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簡稱:民船研發中心)成立於2004年1月16日,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為實現"三步走、翻四番,創建中國最強最大、國際一流船舶集團"的戰略目標而組建的民船技術創新平台。它是由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控股,包括中船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九家國際知名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股組建的股份制企業,注冊資金6800萬元人民幣。
民船研發中心作為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民船科技創新的平台,充分利用中船重工集團公司船舶研發、設計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並以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所屬造船企事業單位為依託,先後在大連、天津等地建立分公司。同時,廣泛利用國內外技術資源,在上海成立了由民船研發中心控股,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利策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參股的上海中船重工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在大連與美國弗萊德·高德曼海洋工程公司合資成立了中船重工高曼海洋工程技術(大連)有限公司。隨著船舶設計中心跨越式發展,還將在青島、葫蘆島、武漢等地建立研發、設計分部。
民船研發中心具有集團級(企業集團)頂層研發設計優勢,擁有世界先進的船舶總體、性能、結構開發、設計軟體,生產設計系統軟體,技術力量雄厚,具備大型油船、集裝箱船、散貨船、化學品船、多用途船等多種船型以及海洋平台、浮式生產儲油船等研究、開發、設計能力。主要從事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開發與設計(報價設計、合同設計、詳細設計、生產設計),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技術轉讓、技術咨詢與技術服務。
民船研發中心成立以來,已成功開發設計了76,000噸成品/化學品船、12,000噸多用途船、30,000噸大湖型散貨船、93,000噸散貨船、180,000噸新型好望角型散貨船等多型船舶,同時還承擔並完成了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大型油船系列優化研究"項目,分別獲得2007年度中船重工集團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度國防科工委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76000噸巴拿馬型成品/原油船獲2007年度***新產品稱號;180,000噸新型好望角型散貨船入選國家第十二批"中國企業新紀錄"。
民船研發中心將通過十年的努力,實現要把中心建設發展成為具有集團級頂層研發設計能力,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公司的發展目標。
民船研發中心按照is9001:2000標准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並獲得英國勞氏船級社、挪威船級社認證。獲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民船研發中心以一流的人才,科學的精神,追求卓越的態度,致力並專注於為廣大船東、造船企業提供最優的設計方案和技術服務。
「興船報國,創新超越」。因業務發展,特招聘專業人才。
簡歷請發至:[email protected]
說明:郵件標題請註明應聘職位,工作地點(例:船舶總體設計師,北京)
法定代表人:趙占軍
成立日期:2003-12-12
注冊資本:68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108757718401R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公司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英文名:China Zhonggong Ship Design & Research Center Co., Ltd.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甲18號院1-4號樓10層C座辦公02號
經營范圍: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出租辦公用房;技術進出口、貨物進出口;銷售機械設備;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⑵ 北京中船信息714所是國企還是央企
國企。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重組成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主要從事海洋裝備產業、動力與機電裝備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的研發生產;
2018年已連續7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245位,位居全球船舶企業首位。擁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境外機構18家,二級成員單位95家,其中二級企業66家,科研院所29家,總資產5002億元,員工17萬人。
(2)中船重工電子商務平台擴展閱讀
業務范圍
中國船舶信息中心的業務主要包括:艦船裝備技術研究、船舶工業發展戰略研究、船舶市場經濟研究、船舶數字化研究、船舶標准研究、船舶信息資源建設、編輯出版、船舶科技報告的收集與整理、船舶行業網站的管理與控制、圖片製作、模型製作、科技聲像製作、軟體開發與系統集成等。
中國船舶信息中心能夠為政府主管部門以及艦船科研、生產、教學、使用等部門提供包括艦船裝備技術、船舶經濟、行業發展戰略、船舶數字化和船舶標准等在內的綜合性信息咨詢服務;能夠承擔大型翻譯,國際國內展覽和技術交流會議的組織,聲像、圖片和船模的製作、以及信息技術的開發,系統集成等任務。
⑶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所合格供應商系統平台
(1)重工立交橋東康利公司門前可坐266路到重工南街南十西路;
(2)如果靠近肇工街,可以考慮坐鐵西新區一線,在肇工派出所上車,南十西路下車即是,五愛高峰時該車比266路容易坐。
⑷ 中船重工海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船重工海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在新疆成立的新能源投資公司。公司於2009年進入新疆,開始致力於新能源領域的開發建設。目前,已設立烏魯木齊市達坂城海為支油風電有限公司、吉木乃縣海為支油風電有限公司、巴州海為新能源有限公司、若羌海為新能源有限公司、哈密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尉犁海為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六家子公司。
在風電領域,海為達坂城風電一場已於2012年10月並網發電。除達坂城風區外,公司同時在三塘湖風區、額爾齊斯河河谷風區、塔城老風口風區、羅布泊風區等區域開展了風資源評估、項目預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十二五」期間,公司規劃擁有的風力資源將達到千萬兆瓦。光伏發電領域,公司在巴州、哈密等地擁有資源已達百萬兆瓦。目前,已由兩個2萬千瓦光伏發電廠在建。
「十二五」期間,公司將秉承「海闊天空、大有作為」的企業精神,爭創區域內一流的新能源企業,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而努力,為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做出貢獻。
所有人員一經錄用將提供豐厚的薪資及完備的福利待遇,社保、住房公積金齊全,提供專業培訓機會為員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一年十三薪另加獎金,福利假期完善,正常班安排雙休。歡迎各界精英積極應聘,共創偉業。
應聘需知:
應聘人員請先投遞簡歷,待招聘單位電話通知後參加初試,未通知者勿擾。應聘人員接到電話通知後請攜帶簡歷、近照以及身份證、學歷證明、職稱
證明、任職證明等於通知日期參加面試。
1、通過北極星風電招聘網公告下載《應聘人員登記表》按要求填寫後發送到指定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主題必須註明「應聘崗位+姓名」。
2、公司網址:http://www.csichwxj.com
3、特別說明:
1)請在簡歷中註明應聘相關職位
2)所有應聘簡歷均進入公司人才儲備庫,恕不退還,謝謝合作!
法定代表人:龐國華
成立日期:2010-04-23
注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650000552446182Q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人員規模:100-500人
企業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錢塘江路27號24棟1至4層
經營范圍:風力、光伏發電相關設備銷售;風電場、光伏電場的開發、建設、運營及相關業務的技術服務。
⑸ 中船重工鵬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企業不行,沒有人性化管理,對員工太坑。
⑹ 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簡介
作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技術責任單位和總體技術設計單位,集團公司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的技術支撐單位和建設單位,集團公司權威業務網站「中國造船網」的建設和運營單位、集團及所屬企事業單位網站建設和運營技術責任單位、集中采購電子商務系統建設單位,公司肩負著以信息化、數字化推動造船行業快速、高效發展的歷史使命,致力於信息技術在船舶行業中的開發、系統集成和應用。
公司主要業務部門有網路系統部、應用系統部、電子商務部和上海分部,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創新團隊,匯聚了來自清華、北航、中科院等國內重點高等院校的多名具有大系統技術牽頭能力的信息化系統設計師、信息安全工程師。
自成立以來,公司先後承擔了中船集團公司信息化規劃,集團信息化示範工程等多個集團級重大項目,承建了中船集團視頻會議系統、集團主幹網路、網路安全系統、集中財務系統、船舶物資物流管理系統等集團級大型系統,同時還承接了多個面向集團下屬企業的網路安全設計及建設項目和信息化系統集成項目。此外,公司還承擔了集團級總體信息化架構、總體安全體系等多類科研課題。公司已經逐步發展成為船舶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開拓者和推動者。
公司獲得了國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軍工單項資質和軟體開發資質,工信部信息系統集成三級資質,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公司擁有ICP資質,經營的 「中國造船網」已經成為中國造船行業的知名品牌,並將逐步建設成為整個船舶行業權威電子商務平台。
公司秉承「顧客至上、管理科學、集成創新、服務專業、持續改進」的發展宗旨,努力創造和諧、雙贏的企業氛圍,為實現船舶行業的高效快速發展而努力奮斗。
⑺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研究所那個好
702所科
研單位待遇很好啊,不過要看你在裡面的哪個部門啊,裡面的科技部最好,不過任務也是最艱巨的哦,科研攻關不是誰都可以勝任的。 機械專業裡面也用的到,裡面主要是電氣和液壓專業。
第七二五研究所
七二五所隸屬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是我國國防工業系統唯一從事艦船材料研製及應用工藝研究的軍工科研事業單位。
七二五所下設10個研究室;擁有7個控股的科技產業公司、3個國家級海洋自然環境試驗站;擁有海洋腐蝕與防護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科技工業大型構件焊接技術研究應用中心(技術依託單位)、中國船舶工業船舶材料技術中心、中國船級社船舶材料驗證試驗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檢測與校準中心、海軍裝備艦船材料檢測中心、河南省減振降噪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七二五所現有員工1200多人,全所總資產超過26億元。
重點科研領域是:船體結構材料研究、有色金屬研究、非金屬材料研究、腐蝕與防護研究、特種材料研究、焊接工藝研究、自然環境試驗研究。
主要科技產業有:特鋼產業,主要產品為金屬波紋管膨脹節、特種材料壓力容器、金屬爆炸復合材料等;鈦及鈦合金材料產業,主要產品為鈦合金鑄件及結構件產品、鈦制設備、海綿鈦、特種材料管件等;醫療器械產業,主要產品為心血管介入療法用系列器械;其他產業,主要產品為納米二氧化錫、氧化銦粉末等。
近幾年來,七二五所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第三次創業戰略,精誠團結,求實創新,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經過體制機制改革和發展模式的轉變,形成了科研和產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局面,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科研院所發展產業的路子,全所的總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經濟實力,市場競爭力快速提升,呈現出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06年,所 「雙瑞」品牌榮獲了國家商務部頒發的「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的稱號、所進入河南省企業70強,2007年,所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省百戶重點企業、全年實現總收入超過20億元。此外,近幾年所先後被國家科技部授予「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予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單位」、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研院所發展科技產業先進單位」、被河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授予「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被河南省科技廳、省國資委、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授予「河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被河南省商務廳、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南分局等部門聯合授予「河南省出口重點企業」的稱號。
近幾年來,七二五所在經濟實力快速增長的同時,軟實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所在團隊建設、制度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全所凝聚力大大增強,形成了和諧的發展環境,為所持續健康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7年,所領導班子被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授予全國國有企業「四好班子」光榮稱號,今年,所又獲得了國務院國資委授予的「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的關榮稱號。此外,最近兩年,所還先後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模範職工之家」、被共青團中中央授予「青年文明號」和「全國五四紅旗團委」、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的稱號。
七二五所「十一五」發展的總體目標:
建立多層次、全過程的科研體系,構建國際領先的科研平台和知名的科研機構;形成更為合理的產業布局,構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產業集團;形成科研和科技產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新局面;打造高素質、高效率的研發、管理、技能團隊,形成「精誠團結、求實創新、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
經過五年的發展,使七二五所成為在艦船材料及特種材料技術和市場多個領域國內領先、世界知名、集科研和多個科技產業公司為一體、總收入50億元的高科技產業集團,成為員工「成就事業、享受生活」的平台
七○四研究所
(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隸屬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成立與1956年11月。所部位於衡山路10號。還擁有試制工廠、產業化基地、試驗基地等多個地塊。現有員工近800人,其中科技人員500餘人,含正高級職稱50餘人、副高級職稱150餘人、中級職稱200餘人,170餘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10餘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省部級專家多人。本所主要從事船舶特輔機電設備與系統的應用研究、設計開發和總成。現以形成特種裝置、船舶綜合供電系統、船舶特輔機電設備、特種測試及環境條件與可靠性實驗研究五大船舶專業板塊,涉及到特種機械、甲板機械、輸送機械、特種推進、減搖裝置、艙室機械、電機與電站、環保設備、海水淡化、特種閥門、熱工空調、液壓、減震降噪等30多個專業門類。隨著海路結合,科學技術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本所大力開拓陸用產品市場,已逐步開發了紡織機械、工業生產流水線、特種非標生產設備、液壓工程系統集成、製冷空調工程、環保工程等民用成套系統設備,廣泛應用於紡織、家電、水電、冶金、造紙等行業...
第七○一研究所(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是國有科研事業單位,本部位於湖北武漢市的繁華市區,在上海有分部。主要從事艦船及海洋工程研究、國防課題預研、型號工程產品研究設計,在艦船研究設計領域碩果累累。在電子信息系統設計集成、專用電子設備研發、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等領域也都不斷取得新的成績。先後獲得百餘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成果。連續多年獲湖北省文明單位、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第七○一所
第七○一所有800餘名專業技術人員,由多種專業、多種學科的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工程師等組成主體隊伍,其中包括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專家、學者和科技精英。研究所擁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授予點、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艦船電磁兼容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船舶與海洋工程和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主要專業:
熱能與動力工程 熱能與動力工程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製冷低溫工程(或空調工程) 製冷低溫工程(或空調工程)
電氣工程自動化(或自動控制) 電氣工程自動化(或自動控制)
電機與電器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水聲工程
電子工程 計算機應用技術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
水聲工程 火炮、自動武器
計算機應用技術
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
火炮、自動武器
材料腐蝕與防護
七一八研究所成立於1966年,位於河北省邯鄲市,佔地約38萬平方米,是集科研開發,設計生產,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科研機構。主要從事高能化學、制氫及氫能源的開發、特種氣體、精細化工、石油測井、環境工程、變頻節能、自動控制、核電消氫、分析檢測、空氣凈化、醫用制氧等方面的專業研究設計。全所現有員工1200人,其中科技人員650多人,享受國家政府特貼30人,研究員60人,高級工程師280餘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科技人員120名。建所以來,陸續建立了「中國船舶工業化學物質檢測中心(獲國家計量認可證書和國家實驗室認可證書)」、「中國船舶工業化學計量測試檢定站(獲國防計量認可證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點;擁有高能化學工程、電解水制(氫)氧、氣體凈化、分析檢測等現代化實驗室,並裝備了色/質譜聯用儀、能譜儀、X射線衍射儀、比表面測定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等大型科研試驗設備300多台(套);取得了環境影響評價證書;核承壓設備設計資格許可證;壓力容器設計許可證(一、二級)和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BR1級);擁有自營進出口權;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以及CCC認證等。經過40年的發展,已為用戶提供了100多種先進可靠的產品,取得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成果200多項,國家專利50多項。制氫設備、特種氣體、精細化工、測井儀器、環境工程、測控工程等已形成規模化產業,廣泛應用電力、電子、能源、冶金、化工、環保、氣象等行業,產品銷售已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所以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優良技術和產品為宗旨,以科學管理為基礎,以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為重點,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市場開發為龍頭,以質量和信譽為生命,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為最終目的。
第七六零研究所
測控技術研究所始建於1975年,隸屬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是從事船舶雜訊振動檢驗測試、海洋工程測試研究、海洋應用物理研究、海洋環境研究及海上試驗技術服務的科研事業單位。下設研究室、軟體開發中心、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檢測中心、海上試驗船隊及所屬民品集團公司。建所以來,圓滿完成多項科研和試驗任務,獲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上百項,部分已達國際先進水平。近幾年,先後與俄、美、德、法、意、韓、日等多個國家進行技術合作和學術交流,並承擔著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及國家重點科研任務,為我國科研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