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案例

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案例

发布时间:2021-06-28 23:26:55

㈠ 直接回应是建立在以什么为中心的营销手段

常见的手段或技巧如下:

体验式营销
体验式营销是要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等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 一对一营销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与顾客互动对话以及“定制化”。企业应该从关注市场占有率到关注个体顾客的“顾客份额”上来,关注本企业产品在顾客所拥有的所有该产品中的份额,并努力提升对这个份额的占有。“一对一营销”的实施是建立在定制的利润高于定制的成本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企业的营销部门、研究与开发部门、制造部门、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通力合作。营销部门要确定满足顾客需要所要达到的定制程度;研究与开发部门要对产品进行最有效的重新设计;制造与采购部门必须保证原材料的有效供应和生产的顺利进行;财务部门要及时提供生产成本状况与财务分析。

深度营销
深度营销,就是以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深度沟通、认同为目标,从关心人的显性需求转向关心人的隐性需求的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新模式、新观念。深度营销的核心,就是要抓住深字做文章。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其本质是一种商业信息的运行。所谓商业信息是可分解为商品信息、交易信息和感受信息三个要素。任何一种商业交换,其实都包含这三种信息,而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方法就是根据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信息运行策略,并主要通过网络方法来实现的营销设计与操作。

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的思想使我们能够获得这样的工具:利用明星、金牛、狗类、鸿雁矩阵图,按照购买量和购买频率把顾客分作了四种类型,寻找四类顾客购买动力的共同特性有那些。

直销
“直销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简化、消灭中间商,来降低产品的流通成本并满足顾客利益最大化需求。在非直销模式中,有两支销售队伍,即制造商到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到顾客。公司要进行直销,首先必须透彻研究顾客需求,而不是竞争对手,通过细分市场和提供异质化产品来切入市场。其次要增加直销的触角,与顾客保持互动,如网上直销,电子商务,DIY定单接纳,电话直销等。再次要有科学管理直销团队的方法,确保销售团队高效运转。

数据库营销
企业通过单纯大众化营销及品牌营销走向市场的宏观运作时代即将结束,数据库营销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在企业获取、保留与发展客户的各个阶段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企业能力与有力工具。数据库营销的核心要素是对客户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找出目标沟通, 消费与服务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营销与客户关怀活动,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与客户占有率,增加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取得企业与客户的双赢局面。

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强调企业的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职员行为规范、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组织力量、品牌个性等文化元素,其核心是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人的社会性。在文化营销观念下,企业的营销活动一般为奉行以下几项原则:给予产品、企业、品牌以丰富的个性化的文化内涵;强调企业中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而非产品与市场;努力从文化的角度、人的地位来考虑和检验公司的经营方针。

㈡ 简述以企业为中心的三种营销管理

稳定、高效、最大化

㈢ 企业以人为中心好的事例

你是说以人为本的好事例吗?太多了,比如为员工设立整洁美观的开水间,可以随时冲泡咖啡、茶等饮品,对员工家里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能表达心意,等等

㈣ 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都是以销售商品为中心

营销的核心是创造,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更加明显。与市场环境一样,营销同样在不断演进变化,这种变化是跟随着用户的脚步向互联网迁移。
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1.0时代,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2.0时代,如今互联网正在把营销推向以价值为中心的3.0时代。
科特勒把营销3.0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吸引用户的思维、心灵和精神,并与之建立联系;第二个阶段是帮助用户意识到他们的预期,让他们购买产品;第三个阶段,与用户形成同感、共鸣,使之具有可持续性。而能否成为“可持续性企业”,其核心是企业能否给用户的生活带来独特的价值。
科特勒认为,营销是为了给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因此,3.0时代营销是以人为核心的营销,关注的不仅是用户,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人,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做出贡献。
企业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做的事情?科特勒说:“比如有两个农民,你问他们在做什么,一个说种地,另一个说他是为了减少世界饥饿而工作。企业社会责任与此类似。”
科特勒强调,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可以从基础的事情做起,比如选择注重环保、有社会责任感的供应商,沃尔玛和宝洁都做得很好。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贡献,比如雅芳为女性预防乳腺癌筹款,通用汽车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科特勒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营销很难完全分割。企业可以从人们的情感满足中获利,比如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企业,它们受到人们喜爱,同时从用户的青睐中获利。
“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投资是有原因的,这可以让你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形成差异化。如果竞争者都做得差不多,你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关注社会,就会赢得更多好感。比如麦当劳,它为消费者提供便宜、快捷的食品,但这些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可是没有人就这一点攻击麦当劳,因为它做了很多工作。从营销的角度看,这些做法都是有效的。”
然而,价值驱动的3.0时代是营销的终极阶段吗?会不会有4.0时代?对此,科特勒现在无法回答,他只能想象是否还有比精神更高的境界。但是,谈人本主义、社会福祉等形而上的话题毕竟不是商业化市场的主题。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企业稍微动作迟缓就有可能被卷入淘汰的洪流中,对更多的企业来说,在谈论社会责任之前,首要的是生存。
科特勒认为,每个企业都要考虑自己的弱点是什么。企业面临很多挑战,应该设想一下,假如发生突变会在哪里出现严重问题,这样也许可以自己颠覆自己,生存下去。如果有弱点却不能自己解决,就会被颠覆,柯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一些传统的东西企业不得不放弃,这是颠覆的变化,你不能保持不变,否则就会被颠覆!”科特勒说。

㈤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分为哪几种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以生产观念指导营销管理活动的企业,称为生产导向型企业,其典型口号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20世纪初以前,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便可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企业的中心问题是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外,当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高时,必须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如福特汽车公司1914年开始生产的T型轿车(一种4缸、20马力的低价汽车),在福特的“使T型汽车生产效率趋于完善,降低成本,使更多人买得起”的经营哲学指导下创造了奇迹。到1921年,福特T型车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56%。我国在1985年以前处于短缺经济年代,大多数企业也是按生产观念进行经营的。

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经营理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如福特汽车公司在其T型车长足发展,并宣称“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提供黑色的”之后不久,便陷入困境,几乎破产。

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价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持有产品观念的企业认为消费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比较优秀的企业的经理人推崇“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变”,就是这种经营观念的典型代表。这些企业的经理人员更多地依赖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灵感而忽视市场的反应,极少让消费者介入产品的设计。

产品观念是在市场有一定的竞争时产生的经营理念,也是一种典型的“以产定销”的营销观念。由于过分注重产品品质与产品花色品种,而忽视顾客实际的需求,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即不适当地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上,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在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服务,忽略了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的发展对其带来的影响;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珍计算器和PC机发展对其的挑战;胶片制造商只关注如何制造出品质更高的胶片,而忽视了数码技术的发展对整个行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而使经营陷入长期的被动与困境。

3.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顺其自然的话,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持有这种经营理念的企业经理人常用的口号是“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

推销观念在西方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由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的推广,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社会进入商品过剩时期,卖主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使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倒闭,市场极度萧条,许多企业家开始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自己的产品物美价廉,但也只有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这一时期,企业致力于产品的推广活动和广告活动,以求说服甚至强制顾客购买。众多的推销、推广和广告技巧类的工具被开发出来,通过大批推销专家做大量广告宣传,夸大产品的“好处”,对消费者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诱导人们购买。我国20世纪末也开始进入推销观念时期,企业对推销、广告抱有极大的热情,如三株的地毯式推销与广告模式、秦池在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争霸,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了昙花一现式的辉煌。

推销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物品,即购买者一般不会想到要去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许多企业在产品过剩时,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

㈥ 市场营销中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的例子

念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的,没有观念,你就是机器。连机器都会按照它既定版的程序运行,说权明机器也都是有观念的。
不同的观念决定了不同的行为,观念就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看法,这是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只有建立了正确的认识后才能更好的做事。
市场营销观念也是如此,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营销观念,但是营销观念有好坏之分,在相同层级的企业有着相同的营销观念,好的企业都是以用户为导向的,不好的企业都不会为顾客着想,而只是一味的生产!

㈦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包括生产观念和营销观念

1、市场营销观念是指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一种企业思维方式。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出发点”的经营指导思想。 营销观念认为,实现组织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并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
2、生产观念是一种传统的经营思想,在供给相对不足、卖方竞争有限的条件下一直支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观念的核心是以生产者为中心,企业以顾客买得到和买得起产品为假设的出发点,因此,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供给并努力降低成本和售价。
它同传统营销观念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营销重点不同。传统营销观念的重点是产品,现代营销观念的重点是消费者.
( 2 )营销手段不同。传统营销观念的手段是生产和推销,现代营销观念的手段是总体营销活动。
(3)营销的最终目的不同。
“新观念”,传统营销观念”的对称。在商品生产发达时期,以消费者需求和企业优势的有机结合为中心的营销指导思想。是营销观念与生态一营销观念的总称。
它是一种全面的、先进的指导思想,随着商品生产发展,市场营销兴旺,竞争加剧的营销环境出现而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营销态度和思维方式,把营销活动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㈧ 什么叫以消费者为核心,什么叫以企业为核心,结合例子谈一谈。

在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活动中,长期采用网长期采用网格化营销战略,以消费者为核心思考,和采用市场营销行动而不是以企业为核心。如何判别我是否做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从企业角度出发,如何利用自己的主动地位,去协调消费者的选择需求呢?

㈨ 宝洁公司怎样体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的

邮件群发一直很好的营销推广方式,下面是一米软件的智能QQ邮件营销系统,你可以内了解一下。

1、自动切容换IP登录多账户发送 保证第三方发件邮箱系统发送成功率

2、自定义html格式发送,自动转码敏感内容 有效提高邮件的送达率和进箱率

3、多模式发送支持 可根据需要选择smtp或http协议发送

4、随机发件人,多内容模板随机发送 尽可能保证每次发送信息都不一样

阅读全文

与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沙龙培训方案 浏览:773
工会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787
茅台酒营销方案 浏览:184
家具销售促销策划方案 浏览:429
有促销活动场景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42
房地产公司2014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1
医药市场营销实务课件 浏览:130
大学校园电子商务 浏览:966
浅谈电子商务会计发展 浏览:162
社区党员参观博物馆策划方案 浏览:511
培训学校教务主管考核方案 浏览:854
财经委外出培训方案 浏览:852
汽车品牌娱乐营销 浏览:43
新干部岗前培训方案 浏览:978
银行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533
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大学浙江 浏览:612
积分兑换营销方案 浏览:848
白酒营销方案2017 浏览:871
着装礼仪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451
美发店策划活动方案 浏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