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北京垂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北京垂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9-28 20:04:00

① 反互聯網而行,生鮮電商還有戲嗎

越來越多的東西都可以在網上買到了,包括生鮮和半成品食材。

作為電商的最後一塊肥肉,生鮮電商的熱度從2014年開始便是有增無減。電商巨頭都在布局生鮮業務,天貓、京東、亞馬遜、順豐優選、一號店、我買網等綜合型電商無一缺席。同時,垂直型生鮮電商也很受資本關注。本來生活、天天果園等相繼拿到數千萬美元融資,華為榮耀前總裁劉江峰辭職創辦的生鮮電商DMall尚未上線已獲億元天使。

同樣在2014年,半成品食材電商作為一種新的生鮮電商模式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隨後便不斷的有創業者開始嘗試,包括青年菜君、蔬客配達、小農女、新味、綿綿生活等。但這類服務在需求真實性、購買頻次、客單價、配送成本等方面也一直受到質疑。

那麼,生鮮電商和半成品食材電商的用戶需求是否存在?用戶為何選擇在網上購買生鮮,又因為什麼而產生過不好的體驗?

企鵝智酷發起了關於生鮮電商和半成品食材電商的在線調查,共有9645名網友參與。為提高數據的精準性和代表性,企鵝智酷已根據CNNIC公布的中國網民結構對樣本進行了抽樣匹配。以下便是這次調查的發現和結論。

生鮮電商普及率不足三成,但增長空間可觀

生鮮電商尚未進入到大規模普及階段,在網上購買過生鮮的用戶僅佔24.5%。但卻有將近半數的用戶表示未來有興趣嘗試,而這部分用戶則是生鮮電商的潛在用戶。完全不感興趣的用戶不足三成。可以說,生鮮電商在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上還存在較大增長空間。

進口水果最受用戶青睞
在各種生鮮品類里,進口水果最受生鮮電商用戶的青睞,40.3%的用戶優先考慮購買進口水果,次之的分別是海鮮水產、國產平價水果和奶製品。購買意願最低的則是蔬菜。
從調查可以看出,生鮮電商用戶的需求集中在水果和海鮮這兩大品類中,尤其是水果。而從生鮮電商的運營來看,天貓、京東等一部分電商確實都將水果(尤其是進口水果)作為第一項分類置於生鮮頻道的第一屏,或將部分進口水果和海鮮作為推薦商品置於第一屏。除此之外,水果也是那些做單品類生鮮電商創業者的首選,比如天天果園、許鮮等。

天貓約占生鮮電商市場半壁江山
雖然目前生鮮電商市場上玩家眾多,但天貓占據了明顯的份額優勢,其滲透率達到43.8%,其後三名分別是京東、天天果園和順豐優選,滲透率介於11%到15%之間。

從數據可見,用戶滲透率的前五席幾乎都被綜合型電商占據。綜合型電商做生鮮有幾個明顯的優勢,包括流量積累帶來的入口優勢、品牌積累帶來的信任感以及用戶使用習慣的沉澱等,這些都是大部分垂直型生鮮電商短時間內難以企及的。

值得一提的是,垂直生鮮電商中用戶滲透率最高的天天果園剛剛獲得來自京東的7000萬美元C輪融資,兩者也將在水果品類上展開深度合作。京東要在生鮮市場上發力已是路人皆知,其O2O項目京東到家也在推動生鮮業務。

用戶對生鮮電商的最顯著訴求是「低價」

45.2%的用戶在網上購買生鮮的主要原因是價格更實惠。

然而生鮮本身卻面臨比其它品類更高的運營成本,其成本主要來自於冷鏈物流。因此,在自身的高運營成本和用戶的低價預期之間,生鮮電商還需要找到解決方法,如銷售高毛利的品類,如海鮮、凍肉、進口水果等。

另外,因為「省去自己去超市購買的麻煩」和「品類更豐富」而選擇網購生鮮的用戶分別佔31.5%和28.8%。因有機、進口等生鮮電商力推的食品概念而為之買單的用戶並不佔主流。可見生鮮電商的商品溢價能力還沒有形成。

用戶最介意的是生鮮的變質與損壞

半數用戶最忌諱的是買到與網上描述不一致的生鮮菜品,41.4%的用戶則介意其收到的生鮮菜品不新鮮。排除過度營銷和售假等情況,生鮮與網上描述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也是變質損壞。生鮮電商一直以來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生鮮的高損耗率,而這恰恰又是用戶最為看重的。

值得一提的是,介意價格貴的用戶僅佔三成。可以說,用戶雖然期望能夠買到低價的生鮮,但如果能夠保證生鮮的品質和新鮮程度,偏高的價格也並不會對用戶的體驗造成太大傷害。

生鮮電商用戶的高頻購買習慣尚未形成

雖然生鮮被認為是黏性高、重復購買率高的品類,很多綜合型電商平檯布局生鮮也是希望通過生鮮的這些特點來提高用戶對自身平台的黏性。但從調查數據來看,已形成高頻購買習慣的用戶並不多:一周買一次(或更多)的用戶佔12.4%,半月買一次的用戶佔11.1%。目前,偶爾購買的用戶佔大多數,高達65.8%。

半成品食材電商的用戶滲透較快

與生鮮電商一樣,半成品食材電商也尚未進入到大規模普及階段,在網上購買過半成品食材的用戶佔21.3%。但對於半成品食材電商這樣一個出現僅2年不到且具有非常強本地化特徵的業務形態而言,這樣的用戶滲透速度尚可稱得上快速。

另外,還有超過半數的用戶表示未來有興趣嘗試,這部分用戶則是半成品食材電商的潛在用戶。但由於用戶購買半成品食材跟「做飯」這一行為直接相關,所以,用戶的購買行為並不完全由購買意願決定。相比生鮮電商,這些表達出購買意願的用戶在未來的購買轉化率上會偏低。

「食譜化配餐」的價值尚未被認可

37.6%的用戶在網上購買半成品食材是因為能買到附近沒有的食材。這也是用戶對半成品食材電商最主要的訴求,其次則是價格便宜。

目前,一些高端定位的半成品食材電商(如綿綿生活、新味等)都在主打高端餐食的「食譜化配餐」概念,希望通過科學、營養的食譜搭配以及優質的食材產生溢價,提高客單價。但目前來,這都不是用戶的主要需求。

另外,用戶對於半成品食材帶來的便利性也沒有表現出很強烈的需求。可以猜測,目前會在網上購買半成品食材的人大部分還是那些有做飯習慣的人,而通過依靠便利性和食譜來降低門檻、提供增值價值等方式來挖掘增量用戶的做法還沒有明顯的效果。

用戶尚未形成規律的食材購買習慣

在購買習慣方面,8.3%的用戶表示按天訂購,即當天預定第二天的食材;7.5%的用戶則是按周訂購,即一次性預定一周所需的食材。其餘超過八成的絕大部分用戶並沒有形成規律的訂購習慣。

在國外,按周訂購是半成品食材電商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模式,採用這種模式的代表就是剛剛邁入獨角獸俱樂部的BlueApron,它每周給用戶遞送三頓飯所需的食材。然而在國內,尚沒有哪家半成品生鮮電商採用這一模式。

另外,已形成高頻購買習慣的用戶也比較少,半月內至少會購買一次半成品食材的用戶佔20.7%。超過七成用戶僅是偶爾購買。

關於最後一公里,接受「自提模式」的用戶僅三成

如何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是讓大部分生鮮和半成品食材電商都頭疼的問題。為降低配送成本,一部分生鮮電商和半成品食材電商都選擇在社區或地鐵站旁自建自提點或自提櫃,通過讓用戶自提的方式來取代「最後一公里」的人力配送。而水果電商許鮮的創始人更是說過:最後一公里是一個巨大的障礙,不應在早期考慮解決它。

而從調查結果來看,還是有71.2%的用戶更希望能夠享受配送到家的服務,其餘三成用戶表示更喜歡或不排斥自提的方式。所以目前來看,用戶對最後一公里的服務還是有著比較高的要求。

在這方面,京東則在加大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的力度。京東到家上所購買的生鮮可承諾在兩小時內送達。但對於大部分創業公司來說,他們不像京東已在物流配送領域積累多年,其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的成本也將不可避免的轉嫁到用戶身上。

結語:生鮮電商創業者們該怎麼做?

生鮮電商是一塊有著萬億市場規模的大蛋糕,也是國內電商領域內僅存的「處女地」之一。電商巨頭進入、各路VC追捧都表明了生鮮電商這一業務形態已經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賽富基金合夥人閻炎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生鮮電商在初期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市場培育起來之後,其後發的增長勢能將非常驚人。

麥肯錫也傳遞出樂觀的信號,其在《2015年中國數字消費者調查報告》中的數據顯示,生鮮電商用戶在一年中平均購買生鮮的次數為24次,排在常溫食物、游戲類產品和電子票務之後,位列第四,若是只看實物類商品,則可排名第二,需求明顯、潛力巨大。

那麼,生鮮電商什麼時候會迎來真正的爆發?或許還需要些日子。

從用戶使用率來看,生鮮電商和半成品生鮮電商的用戶普及率均在20%左右,而感興趣的用戶則能佔到半數,這部分用戶的轉化率和轉化速度將直接影響生鮮電商市場的增長。而在那兩成的用戶中,形成了較高頻或規律性重復購買習慣的用戶又只佔不到20%。若未來不能形成一定的用戶黏性和復購率,那麼生鮮電商的商業模式都將受到質疑。

從用戶需求來看,目前大部分用戶對生鮮電商的主要訴求還是「低價」,而生鮮電商想要的並不僅僅是這樣,它們更希望通過提供優質和稀缺的食材來提高商品的溢價能力。這也是大家爭相進入生鮮領域的目的之一:追求生鮮商品的高毛利。但目前來看,大部分生鮮電商仍處於虧損狀態。

目前,生鮮電商市場幾乎是綜合型電商平台的天下,天貓占據市場的絕對份額優勢,京東和順豐優選的市場份額也比較可觀。生鮮電商是否只能是巨人的游戲,垂直型生鮮電商和新入局的小規模玩家還有機會嗎?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生鮮電商市場巨大,足以容納目前的所有玩家;另一方面,生鮮電商難度較高,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可以製造出相應的壁壘,就看你選擇如何切入。

首先,冷鏈物流和「最後一公里」並非是一道跨不過去的坎。

生鮮的電商化難度大,其運營成本也很高,而這個成本主要就來自於物流,尤其是冷鏈物流。無論是自建冷鏈物流還是搭建「干線網+最後一公里」的物流網路都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這使得物流能力成為了大型電商的優勢。而中小型玩家則需要想明白,如何優化自己的物流成本。

一些中小型生鮮電商搭建了「冷鏈+普通物流」的網路,其中冷鏈布局在干線物流中,最後一公里則採用普通物流配送,以適當降低成本。而也有更大膽的生鮮電商通過足夠高效的供應鏈銜接直接去掉了冷鏈物流,並通過布局自提點進一步砍掉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

另外,新入局者也可以考慮對冷鏈物流依賴較低的品類,利用已有的第三方物流或通過共享閑置人力資源的方式,緩解最後一公里成本。

其次,做不了「大而全」,還可以做「小而美」。

互聯網+協同製造互聯網+創業創新互聯網醫療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二手市場互聯網+食品互聯網+外貿互聯網+家居互聯網+家電互聯網+超市互聯網+購物中心互聯網+百貨
天貓、京東等綜合型電商利用自身平台和流量優勢,可以通過讓商家入駐的方式布局全品類,並迅速擴張到全國各個城市。這樣的業務形態能快速獲得規模,但也並非都是優勢。從上游的選品、供貨、產品質量把控到物流、營銷、運營、管理等,生鮮電商的整體運營能力很重要,而平台模式將使得運營者失去對這其中大部分環節的把控。

因此,生鮮電商創業者可以從本地市場切入,選擇一個或幾個垂直品類,深度介入並整合供應鏈,包括上游的農業基地直采、中游的B2C平台和倉儲物流建設、下游深入社區的O2O布點等,基於品類和地域形成自己的資源壁壘。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品類和市場的擴張。

順豐優選總裁崔曉琦總結過,生鮮電商是一門「上游滲透到基地,中間控制物流,末端抓住用戶群,最終降低損耗率,提高配送體驗,控制物流成本」的非常復雜的生意,目前,大家都還在這其中摸索。

② 鮮田(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生鮮垂直電商為主的有機生鮮供應商。
法定代表人:康維善
成立時間:2015-10-15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200156329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555號戊樓4142室

③ 公司想轉型做生鮮食品的垂直電商平台,有沒有好點的

山東
捷瑞數字
,結合各個行業差異化的訴求,整合企業自身資源,上下產業鏈、以及線上線下資源。這個是一個B2C
自營電商
;還有一個E+MALL的產品,是個
多用戶商城系統

④ 生鮮電商平台都有哪些

1.盒馬鮮生抄
盒馬鮮生採用的是「線上電商+線下門店」的生鮮電商o2o模式。
2.蔬拉拉
蔬拉拉自主研發了冰包、貨架與智能鎖、智能秤等創新型產品,被稱為「手機上的智能菜場」。
3.天貓生鮮
在淘寶龐大的消費群體基礎之上,天貓生鮮的表現也很不錯。
4.京東生鮮
京東於2016年開始著重生鮮平台,打造一個和天貓超市生鮮區差不多的垂直生鮮,這兩年整體反應還不錯。

⑤ 目前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生鮮電商平台

1.天貓生鮮
天貓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網路購物平台,天貓生鮮整合了數千家品牌商、生產商,為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在淘寶龐大的消費群體基礎之上,天貓生鮮的表現也很不錯。
2.盒馬鮮生
盒馬鮮生採用的是「線上電商+線下門店」的生鮮電商o2o模式,門店承載的功能較傳統零售門店進一步增加,集「生鮮超市、餐飲體驗、線上業務倉儲」三大功能於一身。
3.京東生鮮
京東是中國的綜合網路零售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受消費者歡迎和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基於京東自營的配送物流,京東於2016年開始著重生鮮平台,打造一個和天貓超市生鮮區差不多的垂直生鮮,這兩年整體反應還不錯。
4.蔬拉拉
蔬拉拉是「互聯網+生鮮配送」創新型技術平台,充分藉助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自主研發了冰包(專利產品)、貨架與智能鎖、智能秤等創新型產品,被稱為「手機上的智能菜場」。
5.每日優鮮
每日優鮮是一個圍繞著老百姓餐桌的生鮮O2O電商平台,覆蓋了水果蔬菜、海鮮肉禽、牛奶零食等全品類,其在主要城市建立起 「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提供全球生鮮產品 「2 小時送貨上門」 的極速達冷鏈配送服務。

⑥ 國內有哪些生鮮電商平台

生鮮產品電子商務,簡稱生鮮電商,指用電子商務的手段在互聯網上直接銷售生鮮類產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生鮮肉類等。生鮮電商如火如荼攻城掠地,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那麼發展到目前為止有哪幾家主流生鮮電商平台了?

一、京東生鮮-電商平台
2015年底,京東成立了生鮮事業部,正式全力進軍生鮮電商,京東自營生鮮是2016年開始發力,由前京東發家的3C負責人王笑松來負責,入口、流量都給足,可見京東對生鮮的重視,所以,京東生鮮是集京東平台之力來打造一個和天貓超市生鮮區差不多的垂直生鮮。
京東生鮮電商平台一開始傳統B2C模式,消費者訂貨後從總倉發貨,通過干線運輸,配送點分揀,然後送貨到家。後期也引入了第三方商家的入駐,和京東其他品類的模式一致,變為B2B2C模式。
二、天貓喵鮮生電商平台
喵鮮生平台,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高端生鮮平台,目前共擁有商品數量超過10萬個,涵蓋了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商品大類包括優質水果、水產、肉禽等。藉助菜鳥物流,天貓生鮮可實現全國246個城市24小時送抵。
喵鮮生很好的藉助了阿里巴巴電商的大數據資源,這使得其可以清楚知曉用戶的消費習慣和需求,以市場倒逼機制反向推動農產品的品質提升和農業產業的升級。喵鮮生能夠針對季節性的商品採用C2B預售的模式,並最終實現讓供應鏈變得更短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此。
三、每日優鮮電商平台
每日優鮮是一個圍繞著老百姓餐桌的生鮮 O2O 電商平台。覆蓋了水果蔬菜、海鮮肉禽、牛奶零食等全品類,每日優鮮在主要城市建立起 「城市分選中心 + 社區配送中心」 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全球生鮮產品 「2 小時送貨上門」 的極速達冷鏈配送服務。
每日優鮮在20個城市都有前置倉,深入社區和商圈的冷鏈物流體系能幫助便利購提升無人貨架的補貨效率。而且,供應鏈成本由每日優鮮和便利購進行分攤,成本相對更低。
四、大潤發優鮮電商平台
大潤發優鮮是大潤發旗下的一家年輕、時尚、便捷、精緻的互聯網生鮮超市,通過大潤發優鮮APP和線下門店為您提供安全、健康、優質的商品及極速配送服務。
五、多點生鮮電商平台
多點(Dmall)公司是一家集生鮮電商、網路科技及線上購物為一體的新零售平台,2015年3月成立,其開發運營的購物手機軟體「多點App」同時上線,是基於O2O領域的生活電商。
六、永輝生鮮電商平台
成立17年的永輝超市從「農改超」項目崛起,避開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麥德龍的威脅,放棄百貨,專注生鮮和食品經營。2010年上市後,藉助資本市場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擴張,快速成長為中國領先的生鮮巨頭。
七、食行生鮮電商平台
蘇州食行生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響應政府新一輪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的號召,立足於家庭生鮮農產品的供應,以C2B2F電子商務為載體,以生鮮直投站為社區服務點,形成種植、採摘、分揀、包裝、冷鏈配送於一體的產業鏈。
早在7年前,垂直類生鮮電商平台正如火如荼的時候,食行生鮮就用社區櫃模式切入生鮮市場。
八、中糧我買網電商平台
中糧我買網在背靠中糧集團這棵大樹之餘,還以2016年23.2億元的收入占據3.1%的市場份額,位居食品和生鮮電子商務市場領頭羊位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戰略優勢。
九、光明隨心訂
光明隨心訂客戶端作為您的移動訂奶管家,每天清晨新鮮送到家,盡享便捷,愉悅的手機平台訂購體驗!功能介紹光明隨心訂客戶端首推訂購「延續性配送的訂單」(即訂購的產品可延續一周甚至更長,最長可至五個月),另有獨創的「退停換」功能,在訂單配送的過程中,可根據訂戶需求選擇在某個時間節點開始更換產品/暫停/退訂等操作,方便訂戶管理訂單。
十、環球捕手電筒商平台
環球捕手自2016年成立以來,最初以美食為核心,逐步向全品類發展。隨著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平台商品日益增多,為國內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用戶提供一站式家庭購物。同時,平台也在促進開放、品質、責任的新商業文明。
以上就是十大生鮮電商平台了,小編覺得對於生鮮電商來說,最大的難點無非就是冷鏈物流、產品標准化、客單價和復購率。

⑦ 競相比「重」主流生鮮電商有哪些運營模式

不到3個月時間,易果生鮮和本來生活先後完成2億美元和1.17億美元的融資,生鮮電商大戰的彈葯已經備好。易果生鮮宣布將從生鮮垂直電商轉型為全鏈條生鮮運營平台,目前由易果生鮮獨家運營的天貓超市生鮮區,已經從純購銷轉型到購銷+聯營模式,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聯席董事長金光磊表示,未來生鮮電商的競爭規模會上一個台階,易果生鮮正在進行聯營和自營角色切分。切入供應鏈、自建倉儲和配送團隊等戰略性壁壘級動作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做產業鏈上的「重」公司才有可能不被淘汰。易果生鮮在物流端和渠道端已經布局了多家企業,若在此基礎上推進聯營或將加速企業沖出生鮮競爭的膠著狀態。
引入聯營模式
易果生鮮CEO張曄宣布,易果將由原來的生鮮垂直電商正式轉型為新一代全鏈條生鮮運營平台,由易果獨家運營的天貓超市生鮮區將從純購銷轉型到購銷+聯營模式。金光磊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營商品慢慢的有一定的比例由聯營的夥伴來做,但是在自營和聯營的關繫上,會用大數據來非常謹慎地處理,避免不必要的業務上的沖突」。
在金光磊看來,生鮮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業,當一個公司無法以專業的技術和相關組織能力完成所有的事情時,開放就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艾瑞集團創始合夥人楊偉慶發布的《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497.1億元,增長80.8%,預計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滲透率達7%。
在今年初獲得近2億美元C輪融資後,易果生鮮表示將繼續拓展地域,擴大規模,通過與各細分領域里最好的公司進行合作來豐富產品和服務。
競爭規模升級
生鮮行業不缺玩家,尤其是大玩家。2016年上半年,易果生鮮宣布完成近2億美元C輪融資;隨後,天天果園宣布獲得1億美元D輪融資,「每日優鮮」也宣布獲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今年1月成立的京東生鮮事業部成為京東第六大事業部,並在今年「6·18」大促中首次亮相。
在生鮮電商行業里,資本是很關鍵的推動力量,但僅僅有資本還不夠。阿里投資易果生鮮,網路投資中糧我買網,騰訊領投了每日優鮮,京東旗下有天天果園。巨頭押注的是生鮮市場的高增長,生鮮電商需要抱大腿來結識更多的盟友。金光磊毫不避諱「我們是阿里生態鏈的組成部分」,並將其作為發展優勢之一。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易果生鮮宣布轉型生鮮平台的同時,阿里生態鏈的另一部分螞蟻金融也宣布,滿足易果生鮮資質審核的優質供應商將能享受「T+1」極速回款,回款時間從以往常規的2-3個月縮短至最快1天,資金成本遠低於市場借貸成本。
金光磊認為,隨著生鮮電商的加速發展和規模升級,未來生鮮電商行業的競爭規模也將會上一個台階,而平台具有的規模效應會變成非常強大的競爭力。據張曄透露,「易果2016財年日均GMV的目標是超過1000萬元」。以此計算,易果生鮮在2016財年的GMV將達到40億元左右。
轉型節奏謹慎
在目前存活的生鮮電商中,大部分是自營垂直單品類電商如拼好貨、許鮮,或者自營垂直多品類電商如天天果園、每日優鮮,不管是何種生鮮電商,供應鏈和冷鏈物流都是核心競爭力。供應鏈決定了商品的毛利率,冷鏈則直接關乎用戶體驗。新近獲得融資的如宋小菜、U掌櫃都是在生鮮供應鏈上入局,這直接提高了生鮮電商的准入門檻。
生鮮電商之所以堅持重模式,在於生鮮商品的非標准化程度太高,銷售渠道的層次過多,直接影響到商品品質和價格,最終用戶體驗受損。這也是生鮮電商雖然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但行業內鮮見平台級生鮮電商的原因。
在易果生鮮轉型生鮮運營平台前,2015年,易果生鮮原有的冷鏈物流配送部門「安鮮達」單獨出來成立了一家公司,並開始接受其他公司如獐子島、農夫山泉果業等倉儲配送業務。據金光磊介紹,易果生鮮正在進行角色切分,慢慢從自營轉型到生鮮運營平台,「角色變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沒有一定的比例需要遵循,會按照數據管理不斷優化」。

閱讀全文

與北京垂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商業網站的分類 瀏覽:98
傢具商場營銷方案 瀏覽:450
36歲展指南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213
工業品推廣方案 瀏覽:847
北京市商業零售經營單位促銷活動管理規定 瀏覽:303
戶外主題沙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9
社區促銷活動場地租賃 瀏覽:714
演練策劃工作方案 瀏覽:186
電玩游樂園促銷活動 瀏覽:188
威海市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265
4s店售後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818
小朋友包餃子策劃方案 瀏覽:221
部門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78
傢具搞促銷活動的記錄 瀏覽:787
風箏節策劃方案書 瀏覽:284
教師技能提升培訓方案 瀏覽:869
培訓學校復課洗手方案 瀏覽:682
順豐優選是什麼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306
景區全員營銷激勵方案 瀏覽:955
廣州九大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