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尔邦节的节日活动
古尔邦节的主要内容有:(1)举行会礼,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中国新疆地区的穆斯林称该节日为“大尔德”(大节日)。这一天,穆斯林们都精心打扮,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而在回族穆斯林当中,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低于开斋节,一般把它称为“小尔德”(小节日)。 各地穆斯林于节日前三天须备好牲灵(羊、牛、骆驼),大户用驼,中户用牛,小户用羊,无力宰牲者免除。羊为1人1只,牛为7人1头,驼等同于牛。不管哪种牲灵,均须健康强壮,外观美丽。
古尔邦节所宰牲灵的肉通常分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馈赠亲友,1份施散穷人。宰牲时必须高念“泰克比尔”(Takbir,即真主至大),宰牲方为有效(Mustahabb,可嘉圣行)。
中国新疆地区的突厥语系的各族穆斯林比内地穆斯林更重视古尔邦节。是日,万人空巷,皆盛装参加会礼,然后宰牲宴请亲友宾客,并与前来祝贺节日的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欢庆歌舞延续数日。
通用汉语的穆斯林,是日也盛装赴寺会礼,家中薰香,有条件者在宰牲宴请亲友的同时,游坟诵经,缅怀先人。有些地区的穆斯林还于节前斋戒10日,故有“小尔德”('Id Saghir,即小节日)之称。 临近古尔邦节三天,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充足的美食。节日也成为主妇们厨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成年男人皆去当地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
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坟地去祈祷,怀念并为死去的亲人祈福。
在新疆,著名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结束后,乐师们会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尔奈伊(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会适时跳起热烈奔放的萨玛舞,以表达喜庆之情。
② 古尔邦节要干什么
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宴请亲友,有条件者宰牲。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宰牲节。我国穆斯林将古尔邦节又称“忠孝节”。
“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牲。
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要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我国穆斯林特别重视古尔邦节,是日皆盛装参加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宴请亲友,有条件者宰牲。我国新疆地区各族穆斯林还举行丰富多采的文艺联欢,以示庆祝。现已成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
传播与发展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士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进入“四大哈里发时期”,随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对外征服,伊斯兰教向半岛以外地区广泛传播,史称“伊斯兰教的开拓时期”。
661年起,伊斯兰教进入阿拉伯帝国时期,历经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成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3世纪中期随着外族的入侵,帝国境内东、西部诸多地方割据王朝的独立,阿拉伯帝国解体。
中世纪晚期,伊斯兰世界并立着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大帝国;其中奥斯曼帝国版图和影响最大。18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伊斯兰世界,许多国家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伊斯兰世界各国人民多次掀起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斗争,给殖民主义者以沉重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伊斯兰国家相继独立,当今伊斯兰世界的格局逐步形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古尔邦
③ 古尔邦节主要干什么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
主要活动:
(1)举行会礼,会聚于中心寺或郊野,举行盛大的会礼仪式和庆祝活动。世界各地穆斯林,每年逢此日,戒食半日,俟会礼后进食。
(2)宰牲,朝觐者于12月10日晨射石并举行会礼后,在麦加附近的米纳山谷宰牲。各地穆斯林于节日前备牲,所宰之牲必须健壮,牲为骆驼、牛、羊3种,大户用驼,中户用牛,小户用羊,无力宰牲者免。羊为1人1只,牛为7人1头,驼同于牛。宰牲肉分为三份,一份留为自用,一份馈赠亲友,1份施散穷人。宰牲时必须高念“泰克比尔”(Takbir,即真主至大),宰牲方为有效。教法定为“穆斯泰哈卜”(Mustahabb,即可嘉圣行)。
④ 请介绍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在我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
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⑤ 古尔邦节 流程
又称“宰牲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是伊斯兰教朝觐节日之一。在这一天,穆斯林举行会议,宰牲献主。据传说,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得到真主“启示”,要他杀幼子伊斯玛仪奉献,真主遣天使送来一只绵羊,作为伊斯玛仪的替身。 原来,这一切是真主在考验易卜拉欣的虔诚。阿拉伯人为表示纪念,便在每年的这一天宰牲,后由穆罕默德定为古尔邦节
⑥ 社区开展古尔邦节活动计划怎么写
不知道古尔邦节是哪里的节日,节日活动计划也就是活动策划方案,杭州宝仑会务擅长这类文案写作,会议会展、车辆租借、会议搭建、礼品定制等都是服务项目,您可以看一下。
⑦ 古尔邦节有什么习俗
节日的早晨,维吾尔人沐浴全身(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于是宰牛宰羊宰骆驼还是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贺节日。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7)古尔邦节地产营销活动扩展阅读:
节日来源: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عيد اضحى(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拉丁文称为‘ī Aḍḥā 。“尔德”是中文“节日”的音译。亦称古尔邦节(‘Id Qurban)、“忠孝节”、“尔德节”或“古尔巴尼”。意为“献祭”“献牲”含有“牺牲”“献身”。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称作“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的,为朝觐功课的重要仪式之一。(《伊斯兰网络全书》)
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又称“大节”,是伊斯兰教重要节日之一。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麦加朝圣过后。据古兰经记载,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没有儿子。他祈求真主安拉赐给他一个儿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儿子, 他衷心感谢真主的恩赐,精心抚养幼子。十几年后的一天夜里,伊卜拉欣作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安拉命令他把心爱的儿子宰掉献祭以考验他的诚心。
伊卜拉欣惟命是从毫无迟疑,他懂事的儿子也毫无惧色并鼓励父亲宰己献祭。于是,伊卜拉欣作着宰子的准备。伊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
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 伊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让伊卜拉欣刀下留人,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伊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
当伊斯兰教创立后,穆斯林们承认伊卜拉欣并尊为圣祖,每年的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成为所有信伊斯兰教(安拉)的人们的传统节日之一。(《阿拉伯语词典》)
参考资料:网络 古尔邦节
⑧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的活动和习俗是怎样的
古尔邦节的主要内容有:(1)举行会礼,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
中国新疆地区的穆斯林称该节日为“大尔德”(大节日)。这一天,穆斯林们都精心打扮,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
而在回族穆斯林当中,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低于开斋节,一般把它称为“小尔德”(小节日)。
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古尔邦节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过节前,牧区农区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参加会礼。无论城市农村,都要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而广场四周则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点。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在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节日的早晨,维吾尔人沐浴全身(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至于是宰牛宰羊宰骆驼还是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贺节日。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