳銷一類騙人的嗎我老媽最近非得要做這個,求好心人告知。

中國通和商城被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法治在線」報道涉嫌組織傳銷,警方對通和商場展開調查嗎,具體報道如下:

重慶通和商場前身是2010年被吉林警方打掉的傳銷公司安格公司。打開通和商場網上首頁,發現表面上是一個購物網站,主要做電子商務。

設置480元、4800元兩個等級的入會員資格,只有成為會員,才能具有發展下線、開設實體店的資格。這個錢可以買網站的產品,然後要發展會員,雙軌制的發展,就是1變2,2變4,4變8,每層可以拿到層獎,每層有5單,可以拿到量獎碰獎。就這樣發展,實行日薪制。不賣產品,只做發展會員。因此,具有明顯的傳銷性質。

通過民警調查,通和商場不僅發展電子商務,也有實體店。只需交4800元,就可以自己開店當老闆。民警前往重慶的一家實體店鋪進行調查,發現實體店賣產品只是幌子,主要目的是發展下線,實體店老闆在發展區域開設有發展會員培訓課程,定期向目標意向成員授課。所賣產品是幌子,主要目的是發展下線。

(8)中國通和電子商務是傳銷嗎擴展閱讀:

以下為吉林警方在2011年抓捕通和商城前身報道:

2009年9月29日,昌邑工商分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有人在昌邑區蓮花小區進行傳銷活動,傳銷產品為香港安格醫葯集團的產品。經調查,昌邑工商分局查到5個以個人名義開設的涉案賬戶,並經吉林市公安局昌邑分局配合,於2009年10月16日將5個涉案賬戶予以凍結。

2010年1月20日,吉林市計程車司機徐建和乘客叢偉及他的朋友在計程車里撿到20萬元現金,三人主動將錢交給警方。後來,天津籍男子張樹成和南京籍男子李華與警方聯系,稱錢是他們丟的。原本警方根據程序,將失主信息及丟失情況進行核對後,如一切屬實,就可以將錢款返還給失主,但警方在對兩位失主核查時卻發現了問題。

據介紹,當時對於錢的用途,李華稱是用來采購葯材物品的,而張樹成則說是為了辦事。兩位失主矛盾的話語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對失主進一步核查發現,張樹成在提供身份證件時,給出的身份證信息無法查實,經查是假身份證。

另外,警方檢查張樹成和李華隨身攜帶物品發現,兩人包里都有一些涉嫌傳銷的資料。其中一張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上面記載了20多個名字,每個名字後面跟著一串數字和一個電話號碼。

經審,張樹成承認自己在「非法經營」公司。原來,2010年,吉林市工商部門已經將該公司傳銷賬號凍結,得知賬戶被封,張樹成、李華等人便攜帶現金來到吉林市,准備「擺平」賬戶凍結之事。沒想到,二人卻將20萬元「活動經費」落在了計程車上。

根據張樹成的交代,警方在吉林市一賓館內抓獲了其另外的「同事」——正在給學員上課的劉千成、袁向江等人。經過進一步審查得知,這些人正是一家名為「安格公司」的骨幹成員。該公司在香港注冊的「香港安格醫葯集團」,生產洗化用品等。

2010年3月,吉林市公安局「1·21」專案組成立,全力偵辦「安格」傳銷組織案。據辦案人員介紹,由於案件涉及吉林、長春、天津、廣州等多個城市,牽涉人員眾多,該組織內部關系復雜,涉案金額巨大等原因,專案組決定先行搜集證據,然後伺機收網。

在訊問過程中,民警了解到,安格公司的新會員加入,都是通過在安格公司網站上進行注冊的方式完成的,並以電子貨幣的形式代替現金進行交易。在安格公司的內部網站上,有會員查詢功能。

民警利用三天三夜時間,從吉林市的低級會員名字開始,一一尋找上線名單。讓民警感到震驚的是,參與該組織的傳銷人員名字達上萬個。

辦案民警說,為了讓案件更加直觀,他們用了近半個月時間,將所有名字畫成一個約2米高、1.5米寬的樹狀關系結構圖,圖中人名達1萬余個。而這些名單,也僅僅是該傳銷網路的B區的一部分,僅占整個傳銷名單的十分之一。

2010年4月,吉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決定收網,並很快抓獲部分骨幹。按照繪制的關系結構圖,專案組很快將該傳銷組織中的10餘名骨幹成員陸續抓獲。在接下來的大量審訊工作中,專案組發現更重大的線索:被抓的僅僅是張樹成、劉千成的B區傳銷組織成員,事實上,還存在一個更加龐大的A區傳銷分支。

隨後,專案組根據審訊得到的線索,陸續將張樹成、劉千成的A區主要傳銷組織成員范靈芝、孫連鳳、孫洪樂等50餘名嫌犯,分別從天津、廊坊、濟南、太原、廣州、北京、大連等地抓獲,並找到500餘名受騙群眾。此時,專案組已經獲得了足夠證據,證實安格公司就是一個傳銷公司。

2010年7月23日,香港安格醫葯集團董事長張航到公安機關投案。此時,安格傳銷組織第一個會員、該傳銷組織的制度制定者顧浩華也已落網。至此,這個組織龐大、分工明確、涉案人員達10多萬人、涉案金額上億元、涉案地點遍布10多個省市的大型傳銷團伙正式破滅。

2010年11月29日,該組織部分傳銷人員被吉林市豐滿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2010年12月29日,豐滿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張樹成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50萬元;判處劉千成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50萬元,其他組織成員也依法獲刑。

閱讀全文

與中國通和電子商務是傳銷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星光電子商務 瀏覽:855
市場營銷學知到測試答案 瀏覽:420
學市場營銷的可以找什麼工作 瀏覽:220
市場營銷策劃專員崗位職責 瀏覽:633
如何讓避免跨界電子商務逃稅 瀏覽:141
非公黨建外出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231
安全培訓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489
縣級教師培訓團隊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67
移動開門紅營銷方案 瀏覽:814
零食促銷方案範文 瀏覽:765
季度促銷活動獎勵方案 瀏覽:108
花店網路營銷 瀏覽:684
江蘇省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91
人工智慧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91
雅詩蘭黛集團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瀏覽:159
市場營銷的微觀環境有哪些因素 瀏覽:107
蘇州網路營銷建設 瀏覽:678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估算規模 瀏覽:766
電子商務安全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瀏覽:765
電子商務的快遞物流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