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珠海齊聚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珠海齊聚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3月2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網上銷售:電子產品、家用電器、辦公用品、日用百貨、服裝鞋帽、廚具等。
法定代表人:李莎
成立時間:2012-03-20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40000033039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前山明珠北路388號長沙新苑100棟202房
B.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文化傳統
中山大學校訓是孫中山先生於1924 年11月11日在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題寫的。校訓詞為「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十字訓詞原文出自儒家經書《禮·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誠」之本性,只要按「至誠」之本性從事修身,透過學、問、思、辨、行五個環節,便可以把自己修養成「君子」。
明末清初,隨著社會的變動,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發展傳統《中庸》思想,強調「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即把做學問與立志結合起來,所以對「博學」做出新的闡述:「博學於文,行己有恥」。顧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純粹古代的經書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國家大事。他所指的「恥」,不是指個人榮辱,而是指全體人民的榮辱。博學 的指導思想從個人自身修養擴大到「當務之事」的社會大事,所以他作出學、 問、思與立志的統一。顧炎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愛國主義者,故他對傳統教育能按照新形勢需要而做出新釋。
孫中山則處於偉大民主革命的時代,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視教育,造就一代振興中華,再造文明的人才。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倡議在廣東設立兩所學校,一是黃埔軍校,一是廣東大學,以一文一武的學校模式,為造就「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為世界服務」的人才。十字訓詞是他繼承傳統的教育形式而賦予時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針和內容。 中山大學校歌,創作於建校初期,由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作詞,陳洪作曲。學校為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倡導的愛國精神和親筆提寫的校訓良好學風,並反映新的歷史時期的要求與特點。廣泛徵求校內外各界人士,一致同意原校歌的曲不變,對原歌詞「國父手創 改為「中山手創」,將「三民主義」等四句, 改為「博學審問,慎思不罔,明辨篤行,為國棟梁」,將歌詞最後兩句改為「振興中華,永志勿忘」。
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 吾校矗立 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 遺澤余芳
博學審問 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 為國棟梁 莘莘學子 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 不息自強 發揚光大 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 永志勿忘 中外優秀文化講座
中外優秀文化講座是由學校教務處主辦、歷史系團總支和學生會協辦的一個校內文化講座。自1994年10月創辦以來,本著弘揚中外優秀文化、促進校內文化建設的宗旨,為全校師生提供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廣泛的文化交流的空間,內容涉及文、史、哲、政、經、法和自然科學等領域。
人生講壇
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同時弘揚民族藝術精粹,校團委多年來一直注重藝術教育和開展藝術活動。如一年一度的「中山大學藝術節」、「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系列活動,不僅成為了該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品牌活動,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國各高校都有較大的影響力。
科技藝術節
2002年,該校將藝術節和科技節這兩項大型校園文化活動合二為一,創辦首屆中山大學科技藝術節,這是新中山大學成立之後的第一次大型校園文化盛典,以其全新的面貌、獨特的風格、多樣的形式吸引廣大師生普遍參與,成為新中大,乃至華南高校的一次盛會。
主要活動項目有藝術類、詩配樂朗誦比賽、中國象棋圍棋比賽、系際歌手對抗賽、校慶文藝晚會、中外優秀藝術作品晚會、現代舞專場表演、袁歌靈小提琴獨奏晚會、書畫攝影大賽、「挑戰杯」科技學術論文比賽、戰士雜技團魔術雜技專場晚會、科幻電影展播、科幻小說創作比賽、校園DV短劇攝像大賽、院系際辯論賽、網頁設計比賽、環保手工藝品設計比賽、FLASH綠色校園公益設計大賽、科技藝術節系列講座、科技藝術節閉幕式暨獲獎作品展示晚會。
「挑戰杯」
為調動該校學生的學術科技研究熱情,在學生中形成良好的科學研究氛圍,推進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的培養,更好地備戰全省、全國的「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校團委於雙數年主辦中山大學「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凡該校在冊的全日制學生(含專、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均可參加。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哲學社會科學類、科技發明製作類作品三類。
維納斯歌手大賽
維納斯歌手大賽是中山大學每年一度的校內歌手大賽,在校內外都受到廣泛關注。維納斯的覆蓋面廣,地跨廣州、珠海兩大城市,四個校區。在校外,維納斯歌唱大賽也享有很高的聲譽,維納斯歌手在廣州各高校以至社會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學術與學風系列講座
由校黨委宣傳部、教務處、校團委主辦,校研究生會承辦的大型「學術」與「學風」講座,於2003年9月開講,講座根據主題分為「知名教授系列」、「院士系列」以及「知名校友系列」三個部分,邀請了校內外的知名學者教授及校友主講,和中大的廣大師生共同探討,在一個從傳統到現代特定時代進程中,如何尋覓我們的精神家園,重塑價值理性的時代內涵;批判和反思大學的精神理念;整飭和重構大學的人文關懷,確立和堅守大學的真正使命。
校長講壇系列講座活動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學校發展的現狀,讓同學們能夠零距離接觸學校領導,感受該校領導的學者風范與人格魅力,同時也體現出學校對學生的關心與關注,校團委在李延保書記、黃達人校長等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精心策劃並主辦了「校長講壇」。通過讓廣大學生近距離接觸校領導,感受來自各個學科領域校領導的學者風范和人格魅力,增強他們對中山大學的認同感和使命感。同時也是校領導以實際行動推動該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體現。「校長講壇」每隔一周在東校區舉行。
「醫學人文」學術講座
為倡導人文精神,培養綜合人才,由北校區團工委主辦具有醫學特色的「醫學·人文」系列講座。此項活動在合校前已是中山醫科大學的老品牌,並納入了學校的教學計劃,以專項活動基金作為支持。合校後,此項活動更是適應高等教育學科交叉、文理科滲透的趨勢,達到了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的目的,同時發揮南北校區的資源優勢,文理醫各學科融合,極大地拓展了醫學生視野,成為了北校區學術范圍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品牌活動。
醫學節
為弘揚醫學精神,展示中山大學醫學生的風采,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樹立和強化醫學生光榮感與使命感,打造一個醫學生的品牌欄目,自2004年起醫學節成功在北校區舉辦。醫學節以醫學人文、醫學科技和醫學普及為主題,涵蓋了學術篇——醫海揚帆、展示篇——杏林風采、實踐篇——知易行難、文體篇——百花齊放、院系篇——百家爭鳴、總結篇——碩果累累六大板塊,涉及學術科研、社區服務、競技娛樂等多個方面。 民主、務實、愛校
中大精神是潛在的、無形的,它是由一代代中大人的共同價值觀、共有的品格和氣質表現出來的。從中大教師及校友們身上得到更深的印象是:民主的精神、務實的作風、愛校的情結。中大的民主精神體現於學術研究上的包容性、創造性,教師教學上的自主性及學生學習上的選擇性。在中大的歷史上,學閥學霸作風鮮見,對學術研究和教學活動行政干預也不多。另外,從中大校友濃得化不開的愛校情結中,可以看出中大凝結著一種團結的精神,一種由對學校深厚的愛而形成的內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