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子商務教程的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圖書
書名:電子商務教程
書號:7-113-11417
作者:劉婷 等
定價:29.00元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版次:1
開本:16開
出版單位:中國鐵道出版社 第1章 電子商務基礎知識 1
1.1 電子商務概況 1
1.1.1 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1
1.1.2 傳統商務與電子商務的區別 3
1.1.3 電子商務的產生及發展概況 4
1.1.4 電子商務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9
1.1.5 電子商務標准 11
1.1.6 電子商務基本框架 15
1.2 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 17
1.2.1 B2B模式 17
1.2.2 B2C模式 18
1.2.3 C2C模式 19
1.3 電子商務營銷平台 20
1.3.1 Internet及其發展歷程 20
1.3.2 Internet接入方法 21
1.3.3 IP地址和域名 23
1.3.4 網上銀行 25
1.4 電子商務職業標准與相關認證 26
1.4.1 職業定義與等級標准 27
1.4.2 認證報考相關條件 27
1.4.3 職業標准 28
1.5 網站購物的基本過程 32
小結 35
思考與實訓 36
第2章 電子商務計算機技術 37
2.1 計算機網路基礎 37
2.1.1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37
2.1.2 計算機網路的構成 38
2.1.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拓撲結構 39
2.1.4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40
2.1.5 Internet基本知識 41
2.1.6 Internet應用實訓 47
2.2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技術 53
2.2.1 HTML基礎 53
2.2.2 動態網頁新技術 55
2.2.3 B/S結構 57
2.2.4 Dreamweaver網頁製作技術 58
小結 60
思考與實訓 61
第3章 電子貨幣與網上支付 62
3.1 電子貨幣 62
3.1.1 電子貨幣概念 63
3.1.2 電子貨幣的發行與運作 65
3.1.3 儲值卡型電子貨幣 66
3.1.4 電子現金 72
3.1.5 電子支票 74
3.2 網上支付 77
3.2.1 網上支付的基本理論 78
3.2.2 第三方支付 81
3.2.3 網上支付的應用 86
小結 89
思考與實訓 89
第4章 電子商務交易運作與管理 90
4.1 電子商務交易的流程 90
4.2 電子商務網站各交易主體運作過程 92
4.3 電子商務信息的管理 94
4.3.1 電子商務信息的採集與處理 94
4.3.2 網上市場調研的步驟 96
4.3.3 電子商務信息發布 97
4.4 電子合同 100
4.4.1 電子合同的概念 101
4.4.2 電子合同的分類 101
4.4.3 電子合同的特點 101
4.4.4 電子合同監管 102
小結 103
思考與實訓 103
第5章 電子商務安全 105
5.1 電子商務安全概述 105
5.1.1 電子商務安全概念 105
5.1.2 電子商務安全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108
5.1.3 電子商務系統安全體系結構 110
5.2 電子商務安全技術 111
5.2.1 密碼技術概述 111
5.2.2 加密演算法 113
5.2.3 數字簽名 118
5.2.4 防火牆 120
5.2.5 虛擬專用網 121
5.2.6 入侵檢測系統 123
5.2.7 電子郵件安全 125
5.3 安全套接層協議 127
5.4 安全電子交易協議 131
小結 134
思考與實訓 135
第6章 網路營銷及其策略 136
6.1 網路營銷概述 136
6.1.1 網路營銷的含義和特點 136
6.1.2 網路營銷的內容 138
6.1.3 網路營銷的影響 139
6.1.4 網路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區別 141
6.2 網路營銷策略 143
6.2.1 客戶定位策略 143
6.2.2 商品定位策略 144
6.2.3 價格定位策略 145
6.2.4 渠道策略 147
6.2.5 促銷策略 149
6.3 網路廣告 150
6.3.1 網路廣告的特點 150
6.3.2 網路廣告的主要形式 150
6.3.3 網路廣告的計費模式 151
6.4 網上市場調研的原則、內容和方法 152
6.4.1 網上市場調研的原則和要求 152
6.4.2 網上市場調研的內容 153
6.4.3 網上市場調研的方法 153
6.4.4 網上市場調研的步驟 153
6.5 網路消費者行為分析 153
6.5.1 網路消費者的特徵 153
6.5.2 網路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155
6.5.3 網路消費者的行為 156
6.5.4 網路消費者的購買過程 157
小結 159
思考與實訓 159
第7章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技術 160
7.1 電子商務物流概述 160
7.1.1 物流的概念 161
7.1.2 物流的分類 163
7.1.3 物流系統的組成 166
7.2 物流模式 167
7.2.1 企業自營物流 167
7.2.2 第三方物流 168
7.2.3 第四方物流 171
7.3 電子商務配送系統 172
7.3.1 電子商務下的配送 172
7.3.2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175
7.3.3 配送方案的設計 180
7.4 電子商務物流輔助技術 181
7.4.1 射頻識別技術(RFID) 181
7.4.2 全球定位系統(GPS) 183
7.4.3 地理信息系統(GIS) 184
7.5 物流信息管理 185
7.5.1 物流信息的概念 185
7.5.2 物流信息技術 186
7.5.3 物流信息系統 188
7.6 物流配送優化措施 190
小結 194
思考與實訓 195
第8章 電子商務網站建設 196
8.1 電子商務網站建設概述 196
8.1.1 電子商務網站的定義 196
8.1.2 電子商務網站的類型 197
8.1.3 電子商務網站的主要功能 199
8.1.4 電子商務網站的組成 200
8.1.5 電子商務網站建設的流程 201
8.1.6 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步驟 203
8.2 電子商務網站的規劃和分析 204
8.2.1 電子商務網站的目標 204
8.2.2 電子商務網站的需求分析 205
8.2.3 電子商務網站的可行性分析 207
8.3 電子商務網站的設計 208
8.3.1 電子商務網站的運行環境配置 208
8.3.2 電子商務網站的總體設計 209
8.3.3 電子商務網站的詳細設計 214
8.3.4 電子商務網站的測試和發布 216
8.3.5 電子商務網站的維護和管理 217
小結 218
思考與實訓 219
第9章 移動電子商務 220
9.1 移動電子商務概述 220
9.1.1 移動電子商務的定義 220
9.1.2 移動電子商務的架構 221
9.1.3 移動電子商務的特點 222
9.1.4 移動電子商務的模式 223
9.1.5 移動電子商務的實現技術 225
9.2 移動電子商務的服務內容 226
9.2.1 移動銀行 226
9.2.2 移動辦公 228
9.2.3 零售行業 228
9.2.4 移動娛樂 229
9.2.5 移動廣告 229
9.2.6 無線醫療 231
9.3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231
9.3.1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因素 231
9.3.2 國內外移動電子商務的現狀 232
9.3.3 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力量 235
小結 236
思考與實訓 236
第10章 電子商務法律 238
10.1 電子商務法概述 238
10.1.1 電子商務法的概念 238
10.1.2 電子商務法的立法原則 239
10.1.3 電子商務法的特點 241
10.1.4 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法律問題 243
10.2 相關的電子商務法 245
10.2.1 電子簽名法 245
10.2.2 電子合同法 246
10.2.3 域名法律保護 246
10.3 電子商務中的無形財產權利保護 247
10.3.1 著作權與鄰接權保護 248
10.3.2 專利權保護 249
10.3.3 商標權保護 249
10.3.4 域名保護 250
10.4 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 251
10.4.1 電子商務中消費者隱私權的保護 251
10.4.2 電子商務中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 252
10.4.3 電子商務中的特許經營權 253
10.5 電子商務中的稅收征管法律制度 254
10.5.1 電子商務稅收引發的新問題 254
10.5.2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的法律對策 256
10.6 中國電子商務法重要法律法規歷史盤點 257
小結 258
思考與實訓 258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59
附錄B 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 264
附錄C 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 269
附錄D 中國網路購物服務規范 274
參考文獻 293
2. 如何學好電子商務
從系統的角度講,電子商務網站可以看作一個開放的信息管理系統。作為網站,這個系統要想得到全面、徹底實施,粗略分一下的話,大概需要四個層次:
第一層,電子商務建立在網路硬體層的基礎上。在這一層次,需要了解一般計算機、伺服器、交換機、路由器及其它網路設備的功能,知道有關企業網路產品的性能,如思科;懂得路由協議,TCP/IP協議等,熟悉區域網知識,具備網路設計、安裝、維護和管理的能力。這一層次,思科的CCNA、CCNP、CCIE認證在業內具有權威性。一般來講,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不涉獵這一層次的多少東西。
第二層,電子商務實施的軟體平台。在這一層次,涉及伺服器端操作系統、資料庫、安全、電子商務系統的選擇、安裝、調試和維護。比如在微軟的windows操作平台上,伺服器操作系統目前有server2003;資料庫有SQLserver;電子商務應用有commerce
server、content
management
server;安全保證有ISA
server
等等。在這一層次,微軟的諸多認證如MCSE、MCAD、MCSD、MCSA、MCDBA等無疑對知識的掌握大有幫助。但也不是電子商務專業學習的重點。
第三層,電子商務應用層。在這一層次,涉及商業邏輯、網站產品的設計、開發,比如界面設計,可能就需要涉及html、css、xml、腳本語言方面的知識,以及Dreamweaver,Photoshop等網頁設計和圖像處理方面的技能;或網路應用程序的開發。在這一層,在某些大學,部分對技術有興趣的同學,有可能達到。
第四層,電子商務運營、管理層,在這一層次,涉及各類商務支持人員,如客戶服務、市場、貿易、物流和銷售等諸多方面。應該是電子商務學習的重點!
3. 如何自學電子商務課程
自學電子商務課程的方法:
第一,整體和細節相結合。了解電子商務的整體結構,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必然涉及商務模式、支付、物流配送。但你在短短的一學期不可能對這些方面都學得很深入,必須突出重點,重點就是商務模式。而要理解電子商務的模式,就必須對傳統商務有深入理解。而要理解傳統商務,沒有實踐經驗、沒有大量的課外閱讀根本是做不到的。
第二,經驗觀察法。沒有一成不變的商務模式,這就需要經常上網看,觀察周圍不斷出現的新企業,邊看邊問自己這個網站是如何贏利的?用戶群是那些?現在上網如此方便,獲取這樣的信息應該是輕而易舉。
第三,對比的方法。對比傳統方式和網路方式的差異,企業商務流程中哪些可以在網上實現,與傳統方式比有何利弊,如企業采購、銷售、促銷、調研、招聘等等。對比的多了,就能慢慢體會出其中的奧妙。
第四,實踐參與。光說不練也沒用。要參與,比如逛逛網上書店、到論壇參與討論、建自己的個人主頁、申請博客空間、搜索網路信息、參與網上拍賣等等,在參與中體會互聯網對傳統商務、學習、生活的影響。
第五,假想的方法。學習過程中,要敢想,也要敢質疑,敢提問題。電子商務行業沒有永遠正確的人,只有不斷涌現的成功者。說不定自己的想法是個很好的創意,有一天你可以去實現它。互聯網領域成功的人,都是敢吃第一個螃蟹的人。
4. 《電子商務教程》電子教案
你可來以到源以下網站看看:
http://www.haolook.com/kehu/yx/sort/190_2.htm
5. 電子商務學習哪些課程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有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經濟學、內法學和現代物流於一體容的新型交叉學科。
該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具有利用網路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方法改善企業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電子商務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徵
從電子商務的含義及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電子商務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普遍性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方式,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以及消費者和政府帶入了一個網路經濟、數字化生存的新天地。
方便性
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人們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客戶能以非常簡捷的方式完成過去較為繁雜的商務活動,如通過網路銀行能夠全天候地存取賬戶資金、查詢信息等,同時使企業對客戶的服務質量得以大大提高。
整體性
電子商務能夠規范事務處理的工作流程,將人工操作和電子信息處理集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樣不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率,也可以提高系統運行的嚴密性。
6. 電子商務技術專業都要學些什麼
核心課程:程序設計基礎、網路營銷方案設計與實施、資料庫的設計與應用、電子商務技術基礎、 網頁設計與製作、電子商務網站開發等。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電子商務基 本知識,具備電子商務平台建設能力,從事電子商務網站開發、管理、維護及運營等工作的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6)電子商務技術教程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技術特點:
1、更廣闊的環境
人們不受時間的限制,不受空間的限制,不受傳統購物的諸多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交易。通過跨越時間、空間,使我們在特定的時間里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客戶,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環境。
2、更廣闊的市場
在網上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很小,一個商家可以面對全球的消費者,而一個消費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購物。一個商家可以去挑戰不同地區、不同類別的買家客戶群,在網上能夠收集到豐富的買家信息,進行數據分析。
3、流通和價格
電子商務減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節省了大量的開支,從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通過電子商務,企業能夠更快的匹配買家,實現真正的產-供-銷一體化,能夠節約資源,減少不必要的生產浪費。
7. 怎樣才能學好電子商務
首先聲明,我作為旁觀者來回答這個問題,不是老師的身份,否則我承受不起,好像我是專家。作為老師,一般可能會回答:上課注意聽講、弄懂搞透關鍵概念、多練習、多上網,等;然後,學生期末考試時考個高分。如果這就是你追求的「學好」,你是老師。偶最怕考試,有恐「考」症。
我一定要作為旁觀者回答這個問題,不是老師,否則我會害羞。考試我肯定考不過你們,稍微欣慰的是,高分不等於學「好」,高分表明你應試能力強,高分說明你學好了卷面上的東西。如果這個時代還靠記誦取得高分,那你就上當了;現在一網路,一google,什麼沒有?說俗了,學習的功利目的是用來做事、賺錢的,會考電子商務不等於會做電子商務,概念不同!有的在校大學生,非電子商務專業,開網店,紅火著吶。
在網路行當里,我干過三家企業,死了倆;自己創業也沒成過。回答這個問題,非得作為旁觀者不可,要不我沒面子。我知道自己從來就沒「學好」過電子商務,教書,也是將就事兒。
再則說了,我教書,你看書,就能再出個阿里巴巴、當當、新浪、搜狐什麼的嗎?哪有的事!那些所謂上次網路泡沫的「剩者」,能成功,應該歸功於眼光、機遇、能力、拼勁兒和忽悠人的本事。對,忽悠!該忽悠時就忽悠,不忽悠「風險投資」,他們能瘋狂投錢?不投錢,中國互聯網哪有今天。
偶眼光、能力及忽悠等本領都不行,回答這個問題,我就是看棋的,一定不要把我當成下棋的。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只有一個字:干!
2、如果我已經學了電子商務專業該怎麼辦?
把電子商務專業理解成火坑,以為一輩子就此完蛋,我也不大贊成。挑挑這個專業的毛病,潑潑冷水,有利於正確看待這個專業,不致沾沾自喜,當自己摸到個大獎;沒那麼多好事。
電子商務成立短短五年,作為一個新專業有各種各樣的不足,也正常;學了它,不能當成進火坑,以為就沒救了。指出這個專業的不足、缺陷和弊端,會更有利於這個學科的發展,對教學雙方起到幫助、促進作用。悲觀,大可不必。
真要把電子商務當成火炕,那換專業吧;別的專業有可能是水坑。喜歡什麼坑,自己選。水、火都受不了,退學。
今後的商務還有不是電子商務的嗎?今後的管理還有不涉及網路的管理嗎?今後的營銷還有離開網路的營銷嗎?面對互聯網、電子商務,該企業問他們「怎麼辦」,不是你問;你要幫企業解決「怎麼辦」。
針對電子商務教育內涵太廣的弊端,自己可進一步細分。在一兩點上下功夫,兼修或旁聽相關課程。比如,以後希望從事跨國電子商務,就要在英語水平上下恨勁兒,學習國際貿易、金融、保險等相關課程。希望做市場的,就要在人際交際、溝通、組織和策劃上多鍛煉,心理學、消費行為方面的課不能不學。希望到專業網站做頻道編輯的,就要多泡網、多寫東西,需要學習新聞、編輯方面的知識,自己的文字功底特別要好。
一句話,社會需求有很多,關鍵是要和某一個行業結合,泛泛的電子商務不行。或者,瞄準某個具體入門職位,圍繞它需要的知識、技能、經驗來學習和實踐,成為「萬金油」式的電子商務人才不行。
3、學電子商務感覺好難,怎麼辦?
校外登三輪的還不容易呢,這個社會,干什麼容易。人生就是一道道坎,往前是爬,往後也得走,不管幹什麼,該咬牙的時候就得咬牙,闖過去就舒坦了。誰活著能沒有點遭難的事,學習也一樣。當然,學習不是使勁,呲牙咧嘴搞不掂。
從策略上講,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一旦你為自己重新定好位,學習時就不該哪兒都照顧,而要以一點為中心。什麼課程剛一接觸,才有印象,就換了,自然覺得難。根據新的定位,自己要清楚哪些課及格就好,補考也在所不惜,哪些課需要重點突破;哪些了解、知道就行,哪些應該精通、熟練,做到心中有譜。不要分攤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思想,「難」的感覺恰是投入的心思不夠,對哪門學科投入的心思都不夠。
學習需要專注,需要凝聚注意力、意念和精神。什麼事兒,你連續想三天,感覺就大不一樣,比如你可以想:問題的表述方式是否可以轉化,問題的性質是什麼,問題成立的條件、環境是什麼,有無逼近的解決辦法,等等。可以讀,通過圖書館、互聯網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可以問,問老師、同學、親戚、朋友或網上交流。忙上三天,什麼什麼好難的感覺肯定有變化。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成功經驗也是兩個字:專注。他告誡年輕人要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兒上,不要分散。他提醒「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的觀念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是: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好好看護。電子商務專業本身的毛病就是籃子太多,都提,沒門!
提一個自然覺得輕省,容易專精,也不會覺得太難。
4、學習電子商務,我是該更注重理論還是實踐?
我覺得「知行合一」好些,學習時最好哪個也別拉下。重理論還是實踐,關鍵看課程本身。電子商務本質上是一種新的商務模式,屬應用,總體上要「實踐」。作為一個專業,它的所謂「理論」分散在許多學科,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當屬商務類學科里的「三駕馬車」 ,這些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知道了沒壞處,反有好處,顯得有學問。如供求規律、組織層級制、4P原理。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熟悉這些學科的理論、術語,目的不單是獲得一種實用主義的用途,還在於工作後能暢通無阻溝通,不至於別人說個詞,你瞪眼或心裡急。
網路技術基礎、信息管理系統之類的課說「理」的成分也大些,目的也在於要你知道更多計算機、網路、系統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懂得原理,不至於學了半天,別人提起伺服器、協議、防火牆,你不由自主摸腦袋。
電子商務概論、網路營銷、電子商務系統開發、設計方面的課,可「實踐」的東西就多一點。從學習的最終目的來講,這些課程的關鍵不是知道、了解,而是做出來,比如,你會用電子商務平台采購、詢價、調研;利用各類網站搜索相關信息,能寫出好的宣傳文字;會用各種網路工具制定促銷方案,並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對走技術路線的電子商務專業,能就企業的需要,選擇恰當伺服器、操作系統、資料庫、安全產品、中間件、網路服務商,把電子商務平台建起來,至少你要會「實踐」某個方面。
上大學,不是上培訓班。所以,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通識也可算一些「理論」,短期的經濟用途看不到,但由此帶來的人整體素質的提高,也許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候得到回報。
5、電子商務專業應該學好什麼?
我對上大學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專業就是個殼,學好什麼不重要,關鍵是眼光、思維、方法、能力、精神、人格等無形東西的培養。曾有一種說法是:上大學的收獲是畢業後忘掉一切,剩下的東西。可見記誦、知道、了解什麼不是學習的重點;概念、原理這類東西不是要記住,而是理解,會聯系、分析、運用。
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在商業上的應用之一,在學校「學好」不見得有用,關鍵是能否干出來。從教育的觀點看,流行的理論是強調上大學是一種通識教育,著重在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不在於一兩種技能的掌握。專業分的太細,弊端在於只知道專業裡面狹小的一點東西;不利於創新精神的培養。學電子商務也是如此,如果非說有,要「學好」的東西也不全在專業課裡面。
個人的看法是各種工具性的東西要重點下功夫,比如英語,掌握好了,受益終生,起碼要過六級。學過英語的都知道,要達到一定程度,不下點苦功怕不容易。光憑英語好一項,就足可以使你在未來求職、考研、出國、評職稱等方面具有優勢,發展的可能性就多了。
學英語是為了交流,但同時不要忽視母語。練好口才、寫好文章也很重要。網路時代的一個優勢就是信息優勢,文字是信息的重要載體。表達能力強的人無疑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從而獲得一種優勢。計算機網路應用已成為通用技能,學電子商務就更需要重點掌握了。其它方面要學好啥,關鍵要看個人定位。
6、看專業雜志,我為何好多術語都不知道?
在校期間,你閱讀的范圍能跳出課本、教材的范圍;閱讀不是在網上漫無目的瞎看,而把目光集中到專業期刊上,很好。這種習慣值得保持,幾年下來,持之以恆,你的眼光、視野肯定比沒有這樣做的同學寬廣。
個人認為,經常閱讀專業期刊或專業網站,是找到了一條有效的學習途徑,這能使你的思想與行業變化保持同步,當別的同學還在為書本上干癟的「概念」、「原理」打轉的時候,你已經從現實中吸取營養了。書是怎麼來的?還不是經驗的總結,教科書從撰寫、到編輯出版、再到印刷發行到你手裡,上面反映的內容至少也要和現狀差一年,甚至好幾年。你能關注產業現實,堅持下來,一定比只關注書本的同學有更強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對在校學生來說,讀商務、網路類的專業雜志遇到不知道的術語,這很正常。電子商務涉及的面很廣,計算機、網路、軟體、系統、開發語言工具等方面,有各自學科里的概念、術語;有些是公司產品里的東西;有些是企業提出的概念,涉及的東西多而復雜。面對這么多領域的東西,專業人士也不一定全部明白。碰到不知道的術語,先別嘆氣,可上網搜索一下,或到網路「知道」等專業問答社區提問,一定能找到答案。由不知到知,你已經進步了。知道了術語的含義,你就知道別人在談論什麼。不滿足於此,還能動動腦子想一想,對比、分析、評價就更好了。
7、上互聯網讀什麼?
互聯網上的各類網站,是專業閱讀與課余泛讀內容的重要來源,別輕易放過。
教科書質量難保,要靠專業站點彌補。現在,電子商務出書也熱,陪不了。懂不懂的吧,連抄帶編弄成「冊」,再印出來,名利雙收。趕上哪位自己也沒明白、明白一半或半明白,就倉促攢「書」,容易把人搞得暈頭轉向。這樣的書肯定不能讀。萬一教科書偏偏是這一類,怎麼辦?特別想學的話,自己另外求購高水平的同類著作。想學一點的話,上專業網站,省事兒省錢。
跟蹤學科最新發展,了解行業最新變化,離不了專業站點。電子商務專業,不管為自己定位為哪個方向:某種技術、行政管理、營銷、外貿或不管其它什麼方向,教科書的內容,與學科、行業的發展比,總要晚上一拍半拍。教科書即便質量上乘,不可能一點兒毛病沒有;處處與現狀合拍,不容易;哪都考慮那麼周全,難!特別是電子商務概論、網路營銷、網站開發技術、開發工具等課程,行業變化不說一日千里,十里八里總有。常上著各類專業網站,對事實、觀念和實際行業的運作不致太陌生。工作後,上手也會快一些。
除了專業內容,上網還可以用於泛讀。網上泛讀應該有目的。沒有目的的話,很容易在網上泡半天,不知道幹了什麼;沒有目的,什麼都看,過量的信息會把大腦搞大;沒有目的,人就成了信息的奴隸,網路站點的奴僕。現在一個概念叫「信息過載」,上網閱讀,好壞不分,沒有取捨的話,只會分散精力。漫無目的地網上閑逛,何苦那麼好心為人家貢獻點擊率;還要付出上網費。更重要的是,浪費了大好時光。
8、電子商務專業總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學習的方法問題可以歸結到「認識論」,需要回答三個問題:人是如何認識事物的?需要認識的客觀事物是什麼?怎麼證明自己的認識是正確的?以「電子商務」為例,簡單說明一下:
首先,人認識事物離不開感官,但不要認為「感覺」到的那點東西都對、就是全部、當成整體。比如,有些人看到做網頁,以為電子商務就是做網頁、建網站;有些人看到在網上能買賣東西,就把「交易」當成電子商務的一切;瞅見在網上可以發布信息、做廣告,就把促銷當成電子商務;有人目睹互聯網的龐大作用,以為電子商務可以無所不包了。等等這些,說明單靠「感官」經驗的方法,很難不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所以,除了「經驗」,人要更多地依靠「理性」;但不要把理性當成書本上的教條。西方近代哲學的創始人笛卡爾(Descartes)在其著作《談談方法》中,崇尚依靠「理性」的方法推演科學;強調人不要把「意見」當成真理,而應該接受理性上能清清清楚、明明白白認識的東西。他主張人應該在某個時期對自己的思想進行清理,把從小因理性發育不健全盲目接受的教條扔回「回收站」。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也是如此,教材、書本可能也是別人的「片面」認識。對此未加理性思考,就片面接受,難免不犯錯誤。
究竟什麼是電子商務?許多同學學了幾年,對這個問題還有困惑。其實,這不是「電子商務」不存在,而是思考、認識問題的方法有問題。一般人的思維模式是:「是什麼」的問題必須有個「客觀對象」,電子商務有這樣簡單的「客觀對象」嗎?電子商務有參與者,需要網路技術、平台技術,需要交易、支付、安全技術,離不了物流、交易的商品,還需要管理,等等這些哪個是「電子商務」,哪個又不是「電子商務」。簡單說,應該以系統的觀點理解「電子商務」,而且是個復雜系統。
怎麼證明自己的認識是正確的?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在這一點兒上大膽多了,這一學派覺得認識本身無所謂對錯,「真理」是和人行為的結果有聯系的東西。從這一角度說,學電子商務,懂多懂少,理解是「對」是「錯」,都不重要。關鍵在於學這個專業,辛辛苦苦畢了業,「電子商務」本身能給自己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