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深圳市百年遠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深圳市百年遠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9-28 21:00:22

1. 深圳的歷史來由是什麼

今天的深圳河蜿蜒穿過繁華市區,「深圳」一名,就來源於它,「圳」是指「田邊水溝」,「深圳」就是「深水溝」。

據清代康熙年間所纂《新安縣志》記載,深圳河在歷史上不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漲起大水,居民來往十分困難,常有人「不知深淺,動遭淹溺」。為此,由負責當地治安的官富巡檢司長官廖膺寵主持,於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橋」,此橋以石頭建造,就是今日「人民橋」的前身。

「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清朝康熙年間,是個小「墟」的名字,也是個哨所的名字,那個時候,僅有10名駐兵。

「墟」,本為鄉村定期的貿易集市,交易完成後人們就會散去,不過在清康熙年間,新安縣內的「墟」已發展為有固定居民的墟市,它們多形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深圳墟雖不大,卻比較有名。

其實,「深圳」這一名稱,除了帶有地理的痕跡外,還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它是客家移民南遷,帶來的新詞彙。

一般而言,移民遷移到新的地方後,常把舊地名搬來使用,藉此來表達對根的溯源。通常情況下,移民不是照搬原名,而是使用與原居地相同的地名通名。歷史上,嶺南地區部分客家人是從閩北、浙南遷來的,這些地區常見的地名通名中,就有坑、潭、洋、坪、圳等。

在浙江也有一個同名的「深圳」,此外還有浙江麗水的愈岸、永康的圳頭;江西進賢的溫家圳、萍鄉的圳口、何家圳;湖南新寧的圳源垌;廣東大埔的圳頭坑、梅縣的高圳等。這些地名出現的年代,都在宋代以後,是南下的北方人帶來的古漢語,在南方演變成方言後,產生的方言地名。

「寶安寶安,得寶而安」

寶安境內有寶山,「得寶而安」。明朝有書記載:「得其寶者安,凡以康民也。」「寶安」在歷史上就這樣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含有吉祥用意。

這座「寶山」位於現在的東莞市樟木頭鎮境內。宋朝有書記載:寶安「山有寶,置場煮銀,名石瓮場。」所以,此「寶」實為銀礦。

「寶安」作為縣名,從公元331年的東晉年間算來,已有1670多年的歷史。公元331年,東晉設郡,下轄寶安等6縣,寶安縣范圍包括今日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東莞市部分地區、番禺縣南部、中山市等地區。這是在深圳地區設立郡、縣級行政機構的開始,也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

深圳地區自從唐朝中期起,歸入東莞縣管轄,畢竟距離較遠,治理鞭長莫及,深圳、香港地區頻受倭寇、海盜侵擾,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後,兵災不斷,因此經南頭鄉紳的提議,在廣東海道副使劉穩的支持與籌劃下,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在寶安故地建「新安縣」,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的意思。從「得寶為安」到「去危為安」,可見人民的生存環境與理想。

1914年,因全國行政區域整編,廣東省新安縣因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改回「寶安」縣名。1993年1月1日,寶安撤縣,設立寶安、龍崗兩區,由深圳市直轄。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南山」有南山,海拔336米。山北的山腳下,村前是大海,村後是稻田,歷史上就是「魚米之鄉」。南山區因大小南山得名,帶著幽遠的意境,總使人想起陶淵明的那兩句名詩。

不過,歷史上的這片區域,並不是遺世獨立的,尤其它的前身「南頭」,作為深圳市古代文明的中心,經歷了太多的戰火。

在東晉南朝時期,南頭就是粵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宋以來,商業開始繁盛,大型遠洋船舶要進出廣州,必須繞行大嶼山經南頭、虎門才能進入珠江,因此,南頭就成為廣州海外交通航道的咽喉。可見南頭當時的重要地位,頗有「好望角」的味道。

明朝初年,這里加強了海防,並築城駐軍。公元1565年,面對日益嚴重的倭寇、海盜騷擾,廣東設立了6個水寨,水師總部設在南頭水寨。為了預報敵情,在赤灣小南山頂上修建了煙墩(又稱烽堠),作為南頭水寨的耳目,遇有敵情,白天用煙、夜晚用火進行報警。南山煙墩遺址至今尚存。

「得福於田」的虔誠

福田區,因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存在的福田村而得名。

「福田」這一名稱的來歷,與上沙村的始祖黃金堂有關,公元1192年的南宋年間,黃金堂的第四個兒子黃西孫,遷到松子嶺南沿定居,帶領兒孫開荒造田,田地塊塊成格,取名為「格田」,後來看到莊稼顏色碧綠,好似幅幅圖畫,心裡非常高興,又將「格田」更名為「幅田」,因「幅」與「福」同音,再改名為福田———「得福於田」。這兩個字透出了從事農業的深圳先民的性格與美好願望。

福田區的前身,是上步管理區,現在仍有路名「上步」。「上不去,下不妙」(上步區、下步廟),許多初來深圳的人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都會笑上半天:「這好像是騎在老虎背上嘛!」

「步」,俗稱「埠」,是指「水陸碼頭」,用在地名上,與古代越語有關,也僅限於中國的南方地區。加上村落位於深圳河的北面,是在「河之上」,故名「上步」。可以想見幾百年前,這里「輕舟水上泊」的景緻。

古越語中羅湖山

今天繁華熱鬧的羅湖區,名稱來源於清代康熙年間就已存在的羅湖村。

深圳博物館的容達賢先生對記者介紹,羅湖村的「羅」字,源於古越語,是古壯侗語對山的稱呼,帶有「羅」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遺留,如「羅浮山」一名,就見於廣東的博羅、電白、興寧、平遠以及廣西的欽州、防城等地。所以,可以推斷,深圳的「羅湖」就是山名,加上地勢低,周圍湖塘眾多,得名「羅湖村」。

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羅湖山被夷平,山土被用來墊高羅湖低地,據說,這使當時羅湖低地的地面增高了1米!

龍鳳呈祥的美麗傳說

龍崗有龍,也有仙女。

關於龍崗,還有一段美麗傳說:遠古時期,有一位美麗的仙女下凡後,到了這里,而天上群龍「憐香惜玉」,終日環繞在她的周圍,保護佳人的安危,矢志不改,最後終於變成脈脈山崗。

傳說歸傳說,不過,這里山崗的形狀,倒真的極像巨龍伏卧,「龍崗」一名也是因此得來的。西邊的東莞,有一地名「鳳崗」,與龍崗遙相呼應,頗有龍鳳呈祥的寓意。

公元331年,東晉設立東官郡,龍崗屬於寶安縣轄地;民國時,龍崗變成惠陽縣轄地;1958年11月又歸為寶安縣管轄;1986年改稱龍崗鎮,1993年1月1日,改為龍崗區。

大鵬古民煮「海」為鹽

「鹽田」是從行業經濟演化出來的地名。鹽田區的名稱,得於深圳東部沿海舊有的鹽田村。深圳位於南海之濱,先民「靠海吃海」,在寬廣的海邊開辟鹽田,以煮鹽為生。

古代深圳居民製作「熟鹽」,需用海鹵,海鹵的常用製法是這樣的:

先在海邊沙灘上挖一個深坑,坑底及四壁鋪設「特製」土磚———一種摻進草稈、經牛腳踩而成的「筋韌熟泥」,磚縫填實,以防泄漏,將竹木橫架在坑口,上鋪葦席,然後將鹽田內浸漬海水後經日曬泛出鹽霜的表層沙子掃攏起來,堆於坑口葦席上,用海水澆淋,濾入坑內富含鹽分的鹵水便可用於煮鹽。真是「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古代的深圳,就以鹽產著稱,早在漢代,這里的鹽業生產就被納入國家管理。宋、元時期,鹽業生產達到了高峰,官收鹽利成為政府的一個重要的財政來源,以至當時有人稱「天下之賦鹽利居半」,鹽業在深圳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鹽民的辛勤勞動為官府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鹽民的生活卻異常困苦。官府的暴利盤剝和壓榨激起了鹽民的反抗,煮、販私鹽的現象日益增多,社會矛盾由此激化。南宋年間,因政府查禁鹽民煮、販私鹽,就引發了一場較大規模的鹽民武裝暴動,以高登為首的鹽民一度擊退官軍,並乘勝進攻廣州,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

大鵬所城

深圳東部的大鵬半島有一座築於明代的「大鵬所城」。這也是深圳簡稱「鵬城」的由來。

明初廣東沿海倭患成災,太祖朱元璋遂下令開築「大鵬千戶守御所城」。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廣州左衛千戶張斌在大鵬半島埋下第一塊磚頭,不多久,一座固若金湯的大鵬城出現在大鵬嶺下。

當時,大鵬城內有上千名駐軍在開發海疆、屯田衛國。還開辟了東西兩個演武城,俗稱東西教場。

「沿海所城,大鵬為最」,在康熙年間靳文謨編撰的《新安縣志》中這樣得意地記載著。作為明清兩代嶺南海防軍事的要塞,大鵬城佔地約11萬平方米。它抵禦倭寇,抗擊葡萄牙殖民者,備戰兩次鴉片戰爭,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

歲月悠悠,就在大鵬所城逐漸廢圮的地方,鵬城深圳奇跡般地出現了

2. 深圳市百年遠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百年遠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網上從事國內貿易等。
法定代表人:陳遠艦
成立時間:2014-04-24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922895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實際經營地址:深圳市福田保稅區桃花路1號國際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創業中心3B2-05、3B2-06)

3.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是什麼性質的企業

中國平安保險是一個股份制的上市公司,屬於世界500強企業,但不屬於央企。2012年3月16日,當時的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宣布,下列四甲保險公司升格為副部級央企:中國人壽保險;中國太平保險(不是太平洋);中國人民保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3)深圳市百年遠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

中國平安自成立以來,始終將「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根基,同時,以「專業」為紐帶,可持續地為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創造最大化價值,切實履行企業公民責任。從企業人格化的角度,結合平安的企業文化內涵、行業特徵以及多年的實踐,中國平安的「企業文化體系」正日趨完善。

(1)平安企業文化體系的軸心:「專業創造價值」

「專業創造價值」是全體平安人共同創造、滌盪出的平安文化成果的最核心。這一理念准確傳遞了中國平安通過專業化經營實現「綜合金融、國際領先」目標的能力、信心和願景;同時,在當前和未來強調客戶消費體驗的競爭環境下,促進廣大平安人不斷提升自身「專家、專才」形象,為客戶持續提供最好的綜合金融服務體驗,創造最大價值。

(2)對股東負責:取信於資本

股東投入資本,是對公司員工及管理者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的信任。珍惜善用每一分資本,構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專業為本,以價值最大化為導向,使企業價值不斷增長,使股東獲得滿意的回報,最終贏得股東和投資者的長期信賴和支持。

(3)對客戶負責:誠信為基 體驗為本

誠信待客,是服務之本;客戶滿意,是企業價值之源。以真誠回應客戶的信任,以審慎對待客戶的託付;努力洞察客戶需求,超出客戶期望,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專業化的、領先的產品及服務,是中國平安不懈的追求。

(4)對員工負責:共同成就價值

公司是員工安身立命的依託,是職業發展的基礎,是事業成功和自我實現的舞台。培養員工成為具有一流專業素養的專家、專才,是平安實現百年老店宏偉目標、保持基業長青的現實基礎。公司對員工負責,員工奉獻於公司、發展於公司。公司與員工專業共進,價值共長。

(5)對社會負責:知恩回報

社會是實現公司價值的土壤。公司通過專業的綜合金融服務,為社會財富增長及風險管理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懷抱感恩之心反哺社會,為社會所關注的救助幫扶對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是平安「專業·價值」理念重要的外在體現。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企業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作為社會公民,為相關利益主體承擔廣泛的責任,使企業在謀求商業目的的同時,能夠通過自己負責任的行為,倡導並履行主流的社會價值觀念和道德理想,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

對股東負責

股東投入資本,是對公司員工及管理者的信任。珍惜善用每一分資本,構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以價值最大化為導向的企業經營文化,使企業價值不斷增長,使股東獲得滿意的回報,才能贏得股東和投資者的長期信賴和支持。

中國平安對客戶的承諾是:服務至上,誠信保障。企業與客戶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對客戶的服務關系,包括企業了解客戶需求,並提供各種合理方法確保客戶滿意以及提供各種增值服務等內容。客戶是服務之本;客戶滿意,是企業價值之源。努力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專業化的產品及服務,是平安不懈的追求。

對員工負責

員工是公司價值成長的基石,是企業的血脈。公司對員工負責,員工奉獻於公司,發展於公司,才 能實現員工價值與公司價值共成長。人才是公司的重要資產。中國平安提出了「確保每一位為平安效力的人才都有發揮的平台、有成就感、有合適的收入、工作雖然有壓力但很開心」的用人機制,以競爭甑選人才,以激勵鼓動人才,以淘汰優化人才。

以「中國保險業的黃埔軍校」著稱的中國平安通過平安金融培訓學院,設置管理、領導力發展核心課程體系,為平安戰略轉型培養了大量的綜合金融服務人才。通過搭建並完善有效的員工關系溝通平台,加強員工關懷,設計更合理的員工福利,實現公司、客戶、員工利益的共同增長,實現員工的安家樂業。

作為一家有著遠大抱負的企業,中國平安成立以來一直懷抱感恩之心反哺社會,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在教育公益、紅十字公益、災難救助等方面恪盡企業職責,這也是平安企業公民社會價值重要的外在體現。

4. 「深圳」的由來

考古成就表明,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深圳又稱鵬城。
百越部族(史前——公元前214年)
夏、商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秦皇設郡(公元前214——公元33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東晉建縣(公元331——1573年)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宋朝時期,深圳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
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新安古城(公元1573——1841年)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縣境分割(公元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名寶安(公元1913年——1979年)
公元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復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
縣治遷移(公元1938年——1953年)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成為「深圳生日」。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5. 經濟特區成立三十周年,我與深圳共成長。資料,急急急急。

第一篇

201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
30年風雨歲月崢嶸,30載奮斗譜寫華章。
今年深圳「三十而立」,在這個而立之年,深圳要回答:過去30年深圳立起了什麼?靠什麼實現了「三十而立」?通過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系統總結深圳30周年發展的寶貴經驗,並作為深圳未來發展的重要財富。
迎接特區成立30周年,深圳今年能做什麼?深圳要努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更要努力爭取政策,積極動員群眾,把迎接特區成立30周年的過程變成為深圳發展上水平的過程,變成為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打基礎的過程。
過去的30年,深圳是特區是排頭兵,未來30年深圳再干什麼?這更要作深刻的思考和研究。未來30年深圳要再領中國風騷,就要在人才集聚上再領中國風騷。從某種角度來說,過去30年,深圳靠一幫有理想、想幹事、敢創新,甚至敢冒險的人創造了發展奇跡,現在的深圳還能否像當年那樣吸引「孔雀東南飛」?這就要求進入「而立之年」的深圳敢於打破現有利益格局,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法制環境,繼續吸引大批優秀人才
創新發展,就是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重要動力。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通過加強自主創新,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改革的理念貫穿城市和社會管理各個領域,通過深化改革破解制約龍崗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
安全發展,就是要把平安穩定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高度重視綜治信訪維穩和安全生產工作,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強城市安全運行平台和長效機制建設,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打牢社會穩定的基礎。
人本發展,就是要把改善民生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根本目的。加大民生投入,加快民生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服務,抓好民生實事落實,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就學、就醫、就業、環保等熱點難點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老百姓。
這些問題如果能夠作出深入思考,並且形成工作舉措,抓好落實,深圳在未來30年將仍然能夠成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深圳創新、創業。

第二篇
巍巍梧桐山

梧桐山象一把直插雲霄的寶劍,「刺破青天鍔未殘」,巍巍挺立在大鵬灣邊。它以獨特的風姿贏得了五湖四海來深圳打工者的景仰禮贊。能攀登一次梧桐山,對我這位看慣漁舟的巢湖人來說,是一大快事。

陽春三月一個周日的早晨,我隨著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教師登山隊從深圳水庫出發,經過大望橋,走進了梧桐山。梧桐山是兩座姐妹山,西南邊的叫小梧桐山,東北邊的叫大梧桐山。我們一行三十多人沿著逶迤陡峭的小梧桐山路,穿過蔭翳的林木,向山頂一路攀登。沿途梧桐樹挺拔偉岸,粗可合抱。樹幹上的累累瘢痕,似向我們訴說深圳百年風雨滄桑。石縫里湧出汩汩清泉,淙淙潺流。溪籟聲,像笛語,像琴聲,亦像鍾磬,細微悅耳。手掬溪水,飲上一口,涼甜沁心

九時整,我們登上了小梧桐山頂。山頂上石牆圍起的院落是電視發射台,裡面聳立著幾支發射柱,一柱高大的發射鐵塔直穿雲表。高高的鐵塔,日夜從四面八方收集電視節目和商貿信息,傳向千家萬戶,同時又把深圳人的拓荒牛精神送向海宇天涯。

隨行的一位老深圳手指石壁上依稀可辨的累累瘢痕告訴我,南宋末年,為抵抗外族入侵寶安城,民族英雄陸秀夫曾在山間浴血奮戰,殺敵近萬。鴉片戰爭時期,嶺南人組成的平英團,在梧桐山設伏,痛擊侵略者,為保衛家園,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抗日戰爭年代,東江縱隊抗日健兒們在曾省將軍的率領下,曾經在山上英勇頑強地阻擊日寇,打得鬼子魂飛膽喪。老深圳幾多悲壯感人的傳奇故事,把我的思緒帶到那久遠的血火年代,映入我眼簾的梧桐山高峰,不正是代代中國人摧不垮的偉岸英姿!送入我耳鼓的林濤聲,不正是一曲中華正氣歌!"

十時許,我們登山隊沿小梧桐山北麓崎嶇山道,再攀大梧桐山。大梧桐山海拔九百四十四米,是深圳市第一高峰,它比小梧桐山景色更宜人,山之雄,泉之清,更令人賞心悅目。梧桐樹挺拔參天,林間山風拂拂,使人心曠神怡。野花萬紫千紅,芬芳撩人。綠草茵茵,沁心潤脾。鷹隼盤旋,鶬鶊啁啾,蜂蝶飛舞。大梧桐山敞開了它那寬廣美麗的胸襟,在熱情迎接我們這些攀登游覽者。我們揮汗如雨,披荊攀崖,相互幫助,費盡辛苦,好不容易登上山巔
在大梧桐山極頂欣賞山景,別有一番情趣。山腰的弘法寺,金碧輝煌,遊人如潮。仙湖像一方明鏡,靜靜鑲嵌在山谷中,湖水澄澈,蓮葉綻綠,槳聲唉乃伊呀,輕舟隨波盪漾。在湖邊園林里,鄧小平同志當年手栽的高山榕,已高丈余,綠蔭如蓋,枝條搖曳,正在廣迎四海賓朋,無數的遊客正在樹下拍照留言,緬懷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

這時老深圳又給我們講起了歷史傳說,很久以前,大鵬灣邊,驕陽似火,久旱不雨,莊稼枯萎,田園荒蕪,瘟疫流行,餓殍遍野,人們背井離鄉,苦難不堪……天上瑤池三位善良美麗的仙女知道了,姐妹三人一同從天上來到大鵬灣邊的山下小漁村,帶來奇花瑤草,為人們根治瘟疫,祛病健身。她們又開掘溪泉,澆灌田園。她們還在兩座山上栽種了許多梧桐樹。幾年後,梧桐樹參天林立,引來百鳥翔集。把一座偏僻荒涼的窮山溝,變成了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米糧川。從此人們把這兩座山叫作大、小梧桐山。西天王母娘娘知道後,派來天兵天將,把她們抓走了。三位仙女痛苦的眼淚流進了山壑的溪潭裡,匯聚成了一汪大湖,人們為紀念她們,將此湖叫做仙湖。每年春來,三位仙女常化作彩鳳,蹁躚來儀,棲鳴梧桐樹梢,為人們消災祈福。人們又在山腰建起了寺廟,世代朝宗仙女神祗。不是嗎,千古以來多少為民造福者,受到人民的景仰歌頌;多少擾民坑民者,受到人民的無情鞭笞

遠古的神話傳說,使梧桐山籠罩著美麗的色彩,也使我們游興倍增。

在大梧桐山頂上,騁目東方,大鵬灣海浪滾滾,勢如奔馬,波光鱗鱗。鹽田港商船雲集,汽笛長鳴,碼頭工人們在忙碌著裝卸集裝箱,萬噸遠洋貨輪正滿載著中國人民的對外友好情誼駛向遠方。

南觀香港,瑞氣繚繞,樓宇歷歷在目,香港這顆璀璨明珠,曾受盡外國的侵吞奴役,歷經劫難,受盡凌辱,1997年7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如今正萌發勃勃生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香港正攜手深圳,共謀發展,一輪經濟建設的春潮,正在大鵬灣激流涌動。

西瞰深圳市,萬千氣象奔入眼簾,遠方綠蔭點綴,公路交織,車龍滾滾。曾經創造了「深圳速度」神話的國貿大廈,遠遠向我頻頻招手,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巨變。荔枝園荔花飄香,羅湖橋熙來攘往,老東門人流涌動,深南路車水馬龍。

老深圳興致勃勃地告訴我,深圳原是梧桐山下的一個貧困小漁村,三四十戶人家依山濱海而居,以漁為業,生活拮據,常有人不甘窮苦,偷渡到香港謀生。一九七九年深圳建立經濟特區,深圳邁開了改革開放脫貧致富的堅強步武。三十度風雨滄桑,百萬人艱苦創業。眾多的工業園區和科技園區,廣廈林立,櫛比鱗次,目不暇接,馬達隆隆。「縱橫街道棋盤畫,重疊層樓翡翠箱。」 江山似畫,美不勝收。一座人口達一千二百多萬的現代化大都市已矗立在大鵬灣邊,今天的深圳已經成為全國經濟建設和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我放眼向北眺望,龍崗和寶安歷歷在望。煙塵迷漫,雲霞飄逸,百川絢麗,萬壑蒼茫。清歌盈耳,神馳八宇,我隱約聽到了深圳人走向世界的腳步聲,彷彿看到了中國繁榮昌盛的燦爛前景

看不夠梧桐山的旖旎風物;聽不完梧桐山的感人故事。梧桐山,是中華兒女俊美英姿的象徵,是深圳自強崛起的見證,是南中國的一顆綠寶石。我愛巍巍梧桐山,愛它的俊美雄渾,愛它的聖潔高雅,愛它的博大胸懷,更愛它蓬勃發展的美好未來。

◆1979年1月13日,廣東省向國務院報告:在三、五年內把寶安地區建成具有相當水平的工農業結合的商品生產基地和將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屬省轄市建制。
◆197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的蛇口辟為香港招商局蛇口工業區。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廣東省將寶安縣改為深圳市。
◆1979年4月5日,中央召開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試辦「出口特區 」。深圳、珠海兩地可以先行試辦。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達文件,正式提出在深圳、珠海、汕頭三市試辦「出口特區」。
◆1980年5月,深圳市政府從全國各地請來108位規劃設計大師、專家、學者、工程師,精心繪制經濟特區建設的藍圖。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批准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正式宣布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

希望能有用。

6. 關 於 深 圳 的 變 化

據清代康熙年間所纂《新安縣志》記載,深圳河在歷史上不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漲起大水,居民來往十分困難,常有人「不知深淺,動遭淹溺」。為此,由負責當地治安的官富巡檢司長官廖膺寵主持,於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橋」,此橋以石頭建造,就是今日「人民橋」的前身。

「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清朝康熙年間,是個小「墟」的名字,也是個哨所的名字,那個時候,僅有10名駐兵。

「墟」,本為鄉村定期的貿易集市,交易完成後人們就會散去,不過在清康熙年間,新安縣內的「墟」已發展為有固定居民的墟市,它們多形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深圳墟雖不大,卻比較有名。

其實,「深圳」這一名稱,除了帶有地理的痕跡外,還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它是客家移民南遷,帶來的新詞彙。

一般而言,移民遷移到新的地方後,常把舊地名搬來使用,藉此來表達對根的溯源。通常情況下,移民不是照搬原名,而是使用與原居地相同的地名通名。歷史上,嶺南地區部分客家人是從閩北、浙南遷來的,這些地區常見的地名通名中,就有坑、潭、洋、坪、圳等。

在浙江也有一個同名的「深圳」,此外還有浙江麗水的愈岸、永康的圳頭;江西進賢的溫家圳、萍鄉的圳口、何家圳;湖南新寧的圳源垌;廣東大埔的圳頭坑、梅縣的高圳等。這些地名出現的年代,都在宋代以後,是南下的北方人帶來的古漢語,在南方演變成方言後,產生的方言地名。

「寶安寶安,得寶而安」

寶安境內有寶山,「得寶而安」。明朝有書記載:「得其寶者安,凡以康民也。」「寶安」在歷史上就這樣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含有吉祥用意。

這座「寶山」位於現在的東莞市樟木頭鎮境內。宋朝有書記載:寶安「山有寶,置場煮銀,名石瓮場。」所以,此「寶」實為銀礦。

「寶安」作為縣名,從公元331年的東晉年間算來,已有1670多年的歷史。公元331年,東晉設郡,下轄寶安等6縣,寶安縣范圍包括今日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東莞市部分地區、番禺縣南部、中山市等地區。這是在深圳地區設立郡、縣級行政機構的開始,也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

深圳地區自從唐朝中期起,歸入東莞縣管轄,畢竟距離較遠,治理鞭長莫及,深圳、香港地區頻受倭寇、海盜侵擾,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後,兵災不斷,因此經南頭鄉紳的提議,在廣東海道副使劉穩的支持與籌劃下,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在寶安故地建「新安縣」,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的意思。從「得寶為安」到「去危為安」,可見人民的生存環境與理想。

1914年,因全國行政區域整編,廣東省新安縣因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改回「寶安」縣名。1993年1月1日,寶安撤縣,設立寶安、龍崗兩區,由深圳市直轄。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南山」有南山,海拔336米。山北的山腳下,村前是大海,村後是稻田,歷史上就是「魚米之鄉」。南山區因大小南山得名,帶著幽遠的意境,總使人想起陶淵明的那兩句名詩。

不過,歷史上的這片區域,並不是遺世獨立的,尤其它的前身「南頭」,作為深圳市古代文明的中心,經歷了太多的戰火。

在東晉南朝時期,南頭就是粵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宋以來,商業開始繁盛,大型遠洋船舶要進出廣州,必須繞行大嶼山經南頭、虎門才能進入珠江,因此,南頭就成為廣州海外交通航道的咽喉。可見南頭當時的重要地位,頗有「好望角」的味道。

明朝初年,這里加強了海防,並築城駐軍。公元1565年,面對日益嚴重的倭寇、海盜騷擾,廣東設立了6個水寨,水師總部設在南頭水寨。為了預報敵情,在赤灣小南山頂上修建了煙墩(又稱烽堠),作為南頭水寨的耳目,遇有敵情,白天用煙、夜晚用火進行報警。南山煙墩遺址至今尚存。

「得福於田」的虔誠

福田區,因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存在的福田村而得名。

「福田」這一名稱的來歷,與上沙村的始祖黃金堂有關,公元1192年的南宋年間,黃金堂的第四個兒子黃西孫,遷到松子嶺南沿定居,帶領兒孫開荒造田,田地塊塊成格,取名為「格田」,後來看到莊稼顏色碧綠,好似幅幅圖畫,心裡非常高興,又將「格田」更名為「幅田」,因「幅」與「福」同音,再改名為福田———「得福於田」。這兩個字透出了從事農業的深圳先民的性格與美好願望。

福田區的前身,是上步管理區,現在仍有路名「上步」。「上不去,下不妙」(上步區、下步廟),許多初來深圳的人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都會笑上半天:「這好像是騎在老虎背上嘛!」

「步」,俗稱「埠」,是指「水陸碼頭」,用在地名上,與古代越語有關,也僅限於中國的南方地區。加上村落位於深圳河的北面,是在「河之上」,故名「上步」。可以想見幾百年前,這里「輕舟水上泊」的景緻。

古越語中羅湖山

今天繁華熱鬧的羅湖區,名稱來源於清代康熙年間就已存在的羅湖村。

深圳博物館的容達賢先生對記者介紹,羅湖村的「羅」字,源於古越語,是古壯侗語對山的稱呼,帶有「羅」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遺留,如「羅浮山」一名,就見於廣東的博羅、電白、興寧、平遠以及廣西的欽州、防城等地。所以,可以推斷,深圳的「羅湖」就是山名,加上地勢低,周圍湖塘眾多,得名「羅湖村」。

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羅湖山被夷平,山土被用來墊高羅湖低地,據說,這使當時羅湖低地的地面增高了1米!

龍鳳呈祥的美麗傳說

龍崗有龍,也有仙女。

關於龍崗,還有一段美麗傳說:遠古時期,有一位美麗的仙女下凡後,到了這里,而天上群龍「憐香惜玉」,終日環繞在她的周圍,保護佳人的安危,矢志不改,最後終於變成脈脈山崗。

傳說歸傳說,不過,這里山崗的形狀,倒真的極像巨龍伏卧,「龍崗」一名也是因此得來的。西邊的東莞,有一地名「鳳崗」,與龍崗遙相呼應,頗有龍鳳呈祥的寓意。

公元331年,東晉設立東官郡,龍崗屬於寶安縣轄地;民國時,龍崗變成惠陽縣轄地;1958年11月又歸為寶安縣管轄;1986年改稱龍崗鎮,1993年1月1日,改為龍崗區。

大鵬古民煮「海」為鹽

「鹽田」是從行業經濟演化出來的地名。鹽田區的名稱,得於深圳東部沿海舊有的鹽田村。深圳位於南海之濱,先民「靠海吃海」,在寬廣的海邊開辟鹽田,以煮鹽為生。

古代深圳居民製作「熟鹽」,需用海鹵,海鹵的常用製法是這樣的:

先在海邊沙灘上挖一個深坑,坑底及四壁鋪設「特製」土磚———一種摻進草稈、經牛腳踩而成的「筋韌熟泥」,磚縫填實,以防泄漏,將竹木橫架在坑口,上鋪葦席,然後將鹽田內浸漬海水後經日曬泛出鹽霜的表層沙子掃攏起來,堆於坑口葦席上,用海水澆淋,濾入坑內富含鹽分的鹵水便可用於煮鹽。真是「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古代的深圳,就以鹽產著稱,早在漢代,這里的鹽業生產就被納入國家管理。宋、元時期,鹽業生產達到了高峰,官收鹽利成為政府的一個重要的財政來源,以至當時有人稱「天下之賦鹽利居半」,鹽業在深圳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鹽民的辛勤勞動為官府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鹽民的生活卻異常困苦。官府的暴利盤剝和壓榨激起了鹽民的反抗,煮、販私鹽的現象日益增多,社會矛盾由此激化。南宋年間,因政府查禁鹽民煮、販私鹽,就引發了一場較大規模的鹽民武裝暴動,以高登為首的鹽民一度擊退官軍,並乘勝進攻廣州,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

大鵬所城

深圳東部的大鵬半島有一座築於明代的「大鵬所城」。這也是深圳簡稱「鵬城」的由來。

明初廣東沿海倭患成災,太祖朱元璋遂下令開築「大鵬千戶守御所城」。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廣州左衛千戶張斌在大鵬半島埋下第一塊磚頭,不多久,一座固若金湯的大鵬城出現在大鵬嶺下。

當時,大鵬城內有上千名駐軍在開發海疆、屯田衛國。還開辟了東西兩個演武城,俗稱東西教場。

「沿海所城,大鵬為最」,在康熙年間靳文謨編撰的《新安縣志》中這樣得意地記載著。作為明清兩代嶺南海防軍事的要塞,大鵬城佔地約11萬平方米。它抵禦倭寇,抗擊葡萄牙殖民者,備戰兩次鴉片戰爭,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

歲月悠悠,就在大鵬所城逐漸廢圮的地方,鵬城深圳奇跡般地出現了……

7. 跪求_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的400字論文

第一篇

201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
30年風雨歲月崢嶸,30載奮斗譜寫華章。
今年深圳「三十而立」,在這個而立之年,深圳要回答:過去30年深圳立起了什麼?靠什麼實現了「三十而立」?通過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系統總結深圳30周年發展的寶貴經驗,並作為深圳未來發展的重要財富。
迎接特區成立30周年,深圳今年能做什麼?深圳要努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更要努力爭取政策,積極動員群眾,把迎接特區成立30周年的過程變成為深圳發展上水平的過程,變成為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打基礎的過程。
過去的30年,深圳是特區是排頭兵,未來30年深圳再干什麼?這更要作深刻的思考和研究。未來30年深圳要再領中國風騷,就要在人才集聚上再領中國風騷。從某種角度來說,過去30年,深圳靠一幫有理想、想幹事、敢創新,甚至敢冒險的人創造了發展奇跡,現在的深圳還能否像當年那樣吸引「孔雀東南飛」?這就要求進入「而立之年」的深圳敢於打破現有利益格局,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法制環境,繼續吸引大批優秀人才
創新發展,就是要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重要動力。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通過加強自主創新,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改革的理念貫穿城市和社會管理各個領域,通過深化改革破解制約龍崗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
安全發展,就是要把平安穩定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高度重視綜治信訪維穩和安全生產工作,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強城市安全運行平台和長效機制建設,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打牢社會穩定的基礎。
人本發展,就是要把改善民生作為推動龍崗科學發展的根本目的。加大民生投入,加快民生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服務,抓好民生實事落實,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就學、就醫、就業、環保等熱點難點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老百姓。
這些問題如果能夠作出深入思考,並且形成工作舉措,抓好落實,深圳在未來30年將仍然能夠成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深圳創新、創業。

第二篇
巍巍梧桐山

梧桐山象一把直插雲霄的寶劍,「刺破青天鍔未殘」,巍巍挺立在大鵬灣邊。它以獨特的風姿贏得了五湖四海來深圳打工者的景仰禮贊。能攀登一次梧桐山,對我這位看慣漁舟的巢湖人來說,是一大快事。

陽春三月一個周日的早晨,我隨著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教師登山隊從深圳水庫出發,經過大望橋,走進了梧桐山。梧桐山是兩座姐妹山,西南邊的叫小梧桐山,東北邊的叫大梧桐山。我們一行三十多人沿著逶迤陡峭的小梧桐山路,穿過蔭翳的林木,向山頂一路攀登。沿途梧桐樹挺拔偉岸,粗可合抱。樹幹上的累累瘢痕,似向我們訴說深圳百年風雨滄桑。石縫里湧出汩汩清泉,淙淙潺流。溪籟聲,像笛語,像琴聲,亦像鍾磬,細微悅耳。手掬溪水,飲上一口,涼甜沁心

九時整,我們登上了小梧桐山頂。山頂上石牆圍起的院落是電視發射台,裡面聳立著幾支發射柱,一柱高大的發射鐵塔直穿雲表。高高的鐵塔,日夜從四面八方收集電視節目和商貿信息,傳向千家萬戶,同時又把深圳人的拓荒牛精神送向海宇天涯。

隨行的一位老深圳手指石壁上依稀可辨的累累瘢痕告訴我,南宋末年,為抵抗外族入侵寶安城,民族英雄陸秀夫曾在山間浴血奮戰,殺敵近萬。鴉片戰爭時期,嶺南人組成的平英團,在梧桐山設伏,痛擊侵略者,為保衛家園,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抗日戰爭年代,東江縱隊抗日健兒們在曾省將軍的率領下,曾經在山上英勇頑強地阻擊日寇,打得鬼子魂飛膽喪。老深圳幾多悲壯感人的傳奇故事,把我的思緒帶到那久遠的血火年代,映入我眼簾的梧桐山高峰,不正是代代中國人摧不垮的偉岸英姿!送入我耳鼓的林濤聲,不正是一曲中華正氣歌!"

十時許,我們登山隊沿小梧桐山北麓崎嶇山道,再攀大梧桐山。大梧桐山海拔九百四十四米,是深圳市第一高峰,它比小梧桐山景色更宜人,山之雄,泉之清,更令人賞心悅目。梧桐樹挺拔參天,林間山風拂拂,使人心曠神怡。野花萬紫千紅,芬芳撩人。綠草茵茵,沁心潤脾。鷹隼盤旋,鶬鶊啁啾,蜂蝶飛舞。大梧桐山敞開了它那寬廣美麗的胸襟,在熱情迎接我們這些攀登游覽者。我們揮汗如雨,披荊攀崖,相互幫助,費盡辛苦,好不容易登上山巔
在大梧桐山極頂欣賞山景,別有一番情趣。山腰的弘法寺,金碧輝煌,遊人如潮。仙湖像一方明鏡,靜靜鑲嵌在山谷中,湖水澄澈,蓮葉綻綠,槳聲唉乃伊呀,輕舟隨波盪漾。在湖邊園林里,鄧小平同志當年手栽的高山榕,已高丈余,綠蔭如蓋,枝條搖曳,正在廣迎四海賓朋,無數的遊客正在樹下拍照留言,緬懷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

這時老深圳又給我們講起了歷史傳說,很久以前,大鵬灣邊,驕陽似火,久旱不雨,莊稼枯萎,田園荒蕪,瘟疫流行,餓殍遍野,人們背井離鄉,苦難不堪……天上瑤池三位善良美麗的仙女知道了,姐妹三人一同從天上來到大鵬灣邊的山下小漁村,帶來奇花瑤草,為人們根治瘟疫,祛病健身。她們又開掘溪泉,澆灌田園。她們還在兩座山上栽種了許多梧桐樹。幾年後,梧桐樹參天林立,引來百鳥翔集。把一座偏僻荒涼的窮山溝,變成了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米糧川。從此人們把這兩座山叫作大、小梧桐山。西天王母娘娘知道後,派來天兵天將,把她們抓走了。三位仙女痛苦的眼淚流進了山壑的溪潭裡,匯聚成了一汪大湖,人們為紀念她們,將此湖叫做仙湖。每年春來,三位仙女常化作彩鳳,蹁躚來儀,棲鳴梧桐樹梢,為人們消災祈福。人們又在山腰建起了寺廟,世代朝宗仙女神祗。不是嗎,千古以來多少為民造福者,受到人民的景仰歌頌;多少擾民坑民者,受到人民的無情鞭笞

遠古的神話傳說,使梧桐山籠罩著美麗的色彩,也使我們游興倍增。

在大梧桐山頂上,騁目東方,大鵬灣海浪滾滾,勢如奔馬,波光鱗鱗。鹽田港商船雲集,汽笛長鳴,碼頭工人們在忙碌著裝卸集裝箱,萬噸遠洋貨輪正滿載著中國人民的對外友好情誼駛向遠方。

南觀香港,瑞氣繚繞,樓宇歷歷在目,香港這顆璀璨明珠,曾受盡外國的侵吞奴役,歷經劫難,受盡凌辱,1997年7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如今正萌發勃勃生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香港正攜手深圳,共謀發展,一輪經濟建設的春潮,正在大鵬灣激流涌動。

西瞰深圳市,萬千氣象奔入眼簾,遠方綠蔭點綴,公路交織,車龍滾滾。曾經創造了「深圳速度」神話的國貿大廈,遠遠向我頻頻招手,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巨變。荔枝園荔花飄香,羅湖橋熙來攘往,老東門人流涌動,深南路車水馬龍。

老深圳興致勃勃地告訴我,深圳原是梧桐山下的一個貧困小漁村,三四十戶人家依山濱海而居,以漁為業,生活拮據,常有人不甘窮苦,偷渡到香港謀生。一九七九年深圳建立經濟特區,深圳邁開了改革開放脫貧致富的堅強步武。三十度風雨滄桑,百萬人艱苦創業。眾多的工業園區和科技園區,廣廈林立,櫛比鱗次,目不暇接,馬達隆隆。「縱橫街道棋盤畫,重疊層樓翡翠箱。」 江山似畫,美不勝收。一座人口達一千二百多萬的現代化大都市已矗立在大鵬灣邊,今天的深圳已經成為全國經濟建設和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我放眼向北眺望,龍崗和寶安歷歷在望。煙塵迷漫,雲霞飄逸,百川絢麗,萬壑蒼茫。清歌盈耳,神馳八宇,我隱約聽到了深圳人走向世界的腳步聲,彷彿看到了中國繁榮昌盛的燦爛前景

看不夠梧桐山的旖旎風物;聽不完梧桐山的感人故事。梧桐山,是中華兒女俊美英姿的象徵,是深圳自強崛起的見證,是南中國的一顆綠寶石。我愛巍巍梧桐山,愛它的俊美雄渾,愛它的聖潔高雅,愛它的博大胸懷,更愛它蓬勃發展的美好未來

閱讀全文

與深圳市百年遠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商業網站的分類 瀏覽:98
傢具商場營銷方案 瀏覽:450
36歲展指南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213
工業品推廣方案 瀏覽:847
北京市商業零售經營單位促銷活動管理規定 瀏覽:303
戶外主題沙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9
社區促銷活動場地租賃 瀏覽:714
演練策劃工作方案 瀏覽:186
電玩游樂園促銷活動 瀏覽:188
威海市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265
4s店售後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818
小朋友包餃子策劃方案 瀏覽:221
部門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78
傢具搞促銷活動的記錄 瀏覽:787
風箏節策劃方案書 瀏覽:284
教師技能提升培訓方案 瀏覽:869
培訓學校復課洗手方案 瀏覽:682
順豐優選是什麼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306
景區全員營銷激勵方案 瀏覽:955
廣州九大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