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种市场营销观念的案例
5种市场营销观念的案例分别是:
第一,生产观念。福特T型车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该车的巨大成功来自于其亨利·福特的数项革新,包括以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等,从第一辆T型车面世到它的停产,共计有1500多万辆被销售,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福田的名言“无论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车,我只生产黑色的”
第二,产品观念。美国爱尔琴钟表公司自1869年创立到20世纪50年代,一直被公认为是美国最好的钟表制造商之一。该公司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强调生产优质产品,并通过著名珠宝商店,大百货公司等市场营销网络分销产品。1958年之前,公司销售额始终呈上升趋势,但此后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
第三,推销观念。脑白金是珠海巨人集团旗下的一个保健品品牌,该品牌创立于1994年,由于其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在数年时间内,脑白金成为中国大陆知名度最高和身价最高的保健品品牌之一,年均利润可达3.5-4亿人民币,2005年春节期间的销售额更是达到8.2亿人民币。
第四,市场营销观念。戴尔理念非常简单:按照客户要求制造计算机,并向客户直接发货,使戴尔公司能够最有效和明确地了解客户需求,继而迅速做出回应。这个直接的商业模式消除了中间商,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时间,让戴尔公司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要,消费者定制并提供具有丰富配置的强大系统。
第五,社会营销观念。贝因美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种族不同,民族饮食文化也不同,只要生产出真正符合中国婴儿特质的产品,指导家长正确地养育孩子,才能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同,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实现企业利益。(育婴工程,您的育婴专家,贴心的母婴顾问)。
温馨提示:现在还有其他几种观念,关系营销理念-安利公司,绿色营销理念-农夫山泉,文化营销理念-小猪佩琪,知识营销理念-会议营销等。
B. 请问隐私商业化 百度如何利用网民Cookies进行精准营销
而实际上,在行业内公认的利用Cookies进行营销并且是将“用户隐私商业化进行的最好的公司”网络,并没有被披露出来。在网络的商业推广产品,共有“网络联盟”等多款产品是利用收集用户Cookies来进行营销的,并且网络内部员工培训和给客户进行商业演示的PPT中,明确说明了已经“覆盖中国95%的网民”,“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数据库”。网络不但收集自身网站的cookies,并且存在通过在其他网站广告代码进行用户追踪,在用户禁止跟踪的时候强制跟踪等行为。网络公司制作的产品推广PPT文档和新员工培训文档中,详细介绍了网络如何利用用户搜索记录和浏览信息进行商业推广。在相关推广文档中,涉及到记录很分析网民搜索和浏览行为、记录网民地理信息等行为,拥有“自动追踪锁定用户cookie”的功能,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行为数据库”,“覆盖中国95%的网民”,网络并将这些长期收集的信息进行了商业化操作,推出“掘金广告”、“网络联盟”和“鸿媒体”等广告系统。不管名字如何变换,但本质始终未变。用长期收集来的用户隐私来做商业广告,从而获得巨额利益。网络的人群定向会“自动记录网民行为信息”。图片来源:网络新员工培训 - 网盟产品培训。网络的产品会记录用户地理位置信息。图片来源:网络新员工培训 - 网盟产品培训。“网络可以记录并分析每个网民的搜索和浏览行为。从而分析其兴趣所在”,图片来源:网络新员工培训课程 精准广告介绍。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行为数据库”,“覆盖95%的中国网民”。图片来源:网络网盟产品手册v2012.2。网络拥有“自动追踪锁定用户cookie”技术。图片来源:网络Cookie定向体系捷径广告产品手册v2012.2-产品营销组出品。网络联盟广告会根据你搜索过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当你搜索过某些关键词后,登录到网络联盟的网站中,就会马上看到你和你刚搜索过的内容的相关广告。 甚至在国家严令禁止的某些广告领域,也存在广告.
并且这些网络联盟网站会协助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当你访问如上包含网络联盟广告的网站,即使你从未使用过网络的服务,这些网站也会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你的浏览行为上传至网络的服务器。用微软的fiddler抓包软件,发现网络联盟网站在用户浏览网页的时候向网络服务器大量上传数据,页面左侧的黄色的部分均是。右侧为打开一个具体上传的数据,其中包含用户所访问页面的标题和URL等信息,可能包含表单信息和用户名密码。甚至在用户关闭页面后,这些上传行为也不会中断。最让人无法接受的现实是,网络记录Cookie是一种强迫的行为,用户压根无法禁止。网络对于非登陆用户进行了Cookie跟踪,将你的搜索记录和浏览记录等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网络在用户不想记录Cookie时也进行了强行记录。这种强行记录用户cookie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如你在飞机场使用公用电脑,即使选择了不记录cookie,可当你离开后,你的账号依然保持在登陆状态。
你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 这只是参考
大众市场定位的杰出代表:福特公司
当被问到“是谁发明了汽车?”这个问题时,许多人都会回答:亨利·福特。这个普遍的误解正是对亨利·福特的赞美——是他使千千万万人拥有汽车的梦想成为可能。虽然人们普遍承认汽车是在欧洲发明与诞生的,但在19世纪末,有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实验者们同时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拥有所有的荣誉,因为是他使汽车不再遥不可及。他的指导原则是:“我要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正是亨利·福特的这种远见和激情促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诞生。
在美国工业由手工作坊向工厂制造生产的过渡中,享利·福特首创世界上第一条大规模流水作业生产线,为现代发达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物美价廉的T型车,一举打开了新兴的汽车业市场,为美国迅速步入汽车时代做出了贡献。为此,在美联社所做的美国独立200周年20件大事的民意测验中,享利·福特和他的汽车公司名列第10,与宇航员登上月球,原子弹爆炸成功相媲美,为全世界所瞩目。
1.定位大众市场。
100年前,汽车业传统的做法几乎无一例外是面向较为富有的阶层,福特公司1906年推销的新型汽车也是这样一种“奢华型”产品——车体笨重,且多为定制,非一般人的财力所及。这时,福特公司推出八种车型,分别用八个不同的字母标示,设计有别,价格各异。同时,他们提高了售价,最便宜的车售价为1 000美元,最高的为2 000美元。这一变革带来了灾难性的结果,销售数量猛然下降,利润仅10万美元,为前一年度的1/3。滞销震惊了亨利·福特,他不得不再易其辙,转为薄利多销。次年,公司降低了售价,生意又魔术般地回升了。尽管当时全国性经济萧条已经露头,但从1906年下半年到1907年底这一段时间里,福特汽车的顾客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他生意纷纷倒闭,而福特公司却盈利125万美元。及时的政策变动,获得如此成功,主要归功于亨利·福特本人。
亨利·福特开始梦想建造一种既简单又坚固耐用、而且人人都承受得起的汽车。1908年初,亨利·福特制定了一个划时代的决策,公司宣布从此致力于生产标准化,只制造较低廉的单一品种。实际上这项方案在亨利·福特脑子里已酝酿了数月,甚至可以说数年之久。这种生产方针已有盈利的先例。该公司1906年至1907年的生产无疑地证明,产品价格越低,利润越大。因此,转而生产统一规格、价钱低廉、能为大众所接受的车辆从根本上讲是明智之举,从销售、盈利相结合的角度看,这个决定只是将昔日的最佳实践固定下来。
亨利·福特的梦想之车就是T型车。T型车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丝装饰或华而不实之处,百分之百地实用。这正是亨利·福特所希望的样子。它的车体轻,坚固而不求其外表美观,而专在性能上刻意求精,普通人也买得起。T型车去掉了所有的附件,以850美元一辆出售,规格一致,的确像“别针或火柴”一样。
T型车一投产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它无须推销,自有主顾,其原因不言而喻。它之所以跃居当时各类汽车之首是因为农民正需要这种车,普通人又都买得起。它的机械原理极为简单,任何耐心的外行人都会很快地掌握。而且,当时的车辆包括T型车在内,都面临征服马车时代遗留下来的路面的难题。一般的汽车都经受不了危险的小路和平原各州土路复杂路面的考验,而T型车的每一个零件都是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制造的。与当时其他类型汽车相比,T型车具有经久耐用、构造精巧和轻盈便利的优点。这种车底盘较高,可以像踩高跷那样通过乱石遍布或类似沼泽的路面,具有能穿越沙地、腐土和泥潭的优良性能。
福特汽车公司这一时期的盈利情况也证明福特关于生产廉价车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T型车仅用一年时间就跃居畅销车之首,成为第一号盈利车。这一年出售了1.l万辆,在销售量和利润方面均超过其他汽车制造商。大众化产品策略为福特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机会,其实可以说是亨利·福特造就了美国汽车市场。
为适应汽车需求量的剧增,天才般的亨利·福特潜心研究生产流程,开发出产品生产线。依靠良好的产品市场和高效的流水线作业,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车公司的最低日薪为5美元——几乎两倍于当时的最低日薪,震惊了全世界。亨利·福特认为,既然已经能够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汽车,如果员工们能够买得起的话,就可以卖出更多的车。他相信一个8小时工作日5美元的报酬是他所做的削减成本的最佳举措。他说:“可以找到创造高工资的生产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顾客的数量。”
2.顺应市场。
随着美国汽车市场的成熟、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专业,福特公司适时调整了产品组合。当时的消费者需要更为豪华、动力更为强劲的汽车。福特汽车公司的下一个产品——于1932年3月31日推出的第一台V-8发动机正好满足了这两种需要。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成功地将V-8缸体铸为一体,这比他的竞争对手学会造出可靠的V-8发动机早了许多年。同时福特汽车及其强大的发动机成为注重汽车性能的美国人的最爱。
二战期间,福特公司为适应战时需要,转产飞机发动机等产品,由埃德塞尔·福特发起的庞大的战时计划,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一共制造了8 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轰炸机、57 000台飞机发动机以及超过250 000台坦克及其他战争用机器。在二战中,福特公司的杰出表现为其赢得了口碑,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战结束后,民用汽车市场迅速膨胀,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福特公司推出新车型。1948年6月8日,福特汽车1949款车型在纽约隆重推出。这辆侧身平滑光洁的福特1949款汽车拥有独立前悬架和可开启的新型后角窗;车身与翼子板的融合是一种创新,为日后的汽车设计设立了标准。福特1949款给了福特汽车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美国汽车制造业中夺回亚军宝座以强大的动力。1949年,福特公司大约销售了807 000辆汽车,盈利由前一年的9 400万美元上升到1.77亿美元。这是自1929年以来创下的最高汽车销售记录。
凭借良好的先发优势,福特公司致力于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从而取得了市场竞争中的利器——价格优势。
亨利·福特二世的战后重组计划使公司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使之进一步推出了扩展计划,最终在美国成立了44个制造厂、18个装配厂、32个零件仓库、2个大型试车场和13个工艺开发和研究机构。
D. 国外有哪些营销极为成功的案例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国外经典事件营销案例是多年前的Chiquinho Scarpa葬车事件。Chiquinho Scarpa亲身示范了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他决定将价值150万巴西雷亚尔的宾利埋在自家后院,作为陪葬品,引发轩然大波,但就在车葬当天,他叫停了仪式,并称这只是一出闹剧,想呼吁大家加入捐献器官的队伍。
巴西Chiquinho Scarpa是个有名的富家子弟、花花公子,在62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盘算自己死后的生活。2013年9月,他突然宣布自己受到埃及法老殉葬品的相关记录和文章的影响,将在9月20日把价值150万巴西雷亚尔的宾利埋在自家的后院。Chiquinho Scarpa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直播了自己在圣保罗豪宅的后院中为爱车挖“墓穴”的过程,图文并茂,视频为证。全国上下一片哗然,各大媒体跟进打算看笑话。“车葬”当天,有媒体、明星和艺人等来到现场看热闹。这时,Chiquinho Scarpa向大家致歉,坦白说这是他演的一出闹剧只为了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并且呼吁对他恶语相向、嘲笑他的那些人,成为器官捐献者。要捐献器官不用写进遗嘱什么的,只需要告诉他们的家人,自己是一名器官捐献者,他们就可以拯救无数生命。随后,在场的明星和艺人也加入了器官捐献者的行列。据悉,这场活动的背后策划是全球知名的广告公司李奥贝纳(LeoBurnett),成功运用了媒体想炒新闻、民众爱批判时事的心态,造势成功。
E. 你见过最精彩的营销案例是什么
提到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事情,那肯定是“金拱门”首当其冲。去年10月,版麦当劳(中国)有限权公司突然宣布改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这一事件引起网上的热议。麦当劳这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行为,给麦当劳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热度。
F. 近年来最成功的病毒式营销案例
病毒式营销,号称是最省钱、省事的网络营销方式,病毒式营销(或称病毒性营销)神话般的效果被很多网站、博客津津乐道,然而,我们在网上能够看到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也许正是病毒式营销的成功案例少,所以才演变成了神话。
网上有很多关于病毒式营销的理论、方法、规律、案例探讨(当然大多数都是转载的,就跟本文后半部分一样),用心收集一下,出一本专著都绰绰有余,但成功案例却鲜有出现,可见,病毒性营销缺的不是工具、方法、程序,缺少的是创意和执行。药夫子在网上还下载到一本病毒式营销的电子书,都是网上资料的简单汇编,没有什么新意,但这本身应该算是一个病毒了。虽然没有新意,但确实是在行动了。
下面是本人亲历的几个病毒式营销案例,这几个案例给我的记忆较深,投入也较多(也即自己也义不容辞地成为一名“病毒”传播者),所以记录一下:
其一、人品计算器,相信有很多人都用过这个flash小程序,算一算自己的人品,游戏很简单,把自己或者别人的名字输进去,点击计算就得出了一个分数,还有一个极搞笑的评语。这个游戏的关键点是当你输入一个人的名字时,出现的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于是释放出一种爆笑的能量。相信很多人在与朋友、家人一起计算人品时都会大笑一场。可惜的是这个天才的小游戏上面没有打上作者的名字,也没有公司的LOGO,也许只是某个flash爱好者一时兴起的练习之作吧。这个游戏传播有多广不知道,但在一天之内有五个朋友给我发这个小游戏,我也发给很多人,能量确实巨大。这个案例算不上成功的病毒式营销,因为除了传播游戏外,并没有附带其它的属性,比如游戏开发者的名字都没有出现。
其二、google邮箱。google发布邮箱时,药夫子正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也许这个邮箱对IT行业之外的人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我相信当时对于IT 行业内的人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记得google是采取了邀请的方式,那时为了得到一个邀请,到处问人家要。开通了邮箱以后才发现,原来也只是一个邮箱。现在想来,google邮箱吸引人,大约是很多人看上了google的品牌,另外,采用邀请这种方式,至少在初期代表了稀有,所以被一些人视为“专业”,现在,基本都没用过了。
其三、网络指数。网络指数和google邮箱一样,采用了邀请的方式。网络指数的价值还是比较大的,对网络营销很有帮助,比google的趋势更细一些,可以看到关键词一天、一月、一季的平均搜索量,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药夫子是用 google邮箱的邀请跟别人换的网络指数的邀请。互换成功后,还忍不住在网上炫耀了一下。其实有帐号的网络指数和没有帐号的网络指数并没有太多的功能差异。
其四、某个中奖页面。通过QQ传播的。朋友通过QQ发给我一个链接,点击一看,是我中了上亿元大奖的专题页面,我的名字上了中奖的新闻,其次是我中奖了搞慈善活动做善事的报道……看了之后我心里那个激动啊,马上把好几个朋友的名字填上去,给他们发了过去。
下面几个案例,已经被很多网站、博客转载过N多次了,不过还是例举出来……
一、Hotmail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费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在创建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吸引了1200万注册用户,而且还在以每天新增加15万用户的速度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网站创建的12个月内,Hotmail花费了很少的营销费用,还不到其竞争者的3%.Hotmailm得以爆炸式发展,就是由于其充分利用了病毒式营销的巨大效力。
二、ICQ1998年7月,在被AOL以3亿美元现金收购之前,ICQ属于以色列一家公司,当时已经拥有了1200万实时信息服务注册用户。ICQ的通信方法也类似于病毒性传播方式。通信双方都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然后,用户会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告诉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请他们利用这种网上实时通信工具,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ICQ用户的行列。ICQ是QQ的前身,QQ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取得成功。
三、亚马逊 Amazon同时采取会员制和病毒性营销两种方式来进行推广,有超过50万会员网站链接到Amazon网站,通过在会员网站点击链接到Amazon网站的 BANNER广告完成的网上购物,会员网站将获得一定佣金。Amazon采用的病毒性营销手段,是鼓励顾客送给朋友一本书作为礼物,当收货人收到礼物时,印刷在包装品上的宣传资料在为Amazon做广告。
四、Geocities Geocities为用户提供免费建立个人网站的服务,用户邀请朋友访问自己的网页,当有访问者来访时,Geocities的弹出广告会邀请访问者使用Geocities的服务。
五、eGroups eGroups 允许用户建立在线讨论组和工作组,通过邀请朋友或同事加入来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其发展前410万用户的速度甚至比Hotmai还要快
六、万科松山湖会议内部资料外泄事件,绝对是一次成功的网络病毒式营销案例。传播的媒介是网络社区,传播的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行业影响力之深刻,发人深思。很多人的病毒式营销都是说在嘴上的,可是这次事件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用很老套但是非常熟稔的方式,实施了这样一个过程。
七、“开心网”,同样用的是朋友之间相互邀请的办法。
谈这样营销那样营销,总是绕不开病毒式营销这个方法,很多教科书里也都有提及,但为什么这个方法难以实施?或许,很多网络营销的高手已经操作的得心应手,只是秘而不宣罢了。就跟SEO一样,做出了成果,却不敢示人。
在进行病毒式营销操作时,我想,行动仍然是第一位的,人不可能随时有创意,但可以随时行动,不会每一个“病毒”都会有巨大的杀伤力,但你总共制造了多少个“病毒”?
药夫子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对某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做成了电子书,放在某个下载站。电子书的内容一般,主要是宣传网站,带了链接。至今,仍然有链接源源不断地从这本电子书带过来。这个流量也许不起眼,但如果你用一百本、一千本电子书来宣传网站,效果会如何?网络营销大家都在幻想着上面讲过的那些成功案例,巴不得一夜之间可以带来10万、100万的IP,然而,真正操作的人都明白,流量得一点一点地挣。
G. 怎么做cookie推广
cookie意思:
Cookie就是服务器暂存放在电脑里的资料(.txt格式的文本文件),通过在HTTP传输中的状态好让服务器用来辨认计算机。在浏览网站的时候,Web服务器会先送一小小资料放在计算机上,Cookie 会在网站上所打的文字或是一些选择都记录下来。
当下次再访问同一个网站,Web服务器会先看看有没有它上次留下的Cookie资料,有的话,就会依据Cookie里的内容来判断使用者,送出特定的网页内容给用户。
推广方法:
通过网站交换链接、交换广告、内容合作、用户资源合作等方式,在具有类似目标网站之间实现互相推广的目的,其中最常用的资源合作方式为网站链接策略,利用合作伙伴之间网站访问量资源合作互为推广。
每个企业网站均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访问量、注册用户信息、有价值的内容和功能、网络广告空间等,利用网站的资源与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扩大收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