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粮的食用油为何不能买
这些都是小道消息,没有科学论据的,有的传言时转基因的 ,各种说法都有传言,其实版加工上面都差不多的,权如果实在时信不过的话,你可以拿着花生或者时大豆去油坊加工,这样的油吃着既健康又放心,油大哥榨油机为您解答。
2. 想做中粮福临门食用油地区总经销商需要怎么操作多少资金,谢谢
主要是东海粮油厂
做为国有企业,且是中国第二大食用油品牌,进入湖北市场是必然的
3. 有谁告诉我下~~~中国现在有哪些粮油大的集团~~~其中粮油生意都是靠什么赚钱
最大的是国资委控股的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中粮集团于2007年4月10日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长期从事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之一。截至2003年,中粮集团进出口额累计1,46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累计785亿美元,进口总额累计683亿美元。
1992年以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粮集团加快战略调整,大力实施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经营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由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产业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转型,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中粮集团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兼顾相关行业的发展格局。食用油脂、饮料、酒类、啤酒麦芽、面粉、巧克力、金属包装等业务在国内占有领先地位。中粮产品“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头享誉大江南北,中粮投资的凯莱系列酒店也跻身世界酒店集团300强。此外,中粮还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主要装瓶商。
1999年上半年以来,中粮集团实施重组、改制、上市的发展战略。集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公司内部建立全球视野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通过重组、改制,集团进一步强化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组建了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主营粮油糖政策性贸易业务)、“中粮国际”(香港上市公司,主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业务)、“鹏利国际”(主营地产投资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粮发展有限公司(主营非上市业务)和“中粮金融”(主营人寿保险、保险经纪、期货等业务)5大经营中心。其中,“中粮国际”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和亚太地区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和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食品工业的主要渠道。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 中粮集团拥有50余年的国际贸易经验,是中国粮油食品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是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出口的主渠道。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 “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 但因其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粮食用于生产而遭受民众的质疑。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粮集团在香港拥有“中粮控股”“中国食品” “中粮包装” “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三家上市公司。 发扬诚信、团队、专业、创新的企业精神,在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中粮集团在未来将继续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服务,实现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共创美好未来。
中粮从进出口贸易商转型进入实业化发展阶段以来,目前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有:食品制造业、房地产业、酒店业、金融业、保险业、生物能源等,这些业务之间都是一种协同关系,如根据公司的战略定位及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对公司现有业务及集团相关业务进行评估和检讨,通过内部成长和外部扩张的方式获取长期成长动力,对公司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品牌、渠道、研发、生产、物流、采购以及组织架构等。如在食用油方面,已形成市场的主导,从自主福临门到控股鲁花,到开发高端的滋采,形成了系列化品牌,有效形成了品牌区隔;如重组中谷,加强了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优势;进军生物能源,既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又有国家对能源战略的支持,其发展空间巨大;利用资本进入保险和地产,通过强大的资本实力来整合产业,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产生了较好的协调效应。如在房产行业,中粮在收购深宝恒完成以后,把优质房地产开发业务注入深宝恒;并利用深宝恒现有土地资源,在宝安区以租赁厂房或其他合适形式,设立粮油食品、包装等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把深宝恒发展成为集物流、仓储、贸易、采购、地产物业为一体的上市公司。
从目前中粮对所属五大业务群及下属公司的管理模式上看,整个中粮都在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都是采取控股和收购等方式,利用资本杠杆来整合产业,进而形成具有协同效益的价值链和供应链整体。当然,在集团化战略过程中,中粮的集团文化、集团核心竞争能力、集团的统一形象等还没有效形成,虽然旗下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都获得了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集团品牌形象还有待完善。
4. 关于食用油的市场调查报告
食用油中国版图品牌格局 看不见的战场
去年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几大品牌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且涨幅均在10%%上下……有人开始高呼:请有关方面正视此次食用油涨价的“民生痛感”。甚至有人说食用油涨价无疑加重了生活成本,加重了民众的生存压力。也有人慷慨激昂:这是外资垄断的必然结果!放眼市场,近年来,橄榄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等小品种、新品类食用油不断涌现,以大米为主要产品的利是品牌又推出了“利是”稻米油,这些号称更健康食用油的出现,对中国食用油品类及品牌格局的影响值得人们拭目以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禁要问,食用油真的有必要大幅提价?此次调价,到底是供不应求?还是产量过剩、存在滞销而由某些油品品牌进行的商业炒作?抑或是粮油制品加入国际竞争行列随行就市?食用油多品类的格局对价格趋势有何影响?或许,回眸近年来中国食用油品牌市场的发展状况,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中国食用油行业发展现状———从小包装食用油热潮到健康、营养用油的“食用油新时代”
18年前,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出现在中国市场。从此这种安全卫生的桶装油逐渐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散装油逐步退出国内大中城市。从这个时候起,中国的食用油消费就开始了快速的增长,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小包装食用油已经取代散装油成为市场主角。
食用油是人们的日常必需品,人们的消费习惯正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样小小的一个转变却造就了一个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而这个市场几乎被外资及南方品牌垄断,辽宁品牌大多昙花一现,2009年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稻谷深加工产业基地,以利是品牌进军食用油市场,辽宁本土食用油品牌登上中国油脂大市场的版图,与群雄共竞争。
然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国全年食用油消费大约在2400万吨,进口的棕榈油、豆油、菜籽油的总量高达68%%,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油料作物的耕种面积已经无法扩大,直接导致了中国食用油无法自给自足、以及中国食用油市场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之一。稻米油———这种与稻谷共享耕地资源并依赖于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的诞生,使得食用油的本土供给占比有了改变的可能,促进了中国食用油品牌市场的再次洗牌。
“时势造英雄”———食用油市场竞争状况及主要品牌
早在利是稻米油出现之前,油脂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也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巨头,出现了“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和“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中国市场上食用油品牌众多,约600多个,但据资料显示,国内约有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占总数7.5%%的企业,“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品牌占据了市场42.20%%的市场份额。中粮集团&“福临门”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公司之一,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具有巨大的资本优势。1995年,中粮集团以“福临门”品牌进入利润丰厚的小包装食用油行业。中粮集团和美国ADM公司联合新加坡WILMAR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合作进行产业运作,耗资20亿打造“福临门”的生产布局,目前旗下的主要企业有: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东洲油脂工业(广州)有限公司、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中粮艾地盟(山东)有限公司、山东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等。自从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向外界表达了集中资源和精力全力打造“福临门”品牌的决心。嘉里粮油&“金龙鱼”
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新加坡郭兄弟集团专为中国的粮油企业而设立的一个投资公司。嘉里粮油1990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在随后的十年内,嘉里粮油又陆续在防城港、上海、青岛、营口、成都、西安和厦门先后投资建立了7家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形成了布点广泛、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的油脂生产体系。已经发展了包括“鲤鱼”、“元宝”、“胡姬花”、“花旗”等16个国内小包装油知名品牌,涵盖调和油、色拉油、花生油、葵花油、粟米油、芝麻油等多油种的大型系列产品。
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应对中国市场可能形成的“双寡头”
几年前,中国内地恰逢食用油价格上涨。郭氏家族那场资产重组也引发了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震荡。
中国最大的两家国有粮油企业———中粮集团和中谷集团完成了高达700亿元的合并,成为我国最大的油料油脂加工企业集团,旗下食用油品牌主要是福临门。
丰益国际整合后,受母公司兼并影响,郭氏集团旗下的嘉里粮油和益海集团很可能将被丰益国际收编为一家人。嘉里粮油是郭氏集团旗下粮油资产,主打品牌“金龙鱼”在中国食用油小包装市场排名第一,而旗下“胡姬花”品牌也颇有声誉。此外,嘉里旗下还有鲤鱼、元宝等品牌。当丰益国际完成所有股权转换后,中国市场上几大知名食用油品牌背后几乎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而这也意味着,在中国食用油市场将形成国有大鳄和外资寡头两相对峙的局面。
中国品牌建设专家李光斗指出,在后WTO时代,将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受到挑战。据其介绍,在入世最初,汽车、家电等行业最先受到冲击。如今,在科技含量不高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也将面临这一问题。在西方成熟市场上,行业前四名的品牌往往能占据行业75%左右的份额,“品牌寡头时代最终会形成,关键还是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
迎接食用油新时代———“利是”稻米油在江湖大战中精彩亮相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首次锁定食用植物油
众所周知,作为13亿人口大国,中国以世界十分之一土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战略安全重中之重,但近几年来,中国的粮食自给已得到基本保障,且出口开始大于进口。相比之下,食用油却一直过度依赖进口,依存度高达60%%以上。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石油、粮食价格持续性上涨,以及中国南方百年未遇冰冻雪灾直接因素,中国出现了以食用油、猪肉为明显特征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已凸显中国食用油的战略安全隐患。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及基本生活必须品和其他食品生产”。并提出“国际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各种准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首次锁定食用植物油。
他山之石———用优势产品“稻米油”跻身食用油市场,化硝烟于无形
在这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食用油涨价风波里,辽宁中稻集团的赵毅总经理显得淡定而胸有成竹。
多年从事期货贸易的赵总在这场风波的外围,充分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旁观者清。他说他羡慕整合之后的中粮集团所拥有的昭然实力,但是,我们的粮食集团为什么不走出国门?为什么不想办法在全世界种中国的地?因为只有控制了土地,才控制得了价格。所谓“巨头游戏”,说白了就是一种控制———资源的绝对控制。
中国是稻米的生产大国,拥有2982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及年产2亿吨的水稻产量。然而,由于提炼技术及设备的困扰,尽管众所周知米糠油(稻米油)是迄今为止最健康的食用油,但却无法走进人们的视野和餐桌。
早在2006年,时任生威粮食集团董事长的赵毅就对中国的水稻产业、物流体系以及深加工等方面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布局。他曾表示:稻谷加工业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稻米企业在物流上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稻米加工和稻米物流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水稻期货上市是大势所趋,南粮北储、稻米深加工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商机。因此,港口在稻米加工和稻米物流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2009年6月末,通过对稻米油加工过程的持续改良及精心研制,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批“利是”稻米油新品终于成功下线。
2009年9月10日,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中稻2009———利是稻米油全国推介会”在沈阳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油脂学会副会长刘世鹏教授和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淑媛教授分别做了《稻米油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和《稻米油与健康》的精彩讲演,从产品高度和营养解析角度分别给予稻米油产品高度评价。
由于稻米油是“新生事物”,所以在市场推广伊始,颇为艰难。商超均以“炒作概念”、“价值不高”、“消费者很难认可”等多种理由将“利是”稻米油产品拒之门外。
然而,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好东西自己会说话。
稻米油是备受营养学家推荐的健康食用油,因为和其他食用油相比,稻米油脂肪酸比例均衡,可有效预防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富含谷维素,维E维物甾醇的营养之素,又可以降低胆固醇、缓解疲劳、增加免疫力,是适合全家老小的健康食用油,在美国,被心脏病学会推荐为心脏病人指定食用油,在日本厚生省指定为中小学生烹饪营养用油。
稻米油高烟点的优点,又特别适合中国人煎炒烹炸的饮食习惯,烹饪少油烟,厨房更洁净。
强劲的品牌宣传与货真价实的产品特性,使“利是”稻米油产品终于从7月中旬陆续在家乐福、沃尔玛、新玛特、兴隆、中兴、乐购等系统卖场上架销售。令中稻公司始料未及的是,摆货当天在无任何优势排面、无任何促销、导购的情况下实现了自然走货。
随着消费者逐渐对稻米油产品认可,辽宁中稻集团的赵毅总经理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
新的产品就是新的机会、新的产品就是新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只有油烟的食用油江湖大战中,辽宁中稻可以说是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的品牌“利是”自然最先品尝到当中的美味,自然也是创造“历史”的人。
[2009中国十大食用油]
上榜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金龙鱼中国名牌,嘉里粮油出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福临门FORTUNE中国名牌,中国粮油食品集团,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鲁花食用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山东鲁花集团,十佳食用油品牌
香满园/胡姬花含元宝/鲤鱼,中国名牌,嘉里粮油,十佳食用油品牌
多力食用油葵花油一流品牌,上海佳格食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海狮食用油上海名牌,上海良友海狮油脂,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盛洲食用油福建名牌,厦门中盛粮油,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红蜻蜓重庆名牌,重庆市油脂公司,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刀唛/红灯新加坡/香港名牌,深圳南顺油脂,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鹰唛食用油广东省名牌,中山市鹰唛食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5. 金鼎食用油和中粮合并情况
金鼎食用油和中粮核定情况应该是比较顺利的,而且这也是为了我们的餐桌提供了一个很大的保障,他们合作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优质产品,所以我们可以放心的购买和使用它。
6. 请问中粮集团和京粮集团的食用油是自己生产还是收购别的厂家的
一般的都是收购市场上的成品毛油,灌装的。
7. 中粮福临门食用油央视广告费用
中粮名声在外已经不需要做广告,福临门油也做广告,可能你没有怎么留意(天然谷物调和油-福临门)我记得用过这个广告语
8. 中粮网的食用油质量怎么样
差不多都这样
9. 中粮油有哪些品牌的食用油啊
楼上2位,中粮食用油牌子只有2个。
福临门和四海。
四海牌食用油品种就只有大豆油,内为低价位食用油,供应给那些食容堂等人多的地方。
而福临门属于高档食用油,同时也有供应家庭的大豆油和调和油。
福临门牌有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油,红花籽油,这三种属于高档油,没有5L装的,只有800毫升的),菜籽油(南方常用)。
福临门除了豆油和调和油(调和油里豆油和菜油是转基因的),其他的都是压榨非转基因的。
而你们两位说的鲁花,是山东莱阳鲁花集团的牌子,不是中粮旗下的,鲁花是独立的。目前中国国产最好的花生油就是鲁花的。
10. 中粮餐饮食用油怎么样 哪个渠道的餐饮食用油品质有保障
1、这个你可以到新东方去培训,应该专业些,
2、一般学这样的技术的费专用大概在2000-7000之间属
3、这要看你所在的省份的,不同的省份价格也不同,
4、还是建议你亲自去体验一下,这样会更好些
5、去考查一下,如果不错,自己在决定。
6、一般学这个1-2个月,看你的上手能力。再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