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边际成本营销案例

边际成本营销案例

发布时间:2020-12-18 17:23:33

Ⅰ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

(1)边际成本营销案例扩展阅读

边际收入,指但企业的销量达到某一相对固定的销量Q时,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销售量,所引起销售收入变动额。

例:当企业销售100件商品时(为基准销量),销售收入为7000元;若企业销售101件商品,销售收入为7090元。则:边际收入即:7090-7000=90元/件,一般确定后不变。

边际成本,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额,通常只与变动成本有关。

例:生产某种产品 100件时,固定成本1000元,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成本: 50元/件。若生产 101件时,固定成本1000元,总成本5 040元,单位成本:49.9元/件。则有:

分析:边际成本=5040-5000=(5040-1000)-(5000-4000)=40元/件

Ⅱ 边际成本的实际应用

运用边际成本法取得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避免操纵短期利润,有利于短期产量决策。
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产量和劳务成本的方法是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直接成本上计入合理部分的生产间接费用(即间接成本)得出单位完全成本和总成本,非生产间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完全成本法有赖于对产量的估计,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水平而不是销售水平。如果产量大于销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会推延到下一会计期抵减利润,固定成本的性质被歪曲了。例如:
某企业生产一种零部件产品,其生产性费用为:直接材料10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变动制造费用(能源)7元/件,固定制造费(折旧)4000元。其非生产性费用为:管理费用(保险)400元,销售费用:其中变动费用3元/件(买一送一),固定费用(广告费)600元。期初库存为0,本月生产1000件,销售600件,售价40元/件。
1、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
单位生产成本:10+5+7+4000÷1000(件)=26元
销售收入:600件×40=24000元
减:销售成本:600件×26=15600元
毛利:8400元
减:期间成本:600件×3+400+600=2800元
净利:5600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400件库存中有固定费用(折旧)1600元(4000÷1000件×400件)
作为存货,虚增了资产和当期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完全成本法下,企业很难正确作出是否应该增产或减产的决策,因为产品或劳务的吸收成本中包括固定成本要素,而固定成本与企业的产量无关。
2、用边际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
单位生产成本:10+5+7=22元
销售收入:600件×40=24000元
减:销售成本(全部变动):600件×(22+3)=15000元
贡献毛益:9000元
减:全部固定:4000+400+600=5000元
净利:4000元
由此可见,在边际成本法下,利润与销售量直接相关,而与产量无关。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差额正好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库存产品中所含的固定费用数。所以,用边际成本法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短期增减产量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因此,边际成本法对企业管理者短期产量决策是非常有用的。

Ⅲ 什么是边际成本加成

1·边际成本加成是指因为规模经济,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2·在经济学和回金融学中答,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 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可能会增加。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

Ⅳ 一家企业在两个市场上销售产品,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是一个常数,等于2。两个市场上的需求曲线方程如下:

两个是一样的东西。下面给你三个式子,估计你会明白
1,产品市场:π专(Q)=TR(Q)-TC(Q)对属Q求导得出最大时有MR=MC
2,要素市场:π(L)=R(L)-C(L)对L求导得出最大时有VMP=W,完全竞争市场一般乃此式,其中W是工资水平是常数。
3.生产函数,是Q=f(L,K)此式就说明劳动投入L和产量Q的关系。因此1,2两式其实就是一个式子。
你把2式算出来的L代入3式出来的Q肯定就是1式了嘛,其实你把3式代入1式还不是同样可以搞出2式来。
西方经济学从两个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使得问题更有说服力,本人并不觉得哪个是多余的。

Ⅳ 以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为什么可以增加利润

从经济学原理说,厂商利润最大点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如果是自由竞争企业,边际收益就等于价格,所以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如果是垄断企业,那么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对垄断企业来说,管制边界在价格(需求线)等于边际成本,这样总剩余最大,但对垄断企业来说,它个体的利润不但不是最大,而且亏损,如果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则垄断企业赚到零利润。

两部制定价就我所见,一般用在垄断公用事业如水电,但同时现在的商场自营盘很少,都出租柜台给别人,很多也用两部制配比成本,因为没有工厂企业之间半成品、产品之间的异质性,对空调啊、照明啊按不同租赁人的面积分摊固定成本,对结帐、物流人员按各柜台的销售量和使用服务量摊可变成本。

就两部制定价方式而言,其实原理有一样的地方,因为国家也罢,商场也罢,主要目的在于限止和效率化资源使用,国家至少我们国家的思维方式是号召大家勤俭用水节约用电的;而商场的空间也是稀缺的,采用两部制,由于可变成本跟量走,那么会促使租赁人压缩固定成本(面积),就可以多出租给其他人了。次要目的在于承担对象合理化,固定成本按平均摊,可变成本按量摊。

总的来说,管理学概念和经济学概念上,对“效率价格”等方面主体、行为方式、概念理解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框架没有必要融合起来,其实主流格式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凯恩斯宏观和新古典微观也都无法无缝融合起来呢。

Ⅵ 边际成本怎么算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1、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2、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3、但教材没有涉及边际收入、边际利润,这是其不足之处。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6)边际成本营销案例扩展阅读: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就是分析总成本、收入(企业最终利润)和企业产销量之间的关系。它也是建立在边际成本法基础上的,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主要是进行保本分析和目标预测。

一、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也属于本量利分析的范畴,它是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讨论成本、收入和销量之间的关系。保本就是利润为零,保本点就是收入和成本总额相等的销售量水平。

二、目标预测

1、所有本量利分析都是建立在以下公式的基础上: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2、这一公式是边际成本法下利润计算的数学表达式。运用公式中各要素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预测和决策。

3、该新产品要实现年利润80万元的目标,年销售量必须达到16667件。这就为企业管理者合理安排生产、组织营销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信息,使管理者决策心明眼亮,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和决策失误。

Ⅶ 边际收益的计算实例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计算公式:边际收益=售价-变动成本

案例:

一个航空公司的边际问题是决定对等退票的乘客收取多高的价格。

假设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500元。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元买一张票。那么这300元就是售价。

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边际成本是一包花生米、一杯咖啡、一罐饮料,为20元。那么这20元就是变动成本,不管这位乘客是否上飞机,固定成本是不变的。

根据公式计算:边际收益=300(售价)-20(变动成本)=280元。

(7)边际成本营销案例扩展阅读:

1、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边际利润等于零,达到利润最大化。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

3、边际收益可以用来补偿生产中的固定成本,甚至超过固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润,边际收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当销售收入低于保本点时,收益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

当销售收入等于保本点时,收益刚好补偿固定成本。

当销售收入高于保本点时,收益除补偿固定成本外,产生利润。

4、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益,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网络-边际收益

网络-边际成本

Ⅷ 企业如果以边际成本一下的价格进行销售,是否可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效果

这个需要考察企业所处的产业吧,观察企业在市场中是否有一定影响力和在产业中的地位,而且需要考虑到博弈问题,如果产生古诺均衡,降价也不能扩大份额

Ⅸ 求一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答案

定价策略,市场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
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这要求企业既要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是定价策略具有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此外,价格还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它可以对市场作出灵敏的反映。
一、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
A:内部因素
(1)企业的营销目标
(2)企业的营销组合
(3)产品成本
B:外部因素
(1)市场结构
(2)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3)市场竞争
(4)国家政策
(5)其他外部环境因素
二、成本导向定价法
1、总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目标利润
2、边际成本定价法
三、需求导向定价法
1、需求价格弹性
2、供求关系
3、准确把握顾客心理
四、竞争导向定价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
2、密封投标定价法
3、主动竞争定价法
五、价值导向定价法:
根据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价值认知确定价格。
六、新产品定价策略
(一)撇脂定价策略
所谓撇脂定价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
撇脂定价的条件:
(1)市场有足够的购买者,他们的需求缺乏弹性,即使把价格定得很高,市场需求也不会大量减少。
(2)高价使需求减少,但不致抵消高价所带来的利益。
(3)在高价情况下,仍然独家经营,别无竞争者。高价使人们产生这种产品是高档产品的印象。
(二)渗透定价策略
所谓渗透定价是指企业把其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渗透定价的条件:
(1)市场需求对价格极为敏感,低价会刺激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2)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会随着生产经营经验的增加而下降。
(3)低价不会引起实际和潜在的竞争。
(三)满意定价策略
满意定价策略是一种介于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之间的价格策略。其所定的价格比撇脂价格低,而比渗透价格要高,是一种中间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由于能使生产者和顾客都比较满意而得名。有时它又被称为“君子价格”或“温和价格”。
七、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1、生产大类的定价
2、可选产品定价
3、必选产品定价
4、附加产品定价
5、产品捆绑定价
八、价格调整策略
1、折扣和补贴定价
2、分层定价
3、心理定价
4、促销定价
5、地区定价
6、国际定价
九、刺激性定价策略
1、拍卖式定价
2、团购式定价
4、抢购式定价
5、与产品未来利润增长挂钩的持续回报式定价
6、会员积分式定价

Ⅹ “边际成本定价法”详细解释,请附实例,谢谢

一、边际成本定价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企业以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属于成本导向定价。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成本定价法是达到市场均衡的定价方法,此时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短期利润为零。

由于边际成本是商品在不考虑沉没成本的情况下可以销售的最低价格,因此企业在短时期内能继续维持下去。

边际成本定价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规则,厂商或国有企业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定价法也叫边际贡献定价法,该方法以变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只要定价高于变动成本,企业就可以获得边际收益(边际贡献),用以抵补固定成本,剩余即为盈利。

二、事例

在电力市场中,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对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进行协调与控制。电价的形成机制与电价的结构体系决定了电力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高效运行。电价在电力市场实现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电力市场的理论问题集中在电价上,具体表现为将电力从生产到消费的一切行为都用价格(费用)表示出来。

例如峰谷电价计算、水电电价的确定、无功电费的计算、检修费用的计算、备用费用的计算、输电费用的计算、接网费用的计算、事故损失计算、可靠性费用计算等等。

利用电价在市场环境中的经济信号作用,指导、调节、控制电力生产与消费,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生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10)边际成本营销案例扩展阅读

边际成本定价法的应用:

电价是影响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力部门通过出售其唯一的产品(电能)来回收已投入的资金和筹集相当一部分扩展资金。电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部门的利润,从而影响到电力工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及吸引外部投资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电价主要基于财务核算而确定。一般是在历史成本(或平均成本)上增加一定的附加量,附加量的大小通常取决于政府,这种定价方法称为综合成本定价法。

边际成本的概念是着眼于未来,其定义为在系统优化规划及优化运行的基础上,增加单位电能供应,而使系统增加的成本。

从定义可见,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的电价,其本质就是解决发展问题,为系统扩建筹集资金。

同时电价给用户一个选择,用户根据增加电能消费得到的收益与增加的电费支出,决定是否增加电能消费,从而实现了负荷管理的功能。

阅读全文

与边际成本营销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无微不至5分钟玩转微信营销 浏览:528
关于网络营销案例 浏览:747
北京电大电子商务作业2 浏览:165
美容仪网络营销 浏览:254
美的公司网络营销效果分析 浏览:893
学校护士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68
深圳市采纳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浏览:484
汽车行业微信怎么营销 浏览:914
水果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351
市场营销信用社真题 浏览:943
九芝堂市场营销 浏览:422
市场营销竞争力分析模型 浏览:928
山东专升本市场营销真题 浏览:126
市场营销专业小品 浏览:330
市场营销结构包括 浏览:411
陶瓷制品的网络营销 浏览:578
市场营销经费的使用管理 浏览:954
网络营销推广的步骤和注意问题 浏览:275
上海全伽市场营销服务有限公司江西市场 浏览:313
电力市场营销环境 浏览: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