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根达斯最经典的广告语有哪些
之前你所述的广告都太“伪”,做广告的真谛是直接给指定客户群体一个很强的心理映射!
广告做得好不好,是否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就看你是否触动了“对应客户群”的心弦!
这里说的“指定客户”指产品直接对应的客户群,并不是说所有人。产品是具有选择性的,如果乳罩卖给男士,确实是一个奇妙的点子,或许有人还会夸它是妙想,但是试想下运用到现实中去,会不会这样,所以你的广告必须符合你产品对应客户的购买心理。
食品类的广告,最好让吃客们有下意识下产生遐想的过程。
至于你说的什么劳斯莱斯,陶瓷,牛肉.....跟这个不沾边啊,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那你自己想想看,如果你自己喜欢吃冰激凌,然后将牛肉...陶瓷...劳斯莱斯...掺进去..你会想到它的味道么??
建议:
哈根达斯,融化在口中浓郁质感的醇香,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享受!
(最美的广告让对应客户群产生遐想)
另外,哈的本土最经典广告“If you love her, take her to Haagen-Dazs”
也不错,不错在它利用了“恋人关系”这层奇妙的介质,这确实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不过我觉得中国人更加细腻,美国人更加直观和实际,所以最好有中国韵味的广告才可营销制胜。
❷ 哈根达斯的促销策略是什么
做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
❸ 关于哈根达斯
章子怡在中国不怎么样 在美国也是名牌
❹ 哈根达斯的经营模式
哈根达斯“奢侈品”的制胜之道
--------------------------------------------------------------------------------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5-04-21 08:52:35) 来源
哈根达斯是1989年从欧洲起步的高档冰激凌品牌,它的价格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在美国本土,和路雪和哈根达斯是同档次的,但在中国冰激凌市场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品牌可与哈根达斯相比。
在中国市场上,要论价格,哈根达斯毫无优势可言。哈根达斯一般的冰激凌球都是30元左右,"冰火情缘"火锅一般在120-160元,饮料60-70元不等。但哈根达斯通过独特的营销手段,在中国成了顶级冰激凌品牌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时尚生活标志。高端的消费者是它的忠实顾客,中低端的消费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闲钱,也会奢侈一把。哈根达斯硬生生地在已经成熟的冰激凌市场挖了一块地,其"奢侈品"营销手段的成功已成为业内经典案例。
定位--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
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当时上海人认为: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和金发碧眼的老外是时尚的代言人。于是,哈根达斯就邀请这些人参加特别活动,吸引电视台、报纸的视线,争相报道,一举把"哈根达斯"定义为时尚生活的代名词。一批在哈根达斯有过"高贵时尚生活"的人成了其口碑宣传者,很快更多的人蜂拥而至。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这种分析消费者心态、口碑宣传的手法被业内认为是哈根达斯的专长,而且极为有效,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它就如法炮制一番,从未失手。
策略--留住核心顾客
留住消费者和赢得消费者同样重要,哈根达斯为此做足了功夫。哈根达斯的高档消费定位使得其目标消费群体小而精,为此,哈根达斯几乎从不大张旗鼓地做电视广告,原因是电视的覆盖面太广、太散,对于哈根达斯来说,没必要。哈根达斯的广告大部分都是平面广告,而且是在某些特定媒体上刊登大篇幅的广告。如此既节省了广告费,又增加了广告效果,以此锁定那些金字塔尖的消费者。与此同时,哈根达斯还有选择地切入了其他零售渠道,以扩大自己的零售面,例如在上海,它慎重地选择了五六百家超市,杀入家庭冰激凌市场。
哈根达斯为了留住消费者,采取了会员制,一位顾客消费累积500元,就可以填写一张表格,成为他们的会员。到目前为止,哈根达斯的数据库里已经有了几万名核心会员的资料。哈根达斯细心呵护每一位重点会员,其结果是在中国市场上这些消费者对它的品牌忠诚度之高、之久,很少有其他品牌能企及。
其具体策略包括:
■定期寄送直邮广告,自办"酷"杂志来推销新产品。
■不定期举办核心消费群体的时尚PARTY,听取他们对产品的意见。
■针对不同的消费季节、会员的消费额和特定的产品发放折扣券。
延伸--增加品牌亲和力
申奥成功的时候,哈根达斯邀请了申奥形象大使刘璇出席,举行公益活动。同时,在上海的瑞安广场和中信泰富等高档写字楼,给来来往往的行人派发卡片,卡片里就有一张印制精美的哈根达斯冰激凌的书签,因为这种小东西往往可以让消费者带回家中,得以较长久地保存,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这种产品品牌的概念。
哈根达斯最经典的动作之一,就是给自己贴上了爱情标签,由此吸引恋人们的眼球。在某年的情人节,哈根达斯把店里店外布置得柔情蜜意,不但特别推出由情人分享的冰激凌产品,而且还给来此消费的情侣们免费拍合影照,让他们从此对哈根达斯"情有独钟"。
方式--近距离接触目标顾客
中国巨大的企业购买市场也吸引了哈根达斯的眼光。针对中秋节礼品市场,哈根达斯专门开发了价高质优的冰激凌月饼,向所在城市的各大公司推销,很多公司把这款月饼作为送给普通员工的节日礼物,着实让哈根达斯猛赚了一把。
哈根达斯的销售员还专门带上新鲜的冰激凌样品跑各大公司,让那些主管当场品尝。这种近距离营销的新鲜手法也吸引了一些大客户。有一年,上海对外服务公司--与所有外企有关系的一个公司,一年向哈根达斯订了两万多份产品做为礼物。其实这部分销售额还是小收益,哈根达斯最大的收获是就此接触到了这些目标群体,又一次将其触角伸向了目标消费者。
点 评:
在定位目标市场上,哈根达斯的中国之路延续了该品牌创立之初的市场策略。在很多竞争者以为中国国内的市场正陷于价格战的时候,哈根达斯凭着高超的市场敏感度和营销手段,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高端市场,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一种新的商业经营模式,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一种创新的经营理念又一次为美国人所领先。我们是否应该深思,我们的企业是否用心在做?我们是否被日常的工作遮挡了发现的眼睛?哈根达斯的经营创新模式是否也能够成为我们中国企业创新求生的一个生动范例?(文/蔡 骅)
❺ 哈根达斯VS和路雪 (关于两企业在中国的不同营销模式及相同的地方)
两个企业在中国的不同营销模式大致如下:
1, 哈根达斯走的是打造金字招牌走高端奢侈品的路线;和路雪走的是较为亲民路线。
2, 目标客户不同,随之市场定位也相应有所不同。
3, 扩张、抢占市场的着手点不同。
4, 广告宣传、销售手段各异。
相同之处呢,看完以下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二者其实在营销本质上有着异曲同工之效,那就是尽可能在这个行业内,发挥自身定位优势,巩固其垄断性地位。实际上,这两大寡头也真正做到了。
以下是具体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先说--《 哈根达斯“奢侈品”的制胜之道 》
哈根达斯是1989年从欧洲起步的高档冰激凌品牌,它的价格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在美国本土,和路雪和哈根达斯是同档次的,但在中国冰激凌市场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品牌可与哈根达斯相比。
在中国市场上,要论价格,哈根达斯毫无优势可言。哈根达斯一般的冰激凌球都是30元左右,"冰火情缘"火锅一般在120-160元,饮料60-70元不等。但哈根达斯通过独特的营销手段,在中国成了顶级冰激凌品牌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时尚生活标志。高端的消费者是它的忠实顾客,中低端的消费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闲钱,也会奢侈一把。哈根达斯硬生生地在已经成熟的冰激凌市场挖了一块地,其"奢侈品"营销手段的成功已成为业内经典案例。
定位--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
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当时上海人认为: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和金发碧眼的老外是时尚的代言人。于是,哈根达斯就邀请这些人参加特别活动,吸引电视台、报纸的视线,争相报道,一举把"哈根达斯"定义为时尚生活的代名词。一批在哈根达斯有过"高贵时尚生活"的人成了其口碑宣传者,很快更多的人蜂拥而至。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这种分析消费者心态、口碑宣传的手法被业内认为是哈根达斯的专长,而且极为有效,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它就如法炮制一番,从未失手。
策略--留住核心顾客
留住消费者和赢得消费者同样重要,哈根达斯为此做足了功夫。哈根达斯的高档消费定位使得其目标消费群体小而精,为此,哈根达斯几乎从不大张旗鼓地做电视广告,原因是电视的覆盖面太广、太散,对于哈根达斯来说,没必要。哈根达斯的广告大部分都是平面广告,而且是在某些特定媒体上刊登大篇幅的广告。如此既节省了广告费,又增加了广告效果,以此锁定那些金字塔尖的消费者。与此同时,哈根达斯还有选择地切入了其他零售渠道,以扩大自己的零售面,例如在上海,它慎重地选择了五六百家超市,杀入家庭冰激凌市场。
哈根达斯为了留住消费者,采取了会员制,一位顾客消费累积500元,就可以填写一张表格,成为他们的会员。到目前为止,哈根达斯的数据库里已经有了几万名核心会员的资料。哈根达斯细心呵护每一位重点会员,其结果是在中国市场上这些消费者对它的品牌忠诚度之高、之久,很少有其他品牌能企及。
其具体策略包括:
■定期寄送直邮广告,自办"酷"杂志来推销新产品。
■不定期举办核心消费群体的时尚PARTY,听取他们对产品的意见。
■针对不同的消费季节、会员的消费额和特定的产品发放折扣券。
延伸--增加品牌亲和力
申奥成功的时候,哈根达斯邀请了申奥形象大使刘璇出席,举行公益活动。同时,在上海的瑞安广场和中信泰富等高档写字楼,给来来往往的行人派发卡片,卡片里就有一张印制精美的哈根达斯冰激凌的书签,因为这种小东西往往可以让消费者带回家中,得以较长久地保存,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这种产品品牌的概念。
哈根达斯最经典的动作之一,就是给自己贴上了爱情标签,由此吸引恋人们的眼球。在某年的情人节,哈根达斯把店里店外布置得柔情蜜意,不但特别推出由情人分享的冰激凌产品,而且还给来此消费的情侣们免费拍合影照,让他们从此对哈根达斯"情有独钟"。
方式--近距离接触目标顾客
中国巨大的企业购买市场也吸引了哈根达斯的眼光。针对中秋节礼品市场,哈根达斯专门开发了价高质优的冰激凌月饼,向所在城市的各大公司推销,很多公司把这款月饼作为送给普通员工的节日礼物,着实让哈根达斯猛赚了一把。
哈根达斯的销售员还专门带上新鲜的冰激凌样品跑各大公司,让那些主管当场品尝。这种近距离营销的新鲜手法也吸引了一些大客户。有一年,上海对外服务公司--与所有外企有关系的一个公司,一年向哈根达斯订了两万多份产品做为礼物。其实这部分销售额还是小收益,哈根达斯最大的收获是就此接触到了这些目标群体,又一次将其触角伸向了目标消费者。
我们再来说--《 和路雪 得终端者得天下》
和路雪平均每年向市场投放6000台左右的冰柜,至今已经投放了大约6万台。这种终端垄断使和路雪成为中国冰淇淋市场第一品牌。
什么叫终端?终端是指与消费者直接发生买卖关系的经营场所。在企业间的竞争已从过去直接的市场竞争转向客户竞争的今天,谁能控制住销售终端,谁就找到了创造企业价值的通路。
和路雪终端发力
传统上,中国许多企业的市场运作都不重视销售终端。一些很好的产品销不动,原因就在于终端受阻:企业把产品交给经销商后,就认为自己的销售工作已经结束,也不管产品到经销商那里之后是放进仓库还是搬上零售卖场。这些企业还认为产品进入零售店后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不重视产品的铺市率与终端促销。
这与跨国公司对终端的强力投入形成了鲜明对比。联合利华旗下的和路雪冰淇淋1993年进入中国,仅仅过了半年,销售量就超过350万升,创下联合利华全球冰淇淋新公司营运第一年最高的销售记录。带来这个成功的正是和路雪在零售终端推行的“冰柜战略”。和路雪前总经理曾如此回忆:“大约1994年的初夏,几乎一夜之间,分布于上海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和小超市,同时冒出了一只只漂亮、新颖的上面印着Wall’s标志的冰柜。一时间,和路雪走进了中国消费者的视线。”
遍布营销网点的冰柜被和路雪作为推动市场的终端战术反复应用。据统计,和路雪平均每年向市场投放6000台左右的冰柜,至今已经投放了大约6万台。这种终端垄断使和路雪成为中国冰淇淋市场第一品牌。
❻ 哈根达斯的历程
1921年,品牌创始人鲁本.马特斯研制美味的冰淇淋,受到广泛欢迎。
1961年,鲁本.马特斯将这种冰淇淋正式命名为“哈根达斯”,并在美国正式上市。
1976年,第一家哈根达斯甜品屋在美国开业。
1983年,哈根达斯进入新加坡和香港。
1984年,哈根达斯进入日本市场
1986年,推出“Stick Bar冰激淋脆皮条”,被《Dairy Foods》杂志评为年度产品。
1987年,哈根达斯在欧洲首度亮相。
1992年,哈根达斯进入意大利,中国台湾和冰岛。
1996年,哈根达斯登陆中国大陆,上海首家冰淇淋甜品屋开业,风靡一时。
1997年,哈根达斯登陆菲律宾和巴西。
1998年,哈根达斯在北京隆重登场,上海淮海路旗舰店大放异彩。
1999年,哈根达斯登陆杭州西子湖畔,北京第二家分店在国际贸易中心
2000年,随着广州第一家分店开幕,哈根达斯正式进军华南市场。
2001年,哈根达斯成为美国通用磨坊旗下品牌。
2004年,哈根达斯扩张至宁波,苏州,南京等地;上海,广州,北京多家新店揭幕;哈根达斯在中国专卖店达到四十多家,甜蜜气息迅速蔓延。
2005年,哈根达斯专卖店在成都,青岛,常州闪亮登场,迄今已遍及十多个城市。
2006年,哈根达斯甜蜜气息迅速蔓延,风靡全国十多个城市,时尚生活全新体验。
2007年,占据4层楼面,气势恢宏、极富创意的全球旗舰店落户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昆明店开业。
2008年,浪漫仲夏,哈根达斯大连百年城新店开业,全国70余家专卖店,邀您共同体验尽情尽享完美人生。
2010年11月18日,哈根达斯进驻无锡第一家门店 - 哈根达斯无锡中山店,在锦江饭店一楼。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哈根达斯已成为高档冰淇淋的标志。自哈根达斯在大中华区的第一家店于1984年在香港落户后,经过26 年的发展,截止到2010已在大陆、台湾、香港拥有百余家专卖店。在大中华区,所有销售的哈根达斯冰淇淋产品100%由法国进口。
生产了三种口味的冰淇淋,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主要把产品提供给一些高级的餐厅和商店。口碑载道,产品于1961年正式命名为“Haagen-Dazs”。是马特斯根据北欧语系而创造的,这是因为他年幼时曾在丹麦尝过他认为最好的冰淇淋,所以运用此语系为产品命名。
哈根达斯的冰激凌有多种不同味道,亦被称为“超级品牌”,因为其冰激凌密度较高,在生产时混合的空气比较少,亦有较高的牛油脂肪。
哈根达斯的名称很欧洲化,但其实并不来自欧洲,只是由两个合成的字所组成,它甚至在北欧没有任何分店。其创办人则是来自波兰的欧洲移民。哈根达斯的品牌于现由通用磨坊持有。在美国和加拿大,产品为雀巢旗下品牌。哈根达斯通过独特的营销策略,在中国已经成为了顶级冰激凌品牌,月饼冰激凌口味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某种生活标志,哪一个小资不知道它的大名呢。高端的消费阶层固然是它的忠实顾客;中低端的消费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闲钱,也会奢侈一把。哈根达斯在已经成熟的冰激凌市场取得了高档次消费者的认可与欢迎,其“奢侈品”营销手段成为业内经典案例。
如今,不仅在全美,在全球都是极受欢迎的品牌。无论在那里,一提到“哈根达斯”,人们就会想起极其美味诱人的冰淇淋,在中国也是如此,她似乎更象是优质生活和品味的象征。
哈根达斯提倡尽情尽享,尽善尽美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在提供冰淇淋的同时,哈根达斯非常注重营造一种氛围,使品尝哈根达斯冰淇淋成为一种难忘的体验.。这也就是“哈根达斯一刻”。其著名的广告词“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If you love her,take her to Haagen-Dazs.)”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哈根达斯不含任何防腐剂、人造香料、稳定剂和色素,采用纯天然材料,脱脂奶的选用将美味与健康绝妙融合。纽约时代杂志曾赋予“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的美名。
哈根达斯产品的主要生产地,分别设在美国纽泽西Woodbridge(1971年),加州Tulare(1985年)及法国北部的Arras镇(1992年)。远东地区的产品由美国的生产厂商负责供应,与Suntory和Takanashi合作的设在日本的企业则专供日本市场。
该品牌1996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发展迅速,已遍布全国十多个城市。
❼ 哈根达斯为什么这么贵 他的营销战略是什么
哈根达斯是1989年从欧洲起步的高档冰激凌品牌,它的价格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比同类高档次产品贵30%-40%。在美国本土,和路雪和哈根达斯是同档次的,但在中国冰激凌市场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品牌可与哈根达斯相比。
在中国市场上,要论价格,哈根达斯毫无优势可言。哈根达斯一般的冰激凌球都是30元左右,"冰火情缘"火锅一般在120-160元,饮料60-70元不等。但哈根达斯通过独特的营销手段,在中国成了顶级冰激凌品牌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时尚生活标志。高端的消费者是它的忠实顾客,中低端的消费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闲钱,也会奢侈一把。哈根达斯硬生生地在已经成熟的冰激凌市场挖了一块地,其"奢侈品"营销手段的成功已成为业内经典案例。
定位--追求高贵的消费心态
哈根达斯最初进入上海市场之前就认真分析了上海消费者的心态。当时上海人认为: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和金发碧眼的老外是时尚的代言人。于是,哈根达斯就邀请这些人参加特别活动,吸引电视台、报纸的视线,争相报道,一举把"哈根达斯"定义为时尚生活的代名词。一批在哈根达斯有过"高贵时尚生活"的人成了其口碑宣传者,很快更多的人蜂拥而至。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这种分析消费者心态、口碑宣传的手法被业内认为是哈根达斯的专长,而且极为有效,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它就如法炮制一番,从未失手。
策略--留住核心顾客
留住消费者和赢得消费者同样重要,哈根达斯为此做足了功夫。哈根达斯的高档消费定位使得其目标消费群体小而精,为此,哈根达斯几乎从不大张旗鼓地做电视广告,原因是电视的覆盖面太广、太散,对于哈根达斯来说,没必要。哈根达斯的广告大部分都是平面广告,而且是在某些特定媒体上刊登大篇幅的广告。如此既节省了广告费,又增加了广告效果,以此锁定那些金字塔尖的消费者。与此同时,哈根达斯还有选择地切入了其他零售渠道,以扩大自己的零售面,例如在上海,它慎重地选择了五六百家超市,杀入家庭冰激凌市场。
哈根达斯为了留住消费者,采取了会员制,一位顾客消费累积500元,就可以填写一张表格,成为他们的会员。到目前为止,哈根达斯的数据库里已经有了几万名核心会员的资料。哈根达斯细心呵护每一位重点会员,其结果是在中国市场上这些消费者对它的品牌忠诚度之高、之久,很少有其他品牌能企及。
其具体策略包括:
■定期寄送直邮广告,自办"酷"杂志来推销新产品。
■不定期举办核心消费群体的时尚PARTY,听取他们对产品的意见。
■针对不同的消费季节、会员的消费额和特定的产品发放折扣券。
延伸--增加品牌亲和力
申奥成功的时候,哈根达斯邀请了申奥形象大使刘璇出席,举行公益活动。同时,在上海的瑞安广场和中信泰富等高档写字楼,给来来往往的行人派发卡片,卡片里就有一张印制精美的哈根达斯冰激凌的书签,因为这种小东西往往可以让消费者带回家中,得以较长久地保存,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这种产品品牌的概念。
哈根达斯最经典的动作之一,就是给自己贴上了爱情标签,由此吸引恋人们的眼球。在某年的情人节,哈根达斯把店里店外布置得柔情蜜意,不但特别推出由情人分享的冰激凌产品,而且还给来此消费的情侣们免费拍合影照,让他们从此对哈根达斯"情有独钟"。
方式--近距离接触目标顾客
中国巨大的企业购买市场也吸引了哈根达斯的眼光。针对中秋节礼品市场,哈根达斯专门开发了价高质优的冰激凌月饼,向所在城市的各大公司推销,很多公司把这款月饼作为送给普通员工的节日礼物,着实让哈根达斯猛赚了一把。
哈根达斯的销售员还专门带上新鲜的冰激凌样品跑各大公司,让那些主管当场品尝。这种近距离营销的新鲜手法也吸引了一些大客户。有一年,上海对外服务公司--与所有外企有关系的一个公司,一年向哈根达斯订了两万多份产品做为礼物。其实这部分销售额还是小收益,哈根达斯最大的收获是就此接触到了这些目标群体,又一次将其触角伸向了目标消费者
❽ 哈根达斯市场营销7ps
7P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7Ps),1981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纳(Bitner)建议在传统市场营销理论4Ps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服务性的P”,即:人( People )、过程( Process)、物质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
7Ps核心:
1、揭示了员工的参与对整个营销活动的重要意义。企业员工是企业组织的主体,每个员工做的每件事都将是客户对企业服务感受的一部分,都将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让每个员工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中来,真正发挥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2、企业应关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时的全过程,通过互动沟通了解客户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使客户成为服务营销过程的参与者,从而及时改进自己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期望。企业营销也应重视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与合作过程的管理,因为营销是一个由各部门协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活动,而部门之间的有效分工与合作是营销活动实现的根本保证。
经典案例:宝岛眼镜
宝岛眼镜成功案例:营销战略的组合应用
宝岛眼镜的整体营销战略分成店内及店外。店内的营销就是7P里的Process、PeoPle、PPhysical Evidence。传统的4P营销在对外的使用上仍然是重点。宝岛眼镜对外的营销主题是:专业、服务及时尚。专业及服务的体验必需在店内才能发挥。
(1)店内营销。
(2)对外营销。
宝岛眼镜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中国眼镜零售业领头羊的实战案例,向我们展示了零售服务企业在扩张壮大中的营销战略方法和技巧,那就是,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的变化,采用多种营销方法相组合的方式。
❾ 哈根达斯的历史文化
哈根达斯(Haagen-Dazs)作为美国冰激凌品牌,1921年由鲁本·马特斯(Reuben Mattus)研制成功,并于1961在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命名并上市。它亦成立了连锁雪糕专门店,在世界各国销售其品牌雪糕,在54个国家或地区共开设超过700间分店。另外,在市场占有率上:美国6.1%,英国3.5%,法国1%,日本4.6%,新加坡4%,中国香港5%。哈根达斯生产的产品包括雪糕、雪糕条、雪葩及冰冻奶酪等。 1921年,品牌创始人鲁本.马特斯研制美味的冰淇淋,受到广泛欢迎。
1961年,鲁本.马特斯将这种冰淇淋正式命名为“哈根达斯”,并在美国正式上市。
1976年,第一家哈根达斯甜品屋在美国开业。
1983年,哈根达斯进入新加坡和香港。
1984年,哈根达斯进入日本市场。
1986年,推出“Stick Bar冰激淋脆皮条”,被《Dairy Foods》杂志评为年度产品。
1987年,哈根达斯在欧洲首度亮相。
1992年,哈根达斯进入意大利,台湾和冰岛。
1996年,哈根达斯登陆中国大陆,上海首家冰淇淋甜品屋开业,风靡一时。
1997年,哈根达斯登陆菲律宾和巴西。
1998年,哈根达斯在北京隆重登场,上海淮海路旗舰店大放异彩。
1999年,哈根达斯登陆杭州西子湖畔,北京第二家分店在国际贸易中心。
2000年,随着广州第一家分店开幕,哈根达斯正式进军华南市场。
2001年,哈根达斯成为美国通用磨坊旗下品牌。
2004年,哈根达斯扩张至宁波,苏州,南京等地;上海,广州,北京多家新店揭幕;哈根达斯在中国专卖店达到四十多家,甜蜜气息迅速蔓延。
2005年,哈根达斯专卖店在成都,青岛,常州闪亮登场,迄今已遍及十多个城市。
2006年,哈根达斯甜蜜气息迅速蔓延,风靡全国十多个城市,时尚生活全新体验。
2007年,占据4层楼面,气势恢宏、极富创意的全球旗舰店落户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昆明店开业。
2008年,浪漫仲夏,哈根达斯大连百年城新店开业,全国70余家专卖店,邀您共同体验尽情尽享完美人生。
2010年11月18日,哈根达斯进驻无锡第一家门店 - 哈根达斯无锡中山店,在锦江饭店一楼。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哈根达斯已成为高档冰淇淋的标志。自哈根达斯在大中华区的第一家店于1984年在香港落户后,经过26 年的发展,目前已在大陆、台湾、香港拥有百余家专卖店。在大中华区,所有销售的哈根达斯冰淇淋产品100%由法国进口。
生产了三种口味的冰淇淋,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主要把产品提供给一些高级的餐厅和商店。口碑载道,产品于1961年正式命名为“Haagen-Dazs”。是马特斯根据北欧语系而创造的,这是因为他年幼时曾在丹麦尝过他认为最好的冰淇淋,所以运用此语系为产品命名。
哈根达斯的冰激凌有多种不同味道,亦被称为“超级品牌”,因为其冰激凌密度较高,在生产时混合的空气比较少,亦有较高的牛油脂肪。
哈根达斯的名称很欧洲化,但其实并不来自欧洲,只是由两个合成的字所组成,它甚至在北欧没有任何分店。其创办人则是来自波兰的欧洲移民。哈根达斯的品牌于现由通用磨坊持有。在美国和加拿大,产品为雀巢旗下品牌。哈根达斯通过独特的营销策略,在中国已经成为了顶级冰激凌品牌,月饼冰激凌口味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某种生活标志,哪一个小资不知道它的大名呢。高端的消费阶层固然是它的忠实顾客;中低端的消费者也被它所吸引,一旦有了闲钱,也会奢侈一把。哈根达斯在已经成熟的冰激凌市场取得了高档次消费者的认可与欢迎,其“奢侈品”营销手段成为业内经典案例。
如今,不仅在全美,在全球都是极受欢迎的品牌。无论在那里,一提到“哈根达斯”,人们就会想起极其美味诱人的冰淇淋,在中国也是如此,她似乎更象是优质生活和品味的象征。
哈根达斯提倡"尽情尽享,尽善尽美"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在提供冰淇淋的同时,哈根达斯非常注重营造一种氛围,使品尝哈根达斯冰淇淋成为一种难忘的体验.。这也就是“哈根达斯一刻”。其著名的广告词“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If you love her,take her to Haagen-Dazs.)”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哈根达斯采用纯天然材料,不含任何防腐剂、人造香料、稳定剂和色素。脱脂奶的选用更将美味与健康绝妙融合。纽约时代杂志曾赋予哈根达斯“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的美名。
哈根达斯产品的主要生产地,分别设在美国纽泽西Woodbridge(1971年),加州Tulare(1985年)及法国北部的Arras镇(1992年)。远东地区的产品由美国的生产厂商负责供应,与Suntory和Takanashi合作的设在日本的企业则专供日本市场。
该品牌1996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发展迅速,目前已遍布全国十多个城市。
创始故事
上世纪30年代,冰淇淋开始风行于美国纽约街头,年轻的波兰移民鲁本·马塔斯有一手制作天然冰淇淋的好手艺,他也在自己的作坊里制作冰淇淋销售。因为制作工艺不错,再加上从不欺市卖假,他渐渐有了一些小名气。
但没有几年,他的销路却不行了。因为当时为了竞争,已经有一些冰淇淋的作坊主开始在里面加稳定剂和防腐剂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那些产品往往能用外观和因添加剂而产生的口感取得消费者的青睐。那些制作方法,看上去似乎是多了一些程序,实际上却降低了成本。马塔斯作坊里的工人都建议他也跟着市场走,往冰淇淋里面加添加剂。如果不加添加剂,将很难继续参与市场竞争,但如果加了添加剂,就意味着他的冰淇淋从此与“天然”绝缘。到底是加还是不加呢?他为此伤透了脑筋。
一天,马塔斯和几位从事冰淇淋业的朋友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当时天气很热,有几个穷孩子在商店门口买冰淇淋吃。这时,门口又有一对衣冠楚楚的富人夫妇走过。男人提议说:“买两份冰淇淋吧!”女人的脸上刚出现一种赞同的神情,但是她看了看那几个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冰淇淋的穷孩子之后,马上改变了主意,说了句“算了”,就继续往前走了。许多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很不平,马塔斯的朋友气愤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人,穷人在吃,她就不要吃了?难道你还想有人为你们富人专门生产一种冰淇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马塔斯立即闪出一个灵感来:这个市场缺少了一种象征高贵与时尚的冰淇淋!
马塔斯回到作坊,对工人说:“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惜成本继续努力提高‘天然’的精度和要求,无论是主料还是辅料,无论是原料还是加工过程!”
“老板,您不能这样,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成本将会更高!”热心的工人们纷纷出言阻止,“冰淇淋是一种人人都能买的便宜货,花这么高的成本去做不值得啊!”
“是的。所以,目前这个市场缺少的正是一种不是人人都能随意购买的冰淇淋精品!”马塔斯肯定地说。
马塔斯立志要生产出纯天然、高质量、风味绝佳的冰淇淋,抢占“矜贵冰淇淋”的市场空间。半年之后,他先后推出香草、巧克力和咖啡三种口味的高档冰淇淋,主要提供给一些高级餐厅和高级商店,销售状况非常不错。
不久之后,马塔斯将他的冰淇淋正式命名为“哈根达斯”,以顶尖奢侈品牌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那动辄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价位让普通冰淇淋顿时相形失色,他的目标消费群是处于收入金字塔顶层的注重生活品位、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虽然,哈根达斯的高价位限制了消费群体,但同时也吸引了大批趋之若鹜的信徒和拥护者。在宣传策略上,马塔斯也努力打造“矜贵”形象,哈根达斯几乎不做大众型电视广告,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时尚杂志上。
时至今日,马塔斯的冰淇淋在全美国甚至全球多国都开设了专卖店,哈根达斯也成为全球性“尊贵品牌”。自从上世纪90年代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内地以来,已经开设了50家专卖店,零售点更是达到一千多个。
多年之后,马塔斯的那些同行朋友问他是怎么想到要生产“矜贵”冰淇淋的,他回答说:“其实很简单,当时那个妇女不肯跟穷人们吃一样的冰淇淋的神情确实让人不屑,甚至为人所不齿。但你们只看见了鄙夷,而我却看见了创造财富的机会!”
❿ “哈根达斯”有什么含义
哈根达斯提倡"尽情尽享,尽善尽美"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在提供冰淇淋的同时,哈根达斯非常注重营造一种氛围,使品尝哈根达斯冰淇淋成为一种难忘的体验.。这也就是“哈根达斯一刻”。其著名的广告词“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If you love her, take her to Haagen-Dazs.)”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哈根达斯是冰淇淋品牌的一个神话,它的诞生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纯属偶然。哈根达斯之父是一个叫鲁本.马特斯的波兰人,靠销售水果冰起家,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其他冰品制造商以降低产品价格进行竞争时,例如在冰品中加入安定剂、防腐剂及增加空气含量的同时,马塔斯决心制造最好的冰淇淋,而坚持使用纯净、最天然的原料。
哈根达斯的名称很欧洲化,但其实并不来自欧洲,只是由两个合成的字所组成,它甚至在北欧没有任何分店。其创办人则是来自波兰的欧洲移民。哈根达斯的品牌于现由通用磨坊持有。在美国和加拿大,产品为雀巢旗下品牌。哈根达斯通过独特的营销策略,在中国已经成为了顶级冰激凌品牌,月饼冰激凌口味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某种生活标志,哪一个小资不知道它的大名呢。
哈根达斯(Häagen-Dazs)原为美国冰激凌品牌,1921年由鲁本·马特斯研制成功,1962在美国纽约上市。1983年,哈根达斯出售给品斯乐公司之后,品斯乐公司纳入通用磨坊公司旗下,2002年雀巢公司收购哈根达斯冰淇淋在美国全部注册商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