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焦虑营销案例

焦虑营销案例

发布时间:2021-12-11 06:26:43

⑴ 很抱歉,“知识付费”真的救不了你的焦虑

知识付费这件事,一直以来的文章都在围绕行业发展在分析,而我这篇则回归到个人需求的角度去重新看待知识付费。

1


知乎live的用户们,也在知乎上开始吊打知乎live,表示自己被收了太多“智商税”,“你在知乎上听过哪些坑爹的live”有着130万的围观量。

可能有人认为我是来黑知识付费的,但恰好相反,我认为知识付费依然有着其价值,同时,我也不认为所有知识付费人群都是在交智商税。

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市场正在回归理性,知识付费的人群至少可以分为两拨。一拨是理性付费人群,而另一波则是情绪性消费人群。

我不认为得到用户的时间,是被其他知识付费的对手争夺过去了,主要原因在于后者情绪性消费人群开始离场,与对手有多厉害无关。

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情绪性付费人群的出现成因。

2

一个人会焦虑,当然会有各种原因,房贷压力、工作压力。但是无论如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主要焦虑来自人际关系而非生存压力,我们早就摆脱了物质匮乏的年代,但是焦虑却依然无处不在,所有原因都在于人际关系。

你焦虑的不是你没钱,而是焦虑你同事、你邻居过的比你好,所以你要更努力的超过他们才能安心。

所以罪魁祸首是微信(没有黑微信的意思)。

没有微信之前,我们父母的生活圈极为狭窄,沟通都需要电话、书信,哪个同学发大财了,哪个邻居去泰国旅游了,都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也是没太大感觉的,因为离得太远,并不知道对方生活到底有多逍遥,因此焦虑感相对今天来说肯定会少很多。

微信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你会看到,原来你高中班上的班长不仅考上了重本,还成功留在了北京金融圈作为明星投资人打拼,每天接触各种高大上的社交场合,什么API、BD、CEO、DAU、ERP、FOUNDER、GQ、H5、IAAS、JD、KPI、MAU、PGC、SKU、UGC、VP这些你听不懂的词像口头禅一样出现在他朋友圈。

而你留在老家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小时候只能仰望他就算了,现在还要继续在朋友圈仰望他高大上的生活,恨得牙痒痒。

当然,班长他过的也并不是很开心,他每天接触着各种同龄的比他牛逼的创业者,亲眼见证他们年纪轻轻就实现了千万身家,当然最厉害的是同道大叔套现两个亿,除此之外他朋友圈还要忍受各种大佬在高尔夫球场、夏威夷潇洒的照片,班长每天在座地铁下班回到自己小出租房的路上心如刀绞,望着海淀15万一平的学区房,这样的日子似乎也没有尽头。

其实你不知道,班长有时候还会刷一下你的朋友圈,嫉妒一下你看上去很平静的生活。

毫无疑问,这类焦虑的人非常渴望抓住些什么。

这时候罗振宇老师来了,他隔着屏幕向你伸出胖乎乎的大手说,“世界末日也没什么好怕的,都跟我来”,于是你和班长都踩上了知识付费的这条船。

3

事实上,这类付费人群都是情绪性消费,他们东张西望,看看这个老师的介绍不错就立即买,看看那个老师也不错也买,从得到到喜马拉雅,他们一路买买买,非常害怕自己一旦错过了哪个老师的讲课,就会错过这一波的机会,患得患失。

而在购买的一瞬间,他们的焦虑消失了。

当然,早期的他们也是勤奋的,上进的,每天鸡血般的准时在上下班收听这些内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自己居然又开始为自己没有准时打开而焦虑。

有一次没打开,就有第二次,久而久之,他们也忘了自己曾经订阅过某个老师的内容。

以上则是这类焦虑人群的普遍现状。

4

对于这部分焦虑人群来说,他们对于知识付费的真正看法其实是投资。

通过投资获取这部分知识,以期待百倍的回报,这当然不可能啊。

通过冷静的分析,以下两点会让他们最终失望。

1)碎片化的知识很难立即解决你具体的实际的问题。碎片化的知识只能帮助你增进对于某些事情的理解,以及交给你一些较为初级简单的方法。

但是从知道到做到,还需要真正亲自实践,但现实中大多数都是懒人,都是通过听某个老师说某件事,然后再加上一些幻想,好像自己也已经完成了一样,于是又急急忙忙的进入到下一条信息流之中。

当然不否认碎片化知识偶尔还是会立即产生帮助,只不过我想说的是绝大多数碎片化知识连同我这篇文章在内都如同鸡汤一样,无法形成系统认识,你是记不住那么多的,能记住一点点就好。

而真正的学习是有系统化学习,你是需要严格记住相当多的内容才能真正理解精髓,碎片内容都不是。

2)形成对世界的深度认知,真的是需要时间的。人的大脑结构没有在这个时代发生变化,你对于某件事拥有不同观点,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积累。

这种积累时间是不可能缩短的,它既需要生活经验的验证,又有来自书本、他人寄予的知识,互相反哺之后才能形成你的看法。

有兴趣的可以再去看看“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个时间是绕不过去的,速成不了。

对于情绪性消费人群而言,他们同样也把知识付费看成了一条速成之路,这种非理性投资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甚至最后还有一部分人会反过来讨伐官方平台,唾弃平台介绍中充满了各种营销包装,罗振宇老师把知识付费说的天花乱坠,说好的世界末日船票呢?为什么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怎么说呢,这件事也需要分两面来看,官方为了宣传自然需要带上非常炫目的营销色彩,但是千人千面,一千人个人看到会产生一千种反应,非理性消费的人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捷径,而理性消费的人则不是。

下面来谈谈,知识付费的理性人群。

5

所以客观来说,短期来看知识付费是一件投资回报率极低的事情,它既不能帮你解决具体问题,也不能帮你立即形成深度的认知。

而理性消费人群则能够看清楚这一点,并且抱着能听一点是一点的心态,要是自己平时太忙,错过什么也无所谓,不需要紧紧抓住每一条内容,他们对于付钱的态度也更接近于提前打赏,对于某个老师的感谢。

而这类人群反而是真正能够有所收获的人群,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焦虑自己患得患失,对于他们来说,有没有知识付费这个风口,他们都在对自己的知识获取,始终进行着终身投资,他们从没有停止过买实体书、买kindle电子书、花钱买视频、听线下讲座、自己写笔记整理,知识付费只不过是多一个途径而已。

简单的说,他们不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老师的观点,信奉不疑,而是常常会去收集不同的看法观点,最后自己再综合自己的经验形成看法。

因此,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曾经投资获得的一堆看上去没用的知识,最后一定会在某天,会帮到他们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他们对于世界的深度认识,也一直都在持续加深。

6

所以说回知识付费,这件事也不是非黑即白。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付费的长期投资者,那么所有平台的知识付费都只是一个渠道,你的投资失误也必然应当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

反之,如果你很少,或者从来就不进行知识投资,那么希望依靠投资这些平台提供的内容一步登天,那么只会让你失望,并且最终加深你的焦虑。

再回到市场环境来看,整个知识付费市场如果是一个阶段性回落状态反而是件好事,市场会自行各取所需。

如果你是因为焦虑而去选择知识付费,那么你最好先观察的是你的焦虑,检查你微妙的人际关系,而不是知识付费。

人活着都是有追求的,只不过向外求得到的只有焦虑,而向内求得到的则是无敌。

关键是,你想要的那个“得到”什么?

作者:“首席发言者”

⑵ 高维打击低维的思想在营销中怎样应用,能否举几个例子

这种高维打击低维的营销,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内容不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载体。《芈月传》电视剧作为火爆的内容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聚集了无数粉丝,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流量集中到一个平台,便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营销维度,将乐视其他产品变现也是水到渠成。内容转化为产品的载体,反过来也进一步加大了剧集的影响力,呈现滚雪球的效应。

第二,用户自动聚焦。企业和用户之间就像原子核与电子,有牢牢的电磁力吸引,不存在其他环节。

第三,流程降维,把一切多余环节砍掉。所以这才有“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多维并举,合而为一。


‍‍答主: 一名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研究十二维空间营销的何牧宸先生。‍‍

⑶ 焦虑营销是虚假宣传吗

这个不属于虚假宣传的,这个应该属于营销策划的一种类型,抓住人们的心理,属于策划的范畴。

⑷ 很多培训机构总是贩卖焦虑低价营销,你觉得新东方存在什么问题

我认为新东方存在着贩卖焦虑、虚假营销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这是很多培训机构共同的一个问题,为了能够尽快的卖出自己的培训课程,一些推销者不惜贩卖焦虑,先通过一些宣传让家长感到焦虑,然后再趁机推销,这样成功率自然会大大增加。我之前就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真是深有体会。

其实家长真的没有必要立即乱投医,孩子只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正常来说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很多家长总是望子成龙,这种心情我们自然也能够理解,但是病急乱投医可能只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而且给孩子报培训机构也应该听从孩子的意见,或者说遵从实际情况来考虑。有时候太多的培训课程只会让孩子倍感压力,甚至会耽误后续的学习,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⑸ 当今网络普遍“贩卖焦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就跟电信诈骗通常总是先说你违法了一个套路,让你处在焦急慌忙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骗钱。

⑹ 焦虑营销怎么避免

学习市场预测,集思广益,分摊压力,用探水针问自己潜意识怎么判断,给几个方案,用探水针两分法选,比如,方案放两边,问好方案在哪里一边就向哪边移动。

⑺ 焦虑营销道不道德

不道德,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⑻ 有哪些产品是因为唤起了用户恐惧的心理而获得销售机会的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引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焦虑,最可怕的是这种焦虑已经转变成了生产力及庞大的销售力。

一、培训行业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我们常见的有英语班、奥数班、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等等。简单的一句话,让所有的学生家长陷入了恐惧与焦虑,他们担心自己家的孩子在教育上输给了其他孩子,于是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孩子送进培训班。

四、保险

朋友圈里,经常有保险人员发这样的广告:有一个人得了癌症,由于没有买保险,看病花光了他所有积蓄,一贫如洗。而另外一个人则因为买了保险,健康出院了。看到这样的广告,人们往往会想,原来保险的作用这么强大。于是,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意愿。

⑼ 人性哪些弱点可用来营销

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营销的方式很多种,也有专门类似的书籍。这里概况一下:
1、从众心理;这个是运用的最多的,广告和营销都会用。
2、贪小利心理;很多的优惠活动,送小礼品都是这个。
3、选择依赖;自己不愿意做选择,会认为自己信任或敬佩的人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4、同情心;
5、拒绝亏欠心理;当对方拒绝你第一次,你再提一个小要求,对方一般不会拒绝,因为他觉得亏欠你的。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深入研究请看专业的书籍。

阅读全文

与焦虑营销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旅游大米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808
运输公司夏季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574
服饰促销活动总结 浏览:289
少儿艺术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3
市场营销的考题 浏览:471
幼儿园中班元旦策划方案 浏览:578
乡镇扶贫产业培训方案 浏览:818
山西爱梦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68
网络销售跟网络营销 浏览:265
市场营销环境及其特征 浏览:462
大学六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25
破冰大会策划方案 浏览:268
小学教师网络培训研修方案 浏览:963
联通上市推广方案 浏览:442
红包裂变推广方案 浏览:967
城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67
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方案表 浏览:23
南昌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浏览:71
天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定位 浏览:363
线下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浏览: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