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云南映象怎么样
看了《云南映象》之后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的震撼,想想舞蹈家杨丽萍花费了何等的心血和时间把这些少数民族舞蹈演员从大山里寻找挖掘出来,再加以培训,真是煞费苦心。所以有幸观看了这场演出的我对艺术家精彩表演报以热烈掌声之外,还增添了一份敬重之情,敬重于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少数民族演员真的是能歌善舞,身兼多职,很值得一看。
⑵ 云南映象舞蹈讲的是什么内容
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Dynamic Yunnan),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倾情打造的艺术精品,成为继“五朵金花”、“阿诗玛”之后,诞生在云南的又一经典力作。
《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云南映象》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的比赛中赢得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
·舞蹈诗金奖
·最佳编导奖
·最佳女主角奖
·最佳服装设计奖
·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遗产重要的共生宝库;这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26个世居民族团结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的独特文化类型,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动物植物丰富多样,山川雄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是风景,天天可旅游。这是一块古老神奇、富饶美丽、生机勃勃的土地,这是一座文化艺术的百花园,这是一个蕴涵宝藏的文艺富矿,这是一颗民族文化的瑰宝。
彝、藏、佤、哈尼等10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彩的生活因了《云南映象》而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体动作、抽象的画面构成、空灵悦耳的音乐、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将人类对于心灵回归、生命激情、灵魂升腾的情感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轻柔地拂去,让世人看见它的光彩。
《云南映象》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而是对民族魂、民族根的继承。杨丽萍和《云南映象》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张力,源于彩云之南的这片红土地,是对于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表现和深情礼赞,并有着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这也正是《云南映象》火爆国内演出市场并具有强烈的持久力的深层原因。
⑶ 云南映象的面向全国
自2003年8月8日在昆明会堂首次公演以来,《云南映象》已经在国内正式演出500余场。
2003年8月4日,《云南映象》在昆明会堂举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彩排。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艺术!”他马上指示,要将《云南映象》当作当年省内重点艺术工程来抓,要按市场规律运作,政府给予扶持帮助。就是在观看这次彩排之后,他为《云南映象》提出了“立足云南,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发展思路。
这以后,曾经历经困难的《云南映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昆明,《云南映象》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在浙江的温州、杭州、宁波,9场演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了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在北京,还未上映,杨和她的歌舞团已经成为媒介的重要目标,《云南映象》更是一票难求……
《云南映象》已经成为了云南省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在结束北京的演出之后,《云南映象》将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展开巡演,让更多的国内观众领略云南各民族如诗般的风情。
⑷ 云南印象
艺术总监、总编导:杨丽萍
总策划、执行总导演:荆林
策划:范建华、路启龙
音乐总监、音乐创作:三宝
编导:尹蓉
灯光、舞美设计:孙天卫、林安康、路启龙
文字统筹:朱运宽、邓启耀、张一民
平面设计:周昆、胡明贵
图片、剧照摄影:傅军、杨克林、沈今声、肖全
⑸ 云南映象是什么意思
云南映象是(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Dynamic Yunnan),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倾情打造的艺术精品,成为继“五朵金花”、“阿诗玛”之后,诞生在云南的又一经典力作。《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⑹ 云南映像的《云南映像》简介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她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歌舞集中,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的碰撞,将带给您一种特定的“云南映象”。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首次出任大型歌舞集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
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元素。
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
62面鼓的鼓风、鼓韵。120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面具。《云南映象》中的道具、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等全是真的。
70%的演员系云南的少数民族。
亦真亦幻的舞台、灯光及立体画面效果。
序:混沌初开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绿春县牛孔乡彝族“神鼓”歌谣. 天大,只有一个,地大,只有一块,不要说草木无言,万木生在大地都有原因。祖先告诉我,大地是原创者骨肉变化。我把身体紧贴泥土,立刻明白了祖先的传说。你是一条婀娜的蛇,蜿蜒在银色的月河,闪亮的身躯舞动着舌,夜晚的星空唱着歌……
杨丽萍一直以为女人就如同月光一样有形和无形,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语言表现了她的情感和月光的圣洁,在舞蹈中我们会看到舞蹈家是怎样张开她那想象的翅膀。 走过雪山,走过荒漠,你从那里来,嗡嘛呢呗咪吽……带着祝福,带着思念,带着所有的回忆,你到哪里去,嗡嘛呢呗咪吽……朝圣者跋涉在路上,转经筒始终陪伴着他们,他们一次次用身体丈量着道路,一次次地亲吻着大地。尽管风吹日晒,尽管雨雪交加,他们心中却燃烧着熊熊大火,最后,他们走向神山,走向理想的天国……
(童谣)群峰之中有一座金色的山,
金色的山里有一个金色的湖,
金色的湖里有一棵金色的树,
金色的树上有一只金色的鸟,
金色的鸟唱着一首吉祥的歌。
走过雪山,走过荒漠,你从哪里来
嗡嘛呢呗咪哞… 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崇拜的图腾。杨丽萍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孔雀形态的舞蹈语言,《雀之灵》寄托了她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在《云南印象》尾声中杨丽萍第一次把她的独舞和群舞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并结合了新颖的舞蹈编排队形及声、光、效,使整段舞蹈充满着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义。
你在哪里舞蹈?
月中寂寞的身影,
云头飘落的羽毛。
你在哪里舞蹈?
彩虹上旋转得舞裙,
心里猜不透得梦兆。
雀之灵!
你在哪里舞蹈?
你在哪里舞蹈?
⑺ 云南映象的特点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云南映象》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得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
云南映象座位分布图:
⑻ 云南映象的介绍
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Dynamic Yunnan),由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倾情打造的艺术精品,成为继“五朵金花”、“阿诗玛”之后,诞生在云南的又一经典力作。《云南映象》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