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電子商務的安全隱患與解決措施
1、數據傳輸安全隱患。
電子商務是在開放的互聯網上進行的貿易,大量的商務信息在計算機和網路上上存放、傳輸,從而形成信息傳輸風險。因此措施可以通過採用數據加密(包括秘密密鑰加密和公開密鑰加密)來實現的,數字信封技術是結合密鑰加密和公開密鑰加密技術實現的。
2、數據完整性的安全隱患。
數據的完整性安全隱患是指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篡改。因此確保數據不被篡改的措施可以通過採用安全的散列函數和數字簽名技術來實現的。雙重數字簽名可以用於保證多方通信時數據的完整性。
3、身份驗證的安全隱患。
網上通信雙方互不見面,在交易或交換敏感信息時確認對方等真實身份以及確認對方的賬戶信息的真實與否,為身份驗證的安全隱患。解決措施可以通過採用口令技術、公開密鑰技術或數字簽名技術和數字證書技術來實現的。
4、交易抵賴的安全隱患。
網上交易的各方在進行數據傳輸時,當發生交易後交易雙方不認可為本人真實意願的表達而產生的抵賴安全隱患。措施為交易時必須有自身特有的、無法被別人復制的信息,以保證交易發生糾紛時有所對證,可以通過數字簽名技術和數字證書技術來實現的。
(1)跨境電子商務隱患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分類:
1、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2B);
2、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B2C);
3、企業對政府的電子商務(B2G);
4、消費者對政府的電子商務(C2G);
5、消費者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C2C);
6、企業、消費者、代理商三者相互轉化的電子商務(ABC);
7、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新商業模式(C2B2S);
8、以供需方為目標的新型電子商務(P2D)。
⑵ 跨境電子商務存在著哪些問題,並如何解決試舉一例。
跨境電商初期會出現客戶需要產品的工藝、參數等相關信息,但是由於第一次做外貿沒有準備英文版本,無法提供給客戶的情況。
解決方案是在做跨境電商之前,要准備好英文的通用文件。以便與客戶及時溝通。
⑶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
消費行為的差異化
1、使用電子商務的主要顧慮,購買前不能驗貨,在3個國家版都排在第一位。另外,權派送時商品有損壞的可能性和配送延遲也是中國消費者的主要擔憂。而對美國和日本消費者來說,購買時需要填寫個人信用卡卡號、住址等個人信息是第二位理由。
1.電子商務的使用理由「比實體店便宜」是中國消費者使用電子商務購物的首要理由,佔比達到70.4%。「不用考慮去店鋪購買的路程時間、店鋪營業時間就能購物」,是日本和美國消費者的首要理由,電子商務的便利性受到好評,而第二位的理由才是「比實體店便宜」。
2、使用電子商務的主要顧慮,購買前不能驗貨,在3個國家都排在第一位。另外,派送時商品有損壞的可能性和配送延遲也是中國消費者的主要擔憂。而對美國和日本消費者來說,購買時需要填寫個人信用卡卡號、住址等個人信息是第二位理由。
3、使用時的糾紛,在中國和美國,商品配送、服務提供的延遲(幾天到一周)占第一位。在日本,則是不良商品、偽劣商品、服務不周到占第一位。
⑷ 應對跨境電商各類潛在風險必須怎麼做
應對跨境電商各類潛在風險, 必須加強國際合作。
緝私打假,是世界各國和地區面臨的共同課題。僅就跨境電商領域而言,隨著業務量持續增加,如何保障消費者和企業合法權益?唯有各方攜手前行。
「全球挑戰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歐盟稅務與海關同盟總司國際和綜合事務主任薩賓·亨茨勒說,我們要應對跨境電商各類潛在風險,必須加強國際合作。
⑸ 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障礙有哪些
跨境電商遇多重製約因素
「跨境電子商務在迅速發展後,開始面臨著諸如包括新業態形成帶來法律法規的滯後,貿易和通關便利化受阻、郵遞個人物品的總量限制、商業數據的保密等問題的制約。」中國網庫王海波先生認為。
不少電商企業負責人提出,目前跨境電子商務存在相關政策不明朗、法律缺失、信用體系不健全、支付結售匯較難、仿冒貨等知識產權糾紛難於管理和處理等問題。
另有電商企業代表提出,跨境電商發展的阻力還體現在,對郵遞物品的定性直接影響稅費徵收,如何定性、減少灰色地帶成為難點;物流碎片化,使得以前一張報關單承載一定數量集裝箱,變為現在的一個小包裹,件數急劇增多,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一些生產商和貿易商的轉型不同步,也制約了跨境電商的發展。一些參會者反映,找不到好的品類和供應商,是跨境電商的苦惱。網上外貿打破了傳統外貿靠跑量盈利的路子,但面對每張只有500件、1000件的訂單,很難找工廠生產,「新的貿易方式和傳統的生產理念沒接軌。」
「對企業和個人消費者來說,匯率風險、關稅預支風險、誠信風險及支付風險成為他們的四大挑戰。」億贊普科技公司董事長羅峰說。
針對性改革挖掘更大潛力
專家認為,針對以上制約因素,跨境電子商務的繁榮發展需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以挖掘其巨大的外貿潛力。
一些電商平台負責人認為,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將是拉動全球跨境零售增長的重要原因。國外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並未減少,但新的國際貿易形勢下,需要通過數據和信息技術對原有的外貿鏈條進行重建。
王海波認為,挖掘跨境電商的這些潛力,就必須營造其健康發展的政策法制環境;支持幫助電商和服務企業以多種方式走出去及引進來。
相關政策出台和試點落地已經在展開。在杭州、寧波、上海等地被列為跨境貿易電商試點城市之後,2013年8月,商務部、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今年1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稅收優惠政策予以明確。
破除阻力還需要升級清關流程和清關的IT系統,通過新技術了解企業出貨情況,把企業誠信評級介面提供到銀行,商業銀行基於這些介面可以給企業提供貸款;針對關稅預支的問題,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比如在東盟、中亞、拉美,部署保稅倉,規避關稅預支的風險。
「在外貿大省廣東,我們看到跨境電商的發展已經催生出專門做驗廠服務的服務商,誕生了新的電商服務業,」網庫CEO王海波說,跨境電商的環節比傳統網購多出兩到三倍,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在拉動國際貿易、就業等方面都將帶來更多空間。
⑹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1.電子商務面臨的網路系統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系統是依賴網路實現的商務系統,需要利用Internet基礎設施和標准,所以構成電子商務安全框架的底層是網路服務層,它提供信息傳送的載體和用戶接入的手段,是各種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基礎,為電子商務系統提供了基本、靈活的網路服務。
電子商務網路系統安全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部件的不安全因素。
(2)軟體不安全因素。
(3)工作人員的不安全因素。
(4)自然環境因素。
2.電子商務面臨的電子支付系統安全問題
眾所周知,基於Internet平台的電子商務支付系統由於涉及到客戶、商家、銀行及認證部門等多方機構,以及它們之間可能的資金劃撥,所以客戶和商家在進行網上交易時必須充分考慮其系統的安全。
目前網上支付中面臨的主要安全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支付賬號和密碼等隱私支付信息在網路傳送過程中被竊取或盜用。
(2)支付金額被更改。
(3)不能有效驗證收款人的身份。
3.電子商務面臨的認證系統安全問題
1.信息泄漏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機密的泄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
三方竊取;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如信用卡的賬號和用戶名被人獲悉,就可能被盜用。
2.篡改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問題。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刪除或重改,這樣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假如兩公司簽訂了一份由一公司向另一公司供應原料的合同,若趕上原料價格上漲,供貨方公司篡改價格將使自己大幅受益,而采購公司將蒙受損失。
3.身份識別
在網路交易中如果不進行身份識別,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壞交易、破壞被假冒一方的信譽或盜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進行身份識別後,交易雙方就可防止相互猜疑的情況。
4.蓄意否認事實
由於商情的千變萬化,商務合同一旦簽訂就不能被否認,否則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利益。因此,電子商務就提出了相應的安全控制要求。
(1)電子商務中面臨的法律安全問題。隨著國際信息化、網路化進化的不斷發展,在電子商務領域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犯罪的案件與日俱增,其犯罪的花樣和手段不斷翻新。
(2)電子合同中的法律問題。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是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系統之間完成的。許多國家的法律要求必須有書面形式的交易單證作為證明交易有效和作為交易的證據;否則,這種合同屬於無效合同。關於電子合同能否視為書面合同,並取得與書面文件同等的效力,是各國法律尚未解決的問題,與傳統書面文件相比,電子文件有一定的不穩定性,一些來自外界的對計算機網路的干擾,都可能造成信息的丟失、損壞、更改。
(3)銀行電子化服務的法律問題。銀行是電子支付和結算的最終執行者,起著聯結買賣雙方的紐帶作用,但對一些從事電子貨幣業務的銀行來說,犯罪分子偽造電子貨幣,給銀行帶來了直接經濟損失。
(4)電子資金轉賬的法律問題。電子資金轉賬的法律是個特殊問題,但是我國現行的《票據法》並不承認經過數字簽名認證的非紙質的電子票據支付和結算方式。並且支付不可撤消,付款人或第三人不能要求撤消已經完成的電子資金轉賬。
(5)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電子商務活動中交易的客體及交易的行為經常涉及傳統的知識產權領域。
(6)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電子商務等新的交易方式給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各種新的維權問題。隨著科技進步,新產品的大量出現,消費知識滯後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⑺ 電子商務的交易安全隱患有哪些
電子商務是現代信息技術和傳統商務活動相結合的產物。它已經逐漸成為人們進行商務活動的新模式,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Internet進行商務活動,而安全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電子商務的載體是互聯網,但互聯網的共享性、開放性和匿名性卻給電子商務安全問題帶來了極大的隱患,使得電子商務受到威脅、攻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電子商務安全內涵
電子商務的安全主要是指用戶方和提供產品服務方的安全,即雙方信息都要保密,用戶賬號不能被第三方獲知,提供產品或服務方的訂貨和付款信息等商業秘密也不能為競爭對手所知,並且商務活動一旦達成,相關信息未經雙方協定,不可更改、不能否認。
2.電子商務的安全需求
電子商務主要依託運作的環境是當前的國際互聯網和未來的國際信息基礎設施。網路是從事電子商務機構安身立命的工作環境,其安全需求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站的安全維護。
(2)電子商務中安全支付。
(3)商業秘密的安全保護。
(4)電子商務中知識產權 的保護。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1.電子商務面臨的網路系統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系統是依賴網路實現的商務系統,需要利用Internet基礎設施和標准,所以構成電子商務安全框架的底層是網路服務層,它提供信息傳送的載體和用戶接入的手段,是各種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基礎,為電子商務系統提供了基本、靈活的網路服務。電子商務網路系統安全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網路部件的不安全因素。(2)軟體不安全因素。(3)工作人員的不安全因素。(4)自然環境因素。
2.電子商務面臨的電子支付系統安全問題
眾所周知,基於Internet平台的電子商務支付系統由於涉及到客戶、商家、銀行 及認證部門等多方機構,以及它們之間可能的資金劃撥,所以客戶和商家在進行網上交易時必須充分考慮其系統的安全。目前網上支付中面臨的主要安全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支付賬號和密碼等隱私支付信息在網路傳送過程中被竊取或盜用。
(2)支付金額被更改。
(3)不能有效驗證收款人的身份
此外還存在信息泄漏隱患
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機密的泄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三方竊取;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如信用卡的賬號和用戶名被人獲悉,就可能被盜用。
⑻ 在跨境電商中,存在哪些風險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都面臨著地方准入不規范、個人代購參差不齊等問題。據正統網報道,跨境電商還存在著商品品控差、物流配送慢、退換貨時間周期長等問題。跨境電商目前存在的問題,也恰恰給其發展指明了方向。換句話說,誰能解決這些痛點,誰才能真正留住用戶,而不被市場淘汰。
⑼ 電子商務安全中普遍存在著哪些安全隱患
目前電子商務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隱患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合法用戶回的身份冒充。攻擊者通過答非法手段盜用合法用戶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戶的身份與他人進行交易,從而獲得非法利益。
(2)對信息的竊取。攻擊者在網路的傳輸信道上,通過物理或邏輯的手段,對數據進行非法的截獲與監聽,從而得到通信中敏感的信息。
(3)對信息的篡改。攻擊者有可能對網路上的信息進行截獲後篡改其內容,如修改消息次序、時間,注入偽造消息等,從而使信息失去真實性和完整性。
(4)拒絕服務。攻擊者使合法接入的信息、業務或其他資源受阻,例如使一個業務口被濫用而使其他用戶不能正常工作。
(5)對發出的信息予以否認。某些用戶可能對自己發出的信息進行惡意的否認,以推卸自己應承擔的責任。
(6)非法入侵和病毒攻擊。計算機網路會經常遭受非法的入侵攻擊以及計算機病毒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