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處方葯的限制

電子商務處方葯的限制

發布時間:2021-08-19 04:24:12

⑴ 請問是否處方葯和非處方葯的劃分只針對成品葯醫葯原料就沒有處方葯和非處方之分

根據葯品處方葯管理,處方葯和非處方葯的劃分不僅只針對成品葯,還包括醫葯原料。處方葯不論成品及原料均不能在大眾媒體發布。

⑵ 中國海關對處方葯是怎麼查處的

以商業為目的進口就非法,葯品進口海關有限制(進口許可證),葯監局有管制(葯品注冊證)。
好多外派人員從印度帶葯到國內。

⑶ 處方葯品和非處方葯品可以到網上購買嗎

無論是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OTC),都不允許在網路上買賣的,葯品管理法明言禁止。
處方葯和非處方葯所不同的地方是:
非處方葯可以自己到葯店購買,沒什麼量的限制。
而處方葯不是想買就買,一定要在醫院看病的時候醫生開給你多少天內服用的處方,你憑著處方才能到醫院的葯房拿葯,或者憑著處方到葯店去買葯。

⑷ 網售處方葯或將全面「開閘」,這對醫葯電商來說是利還是弊

網售處方葯的全面“開閘”對醫葯電商的生存來說將會是巨大的挑戰。隨著淘寶、拼多多、京東等網購消費市場的日趨完善和順豐、運動、中通等快遞網點的覆蓋醫葯電商也悄然興起,如火如荼,醫葯電商因其准入門檻相對來說較高,需有專門的資格認證方可進入,所以目前的醫葯電商市場廣闊,消費者眾多, 網售處方葯的全面“開閘”對醫葯電商的生存來說將會是巨大的挑戰擠佔了現有的電商醫葯市場,對電商醫葯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威脅

網售處方葯的全面“開閘”將會有更多的醫葯電商進入市場,擠占現有的消費市場。網售處方葯從某個程度上講更受消費者的青睞,醫葯電商單純的只是在網上售賣葯品,相對網售處方葯來說,業務面涵蓋的更廣,它集看病,就醫於一體,也就是說網售處方葯能提供比醫葯電商更多的服務,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就醫用葯需求。

⑸ 處方葯和非處方葯有什麼區別

處方葯(Rx),是指有處方權的醫生所開具出來的處方,並由此從醫院葯房購買的葯物。這種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潛在的影響,用葯方法和時間都有特殊要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非處方葯(OTC),是指患者自己根據葯品說明書,自選、自購、自用的葯物。這類葯毒副作用較少、較輕,而且也容易察覺,不會引起耐葯性、成癮性,與其他葯物相互作用也小,在臨床上使用多年,療效肯定。非處方葯主要用於病情較輕、穩定、診斷明確的疾病。

非處方葯屬於可以在葯店隨意購買的葯品。但非處方葯是隨著社會發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而誕生,所以要遵循見病吃葯、對症吃葯、明白吃葯、依法(用法、用量)吃葯。

(5)電子商務處方葯的限制擴展閱讀:

世界上的所有實行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的國家均嚴格規定處方葯不得對公眾做廣告宣傳,但允許其產品信息在醫學工業學術雜志上傳播。中國規定:「處方葯只准在專業性醫葯報刊進行廣告宣傳,非處方葯經審批可以在大眾傳播媒介進行廣告宣傳。」而其他國家對非處方葯面向公眾做廣告的限制也各有不同,如美國、英國、

德國、紐西蘭等國允許非處方葯廣告,而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對可報銷的非處方葯及使用處方葯品牌的非處方葯不允許做廣告,除此以外的非處方葯則需有認可證書方可做廣告。美國食品與葯品監督管理局允許處方葯做電視廣告,但必須有「該葯在醫生或葯師指導下」的用語。

從2005年12月1日起,所有處方葯都不得再在大眾媒體上刊播廣告,只能投放醫葯專業媒體。據悉,為規范葯品廣告的發布,確保人們的用葯安全,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分兩批發布了禁止在大眾媒體上發布廣告的分類葯品。

⑹ 葯品的電子商務在國內是否合法化

這篇文章也許對你有幫助

國內醫葯電子商務現狀分析與前景預測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運作模式,是當代信息社會中網路技術、電子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在商貿領域中綜合應用的產物,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醫葯行業是我國四大重點技術創新產業之一,是一個技術密集程度高、投入多、效益好、風險大的國際性產業。同時,從規范性角度,醫葯行業也是世界公認的容易發展電子商務的行業。發展醫葯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那麼當前我國醫葯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如何?前景又將如何?賽迪顧問又一次走近醫葯行業......

國內醫葯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和前景預測

醫葯電子商務是兩大看漲行業――制葯業和計算機、電信業的結合,其本身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這是醫療行業最大的市場後盾。"八五"期間,醫葯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投資約3億元,完成醫葯電子信息應用項目60多項。"九五"以來,各有關單位更是將信息化建設納入了技術改造總體規劃。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國醫葯系統推廣應用財務、統計、倉儲及業務管理等網路系統,這些都為醫葯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目前有6000多家醫葯生產企業,數萬家銷售企業,年交易額近1500億元。醫葯電子商務是改變醫葯行業"多、小、散、亂"的現狀,扭轉成本高、效益差的局面,迎接加入WTO後的嚴峻挑戰,更好地配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徑。為此,國家經貿委確定把積極推進醫葯電子商務作為2000年的重點試點工作之一。

圖1目前我國醫葯衛生系統信息化應用的主要領域

圖2:國家衛生信息網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一、我國醫葯電子商務的現狀

中國互聯網路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國內大約每兩個小時就誕生一家網站,面向消費者的垂直型網站和專業化網站前景看好,面向特定行業的專業電子商務平台發展潛力大,醫葯健康網站也以平均每個月開通2個綜合站點的速度發展,截止到三月底全國已有近200家醫葯和健康網站,這些網站多為綜合性信息服務網站。目前,北京、上海、廣東、四川等地的一些單位都在積極籌建醫葯電子商務網路系統,國家信息產業部選擇了醫葯衛生電子商作為全國行業類電子商務示範工程,國家經貿醫葯司也已經批准在部分城市開展醫葯電子商務及醫葯電子交易的試點工作,電子商務在醫葯行業有了良好的開端。

國內已開展B TO B電子商務的主要有中國金葯網、中國上海醫貿網、河南醫葯醫葯電子商務系統、中國醫葯信息網西南經貿網和中國醫葯市場網等。另外,北京醫葯集團也已經計劃開展B TO B電子商務。開展B TO C電子商務的網站有網葯等。上海醫貿網和北京醫葯集團計劃將B TO C和社區服務作為將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B TO B電子商務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內醫葯及IT業的行政部門和相關企業,如上海醫貿網和擬建的北京醫葯(電子商務)網。投資規模從數千萬元到上億元不等,隨著海外資本的迅速湧入,一些網站的實際資本已經開始不斷擴張。目前,B TO B的醫葯電子商務網上貿易額占年交易額的比重仍然極低,但增長潛力巨大。以上海醫貿網為例,正式運行8個月間網上交易額已突破1500萬元,預計2000年年底走單量達數億元。B TO B醫葯電子商務網服務對象為醫葯保健品生產企業、供應商、葯房及醫院等。所具有的功能一般包括電子交易、信息增值和網路電子商務等。

中國醫葯衛生電子商務網是我國行業電子商務的示範工程,它的運營和發展對我國醫葯電子商務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國醫葯電子商務網於1998年正式投入運營。中國金葯網是一個包括中國醫葯衛生電子商務網、全國醫葯統計網、中國中葯材網、全國醫葯技術市場網四大專網,以及中國醫葯經貿網、中國醫葯信息學術研究網和中國百姓尋醫問葯網三個特色站點的綜合網。金葯網預計總投資6億元,其中每個地區服務網站建設投資約為300萬元。經過兩年多的建設,金葯網目前擁有上萬個網員,大多數都是制葯企業、批發商和醫院。金葯網提供的服務主要有醫葯信息技術解決方案的服務(特別是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服務)、醫葯信息技術產品支持服務,醫葯信息技術運營保障服務以及醫葯信息數據資源服務。金葯網選用IBM的電子商務平台Net.Commerce作為應用平台,RS/6000小型機作為系統硬體平台。目前金葯網已在北京、上海、蘇州、昆明、成都、武漢、新加坡等城市建立了7個地區服務網站,計劃兩年左右時間在國內建立100個地區服務網站,並在瑞典、美國等地建立國外站點。

二、我國醫葯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目前,電子商務在我國還處於發展的初期尚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如安全問題,支付問題、配送問題等。這些問題在我國醫葯電子商務中也普遍存在。結合醫葯衛生的行業特點,目前醫葯電子商務的主要問題表現為:

1、基礎條件差,投資不足

截止目前,國內網際網路用戶僅有1000多萬,普及率僅為0.21%,國內90%的企業還沒有接入互聯網,商用計算機聯網普及率低,不足10%。我國網路基礎設施落後,遠遠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從行業內部看,當前投入到醫葯行業信息化建設及醫葯電子商務方面的資金還不充足。

2、電子商務意識淡薄

企業和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意識淡薄嚴重製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天津為例,有近4000家國有企業具備上網條件。但是當第一批動員132個名牌企業上網時,僅有40家有迴音。因此在發展醫葯電子商務時,網路運營商必須要考慮如何讓用戶成為真正的贏家,只有這樣醫葯電子商務才能生存。

3、葯品作為特殊商品應該如何在網上銷售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網上葯品同樣也分為處方葯和非處方葯,這兩種葯將以B TO B和B TO C方式交易。B TO B方式涉及許多方面的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三、醫葯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預測

目前,電子商務在全球發展迅猛,平均大約每九個月其交易額就翻一番,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已達到數千億美元,電子商務收入劇增262%。到2003年,預測上網人數將達到3.5億,電子商務市場收入將超過1萬億。亞太地區的電子商務貿易額預測到2004年左右達到400億美元。中國的網上用戶已到890萬人,預測到2000年年底將達到1500萬人。迅速膨脹的網路用戶將給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有力地帶動信息製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1、醫葯電子商務B TO B將快速增長

根據世界經濟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報告,B TO B的電子商務正在以每年99%的速度增長,預計2001年貿易總額將近5000億美元,而到2003年將達到13300億美元,醫葯行業的B TO B的貿易額增長速度是最高的,保持著500%的增長勢頭。

我國醫葯行業的年交易額為1500億元。醫葯行業信息化建設已為醫葯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醫葯電子商務被確定為"十五"期間醫葯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八項任務之一。根據建設規劃,在最近一個時期,醫葯電子商務的發展要結合《醫葯流通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發布和實施,繼續支持有關大型醫葯經營企業和電子商務網路企業密切合作,共同做好醫葯電子商務的試點工作。規劃還指出"十五"期間,力爭促進骨幹企業實現電子商務的聯網運營。一些醫葯電子商務網對其發展也進行了詳細規劃。中國金葯網計劃在兩年內在全國建立100個地區服務網站;中國上海醫貿網已與全國十餘個省會城市達成在當地開設分站的意向,年底在全國將建成40-50個分站。從地理分布上看,我國醫葯電子商務將逐步由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內陸城市延伸。可以預見在國家各有關部門支持和網路運營商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醫葯電子商務必將顯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通過對目前B TO B醫葯電子商務網的運營狀況分析,賽迪顧問預測我國B TO B醫葯電子商務的交易額近3年內年增長速度約為300%,到2003年網上交易額約為年交易額的10%。

2、醫葯電子商務B TO C前景廣闊

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網上醫葯交易十分普遍,美國醫葯界已經完全進入網上交易時代。據統計,1998年形成了17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Drugstore.com、Healtheon.com、PlanetRx.com等先聲奪人,傳統大葯局連鎖店也緊鑼密鼓地籌劃著上網賣葯,根據一份調查報告,全美上網上口中有50%表示曾在網上查詢醫療保健相關資訊或購買過醫葯保健品。而目前與醫療保健相關的網站至少接近兩萬個。

有關調查顯示,北京有近1/3患者選擇去葯店購葯,在流動人口比例更高的深圳這個比例則為40%。這都表明中國醫葯零售市場的規模正在擴大。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帶來的醫葯分業、建立職工醫療保險制度、頒布國家基本用葯目錄清單、實行處方用葯(RX)和非處方用葯(OTC)分類銷售等,都將在另一個層面上進一步促進醫葯零售市場的興旺。結合我國網路基礎設施和網民數的發展態勢,可以預見我國B TO C醫葯商務將是一個潛力巨大,商機無限的領域。

隨著居民對醫療保健的要求提高,國家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化,國家對醫療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投資不斷增加。並且醫院和制葯企業資金比較充足,在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後,其投資重點向內涵式發展模式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加強信息化建設成為醫療系統各企業的重要目標。當前信息技術應用已在醫療服務、衛生管理、醫學教育和醫學科研等領域全面展開。

賽迪顧問對我國醫葯文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的調查研究認為,當前我國醫療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HIS建設的重點由HMIS轉向CIS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信息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從單機系統、局部網路系統到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的多個階段。特別是隨著國家金衛工程的展開,已經有許多醫院相繼建立起醫院范圍的信息系統,一些公司相繼開發了商品化的整套醫院信息系統並在醫院推廣應用。在信息系統應用技術上,客戶/伺服器結構的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大型信息系統的主流,使用Windows環境和圖形化的用戶界面是目前醫院信息系統主要採用的客戶端環境,基於SQL語言訪問的大型資料庫在醫院信息系統中也已普遍使用。在醫院院區網路建設中已經比較普遍地使用結構化網路布線、採用乙太網和快速乙太網,網路交換技術也大量地使用。

但由於受資金和管理模式的影響,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總體上比較落後。相當數量的HIS建設只停留在以經濟管理為主線、面向醫院內部資金流和物流管理的階段,即側重於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建設。國際發展趨勢表明,醫院信息系統已從重在費用信息管理的階段發展逐漸發展到面向臨床醫療信息管理的CIS(Clinic Information System)階段,包括電子病歷(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s CPR)系統、醫學影象系統(Picture A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實驗室檢查系統和遠程醫療等互動式網路信息服務功能的開發和應用。而且,根據國際經驗,我國大型綜合性醫院的HIS投資的臨界點為1000萬元以上。由此可以預見,在信息化方面醫療行業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電子病歷、醫學影象為HIS的最亮點。目前我國已有一批醫院建立了醫院信息系統,具備了向電子病歷發展的基礎。計算機技術和通訊設施的發展,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的性能價格比迅速提高為電子病歷和醫學影象系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信息技術發展較快的美、日等國對電子病歷已研究多年,美國政府正式宣布,作為政府一項工程正式啟動實施。目前我國醫療系統實現電子病歷的軟硬體條件已經具備,研究和實驗工作剛剛起步。目前CPR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研究適合電子病歷多種內容、媒體的數據結構;恰當可靠的安全機制;高效經濟的存儲方案;實用方便的數據輸入和閱讀手段;標准規范的數據交換方法。建立PACS的一個目標是方便圖象的存取,另一個目標是建立無膠片化的醫院,提高經濟效益。標准化技術、PACS與其它系統的信息交換問題、圖象預取技術和圖象壓縮技術是當前PACS應用的主要技術。設備上,PACS不僅要建立1-2個可以顯示圖象的工作站,還需要高質量的圖像採集設備(如專用的膠片激光掃描儀)、大量的圖象顯示設備、十幾個TB的在線存貯容量和高速度的網路通訊設備。

遠程醫療正在迅猛發展。我國的遠程醫療近幾年發展迅速,一些著名的醫學院校、醫院都建立了遠程會診中心。目前我國主要的遠程醫療網路有國家衛生部金衛醫療網、中國醫學基金會互連網路和軍隊遠程醫學網路。中國醫學基金會受國際醫學互聯網路協會和國內外企業單位的委託,組建了中國遠程醫療會診骨幹網。骨幹網聯通了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40家部屬、省屬重點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和省屬重點醫院,基層網聯通約50家地、市、縣級醫院。為了加快金衛醫療網路的建設,金衛醫療網路工程有限公司與美國STM衛星公司在北京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決定2000年前後建成醫療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後,金衛醫療網路將擁有上萬名著名醫學專家,每年可為上百萬人提供網上醫療會診、咨詢服務。國內遠程醫療趨向於應用服務,傳輸方式多採用電話撥號,部分採用ISDN、FR、VSAT、INTERNET方式。雖然很多公司投入開發研究應用於遠程醫療系統,但是對遠程醫療技術高層次的應用研究還處在無人嘗試階段。

另外,智能卡將在醫葯衛生系統廣泛應用。目前在個別醫院里出現了IC卡進行電話預約掛號,隨著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漸被廣泛接受,付費、查詢、保健、急救醫療等領域都將出現智能卡的使用。

二、衛生管理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大

根據我國衛生系統的現狀以及國家衛生系統信息化的發展規劃,國家衛生信息網建設於今年正式啟動。國家衛生信息網建設的總體目標建成一個覆蓋中央-省-市(地)-縣(區)四級衛生系統的網路通訊傳輸系統,提高衛生信息質量,加強衛生事業的宏觀管理、科學決策及重大災害的應急應變指揮能力。在優先建立衛生防疫信息網的基礎上,分階段逐步實施並覆蓋衛生系統各個領域,達到衛生及其相關信息網路互連互通,一網多用、資源共享。

現階段(第一期工程)國家衛生信息網的重點應用系統包括"國家衛生信息網衛生防疫信息系統"、"國家衛生信息網網路管理中心"和"國家衛生信息網衛生部區域網"建設。一期工程計劃2002年6月完工。一期工程預計投資2.36億元。中央財政投資1億元,各級地方政府需要配套約1.3億元。中央、省、地市和縣各級衛生網基礎建設資金比例,硬軟體和人員培訓等各項建設的預算資金比例分別如圖所示。

隨著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入,醫療保險信息系統的開發應用成為該行業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發展趨勢。醫療保險信息系統是涉及醫療單位、保險管理機構、參保單位以及居民的財務清算的管理系統。目前國內已有個別地區建立了網路化的醫療保險信息系統。深圳市1992年開始籌建醫療保險信息系統。目前所建成的系統中有47萬職工參保。醫療機構將病人刷卡記帳信息通過網路轉送社會保險中心,再由中心匯總並處理政府、企業和個人醫療費用投入與消費,處理醫療機構費用結算。到目前為止,系統共有DDN線路38條,電話撥號線路85條,遠程通信網點120多個,網路設備總容量達1000多台。

三、電子商務和ERP正成為醫葯信息化的發展方向

目前在建的"中國醫葯衛生電子商務網"(原名"中國金葯電子商務網")是我國第一家大型醫葯專業電子商務網路系統,該系統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已初具規模,並在全國10個大中城市建立了地區網站,形成了以中心城市輻射周邊地區並覆蓋全國的網路系統。該系統將陸續建立100個地區服務網站,與Internet相聯,形成覆蓋全國,並與世界相連的醫葯網路系統。"中國金葯網"包含"中國醫葯衛生電子商務網"、"全國醫葯統計網"等專網,以網路形式提供現代高科技的服務保障平台,開展信息交流、科研教學、統計分析、生產管理、信息檢索、電子商務等全方位服務。

隨著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入,醫葯分離成為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衛生管理部門提出政府葯品采購的設想,電子商務系統是實現這一設想所必須的技術支撐環境。這種電子商務建設的目標是以醫療機構、醫葯公司、銀行、葯品生產單位、醫葯信息服務提供商以及保險公司為網路成員,通過Internet網路應用平台,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開放並易於維護的醫葯貿易電子商務平台。目前上海浦東地區、河南駐馬店地區已經開始嘗試這種系統應用。但是經貿和醫葯管理的有關部門對發展醫葯貿易電子商務的意見不盡一致,我國醫葯行業的電子商務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ERP是制葯企業發展的重頭戲。相對於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ERP更加註重管理的全面性、系統性,更加重視企業與外界的關系(供應鏈概念),更加支持全球化經營等。這些新的發展正是當前中國企業普遍呈現的管理要求。國內企業對ERP的需求特點是首先ERP要符合中國的管理模式,即ERP軟體的本土化。其次,需要適合不同規模企業的ERP。再者,ERP要建立在Internet和電子商務等先進的技術架構上。國內的一些大型制葯企業已經開始ERP系統,如成都恩威集團、中美史克集團。其它一些制葯企業已經將上ERP系統作為企業的發展方向,如雲南白葯集團。總體來講,制葯企業資金較為充足,管理觀念的改變是發展ERP系統的關鍵。

調查研究還發現,標准化是阻礙目前我國醫院信息系統發展的主要因素。醫院業務流程無標准、共享數據無標准等原因造成HIS的大量的低水平重復開發、難以移植推廣、數據難以共享等問題,而且對HIS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潛在的危害。電子病歷、醫學圖象系統和遠程醫療的發展更需要加強醫院信息標准化的建設。信息標准化的建設一方面需要發揮政府的權威性,規范醫用軟體市場,加強醫用軟體市場的管理和監督。另一方面要盡量引進和採用國際信息標准,同時建立國家標准代碼體系。

總之,通過對我國醫葯衛生行業信息化的調查研究,賽迪顧問認為在我國HIS建設由HMIS向CIS轉變過程中,電子病歷系統、醫學影象系統和遠程醫療發展潛力很大,這必將帶動醫葯衛生系統對IT市場產品、技術和服務的需求增長。特別要指出,這些領域的信息化應用的行業特色突出,需要IT業人士和醫葯人士的共同努力。國家對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投資增加,醫療保險信息系統的開發應用、醫葯貿易電子商務的開展,將拉動醫療衛生行業對網路通訊設備的需求。生產管理模式和資金實力決定了制葯企業成為ERP管理軟體的潛在用戶。

⑺ 什麼是處方葯為什麼要限制醫院給病人開處方葯

葯物作為維護人類健康的特殊物品,在研製、生產、銷售、使用的各個環節都受到相應法規的嚴格控制,參與這些環節的組織機構或者個人都要經過政府主管部門授予相應的許可權。對葯品的使用者,也就是葯品消費者來說,獲得和使用某些葯品也不是任意的。根據消費者獲得和使用葯品的許可權,目前國際均將將葯品分成處方葯和非處方葯。迄今為止,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處方葯和非處方葯的分類管理制度。我國《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分類管理辦法》(試行)於1999年6月1日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審議通過,並由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於1999年6月18日公布。該管理辦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那麼,什麼是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呢?

處方葯,簡稱Rx葯,是為了保證用葯安全,由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或審定的,需憑醫師或其它有處方權的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出售,並在醫師、葯師或其它醫療專業人員監督或指導下方可使用的葯品。處方葯大多屬於以下幾種情況:

1、上市的新葯,對其活性或副作用還要進一步觀察。

2、可產生依賴性的某些葯物,例如嗎啡類鎮痛葯及某些催眠安定葯物等。

3、葯物本身毒性較大,例如抗癌葯物等。

4、用於治療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葯品,如心腦血管疾病的葯物,須經醫師確診後開出處方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此外,處方葯只准在專業性醫葯報刊進行廣告宣傳,不準在大眾傳播媒介進行廣告宣傳。

非處方葯是指為方便公眾用葯,在保證用葯安全的前提下,經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或審定後,不需要醫師或其它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即可購買的葯品,一般公眾憑自我判斷,按照葯品標簽及使用說明就可自行使用。非處方葯在美國又稱為櫃台發售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簡稱OTC葯。這些葯物大都用於多發病常見病的自行診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頭痛、發熱等。為了保證人民健康,我國非處方葯目錄中明確規定葯物的使用時間、療程,並強調指出「如症狀未緩解或消失應向醫師咨詢」。

目前,在實行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的國家,公開發售的非處方葯絕大多數是從原有的處方葯轉變而來的。從嚴格意義上講,某種葯物被批准為非處方葯,只是獲得了非處方葯的身份,經法規許可放寬其出售和使用的自由度,並不是說這種葯品只能作為非處方葯使用,也不代表這種葯物在任何情況下都無需醫師處方便可自由使用。事實上,許多葯物既有處方葯身份,又有非處方葯身份。例如,氫化可的松作為非處方葯時只用於治療皮膚過敏的外用軟膏劑,而用於急性炎症、風濕性心肌炎、類風濕關節炎以及支氣管哮喘等其它疾病的氫化可的松制劑(如片劑和注射劑)則必須憑醫師處方才能出售和使用,而且使用過程需要醫葯專業人員進行監護。

我國第一批非處方葯西葯為23類165個品種,中成葯有160個品種,但每個品種的葯物都含有不同的劑型。

⑻ 帶處方葯出國(西班牙)有什麼限制嗎 患焦慮症需要帶抗焦慮葯來士普出國,有數量限制嗎

焦慮見種情緒狀態比快考試覺自沒復習緊張擔焦慮通抓緊間復習應考積極做能減輕焦慮事情種焦慮種保護性反應稱理性焦慮焦慮嚴重程度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符或者持續間變病理性焦慮稱焦慮症狀符合相關診斷標准診斷焦慮症(稱焦慮障礙)
焦慮症種治療效較預錯情緒障礙即使確診焦慮症必擔焦慮症治療通包括葯物治療理治療
葯物治療
1. 苯二氮卓類葯物 (稱安定類葯物)
1)優點:①見效快30-60鍾內起效
②抗焦慮效肯定
③價格般比較便宜
2)缺點:①效持續間短適合期量使用
②能產依賴安定類葯物抗焦慮比車速快用腳踩剎車管用適合用
3)用葯物:勞拉西泮(羅拉):用劑量2-3每0.5-1.0mg;佳靜安定(叫阿普唑侖):用劑量2-3每0.4mg;奧沙西泮片(叫優菲):用劑量2-3每15mg三葯物屬於短效安定類葯物抗焦慮效鎮靜作用相偏弱白工作影響些其實所安定類葯物都抗焦慮副作用效各相同三葯較用
識:凡葯品面某某西泮或者某某唑侖都安定類葯物
4) 何使用安定類葯物:
①間斷服葯原則:焦慮嚴重臨口服期量服用
②劑量原則:劑量管用用劑量
③定期換葯原則: 病情需要期服用安定類葯物抗焦慮3-4周換另種安定類葯物效避免依賴產注意換葯原葯慢慢減新加葯慢慢加兩種葯物交叉服用段間再撤掉原葯物新加葯物加治療量患者齡偏服葯劑量療效較換葯要安定類葯物服用劑量增加范圍內療效減弱認沒產依賴性
專家提醒:
焦慮症早期治療要盡快足量使用安定類抗焦慮葯便盡快控制焦慮抗抑鬱葯發揮抗焦慮作用往往需要2-3周間盡快控制焦慮症狀病情恢復產利影響安定類葯物服用4-6周慢慢減量至停服
停用安定類葯物請慢慢減量至停葯突停葯否則極易引起停葯反應加重病情
2.抗抑鬱葯
用車速快比喻焦慮抗抑鬱葯松油門能夠根本改善焦慮焦慮病與腦內神經遞質平衡緊密相關抗抑鬱葯改善腦內神經遞質平衡緩解焦慮根本治療焦慮美及焦慮障礙治療指南明確指:
1)廣泛性焦慮:線治療葯物:帕羅西汀(賽樂特)、艾司西酞普蘭(士普)、文拉辛(博樂欣、怡諾斯).二線葯物選擇度洛西汀
2)驚恐發作:線葯物帕羅西汀(賽樂特)艾司西酞普蘭二線葯物氯米帕明
3)社交焦慮(社交恐怖):線葯物帕羅西汀(賽樂特)丁螺環酮二線葯物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文拉辛
線葯物意思首先選擇、療效明確葯物;二線葯物指線葯物療效第二選擇葯物通治療指南看賽樂特於各種焦慮都線葯物各種焦慮首選葯物其艾司西酞普蘭、度洛西汀文拉辛效錯
類葯物特點:
1)優點: ①抗焦慮效肯定
②根本改善焦慮
③癮性適合期服用
2) 缺點: ①抗焦慮效見效慢2-3周起效需要同短期合用安定類葯物
②價格偏貴
具體使用哪種葯物醫般根據患者病情身體情況經濟情況等素綜合考慮
專家提醒:
1)服葯初期焦慮能加重與葯物副作用關般2周消失注意始服葯劑量點慢慢加量焦慮明顯及加用安定類葯物緩解焦慮
2)症狀緩解建議服葯1-2左右停葯及加量請咨詢醫要自行調整葯物治療案
3)服葯期間現副作用要慌張注意及咨詢醫般說2周副作用消失身體已經適應副作用患者能耐受請醫幫助調整治療案
4)精神科葯物體化差異指同患者診斷相同齡性別體質差葯物治療效明顯差異起效葯物劑量葯物副作用用差異患者服葯候注意醫保持聯系現問題及解決要害怕葯物副作用起想辦解決
結合臨床用葯經驗點評幾葯物:
1) 帕羅西汀片:商品名賽樂特、樂友等屬於SSRI類葯物作用於5-HT系統用劑量20-60mg/單服用即抗焦慮效卓著治療所類型焦慮症首選葯療效確尤其焦慮症治療更突別葯物效換用賽樂特仍效所焦慮症治療指南明確指各種焦慮症首選葯物應用點體:始服用賽樂特先吃半片吃幾再加1片停葯慢慢減量停用賽樂特別患者服葯定鎮靜作用放晚服葯般早服葯;別患者現性高血壓高血壓患者需要監測血壓
2) 艾司西酞普蘭:商品名叫士普、百洛特屬於SSRI類葯物作用於5-HT系統用劑量10-20mg/抗焦慮效錯副作用其優點尤其適合及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價格偏貴
3)文拉新:商品名叫怡諾斯、博樂欣緩釋制劑速釋制劑該葯雙受體作用葯物作用於5-HTNE兩種神經遞質用劑量75-225mg/.抗抑鬱抗焦慮效注意能服葯初期焦慮加重需要加用安定類葯物般持續兩周消失
4)度洛西汀:商品名叫欣百達、奧思平緩釋制劑速釋制劑同雙受體作用原理葯物作用於5-HTNE兩種神經遞質, 用劑量60mg/葯物特點雙受體作用程度其優點,抗抑鬱、抗焦慮效比較
像舍曲林蘭釋喜普妙氟西汀氯米帕明等葯物作第二梯隊葯物使用
3.丁螺環酮坦度螺酮
屬於5-HT-1A受體激劑社交焦慮效依賴性缺點見效慢2-3周見效患者先服用安定類葯物再服用丁螺環酮效理想與抗抑鬱葯合並使用
4. 其葯物
1) 急性焦慮發作考慮服用普萘洛爾(安)10-20mg臨服用能夠改善症狀
2) 三環類葯物:氯丙咪嗪阿米替林等葯效錯價格較便宜,副作用偏已經首選葯
3)黛力新:用葯療效般葯理優勢種抗精神病葯物種抗抑鬱葯混合品
至於每位患者服用哪種葯物合適則要考慮患者病情、既往用葯經歷、服葯療效、患者葯物耐受情況及副作用情況要考慮患者經濟情況綜合考慮做決定同需要密切隨訪患者隨調整治療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復
理治療
理治療指臨床醫師通言語或非言語交談建立起與患者良醫患關系應用關理醫知識指導幫助患者克服糾良式、行習慣、情緒障礙、認知偏見及適應問題葯物治療理治療幫助焦慮症患者康復兩條腿葯物治療雪送炭必少;理治療錦添花讓患者進步康復非重要
找做理治療合適呢
(1)精神科醫 部精神科醫特理治療找部精神科醫做理治療合適才稱職理醫其精神科醫能特理治療做理治療像支持療、認知療等等;
(2)臨床理工作者 比醫院理治療師等掌握臨床理知識
適合焦慮症理治療:支持治療、行治療、認知治療、物反饋治療等等
面介紹放鬆治療給家:
放鬆訓練通身體放鬆達理放鬆比較簡單深呼吸:焦慮安閉眼睛慢慢用鼻吸氣口鼻呼氣反復三五採用冥想:即意識想件事情盡量真實具體度緊張、焦慮先輕閉雙眼全身放鬆做幾均勻節奏深呼吸反復自我暗示:要著急、放鬆、放鬆幾鍾情緒平穩

詳情參考

⑼ 網上買葯上哪兒買可以買處方葯嗎

國家對葯品有嚴格的管理 ,處方葯是不容許在網上銷售的,就是在葯店也要憑醫生的處方購買,網上可以銷售保健品,部分OTC葯品。網上買也不放心。
原則上不允許在網上出售處方葯
在網上購葯時,有一些特例葯,就是處方葯,購買時需要登記有關信息才能購買,大多數人覺得麻煩因此放棄了在網上購買葯物的想法。這邊我給大家說一下,其實沒有想像的復雜,一般類似情況都會有在線客服,你可以通過此種方式告訴客服你需要這種葯就好了,他會問你的年齡 姓名 和病症,並且並不去核實你的信息的真實性,這樣就很快解決了這個登記的麻煩。希望對大家有用,謝謝。根據我國現行葯品管理制度,處方葯必須在醫師開具處方單後方可購買,且互聯網平台禁止銷售處方葯。消費者反映的情況到底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
測試
不用上傳處方也買到葯
9月8日,記者在一些電商平台測試發現,有葯店購買處方葯不用上傳處方單。
記者登錄天貓平台搜索處方葯「頭孢丙烯片」,進入一家網店以患者名義向網店客服咨詢,並表示自己的處方簽丟失。對方表示,如果之前有使用經歷且沒出現過敏現象,可以不用提供處方即可提交購買需求,葯店會安排醫生開具處方。
根據其提供的購買流程,記者打開信息填寫頁面發現,用葯人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為必須填寫項,而上傳處方單並不是必填項。記者填寫信息後也沒有葯師給記者打電話。
調查
消費者更信賴實體葯店
記者了解到,從用葯安全的角度出發,處方葯是需憑醫師或其它有處方權的醫療專業人員開寫處方出售,並在醫師、葯師或其它醫療專業人員監督或指導下方可使用的葯品。
9月9日,記者前往成都市多家實體葯店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處方葯更信賴實體葯店的葯師指導。
在成華區一家葯店內,一名消費者正在購買治療腸胃的處方葯,葯店工作人員立即撥通了在線職業醫生的電話,讓醫生對消費者進行問診,並開具電子處方簽。
隨後,記者在葯店隨機采訪了十餘名消費者。從受訪的10名市民來看,大部分市民都認為實體店購買葯品時能得到葯師的指導,讓他們使用起來更加安心。與此同時,他們也擔心葯師受利益驅動,在推介葯品時帶指向性。
說法
處方葯有潛在危險
「雖然互聯網與醫葯領域結合是大方向,但處方葯在網上銷售並沒有放開,網售處方葯屬違規銷售。」北京大學葯學院葯事管理與臨床葯學系主任史錄文坦言。
「處方葯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應該在醫生或葯師的指導下才能使用。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處方葯的限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
網路視頻營銷方案 瀏覽:446
大眾點評網電子商務 瀏覽:81
排水檢測修復培訓的計劃方案 瀏覽:790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方案 瀏覽:402
38婦女節黃金營銷方案 瀏覽:263
電子商務可做項目 瀏覽:941
初中政治校本網路培訓方案 瀏覽:157
關於理論宣講的培訓方案 瀏覽:561
湖南集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6
美麗隨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59
杭州森馬電子商務 瀏覽:921
醫院匯報片策劃方案 瀏覽:305
中秋佳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41
小米公司產品推廣方案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