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要为国产手机做一份策划书。怎么写
首先写背景。分析一下目前行业的一些情况,比如国产的市场占有率,进口品牌的占有率。再分析一下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原因。
其次,分析自己的产品情况,比如目前的市场情况,简单阐述一下有何市场计划。
然后是对自己产品的详细介绍,分析,找出其中的优点,和其他品牌进行比较,当然重点是写自己的优点。
然后是产品的营销策划等等。
下面是一个模版,您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部分 前言
策划书目的及目标的说明
第二部分 市场调研及分析
一. 行业动态调研及分析
1. 行业饱和程度
2. 行业发展前景
3. 国家政策影响
4. 行业技术及相关技术发展
5. 社会环境
6. 其他因素
二. 企业内部调研及分析
1. 财务状况,财务支出结构
2. 企业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生产水平
3. 员工能力,待遇,公司对员工的激励、考核、培训(员工调查)
4. 企业策划、销售、执行能力的调研(员工意见)
5. 产品各品项研究:定位、包装、价格、市场目标受众、竞争优势(员工意见)
三. 潜在进入者调研及分析
1. 行业进入成本/壁垒。
2. 行业退出成本。
3. 进入后对本企业的威胁。
4. 对竞争者的威胁。
四. 现有竞争者的调研及分析。
1. 财务状况,财务支出结构。
2. 企业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生产水品。
3. 员工能力,待遇,公司对员工的激励、考核、培训(员工调查)。
4. 企业策划、销售、执行能力的调研(员工意见)。
5. 产品各品项研究:定位、包装、价格、市场目标受众、竞争优势(员工&顾客意见)。
五. 替代品调研及分析。
1. 替代品工艺。
2. 消费者认可程度。
3. 发展态势。
六. 互补品调研及分析。
1. 是否存在互补品。
2. 互补品价格。
3. 互补品对产品的要求。
4. 互补品发展趋势及其未来新要求。
七. 原料供应商调研及分析。
1. 可供选择的供应者。
2. 原材料是否有替代品。
3.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4. 我们对其依赖程度。
5. 供应商的供应能力。
八. 中间商调研及分析。
1. 中间商的性质:配送商、经销商、代理商(独家、总代理…)
2. 中间商对我们产品的依赖(关注)程度(相对数值)。我们产品占用他资金的比例,给予他的利润比例…
3. 中间商的给予我们产品的支持(绝对数值):配送能力、资金实力、人力…
九. 消费者调研及分析。
1. 消费者背景研究:收入、教育、年龄、性别、家庭组成、种族、工作…
2. 消费者对产品和竞品的认知及态度:质量、价值、包装、型号、品牌声誉、品牌形象等及其认知差别。
3. 消费者的使用情况:购买动机、购买量、何时使用、如何使用等。
4. 购买角色。
5. 消费者对现有营销活动的评价。对广告的接受程度、对营业推广的理解等。
第三部分 企业战略及产品策略的制定
一. 企业战略制定
二. 产品策略制定。(提供原则或标准)
1. 产品。
1) 品项:市场定位、目标受众。(打击竞品的专有品项)
2) 包装:陈列显著、方便、符合产品定位、价格等
2. 价格。
1) 符合企业战略?(长线产品/短线投资)
2) 符合产品定位?
① 利润为主/市场占有率为主
② 根据产品市场定位不同,采取不同价格策略。
③ 保留一支低利润甚至无利润产品,该品项各种市场表现(如包装宣传诉求点等)模仿主要竞争对手,以破坏其市场及形象。
3. 渠道。
1) 一般通路。对经销商的选择、管理控制、返点等。
2) 特通。由于产品特性及价格不同,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特殊通道,以便它的目标客户能够便利的获得该产品。
3) 新终端开发队伍。
4) 直营队伍。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经销商的流失,直营队伍暂时性的弥补空白市场。
5) 客户数据库的管理。业代前期市场推广积累的客户资料及经销商自身对终端的开发,这些终端资料应当及时地通过业代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公司。公司对这些资料的管理可以避免因业代及经销商的流失而造成的终端流失。
4. 促销。
1) 广告:诉求点
2) 人员推销:
a) 人员的培训
b) 人员的岗位界定
c) 人员的考核
d) 人员的激励
3) 营业推广
a) 对顾客。ⅰ稳定主打产品价格;ⅱ对品牌的宣传
b) 对零售商。稳定价格,保证促销后价格能够恢复,销量得以维持;或者在短时间内抢先占领货架
c) 对中间商。尽量减少短期大力度促销活动,一方面会破坏市场,影响终端价格体系,另一方面经销商对终端很可能没有落实,从中截取,成为其“灰色收入”。
4) 公共关系。事件营销:把握正确的营销事件。直接告知消费者的营销事件应当包含消费者利益点,并且该信息是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告知消费者利益点的
第四部分 具体执行&实施(建议方案)
一. 产品设计。
二. 价格设计。
三. 渠道设计。
四. 促销设计。
第五部分 结束语
回答完毕!
❷ 跪求关于国产手机营销策略英文文献,谢谢 我的邮 箱是[email protected]
文献2RMB一篇 来吧
❸ 我在写一篇论文,关于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
近几年来,中国手机市场取得了非凡的业绩,手机普及率快速提高,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手机用户数快速增长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 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止2003年10月底, 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2.55139亿户,手机用户数达到2.56938亿户,普及率为19.5%。我国手机用户从发展之初到1000万户,用了10年时间;从1000万户到1亿户,仅用了4年的时间。近年来,我国手机用户数一直保持了每月500万左右的高增长。 手机消费走向普及区域差异造就市场空间 从统计结果来看,截止2003年10月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19.5%。在区域普及率上,2003年6月底的数据显示,北京72.12%,上海62.01%,广东45.9%,浙江35.46%,天津35.19%,其他地区低于30%。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形成正相关关系,我们可以预见,三四级市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竞争格局深刻变革国产手机异军突起 1999年以前,中国手机市场为国外品牌所垄断,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足鼎立,占据95%的份额。在手机生产牌照和入网许可证等进入壁垒的保护下,国内手机企业凭借产品设计、成本优势和渠道终端,迅速扩张市场份额。波导、TCL、康佳、夏新等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中国手机市场传统的垄断格局。 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的问题思考 在中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手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企业的利润增长点问题,以及供求矛盾问题成为制约中国手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散件进口激增上游攻略急待开展 应该说,机型设计、渠道终端和成本低廉是国产手机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产手机大量依赖进口成套散件组装。就是在机型设计方面,绝大多数国产手机机型来源于模仿,甚至是直接由日本、韩国等设计公司完成。在散件上依赖进口,在设计上没有开发优势,必然影响到国内手机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国内企业的品牌信誉,必然影响到国产手机产品的质量,最终影响到中国手机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地化配套率提高以及国产企业上游攻略的开展,成为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市场膨胀急剧 售后服务压力过大 CCID调查显示,用户对于手机的维修效果、维修费用和维修方便性的重要度评分分别为94.2分、92.6分和88.8分,而对于这几项指标的满意度评分仅为68.6分、64.7分和64.9分,这意味着用户的要求和手机服务的现状之间还存在着蛮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手机产品市场急剧膨胀与售后服务体系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关系。主要因为国内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有效培养,加速了中国手机需求的快速成长。企业尤其是缺乏核心技术,以散件组装为主的企业为代表,为了提高市场份额,抢夺利润,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开拓多种分销渠道,将多样化的产品提供给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就造成三种客户满意度隐患:一是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增加了服务的需求和服务的压力;二是过多的精力耗费在产品开发和销售上,导致售后服务投资不足,体系不健全,内容不完善,三是为“平均’顾客设计产品,而非大规模量身定制技术的滞后,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客户的损失。 产品更新加速 企业市场利润缩水 我国手机产业经过近几年来的高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国内外手机品牌为了能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纷纷通过采用新技术,增强手机功能、改变手机外观、缩短新品开发周期。与此同时,我们的调查发现,78.9%的手机服务寿命在24个月以内,更换手机的主要原因在于追求时尚、享用新的服务和功能。 手机使用寿命的缩短,给予我们两个信号,一是:手机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不是奢侈品或投资品,更新速度加快了。二是手机更新更多的是追求时尚、服务和功能。手机的大众化不仅标志着市场销量的大幅度提升,也标志着产品的利润要不断下降。因为:“信息不对称”和“产品稀缺性”的淡化必然带来客户侃价能力的提升。此外,客户需求转向时尚、服务:和功能,意味着手机企业要积极寻找下一个利润增长点,也意味着新的替代品或新进入者的出现。 (当代通信)
❹ 我要写关于国产手机营销渠道策略的开题报告,该怎么写。
给钱我帮你
❺ 国产手机营销策略浅析论文题目可以吗
产手机营销策略浅析论
对待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