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关这次微软打击盗版软件之事,该做何处理
对于微软的此次举措,以及上次打击盗版的举措,本人认为支持正版,打击盗版,是正道,而反对垄断也是正确的。 对微软的此种做法应该从正反两面去看: 1、微软根本目的是打击盗版,原因一侵犯了知识产权等,原因二盗版业不属于合法的正规企业,因此不能立足于市场内同正版业竞争并占领市场,所以要让用户使用正版,这个是很正确的,但首先此次打击方式有些过激(个人感觉),应该避免过激行为;其次打击盗版的另外的途径应该从正版软件考虑,假如正版软件和盗版一样价钱(当然这只是一个不现实的比喻),还有人会用盗版吗?就算不能实现和盗版一样价钱,但至少该考虑一些市场价格调整问题,尽量使正版软件便宜些,这样的手段虽然会损失企业部分经济利润,但是声誉和正版普及度提高了;最后则是宣传,大力的宣传正版。更主要的是如何让用户知道自己安装的是正版还是盗版,什么样的是盗版的,什么样的是正版的,怎样识别正版和盗版,现在有很多中国的电脑用户还不清楚自己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正版还是盗版(确实有这样的人,而且还不少,明明是盗版自己认为是正版,不知道如何分辨。对于这样的人,我都是这样给他们解释的:“您的操作系统和Office产品如果不是几百元、上千元买来的,而是几元钱买来的就属于盗版的操作系统!”这种解释很直接也没有什么专业词汇,他们一听就明白,立刻就明白自己的操作系统是不是盗版了。而如果您说:“您的操作系统在安装时需要输入正版序列号吗,或是需要激活吗,再或者是需要在网络中寻找安装序列号吗,更或者是是番茄花园版的吗,……?”类似这样的询问式回答,估计就会有人产生很多疑惑和问题了,而且还不一定愿意听您解释,越往下解释有可能越听不明白,有此可见此方面知识的普及度还不够,这个微软估计没有想过,或是倡议支持此方面的大面积普及活动),微软可以去告发盗版商(比如去状告番茄花园,顺便说一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番茄花园的域名现在指向Google了),而在市场方面应该是通过营销策略来消弱盗版产业的发展,微软有权对产品进行注册和推行正版验证等商业活动(此活动可以是做一些统计数据等目的),但前提是不能干扰到大众正常使用计算机,诸如打上盗版标记,“一小时使用一次黑桌面”都已经从不同侧面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没见过有哪个产品商在对自己产品做正品调查验证时对发现使用本厂本产品的假冒伪劣商品用户做惩罚的,而是直接状告其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商,并不会干扰到大众日常生活使用,只有执法部门才会去查封这些伪劣产品,厂商无任何权利去干预这些产品。从此处看去,还能说微软的此举对吗?验证没错,发现使用盗版的用户可以进行问卷调查等活动。如果微软这两次打击盗版的举措都能一直被允许下去,那么Adobe公司也搞一次这样的活动、瑞星公司也搞一次这样的正版验证活动、360安全卫士也搞一次这样的正版验证活动、江民公司、金山公司等各类软件厂商都搞一次这样的惩罚性活动(不能否认,他们绝对有技术能力搞这样一次惩罚性验证活动!),软件市场不就乱套了,中国的计算机用户还能有“活路”吗,干脆电脑扔了算了。再说哪个软件厂商不希望自己的客户都是在用自己产品的正版呢?但这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想让每个人一夜之间就都换成正版的愿望,无论是哪个软件产品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难道这还不是“过激”的技术手段吗?哪怕都是富人在用“盗版”,也同样不能采用这种技术手段进行商业活动,软件也是商品,需要尊重消费者(无论这个消费者是哪一类群体,也许今天是盗版用户群体,明天就有可能是正版用户群体了,谁能说的准吗?他就算犯法也不是厂商去判定和惩罚他的!再说现在使用盗版的用户对微软来说就不是他们想占有的市场了吗,不想拥有这些用户吗?如果想,那就不应该去采取这种举措来惩罚伤害这些正在使用盗版的人,没听说过惩罚消费者,让其成为自己的用户的,是否购买正版要靠教化和引导,以及市场决定,靠厂商的惩罚活动和强迫是不行的,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如果不想,那此次行为真的是一次纯惩罚活动,但有什么意义和权利吗?要打击盗版,这样行吗,要惩罚也不是厂商的事情,是执法部门做的事情。无论从微软想占有这部分市场还是不想占有这部分市场此举措都是过激举措!),盗版等同于假冒伪劣产品,使用的措施应该合乎基本的市场规律,微软能独自实行此次举措不正好证明了在此领域的垄断吗,缺少的就是竞争对手。 商业运作中使用过激技术手段强加控制,这样就会使得正版和盗版的战争变成纯粹的技术和技术、注册和破解的较量了,我估计这也正式制作盗版的人们所期望的——没有法律等其他方面的干预,只有纯技术的对抗! 2、微软之所以能采用这种过激行为来打击盗版,主要是垄断,如果现在有第二家类似Windows这种好用的操作系统在大众中普及,那么这种打击盗版的行为绝对不会出现的,因为采取这样的方式后不仅会打击盗版用户还会打击正版用户使用的积极性,失去市场份额,损害企业形象和声誉。所以我们也应该支持国产操作系统的问世,防止盗版。曾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就算中国自己研发出操作系统来了,也很好用,不是一样会被盗版。那谁还去研究操作系统呢?”我不支持此观点,盗版是要打击的,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依然希望能实现,因为有盗版而不去研发,这个道理不能站住脚,不害怕被盗版(就像每个人的小家会防止小偷一样,但都不会害怕被偷,难道世界上有小偷,您就不成家、不要家、不住在家里了吗?记住小偷是被警察抓不完的!),盗版的人需要被打击,但也不是能打击的完的,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所以不能因为有了盗版的人,而不开发国产操作系统,不仅要开发还要做到跟微软的Windows媲美,甚至超过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 支持国产操作系统的话题就说到这,只是一个期望,我们再把话题说回来,从微软的举措不难看出,微软有在世界范围内示强的嫌疑(微软不仅在中国实施了此种打击盗版的举措,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微软所占有的市场国家里也同样实施了此次打击盗版的举措),也就是说,在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即使微软采取了过激行为打击盗版,也没有人有能力会用实际行动或举措来反对,也不会有同等产品与之抗衡,所以无所忌惮的实施了此次打击盗版的计划。此举措能肆无忌惮的实施,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了微软垄断的事实,此垄断不光是在美国,已经逐步扩大到了全球范围,无论微软自身是否承认,以及各国法律上是否认定,这已经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事实! 个人支持微软打击盗版的意图,但非常反对此次打击盗版的举措,同时也反对垄断,支持反垄断的呼声和行为。正确的打击盗版的途径,个人认为应该是:1、民众不用或少用,这主要取决于企业对正版软件市场问题的把握和决策;2、使用法律手段打击盗版产业;3、宣传正版软件和教化民众,主要是如何识别正版和盗版(不仅仅是个注册序列号识别问题),当然也希望民众能自己提高学习意识,毕竟关乎自己的工作学习的切身利益。4、技术手段为辅助手段,比如软件注册等方式是必要的技术辅助手段,但是必定会有人来破解(就像家里有锁,但必定会有开锁的人是一样的道理),那也不能代表注册等合理合法性技术辅助手段不去运用,不过不能让技术辅助手段影响到使用,这个道理我觉得再简单不过了。如同此次的技术过激行为希望不要再继续,这已经是第二次的微软正版验证的行为了。计算机用户(现在同样是互联网用户,因此大部分都是网民)需要的不是“枷锁”和“鞭挞”,而是教育和感化,通过教化、法律以及宣传等手段普及正版软件和有关计算机基本常识才是解决盗版的主要手段,而强迫性让大众承认接受自己使用的是盗版,无疑是套在这些个人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身上的“枷锁”,是在“鞭挞”他们,早晚会像奴隶制度一样被他们所打碎、推翻的。 我个人估计将来要问世的网络操作系统在对个人隐私保密问题、性能速度问题等能解决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取代Windows,给Windows这个图形桌面操作系统一大压力,而且网络操作系统技术本身对盗版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防范技术。
Ⅱ 微软营销策略
画外音:一个杀毒软件,你都很难用盗版,何况是微软的系统(如果,微软不想给你用的话,你什么也用不到)当年的xp盗版大行其道,应经有证据说明是微软偷偷放出来来的,为何微软要这样做?他这样做有何好处?
1. 盗版有助于windows系统的场占有率,windows的优点在于它的图形化的操作环境和游戏的良好支持。如果,微软在中国彻底的反盗版,其结果就是到部分的盗版用户就会转向它的竞争对手如苹果的雪豹,开源的Linux等等,这不是把自己的潜在客户推给别人吗(你习惯了windows你还会转向别的系统)
2.你装了微软的系统,你能不用他的软件(ie,windows media player ,office)这些软件有的免费,有的收费,免费的你不保证在他没有竞争对手是不会收费,收费的你可以有盗版,这也是微软乐于见到的(金山的wps在 office没有盗版的时候,是中国最大的办公软件,但是,现在免费都没人用,因为什么?你习惯了office,反正也是盗版免费啊)但是但你用了之后,你习惯了之后,你的公司总不能不用吧(公司中除了搞it的谁还会Linux啊,谁还会用其他的软件啊)但是公司又不能用盗版(大公司用盗版,微软见了更高兴啊,上法院提交诉讼,就是好几百万啊)所以,微软的大客户就有保障了吧
3.当所有人都习惯与微软的系统时,像Lenovo,hp,dell这样大的pc厂商不可能不预装windows吧
上面说的,就是微软为何不是真正的反盗版,甚至是鼓励盗版的。在微软的盗版营销策略下,中国软件业发展是如何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请大家尽量不要非微软不用,像浏览器你可以用Firefox等等的软件。
Ⅲ 微软即将启动的反盗版措施如何应对
看到一个方法,到时可以试试
盗版系统避免10月20号后出现黑屏的方法
微软将针对中国市场在本月20日启动Windows XP专业版及Office的正版验证计划,届时,安装了盗版Windows XP专业版的电脑将被强行每小时“黑屏”(桌面背景变为纯黑色)一次,Office的菜单栏将被添加“不是正版”的标记。
避免此问题的方法
1.我的电脑-属性-自动更新-关闭自动更新
2.开始-运行(输入services.msc)—禁用Office Source Engine和Automatic Updates
如果20号以后出现每小时黑屏一次的情况,用下面的方法
@echo off
sfc /purgecache
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Notify\Wgalogon" /f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dows\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dows\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dows\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dows\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NT\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NT\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NT\system32\WgaTray.exe /f /q
echo. & pause
把上面的复制到记事本里保存,把记事本的后缀TXT改成BAT,然后运行.
Ⅳ 怎么应对微软反盗版
盗版系统避免10月20号后出现黑屏的方法
微软将针对中国市场在本月20日启动Windows XP专业版及Office的正版验证计划,届时,安装了盗版Windows XP专业版的电脑将被强行每小时“黑屏”(桌面背景变为纯黑色)一次,Office的菜单栏将被添加“不是正版”的标记。
避免此问题的方法
1.我的电脑-属性-自动更新-关闭自动更新
2.开始-运行(输入services.msc)—禁用Office Source Engine和Automatic Updates
如果20号以后出现每小时黑屏一次的情况,用下面的方法
@echo off
sfc /purgecache
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Notify\Wgalogon" /f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dows\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dows\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dows\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dows\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NT\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NT\system32\WgaTray.exe /f /q
taskkill /f /im WgaTray.exe /T
del c:\WINNT\system32\WgaTray.exe /f /q
echo. & pause
把上面的复制到记事本里保存,把记事本的后缀TXT改成BAT,然后运行.
黑屏后,还可使用这样
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回车,在左边栏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NotifyWgaLogon项
将整个WgaLogon项删除即可。以上为经过测试的最简便方法
Ⅳ 微软的经营营销战略是什么有哪些经营战略
以软制天下。。
暗授权盗版,让中国消费者习惯于widows操作系统,然后开始进入中国市版场,权并且通过,超做系统不断的升级,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并且捆绑应用软件,。来获得利润最大化。。
接下来,我觉得微软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让正版的普及,来获得利润最大化,比如打击盗版。比如推出各种人性服务来区别于盗版
。。。
Ⅵ 微软是如何反盗版的
1981-1995
MS-DOS和Windows 2.x/3.x:没有序列号或拷贝保护。如果你制作一个包含安装文件的软盘拷贝,你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安装它。由于微软广泛采用单个处理器的许可协议,随意拷贝的影响相对较低。这种做法,于1988年引入,并以1994年反垄断协议的一部分而结束,保证了由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计算机厂商出售的几乎每台PC都安装有MS-DOS或Windows或同时安装这两个系统。
1995-2001
Windows 95/98/Me, Windows 2000:引入序列号。在安装过程中要求输入序列号。这个序列号不一定是唯一的——它只需要与安装过程中安装程序检查的已获认可的列表或算法匹配即可;输入任何有效的序列号,就可以继续完成安装过程。它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来预防随意或批量拷贝。随着时间的推移,序列号变得越来越复杂,Windows 95零售版的序列号最初只有10位(OEM版本为17位),到1998年已发展到大家所熟悉的由25个字符组成的产品密钥(共分成5组,每组5个字符,并混合字母和数字),通常打印在贴到安装媒质的黄色粘附物上。从Windows 98开始,OEM和零售序列号使用完全相同的格式。
2001-现在
Windows XP:推出Windows产品激活机制,它要求你输入一个和早期版本相同的由25个字符组成,混合字母和数字的产品密钥。所不同的是,在最初的宽限期过后,你必须得到微软的批准才能继续使用那个产品密钥。这个过程称为激活,它计算你的10个系统组件中的一个数字散列(其中不包含个人可以识别的信息),然后将这个散列连同产品密钥通过互联网提交给微软批准(如果你没有联网,可以通过电话完成这个过程,只是麻烦一些而已)。这是Windows首次使用产品激活,虽然在发布Office 2000时这一概念已在美国以外的市场上进行测试。
激活是对双重因素验证的拙劣尝试,它将一个物理密钥(由硬件散列识别)和PIN(由25个字符组成的产品密钥)组合起来。因为系统硬件的改变可以引发硬件散列的改变,因此这个因素包含一个算法,它允许细微的变化,但如果变化超过预先确定的限制,就迫使系统进行再次激活。激活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如果你重新安装系统,你必须重新激活;但只要你没有更换母板或网卡(激活算法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组件),你的系统的硬件散列就能与存储在微软服务器中的硬件散列相匹配,重新激活过程也就可以自动完成。根据设计,只有在新硬件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系统才要求你重新激活。
OEM版本使用和零售版本不同的激活规则,而大型企业则采用不需要激活的批量许可密钥(VLK)。在几年内,被盗的、泄漏的或破解的VLK成为获取非法Windows XP系统的最方便的手段。
2002
Windows XP SP1:对Windows产品激活进行了一些细微调整,特别增加了为期三天的“宽限期”,它在发现重大的硬件更换时开始倒计时。如果宽限时间到期,你必须重新激活,否则Windows就会停止运行。如果你输入两个广为人知的被盗产品密钥的其中一个,这个服务包也会终止安装过程。
2003
Windows Server 2003:使用和Windows XP相同的激活系统。
2004-2006
Windows正版增值试行计划:微软在2004年9月悄悄推出一个试行计划,以确定那些使用被盗产品密钥或由所谓的能够生成合法(并可能从未使用的)零售产品密钥的keygen注册机产生的密钥而最初通过产品激活的Windows用户。验证旨在检查产品密钥当前的状态,看它是否已被探测出来,列入微软服务器的“阻止列表”。以前,这个阻止列表仅阻止使用那个密钥完成新的激活过程;现在,验证方法允许微软在新激活完成后撤销产品激活。
2006
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1.0:这个计划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WGA由试行阶段进入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使用阶段。该软件包含两个组件:
Windows正版增值验证是一个ActiveX组件,它定期检查产品密钥和系统组件,确保产品密钥仍然有效。
Windows正版增值提示在没有通过Windows正版验证检查的计算机上显示一组错误信息。
从技术上讲,WGA仍然是一个单向确认计划,但如果你最初没有通过验证检查,你就不能手动下载更新或新系统组件(包括IE 7)。如果你拒绝下载和安装WGA提示组件,你只能通过自动更新(Automatic Updates)访问关键更新(Critical Updates)。
2007
Windows正版增值提示1.7.0017+:微软自2006年11月就提供这个WGA更新的下载,它通过自动更新传送,但只有在用户同意后才能进行安装。它的主要变化包括:
一个新安装向导和许可协议,它们联合为这个实用工具的内容和用途提供更多详情。安装这个更新并不需要重新启动系统。
现在有效选项的范围包括一个黄色状态消息,它确定无法完成验证的系统;之前,这种错误通常会形成一个错误的验证,提示实用工具会错误地通知用户系统“并非正版”,他们“可能成为伪造系统的受害者。”
为OEM和消费者提供经过改善的支持选项。现在提示页面本身提供处理常见错误的新型诊断和修复工具。
2007
Windows Vista:WGA组件和产品激活作为Windows软件保护平台整合到Windows Vista中。无法通过验证就会失去一些特性,最终会退回到“精简功能模式”,这时大多数Windows特性都会完全停止运行。在精简功能模式下,你可以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浏览网络(大概是为了让你有时间重新激活Windows Vista),但你无法安装任何程序。Windows Vista现已发布大约100天,至今还没有在激活或验证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报告出现。
Ⅶ 关于微软“1小时黑屏一次”的反盗版计划拜托各位大神
10月16日,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代理CEO张亚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釜底抽薪打盗版,只是为了帮助用户识别自己电脑中的软件是不是正版,以选择购买正版软件,或者采取其他措施。” 一场轩然大波,缘于微软13日发布的一项内部通知:微软将自10月20日起投放新一轮正版增值计划通知,包括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WGA通知”)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OGA通知”)。根据这项计划,如果Windows XP用户没有通过WGA验证,用户开机起进入后桌面背景将变为纯黑色,用户可以重设背景,但每隔60分钟将再度黑屏。用户登录时会出现登录中断对话框,并在屏幕右下方出现一个永久通知和持续提醒的对话框,显示“您可能是软件盗版的受害者”。 此言一出,黑屏恐慌迅速席卷了中国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和家庭,大批中国用户担心自己的电脑永远黑屏或被植入永久标志。各个机构的白领们纷纷相互打听:“我们这里电脑用的是不是正版?会不会给黑了?” 众多公司企业的IT支持部门也担心,10月20日之后,那些没有内置微软正版软件的电脑是否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不能启动。 而法务部门则害怕面对天价索偿——通过这项计划,微软是否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得公司电脑正版预装情况,并以此为据向法庭起诉。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使用盗版软件的公司将向微软支付赔偿。 对此,张亚勤16日向本报记者表示,用户可以通过卸载有关组件来免受电脑黑屏的干扰。“同时,微软不会用自己拥有的正版预装数据对盗版软件用户企业提起诉讼。” “我们不会提起诉讼” 黑屏传言的心理杀伤力看来超出想像。15日、16日两天,本报记者一人就先后接到三家公司的咨询电话。这些公司的电脑部分内置微软正版软件,部分则内置盗版软件。 其中一家公司的法务部几天前就收到了微软的通知,通知内容包括:经了解,贵公司正在使用的windows、Office(或其他软件,比如开发工具)等产品存在盗版,希望贵公司提交正版预装数据,如果没有预装正版,微软则可能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微软“保护自己权益”的手段,除了一小时黑屏一次外,还包括如果Office用户没有通过OGA验证,在验证失败后第1-14天内,将有弹出式对话框提醒客户所运行的软件不是正版,在转化为正版之前,用户每天首次打开Office和此后2小时分别会收到一次这样的提醒。从验证失败后的第15天开始,如果用的还不是正版,对话框将告知用户如不采取行动,将在14天后(即验证失败后的第30天后)的Office软件被添加视觉标记。 让法务部的人们着慌的是,微软此举显示出,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过升级更新的电脑,微软都可通过后台了解这台机器的正版预装情况。也就是说,微软如果需要起诉,根本不需要用户提交正版预装数据,因为他自己已经通过后台获得了数据。 上述三家公司使用的电脑都在200台至400台之间,其中正版预装的比例不足10%,各种版本的windows平均售价超过1500元,各种版本的Office平均售价超过2000元。“如果败诉,巨额赔偿足够让公司关门倒闭!” 10月16日,当本报记者将用户们的强烈反映转达给张亚勤时,张回应说:“微软不会用自己拥有的正版预装数据对用户企业提起诉讼。” “之所以恐慌,是因为用户不了解微软的正版推广政策”,张亚勤说,微软的正版推广是三条腿走路——教育、技术、执法。教育是说服政府、企业认识到盗版的危害性,自愿作出保护正版,预装正版的选择,WGA与OGA是技术手段,“执法只在不得已时为之”。 “卸载组件就不会黑屏” 在正版推广的方式上,自唐骏于2002年就任微软中国区总裁后,微软一直以“教育”模式推广正版软件,陈永正就任微软大中华区CEO后,这一策略得到延续。张亚勤表示,尽管在中国推出WGA与OGA计划,并不代表微软正版推广方式将改弦更张,微软既定策略不变。 微软产品部门相关负责人jim lin向本报记者承认:“微软确能从技术上了解到用户的电脑是不是预装正版软件。”但他强调:WGA通知与OGA通知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不是正版,是“善意的提醒”,用户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上述提醒进入到一个专门页面购买正版操作系统,也可以选择不购买。 微软引用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有20%的盗版用户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是盗版。这一用户群非常庞大,XP专业版正是微软被盗版最高的操作系统版本。 jim lin表示,为了不受电脑黑屏与警示标识的干扰,用户可以卸载这个帮助识别是否正版的组件。卸载后,用户将不再受电脑黑屏与警示标识的干扰,但也将不再享受微软提供的正版服务,电脑中的数据,电脑软硬件将可能受黑客或其他恶意软件(包括病毒、木马程序)攻击,存在安全隐患。 “如何打击盗版,如何推广正版软件,我们将听中国政府指导,不会擅自行事。”张亚勤在此前的一个场合曾表示。 各种各样的“破功”招数 或许,能否消除用户恐慌不在于张亚勤的态度,而在于微软接下来的行动。 自“番茄花园”事件后,业界一直认为微软将对盗版实施釜底抽薪式的打击。“‘番茄花园’事件是从源头上清剿中国盗版商业组织的开始,WGA通知与OGA通知则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数以千万计的盗版软件终端用户。”上述向记者咨询的一家公司的法务部负责人认为。 从组织到个人、从源头到终端、从法律诉讼到技术处置,微软在中国市场的反盗版绳索越勒越紧。 但也有人认为,中国软件产业大环境不变,微软的上述反盗版措施很难见效,并且会使得微软更难以把控用户的情绪。 事实上,WGA通知与OGA通知刚一推出,各种呼吁反制的措辞和对策已经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地传播。 无数盗版用户纷纷紧急行动起来,断然关闭电脑的“自动更新”程序,将微软的“WGA通知”和“OGA通知”拒之电脑之外。 用户们还期待,电脑高手们早日推出“破功”程序,在享受微软服务的情况下也不受电脑黑屏与警示标识的干扰。 对此,微软也做过一些反制措施。今年初,微软曾在欧洲起诉制造WGA破解程序的电脑黑客。 但黑客防不胜防,问题的根本解决看来不易。 微软在中国推广正版软件即使获得法律与政府支持,能否获得用户情绪的支持还是一个问题。由于微软实行全球统一价格,一套正版WindowsXP软件在美国市场卖199美元左右,在中国市场至少也需要1000多才能获得一套正版软件。 “美国人均月薪3000美元,199美元谈不上昂贵,但中国人均GDP刚刚迈过1000美元的门槛,无力承受这样的价格。”用户们在网上发表各种激烈言论,甚至要求将微软产品的定价权交给诸如国家发改委这样的政府部门。 但放弃全球统一定价显然是微软无法承受的,这将导致串货——一些不法代理会把中国的低价产品卖到欧美市场,损害微软与微软欧美代理商的利益。 微软正试图解决这一矛盾:在中国试行促销策略,向学校、偏远地区的政府机构赠送微软产品,让用不起微软产品的大学生、机构免费使用。微软今年推出一系列促销策略,据张亚勤称:一套windows产品,其促销价格已经降至199元一套。 自微软1992年进入中国那一天起,盗版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如同硬币的两面——微软在商业利益受损的同时却获得了另一回报:国内操作系统厂商、办公套件厂商因为盗版无法生存,微软却因为在欧美市场的收获颇丰,根本不在意中国市场,无奈之下任由盗版横行。 16年过去,造成了目前的悖论:免费的中国用户使用最高版本的微软产品,当欧洲人、美国人还在迟疑是不是该卸掉windows 2000换上windows XP时,中国已经用上vista(windows最高版本)。同时,windows在中国的市场普及率超过全球任何一个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的国家。 16年过去,中国本土软件厂商销声匿迹了,只剩下金山软件、中科红旗、中文2000等少数厂商靠政府订单勉强生存。现在,这些公司或许从黑屏中看到希望的光亮:正版化时代到来,微软的免费午餐没有了,今后凭低价与微软一争或有机会。 “难道微软终将在中国放弃‘盗版’这一最有效的软件产品推广手段吗?”微软一位做电脑操作系统软件产品的本土竞争对手的负责人反问本报记者。他认为,当个人消费市场上没有了免费的盗版,或许有机会与微软windows在个人消费市场上相遇。“抱这种希望的肯定不止我们这些操作系统提供商,还包括办公软件的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