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交易平台與外匯交易中心新一代本幣交易系統的債券交易業務有何區別
銀行間債券市場是機構投資者進行債券大宗交易的場外市場,是我國債券市場的主體。現有銀行間債券市場可以分為兩層——外匯交易中心債券交易市場(以外匯交易中心「新一代本幣交易系統」為支持)和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債券交易業務(以「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交易平台」為支持)。外匯交易中心新一代本幣交易系統和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交易平台是銀行間市場的兩個交易平台和重要組成部分。
外匯交易中心債券交易市場是依託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的,包括商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債券買賣和回購的市場。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交易平台是指為非金融機構等經中國人民銀行同意的合格機構投資人進行債券投資交易的系統平台。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北金所」)為該平台技術支持方。二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第一,參與群體。外匯交易中心本幣交易系統的參與者全部是機構投資者,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交易平台的參與者由報價商和投資人組成,報價商主要由銀行和證券公司組成,投資人為一般企業(非金融機構)。
第二,交易券種。外匯交易中心本幣交易系統可以交易的券種包括政府債券(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金融債券(包括政策性金融債、普通金融債、次級債、混合資本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包括企業債、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超短期融資券等)、資產支持證券、國際開發機構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等6類10餘個品種。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債券交易平台目前可以對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進行交易,包括但不限於:超短期融資券(SCP)、短期融資券(CP)、中期票據(MTN)、中小企業集合票據(SMECN)、區域集優中小企業集合票據(SMECNII1),未來平台會根據投資者需求不斷拓展交易品種。
第三,交易機制。外匯交易中心債券市場是債券的批發市場,交易方式包括一對一直接詢價交易、通過貨幣經紀公司的匿名交易以及通過做市商點擊成交等交易方式,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交易平台是債券的零售市場,交易方式是報價商匿名報價,投資人點擊成交。
2. 新平安一代是不是正規平台然後他說那個需要把綁定金融保險
新平安一貸是不是正規平台?如果需要什麼綁定金融保險?肯定是不合法的。肯定是不正規的。
3. 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對保險行業的影響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互聯網保險在過去近20年裡經歷了興起、發展以及不斷成熟的過程。我們將這一過程歸納為四個時期,分別包括長達10年之久的萌芽期、突飛猛進的探索期、正在經歷的全面發展期和即將到來的爆發期。
一、萌芽期(1997年-2007年)
1997年底,中國第一個面向保險市場和保險公司內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專業中文網站——互聯網保險公司信息網誕生。2000年8月,太保和平安幾乎同時開通了自己的全國性網站。2000年9月,泰康人壽在北京宣布了「泰康在線」的開通,實現了服務的全程網路化。與此同時,各保險信息網站也不斷涌現。
然而,鑒於當時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整體市場環境尚不成熟,加之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影響,受眾和市場主體對互聯網保險的認識不足,這一階段互聯網保險市場未能實現大規模發展,僅能在有限的范圍內起到企業門戶的資訊作用。隨著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頒布,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探索期(2008年-2011年)
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台的興起為中國互聯網市場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伴隨著新的市場發展趨勢,互聯網保險開始出現市場細分。一批以保險中介和保險信息服務為定位的保險網站紛紛涌現。有些網站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在這個階段,由於互聯網保險公司電子商務保費規模相對較小,電子商務渠道的戰略價值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因此在渠道資源配置方面處於被忽視的邊緣地帶。保險電子商務仍然未能得到各公司決策者的充分重視,缺少切實有力的政策扶持。
三、全面發展期(2012年-2013年)
在這一時期,各保險企業信託官方網站、保險超市、門戶網站、離線商務平台、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等多種方式,開展互聯網業務,逐步探索互聯網業務管理模式。其中,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保險行業也在這一年取得跨越式發展,以萬能險為代表的理財型保險引爆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市場。
互聯網保險絕不僅僅是保險產品的互聯網化,而是對商業模式的全面顛覆,是保險公司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互聯網保險並不是把保險產品放到互聯網上售賣這么簡單,而是要充分挖掘和滿足互聯網金融時代應運而生的保險需求,更多地為互聯網企業、平台、個人提供專業的保險保障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保險行業已摸索出一套相對可控、可靠的體系和經驗,確立起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保險公司進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四、爆發期(未來)
歷經十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正在不斷加深。電子商務、互聯網支付等相關行業的高速發展為保險行業的電商化奠定了產業及用戶基礎,保險電商化時代已經到來。
未來,移動展業凈土掀起互聯網保險新一輪高潮,它將圍繞移動終端開展全方位的保險業務,包括產品銷售、保費支付、移動營銷及客戶維護服務等一系列業務活動。保險業在移動終端的應用可分為四步走:第一是無紙化,將紙質保單轉換為電子保單;第二是智能化,在無紙化基礎上,實現展業、投保等業務簡易、規范操作;第三是客制化,為客戶提供回歸保障本質的高級定製保險產品;第四是打造智能移動保險生態系統,包括高級定製的產品線,也包括打破時間、空間局限的全方位移動服務。
4. 什麼是新一代雲電子商務
各位大唐玩家,大家好! 我是大唐一名玩家,在公司學習,考察,工作整個過程中,得出以下的具體情況,值得跟大家做個交流! 大唐國際,原來是NGN公司,這個公司是做軟體的,做了好幾年沒有任何起色,具體原因,不祥。我個人認為 技術力量薄弱,公司資金力量短缺。 過去的不看,看現在。新一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NGN)-也有很多人叫 大唐!這么長時間的運作,起初使用的是極差制,仿SMI,吸引了一大批投資,投機客,瘋狂圈錢。現在從具體的做法上看,完全是個騙局。 因為原來的極差制度吸引了很多的玩家,後來導致絕大部分玩家把手裡的人民幣轉化成了大量國幣,多的無法消化的情況下,大唐的集市系統停止。一停就是幾個月,讓很多的人把錢,變成了國幣。無法出來!現在的所謂的公會制度,美其名曰「不養懶人」,其實就是直接剝奪前面把公司炒起來的那幫功臣的利益。做到了過河拆橋! 公司最高層,有一個叫李明的說是總經理,游戲在瘋狂圈錢的時候他一直在公司趴著,游戲圈到錢後,停了集市。這個人就離開公司。從此沒有在公司里邊出現過。公司搞了三次內訓,他頭都沒有露一下。找了一個市場總監李XX.說是負責香港的事宜,具可靠消息,香港基本沒有什麼情況。我們也可以把它看著幌子吧!珠海公司里以朱XX,為代理的一幫投資人,來搞事情,根本什麼都不懂,除了能忽悠下市場,讓市場怨氣被壓制了以外。他們也不知道能做點什麼。至於能力方面嘛,他們自己最清楚。我相信他們。做著事情,也會沒底 我們在看看最新的牧場計劃,很明顯看出一個現象,再次圈錢的到來,他們不為第一次的國幣去思考,怎麼給玩家彌補損失,重新振作市場。主要思考的是這次可以圈進多少現金進來,再次把錢圈進來。這次最無恥的事情是他們要溜了。而且想很乾凈的脫身。在香港不知道找到地址沒有--就能叫 雲端商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還要收購新一代全部股權,有點不可思議吧.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跟大陸這邊的NGN一點關系! 以後事態發展有兩個可能: 1.圈不到錢,直接走人,跟NGN沒有關系。 2.圈到錢直接關掉網站,跟NGN更沒有關系!!!所以這個所謂的雲端商務大家擦亮眼睛,小心再次上當受騙!
5. 深圳市永興元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與服務
金融保險類
保險行業服務信息平台(ISIP)
平台概述
中國保險行業信息服務平台(ISIP)是一個基於SOA架構的第三方服務平台,通過整合公司在保險行業十多年的應用積累,以SaaS的方式為保險行業全體對象(包括保險監管機構、保險行業協會、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從業人員及保險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撐服務。服務內容包括保險行業人員管理服務、保險行業考試服務、保險行業證書服務、保險行業培訓服務、保險行業數據挖掘服務、保險行業數據查詢服務、保險從業人員業務支撐服務等,形成一個全方位、多用戶、多層次的保險行業第三方信息服務體系,實現保險行業各類數據的實時共享,有效支撐保險行業運營。
平台特點
ISIP分為機構版和個人版(又稱「保寶」)。
機構版,適用於保險監管機構、保險行業協會、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使用。為各主體提供工作支持、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
個人版,適用於保險從業人員,為各類從業人員提供學習培訓、展業支持、信息交流、互動共享等實用的功能。兩個版本角色互動、信息互通,共同形成了服務於保險行業完整的信息平台。
ISIP採用數據大集中管理,最大程度提高數據的實時性、准確性。數據維護方便,一次更新、多方共享。
ISIP容量大,通過多層架構實現分布式計算功能,採用專業客戶端技術,支持最大數量的用戶並發使用,操作便捷、安全性高。
ISIP功能全面,可同時滿足多角色用戶需求,根據許可權設置,配置用戶功能模塊,持續改進十年,性能穩定、實用性強。
服務內容
1、人員管理與服務
2、考試管理與服務
3、證書管理與服務
4、培訓管理與服務
5、報表管理與服務
6、信息查詢與服務
新一代金融保險電子商務平台
產品簡介
新一代金融保險電子商務平台屬於電子商務在保險領域的創新應用,基於SOA架構,突破保險行業業務中間件技術,搭建一個開放式的保險電子商務平台,嵌入各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信息及核保規則,融合車險、意外險、家財險、壽險等各類保險產品的核保政策、費率、計算公式等信息,創新實現保險行業信息咨詢、選擇險種、投保、保費計算、在線核保、在線支付、保單送達一條龍服務。基於項目單位自主開發運營的中國保險服務網平台,以新型的B2M電子商務模式為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從業人員等各方主體提供保險行業數據查詢、考試、行業證書、培訓、業務支撐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主要創新
新一代金融保險電子商務平台的創新性在於:在全國首創新的保險行業服務模式,融合各家保險公司業務規則、各類險種核保政策,實現在線咨詢、在線投保、保費計算、在線核保、在線支付、保單送達一條龍服務;以新型的B2M電子商務模式服務於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從業人員。B2M電子商務模式實現了線下發展,能將保險產品服務信息通過保險從業人員完全走到線下,並且將保險產品服務范圍擴大到所有的百姓。為國內保險信息化軟體廠商探索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帶動保險信息服務商的轉型,開創保險行業電子商務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保險行業相關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網路教育類
網路教育
平台概述
職業訓練綜合管理與服務平台(簡稱「學習寶」)是永興元科技為了滿足人們終身學習的需要而推出的專用工具。她可以實現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動態管理,支持在線和離線使用,開創了網路學習環境下的新模式。
「學習寶」適合於各類資格證書持有人員的繼續教育、考試培訓使用,尤其適合於需要納入管理的國家公務人員任職資格等教育培訓使用。
學習者可有效利用閑散時間每天學習一點點,積少成多,加上個性化的學習工具、多樣化的課件形式,學習內容可自主選擇、定製等特點,能有效幫助學習者養成主動學習、自我充電、終身學習的習慣,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政策背景
知識經濟時代,通過各種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各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已成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內在要求和關鍵所在。接受各種培訓、繼續教育、從事終身學習也成為從業人員保持自身競爭優勢的原動力。
國內政府機構及許多有任職資格的行業都有相應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如中共中央《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國務院《「十一五」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綱要》、中共中央宣傳部、人事部、司法部《關於在全國公務員中開展學法用法活動和進行依法行政培訓的意見》、人事部《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中注協《中國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制度》等。
隨著培訓和繼續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與落實,各省也結合地方教育培訓工作實際出台相應的政策,如《廣東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將「公務員的學法情況列為年度考核內容,考核結果作為任用和晉升的依據之一。」江蘇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全省黨政領導幹部、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的意見》規定各級機關公務員每年集中學習法律的時間不得少於40小時。
適用對象
——政府機構的各類培訓教育
包括組織部的黨員培訓、人事部/人事局的公務員培訓、勞動部/勞動局的勞務工培訓、文化局的文化普及培訓、教育局的學歷培訓等。
——有任職資格行業的各類培訓及繼續教育
包括保險從業人員、證券從業人員、財會從業人員、導游、醫師、護士、律師、造價師、評估師等的培訓及繼續教育。
基礎軟體平台
業務基礎軟體平台(LEAP)
LEAP完全遵循J2EE技術體系,基於SOA架構,採用業內領先的服務匯流排技術來掛接信息系統的各類服務和應用,為信息化建設和應用集成提供一個高效、快速的開發平台。做到隨需而變,自由擴展,快速實施,靈活部署,應用集成,架構開放,簡化開發,平台無關,技術無關。
地理信息服務平台(GISP)
與傳統的GIS側重技術相比,GISP更側重於應用導向,它基於GIS但高於GIS,GISP不只是孤立地進行地圖表示,而是基於空間位置分析,實現業務信息的可視化展示、規劃分析和最終的決策支持。
系統整合應用集成門戶(LAIP)
把所有的系統都「裝」進來,LAIP正是我們渴望的那種具備神奇魔力的工具,它具備了良好的部署能力、智能集中式帳戶管理、非依賴應用集成能力、ESB應用集成能力。
資源共享平台(DESP)
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建立區域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信息資源交換體系,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對分散異構電子政務的信息資源系統實現無縫整合,為跨部門應用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環境和服務。
電子政務類
統一數據採集系統(UDAS)
表合一,統一採集;信息集中管理,統一數據分發。UDAS是通過對基礎數據的綜合分析和整合,提供統一的數據採集和錄入界面,以實現信息快速採集、核實與傳遞,做到「一次採集,多方共享」。
街道網格化社區管理信息系統
責任明確、運作規范、監督到位、快捷高效的基層治理模式,實現各級管理機構從粗放式、單一式、運動式向精細化、常態化、長效治理的轉變。
社區校園安全網格化聯防管理系統
系統實現以網格為單位,全方位、全天候的隱患排查,以安委辦統籌指揮、統一分流,聯防小組、辦學機構、專業機構共同參與、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及時發現並有效處理各種校園不安全因素。
「一站式」業務受理系統
進一扇窗,辦百家事,前台一站受理、後台協同處。通過梳理和整合政府內部資源,將原來分「條線」、分行業、分部門受理的業務集中在一個窗口上實現綜合辦理。
6. 互聯網金融與保險業發展
互聯網保險在過去近20年裡經歷了興起、發展以及不斷成熟的過程。我們將這一過程歸納為四個時期,分別包括長達10年之久的萌芽期、突飛猛進的探索期、正在經歷的全面發展期和即將到來的爆發期。
一、萌芽期(1997年-2007年)
1997年底,中國第一個面向保險市場和保險公司內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專業中文網站——互聯網保險公司信息網誕生。2000年8月,太保和平安幾乎同時開通了自己的全國性網站。2000年9月,泰康人壽在北京宣布了「泰康在線」的開通,實現了服務的全程網路化。與此同時,各保險信息網站也不斷涌現。
然而,鑒於當時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整體市場環境尚不成熟,加之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影響,受眾和市場主體對互聯網保險的認識不足,這一階段互聯網保險市場未能實現大規模發展,僅能在有限的范圍內起到企業門戶的資訊作用。隨著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頒布,我國互聯網保險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探索期(2008年-2011年)
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台的興起為中國互聯網市場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伴隨著新的市場發展趨勢,互聯網保險開始出現市場細分。一批以保險中介和保險信息服務為定位的保險網站紛紛涌現。有些網站在風險投資的推動下,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在這個階段,由於互聯網保險公司電子商務保費規模相對較小,電子商務渠道的戰略價值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因此在渠道資源配置方面處於被忽視的邊緣地帶。保險電子商務仍然未能得到各公司決策者的充分重視,缺少切實有力的政策扶持。
三、全面發展期(2012年-2013年)
在這一時期,各保險企業信託官方網站、保險超市、門戶網站、離線商務平台、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等多種方式,開展互聯網業務,逐步探索互聯網業務管理模式。其中,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保險行業也在這一年取得跨越式發展,以萬能險為代表的理財型保險引爆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市場。
互聯網保險絕不僅僅是保險產品的互聯網化,而是對商業模式的全面顛覆,是保險公司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互聯網保險並不是把保險產品放到互聯網上售賣這么簡單,而是要充分挖掘和滿足互聯網金融時代應運而生的保險需求,更多地為互聯網企業、平台、個人提供專業的保險保障服務。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保險行業已摸索出一套相對可控、可靠的體系和經驗,確立起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保險公司進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四、爆發期(未來)
歷經十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正在不斷加深。電子商務、互聯網支付等相關行業的高速發展為保險行業的電商化奠定了產業及用戶基礎,保險電商化時代已經到來。
未來,移動展業凈土掀起互聯網保險新一輪高潮,它將圍繞移動終端開展全方位的保險業務,包括產品銷售、保費支付、移動營銷及客戶維護服務等一系列業務活動。保險業在移動終端的應用可分為四步走:第一是無紙化,將紙質保單轉換為電子保單;第二是智能化,在無紙化基礎上,實現展業、投保等業務簡易、規范操作;第三是客制化,為客戶提供回歸保障本質的高級定製保險產品;第四是打造智能移動保險生態系統,包括高級定製的產品線,也包括打破時間、空間局限的全方位移動服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7. 你知道什麼是「新一代雲電子商務平台系統」么
不知道 求解釋
8. 電子商務應用對金融業產生的影響
影響如下: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為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移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不斷增大,正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其影響如下:
(1)是移動電子商務業務不斷增長。根據《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6月底,我國有6.32億網民,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27億,佔83.4%。手機使用率首次超越傳統個人電腦使用率,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設備。
(2)是移動電子商務激發企業轉型。近年來,我國傳統電子商務交易平台企業紛紛向移動電子商務轉型。淘寶網、京東商城等企業推出了手機客戶端和手機網站,不斷優化用戶體驗。大量中小企業推出自身的移動APP客戶端,有效提高了營銷精準度和促銷力度。
(3)是移動電子商務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首先,移動互聯網具有定位功能,它實現了線下實體店和在線網路店的充分融合,出現了O2O模式,每家實體店或企業都可以在移動互聯網上發布自己的終端應用,實體店主要提供產品展示和體驗功能,解決服務客戶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8)新一代金融保險電子商務平台擴展閱讀:
移動電子商務不僅僅是電子商務從有線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延伸,它更大大豐富了電子商務應用,深刻改變了消費方式和支付模式,並有效滲透到各行各業,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是我國提振內需和培育新興產業的重要途徑。
當然,我國發展移動電子商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面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比如,移動網速慢和資費高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移動電子商務的市場監管體系尚不健全;移動電子商務的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