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黄石公园有什么特色好玩的么
黄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17公顷,主要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回和爱达荷州。黄石答公园分五个区:西北的猛犸象温泉区以石灰石台阶为主,故也称热台阶区;东北为罗斯福区,仍保留着老西部景观;中间为峡谷区,可观赏黄石大峡谷和瀑布;东南为黄石湖区,主要是湖光山色;西及西南为间歇喷泉区,遍布间歇泉、温泉、蒸气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
该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它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公园内的森林占全美国森林总面积的90%左右,水面占10%左右。有超过10,000温泉和300多个间歇泉。拥有290多个瀑布。园内有黄石湖、黄石河、峡谷、瀑布及温泉等景观,是一个负有盛名的游览胜地。园内有野生动物7种有蹄类动物,2种熊和67种其他哺乳动物,322种鸟类,18种鱼类和跨境的灰狼。有超过1100种原生植物,200余种外来植物和超过400种喜温微生物。
黄石国家公园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园内交通方便,环山公路长达500多公里,将各景区的主要景点联在一起,徒步路径达1500多公里。
『贰』 美国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是一个负有盛名的游览胜地。20世纪初,一位美国探险家曾经这样形容黄石公园:“在不同的国家里,无论风光、植被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大地母亲总是那样熟悉、亲切、永恒不变。可是在这里,大地的变化太大了,仿佛这是一片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地方。……地球仿佛在这里考验着自己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它是地热活动的温床,有一万多个地热风貌特征;落基山脉给这片领地创造了无数秀丽的山峦、河流、瀑布、峡谷,其石灰岩的结构又让大地添上美丽多姿的颜色;无数的野生动物赋于它生生不息的生命,这里是怀俄明兽群的故乡,也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陆地最大的、种类最繁多的哺乳动物栖息地。
组图(20张)
黄石国家公园占地8956平方公里,位于美国西部爱达荷、蒙大拿、怀俄明三个州交界的北落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绝大部分在怀俄明的西北部。公园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园内最高峰为华许布恩峰,海拔3550米,园内的森林占全园总面积的90%左右,水面占10%左右。园内最大的湖是黄石湖,最大的河流是黄石河。此外,园内还有峡谷、瀑布、温泉及间歇喷泉等。另外,在这多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如灰熊、狼、麋鹿和野牛等,无疑也是黄石公园的一大特色。
黄石公园独特的自然风光显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力。6000万年以来,黄石地区多次发生的火山爆发,构成了21世纪海拔2000多米的熔岩高原,加上 3次冰川运动,留下了山谷、瀑布、湖泊以及成群的温泉和喷泉。大自然用水、火、冰、风在这里精雕细琢,安排了迷人的景色。要游山,东、西、北三面,山峰起伏崎岖,山山之间有峡谷,道路坎坷,山岩嶙峋;要逛水,河、湖、溪、泉、塘,大小瀑布,应有尽有,有的从云端直泻而下,有的自山谷奔流而出,有的从地下涌现;要看动物,有水禽、飞禽及野生的哺乳动物--麋鹿、黑熊、驼鹿和大角羊。经资料证实,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所。
『叁』 美国黄石公园的历史。。。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简称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8956平方公里。这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但因美国探险家路易斯与克拉克的发掘,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它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目录
黄石时间史
历史沿革
重要事件
地理地质狮群喷泉
热喷泉
黄石大峡谷
森林资源森林特征
特色生态
1988年森林大火
动物资源动物种类
典型动物
黄石火山简介
喷发周期
相关言论
地面膨胀
形成原因
发生过程
其他相关
英文介绍
访客资讯黄石时间史
历史沿革
重要事件
地理地质 狮群喷泉
热喷泉
黄石大峡谷
森林资源 森林特征
特色生态
1988年森林大火
动物资源 动物种类
典型动物
黄石火山 简介
喷发周期
相关言论
地面膨胀
形成原因发生过程其他相关英文介绍访客资讯展开 简介 黄石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1]地处素有号称"美洲脊梁"的落基山脉,是美国国家公园,位于美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西部北落基山和中落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绝大部分在怀俄明州的西北部。海拔2134-2438米,面积8956平方公里。它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园内交通方便,环山公路长达500多公里,将各景区的主要景点联在一起,徒步路径1500多公里。 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最大的国家公园。黄石公园总面积8956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怀俄明州西北部,有一部分伸展到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共有东、南、西、北及东北5个入口处。黄石公园分五个区:西北的马默斯温泉区以石灰石台阶为主,故也称热台阶区;东北为罗斯福区,仍保留着老西部景观;中间为峡谷区,可观赏黄石大峡谷和瀑布;东南为黄石湖区,主要是湖光山色;西及西南为间歇喷泉区,遍布间歇喷泉、温泉、蒸气、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 [2][3]园内高度从北方入口(蒙大拿州的伽德纳(Gardiner))的5,314英尺(1,620米)上升到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东南方最高点的鹰峰(Eagle Peak)的11,358英尺(3,462米)。在黄石公园广博的天然森林中有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集中地带,全球一半以上的间歇泉都在这里。这些地热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存在的证据。黄石公园还是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栖息着北美水野牛、灰狼、棕熊、驼鹿、麋鹿、巨角岩羊、羚羊、羚牛等野生动物。黄石公园以熊为其象征。园内大约有200多只黑熊,100多只灰熊,250多只狼。 黄石河、黄石湖纵贯其中,有峡谷、瀑布、温泉以及间歇喷泉等,景色秀丽,引人入胜。其中尤以每小时喷水一次的“老忠实泉”最著名。园内森林茂密,还牧养了一些残存的野生动物如美洲野牛等,供人观赏。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 自从1872年黄石公园创办以来,已有六千多万人来此观光。由于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所以我们所获得的感受的大自然也就丰富多彩,各不相同。 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公园,发现于1807年秋天。根据1872年3月1日的美国国会法案,黄石公园“为了人民的利益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同时也是“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破坏”。 在辽阔的怀俄明州自然森林区内,黄石国家公园占地约9000公顷。在那里可以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地热现象,同时还有3000多眼间歇泉,喷气孔和温泉。黄石国家公园还以拥有灰熊,狼,野牛和麋鹿(不同于中国麋鹿。)等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 最初吸引人们的兴趣并使黄石成为国家公园的显著特征是地质方面的地热现象,这里拥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的间歇泉和温泉、彩色的黄石河大峡谷、化石森林,以及黄石湖。 根据这里的文化遗迹可以判断黄石公园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12000年前。更近的历史可以从这里的历史建筑,以及各个时期保存下来的公园管理人员和游人的公用设施看出来。公园99%的面积都尚未开发,从而大量的生物种类得以繁衍,这里拥有陆地上最大数量的,种类也最多的哺乳动物。
黄石国家公园(20张)黄石公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荒野,是保存于美国48个州中少有的大面积自然环境之一,在这里,你可以感受自然。六、七、八月是参观的高峰时期,公园为了保护游人的安全、保护各种自然文化遗产,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 黄石国家公园是全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1978年最早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公园的主体部分位于怀俄明州的西北角,部分延伸到蒙大拿州西南部以及爱达荷州的东部。面积为7988平方千米(注:此为《国家公园探索之旅丛书—美国国家公园》一书数据;而2002/6期《人与自然》画册数据为2219833英亩;网的数据为3400平方英里)。 黄石公园,这个冰火磨砺的世界、犬牙交错的幻境,诞生于近两百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全境99%尚未开发,这是一片广袤而洁净的原始自然区,分布在落基山脉最高峰,丰沛的雨水使这里成为美国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在这个平均高度为8000英尺的开阔火成岩高原上,有山峦、石林、冲蚀熔岩流和黑曜岩山等地质奇观。 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公园。它就像中国的长城一样,是外国游客必游之处。它以保持自然环境的本色而著称于世。 黄石国家公园内的另一景观是黄石河,它由黄石峡谷汹涌而出,贯穿整个黄石公园到达蒙大拿州境内。黄石河将山脉切穿而创造了神奇的黄石大峡谷。在阳光下,两峡壁的颜色从橙黄过渡到橘红,仿佛是两条曲折的彩带。由于公园地势高,黄石河及其支流深深地切入峡谷,形成许多激瀑布,蔚为壮观。
编辑本段黄石时间史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自然遗产,197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石国家公园占地8956平方公里,位于怀俄明州的大片原始森林中。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峡谷、瀑布、湖泊、间歇泉和温泉。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如灰熊、狼、麋鹿和野牛等。黄石公园建于1872年,是美国的第1个国家公园。 1872年3月1日,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它位于美国西部爱达荷、蒙大拿、怀俄明三个州交界的北落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绝大部分在怀俄明的西北部。园内最高峰为华许布恩峰,海拔3550米。公园内的森林占全园总面积的90%左右,水面占10%左右。园内最大的湖是黄石湖,最大的河流是黄石河。此外,园内还有峡谷、瀑布、温泉及间歇喷泉等,是一个负有盛名的游览胜地。 黄石公园以保持自然风光而著称于世。6000万年以来,黄石地区多次发生的火山爆发,构成了现在海拔2000多米的熔岩高原,加上 3次冰川运动,留下了山谷、瀑布、湖泊以及成群的温泉和喷泉。大自然用水、火、冰、风在这里精雕细琢,安排了迷人的景色。要游山,东、西、北三面,山峰起伏崎岖,山山之间有峡谷,道路坎坷,山岩嶙峋;要逛水,河、湖、溪、泉、塘,大小瀑布,应有尽有,有的从云端直泻而下,有的自山谷奔流而出,有的从地下涌现;要看动物,有水禽、飞禽及野生的哺乳动物--麋鹿、黑熊、驼鹿和大角羊。据说,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所。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早在十九世纪初,肖肖尼人和其他印第安人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狩猎甚或星散地居住。那时,他们过的是一种极端贫困的生活。1806年,约翰·科尔特(John Colter)成为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第一位到这里进行勘探的白人。他所做的兴高采烈的报道,很快就吸引了一批批狩猎者和探矿者,他们纷至沓来,步其后尘。1859年,传奇人物吉姆·布里杰(Jim Bridge)率领着第一支政府授权的探险队进入黄石探险。 1870年,人类对黄石的一次最重大的造访——一个叫“沃什伯恩—兰福德—多恩”的探险行动开始了。黄石公园的别名“老忠实泉”(“Old Faithful”)就是这支探险队的人给起的。在这支探险队中,出了一位心甘情愿为黄石公园献身的N.P.兰福德先生(N.P.Langford)。在黄石公园开办之初,他义务担任了公园首任负责人,工作了五年,分文未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名字是法官科尼利厄斯·赫奇斯(Judge CorneliusHedges),他的声望来自那个由他首先提出的“这片土地应该是属于这个新兴国家全体人民的国宝”这一革命性倡议。 1871年,一支国家地质勘探队开始对黄石进行正式的勘察。这支以著名的地质学家F.V.海登(F.V.Hayden)为领队的勘察队,也发表声明支持法官科尼利厄斯·赫奇斯的提议。F.V.海登也曾是1859年那支由吉姆·布里杰率领的政府探险队的成员。随后,一场影响极广、声势浩大的反对运动爆发了,万幸的是,尽管反对者甚嚣尘上,这个将这片公共土地交到联邦政府手中的议案,最终还是令人难以置信地在当年被提了出来,并且在后来获得了通过。那是1872年的3月1日,根据美国国会法案所述:“为了人民的利益,黄石公园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同时也是“为了使它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淀物,自然的奇观和风景,以及其它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被破坏。”当时的总统尤利塞斯·格兰特(Ulysses S.Grant)在提案上签了字。至此,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就这样诞生了。
编辑本段重要事件
197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N (I) (II) (III) (I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届会议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9届会议报告。1995年列入《受到威胁的世界遗产名录》。英文名称: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编号: 712-002 。 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为濒危遗产所提出的理由是: 1.公园东北边界外4千米处,计划采矿,将影响威胁公园。 2.违规引入非本地物种——湖生红点鲑鱼与本地的刺喉鲑鱼竞争。 3.道路建设与游人压力。 4.野牛的普鲁氏菌病可能危害周边地区的家畜。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1995年2月28日请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干预阻止采矿的信中,对黄石公园在采矿威胁之外,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其他威胁也有更为详细的描述: 在公园外围潜在的地热开采和其他地下水钻探正威胁着公园举世闻名的地热资源。 伐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筑路、采矿、民宅建筑和新的居民聚集点持续侵犯着公园周围的敏感的荒野和重要的野生动物生境,而公园的健康和完整性依赖于此。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日益增加的人与熊的冲突危害了已经受威胁的灰熊。 在公园中可随处漫游的野牛,如果跨越公园边界通常遭到屠杀。 非法引入湖泊鲑鱼威胁了黄石原有的刺喉鲑鱼,而后者正是灰熊、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重要的食物资源。 在离黄石的东北边界仅几英里的上游地区有一巨大的废物堆积,尽管进行了几次清污尝试,但仍不停地向SodaButte溪流中渗溶重金属和酸污染物。 一年四季不断增加的参观和考察产生了过于拥挤的问题,打扰了野生动物。 黄石公园正式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迫使克林顿政府做出史无前例的决定,即用联邦财产与金矿公司拥有的财产进行交换来阻止采矿。克林顿政府于1996年以6500万美元收购了计划采矿的私人土地,有效地解除金矿对黄石国家公园的威胁。其他有关治理对黄石公园构成威胁的报告也已上缴到世界遗产委员会,其中包括临时野牛管理计划,成立国家/联邦临时急救委员会以及在解决其他问题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的“大黄石国家公园普鲁氏菌病委员会”等。但黄石国家公园一直到2003年6月仍旧没有从清单中去掉,是因为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除了反对采矿提案的成功之外,其他所提到的各种威胁至今仍在持续。 世界遗产委员会有关将黄石国家公园列人《濒危世界遗产清单》的决定,推动了非政府组织寻求国际支持阻止采矿的斗争。它第一次提供了一种途径,使得科学专长可被引导并为民众所共享。它将美国的主要联邦机构也卷入公众场合,使他们不得不对金矿的提案有所表态。所取得的成功,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来主动关注世界遗产的生存状态问题。 在2003年7月召开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于1988年大火使黄石公园总面积的36%受毁,最后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后,黄石国家公园才从《濒危世界遗产清单》上被有条件除名。
编辑本段地理地质
狮群喷泉
黄石国家公园自然景观分为五大区,即玛默区、罗斯福区、峡谷区、间歇泉区和湖泊区。五个景区各具特色,但有—个共同的特色——地热奇观。黄石国家 黄石国家公园城堡间歇泉
公园内有温泉3000处,其中间歇泉300处,许多喷水高度超过100英尺,“狮群喷泉”由4个喷泉组成,水柱喷出前发出像狮吼的声音,接着水柱射向空中;“蓝宝石喷泉”水色碧蓝;最著名的“老忠实泉”因很有规律地喷水而得名。从它被发现到现在的100多年间,每隔33—93分钟喷发一次,每次喷发持续四五分钟,水柱高40多米,从不间断。园内道路总长500多英里,小径总长1000多英里,黄石湖、肖肖尼湖、斯内克河和黄石河分布其间。公园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顿、塔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国有森林环绕。黄石公园它那由水与火锤炼而成的大地原始景观被人们称为“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壮观的美景”,描述成“已超乎人类艺术所能达到的极限”。
热喷泉
正如人们所熟知,黄石以数量繁多的热喷泉、大小间歇喷泉地貌、绚丽多彩的高山、岩石、峡谷、河流,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闻名于世。这是地热活动的温床,有一万多个地热风貌特征;落基山脉给这片领地创造了无数秀丽的山峦、河流、瀑布、峡谷,其石灰岩的结构又让大地添上美丽多姿的颜色;无数的野生动物赋于它生生不息的生命,这里是怀俄明兽群的故乡,也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陆地最大的、种类最繁多的哺乳动物栖息地。 20世纪初,一位美国探险家曾经这样形容黄石公园:“在不同的国家里,无论风光、植被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大地母亲总是那样熟悉、亲切、永恒不变。可是在这里,大地的变化太大了,仿佛这是一片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地方。……地球仿佛在这里考验着自己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黄石公园的地热景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你无法不为眼前所见的奇观所震撼。数以千计的沸泉和池水碧蓝的大湖深潭波涛汹涌,山声鼎沸,仿佛一炉烈焰正在熊熊燃烧。上百个间歇泉喷射着沸腾的水柱,冒着滚滚蒸汽,好似倒转的瀑布,它们从火热而黑暗的地下世界不时喷涌而出。一些间歇泉的水柱气势磅礴,像参天大树,其直径从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有45米至90米。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在这样的高度上持续数分钟,有的可持续将近一个小时。 黄石公园的热喷泉为世界之最,人们统计出有3000多处温泉、泥泉和300多个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尤其是间歇泉,更是黄石的骄傲。因为全世界其他地方所有的间歇泉加起来,其总数还不及一个黄石公园来得多。在冰岛、新西兰、日本、喜马拉雅、南美洲以及其他许多火山地区也都有间歇泉的发现,然而只有在冰岛、新西兰和这座公园里,间歇泉才展现出它们最为恢宏的气势和最为壮丽的风采。在这三个著名的地区中,无论从间歇泉的数量上,还是从它们的规模上,黄石公园的间歇泉都当仁不让地拔取头筹。 科学家们发现:就在黄石地表以下较浅的地方,热流和熔岩活动极为活跃。3300米的地下深层熔岩为热泉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网络的熔岩暖化了地下的泉水,泉水从地表裂缝流出、渗出或喷出,这便是我们看到的温泉和热泉。 黄石公园地形基本呈一种凹形,冬季降雪极多,提供了它丰富的地下水源。地上的水很容易流人和渗进地里,最后流到温度远超过沸点的地底深处,受到地热持续的加温由冷转热,沸腾后化为蒸汽。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蒸汽要找一条出路。如果蒸汽给往下流的流水堵住了,水的质量使蒸汽不能逸出空隙。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蒸汽的压力不断增大、热度不断加高,最终挟着泉水喷涌而出,这就形成了间歇泉。典型间歇泉快要喷发时,我们能看见水先从小洞里流出,或者发现水流量突然增加,接着,从地底深处传来轰轰雷鸣,这就表示蒸汽突破了水的阻碍。然后,我们会看见喷口的水柱被水蒸气抛升起来,时间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在水柱喷出的同时及之后一段时间,我们还能听到水蒸气隆隆的轰鸣,仿佛宣泄着内心的兴奋。最后,地下的压力解除,水蒸气喷射的力量也消失了,于是水再开始注满喷口,阻塞水蒸气的出路,酝酿下一次的喷发。 无论形状怎样,无论大小怎样,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也无论天气条件如何,所有间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实地一会腾起,一会沉落,仿佛跳着有节奏的舞蹈。这是造物主所栽培的最奇特的花朵,它们一年四季盛开,从不感到厌倦与疲惫。 这些“花朵”密集的地域,我们一般称之为间歇泉盆地,它们大多是一些位于中央高原上的开阔谷地。当那些较大的火山停止燃烧之后,冰川的刨蚀作用造就了这些谷地。这些谷地可以被视为大自然的实验室和厨房,在这数千个“烧瓶”和“锅灶”中,我们看到大自然像一个熟练的化学家或者厨师,将火、水、气体以及无数种矿物质混合在一起,她烹饪整个山峦,烧烤山崖,诺大的黄石公园,处处在它的高超手艺下冒着炊烟。
黄石大峡谷
黄石大峡谷位于钓鱼桥和高塔之间,由黄石湖流出的河水,流经大约3 8公里地带所造成的险峻峡谷,就通称为黄石大峡谷。这里是黄石公园最壮丽、最华美的景色 97公里长的黄石河是“美国境内惟一没有水坝的河流”。在这里,河水陡然变急,冲开四溅的水花,形成两道壮丽的瀑布,轰鸣着泄人大峡谷。这两个瀑布一个有130米高,这是上瀑布;另一个有100米高,称为下瀑布。 黄石河水贯穿火山岩石,长期的强力冲蚀,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黄石大峡谷,峡谷格外险峻,动人心魄,深度达到60米,宽200米,长约32公里。这一段著名的河段,对于前来观赏的人来说,最引人必胜的既不是峡谷的深度和形状,也不是汹涌奔流的瀑布,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风化火山岩。峡壁从头到脚都闪烁着耀眼的光泽,在阳光下炫烂夺目。白、黄、绿、蓝、朱红以及无数种与红色相调而出的颜色。眼前是数百万吨的岩石,——切看上去却像用油彩涂成,仿佛毫无顾忌地暴露在风吹日晒之中,颜色是那样鲜艳,牢固的色彩既不会被冲刷而去,也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这效果太奇异、太不可思议了。
编辑本段森林资源
森林特征
『肆』 游美国黄石公园作文感想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Park),是世界上第一座认证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国家公园之一。
地跨美国中午怀俄明州(Wyoming),蒙大拿州(Montana),爱达荷州(Idaho)三个州,约八千平方公里的环形山盆地。黄石公园内地貌丰富,气候多变,需要备好冬夏两季的衣服,上坡上白雪皑皑,间歇泉附近热气腾腾,在园内的公路上行驶,常看到这边阳光普照,尽头乌云密布。不容错过的景点有气势宏伟的老忠实间歇泉(OldFaithfulGeyser),五彩斑斓的大棱镜(GrandPrismaticSpring),宁静的黄石湖(YellowstoneLake),奔流直下的黄石瀑布,壮丽的黄石大峡谷(GrandCanyonoftheYellowstone),美丽的巨象温泉(MammothHotSpring,亦译-猛犸象温泉)。此外,作为全美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黄石公园居住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黄石公园见到最多的是成群的美洲野牛,时常还能看到麋鹿和羚羊。您甚至有机会看到驯鹿用那坚实的大角争斗,小黑熊在草原上嬉戏,时不时能看见老鹰从天空中展翅飞过。
园内森林茂密,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有时在公园的深处或道路上会发现灰熊或黑熊的踪迹。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还有数以千计的温泉,这些温泉碧波荡漾,水雾缭绕,上百个间歇泉喷射着沸腾的水柱。[1]黄石公园大棱镜泉,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表面”。
『伍』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营销有什么借鉴之处
我的天,我咋还搜到这里面了,你这人也太有才了,几班的?哥们一班的
『陆』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特点和借鉴之处
木吉
『柒』 美国黄石公园如何形成。
黄石公园
是美国(也是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在美国国家公园系统里最大的一个,占地约九千平方公里。它的建立开创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上的新观念,也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园的典范。今天,除了一些公路和集中在几个地区的住宿服务以外,它基本上保存了一百多年前的面貌,所有当时来去自主的野兽,也还是生活在旧日野生的状态中。
在地理位置上,黄石公园虽然是处在怀俄明州、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交界处,但是几乎所有的景点和百分之九十的面积都在怀俄明州境内。作为美洲大陆分水岭的落矶山脉穿过公园的四南部。在地质结构上,影响它的形成,主要是目前还在活动的火山和当年冰河时代所造成的侵蚀。在一片平均高度约二千四百米的高原卜,泥火山和温泉到处可见,尤其是间歇性喷泉更是众多,它的数量和密度都是世界之冠。
位于北面出口附近的大温泉(Mammoth Hot Springs),是由碳化钙构成的梯形结构,堆积有从温泉里面流出的矿物质,色彩缤纷。从这里往南行,就是两个非常集中的间歇性喷泉区。其中最知名的是一个名为“老可靠”(Old Faithful)的喷泉,它非常准时地每隔八十分钟喷射一次。
沿湖而行,北上约26公里,就到了黄石大峡谷。由于附近的温泉和峡谷两岸的火成岩所产生的化学变化,使得峡谷两壁带有黄色,这就是黄石这个名称的由来。在这里,黄石河在四公里内有三百多米的落差,除了急流以外,还形成了上下两节的黄石大瀑布。上瀑布长33米,最有代表性的下瀑布长达94米,它和老可靠喷泉都已经成为黄石公园的标志。
从黄石大峡谷回到大温泉的路上,还会经过瓦絮奔山区,这里是灰熊集聚的地方,从公路上往东看过去,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在山坡里出没。除了灰熊以外,黄石公园里还有许多不同的野兽,其中以麋、大角鹿和美洲野牛最为知名。1995年,国家公园管理局又引进了已经被牧人杀尽的野狼,目的在于建立猎者和被猎者的生态平衡。目前,黄石公园已经是阿拉斯加以外,在北美大陆上野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虽然当年建立黄石公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存当地的自然景观,但目前更多人意识到黄石公园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平衡现场研究区。从这里所得到的经验,也可供其他保护区借鉴。1988年,黄石公园遭遇到建立公园以后最大、受害面积最广的森林大火,烧毁了公园里大片林区。没想到,它竟然成了大自然自发的大扫除。真是人有干算,天只一算。黄石公园告诉我们,当人类尊重自然的环境,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将是全人类世世代代可以享用的生存空间。
『捌』 在美国国家黄石公园有什么因为人为因素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有机会走进美国国家黄石公园,你会看到一个繁茂的生物王国:白杨树——枝繁叶茂,不时传来——灰狼的叫声,麋鹿——在林间嬉戏……
可是,在三四十年以前,却不是这个样子。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件怪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茂盛的白杨树越来越少,麋鹿也几乎不见踪影,更没有成群结队的灰狼。那么,这些生物到底怎么了?
杨树在二三十年代,这里的灰狼吃麇鹿,麋鹿吃白杨树的叶子,麋鹿的粪就成为白杨树的养料——这里维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但是,随着当时的“西部开发”,凶恶的灰狼被大量枪杀,并最终灭绝。
照“理”说,灰狼灭绝就应该是麋鹿和白杨树的昌盛——在它们形成的、有两个环节的“食物链”中大量繁衍。但事实却并不如此,麇鹿和白杨树的数量,都急剧减少。
对这种奇怪的现象,美国政府让生物学家们展开调查,要找到扼杀麇鹿和白杨树的“罪魁祸首”。
开始,生物学家们没有找到原因,但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更奇怪的谜——白杨树不但老态龙钟、“营养不良”,而且没有近年生的新树!
在生物学家们继续穷追不舍之后,使人惊异的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在灰狼消失之后,有三个环节的食物链,被打断了一个环节——灰狼的粪便和吃麋鹿后剩下的残骸,是白杨树的“优质养料”(它们比麋鹿的粪便更好),此时没有了!也就是说,原先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之后,形成了“三输”的局面——威胁人畜安全的灰狼被赶尽杀绝,白杨树随之“营养不良”,麇鹿的数量也因白杨树叶这个“美味佳肴”的减少,而不断减少。
最后,美国政府只好从加拿大引进一些灰狼。一二十年以后,又重新形成了这条老的、有三个环节的食物链,于是白杨树又“枯枝发芽”,为麋鹿提供鲜嫩的树叶,灰狼也又有了麋鹿肉的美味,同时用粪便和麋鹿残渣营养着白杨树……
狼麋鹿显然,是美国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把灰狼赶尽杀绝的失误,使黄石公园一度美景不再的。
『玖』 美国黄石公园有哪些重要价值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北洛基山和中洛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处于美国西北部怀俄明、蒙大拿、爱达荷三州交界处。1872年3月1日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它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这是一片广阔而洁净的原始自然区,分布在辽阔的洛基山脉。丰沛的雨水和降雪,使这里成为美国众多大河的发源地。黄石国家公园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地质方面的地热现象,这里拥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的间歇泉和温泉、彩色的黄石河大峡谷、化石森林以及黄石湖。黄石公园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12000年前。公园99%的面积都尚未开发,美国怀俄明州美丽风景
从而大量的生物种类得以繁衍,这里拥有陆地上最大数量的、种类也最多的哺乳动物。黄石国家公园同时还是灰熊、狼、野牛和麋鹿等野生动物的乐园。
黄石公园占地8956平方千米,平均高度海拔2438米,公园的中部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周围环绕着壮丽的加勒廷山支脉。这里的山峦形态各异,有硫磺山、石英山、熔岩山,无数的湖泊在其间闪烁,将它们彼此串连在一起的是大大小小的河水与溪流。这些小河与溪流一直汇入主要的大河,顺其自然地分为两脉,一路向东一路向西,奔往两个遥远的海洋。
黄石公园内大致分为北、 中、 南三部分,共有五个出入口,分布在东南西北。连接景区的公路呈一个巨大的“日”字形。西北角上的是“蒙玛热泉区”,东北角上的是“塔瀑区”,中西部是“诺里斯间歇泉区”,中东部是“黄石峡谷”,西南部是著名的“老实泉泉区”,而南部是“黄石湖区”。
黄石公园自然风光绮丽,最为迷人的就是大约1万处热水温泉和300多个间歇泉。在公园成千上万的温泉之间,有着世界上最为猛烈的间歇泉,它们既美丽又可怕,它们的泉眼仿佛巨型花朵,异彩纷呈并且深不见底。灼热的彩泥泉﹑泥泉﹑泥火山以及泥糊泉中充满了各种颜色的黏稠泥浆,在一起翻滚沸腾,发出“咕嘟”、“叭叭”的巨响。这些地热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存在的证据,大自然在黄石公园展示着鬼斧神工的杰作。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神奇的山地”。
黄石国家公园是一个巨大的休眠火山口,这个活火山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爆发过,但在地质年代里曾经爆发过三次,最后一次爆发大约在60万年前。从火山口中喷发出来的物质将这片1万多平方千米的区域全部覆盖,厚度至少有1500米,形成大片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在紫晶山的北侧,有一面609米高的岩壁,上边是一层层有粗有细的沙子﹑火山灰及固体混合物,它们那毛糙的外表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岩石层剖面,界限清晰,简直就是展示地球数百万年历史变迁的教科书。
在这块岩壁的每一层中,可以看到15至20层久远年代森林的树木和残桩,它们层层覆压,有的仍旧矗立在它们生长的地方,有的则只是一片残枝断干。它们在数千个世纪之前曾随风摇曳,如今却寂然无语,化作坚硬的晶体,向人们展示昔日气候与生活的壮观景象。火山频繁爆发,在黄石地下构成了犹如迷宫般的水系。山谷里,温热的泉水喷涌而出,时疾时徐,姿态各异。为了保护游客和公园的自然地貌,所有泉水区都铺设了离地约70厘米高的木板路桥供游人行走。当人们行走在温热泉水的木板路桥上时,一股浓烈的硫磺味直刺鼻孔,有一种快窒息的感觉,有时候还会听见木板下面有“滋滋”的响声,那是下面微小的孔在冒水汽。
黄石公园中最大的温泉是“大棱镜泉”,直径超过110米,从里向外呈现出蓝色、绿色、黄色、橙色、橘色和红色等颜色。这是因为水温不同,使不同颜色的细菌生息其中,所以颜色也呈现同心圆的变化。而“龙口”泥浆温泉则是另一番景象,泉眼在一个山洞口,那里更像是龙的嘴巴,在大口大口地吐出滚动的泥浆,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然而,黄石公园最独特的还是被称为世界奇观的300多处间歇泉,几乎占全世界间歇泉的一半以上。间歇泉是地下岩浆运动的结果。岩浆在地下将水加热,形成大量水蒸气,体积膨胀产生压力。这时,如果泉水涌出地面的通道细长狭窄,并且被温度较低的水堵住,水蒸气就会越聚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到了堵塞不住时,就会像火山爆发似的喷出来,形成高高的水柱,霎时热雾弥漫、水沫飞舞。在大量水蒸气喷出后,地下的压力减轻了,泉水恢复了常态,等到水蒸气聚集多了,将再一次喷出。因此,这些天然的喷泉水总是间隔一定的时间喷发一次,很有规律。
在数不胜数的大小喷泉中,以“老实泉”最为著名。它是以它始终如一的“忠实”受到世人的称颂。每隔66.5分钟喷发1次,每次持续5分钟,因而得到“老实泉” 这个名字。老实泉喷泉一般20多分钟喷出1次,每次历时约4分钟。它不喷则已,一喷则如万马奔腾,喷得最高最美之时是前20秒,每次共喷出大约93℃的热水约20吨,高度达40~60米。滚烫的热水遇冷气后又在空中凝结成白色云柱,在阳光辉映下,闪出七彩颜色,壮观中还透出些许妩媚。一年四季,老实泉喷泉都按此规律不竭地喷涌着,从不出错,游人们来到黄石,必以一睹为快。最近,黄石的地热有稍微北移的迹象,老实泉也许真的老了,每次喷发的平均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了。
许多书中都说,老实泉很准时,其实它并不是如此准时。按照公园1997年观测记录,老实泉两次喷发之间间隔的时间为35~120分钟;每次喷发持续的时间为1.5~5分钟,都有长有短,而且将来还可能有变。1998年1月9日,黄石公园地区发生轻微地震后,老实泉平均间歇时间从74分钟增至80分钟,但一些长期休眠的喷泉又开始重新活动起来。
从1872年开始,公园管理处对黄石公园采取“以火管理”的政策,只要不是人为因素造成,且不危及人的生命及财产,园内的巡逻员都不干涉,让它自生自灭。
森林火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的好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营养物的再循环。如果没有森林火,这里的许多物种有可能会慢慢“饿死”。有些地区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堆积,平均每半公顷土地就拥有45吨干燥物质。它们越积越厚,使原有生物群落很难发展与更新,新的物种更无插足的余地。一场大火过后,把土地裸露在阳光之下,黑灰大量吸收了太阳的热能,成为催发种子的最好温床。火舌在烧毁野草和灌木的同时,也吞噬了妨碍植物生长的病虫害以及有碍植物发芽生长的化学物质。浓烟覆盖在临近的地区,也可以杀死森林中的一些病原体,因此间接保护了没有过火地片的森林。炽热的大火还烤裂了岩石,又为一些喜爱阳光的拓荒树种开辟了道路。
在自然演化过程,生活在黄石国家公园的很多植物和动物,已经适应了间歇周期较长的大火,甚至其中有些物种,还必须以火来保证它们的生存和繁衍。例如扭叶松是黄石及其周围国有森林中的主要树种,它喜欢阳光,生长迅速,能适应周期性的野火。但这种树的幼苗不能在浓密的树阴下成长。如果没有森林火为其扫清道路,则喜欢在树荫下成长的冷杉、云杉等植物将成为优势群落,甚至取扭叶松而代之。据科学家的研究,扭叶松为了适应间歇野火的环境,具备一种特有的“生态策略”,即成熟的扭叶松都生长有两种球果。一种是开放性的球果,每年都随着球果的成熟而把种子散落在地上。但由于接触不到阳光,大多数种子无法发芽,只有树冠遭受病虫害或者被大风吹疏的时候,才有少数种子可能萌芽成活。但扭叶松还有另一种球果,被树脂所封裹,需要113℃的高温才能熔化。而在寒温带的黄石高原上,只有森林火才可能达到这种温度:这种球果是为了等待这样的时机而可以在树上呆上一二百年。再说,森林火把一切化为灰烬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只是使森林稀疏一些,为生物的“新陈代谢”和“推陈出新”创造条件。就像狼追捕北美驯鹿一样,森林火只吞食那些软弱有病的、不太适应的,或是运气不佳的植物。而这些死里逃生的强者,却摆脱了许多竞争的对手,获得了充足的阳光、营养和水分而成为天之骄子;它们既为树木更新提供了树种,又为耐阴植物充当了凉棚。大火过后的第一个春天,黄石公园第一批扭叶松、黑松和其他幼苗就陆续破土而出。又一轮生命循环开始了。很快,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又将成为这里的主体。
『拾』 为什么说美国的黄石公园火山爆发会是全球性灾难
对地理感兴趣的人们一定听说过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超级火山群。最近关于黄石超级火山爆发的资讯层出不绝,连续性的新闻轰炸给大家带来了一种错觉:黄石超级火山可能马上就要爆发了!
但是有科学却认为,这样可以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因为太阳光暂时被二氧化硫阻隔了,地表温度会骤降。这对于俄罗斯显然是灾难性,但对于非洲或许是极好的。但是这些只是科学家关于黄石火山爆发的最坏预测。要知道,科学家这样的推算在于黄石火山下次爆发的威力是空前的,而且还没有人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