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遼寧沿海經濟帶的世界關注
遼寧沿海經濟帶是東北地區開發開放條件最好的區域,是我國唯一沒有整體開發的沿海區域。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這片土地被賦予打造成中國沿海地區新經濟增長極的全新戰略定位。令人更加激動的是,連續4年,遼寧實際利用外資增幅都超過30%以上,達到154.43億美元,位居全國第三,引進內資過千億元,100多萬南方人在遼寧經商,中國對外開放的峰值已經來到遼寧! 一個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產業項目和初顯雄姿的產業集群正在演繹遼寧新一輪產業升級,紛至沓來的全球資本正在這片深藍中掀起財富、產業、創造、夢想與激情匯成的巨浪。 在大連,建設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完善航運設施、基礎設施、綜合運輸和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努力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一批輻射面廣、流量大的優勢貨品及集裝箱物流基地,構建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星海灣金融商務區,發展債券、期貨、保險、衍生品、金融服務、貿易結算等增值配套服務,健全現代金融組織和服務體系,逐步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造船及海洋工程基地、大型石化產業基地和電子信息及軟體基地,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海洋與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集群,建成感測技術、「物聯網」的創新高地。
在渤海翼(盤錦—錦州—葫蘆島渤海沿岸),加快錦州濱海新區建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新材料、製造業、船舶修造等產業,建設錦州灣國家級煉化生產基地和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加快盤錦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重點發展石油裝備製造與配件、石油高新技術、工程技術服務等相關產業,建成我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加快葫蘆島北港工業區建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船舶製造與配套、有色金屬、機械加工、醫葯化工和物流等產業。
在黃海翼(大連—丹東黃海沿岸及主要島嶼),積極培育發展庄河工業園區、花園口經濟區、登沙河臨港工業區、長山群島經濟區、皮楊陸島經濟區,重點發展沿海臨港裝備製造、新材料、石化、能源、家居製造、服裝服飾、水產品增養殖和加工、旅遊、現代物流等產業。進一步發展丹東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精密輕型裝備等裝備製造業,制葯、精細化工以及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旅遊、口岸物流等服務業。 享有包括財稅增量返還、免收涉企行政性收費、金融支持、下放經濟管理許可權以及拓展融資渠道、人才引進、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善軟環境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措施。
在財稅方面,以2005年為基數(政策支持區域以2008年為基數),重點區域上繳省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房產稅,省財政給予70%的增量返還,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持主導產業建設;對重點區域內的所有企業(含在建和新建),免收涉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僅限重點發展區域)。涉及國家管理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費額,由園區或園區所在市財政承擔;涉及省級管理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費額免收。在享受優惠政策期間,新發生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按此政策執行;每年投入2000萬元,建立重點發展區域招商引資獎勵資金。 歷經四年開發建設,遼寧沿海經濟帶招商引資成效顯著,臨港產業快速集聚,沿海產業基地初具規模,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截至2010年3月底,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發展區域累計開發土地面積351.6平方公里,實際利用土地面積219.9平方公里,固定資產累計投資2819億元,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786.8億元,累計注冊項目3438個,投資總額5644.7億元,其中外商投資項目643個,合同外資額129.9億美元。
全球金融服務巨頭摩根大通與大連市展開投資項目對接。一方以放眼全球的眼光,手握巨資,一方坐擁十幾個大項目,單個項目投資額甚至超過300億元人民幣,資本與產業在震撼中成就完美對接。摩根大通全球實業投資集團首席執行官約瑟夫·阿澤比說:「我們非常關注中國,十分看好遼寧沿海的發展前景,我們將通過更多的投資項目,與這里富有經濟活力的城市開展廣泛的合作!」
作為一直以「看多中國市場」而著稱的全球金融領袖,摩根大通與其他國際投行都將焦點鎖定在遼寧沿海經濟帶。省外經貿廳統計顯示,一季度,沿海6市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同比增長59%。其中,大連實際利用外資20億美元,同比增長44.6%;營口2.4億美元,同比增長98.7%;錦州和盤錦分別大增185.67%和342.89%。在出口方面,沿海6市出口額為74.6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大連63億美元,同比增長41.52%;錦州和盤錦增幅超過100%。
大手筆投資建設一直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建設寫照,一個個大項目進而又將集群效應迅速放大。在長興島,迎來的第一個生產型石化項目就是「大塊頭」。江蘇恆力集團斥資250億元在此建設石化產業基地,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3月15日,奇瑞汽車大連公司一期工程———30萬輛轎車生產線項目主體廠房在大連保稅區開工建設。該項目將生產最新款高檔轎車,工廠自動化率在國內同業中將達到最先進水平。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項目剛剛開建,已經有數十家企業決定在保稅區投資建廠為其配套,其中不乏美國江森自控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總額將達到20億元。
遼寧沿海經濟帶上的大項目均瞄準世界產業發展主流,各自在其產業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或具有潛在優勢,代表了從輕工業向重化工業演進、從產業鏈低端向產業鏈高端攀升、從生產零部件向核心部件帶動總裝的發展方向,是中國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落地。
由海洋石油天然氣行業巨頭———美國ESI海洋工程技術公司投資6億元建設的海工裝備基地項目簽約,盤錦拉開建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基地的序幕。有關專家表示,深水海工瞄準當代石油開發工程技術的高端市場,不但能有效地滿足中國深水海工發展的戰略需求,更將使盤錦成為在當今裝備製造和服務領域的引領者。
隨著摩根大通這樣的全球知名金融服務集團紛至沓來,遼寧沿海經濟帶的投資熱度被再次推高。
將中國總部落戶大連的日本最大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歐力士集團聯合其他金融機構共同組建大連航運中心船舶基金,用於投資建造各種大中型專業船舶,中遠期募集目標為100億元人民幣。同時,歐力士還在大連設立海外企業收購基金,開發日本軟體產業園,開展金融股權投資及金融創新業務。3月,全球保險業巨頭日本財產保險公司在大連設立日本財產保險系統(大連)有限公司,開展與保險相關的軟體開發及銷售、信息處理等業務。
2012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佔到東北三省的25%,沿海6市實際利用外資達179億美元,是2005年的14.3倍。產業帶、城市帶、旅遊帶在遼寧沿海地區迅速崛起,在完成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拼圖的同時,正在成為有著100萬平方公里、1億人口的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樞紐。
從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為更好服務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國家戰略,該局積極推進「直通放行」式服務。這種對符合規定條件的進出口貨物實施「直通放行」的檢驗檢疫方式,變產地、口岸兩道關口為一道關口,實現快速驗放。
『貳』 錦州濱海新區融創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怎麼樣
錦州濱海新區融創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是2017-09-0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遼寧省錦州濱海新區(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辦公樓前樓118室。
錦州濱海新區融創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10700MA0UG62E5J,企業法人張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錦州濱海新區融創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產業園運營管理;辦公樓租賃;信息咨詢服務;會務服務;企業經營管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錦州濱海新區融創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對外投資4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錦州濱海新區融創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叄』 適合青年創業的產業基地是哪個
我朋友就在這里創業的,現在他的收入真的是很可觀的,
『肆』 錦州的經濟
錦州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雄居遼西之首。六十年代曾以「大慶式新興工業地區」著稱於世,創造了新中國第一隻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支石英玻璃管、第一根錦綸絲、第一支人造塑料花、第一隻電子真空開關管、第一台造紙精漿機、第一個電子轟擊爐、第一台舉高消防車和第一部汽車安全氣袋等數十項第一。經過50多年的發展,在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評比中位居第40位。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機械電子、輕工紡織為支柱,兼有造紙、冶金、電力、建材、醫葯、食品、塑料製品、汽車配件、輸變電設備等行業的工業群體。全市各類工業企業2000餘個,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57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92戶。
2014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高於全省0.4個百分點。其中,按新口徑核算,第一產業增加值201.6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42.7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533.5億元,增長7.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2:47.3:37.5調整為14.6:46.7:38.7,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重有所下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4704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 2014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總產值153.4億元,增長1.6%;林業總產值2.4億元,增長5.5%;牧業總產值219.3億元,增長5.9%;漁業總產值36.7億元,下降0.7;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5.5億元,增長5.1%。
2014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5.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2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5.8萬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3.6萬公頃;蔬菜播種面積4.8萬公頃。受旱災影響,2014年糧食總產量190.4萬噸,比上年減產63.3萬噸,下降25.0%。其中,玉米產量160.3萬噸,下降25.3%;水稻產量22.6萬噸,下降19.0%。全市蔬菜產量342.3萬噸,增長1.2%;水果產量103.5萬噸,下降4.4%;油料產量6.7萬噸,下降42.2%。
2014年肉蛋奶總產量159.4萬噸,比上年下降19.1%。其中,肉類總產量68.5萬噸,下降7.0%;禽蛋產量63.5萬噸,下降33.5%;奶類總產量27.4萬噸,下降1.8%。水產品總產量41.8萬噸,比上年增長1.0%。其中,海水產品產量38.5萬噸,比上年增長1.0%;淡水產品產量3.3萬噸,與上年大體持平。
2014年人工造林面積13666公頃,封山育林面積13406公頃。其中,三北及沿海防護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420公頃,封山育林面積7666公頃。全年育苗面積1208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8.7%。
農業機械總動力295.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6%。其中,農用排灌動力51.7萬千瓦,運輸機械動力102.3萬千瓦。完成機耕面積644萬畝,機播面積551萬畝,機收面積335萬畝。農田有效(機電)灌溉面積130千公頃,柴油使用量10萬噸。 錦州是中國東北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城市。上世紀60年代錦州被國務院命名為「大慶式」新興工業城市,曾創造出第一支半導體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根錦綸絲、第一台電子轟擊爐、第一支人造塑料花等21項新中國第一的產品。已形成以石化、新型材料、農產品深加工為主體,包括電子、醫葯、紡織等行業在內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光伏、汽車及零部件、精細化工等新興產業集群快速壯大,鈦白粉、單晶硅切片、汽車安全氣囊、石英製品、汽車起重機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居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錦州分公司、東港電力有限公司、攀枝花鈦業有限公司、錦泰金屬工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坐落在錦州。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錦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蓬勃發展起的一大批高新技術先導企業成為極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銳。錦州有近百種高新技術產品和數千種產品遠銷四海。50米舉高平台消防車填補國內空白,道光廿五白酒譽滿海內外;三峽工程、「神州五號」飛船都用上錦州的產品。錦州正加快精細化工、焊接材料等產業為重點的六大工業生產基地建設,打造著「錦州號」行業巨輪;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四大新興產業。
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各類礦山328個,其中國有礦山5個,集體礦山198個,個體礦山124個;礦山從業人員15887人,其中國有礦山人員4265人,集體礦山人員6580人,個體礦山人員44642人;2004年產礦石量為1518.88萬噸,其中國有礦山年產礦石390.64萬噸,集體和個體礦山年產礦石1128.24萬噸;年礦業總產值為30268萬元,其中國有礦山年產值為19333萬元,集體和個體礦山年產值為10935萬元。位於凌海市閻家鎮、西八千及大有農場一帶的錦州採油廠是遼河油田的主要採油廠之一,採油廠生產能力年產原油245萬噸,創產值16億元,日產天然氣10~14萬立方米,創產值4000萬元。
自2011年起五年,錦州市將構建包括國家北方煉化、中國光伏產業、石化輕紡工業、特種鐵合金產業、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在內的五大基地。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4%。其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6.7%;重工業增加值增長4.9%。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0.4%;集體企業增加值下降7.8%;股份合作企業增加值下降22.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5.1%;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增長8.9%。三大支柱行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7.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8.4%;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加值下降14.2%。
201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97.7%,比上年增長0.1個百分點。其中,國有企業產銷率101.5%;集體企業產銷率98.3%;股份合作企業產銷率100.6%;股份制企業產銷率9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產銷率96.3%;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產銷率98.1%。
201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實現利稅總額293.3億元,下降15.7%。實現利潤總額171.3億元,下降18.0%。虧損企業虧損總額11.3億元,增長64.0%,企業虧損面為6.8%。
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89.8億元,比上年下降8.5%。其中,建築工程產值242.4億元,安裝工程產值44.7億元。勞動生產率為244.5千元/人。
201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320.9萬噸標准煤,比上年下降4.7%。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68.3萬噸標准煤,下降4.5%,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耗下降3.7個百分點。 錦州構築以港口建設為重點的物流設施平台,以發展區域物流為主,以發展國際物流為重點和方向,完善本地物流,發展第三方物流。以建設東北亞物流中心為目標,依託恆大、渤海、華聯物流中心,重點完成恆大物流二期工程、渤海物流二期工程,推進保稅物流區及加工區建設,完善華聯北方物流配送功能,培育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形成集運輸、倉儲、配送、包裝、加工及信息處理於一體的現代物流體系。
服務業對經濟拉動作用增強。服務業發展四年行動計劃全面實施。2014年中央十里商街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步伐加快。6個省級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5億元,增長20%。批發零售業銷售額、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19.6%和15.7%。完成房地產投資201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385萬平方米、銷售額160億元。設立首個電子商務產業基地,電子商務實現交易額22.5億元。會展業實現交易額50億元,增長20%。
2014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6.8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各項稅收收入94.3億元,下降8.2%。在各項稅收收入中,營業稅19.9億元,下降27.6%;增值稅8.2億元,增長2.5%。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教育支出24.6億元,下降1.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6.4億元,增長5.4%;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5億元,下降5.0%。
201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25.5億元,比年初增加208.3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094.1億元,比年初增加72.0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138.0億元,比年初增加149.7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695.4億元,比年初增加80.4億元;短期貸款余額399.5億元,比年初增加50.2億元。
2014年共實現保費收入30.6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財險保費收入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壽險保費收入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8.2%。賠款、給付金額合計14.3億元,比上年增長41.6%。其中,財險賠款6.4億元;壽險賠款1.1億元、給付6.8億元。
2014年旅遊業總收入272.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5.5%。國內旅遊收入265.5億元人民幣,增長14.4%。旅遊創匯1.1億美元,增長1.7%。接待國內旅遊者3544.9萬人次,增長10.4%;接待入境旅遊者11.4萬人次,增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