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春節有個營銷活動,希望給這個行動給起個高達上的名字,例如「春雷行動」「破冰之旅」之類的
春雷滾滾,成語,原指春天的雷聲陣陣,在絡上常指令人感到震驚的事情滾滾而來或者遇到令人極其震驚的事情。
『貳』 春節公司大會上安排什麼活動比較新穎又花錢不多呢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辛亥革命後,改行公歷,這天被定為春節,以區別公歷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們仍習慣把它看作年節,俗稱「過年」、「過大年」、「舊歷年」、「陰歷年」。年節早見於《尚書·舜典》,到漢代民間習俗就已相當繁多,至今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公職人員放假3天,民間歡慶持續半月。
舊俗春節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後才能說話。男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一年象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餘頭。水餃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臨清地方初一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春節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後進行近拜,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商人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道恭喜發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臨清初一拜年,男子與已婚婦女參加,男女分開,拜過自家長輩,再拜族內各長輩,此謂「合族拜年」,之後,由族長率領到各廟宇、異姓祠堂內敬拜神位,此謂「拜庄鄉年」,最後,村長指揮全村人於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糾紛怨氣,此則謂「拜團結年」。鄆城等地有「春節五更乞長」的習俗。兒童起床後一聲不響,先去緊緊抱住椿樹,同時唱「椿樹椿樹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了做材料,俺長長了穿衣裳」。鄒城則有搗鼠洞的特殊習俗,初一早晨,用麵杖搗鼠洞,邊搗邊說「戳打戳,戳打戳,十個老鼠九個瞎,還有一個不瞎的,也要叫我戳煞它」,意在保證糧食安全。
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臨沂則忌動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後,念吉語「歲歲(碎碎)平安」來破解。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商店過年吃餃子同時吃蒜時,因「蒜」與「散」音同,改稱蒜為「義和菜」。
春節期間開展娛樂活動,在山東民間極為普遍。秧歌、龍燈、獅子舞、跑旱船、武術表演、球賽等形式多樣。正月初二至十六日,曲阜城內有鼓樓門會,並開放孔廟。會上,有花鼓、瞎腔等地方戲表演,有曲藝表演,有賣玩具、賣花炮、賣花、賣油炸糕等諸種攤販。此會以十四日為最盛,鄉下有不少人進城趕會,俗稱「趕逛會」。孔府的小姐、太太為觀賞會中熱鬧場面,在孔府大門裡面牆邊築台搭棚,懸燈結綵,在檯子臨街一面掛起竹簾,隔簾觀光。
『叄』 春節期間商家們怎樣進行商品促銷
春節社會調查報告
火紅的燈籠掛起來,歡樂的歌兒唱起來,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春節如約而至的到來了。下面,讓我們去作個春節社會調查吧!Let us go!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家人團聚,歡天喜地的日子。大部分人走訪親戚,互相送禮也是不可少的。
當今社會,春節送禮,許多人已經司空見慣了。那多少人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呢?調查顯示:68。5%的人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僅有8。9%表示"送禮"並非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有22。6%的被訪者表示不好判斷。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既然大部分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那麼今年春節送什麼禮物好呢?其中,50%的人認為送食品合適;35%認為送保健品高雅;10%認為送煙酒茶類時尚;5%認為送什麼也無所謂。
在與被訪著的交談中可以了解到,大家認為「送禮」往往會讓人在人情往來上有點累,這「累」需要精力的付出,更需要人民幣的「支持」。
據有關資料表明,我縣一個中等家庭月收入大約為800元左右,而在調查中,受訪者的春節消費額度,在400元以下的佔19。5%;400—600元佔35。8%;600—700元佔21。5%;700—800元佔12。2%,800—1000元佔9%;在1000元以上的佔2%。調查表明,23。2%的家庭,春節期間大約將消費一個月的家庭收入。
過春節,當然也少不了給孩子們發壓歲錢。如今社會,孩子們的壓歲錢在600元以上的佔40%,在500元左右的佔50%,在300元以下的僅佔10%。
「春節黃金周」期間,少部分人會借著這個機會,出去散散心,去一些山清水秀,環境幽雅的地方去過這一年一度的春節,當然,這也少不了人民幣的支持,旅遊消費額在1000元左右的佔20%,在3000元左右的佔45%,在5000元左右的佔35%,看來,春節旅遊這也是一筆大消費啊!
看,街頭巷尾,鄉里材社,到處百藝雜陳,熱鬧非凡,聽,鞭炮聲,嬉笑聲,共同編織著春節的歡樂歌!
721675401
『肆』 公司春節一般有什麼活動
節目出新意,反串正流行
蘇州一家大型企業的員工反映,本周一他們公司年會,就讓公司所有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早在國慶前,公司就已經在籌辦年會,每個部門都領到了一個節目。「表演什麼好呢?」在一幫同事的商議下,幾位男同事准備同台反串一場《夜上海》。他們特地選擇了一套露背的性感舞服,加上大波浪的假發,幾雙大尺碼的高跟鞋,「那一身行頭,甭提有多拉風了。」節目正式上台後,表演效果非常理想,幾位男同事才上台就迎來了一片喝彩聲,一場節目下來,將整個年會的氣氛推上了最高點。
更多禮品玩出彩
廣州一家港資電子商務公司的職員反映,他們本屆的年會中,抽獎和禮品將是主打,節目只是輔助。禮品就豐富了,洗發水、網球拍、U盤、茶具、豆漿機、購物券、手錶、平板電腦、數碼相機等等,都是比較實用的,公司100多號人,禮品就有100份左右,沒有重復。最後那些沒有抽中獎品的員工還可以領取50塊手機話費,算是安慰。最後還有一個獎品互換的環節,很人性化。如:女生拿剃須刀和男生換豆漿機,男生雖吃了點小虧,但也是非常樂意。總之,年會氣氛非常好,又拉近了同事距離,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