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ofo摩拜价格战悄然熄火了吗
近期,两家共享单车巨头摩拜和ofo的价格战悄然中止。不少消费者注意到,小黄车ofo已关闭1元月卡购买通道,摩拜单车在北京的骑行月卡折扣也已停止,两家均恢复包月20元、包年240元的价格。
一时间,共享单车遍地开花,骑车出行成了新风尚。
而如今当越来越多人开始习惯出门先找共享单车时,却发现价格悄无声息地涨了起来。
记者登录两家共享单车APP发现,单次使用的价格基本没变,月卡、季卡等长期使用的骑行卡则取消折扣,恢复“原价”。摩拜和ofo月卡均为20元,包含每天2小时的免费骑行时长,超出2小时额外计费;以此类推,季卡60元,半年卡120元,年卡240元。
尽管ofo对外表示,在低价月卡告别舞台之后,会有免费周卡、小额折扣券等活动推出,这次是“优惠方式变化”的调整,但大部分消费者仍难掩心中失落。
对于每天利用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通勤人员来说,20元每月的价格相对于单次骑行以及乘公交等方式更优惠。但对于仅是偶尔使用共享单车的人来说,就要按照自己的使用频率来选择了。
值得关注的是,当共享单车巨头企业开始“收割”时,新入局企业却忙着抢占市场。以哈罗单车为例,目前月卡仅需2元,季卡、半年卡和年卡的价格也仅是摩拜和ofo的一半。
共享单车月卡不再优惠网友怎么看?
从网络调研的情况看,月卡的涨价虽然引发众多网友的吐槽,但也有不少人表示理解,认为收费是正常的商业运营手段。“充了20块钱大半年都没花完,不是有免费骑就是有折扣券,他们从我这儿根本赚不着钱啊。”网友王悦说。
共享单车走网约车老路?
“刚进入市场的时候,企业通过免费骑行、领红包等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目的是培养用户习惯,积累用户数量,同时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共享单车在形成一定用户群体后涨价,属意料之中。“客观来看,共享单车经营企业需要承担车辆耗损、维修和管理等一系列成本,其适当提高骑行价格也可以理解。”
不过,消费者已经开始担心,随着其他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下,摩拜与ofo已经成为巨无霸,一旦形成垄断格局,共享单车的价格会越来越高,最终走向滴滴的局面——共享单车领域是否也会出现一家独大?对此,互联网创投创业平台云投汇分析,与平台模式的滴滴出行不同,共享单车需要购置大量车辆,硬件设施投入大,想做到类似网约车市场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是很难的。
陈音江提醒,当某一两家共享单车企业在竞争中成为行业龙头,无论是市场份额、用户数量、布局城市都占尽优势的时候,消费者相对弱势,合法权益就格外加以重视了。
『贰』 苹果手机和摩拜单车上市,分别采用的是什么新产品上市策略,为什么这样做
苹果手机:未曾营销先造势:往往越是未知的东西即将到来,人们便越是想迫切地知道真相。“好奇害死猫”说的就是这种人的天性,而企业利用好人们这种围观和看热闹的心态,就能让你即使用低成本也能做好宣传。
在苹果迷们盼望苹果手机面世的长达一年多时间里,网上讨论不断,甚至有人自称搞到了苹果手机的设计方案。但直到发布当日,人们最终看到iPhone的真实面目,几乎所有人都猜中了它叫iPhone,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猜中他的造型,更为他的各种性能惊叹。
摩拜单车:摩拜的CEO(胡玮炜)本身是记者出身,她更偏向于利用媒体做公关、讲故事。而ofo的CEO(戴威),他是个骑行爱好者,所以可能更注重体验。
摩拜相对来说产品的体验没有ofo好,所以如果产品本身没有明显优势的话,可以通过公关,将用户的注意力从产品转移至CEO和企业;
如果产品性能的优势比较明显,直接投广告也无妨。加上摩拜单车具有媒体属性,可以选择以公关为主的营销方式,降低营销成本,类似口碑传播;如果没有媒体属性,那就砸钱努力做广告吧。
(2)摩拜营销活动扩展阅读:
营销重点:
诚实守信的原则:
诚实守信又是基本层的道德要求的最基础部分,它是企业经商道德的最重要的品德标准,是其它标准的基础。在我国传统经商实践中,它被奉为至上的律条。
诚实守信当今仍应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把握道德界限的重要基础规则,具体地应当包括产品质量上的诚实,不假冒;广告中要诚实相告;价格上明码实价,叟童无欺;交易中履行合同责任,信守承诺,以及市场调查数据真实等等许多方面。
『叁』 史上最全摩拜红包攻略,帮你实现标配的人生!
这个标题应该没有“白百何出轨内幕爆料”来的劲爆,但却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切身利益挂钩呀!笔者首先声明,本人绝不是摩拜的写手。话说,就算笔者想当摩拜也未必同意嘞!笔者只是混迹在北京生活最底端,挣扎于温饱线上的普普通通的互联网民工而已。今早看到一条北京日报消息:北京地区2017年春季求职期的平均薪酬为9942元,在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薪酬水平中排名第一位。对此,笔者只能呵呵了。。。好了,话不多说转入正题,让笔者带你翱翔于摩拜的红包海洋之中,实现“标配的人生”!
话说,摩拜单车推出骑行红包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为什么用户一直兴趣缺缺,直到最近才有回暖的迹象呢?笔者以为,一是,摩拜的营销不给力,没有彻底引爆用户的兴趣,估计也跟之前与Ofo打免费骑行的策略影响有关。二是,没有一篇引导你拿红包到手软的攻略呀!哈哈,不要打笔者哟,至于画个圈圈什么的,那不是君子所为。话不多说,请看下文:
若你有了摩拜APP,并且也注册实名了,那就打开摩拜APP(前提是打开wifi,数据流量,蓝牙以及GPS),进入APP以后(现在参与活动人数太多,摩拜服务器有些不给力进入缓慢,需要你耐心等一会)点击页面左下方圆点的定位就可以看到附近的红包单车,选择距离最近的,看图:
关于如何提高获得高额红包奖励,摩拜官方的说法是:把单车骑到需求热点地区(如地铁站、商圈、写字楼、大型社区周边等),获得大金额红包的概率越大。还有一个隐藏的条件,骑得时间愈久,得到大金额红包的概率也会提高。笔者的建议:你可以从五环外骑到西单看会不会得到大金额的红包。说得,笔者都想试一试呢。
另外要注意的是摩拜红包车不支持预约,先到先领;骑行红包车2小时内免费,2小时以上按正常收费标准收费;每天只可提现1次,1~5个工作日内到账(笔者测试一般第二天就会到账)。
有人也许会问,摩拜发布红包车难道仅仅是为了拉用户,提高曝光度,营销的一种手段?笔者以为:摩拜单车是通过发动用户来将车辆调配到用车需求旺盛的地铁和商圈区域,这样一来,用户在获得现金奖励的同时,也帮助摩拜单车实现了高效车辆调度,双方实现了共赢!
现在天气渐暖,柳絮纷飞。户外骑红包车的时候可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戴眼镜以及穿外套),多吃维生素C、维生素E能够有效预防柳絮过敏哟!
说了这么多,读者会问跟标题:“实现标配的人生!”沾边不?笔者是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如你骑红包车偶遇到百富美(车祸,英雄救美,帮忙修车等各种场景),然后自行脑补吧!你看笔者在标题上也是用了先问号后感叹号,运气好那就是感叹号,运气不好那就是问号!
Tips:有消息称,红包累计10元方可提现的规则,可能使某些学生为了赚2小时上网费旷课一整天。笔者想说的是家长和学校应该尽到应有的监管职责。
『肆』 ofo与摩拜,在营销和运营策略上,都有哪些心得
1.营销策略:摩拜公关媒体,ofo猛打广告?
罗辑思维罗振宇曾说过类似的话:这是一个网红的时代,企业CEO要打破头奋力成为网红,这能省很多广告费。与ofo创始人戴威相比,媒体人出身的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似乎更深谙“网红之道”,80后美女CEO,从0到100亿,失败了就当做公益,这些“励志”的标签和“感人”的故事,每每见诸于媒体端和社交圈,这给很多人留下摩拜很会搞公关的印象。
所以,当3月7日一篇《为什么ofo投广告,而摩拜却做公关?》的文章横空出生,迅速传遍了公关营销圈,再次引发广告效果几何与公关是否有用的大讨论,不少人津津乐道ofo和摩拜从营销之道上讲到底谁更胜一筹?
当3月21日苹果CEO库克拜访ofo的照片刷爆朋友圈,3月23日摩拜紧接着召开发布会宣布启动颇有噱头的“红包单车”活动,摩拜与ofo的公关大战似乎随时随地都如影相随。以007粉丝们的聪明程度,肯定知道这世界上不可能有公司完全不打广告,也几乎没有公司不做公关。区别只是在于每家公司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每个想用传统广告的形式打动消费者的互联网新兴行业,总是免不了要对消费者和市场进行一番教育。ofo是共享单车领域第一家大规模投放线下广告的公司,自2016年11月起就启动了大规模的广告营销战役,宣传共享经济和骑车出行的环保生活理念。公交站、地铁站台、写字楼电梯间……似乎哪里有骑车人的需要,哪里就有小黄车的广告,确实砸了不少钱。
至于摩拜单车,大家千万别因为创始人胡玮炜和CEO王晓峰频繁上节目、接受各种采访,便误以为摩拜只做公关。实际上,摩拜有在跟进ofo的广告策略,一直都有推广告,包括微博和客户端的信息流广告。不仅如此,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ofo在投放广告后强劲的上升势头,摩拜的大规模广告也在线下全面出街。
至于两家公司还用了哪些营销手段来拉拢消费者,007同时搜索了ofo和摩拜两家公司的微博和微信,可以看到双方都发起了周末免费骑、充值返现等优惠活动,可见无论是重广告还是重公关,增加用户利益,优化用户体验都是一大杀器。然而,007仔细翻看了两家公司的官方微信账号,发现“周末免费骑”和“充值返现”这两大活动都是ofo率先推出之后,摩拜随后大规模跟进。而摩拜简单的跟随策略甚至可以追溯到去年11月份紧随ofo在5月份推出的“给用户买保险”政策上。可见摩拜的跟随策略并不止于广告投放,在营销活动上同样似乎拜了ofo为师?
连文案都要照搬,难道说“模仿”会上瘾吗?
广告和公关,绝不是非黑即白、不可共存的,ofo和摩拜两家公司的战场也从马路和用户们的手机,扩大到了广告和公关上。只是相比之下。摩拜更喜欢让高层出来讲故事创造公关影响力,而ofo的广告规模打得更大、时间打得更早。
分析了那么多,读者们肯定会问了:到底哪种策略更好?
刚召开完发布会的摩拜并没有宣布什么特别利好的消息,而ofo则在库克到访公司的同一天对外宣布日订单已突破1000万,成为继淘宝、滴滴、美团之后,中国第四家日订单过千万的互联网平台。从目前的战果来看,摩拜过度依仗公关做法暂时略输一筹,大打广告的ofo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在这一场战役上,为何公关输给了广告?几位资深业内人士这样回答:
资深媒体人营销人郭先生表示:摩拜的公关营销是以CEO形象及故事为核心,从标题到内容,公关的对象更多的是媒体、投资人;实则对普通骑行者而言,他们不太关心什么情怀和故事,罗永浩的情怀高不高?故事讲的好不好?为什么他的锤子手机卖的并不理想?而且,讲故事讲情怀,一开始大家会觉得新鲜,但时间久了非常容易审美疲劳,同时媒体曝光越多,越容易出错。
88后新媒体小兵骏先生表示:我们这样的年轻消费者非常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要的是自己的骑行感觉是否爽?摩拜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比较重不好骑,《为什么ofo投广告,而摩拜却做公关?》一文也曾推测,摩拜之所以主做公关,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产品体验不佳,所以转而打CEO情怀故事来提升品牌情感,但从长期来看,摩拜的公关对终端用户而言,似乎并不那么奏效。
原GE通用电气中国公关总监李国威表示:企业迅速扩张时期如果有资本支持,大量投广告是合算的,有人说摩拜公关占先,ofo广告猛烈。其实胡玮炜并非像马云那样妙语连珠,听她演讲反而有点着急,真心难为她了...
2.产品用户:摩拜首要考虑自行车本身,ofo以骑行体验为核心。
ofo和摩拜营销策略不同,背后是双方公司理念的迥异,这充分体现在产品和用户层面。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接受采访中说:摩拜首先考虑的是车辆的经久耐用,其次才是骑行的体验。也就是说,为了4年的长使用周期(节省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牺牲掉了部分用户的骑行体验。从智能锁,到GPS定位,摩拜单车噱头十足,
但沉重的车身、不好骑,智能锁不时失灵,也让用户体验变得不那么美好。摩拜对用户的不够重视,还体现在3月19日早上开始很多用户反馈出现充值bug,但截止当天晚上24点,摩拜官方都没有给出具体回应和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时候摩拜的公关怎么突然隐身,令人狐疑!充值出现这么大的bug,押金和支付会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是摩拜牺牲用户体验搞的bug营销”。
从两方官方社交媒体开始运营的时间点及创始人提出“共享单车模式”的记载,ofo其实是中国无桩共享单车领域的原创者,其创始人代戴威一直强调,共享单车是为了解决用户出行的问题,也正因为用户而来,小黄车首先考虑的是用户体验,车辆好骑、舒适度才是最重要的。这从小黄车轻便、座椅高度可调节,三角把手的设计可见一斑。不过此前ofo单车的耐用性一直饱受诟病,最近投放的小黄车越来越多,但是损坏的数量也是同步上升,这一情况也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也许是意识到了产品本身的不足之处,其3月9日最新发布的ofo与700Bike共同研发的新车Curve,强调工匠精神极致体验,甚至承诺不受天气影响,永不爆胎。
截止目前,到底谁是共享单车市场的NO.1?
ofo宣称以52%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是行业的引领者和老大,而摩拜则宣称自己的APP用户注册量和月活是第一,双方的数据公关战不绝于耳。
然而,到底谁家好,用户有话说!为此007于3月18日发起了关于“ofo与摩拜,你对哪家公司的品牌印象更好?”的行业调查投票,截止3月23日投票结果显示:摩拜与ofo的支持率基本持平,ofo略有高出。
可以看出,从产品到用户,ofo和摩拜展开了近乎“肉搏”,但从总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体验来看, 似乎ofo略胜一筹。
3.商业盈利:摩拜暂时还没有考虑盈利,ofo宣布已有盈利20%
据第三方数据预测,未来中国50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市场容量高达5000万辆,这还不包括广阔的农村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市场规模超过几百亿,这也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资本涌入,截止2017年3月,ofo与摩拜两家披露的总融资额达到70亿,其中ofo完成D轮融资4.5亿美金,而摩拜宣布E轮融资1亿美金以上。
对于各界最为关注的商业盈利,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曾说过“如果我们的盈利模式都清晰了,还需要投资者干什么”,震惊整个互联网创投圈;而其最近在接受知名财经作家叶檀的采访时,再一次明确表示:盈利不是目前重点聚焦的方向,目前谈论盈利还太早,现在主要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扩张,同时对于20亿押金去向遮遮掩掩避而不谈。
而对于商业盈利,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曾表示:
目前ofo已经找到了清晰地盈利模式,已经有了20%的净利润,表现最好的城市是已经达到了40%的净利润,今年很有可能实现全面盈利。虽然ofo没有给出具体的计划,但CEO面对媒体的发言已经给出了明确目标。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老先生曾说:经营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后一点。
值得提及的是:自信找到了清晰盈利模式的ofo已经快人一步在上海地区推出“免押金”政策,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便可无需交纳押金使用小黄车。这意味着ofo已经开始从“押金模式”转向推行“信用模式”。此举不禁让人想象摩拜将作何应对。当然,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一句“失败了就当做公益”,无疑会让无数人开始怀疑摩拜在公益道路上是否捎上了押金这一部分?那么,免押金是否会有些困难?
『伍』 拼多多 抖音 摩拜 这些app都是突然间火起来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通过什么宣传推广途径和方式
前几年最火的自媒体软件很多人会说内涵段子、新浪微博,可是在内涵段子因为不知名的原因被封杀后,腾空出现一个以十五秒为主的自我生活为原创的短视抖音腾空出世,直至今日抖音短视频现在牢牢的霸占我们的娱乐生活时间下载量日益壮大,每天的视频播放量更是令人感叹,自然任何一样产品的成功绝不是靠着一时的运气,那么为啥子火山视频、快手等APP就没有抖音这种可怕的统治力呢。
一、抖音所带的吸引力跟沉迷性
1.就抖音来说,渠道信息载体全部为视频,这种展示效果比文字、图片、图文带来的视觉感官更强;另外抖音另一属性就是视频时长较短,但最长的才差不多一分多钟,使用户更为沉迷到里面,不会耗费大家时间。
2,抖音视频多元化,由于是个人原创相对于其他相似视频更加有趣,更加富有吸引力,能够吸引不同阶段的人群。
二、针对性
1.抖音短视频综合平台用户女性占比61.6%,大大高于男性用户占比38.4%,其用户普遍年轻化,35岁以下用户占七成,而且地域分布上,用户分布广泛,78.73%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三线城市。今日头条正是抓住了这一现状,抖音超过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女性用户偏多,用户大多是时间比较空闲。
2.同时广告方面的话,因为抖音的主要用户群体女性为主,所以在用户刷视频大多是一些婚纱摄影,家具,宠物,美妆之类的。自然相对于汽车类的视频出现较少,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三、高效的传播路径 1.在抖音,我们就可以看到广告是有渠道分享路径的,用户可以像分享其他好玩有趣的视频一样推销产品广告,当然这对拍摄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抖音上就可以最大化的借助用户的力量进行传播。
2.当用户在抖音上看到喜欢的视频,就可以通过分享途径与好朋友共享,从而到达一传十,十传百;这个道理一样,自然也很大程度上也增大了对抖音的宣传。 所以单纯的营销方法并不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但如果渠道选择好了,你就是下一个抖音
『陆』 摩拜单车秒杀1元360天是不是真的,怎么秒
是真的,具体秒方法如下:
1、手机上打开应用摩拜单车APP软件。如图所示:内
『柒』 摩拜单车恶意营销你还会用吗
你想用就用啊,谁也管不了
『捌』 摩拜“卖身”15个月,除了变“黄”还经历了什么
新款摩拜单车在多地出现,摩拜标志性的橙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美团黄”。不仅配色改变,新款单车上已经看不到“摩拜”的LOGO,车身上醒目的字样是“美团APP扫码骑行”。焕然一新的设计提醒着不明所以的单车用户们,摩拜单车已经不是以前的摩拜单车了,现在在你眼前的,是美团单车。自2018年4月美团点评正式收购摩拜单车算起,到现在约15个月,“卖身”的摩拜,终于开始失去姓名。
美团点评在年报中写到,美团完成收购摩拜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用户的高频短途运输需要、扩大平台所能触达的消费者群体、收集更多基于位置服务数据并扩大其他服务品类的交叉销售机遇”。也就是说,通过收购摩拜单车,美团点评希望拓展用户群体、创造更多消费机遇。从共享单车行业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小蓝、哈啰、青桔等共享单车品牌骑行价格普遍提高。有业内人士分析,共享单车行业已经从依靠资本进入,低价位疯狂扩张、抢占市场的初级阶段,步入新的精细化管理、谋求盈利、维持生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