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求:華僑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怎麼樣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84年9月,經國務院僑辦批准,華僑大學正式成立了工商管理系,這是我國高校中最早以「工商管理」命名的科系。工商管理系的創始人彭偉朗教授為首任系主任。工商管理系的發展,經過了彭偉朗、鄭汝銘、吳承業、龔德恩、黃維禮、葉民強等幾任系主任的領導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2000年工商管理系的辦學層次和辦學規模已有了較大的提高和發展,有數量經濟學博士點1個,有數量經濟學、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3個碩士點和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3個本科專業,各類學生人數1463人。2000年9月,華僑大學工商管理系與國際經濟系、信息管理系及旅遊系組建了經濟管理學院。經過四年的建設與發展,擁有了數量經濟學、企業管理兩個部級重點學科,學院各類學生4000餘人。為適應學校全面啟動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戰略需要,2004年10月企業管理重點學科從原經濟管理學院分離出來,並成立了工商管理學院。
目前,工商管理學院有企業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系、市場營銷系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學院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華僑大學東方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定項1個;省級經管實驗示範中心1個;研究機構有華僑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和工商管理研究所,其中工商管理所下設8個中心,即企業制度和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研究中心、戰略營銷管理與營銷競爭力研究中心、國際企業管理研究中心、財務研究中心、物流管理研究中心、閩商研究中心和應用軟體研究中心。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烏家培教授擔任名譽院長。著名管理學家蘇東水教授、廖泉文教授及美國阿姆斯壯大學校長黃天中教授被聘為學院的博士生導師。
學院具有博士、碩士、學士等不同專業的辦學層次,其中包括企業管理博士點1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會計學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MBA、項目管理專業碩士點2個及高校師資班1個;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本科專業5個。1992年至今「企業管理」為部級重點學科,2006年學院的東方企業管理研究中心被列入首批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建設名單,2006年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在國務院學位辦的全國排名為第35位。2008年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獲福建省特色專業。自辦學以來已培養各類學生4000餘人,其中境外生500多人。
目前,學院現有教職工72人,專職教師5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人,教授13人,副教授19人,博士19人,在讀博士11人。學院目前的各層次的全日制學生2400餘人,其中境外生381人,分別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2000年以來學院已完成和在研的國家課題10餘項,中日合作項目5項,省部級課題60餘項。正式出版專著50餘部,編寫教材40餘部,發表論文1000餘篇,並有2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市社科優秀成果獎。同時,學院還與日本、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信息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
學院的教學條件及辦公環境良好,陳守仁經管大樓氣勢恢宏、雄偉壯觀。華僑大學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庫內容豐富、查詢便捷。此外,圖書館經管分館擁有大量的經管類藏書和一定數量的中外文期刊。學院的實驗中心擁有近300台高配置電腦組成的網路系統,為學生的專業學習與實踐創新以及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台。
學院將遵循學校「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辦學宗旨,按照「一校兩生,因材施教」的培養模式,加強學科建設進程,著力提升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努力為海內外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級管理人才,朝著建設具有特色、較高水平學院的宏偉目標邁進。
B. 華僑大學MBA為什麼排名這么高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創辦於1984年,1992年被國務院僑辦批准創立的重點學科,是我國率先在境內、外招收工商管理專業的科系,具有外向型和實用型的特色,也是國家教育部優秀成果獲獎單位。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自1996年起華僑大學企業管理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再次被評為國務院重點學科,2003年華僑大學企業管理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獲碩士學位授權,2006年授權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學位和福建省人文社科基地華僑大學「東方企業管理」研究中心。2007年,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在全國高校管理類學科評比中排名第35位。 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烏家培教授特聘教授、著名管理學家蘇東水教授、廖泉文教授及美國阿姆斯壯大學校長黃天中教授被聘為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
強調國際化與本土化的有機統一
華僑大學MBA項目強調國際化與本土化的有機統一,學校按照「博採眾長,自成一家」的辦學方針,積極開展與國內外一流商學院的交流活動,採用雙向交流的方式培養MBA所需的師資,積極拓展與我國香港、澳門、台灣及國外的MBA院校的學生交換項目,聘請優秀國內公司和跨國公司的總裁或首席執行官、知名學者組成華僑大學MBA顧問委員會,加強學院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大學的聯系,積極學習世界上優秀管理學院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
強調實戰性
華僑大學MBA項目教學注重學生參與和實戰操練,擬廣泛採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計算機模擬、小組討論、專家講座等形式進行課程教學。將組織學生直接參與企業診斷、策劃咨詢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綜合思維方式和創造性分析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擬採用社會導師與校內導師相結合的辦法,將MBA畢業論文工作與工商企業管理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提高MBA教育的實際應用效果。
通才培養與專項發展並重
華僑大學MBA項目教學重點採用通才培養與專項發展並重設計思路。學院每年能為MBA開設的各類選修課程100餘門次,涵蓋企業管理、金融與財務、企業與財務、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電子商務、財務分析與管理控制、國際工商等門類。MBA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修需要的課程,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所有MBA學生至少可修讀一門用英語授課的專業課程。
優質的職業發展服務
華僑大學MBA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有職業發展中心提高的全程的職業發展指導和服務,內容包括職業發展培訓、職業生涯系列講座、行業介紹系列講座、MBA求職技能訓練活動、職業測評與職業定位、一對一職業咨詢等。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利用自己在區域范圍內的優勢,與知名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制度,把本院畢業的MBA學生輸送到用人需求非常明確的單位或崗位上去。
C. 哪些大學有電子商務專業(一本或二本)
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遠程通信技術,實現整個商務(買賣)過程中的電子化、數字化和網路化。它是通過網路,通過網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統和方便安全的資金結算系統進行交易。所以一般是計算機專業比較強的大學和財經類較強的大學比較好一些!!
先看看計算機專業:
第一名: 清華大學 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重點學科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院士 3名
第二名: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國家重點學科 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重點學科 分布並行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 院士3人
第三名: 北京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軟體工程中心 院士2人
第四名: 南京大學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國家重點學科 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孫鍾秀科學院院士
第五名: 浙江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潘雲鶴院士
第六名: 哈爾濱工業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計算機介面技術與介面系統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 國家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內容安全重點實驗室
第七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國家重點學科 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 李未院士
第八名: 華中科技大學 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重點學科 外存儲系統國家專業實驗室
第九名: 西北工業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國家專業實驗室
第十名: 武漢大學 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第十一名:東南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顧 冠 群 院 士
第十二名:北京郵電大學 交換與網路國家重點實驗室 陳俊亮兩院院士
第十三名:上海交通大學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國家重點學科
第十四名:東北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第十五名:吉林大學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國家重點學科
第十七名:復旦大學 資料庫和知識發現方面很好
第十八名:山東大學 密碼學方面發展很有名氣
第十九名:西安交通大學
第二十名:電子科技大學
第二十一名:北京交通大學
第二十二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二十三名:同濟大學
第二十四名:四川大學
第二十五名:重慶大學
以上為一級博士學位學科授權單位
第二十六名:安徽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不是一級博士學科授權點,但是卻有個重點學科
其他的學校連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都沒有,也沒有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所以列入二流,不是我國一流的計算機研究教學機構
財經類: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天津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安徽財經大學等等!!
你要是想要綜合一點的就去財經類大學!!如果偏重於計算機專業就去前面那26所大學!!! 祝你好運!!!!
D. 浙江寧波大學和福建華僑大學,哪個的經濟學類專業好
我是華大的。經濟學類專業是在泉州校區。和其他專業相比,是每一年報考都比較熱門,然後也也是比較有優勢的的專業。
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
E. 華僑大學MBA怎麼樣
一、華僑大學概況
華僑大學(HuaqiaoUniversity)是由「中僑委」於1960年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創辦的中央部屬高校,是國家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高水平大學。
學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校區分別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和廈門市,共有35個學院,2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1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140個研究院、所、中心;現有化學、工程學和材料科學三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位居全國高校第75名;形成了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工管相濟、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2017年8月31日,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2017年自然指數內地高校TOP100排名中,我校名列第78位;9月5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第14屆年度世界大學排名,我校名列內地高校序列第50位,位於世界大學排名801-1000區間。
二、五大辦學優勢
1、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秉持「為研究生創造價值,在職者培養增值」的教育理念和追求,順應學習型社會、學習型人生的時代潮流,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專業學位教育中心通過校內層層選拔的方式,為學生配備授課教師和論文指導老師。另外,還遴選校外學界、政界、企業界的權威專家,為學生授課和指導,其中包括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著名戰略管理專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學教授,本土著名企業家恆安集團CEO許連捷、匹克集團董事會主席許景南等。
2、共享政界、商界和學界的高層次社交資源平台
應學生在學習中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通過「雙導師制」的先進模式,學院及專業學位教育中心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幫助同學們創建自己豐厚的學脈、人脈、業脈:成立MBA研究生會、聯合會等;匯集學術界、工商界、政界等各路精英的「華商精英講壇」,以及文體、自駕、拓展訓練等各種豐富多彩的研究生學習生活,幫助同學們獲得更好的成長。通過與社會各界之間的立體互動式學習,使同學們得到提升,實現更大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3、研究方向實用性強、選擇性廣
華僑大學MBA專業包括企業管理、財務與金融管理、信息與電子商務管理三個研究方向;項目管理研究方向為一般項目管理。每個研究方向都包括幾個子方向,學員可以根據個人職業生涯需求在入學後進行選擇。
4、工學矛盾的最佳解決方案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位教育在廈門校區和泉州校區同時開設班級,周末上課,不影響工作,修滿學分即可。
5、豐富的線上線下交流活動,校友資源共享
每學期由專業學位教育中心、研究生會和聯合會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包括企業百家行、拓展訓練、論壇、講座、體育比賽等,各地分會及興趣分會也會不定期組織各種分享活動,成為整合校友資源、搭建互利互惠、共同進步的校友平台。
F. 寧大與上交大的交換生都有哪些專業
%9
%9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中國網路營銷網」 Tinlu相關文章指出,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或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ustomer)兩種。另外還有消費者對消費者(Customer-to-Customer)這種大步增長的模式。隨著國內Internet使用人數的增加,利用Internet進行網路購物並以銀行卡付款的消費方式已漸流行,市場份額也在快速增長,電子商務網站也層出不窮。電子商務最常見之安全機制有SSL及SET兩種。SSL(安全套接層協議)SET(全電子交易協議)電子商務的定義:首先將電子商務劃分為廣義和狹義的電子商務。廣義的電子商務定義為,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或活動。這些工具包括從初級的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到計算機、計算機網路,到NII(國家信息基礎結構-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礎結構)和Internet等現代系統。而商務活動是從泛商品(實物與非實物,商品與非商品化的生產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動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費除去典型的生產過程後的所有活動。狹義電子商務定義為,主要利用Internet從事商務或活動。電子商務是在技術、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規則的人,系統化地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這個分析突出了電子商務的前提、中心、重點、目的和標准,指出它應達到的水平和效果,它是對電子商務更嚴格和體現時代要求的定義,它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強調人在系統中的中心地位,將環境與人、人與工具、人與勞動對象有機地聯系起來,用系統的目標、系統的組成來定義電子商務,從而使它具有生產力的性質。分類B2B、B2C、C2C、B2M、C2B、M2C、B2A(即B2G)、C2A(即C2G)八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等。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通俗的說法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支付過程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有時寫作B to B,但為了簡便乾脆用其諧音B2B(2即two)。 B2B的典型是中國供應商、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網、敦煌網、慧聰網、瀛商網等。B2B按服務對象可分為外貿B2B及內貿B2B,按行業性質可分為綜合B2B和垂直B2B。B2C = Business to Customer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由於這種模式節省了客戶和企業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B2C的典型代表當當網,亞馬遜,淘寶商城等等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C2C同B2B、B2C一樣,都是電子商務的幾種模式之一。不同的是C2C是用戶對用戶的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C2C的典型是網路C2C、淘寶網等。B2M = Business to Manager B2M是相對於B2B、B2C、C2C的電子商務模式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而這種電子商務相對於以上三種有著本質的不同,其根本的區別在於目標客戶群的性質不同,前三者的目標客戶群都是作為一種消費者的身份出現,而B2M所針對的客戶群是該企業或者該產品的銷售者或者為其工作者,而不是最終消費者。 企業通過網路平台發布該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職業經理人通過網路獲取該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信息,並且為該企業提供產品銷售或者提供企業服務,企業通過經理人的服務達到銷售產品或者獲得服務的目的。職業經理人通過為企業提供服務而獲取傭金。 B2M與傳統電子商務相比有了巨大的改進,除了面對的用戶群體有著本質的區別外,B2M具有一個更大的特點優勢:電子商務的線下發展!以上三者傳統電子商務的特點:商品或者服務的買家和賣家都只能是網民,而B2M模式能將網路上的商品和服務信息完全的走到線下,企業發布信息,經理人獲得商業信息,並且將商品或者服務提供給所有的百姓,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其實B2M本質上是一種代理模式。M2C = Manager to ConsumerM2C是針對於B2M的電子商務模式而出現的延伸概念。B2M環節中,企業通過網路平台發布該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職業經理人通過網路獲取該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信息,並且為該企業提供產品銷售或者提供企業服務,企業通過經理人的服務達到銷售產品或者獲得服務的目的。而在M2C環節中,經理人將面對Consumer,即最終消費者。M2C是B2M的延伸,也是B2M這個新型電子商務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後續發展環節。經理人最終還是要將產品銷售給最終消費者,而這裡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要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類似於C2C,但又不完全一樣。C2C是傳統的盈利模式,賺取的基本就是商品進出價的差價。而M2C的盈利模式則豐富、靈活的多,即可以是差價,也可以是傭金。而且M2C的物流管理模式也可以比C2C更富多樣性,比如零庫存;現金流方面也較傳統的C2C更有優勢。網際網路上的電子商務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信息服務、交易和支付。主要內容包括:電子商情廣告;電子選購和交易、電子交易憑證的交換;電子支付與結算以及售後的網上服務等。主要交易類型有企業與個人的交易(B to C方式)和企業之間的交易(B to B方式)兩種。 參與電子商務的實體有四類:顧客(個人消費者或企業集團)、商戶(包括銷售商、製造商、儲運商)、銀行(包括發卡行、收單行)及認證中心。從貿易活動的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INTENET網路能夠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據電子發票以至到電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呵成。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入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還有兩類:B2A = Business to Administration(也即 B2G = Business to Government)、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的電子商務,指的是企業與政府機構之間進行的電子商務活動。例如,政府將采購的細節在國際互聯網路上公布,通過網上競價方式進行招標,企業也要通過電子的方式進行投標。目前這種方式仍處於初期的試驗階段,但可能會發展很快,因為政府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樹立政府形象,通過示範作用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通過這類電子商務實施對企業的行政事物管理,如政府用電子商務方式發放進出口許可證、開展統計工作,企業可以通過網上辦理交稅和退稅等。政府應在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美國,柯林頓政府已決定在近期對70%的聯邦政府的公共采購實施電子化。在瑞典,政府已決定至少90%的公共采購將在網上公開進行。我國的金關工程就是要通過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的電子商務,如發放進出口許可證、辦理出口退稅、電子報關等,建立我國以外貿為龍頭的電子商務框架,並促進我國各類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C2A = Consumer to Administration(也即 C2G = Consumer to Government)消費者對行政機構的電子商務,指的是政府對個人的電子商務活動。這類的電子商務活動目前還沒有真正形成。然而,在個別發達國家,如在澳大利亞,政府的稅務機構已經通過指定私營稅務,或財務會計事務所用電子方式來為個人報稅。這類活動雖然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報稅電子化,但是,它已經具備了消費者對行政機構電子商務的雛形。政府隨著商業機構對消費者、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會對社會的個人實施更為全面的電子方式服務。政府各部門向社會納稅人提供的各種服務,例如社會福利金的支付等,將來都會在網上進行。C2B=customer to business最先由美國流行起來的消費者對企業(C2B)模式也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嘗試。C2B模式的核心,是通過聚合為數龐大的用戶形成一個強大的采購集團,以此來改變B2C模式中用戶一對一出價的弱勢地位,使之享受到以大批發商的價格買單件商品的利益。目前國內很少廠家真正完全採用這種模式。慧聰,全球製造網。 電子商務專業是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法學和現代物流於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培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具有利用網路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方法改善企業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電子商務高級專門人才。目前本專業有兩個專業方向:網站設計與程序方向、網路營銷編輯方向。主要課程:計算機網路原理、電子商務概論、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信函寫作、電子商務營銷寫作實務、營銷策劃、網頁配色、網頁設計、Web標准與網站重構、FlashAction Script動畫設計、UI設計、Asp.net電子商務網站建設、電子商務管理實務、ERP與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專業英語、新聞採集、寫作和編輯的基本技能。學生畢業後,可從事企事業單位網站的網頁設計、網站建設和維護,或網路編輯、網站內容的維護和網路營銷(含國際貿易)、企業商品和服務的營銷策劃等專業工作,或從事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項目管理、電子商務活動的策劃與運作、電子商務系統開發與維護工作以及在各級學校從事電子商務教學等工作。專科學生,還可以在呼叫中心從事電話營銷的工作。上世紀90年代,隨著電子商務在國外的發展和深入,中國也把電子商務發展提上日程,金關工程、EDI發展,企業信息化在實踐領域延伸開來。 於是理論界也業開始關注電子商務領域(理論是指導實踐的,但理論的形成往往落後於實踐),在2002年教育部委託西安交大為秘書單位成立了中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協作組,西安交大博士生導師李琪教授任組長,2003年協作組制訂了電子商務專業開設課程。全國高等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協作組簡介一、協作組概述 1、協作組名稱:協作組全稱:中國高等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協作組; 協作組簡稱:中國高校EC協作組;英文簡稱:CECT。2、協作組組長中國高校EC協作組的組長為西安交通大學李琪教授,副組長為浙江大學陳德人教授。 3、協作組常務組員組成原則及構成由教育部批准首批開辦電子商務本科專業的高校、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聯席會議分組討論組長和副組長單位以及經有關方面提議並推薦的高校組成中國高校EC協作組常務組員,共19所高校(以下排名均不分先後)。(1)教育部批准首批開辦電子商務本科專業的13所高校: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審計學院、浙江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廈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僑大學、雲南大學、廣西大學、東北大學、北方交通大學(未派代表出席本次會議)(2)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聯席會議分組討論 組長副組長單位:中山大學、汕頭大學、上海理工大學、鄭州工程學院(3)經有關方面提議並推薦的高校:東北財經大學、南開大學(未派代表出席本次會議)4、協作組秘書處設立中國高校EC協作組秘書處,設在西安交通大學,由李琪負責建立秘書處。二、協作組的主要任務協作組的主要任務為:為中國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研究、教學、實踐和人才培養提供指導和支持。協作組第一次會議提議:1、電子商務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協作組第一次會議提議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包括以下10門課程:1)網路經濟學2)電子商務概論基礎/原理/導論3)網路營銷4)電子商務管理(企業電子商務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5)網上支付與結算(網路銀行與支付/金融與電子支付)6)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電子商務供應鏈與物流管理)7)電子商務系統建設與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系統)8)電子商務安全9)電子商務技術基礎10)經濟法與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法) 本次會議提議的10門專業必修課程,各個高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有側重的選擇6門主幹課程,課程名稱以及教材選取由各高校自行確定,本次會議提議的專業必修課程僅供各高校參考。2、電子商務專業各類學科建設負責人:1)綜合類:李琪2)計算機類:陳德人3)經濟學類:謝康 4)管理學類:王學東5)法學類:楊堅爭3、電子商務專業必修課程建設的主要負責人及成員1)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項目分析與策劃:李琪、嚴建援、司林勝2)網路經濟:謝康、盛小白、史達、張小蒂 3)電子商務技術基礎、電子商務安全:陳德人,劉震宇4)電子商務管理:王學東、王刊良 5)經濟法與電子商務:楊堅爭 6)網路營銷:孔偉成7)網上支付與結算:席寧華、張寬海8)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魏修建、嚴建援、張鐸 9)電子商務系統建設與管理、實驗室建設:張耀輝,胡桃三、協作組的運作協作組第一次會議討論了以下協作組運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1、協作組擴大成員的程序和制度 2、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聯席會議主辦單位確定中的申報、確立程序 3、中國高校EC協作組的運行機制、重大問題決策機制及內部協商機制4、各個成員的聯系方式、合作方式5、電子商務培訓如何展開協作組組長李琪教授對協作組的運作問題提出以下觀點,得到一致認同:1)協作組成員擴大機制的原則為:公平、公開、公正 2)協作組成員的專業方向應有一定的代表性3)協作組成員的選擇要注意區域代表性 4)對重大問題的決策採用民主集中制,採用無記名投票,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5)每年舉行一屆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聯系會議,從第三屆開始要確定會議主辦單位的申報基本條件 6)盡快制定協作組章程7)中國高校EC協作組應該每年舉行一次常務組員會議,一般在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聯席會議期間舉行,如有必要臨時召開會議,須經提議後由協作組組長確定,日常聯系主要通過電子通信方式進行。 8) 確定2003年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聯席會議主題,由浙江大學提出,經協作組秘書處在協作組內外主要通過電子通信方式徵求意見後確定。電子商務專業須知(二)電子商務專業指導委員會 由於前期電子商務專業成立的條件不足,所以在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國家教育部首先成立的是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協作組。在經過三年的摸索與實踐後,隨著電子商務在中國應用的深入化,課程體系的完善化,最終教育部於2006年5月成立了電子商務專業指導委員會。 2006年5月12日至13日,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浙江大學召開,會議舉行了授聘儀式,商務部信息化司司長王新培、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宋玲、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EO馬雲受聘為特邀委員,21位來自各個高校管理、經濟、IT、商務、財務等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受聘為電子商務首屆教指委委員。教指委主任、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在會議上強調,電子商務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目前全國已有300多所高校設立了電子商務專業,教指委是應運而生,它在專業上具有新和專的特性,同時又具有交叉性和政、產、學結合的特點,教指委的職責是,努力工作,把握好方向,保證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為了適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需要,使我院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更能突出專業特點,培養出高素質的具有創新精神的、能適應社會實際需要的應用性人才,走產、學相結合的辦學育人的新途徑,學院決定成立電子商務專業指導委員會,以積極推進社會有關方面參與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和管理。 一、 電子商務專業指導委員會主要職責: 1. 審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 2. 指導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 3. 監控專業教學質量; 4. 對本專業科學研究提供咨詢; 5. 對本專業學生實習實踐提供指導和幫助; 6. 為本專業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 7. 對本專業實踐教育和教學基地提供方案;二、 電子商務專業指導委員會構成: 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由政府有關部門、社會有關方面、高校、科研單位等有關專家和本校有關領導和專家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由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組成。主任委員由在本專業領域有較高成就的專家擔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中至少有一名為行業、政府有關部門或有關社會人士擔任。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任期一般3年。若實際情況發生變動,個別可作屆中調整。3年後委員會成員再由經濟系提出人選,學院批准設置。三、 電子商務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活動方式 專業指導委員會組建後,由學院頒發聘書。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共同審定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及教學環節內容和學時的安排等。臨時性工作由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進行聯系,同時,電子商務專業指導委員會將以客座教授身份定期開講座。開展教學研討。四、待遇 被聘為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人員,學院每學年給予一定的補貼。
G. 哪些大學有電子商務專業
電子商務專業(B2B)是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現代物流於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培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具有利用網路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方法改善企業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電子商務高級專門人才。
國內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院校總共有381所學校,名單如下:
序號 院校名稱
1 北京交通大學
2 中國農業大學
3 北京師范大學
4 北京外國語大學
5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6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7 南開大學
8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9 天津財經大學
10 石家莊經濟學院
11 河北師范大學
12 山西大學
13 太原理工大學
14 內蒙古大學
15 內蒙古農業大學
16 大連理工大學
17 沈陽理工大學
18 遼寧科技大學
19 大連海事大學
20 遼寧工業大學
21 渤海大學
22 長春工業大學
23 黑龍江大學
24 燕山大學
25 佳木斯大學
26 哈爾濱金融學院
27 上海海事大學
28 上海師范大學
29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30 蘇州大學
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32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33 南京郵電大學
34 南京林業大學
35 南通大學
36 南京農業大學
37 南京財經大學
38 浙江理工大學
39 浙江師范大學
40 湖州師范學院
41 浙江工商大學
42 合肥工業大學
43 阜陽師范學院
44 安徽財經大學
45 巢湖學院
46 銅陵學院
47 華僑大學
48 集美大學
49 泉州師范學院
50 華東交通大學
51 江西理工大學
52 江西農業大學
53 江西財經大學
54 中國海洋大學
55 濟南大學
56 山東建築大學
57 山東師范大學
58 臨沂大學
59 山東財經大學
60 鄭州輕工業學院
61 河南科技大學
62 河南大學
63 洛陽師范學院
64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65 武漢大學
66 武漢工程大學
67 武漢理工大學
68 華中師范大學
69 中南民族大學
70 湘潭大學
71 湖南大學
72 湖南科技大學
73 湖南農業大學
74 湖南理工學院
75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76 南華大學
77 暨南大學
78 華南農業大學
79 華南師范大學
80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81 廣東財經大學
82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83 玉林師范學院
84 四川大學
85 西南交通大學
86 西南石油大學
87 重慶郵電大學
8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89 西華大學
90 西昌學院
91 四川師范大學
92 四川外國語大學
93 貴州大學
94 貴州財經大學
95 雲南大學
96 雲南財經大學
97 西北工業大學
98 西安科技大學
99 長安大學
100 陝西師范大學
101 渭南師范學院
102 蘭州交通大學
103 西北民族大學
104 青海民族大學
105 石河子大學
106 天津城建大學
107 齊魯醫葯學院
108 青島濱海學院
109 黃淮學院
110 貴陽學院
111 徐州工程學院
112 廈門理工學院
113 江漢大學
114 華北科技學院
11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116 南京審計學院
117 南昌工程學院
118 五邑大學
119 西安培華學院
120 北京聯合大學
121 黑龍江東方學院
122 山東交通學院
123 湖南女子學院
124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125 西安財經學院
126 上海金融學院
127 海南師范大學
128 山東工商學院
129 重慶工商大學
130 河北經貿大學
131 浙江樹人學院
132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133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134 廣東培正學院
135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136 寧夏理工學院
137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138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139 成都東軟學院
140 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
141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142 西安歐亞學院
143 西京學院
144 南昌理工學院
145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146 武漢大學珞珈學院
147 沈陽工學院
148 大連科技學院
149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150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151 武漢工商學院
152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153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154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155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156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
157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158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159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
160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61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162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163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164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165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166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
167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168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169 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170 遼寧科技大學信息技術學院
171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
172 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173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174 安徽大學江淮學院
175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
176 武漢學院
177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
178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179 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
180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181 廣州商學院
182 四川傳媒學院
183 四川工商學院
184 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
185 燕京理工學院
186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187 南京中醫葯大學翰林學院
188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189 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190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
191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192 北京郵電大學
193 北京林業大學
194 首都師范大學
195 中央財經大學
196 北京物資學院
197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198 天津大學
199 天津商業大學
200 河北大學
201 河北科技大學
202 石家莊鐵道大學
203 太原科技大學
204 山西財經大學
205 內蒙古工業大學
206 內蒙古財經大學
207 沈陽工業大學
208 東北大學
209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10 大連工業大學
211 遼寧師范大學
212 東北財經大學
213 吉林財經大學
214 哈爾濱工業大學
215 哈爾濱工程大學
216 哈爾濱商業大學
217 上海理工大學
218 東華大學
219 上海財經大學
220 南京大學
221 東南大學
222 南京理工大學
223 南京工業大學
224 河海大學
225 江蘇大學
226 鹽城工學院
227 南京中醫葯大學
228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229 浙江農林大學
230 杭州師范大學
231 麗水學院
232 安徽大學
233 安徽理工大學
234 淮北師范大學
235 宿州學院
236 淮南師范學院
237 廈門大學
238 福州大學
239 閩江學院
240 南昌大學
241 南昌航空大學
242 景德鎮陶瓷學院
243 江西師范大學
244 山東大學
245 山東科技大學
246 青島理工大學
247 青島農業大學
248 聊城大學
249 泰山學院
250 鄭州大學
251 河南工業大學
252 新鄉醫學院
253 許昌學院
254 商丘師范學院
255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256 武漢科技大學
257 武漢紡織大學
258 湖北工業大學
25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60 湖北工程學院
261 吉首大學
262 中南大學
263 長沙理工大學
264 湖南師范大學
265 衡陽師范學院
266 湖南商學院
267 中山大學
268 華南理工大學
269 廣東葯學院
270 嶺南師范學院
271 深圳大學
272 廣西大學
273 桂林理工大學
274 廣西民族大學
275 重慶大學
276 電子科技大學
277 成都理工大學
278 西南科技大學
279 四川理工學院
280 四川農業大學
281 西南大學
282 重慶師范大學
283 西南財經大學
284 貴州師范大學
285 貴州民族大學
286 雲南農業大學
287 西安交通大學
28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89 西安石油大學
290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91 陝西理工學院
292 蘭州大學
293 蘭州財經大學
294 青海大學
295 寧夏大學
296 新疆財經大學
297 長沙醫學院
298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299 浙江萬里學院
300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301 昌吉學院
302 常州工學院
303 青島大學
304 廣州大學
305 揚州大學
306 吉林工商學院
307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308 安陽工學院
309 梧州學院
310 北方民族大學
311 河北金融學院
312 浙江財經大學
313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314 廣東金融學院
315 廣西財經學院
316 湖北經濟學院
317 武漢商學院
318 西安郵電大學
319 武漢東湖學院
320 漢口學院
321 上海杉達學院
322 廣東工業大學
323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324 上海商學院
325 安徽新華學院
326 武昌理工學院
327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328 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
329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330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
331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332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333 西安翻譯學院
334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335 上海建橋學院
336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337 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
338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
339 遼寧理工學院
340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341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
342 湖北商貿學院
343 文華學院
344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345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
346 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
347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348 哈爾濱廣廈學院
349 雲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350 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
351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352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353 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
354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355 陽光學院
356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357 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
358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359 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360 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361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362 石家莊經濟學院華信學院
363 大連藝術學院
364 長春財經學院
365 淮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
366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367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368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369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370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371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372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373 成都文理學院
374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375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376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377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378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379 青島工學院
380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381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H. 男生自考電子商務好考嗎
自考是所有學歷提升考試裡面相對比較難的一種方式,不過在社會的認可度和含金量也比其他方式的學歷高一些!但是只要努力學習,應該不難考的!
I. 泉州華僑大學的專業有那些
泉州華僑大學的專業有:
文科類:
工商管理學院 ,經濟與金融學院 ,公共管理學院 ,文學院 ,法學院 ,旅遊學院 ,美術學院 ,外國語學院 ,工學院 ,體育學院 ,數學科學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國際交流學院,生物醫學院。
理科類: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建築學院 ,化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及自動化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科學與技術學院 ,音樂舞蹈學院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華僑華人研究院 ,分子葯物學研究院 ,華文學院(位於集美村) ,廈門工學院(獨立學院)。
J. 謝康的人物生平
男,1963年10月出生於廣東省韶關市。1999年10月獲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管理信息系統方向管理學博士學位。1986至今,先後任教於中山大學歷史系、信息管理系、國際商務系和工商管理系。1996年6月破格晉升副教授,2000年6月特批晉升教授,現為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技術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山大學信息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電子商務與管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被聘為廣東省電子商務立法起草小組組長、廣東省政務信息化專家組成員、廣東省WTO事務咨詢理事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等。2002年,受聘為華僑大學客座教授,華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量經濟學專業兼職博士生導師,現任廈門大學EMBA特約教授,主講《人力資源開發戰略與管理》課程。
1947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系,1988年獲美國西密執安大學經濟學碩士,1991年再赴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聯合國跨國公司研究中學習與訪問。
謝康教授曾三次獲得全國重點項目; 兩項是全國國家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中國跨國公司創立與經營》(1995-1996)和《跨國公司新發展及其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1997-1998),另一項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成思危主任基金應急研究項目「推進海外投資,培養我國跨國公司研究」課題第一部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發展」 (1999)。
謝康教授是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大學兼職教師,是教育部全國100個文科基地之一的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是上海對外投資促進中心高級顧問,多次完成學校教學課程與地方、企業的咨詢項目。
謝康教授多次參加在德國, 澳大利亞, 韓國, 日本等國家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遞交論文,作為嘉賓主講,與國外學者有廣泛的聯系和交流。 同時,謝康教授應邀出席由GMC製造商聯盟舉辦的GMC總裁論壇,與中國優質製造企業的總裁們分享企業管理經驗。他表示,「GMC總裁論壇不僅有全球頂級學者,還有了解國內企業發展的專家學者,是一個獲取國際前沿知識以及良好的交際平台。GMC 總裁論壇在全國已經形成一個高端品牌。」
謝康教授共出版專著25本(專著4本,參與論文寫作21篇),論文100餘篇,課題報告4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7項,共計字數3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