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學電商就業前景好嗎
很好的,未來我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約80萬人,而目前每年培養的人才不到10萬人。人才缺口巨大,選擇學電商,就業前景非常好。
⑵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方向趨勢是什麼
電子抄商務專業可以分為兩個基本方向襲:電子商務經濟管理類方向和電子商務工程技術類方向。經管類方向要求側重掌握互聯網經濟和商務管理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工程類方向要求側重掌握互聯網技術和商務信息相關知識與技能
同時,電力行業也進行了電子商務化方面的一些嘗試與實踐。繼2002年中國電力行業啟動市場化改革之後,作為電力行業主導者的國家電力公司在「十五」規劃中提出:「依靠科技進步,搞好電力信息化,推進電力企業現代化進程」,從而拉開了電力信息化的帷幕,電力行業的電子商務應用漸顯端倪。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的上升,以學院或高校為單位的電子商務教育陸續展開。起初的嘗試性教育多採取公共選修、專業選修課的形式,也有少數學校在本科高年級開設電子商務方向或電子商務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和信息經濟理念,掌握信息技術和電子服務綜合技能,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知識結構,具備一定的互聯網創新創業素質,能適應現代社會商務運營、專業管理和技術服務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專業人才
⑶ 中國電子商務現狀分析
電子商務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有「朝陽產業、綠色產業」之稱,具有「三高」、「三新」的特點。「三高」即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三新」是指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對電子商務核心價值鏈的概括。電子商務產業具有市場全球化、交易連續化、成本低廉化、資源集約化等優勢。 縱觀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各地區發展並不平衡,呈現出美國、歐盟、亞洲「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國是世界最早發展電子商務的國家,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一直引領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全球電子商務的成熟發達地區。歐盟電子商務的發展起步較美國晚,但發展速度快,成為全球電子商務較為領先的地區。亞洲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秀,市場潛力較大,但是近年的發展速度和所佔份額並不理想,是全球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地區。
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一直占據主導地位,2002年至今,呈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2007年全球B2B交易額達到8.3萬億美元,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保持40%以上的增長率,到2010年B2B交易額將達到26萬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30多倍。
總體來看,全球電子商務發展呈高速增長態勢。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動力持續增強。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典型的塊狀經濟特徵,東南沿海屬於較為發達地區,北部和中部屬於快速發展地區,西部則相對落後。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前期延續了2007年電子商務持續高速增值的勢頭,後期則受全球金融危機和發展瓶頸影響,交易額增長放緩。但總體來說,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仍在穩步前行。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24000億元,同比增值達到41.2%,其中B2B市場仍是總交易額的構成主體,C2C基本維持現狀,B2C將提速發展;2008年6月中國網上購物人數達到6329萬人,網上支付人數達到5697萬人,增長率分別為25%和22.5%。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前景依舊樂觀。
從電子商務的三種業務模式來看,B2B依然是電子商務市場的主旋律,B2B交易額佔中國電子商務總體交易額的89.5%,達到21480億元;而B2C交易額占整體交易額的7.4%,達到1776億元;C2C交易額佔3.1%,達到744億元。整體業務格局的最大變化在於B2C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市場分析三種業務模式所處的細分市場,B2B市場中阿里巴巴仍占據市場霸主地位,*和網盛旗下的中國化工網、生意寶增長迅速,垂直B2B平台體現了巨大發展動力。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1、 政府加強引導性投資的注入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2008年政府加強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引導性投資,用以改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投資環境,政府通過將投資收益返還社會投資人、支持社會投資回購政府所持股份等政策,將大量資金引入電子商務的發展。2008年底,依託「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現代服務業服務交互支撐平台」構建的「正佳網」在廣州正式開業,充分說明國家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力度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市場發展的資金問題逐步得到緩解。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2、 政府主導物流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的整合與構建
與企業主動建設網上支付體系不同,物流體系的完善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通過整合全省甚至全國的物流資源,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成為目前一個時期的首要任務。目前中國已經具備了中國物流交易中心、廈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一批市級物流平台,但從信息質量、功能服務等方面看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2008年國家將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列為國家區域性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試點,利用政策優勢和硬體建設、軟體服務優勢,建設中國國際電子產品交易基地。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3、 B2B仍有發展潛力,B2C將提速增長
從整體市場及細分市場的發展看,2009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34278億元,增長率保持在40%以上。未來10年,中國將有70%的貿易額將通過電子交易完成。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增長潛力巨大。此外,由於電子商務向行業的滲透將更加深入,加之B2C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加強,B2C市場的份額將在2009年呈現明顯的擴大趨勢,其中IT數碼、家居建材領域B2C市場將成為未來幾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熱點領域。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4、 物流平台將逐步崛起,支付市場面臨洗牌
從電子商務市場支撐體系建設看,一方面2009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政府的持續推動下將有巨大發展,平台信息服務能力將顯著提升,同時更多的電子商務服務商會加入物流體系建設的行列中。另一方面,網上支付服務商將在未來2年經歷二次篩選,資金短缺以及技術、商業模式、信用體系等環節不健全的服務商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險。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5、 企業與政府合力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
在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建設方面,支付體系已經具備了一定發展基礎,支付寶、財付通等網上支付服務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同時為進一步改善網上支付市場的發展環境,繼續擴大市場佔有率,企業具有主動聯合政府或金融機構完善支付體系的意願,其中完善網上支付信用體系工作成為2008年的主旋律。2008年1月17日,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與中國建設銀聯合推出了的支付寶賣家信貸服務,符合信貸要求的淘寶網賣家將可獲得最高十萬元的個人小額信貸,國內首次推出這種信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譽保障。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6、 電子商務保持投資吸引力,B2C成風投新寵
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除在擴大資金來源、支撐體系建設方面有所成就外,不可避免的需要面臨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但隨著中國電子商務與行業發展結合的更廣、更深,充分利用電子商務B2C手段已經成為中國行業企業在度過經濟寒冬中的重要選擇。因此,2008年投資機構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關注度不將反升,其中B2C行業無論在投資案例數量還是在投資金額上都呈快速增值趨勢。母嬰用品、IT數碼產品、珠寶、建材等一大批傳統行業細分領域開始進入B2C市場,並獲得VC持續關注。年內,凡客、麥考林分別獲得2000萬美元和8000萬美元的資本注入。可見B2C已經成為推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細分市場。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7、 保險、旅遊、批發零售行業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將擴大
從行業應用角度看,鑒於2008年的經濟環境,國民的保險意識將進一步加強,而方便快捷的保險電子商務將成為保險客戶的首選,因此未來保險電子商務仍將快速發展;同時,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各省市將加強對旅遊產業的重視,從而提升本地經濟增長能力,在旅遊產業二次創業的要求下,旅遊電子商務將成為未來各地著重發展的業務;此外,賽迪顧問認為中國國民消費能力在未來不會有太大波動,當市場物價逐步增高,網路平台所提供的低價格產品將更加受到消費者青睞,隨著網民網上購物、網上支付以及物流服務的健全,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批發零售業電子商務將會面臨最佳的發展機遇。
電子商務市場分析綜上所述,2012~2013年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充滿機遇和挑戰,而政府和企業的通力合作是抓住機遇並贏得挑戰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將一步步向發達國家電子商務水平接近,在成為全球網路經濟中心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⑷ 2017年B2B電子商務發展怎麼樣有沒有比較好的平台推薦
2016年「供給側改革」,將成為B2B電商發展的新機遇,將會有不同的B2B模式,通過行業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與合作、從對B端的交易服務,到深度服務甚至是定製化服務階段,B2B行業將面臨六大重要發展趨勢:
趨勢一:行業巨頭「變身」平台方
供給側改革關繫到中國經濟轉型的平穩落地,尤其是中國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未來以重點行業、特色產業為基礎的B2B電商,將為中國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賦予新動能。
趨勢二:行業垂直細分越加服務化
垂直類B2B平台通過聚焦優勢品類,在產品和服務上專注各自行業特點,形成專業壁壘。比如基於集散地分銷模型的細分鋼鐵行業里,找剛網,通過之前數據和交易的積累,也開始與京東合作,嘗試金融服務,另外開始做倉庫、加工、物流,甚至是自己設計管理軟體,仿易道用車、滴滴打車等,開發了鋼鐵行業的「滴滴打車」,服務越來越深,壁壘越積越強。另外在一些如化工、塑料、石油、農產品行業中,垂直領域B2B電商也會從單純的信息撮合,到行業的廣度和深度的服務中來,比如由盟大集團自主開發的塑料化工線上大宗交易平台「大易有塑」,通過優化開發製造流程,降低行業供應鏈成本,到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再到確保交易安全,對於傳統塑化行業資源和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價值意義。
趨勢三:B2B平台合作共享趨勢
騰訊CEO馬化騰在兩會期間提了一個大膽的預言:分享經濟將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助力服務業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主引擎。
在B2B市場的中,盡管有些B2B平台目前沒有成為生態中最有話語權的一方,但B2B平台的資源優勢為合作帶來了空間,甚至這種合作可以在不同功能的B2B平台間發生。比如2015年底上海鋼聯與歐浦智網的合作,比如一個跨境B2B平台與具有跨境通關、貨代、海外倉等資源的B2B平台就存在合作的基礎,再如本地服務型B2B平台與本地化物流B2B平台的合作。
趨勢四:地方特色產業鏈集群
國內很多地區都有自己的產業集群,比如虎門的女裝、南通的家紡、溫州的鞋帽等,這種靠依託於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產業帶,面臨著轉型升級迫切需求,隨著「供給側改革」和「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以重點行業、特色產業為基礎的B2B電商,通過打通上下游產業鏈,促進產業優化重組,聚合當地產業帶的好商家、好貨源,在B2B電商平台上構建專屬賣場,同時整合線上線下服務型資源,調動整個產業鏈由簡單的空間集聚向專業化、系統化集聚,形成上下游的良性互動。這種組團式的B2B發展模式能顯著提升傳統產業帶的輻射范圍和競爭優勢,不僅能提升傳統產業帶的輻射范圍和競爭優勢,同時還能隨時根據市場反饋的需求,激勵產業帶內製造商的優化調整,帶動傳統產業帶轉型升級。
趨勢五:產業深度服務趨勢
國內目前有一部分B2B平台,已經從B2B第一階段的交易平台階段,向深度服務發展,一般針對特定B類客戶需求,通過細分市場深耕產業,聚焦各自品類優勢,專注於各行各業的銷售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產品和服務,其專業性是綜合類平台所不能及的,如上文提到的俺有田,以「非標的農產品更加需要標准化的銷售服務」為理念,打造「3專(專人、專櫃、保量)9管理」KAStoreService服務標准,以20%月均銷售提升刷新率,解決KA供應商賣不掉和賣不好的最大痛點。同時以「集采邦」(拼單+集采+垂直SaaS)比現有運營便利店的電商模式更務實、更高效的為一線快銷品牌和中小超、便利店服務。
趨勢六:B2B企業服務SaaS模式成為關注焦點
在中國SaaS模式的B2B企業服務領域是雲計算范疇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勃發,在中國特殊國情下的企業級市場,中小企業也面臨著海量的信息化需求,基於雲端、移動以及社交所帶來的技術紅利,不斷為B2B企業級服務平台創造良好條件,正在引領著中國企業級創業公司步入最好的黃金時代。
2016年「供給側改革」,將成為B2B電商發展的新機遇,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核心在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強調對於供大於求的產業需要進行整合,消除過剩生產力,對於供不應求的產業,需要增加供給來滿足社會需求。在傳統經濟形態下,生產者無法了解購買者的需求量,在「互聯網+」的經濟形態下,生產者可以根據大數據了解購買方需求。因此,「互聯網+」模式對於供給側改革有重要實際意義。未來占據中國電子商務近80%市場份額的B2B行業電商,用戶在不同產業環節間形成粘性,以平台為中心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形成生態大圈,會為新供給、新業態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好的平台推薦除了一些大的平台例如:阿里巴巴、Hc360、物友網
⑸ 電商未來的前景
電商發展趨勢一、移動端成為主流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電商還是傳統的互聯網電商,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電商已經開始全面的移動互聯網化。2017年天貓雙十一活動,90%以上的成交額都是通過手機端實現的,而且未來這種電商發展趨勢還會繼續下去。
在之前,電商主要通過電腦買賣,電商的主流群體是一二線城市,覆蓋的人數只有5億左右,而現在,人手一部手機的時代,三四線甚縣級、鎮級用戶加入電商領域。這類人群的電商全部幾乎全部是通過手機實現的,手機APP成為主要的平台,通過應用公園不需要編程自己也能製作電商APP。
電商發展趨勢二、線上線下的聯動的興起
馬雲曾說,未來不屬於電商、不屬於實體店,只屬於「新零售」。
所謂的「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的全面結合。純電商平台目前已經成熟,各個細分行業已經被巨頭佔領,中小企業或者新加入的企業很難嶄露頭角。而純實體店在十年前就已經被電商革命了。
目前阿里巴巴、騰訊、蘇寧、京東等互聯網巨頭都開始加碼新零售,通過電商為實體店附能。
目前在應用公園已經有開發好的新零售電商APP模板,可直接使用。將線上線下完全打通,用戶在家通過手機下單,半個小時就能送貨上門,即方便又迅捷。而且有實體店體驗,手機下單也有保障。
電商發展趨勢三、廣告成本高漲下分銷崛起
如果對目前的電商推廣有所了解,就會知道:流量真心貴!中小電商要想獲得用戶、獲得排名,就必須打廣告,但是信息泛濫的時代,優質位置的廣告價格越來越高。
廣告不行,渠道發聲!現在,大家一定會在各種群裡面收到眾多拼圖、信息,這就是目前流行的分銷、拼圖式的社交裂變玩法。
就是通過核心的拼團功能,拼多多2年時間日訂單量就超越京東,目前京東也推出了拼團功能,走向社交電商的路線。
目前,應用公園有現成的分銷商城APP,可以直接使用,規則內容自定義設置,方便快捷。
電商發展趨勢四、社區內容電商成主流
之前很多人搞不明白粉絲有什麼作用,直到別人圈完粉絲,小米、小紅書以及眾多內容電商的崛起,大家才明白,原來,一篇文章賣貨百萬可以這么輕松!
當內容和社區結合起來,電商反而成了附帶品。通過應用公園,快速打造一個社區內容電商平台,大家都是相同愛好的人,可以互相發帖、交流經驗,比如母嬰類的APP內的母嬰課堂、曬娃專區等,也可以互相添加好友。還可以跟隨名人的腳步,互相交流探討。
社區內容電商在各大垂直行業都可以應用,比如教育培訓、家居裝修、母嬰、化妝品、寵物、數碼科技、旅遊等等。
⑹ 朋友都說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好,你怎麼看
電子商務作為商業在互聯網領域的應用典型,已經擁有了成熟的發展模式,在繼續加速增長,相對於實體零售的市場份額在擴張,但同樣也面臨加速轉型的挑戰。
據《2017年世界電子商務報告》,2017年全球網路零售交易額達2.30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4.8%,佔全球零售總額的比重由2016年的8.6%上升至10.2%。中國穩居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電子商務市場地位。據商務部統計,2017年全國零售額達到7.18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1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2%,增速較去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美國是電子商務發展最早且最成熟的國家,2017年美國網路零售交易額約為4520億美元,增速為16%,高於2016年14.9%,其中亞馬遜占據美國電商銷售總額的28%。可見,網路零售成全球零售市場強勁拉動力。
電子商務在不斷的進化中,正朝著移動化、互動體驗及個性化等方向發展。在大數據工具的支撐下,客戶、商戶、產品的對接系統(支持客戶查找產品、支持商戶尋找客戶)、安全完整的支付體系、快速便捷的物流體系等已經成為構建電商生態圈的必備要素。在此基礎上可以整合購物的金融服務、客戶營銷、物流服務等。由此導致谷歌從廣告公司轉變為商務平台,而亞馬遜從商務平台轉變為廣告公司,社交媒體在電子商務產品推薦中的比例從2015年的2%上升到2017年的6%。客戶的購買成本在上升,品牌價值日益凸顯。
《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特別專門分析了阿里巴巴集團的「新零售願景」。報告從股票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商品交易總額(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收入(Revenue)、毛利率(Gross margin)、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以及國際化程度(本國之外的收入比重)等方面對阿里巴巴集團與亞馬遜在進行了比較,認為兩者專注於相似的領域,阿里巴巴集團比亞馬遜有更高的商品交易總額(阿里巴巴為7010億美元、亞馬遜為2250億美元),但亞馬遜有更高的營收(阿里巴巴為340億美元、亞馬遜為1780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擁有最全面的商業平台、物流和支付生態系統,其電商平台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零售基礎設施,支持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推動傳統零售業的巨大轉變。
⑺ 電商發展趨勢2017年電商行業會有什麼變化
趨勢一、「新零售」會成為電商的替代詞
2003年,淘寶網成立。2004年到2013年的這十年,是電商高速發展的十年,大小電商都是在這十年裡快速發展起來的。這就像90年代的小賣部,曾經遍地都是。有一部分小賣部老闆比較有頭腦,開成了連鎖小賣部,現在叫連鎖便利店;也有一部分小賣部老闆比較有資源,開成了大型超市;還有少數又有頭腦又有資源的小賣部老闆做了房地產。但是,更多的小賣部已經被淘汰。這很像電商!
hishop認為電商在剛開始的幾年,都被叫「做淘寶的」;發展到後來,一部分電商做了天貓店,才開始叫「電商」;還有一部分電商發展成為了一定規模的企業,線上線下都有業務,比如三隻松鼠和茵曼等。電商除去少數的批發業務,大多數是零售業務。當電商這個新興的行業發展了十年、已經不再特殊的時候,它叫回了原本該有的名字——零售業,這很正常。在這個「寅」的時代(為何是「寅」的時代,另文說明),一切都以「新」論,所以叫「新零售」。
馬雲在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提出五新——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新零售並非一句口號。在2017年,我們會看到各行各業興起新零售的會議、討論、實踐。而「新零售」三個字會逐漸替代電商。要搞清楚新零售究竟是什麼,我們就要先看看「舊」的零售是什麼。過去的零售就是到批發市場批發商品來賣,市場有什麼貨就賣什麼貨,哪家哪個貨賣得好就跟風賣,這些都是典型的舊的零售。
既然是新的,那麼一定是跟之前不同的。基於大數據、基於用戶、基於多平台合作,利用各種網路渠道把消費者、商家和零售場所連接起來,線上線下融合,這些都是新零售的范疇。線上線下的企業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挖掘了解到客戶的真實喜好,通過電商平台、O2O、實體店等各個渠道的展現,再通過圖文、視頻、電影、電視、VR等各種互聯網方式連接客戶,滿足客戶對於商品或服務的真實需求。
趨勢二、網紅電商洗牌,有核心競爭力的網紅留下
各種網紅、各種直播平台,在2016年蓬勃發展,一片欣欣向榮。這種紅火會在2017年持續嗎?特工先生的結論是:網紅電商這個業態會繼續紅火,但是會有很大的變化。
2016年的網紅特點是搞笑、有顏值、能博眼球。只要有這些特點之一的網紅,很容易就火了。大家去看一下各直播平台的統計數據,就會發現:2016年,東北的直播網紅數量最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不應該是江浙滬更緊跟趨勢,廣州、深圳更時尚、更能出位嗎?——還真不是!東北人在語言上有先天優勢,不管說啥都很搞笑;東北人的基因也都擅長邊唱邊演,大家聯想一下二人轉就懂了。這些基因使得東北人的天賦插上直播的翅膀,就火火火了。
到了2017年,網紅就不再靠出位博人一笑了,而必須要有好的內容。如若你是美食專家,那就持續播出各種美食有關的內容;如若你是手工藝人,那就持續播出跟手工藝有關的東西。總之,你得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隨便播一個搞笑的內容,也不是一個網紅臉的美女搔首弄姿秀幾下。那些沒有自己的核心內容的網紅,關注度就會大降。
網紅市場雖大,但老百姓的手機容不下那麼多的直播APP。2017年,各種直播平台將直面生死:要麼拿到風投繼續博弈,要麼消聲滅跡無影無蹤。直播平台會洗牌,網紅電商也會洗牌,而那些真正擁有自己的粉絲、被粉絲所喜愛的網紅會持續火爆。如何讓粉絲愉悅並讓粉絲喜歡上自己,是網紅們需要真正思考的。如果只會搞笑,只有顏值,真的不行!要說有例外的話,那麼少女例外:有顏值的少女,即使沒有多少內容,但在2017丁酉年,也是可以火的。其實,「少女」也是核心競爭力,關鍵你是少女嗎?
趨勢三、跨境電商會全面開花,迎來綻放式發展
毋庸置疑,阿里巴巴已經是中國甚至全球最大的電商業態。當每一個在中國城市裡生活的人,手機里都有了手機淘寶,都有了支付寶的時候,阿里的用戶數據想要增長,只剩下了兩個途徑:一個是農村市場,一個是境外市場。這也是阿里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拓展境外電商的根本原因。
2016年,馬雲走訪了幾十個歐洲、美洲國家,見了很多西方國家的元首,大力推廣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在G20峰會上,馬雲更是提出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台),主張將全球跨境的貿易體系、金融體系、物流體系進行整合。馬雲在2016年的努力播種,將會在2017年迎來開花結果。
在俄羅斯、巴西、西班牙、法國等國家,速賣通已經成為老百姓首選的網上購物平台。在中國,擁有超強購買力的中產階級,選擇在阿里的天貓國際平台購買境外商品。這一出一進,正是跨境電商出口和進口的兩條線路。跨境電商的一出一進是在業務模式上的分析。而在商業模式上,阿里巴巴想把「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模式復制到全世界。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這是任何一個地方政府都想要的。所以近來,馬雲見特朗普,主要提出的就是通過阿里巴巴的方案解決一部分美國人的就業問題。這樣的提議,是美國人急切需要的。
總之,阿里巴巴會把在中國已經成功的電商模式推廣到全世界。當然不能是完全的復制,因為每個國家的國情民情不同。能否融入當地,為當地老百姓所接受,這是阿里需要下大功夫的地方。除了阿里巴巴,京東、敦煌網等其它電商平台也在向境外擴張,在2017年跨境電商會全面迎來綻放式發展。
趨勢四、農村電商迎來優勝劣汰的升級
農村電商,就如前文所言,是阿里巴巴一條重要的拓展渠道。但在分析農村電商時,我們需要明確,農村電商不止是電商,而是以電商的名義,承載了很多政府職能。成為孵化載體、創造就業機會、扶貧脫貧等等,這些都是附加在農村電商之上的功能。也正因如此,農村電商註定不會是簡單的賣貨,而是一個超大的產業鏈:這裡面有政府主導,有農民創業,有農產品上行,有工業品下行,有服務型企業引導支撐。
統計2016年的農村電商,130多個淘寶鎮,1300多個淘寶村遍布全國各地;正在大力發展縣域電商和農村電商的縣域超過了500個,覆蓋村淘網點的村子超過了10000個。從最初的口號,到逐步落地執行,再到快速擴展集群化,農村電商走過這些年來到了今天,將迎來優勝劣汰的升級。
2017年的農村電商,繼續是政府引導下的重要產業。農特產品的創新、標准化,小電商的企業化,將是2017年農村電商的主要方向。農特產品的生產、包裝、營銷,都將標准化,因為只有標准化才能規模化。而手工類的農特產品,更多需要的不是標准化,而是手工藝的創新、與時代接軌。此外,通過圖片、視頻、電影、電視、VR等方式來推廣手工類的農特產品將在2017年大面積呈現。
趨勢五、社群電商真正成型
為什麼說社群電商到2017年才真正成型呢?並不是有幾個微信群,有幾個微信號,就能做成社群電商的。縱觀這幾年所謂的粉絲經濟和社群電商,更多的是各種吸粉,漫無目的地加很多人,而真正在做精準粉絲運營的少之又少。很多大號微博動輒幾百萬的粉絲,大多都不精準,很多都是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這樣的人群無法形成真正有影響力的社群。
是的,得粉絲者得天下!但前提是得到的粉絲得是真粉。在2017年大家會發現認真做內容非常重要,成為一個有趣的人非常重要——有好內容的人、有趣的人才會有真粉。2017年,找到並展示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粉絲會隨之而來。在這樣的前提下,社群才可以電商化,而且是長久的電商化,而不是一錘子買賣,老死不相往來。
⑻ 中國電商市場2017年發展情況如何
2018年6月26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為28.6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4.77%。
電子商務規模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客服、配送、技術等崗位供不應求,直接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電商行業就業崗位。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330萬人,由電子商務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已超過2500萬人
中國電商市場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⑼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包括哪些方面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包括六個方面:
1、縱深化發展。
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將日臻完善,支撐環境逐步趨向規范,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深度進一步拓展,電子商務企業將把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2、個性化趨勢。
個性化信息需求將會越來越強,個性化商品的深度參與成為必然。個性化定製信息需求和個性化商品需求成為發展方向,消費者將把個人的偏好參與到商品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去。
3、專業化趨勢。
專業化趨勢有兩個方面,一是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專業化趨勢,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要求,提供專業化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二是面向企業客戶的專業化趨勢。
4、全球化趨勢。
中國電子商務必然走向世界,同時也將面對世界電子商務強手的嚴峻挑戰。電子商務對我國的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國外電子商務企業也將努力開拓中國市場。
5、區域化趨勢。
立足中國國情採取有重點的區域化戰略是有效擴大網上營銷規模和效益的必然途徑。中國電子商務的區域化趨勢與國際化趨勢並不矛盾。
6、融合化趨勢。
電子商務網站正在逐漸走向新的融合,包括同類兼並、互補性兼並和戰略聯盟協作。
一是同類網站之間的兼並。目前大量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激烈競爭的結果只能是少數企業最終勝出,處在弱勢狀態的網站免不了被吞並或出局。
二是不同類別網站之間互補性的兼並。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諸多方面雖然有很大優勢,這些具備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在擴張的過程中必須採取收購策略。
三是戰略聯盟。由於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加上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互相協作勢必成為必然。
(9)2017電子商務前景分析擴展閱讀:
目前全球電子商務的市場發展的總體特點:
1、第一個特點是走向集聚。過去10年,全球電商市場發展都逐步朝頭部玩家進行集聚,我相信未來全球超大型的玩家可能就兩三個。
電商作為零售行業的一種形態,沒有逃脫行業基本規律,過去100年以來,零售行業都是逐步朝頭部進行集聚,也就是說愈大效率愈高,成本愈低,帶來的社會價值和消費者體驗就更好。
2、第二個特點是未來全球的電商公司都必須國際化。單一市場的玩家很難長時間生存,你在中國取得成功之後,如果你不能快速國際化在全世界把電商做好的話,5年、10年之後可能就會非常危險。
比如「無界零售」,它已經超越了線上線下的概念,一切回歸到原點,回歸到以消費者為中心,深度洞察消費者的需求。
3、第三個特點是電商跟線下各行各業的深度結合。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線上線下導流,不是O2O,而是商業模式深度融合和互補。
無界零售是希望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場景化消費,而把後端的供應鏈一體化,品牌一體化、價格一體化、服務一體化,這樣才能夠隨時隨地滿足消費者不同的復雜的需求。
⑽ 電子商務這個專業,在未來的全景怎麼樣
發展很好,因為現在電腦專業很吃得開,包括所以的電腦專業,現在互聯網時代所以發展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