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社群营销
把自己在2 8 推学到的社群玩法跟你分享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首先建群拉好友前,最好先跟好友私聊说清楚你想建个群,是关于什么的,群名要简单精炼,严厉禁止发广告。2.其次刚开始一定不要一来就发广告,可以针对群里的成员特性,利用几个号在社群里答疑解惑,让群里的人知道进来可以得到帮助,尽可能让他主动加你,也为之后的裂变打好基础。3.期间可以组织一些同城的活动,不定时在社群里发发红包,用这些方法来保持社群的活跃度。
既然建了社群,就要清楚社群的性质,要根据他们的人群特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这样对后期的裂变和社群营销都是有好处的。这是我的一些见解,望采纳。
『贰』 如何做好社群营销推广
如何去设置一个社群圈子?
1、明确目标:我们这群人要做什么?
90%的群并没有明确什么目标!比如“互联网资源对接群”、“北上广深同城相亲会”、“全国程序员交流群”…… 很多运营建了这类群,就开始瞎聊了,他们认为,互联网这么方便,人跟人之间可以互相勾搭,加微信,发名片,设置备注名称,然后就自由对接了。然而并没有,除了极少数人在泛加好友外,群员几乎0交流。并不是人们懒,不愿主动交际。而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对于社交是有心理防线的,当他不了解一个人或没兴趣的时候,当他觉得无法为自己提供价值的时候,为什么要添加呢?但是你会发现,如果群里一个人站出来分享,往往就会被人关注并主动添加,因为大家从他身上看到了价值。
什么是明确目标?比如一个品牌发起的一场夜跑活动,聚起了一群夜跑爱好者,定时间定场地完成一场夜跑,那么这个群体的目标很明确。比如一部电影,导演把演员、编导、执行导演、剧务、灯光、宣传策划等人找齐,组了一个100多人的剧组,要在3个月内拍完一部电影,这个目标也很明确。 比如一个诗歌爱好者,找到了学校里面上百个对诗歌感兴趣的同学,组了一个社群,发起早晨8点到教学楼某个位置读诗的活动,这个目标也很明确。
2、设置管理
目标是目标,蓝图是蓝图,愿景是愿景,还是得有实实在在去执行的人,所以设置一个社群,就必须配备管理。这个管理并非就一个群主,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专职群主岗位,因为这样投入也不值得,所以大部分都是兼的。但很多社群往往就设置一个群主,这个时候,创建人就会孤掌难鸣了,群内说话经常没人回应。为什么不设置多几个副的,还有物色几个活跃的?给予物质激励。(注意,一定要有激励,现在的人都很现实。)比如我自己的诗歌交流群:诗想国(很少朋友知道),2014年末创建,现在有近300人,当然我也没创第二个,群内活跃度尚可。刚开始每周五晚上8点到9点,我会给群员们分享感悟、讲段子、吐槽、发艳照。后来发现有几个特别活跃的,我就让他们当了管理员,慢慢发现,群里有发小广告,他们都帮我踢了,有谁申请进来,如果不对劲,他们就拒绝了。当然,现在我已经不怎么管理,打算把群主转出去了。
①、定期话题讨论:
这个话题是什么?我这里没有答案,每个品牌和自媒体的调性都不一样,讨论的自然不一样。但不管什么话题,我觉得并不是说今晚群主跳出来说我们讨论一下“论聂荣恒和吴亦凡的颜值高低”这样就完事的,这样得来的效果反而只有几个人瞎扯。我认为定期话题讨论应该具备一定的仪式感,比如今天我们预告明天晚上21:00—21:30分将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并选取积极发言的给激励,让群员有一定的心理期待与动力。另外,群内的活跃分子和KOL,可以鼓动他们一起参与说两句,对讨论的氛围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最后,将选取优质的讨论结果整理成文,不管是群内发布也好还是自媒体发布也好,都会形成更大的影响。
②、嘉宾互动分享
你可以每周或者每月邀请几位嘉宾回来针对某个领域的话题进行分享,比如一家花店的,可以偶尔做做花艺技巧的分享;一家饮品类餐饮品牌,做饮品类调制分享……当然这种分享要定时间、方式(语音+文字),互动答疑等,嘉宾的邀请策略还是看自身的资源,也鼓励从群内挖掘。在社群营销推广的概念上来讲,嘉宾分享之前,可以做一下相关的推广预告,比如一个针对大学生学习的自媒体,邀请了一位毕业生分享自身的大学经历和感悟,这期间通过在各渠道(微信、QQ群、系里宣传、班级宣传、社团合作宣传、学校官微等)预告推广,积累了大约十个微信群,然后再通过社群小助手等管理技术,让这十个群(5000人)都能截取到嘉宾的分享语音或图像文件等。通过类似此类的社群营销,循环往复,为公众号增长粉丝,有了一定数量的粉丝群体,再植入商业赞助、广告变现和资源对接,完成一个社群营销的闭环。
③、让群员获得参与感
“参与感”这个概念小米有提出来,方式就是聚焦起一群核心种子用户,为企业品牌产品的研发提供其使用反馈、意见,并在这个过程里,自然而然地成为品牌宣传的一个渠道。
前文讲到,社群并不是微信群,微信群只是交流载体,理想的社群是获得归属感的,而参与感是获得归属感的前提。比如一间餐饮店,可以建立“一起做吃货(暂命名)”、一个护肤品品牌,可以建立起“新品试用群(暂命名)”,通过定期产品试吃/试用,给予产品反馈,甚至让他们参与进来给产品命名、拉投票等。
④、线下互动沉淀
互联网是相对陌生和虚拟的,前文讲到,一群陌生人聚在一块,真的很难聊些什么的。做社群就像谈恋爱,两个人如果线上认识,刚开始聊蛮有热情,如果不实际见面,很快就冷淡了。在建立社群归属感的基础上,还需要培养社群员的视觉、听觉、触觉记忆,只有真正从网友成为朋友,才会有继续交流下去的更大可能。就像大学新生入学,建立了一个班级群,但大家还没见过面,没有共同记忆与话题,没有印象,从一开始的胡扯热情,到后面渐渐沉默,但是一旦开了新生见面会,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经常交流,那么话题就多了,即便不在群里聊,大家也会约出来聊。比如一个青年社区,针对年轻职场群体,有自己的线上社群,隔三差五在自己社区内搞活动;比如一个书画坊,针对收藏者和书画艺术家,有线上社群,隔三差五的在自己店里做沙龙;久而久之,在他们各自完成商业目的与个人目的之余,并且能使得彼此对这里有一种记忆归属。我觉得这样的社群是好的。
『叁』 如何建立有效的社群营销方法
首先你来要知道什么是一个有效源的社群营销:简单的理解就是,找车目标用户的需求点,通过微信等互联网工具,把他们吸引过来,形成一个圈子,然后输出价值,获得认同,成为用户,进而产生裂变,复制。
建议从这几点入手:
学做社群营销的步骤:
1:“进群邀约”,解决种子客户的问题。
2:“塑造价值”,解决产品服务的问题。
3:“深度链接”,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
4:“超值服务”,解决资金流转的问题。
5:“快速裂变”,解决用户数量的问题。
6:“跨界融合”,解决生态链接的问题。
希望能帮到你。
『肆』 做社群营销怎么样
关于社群营销,很多重复性的观点和文章了,在这里主要谈两个观点:
一是顾客痛点,
二是成交关键条件。
首先还是来说说顾客痛点,虽然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还是值得再捋一捋。顾客痛点有主要痛点,也有次要痛点,就像事物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一样。
比如,我们要建一个行秀经营微信群。
我们建好一个社群成员微信群,在群里分享哪些课程呢?
学习型社群如何变现才更科学?这是顾客的痛点,但不是主要痛点。
第一痛点,就是变现,你的社群要如何运营?如何维护?这个社群主很关心。
还有就是社群拉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个不解决好,可能会大量垃圾信息,影响到整个微信社群的质量与文化壁垒,是社群运营的重点问题。
搞清楚主要痛点,分享主要痛点的解决方案才会让社群成员更加认同群的价值感,才会让他们更活跃,主动参与群发起的活动。
第二来谈谈成交。
群的话题分享内容质量高,为后期的成交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做成交还要注意两个关键。
第一就是成交的赠品价值包装,比如我们做一个社群活动,如果你现在交1000元做会员,我们送你一套价值1000元的在线课程,让社群成员感知到赠品的价值大,等同或者超出定金的价值,让他觉得划算,更容易成交。
第二就是制造稀缺感,如果一个成交不设定名额和数量,就不能制造稀缺感,好像谁都可以得到一样,就不会被珍惜,就不会制造出抢购的效果。
『伍』 关于社群营销如何来理解
中国网民接近8亿,流量聚集意味商机无限。
今天数字君就带你一起来呱唧呱唧互联网营销中的——社群营销。
首先,咱来看两个风靡一时的经典案例。
一
卖手机的小米 : 为发烧而生
小米曾经有3个论坛,分别是MIUI论坛、米聊论坛,小米论坛。当然,现在米聊论坛已经关闭了。小米论坛火起来的契机是发布小米手机,几天的时间内涌入了几十万的注册量,其实算不上有什么艰难时期,可以说是一下子火起来的。
当时,一没有雷军的名气背书,二当时小米还没有公布手机计划,完全的发烧友ROM论坛。
至于如何发展的,居然很简单,完全没动用传统的广告公司包装+常规宣传套路,仅仅是利用优质产品(MIUI ROM)和高质量的内容(产品、技术讨论)吸引优质用户(刷机ROM中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并逐渐向普通用户扩散。
在硬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利用软件来提升手机的运行速度成为唯一的选择。当时各类ROM层出不穷,有团队制作,也有个人发布,同时形成了很多专门的论坛,比如当时的机锋、安智等论坛,活跃着大量的ROM爱好者。机智的小米团队,让MIUI从这些论坛开始入手,通过各种方式联系知名网友,宣传自己新制作的ROM,经过一番努力,最终联系到了100位网友称为首批MIUI ROM的体验者,也就是小米所谓“100个梦想的赞助商”的由来。由于产品体验不错,问题反馈及时,工程师随时在线答疑解惑,BUG及时修复,MIUI逐渐在发烧友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并不断扩散,用户越来越多。到小米手机发布时,MIUI论坛已经积累了30万用户。
二
卖思想的:罗辑思维
罗振宇说:挣钱是世界上最体面的生活方式。不久前的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罗振宇再次印证了这个观点:我不是什么媒体,我就是个买卖人。
关于罗辑思维的文章很多,大多数人认为是电商+会员制。电商占大头,开发了很多产品。这种社群是偶像导向的,以罗胖为中心,不过现在慢慢的开始去中心化,在罗友圈里构造了很多具有想象力的社交方式,罗胖的节目现在更多只是一个曾经聚集这群会员的共同点。
《罗辑思维》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结果是真实的,这让不少等着笑话的人失望了:这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万元入账;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0元的普通会员名额出售了4892件,1200元的铁杆会员出售了495件,在淘宝出售的商品短短半天就出售完毕。
好了,上面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你注定成为不了第二个小米和罗辑思维,但你只要懂得社群营销,你完全可以成为自己领域的小米和罗辑思维,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铁杆粉丝,形成精准营销。
那么,如此神奇的社群营销该怎么做呢?
首先,什么是社群营销
社群营销是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通过某种载体聚集人气,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群体需求而产生的商业形态。社群营销的载体不局限于微信,各种平台,都可以做社群营销。论坛,微博,QQ群,甚至线下的社区,都可以是社群营销。
社群营销怎么做
社群,简单来说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们有明显且共同的社交属性(共同爱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乡等)。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敲黑板)↙↙↙:
➤ 社群定位:确立提供聚集的目标人群和聚集的目的,规化社群调性;
➤ 用户画像:基于产品需求找首要匹配的核心用户;
➤ 内容建设:圈层建立,不断细化内容,推送话题,培育用户对社群的情感依赖与粘性;
➤ 活动运营:线上线下活动拉近用户与产品的距离,培育用户对品牌的依从性;
➤ 群员标签:建立用户档案,切记“用户关心的,才是重要的。
总之,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把你的用户当你追的男神/女神来对待!
前方高能:不要踩坑!
➤社群并不是越大越好!要做到精。
➤社群运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记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
➤社群运营的是用户,重视用户的感受和体验,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互动。
➤通过多中心化,让整个群焕发多种生态,让每个群成员在参与中得到价值感。
➤线下活动深度连接。毕竟线上只是个交流平台,线下在能发挥真真的价值。
如果说要把社群从商业的角度来分析的话,那么数字君会有三个提示给到你:
❶ 平台渠道。把社群引流到销售渠道中来的方式。例如罗辑思维的罗友会、卖书。
❷ 售后维护。如目标人群已转为客户,可利用社群维护,形成二次或多次销售。
❸ 把用户当成自己的UE。用户直接反馈自己的使用体验,服务建议等,将产品的发展融入到社群,让用户更有代入感,从用户体验转换成产品经理。
说了这么多,最后数字君给大家举一个传统企业通过做社群营销如何成功逆袭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霸蛮社
霸蛮社?听到这个名字你怎么也不会和吃的扯上关系吧。
霸蛮社创始人的创始人:张天一——中国最红的米粉店老板,北大法学硕士,90后创业明星。
霸蛮社现有粉丝近20w,每日活跃在社群统计近1w人,粉丝沟通全部是在微信群上进行沟通的,有差不多2000多个是官方直接接管的微信群。每周组织线下活动。
为此,张天一对于社群运营的优势作了详细解释,“首先有社群能让店铺选址更大胆。社群成员关系是长期的,靠社群引流,他们会把门店作为固定大本营,这样可以选地段稍差一点的地方,缓解了餐饮业租金贵的难题。其次,缓解招人难。当很多餐饮同行用大叔大妈当服务员的时候,我们能保证自己的服务员都是90后,这帮人精神状态非常好,事实上有很多社群成员最后成了伏牛堂的员工。这就是‘员工即用户,用户即员工’。他们对你价值观认同,比一般员工黏性更高,忠诚度也更有保证。”
据说伏牛堂年销售额过亿元,将一碗米粉卖出高逼格,张天一甚至还受过总理接见,除开他独特的运营思维之外,伏牛堂广为人知,与张天一运用的社群营销也脱不了关系。
好了,今天数字君的故事就讲到这儿。
关于社群营销更多秘密,欢迎关注数字君并留言,让我们一起玩转数字营销,一起装逼一起飞!!!~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搜索微信号: marketer01
『陆』 社群营销是什么,浅谈如何做好社群营销
那么什么是社群呢?社群是基于一个兴趣,一个类别,一个文化为载体回的集合圈。不同于社区答,社群的范围空间更广,不仅是线下邻里,区域。更活跃于线上的社交平台,交友软件、贴吧、知乎等平台场景,通过以某一个兴趣爱好或文化背景为载体的链接,将同频的人聚合在一起成为社群。
最近我们经常能听到,某某产品通过社群团购卖了啥的货,为什么会社群突然火了?为什么社群能卖这么多的货?是偶然吗?还是必然?说到这里,我们就需要深入思考这背后的逻辑
2020社群营销运营架构与管理方法技巧实战软文广告入门到精英课程
『柒』 如何玩转社群营销
1、做好社群类别
大家在建立社群的时候,可以不拘一格的吸收粉丝或者成员。但作为商家务必要做好社群类别,因为这是以后营销的基础。比如商家可以建设一个减肥群,吸收来的客户当然会有可能购买减肥产品;商家还可以建立古玩字画群,那么在这里交流古物,也会产生交易。因此不管如何,先确定社群类别再去吸收客户,这样才是有的放矢。
2、掌握社群营销优势
当我们做好社群类别,那么就需要依据这些类别的特点进行营销优势分析。掌握这些优势,借此获得较好的营销环境。例如商家可以分析社群成员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社群营销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的,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去挖掘和汇总,这样才可以得到更精准的信息。
如果商家经营一个美容群,那么了解群成员的特点和需求,推出不同等级的化妆品,增加形成订单的机会。但刚开始的时候,商家不知道大家对哪些品牌的化妆品感兴趣,不知道大家对哪个价位水平的商品能接受,这就需要商家去了解和调查。
3、建立信任感
作为社群营销,有别于电商平台的就是交流。换句话说社群主要依靠着交流让更多的朋友们能够信任群主,信任群,后期的营销产品也是基于这个信任去做的。做社群营销不单单是卖产品,更是卖的信任。比如群主推销牙膏,那么相对市场上多家店铺而言,群成员也许直接订购了群里的产品,因为信任。
4、建立良好的宣传渠道
有人说社群营销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渠道,那么我们仍然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实现更好的渠道铺设。微分销系统的建立,可以让大家感受到更大的优惠,不仅如此,朋友们还可以借此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