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子商務公司自建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異同點在哪裡
相同點:都是為了交易中的產品派送問題
不同點:自建物流可以控制服務專質量,提供一些自有屬服務,但是投資很大,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公司具有自建物流的實力。
第三方物流無需投資,按照物流費用直接和他們結算即可,但是服務和失效不能保證,只能看對方公司的運營效率。
2. 電商企業自建物流存在哪些問題
電商企業自建物流面臨抄的問題:
1.資金供應不足
2.物流配送點布局難管理
3.倉庫土地難尋
4.物流人才。。
5.管理方面壓力。。
電商企業與物流企業需要並肩前進。自建物流,雖然能提高競爭力、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業形象。但是因為要分出一份力在物流方面,相對來說電商方面的投入力度就會相應少點。這樣豈不得不償失了。。把物流問題交給第三方,對電商企業來說,既節約成本,又是符合社會分工原則的。盡管自建物流已成為中國B2C電子商務領域的一種趨勢,但是,未來中國B2C電子商務領域的物流不會完全由企業自建物流取代。理念先進、服務完善的第三方物流行業的形成,始終是B2C電子商務企業的期待。
3. 有哪些國內外電子商務企業是開展自建物流配送體系的
亞馬遜,凡客,京東,蘇寧,凡客,當當網,國美等等
為改善國內物專流配送這一供應鏈管屬理上的最大短板,許多大型電子商務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自建物流的做法。其中,京東、1號店等電商的自有物流配送比例達到了70%,對於服務品質和品牌形象的提升作用明顯。
而這些電商有一個共性,就是都已處在電子商務營收總額的最前列。畢竟,自建物流動輒幾十億的投入,不是一般電商所能承受的,像京東商城自建物流時的宣布投入高達100多億元。這種大手筆投入,為大型電商企業進入快消領域,建立了先天性的競爭優勢。
縱觀進軍快消品銷售的1號店、京東、當當、亞馬遜中國等電商巨頭,在快消的品類上已經初具規模,基本涉及了日常消費的絕大部分快消產品,物流任務之重不難想像。現在,1號店、京東商城在發達城市通過一日多送,基本能做到「當天下單、次日到達」的效果,甚至可以當日到達,這能夠大大促進消費者購買快消品的消費慾望。
同時,大型電子商務企業擁有數以千萬計的用戶數量、海量的成交訂單,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攤薄了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的平均成本。
4. 什麼叫電商自建物流社會化
所謂電商自建物流社會化,是指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在電子商務運作過程中,為了高效解決商品的物流配送問題,自己投資建設了物流系統,這個物流系統包括倉儲(配送中心)、車隊、結算系統等,最初主要是服務於自身的電子商務業務,但隨著這套物流系統運作能力的加強,逐步承接其他企業的物流業務,這就是社會化,也可以說,電子商務企業自己投資建設的物流系統,逐步專業化後,轉型為第三方物流企業或專業物流企業。這是我國很多第三方物流企業成長的一般路徑。
我國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從製造業的附屬物流業務轉化過來的,電商自建物流社會化與這樣的物流企業社會化基本相同。
物流社會化還有另一個方面的含義,就是許多製造企業和商貿企業,把過去那種自己從事的產品倉儲和運輸業務逐步剝離出來,外包給專業的物流企業來做,由此達到降低綜合物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的目的。這是在現代這種經營環境下,企業強化核心能力,提升競爭實力的重要途徑。許多電子商務企業可能自己就沒有物流能力,將商品的倉庫、配送等服務外包給專業的物流公司,我們一般稱這種方式為物流業務的社會化。
不管是哪個方面的社會化,都是符合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規律的。
5. 生鮮電商自建物流與合作物流的好處與壞處有
自建物流速度快
合作物流速度慢
6. 電子商務是採用自建物流還是外包物流
這個根據規模而定,通常情況下是只能外包的,但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和資金並且專又一個完屬善的長期規劃,那是可以自建的,但是自建在短期內是虧的,而長期來看,是有益的,因為更快更方便、更好更安全,同時到後期還恩呢該節儉成本
7. 自建物流的電商有哪些
自建物流的電子商務品台有:京東,亞馬遜,天貓超市,蘇寧,國美,唯品會等。
8. 電子商務網站自建物流體系有必要嗎,有什麼優缺點
當然有必要了,只要是生活,只要是公司就存在著物流。建立合理的物流體系,能讓你的公司效益更高,可以為不必要的東西,減少很多的麻煩,少花很多的精力,有更多的時間去多你要做的東西。我就是學物流的!
9. 電子商務該不該自建物流
對於大部分的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並不是明智之舉,外包比自建團隊要更有優勢,自建團隊管理成本實在太高。
首先是物流人員的流動性很大,現在好多大城市都存在民工荒,想要找到穩定的快遞工作人員非常不易。
其次是物流服務有很強的地域性,一個地區一個樣兒。沒有哪一個物流公司在所有的城市都做得非常好的,大家都有各自的「勢力范圍」,如果自建團隊,需要花很多心思和不同城市的人打交道,這個過程非常復雜。而且,電子商務企業不做物流,這樣也避開了與快遞公司的競爭關系,能夠將價格拉到更低。
然而,一些經營規模相當龐大的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是比較特殊的情況,這些企業在國內市場不容易找到一家在服務、速度、費用三者間取得平衡的物流公司。求別人不如求自己,這是自建物流最初的考慮。
國內網購人群習慣於貨到付款,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如果把物流完全交給第三方公司,並要求其處理貨款,存在相當大的風險。堅持「最後一公里」遞送,也有這方面的考慮——自己掌控貨款收支,買家還可以更直觀地地感受到公司提供的優質服務,何樂而不為?
另外,第三方快遞公司物流還存在賬期過長的問題。回籠資金慢,這對要求現金快速流轉的B2C而言是致命的。
對於一家經營規模相當龐大的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對物流的掌控是公司能力的重要表現,從長遠來看,自建一套完備的物流體系是這些公司的趨勢所向。
10. 分析:電商自建物流更有優勢嗎
零售、物流、電子商務,這三個行業的界限日漸模糊,並已經開始跨界融合,功過是非,拭目以待。曾在新浪微博多次述及此問題,主要內容綜合整理如下:
一、關於電商不僅僅為完善供應鏈,並甘冒涉及地方土地財政的諸多風險和降低ROI以完善電商物流基礎設施,選擇超越最後一公里配送來大力投入自建物流原因的分析:
極度缺乏社會化、標准化的第三方/3PL物流,並無法充分滿足並高度匹配電商發展所需成本、速度和用戶體驗的要求;
已有的物流運營多有不規范的內幕及混戰割據、缺乏專業分工和精細化意識,甚至正在搭建自有電商平台,更難以將其收購駕馭並高度整合,無異於與虎謀皮;
內在追求構建垂直領域里的進入門檻和競爭壁壘,特別是不斷完善提升消費者體驗,並可占據微笑曲線型產業鏈的更高位置,沉重擊中了傳統零售主要盈利模式(「金融地產模式」和「飛行加油模式」)的軟肋;
自建物流做大成熟後定會仿效沿襲亞馬遜AMZN的模式路線去對外提供標准化的物流服務,打造新的利潤源泉,並升級為電商生態鏈條的鏈主;
若第二次互聯網泡沫破滅,自建物流及其基礎設施更將是電商的優質凈資產之一,也是風險最小的戰略投資。
二、國內電商目前自建物流的兩大代表模式:
阿里巴巴式,著力打造電商生態鏈條,即做平台型物流,目前的3PL快遞將要麼被整合甚至被逼淪為4PL,要麼轉向直營做自主物流平台同阿里巴巴平台博弈;
京東商城式,即標准化物流,構築垂直領域的競爭堡壘,整合供應鏈,逐步占據微笑曲線型產業鏈的高位,大力擠壓抵消傳統零售天然及後發優勢。
這兩大代表模式共同的前提都是,電商自身內功要好,數據支持、實時信息決策系統、流程優化、快速響應能力等等,正如打鐵先要自身硬,否則無法整合並掌控供應鏈,也就更沒有機會實現電商物流所需的理想化狀態:在限定的時間,以限定的成本,將限定的商品,送達限定的地點,全力滿足用戶不限定的服務需求,創造用戶體驗價值的最大化。
總之,B2C電商的本質是零售,市場發展到現有程度規模同時消費者日益成熟並依賴網購,必然將會從低層次的價格、渠道競爭轉向更高層次的品牌、技術競爭,電商最終主要是依靠進銷差價和增值服務獲得盈利。這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商必須持續強化、優化供應鏈乃至產業鏈管理和整合,以實現物流從成本中心轉化為利潤中心的變革。
特別是大背景是經濟危機,承載線下消費者需求向線上持續大規模轉移的電商拉動物流迅猛繁榮發展,雙方卻又無法達成專業分工並保持發展節奏及匹配要求協同一致的情況下,若電商是1,物流是0且硬要做1,電商便只好自己做1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