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红包营销应该怎么使用
八种红包H5营销玩法:
红包营销①:微信红包
这是红包活动中的经典玩法,直接点击抢红包就有几率获得额度大小不等的现金红包了,也适用于公众号发红包。
红包营销②:裂变红包
这是微信红包的进阶版本,需要将这个红包分享给其他人,这样就可以额外领红包了,裂变红包玩法更加适合拉新吸粉。
红包营销③:答题红包
在抢红包之前设置了答题障碍,增加了活动的可玩性,能够轻松引爆全场。
红包营销④:口令红包
这是微信红包的高级玩法,需要输入正确的口令才能够领红包,非常适合春节、新年这样的日子,企业可以设置“新年快乐”或者是其他的口令,调动节日气氛。
红包营销⑤:高级口令红包
支持一对一口令,一物一码,更加具有针对性。
红包营销⑥:语音红包
需要答对语音口令之后,才能够领取红包,语音口令上可以玩许多花样,比如说正常的口令,稍微难一点的绕口令,或者是比较逗趣的词语句子都可以。
红包营销⑦:流量红包
用流量代替了现金红包,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说不定流量比现金有吸引力多了。
红包营销⑧:VR红包
结合VR场景,设置红包触发点,玩法更加新颖,能够活跃气氛,瞬间点燃活动热度。
红包活动H5优秀案例:
案例一:看晚会,乐答~题,摇红~包
以上案例来自人人秀优秀案例https://rrx.cn/works/183.html
B. 微信红包都有哪些营销引流玩法
微信红包引流方法A:小明是如何通过微信红包一夜成交20w
小明是一个面膜代理,辛辛苦苦推广月收入大概也就1-2w,有一天,他来找我,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推广?我给他设计了一个流程,让他在一夜之间招了60个代理,成交了80w。方案如下:小明建了一个微信群,拉了100个女性好友,发了200元红包,群里一下热闹开了。这时小明说了一句:“你们想不想要更多的红包?想的话把我拉到更多的群好吗?”几轮裂变后,所在群人数总和高达6000人(平均每个粉丝0.7元)。这是小明说了句:“大家好,我是卖面膜的,现在有一些面膜要送,有兴趣的可以加我微信来领哦!”结果有140+的人加他领取面膜(来的都是对面膜感兴趣的),小明把这140人统一再建一个群,开始招代理,他告诉我他那天几乎一宿没睡都在聊,最后招了30个代理,有的囤货多,有的囤货少,一共成交了20w。
以上这个方法至今仍然可以复制,但它存在2个缺陷。
1、“高昂”的红包费用。
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小明一共发出了4000元左右的红包。这对一个草根创业者是不敢做的,处在存活期阶段的企业也很难下决心使用这样的推广方式。但它在化妆品行业的效果确实高过网络竞价。(化妆品投网络竞价怎么说也要上万吧?)
2、高度依赖于群的活跃程度。
随着微信群的普及,群数量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死群”也多了起来。如果此时别人拉你到一个活跃度很低的“死群”,那你的200元红包很可能就打水漂。这也是为什么在方法A中,一开始要新建群的原因。
改良后的作弊方法B:一夜成交200张手绘图,净赚1.8w
小红是一个做手绘图的微商,每张图的制作收费行业平均80-120。她看了方法A之后,来问我有没有更低成本的方法,同时也在考虑万一群不活跃怎么办。我理解她的担忧,稍做了改进。在发完第一轮红包100元后,对大家说:“你们想不想要更多的红包,想的话就自己建一个新群拉我进去,或者把自己的好友拉进来哦!你们先拉,5分钟后开始发红包!”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所有群都是新建的,活跃度最高。这时候,小红对大家说:“我现在发一个5元红包,谁抢的最多,我就单独发个100的给她!但是你们得加我好友,不然到时没法单独发,就作废!”一轮下来,大家能拉的好友也差不多了。当她晚上一共加了300+好友,投放红包金额100+5+100。平均每个粉丝0.6元。
第二种方法适合草根创业者,效果好,推广成本低。同时我也想说,世界上没有真正免费的东西,很多人都陷入了“免费推广”的陷阱,殊不知免费的东西往往效率都是很低的,并且在各个行业中不具有可复制性。
最后要提醒的是,建群时一定要拉女人。因为男人不太可能占这样的便宜。这也是红包推广的局限性所在。
C. 广告营销活动:微信现金红包如何有条件判断后,自己推送发放
1、商户调用接口时,通过指定发送对象以及发送金额的方式发放红包,这样的方式,允许商内户灵活的容应用于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场景。
2、领取到红包后,用户的资金直接进入微信零钱,避免繁复的领奖流程,带给用户微信支付原生的流畅体验。
★微信公众号现金红包领取方法
1,用户收到领取红包消息,根据用户微信版本不同,分为:
a.微信版本在6.1及以上的用户收到企业自身微信号(调用接口时传入appid对应的商户号)下发领取消息;如果用户未关注微信号,那么会收到由“服务通知”下发的消息。
b.微信版本在6.1以下的用户仍按原流程收取消息:由微信红包公众号下发领取消息。
2,然后点击领取消息,拆红包即可。
D. 微信营销有哪些成功案例
微信营销案例有很多,今天给大家说一下经典的五大案例
案例一、天猫
非主流
你以为红包是那么好拿的,你以为自己真的是喵星人还是未知生物,在微信开通公众账号指出,天猫的微信就让人各种匪夷所思,尽管我们不是猫,也要对喵星人说一声“高”,实在是“高”。
来到外星球,你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恶搞版神秘之旅,你最期待看到的当然是“红包”。但是想要得到它,你就得经历这个星球上的层层考验。比如看图答出品牌名称,这可相当有难度。天猫告诉我们,非主流有时也是营销的法宝。
案例二、星巴克
音乐**微信
把微信做的有创意,微信就会有生命力!微信的功能已经强大到我们无法直视,除了恢复关键词还有回复表情的。
这就是星巴克音乐营销,直觉刺激你的听觉!通过搜索星巴克微信账号或者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发送表情图片来表达此时的心情,星巴克微信则根据不同的表情图片选择《自然醒》专辑中的相关音乐给予回应。
这种用表情说话正是星巴克的卖点所在。只是笔者一直不明白表情区分是全智能的,还是人工服务呢?
案例三、1号店
游戏式营销
1号店在微信当中推出了“你画我猜”活动,活动方式是用户通过关注1号店的微信账号,每天1号店就会**一张图片给订阅用户,然后,用户可以会发答案来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来。如果猜中图片答案并且在所规定的名额范围内的就可以获得奖品。
其实“你画我猜”的概念是来自于火爆的App游戏Draw Something,并非1号店自主研发,只是1号店首次把游戏的形式结合到微信活动推广中来。
案例四、南航
服务式营销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总信息师胡臣杰曾表示:“对今天的南航而言,微信的重要程度,等同于15年前南航做网站!”也正是由于对微信的重视,如今微信已经跟网站、短信、手机App、呼叫中心,一并成为南航五大服务平台。
对于微信的看法,胡臣杰表示“在南航看来,微信承载着沟通的使命,而非营销”。早在2013年1月30日,南航微信发布第一个版本,就在国内首创推出微信值机服务。随着功能的不断开发完善,机票预订、办理登机牌、航班动态查询、里程查询与兑换、出行指南、城市天气查询、机票验真,等等这些通过其他渠道能够享受到的服务,用户都可通过与南航微信公众平台互动来实现。
案例五、小米
客服营销9:100万
新媒体营销怎么会少了小米的身影?“9:100万”的粉丝管理模式,据了解,小米手机的微信帐号后台客服人员有9名,这9名员工最大的工作时每天回复100万粉丝的留言。每天早上,当9名小米微信运营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打开小米手机的微信帐号后台,看到后天用户的留言,他们一天的工作也就开始了。
其实小米自己开发的微信后台可以自动抓取关键词回复,但小米微信的客服人员还是会进行一对一的回复,小米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的提升了用户的品牌忠诚度。相较于在微信上开个淘宝店,对于类似小米这样的品牌微信用户来说,做客服显然比卖掉一两部手机更让人期待。
当然,除了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微信做客服也给小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黎万强表示,微信同样使得小米的营销、CRM成本开始降低,过去小米做活动通常会群发短信,100万条短信发出去,就是4万块钱的成本,微信做客服的作用可见一斑。
E. 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有哪些,让我借鉴一下哈
支付宝
案例名称:支付宝锦鲤营销
时间:2018年10月
简介:支付宝在微博发起了一个抽奖活动 ,要抽取一位幸运儿,获得全球免单大礼包,礼包里包括海内海外数百名商家的礼品。
这些定位于目标消费群体的营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消费体验,此外,还强化了品牌形象,让顾客听到“主人”这两个字,就想到三只松鼠。
F. 谈谈你知道的热点营销案例,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1、支付宝敬业福
这两年,过年有了不一样的玩法,那就是抢红包。在此次红包大战中,支付宝无疑抢占了风头。要知道,人家可是喊出了,集齐五福平分2.15亿,这可是真金白银啊!然而人们咻咻了一晚上,最终却发现,原来敬业福是个稀罕物。据说淘宝都卖到了1000元。最后随着最终的红包结束,人们发现集齐五福的不过才领到272元,实在是坑爹啊!而事实上,这样的活动早已被玩烂了。支付宝拿到网上却有引起几亿人上当,支付宝估计早已乐开了花。
2、”中国第一网红”——papi酱
目前公众谈论最热的话题应该就是papi酱了,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papi酱的发展可谓是“坐上火箭”了。前段时间,papi酱开启了“网红+电商”模式,papi酱在公号发布新一期名为“papi酱的影评系列视频又来啦!我把《魔兽》给看了!!!”的视频,并在文章末尾,打起了小广告:“papi同款寡妇公会T恤,可在某宝店铺搜索“papi酱心智造”,”当晚18:30,“papi酱心智造”的3款魔兽主题印花短袖T恤正式开卖,每款定价99件,限量99件,在36分钟之后全部售罄。城会玩啊! 3、你喜欢益达的新风格吗?
*回答来源链接:https://zhuanlan.hu.com/p/28451682
以上就是《谈谈你知道的热点营销案例,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G. 有什么好的微信营销的案例吗
可以关注“咪蒙”的营销案例,非常经典,优就业小编表示大写的服!
H. 关系营销案例有哪些
早在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 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 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大陆 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 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 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差异,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 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 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 片,睡得香”。
产品名称和广告信息都在清晰地传达产品概念。“白加黑——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是一例非常经典的关系营销案例。如今, 这则经典的营销案例仍值得我们去牢记,去发掘。微信红包据微信春节期间公布的官方数据称:除夕至大年初一下午4点,两天内参 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
但这不是问题 的关键,或者说不是那个真正让马云和其他互联网公司警惕的威胁——得到红 包只是一时的兴奋,而借助这波抢红包的热度让大批用户绑定微信支付所带 来的后续效应和影响,才是此次社交的最大红利。微信红包的意图非常明确,要想提现红包金额或发出红包,就必须通过绑 定银行卡来完成,这无疑直接鼓动用户体验微信支付,而一旦微信支付的规模 形成,未来,微信在手游、电商甚至互联网个人理财上也将逐步打开。
通过这一个活动,就能迈过整个商业布局的第一道槛,由此看来,“抢红 包”的价值不可估量。可口可乐歌词瓶或许是因为2013年的昵称瓶夏日战役给可口可乐的销量带来了 20%的增 长,或许是因为在瓶子上做文章的确很有感觉。总之,歌词瓶就这么登场了。有了之前昵称瓶的经验,可口可乐对这次歌词瓶的推广可谓是轻车熟路:针对意见领袖进行定制化产品投放,利用明星效应,KOL在社交网络上的活跃 度和影响力,制造信息高点,然后再通过社交媒体引发活跃粉丝的跟进,进而 利用社交媒体的扩散作用影响到更多普通消费者。
同时,可口可乐官方微博也时常发布跟歌词瓶相关的内容,如让粉丝说出 自己最喜欢的歌手的一句歌词,根据文字描述猜歌曲等。直到5月19日,可 口可乐官方微博放出一组图片,宣布歌词瓶正式上市。阿迪达斯世界杯营销,最后赢才是真的赢俗话说得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世界杯开赛前,被耐克“搏上一切” 压得喘不过气的阿迪达斯,随着赛事的深人,借助微博平台执行的实时营销扳 回一城,甚至到最后已压过耐克的风头。
每一条带有“成皇或败寇”(all in or nothing)标签的微博,每一张紧贴赛 事看点的海报以及每一句简单有力的创意文案,在长达一个月的战役中,老练 的阿迪诠释了营销“持久战”所必需的低调奢华——可能过程中并没有绚丽的 高潮和刻意的爆点,但却有着一步步走下来的扎实根基。
许多年后,当翻出这些海报和文案,回想起曾经比赛的点滴细节,谁又能 不喜欢呢?西门子,“不想洗碗”创意秀如果有人主动愿意洗碗,那么他也真是冒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了——调查显 示,在“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中不想洗碗的人数占到了 90%以上。
为了推销自己的洗碗机,西门子瞄准了这一消费者痛点,以一个微博小号 为导火索,进而引爆话题,激活每个人心底那股“我不想洗碗”的情结,同时 借助社交平台扩大和延伸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拓展产品认知度的目的。一句戳中心底的话配合低门槛的参与方式,激发了受众的热情和参与度, 造就了出乎意料的传播效果——不到两周时间,媒体总曝光量过亿,微博转发 过10万次,评论过5万次,微信阅读量接近8万次。
还有安利产品。
I. 抢红包让春节没有年味,应该举什么例子来证明辩论赛要用,急!好就采纳,其他都会感谢!
春节将近,年味越来越浓。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这种浓浓的年味也蔓延到了各大互联网电商和手机应用之中。在这其中,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当属花样繁多的抢红包。
从2015年春节抢红包横空出世以来,抢红包几乎成为每一个节日的固定节目:春节抢、元宵节抢、八月十五抢、圣诞节抢、元旦抢……大家从年头抢到年尾。不少年青人甚至已经逐渐开始把抢红包作为联络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建立一个聊天群组,大家一起发红包、抢红包,玩得不亦乐乎。不少商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抓住机遇和电视台通力合作,在电视节目播放的不同时段随机放出红包让观众“摇一摇”。
虽然说发红包的交流方式和营销方式不可厚非,但春节作为一个全家团圆的重要节日,用抱着手机不撒手的方式过春节却实在不应该。
我们不应该把亲情的交流托付给红包。以往,春节长辈给晚辈发红包,实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期许之爱。这份爱中,既有晚辈对长辈的敬重之意,也有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意。作为一种代际间的爱的表达,红包逐渐成为春节的一个礼节。然而,网络“抢红包”却在消费红包作为春节的一个文化符号的内涵,把“红包”变为一种娱乐方式,引导人们通过互相发红包、收红包来进行交际,把人们正常的社交活动金钱化、庸俗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不应该因为红包冷落了家人。不同时段抢红包虽然让电视台的收视率有了保证,但是却也让人们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气氛:吃饭时抢红包、聊天时抢红包,拿着自己的手机抢红包,借过父母的手机抢红包。这样疯狂的“抢红包”已经让人们把注意力游离到了亲情之外和春节的意义之外,把一家人欢度春节的喜悦寄托在抢到一个红包的运气上。一旦抢到红包就兴高采烈,如果抢不到红包则垂头丧气。作为华夏儿女的团圆节,春节本应该是一家人回忆往昔、畅想明日的温馨节日,而在抢红包的冲击下,它却沦落为一场营销大战的噱头、开始为商业活动站台,这实在令人唏嘘。
非但如此,根据媒体报道,每到春节利用各色电子红包进行网络诈骗的骗子也活跃起来,很多用户一不小心就会堕入形形色色的“红包陷阱”,更有甚者,居然利用某些社交软件发红包的功能组织起了赌博活动。这些案例都警示我们,对于“抢红包”必须适可而止,既要用之有度,更要遵纪守法,不能让春节沦落为“抢红包”节,让浓浓的年味在抢红包的疯狂中越来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