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美国熊猫快餐营销案例

美国熊猫快餐营销案例

发布时间:2021-06-25 20:52:33

A. 美国熊猫快餐的股票代码是什么

美国熊猫快餐的股票代码在国内是查不到的。

B. 熊猫快餐连锁入华,对快餐行业的其他大佬有何影响

熊猫快餐连锁进入中国,就会给快餐行业带来极其大的影响,想必会给这个行业进行一轮新的洗牌。

三、餐饮业的洗牌

其实如今的人们更倾向于网红方面的产品,除了在乎产品的味道之外,更在乎的也是产品的特色。而熊猫快餐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想必对于国内的那些快餐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的。因为在快餐行业最讲究的就是物美价廉,熊猫快餐显然是做到了,大洗牌想必就要开始了。

C. 熊猫快餐:全球最大中式快餐连锁是如何炼成的

不过近10年来,中餐厅在美国发展迅猛,有数据显示,美国中餐厅约有2.8万家左右,这个数量和麦当劳在全球的餐厅数量相当。这从美国热播剧集《生活大爆炸》中也能感受到,剧中的主角几乎每周都要吃中国餐。 程正昌1973年开始在美国做餐厅,与中国城和华人区内的中餐厅不同,他一开始就把目标对准了美国人。他说,在美国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做美国人的生意才能把事业做大。开了两家聚丰园餐厅后,1983年,熊猫快餐在加州的一个商场中开出了第一个餐厅,1985年增长到9家,1997年达到254家,营收达1.78亿美元。从这时起,熊猫定下目标要成为10亿美元级的企业。2010年熊猫目标达成,销售额为10.69亿美元。 强化管理 与许多华人餐厅一样,熊猫快餐由夫妻经营,不过程正昌和蒋佩琪这对夫妻档,一个是数学硕士,一个电子工程学博士,如此组合为熊猫快餐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当然,更重要的是,熊猫的经营管理因此与中国城的华人餐厅,甚至同时期的其他快餐品牌都有了很大不同。 妻子蒋佩琪在1982年加入家族企业,之前的学识和工作经历使她非常注重计划性和效率。“作为工程师,我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一个系统,这可以让点餐更方便,也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顾客喜欢什么。”蒋佩琪的加入使得熊猫的规划和管理更有系统性,她设计了一套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追踪连锁店库存,可实现自动添购食材。她不断完善这套系统,将其命名为“熊猫自动工作站”,还申请了专利。在上世纪80年代,熊猫是美国最早使用电脑管理的餐厅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中餐厅。 为吸收美国餐厅的专业管理经验,加速在全美的扩张,1992年熊猫快餐聘请管理专家唐·麦克马斯(Don McComas)出任公司总裁,全面负责熊猫快餐的连锁推广项目,首次打破了公司管理层清一色是华裔的局面。其后,程正昌又请来了Chi-Chi连锁的总裁Joseph Micatrotto,以及原El Tori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分别担任公司的总裁执行长及总经理。这一人才计划有效加快了熊猫快餐的发展步伐。 熊猫快餐发展至今没有负债,只在1983年有过一次50万美元的贷款记录。“做了四十年餐饮,我们没有拿过投资人一分钱。”从做餐饮这行起,程正昌每开一家店,都要先赢利,再用利润去发展。开始时基本30万美元到50万美元投资一个店,通常三年内可收回投资。 菜单的学问 中国菜菜系之间差异大,原材料丰富,菜品繁多,因此程正昌认为,做中式连锁快餐最重要的是解决维持中国食品特色与标准化的矛盾。从店面大小、物流成本以及菜单简单易懂几个方面考虑,熊猫餐饮选择了“少做几个菜”。 熊猫快餐以京、川菜系为主,橘子鸡是其最热销的一道菜,口味酸甜中带辣,能占到销售额的30%左右。熊猫快餐的基本菜肴只有十几道,除了全年保留的特色品种,每个月还会创新2个品种,以便让顾客保持一定的新鲜感。菜单设计也简洁明了,还注明了材料和烹饪方法,顾客点菜时一目了然不必浪费时间。 品种不多也让熊猫餐饮可以采取现场手工制作的方式,它在现场用中餐传统的明火炒菜,以保持菜的原味和特色。厨师将菜炒好后,装入餐盘放在桌子上保温销售。每盘量不大,卖完后再炒。程正昌说,考虑到快餐的特点,他们放弃了一些耗时的烹饪方法,比如炖锅和生煎。另外,他们制作了统一的复合调味料和调味汁,以达到味道的统一。 在原材料处理上,熊猫快餐也做了标准化处理,食物的清洗、切割、运输都交由供应商来完成,这也减小了厨房的压力和面积。熊猫快餐供应的肉类只有鸡肉和牛肉两种,极大方便了统一进货,确保每个分店都能提供最新鲜的产品。程正昌认为,在保证品质、控制成本两方面,精简的菜单都起了关键作用。 重在社区 近两年,熊猫快餐在加速扩张。它的总部在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西部市场开发得较充分,地产部副总裁史蒂芬·布鲁姆(Stephen Blum)表示,他们这两年的工作重点在东边,并且重在社区和家庭市场。他说,他们的一个优势是,人们知道中国菜是什么,那是人们熟悉的东西。 熊猫快餐大部分是直营的,随着分店数目不断增加,熊猫快餐从商场扩展到超市、机场、大学、写字楼、赌场以至图书馆等各类场所。伴随发展速度加快,临街的独立店面也开始多起来。近几年最令人瞩目的熊猫快餐分店有两个,一个设在西海岸洛杉矶市中心公共图书馆内,另一个设在纽约曼哈顿华尔街金融股市区内。 程正昌认为,在中餐这个充满活力、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里,多元化的企业策略是必要的。除了熊猫快餐,熊猫餐饮集团还经营全服务式餐厅聚丰园、日本料理餐厅Hibachi-San、快餐格局的家常式餐厅双双熊猫、Kitchen Garden餐厅、以及Bookends Cafe餐厅。“抢占先机是必要的,1992年我们决定做日本料理餐厅就是一种防御策略,是为了防止日本餐厅供应跟熊猫快餐厅一样的中式菜品。” 对于跨国经营,熊猫快餐比较谨慎,采取的是稳步渐进的策略,目前只进入了日本和墨西哥。程正昌认为美国市场仍未饱和,应首先立足国内,减少异国投资风险。对于中国市场,他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不需要这样的快餐,净增也过于激烈。

D. 在美国唐人街面包与熊猫快餐哪个出名点

熊猫快餐.

E. 熊猫快餐:全球最大中式快餐连锁如何炼成

开餐厅是早期华人在美国生存的一种主要手段,即使在今天,从福建、广东去美国的第一代移民,仍然以开餐厅作为原始积累的主要经济手段。不过近10年来,中餐厅在美国发展迅猛,有数据显示,美国中餐厅约有2.8万家左右,这个数量和麦当劳在全球的餐厅数量相当。这从美国热播剧集《生活大爆炸》中也能感受到,剧中的主角几乎每周都要吃中国餐。 程正昌1973年开始在美国做餐厅,与中国城和华人区内的中餐厅不同,他一开始就把目标对准了美国人。他说,在美国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做美国人的生意才能把事业做大。开了两家聚丰园餐厅后,1983年,熊猫快餐在加州的一个商场中开出了第一个餐厅,1985年增长到9家,1997年达到254家,营收达1.78亿美元。从这时起,熊猫定下目标要成为10亿美元级的企业。2010年熊猫目标达成,销售额为10.69亿美元。 强化管理与许多华人餐厅一样,熊猫快餐由夫妻经营,不过程正昌和蒋佩琪这对夫妻档,一个是数学硕士,一个电子工程学博士,如此组合为熊猫快餐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当然,更重要的是,熊猫的经营管理因此与中国城的华人餐厅,甚至同时期的其他快餐品牌都有了很大不同。 妻子蒋佩琪在1982年加入家族企业,之前的学识和工作经历使她非常注重计划性和效率。作为工程师,我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一个系统,这可以让点餐更方便,也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顾客喜欢什么。蒋佩琪的加入使得熊猫的规划和管理更有系统性,她设计了一套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追踪连锁店库存,可实现自动添购食材。她不断完善这套系统,将其命名为熊猫自动工作站,还申请了专利。在上世纪80年代,熊猫是美国最早使用电脑管理的餐厅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中餐厅。 为吸收美国餐厅的专业管理经验,加速在全美的扩张,1992年熊猫快餐聘请管理专家唐·麦克马斯(Don McComas)出任公司总裁,全面负责熊猫快餐的连锁推广项目,首次打破了公司管理层清一色是华裔的局面。其后,程正昌又请来了Chi-Chi连锁的总裁Joseph Micatrotto,以及原El Tori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分别担任公司的总裁执行长及总经理。这一人才计划有效加快了熊猫快餐的发展步伐。 熊猫快餐发展至今没有负债,只在1983年有过一次50万美元的贷款记录。做了四十年餐饮,我们没有拿过投资人一分钱。从做餐饮这行起,程正昌每开一家店,都要先赢利,再用利润去发展。开始时基本30万美元到50万美元投资一个店,通常三年内可收回投资。 菜单的学问中国菜菜系之间差异大,原材料丰富,菜品繁多,因此程正昌认为,做中式连锁快餐最重要的是解决维持中国食品特色与标准化的矛盾。从店面大小、物流成本以及菜单简单易懂几个方面考虑,熊猫餐饮选择了少做几个菜。 熊猫快餐以京、川菜系为主,橘子鸡是其最热销的一道菜,口味酸甜中带辣,能占到销售额的30%左右。熊猫快餐的基本菜肴只有十几道,除了全年保留的特色品种,每个月还会创新2个品种,以便让顾客保持一定的新鲜感。菜单设计也简洁明了,还注明了材料和烹饪方法,顾客点菜时一目了然不必浪费时间。 品种不多也让熊猫餐饮可以采取现场手工制作的方式,它在现场用中餐传统的明火炒菜,以保持菜的原味和特色。厨师将菜炒好后,装入餐盘放在桌子上保温销售。每盘量不大,卖完后再炒。程正昌说,考虑到快餐的特点,他们放弃了一些耗时的烹饪方法,比如炖锅和生煎。另外,他们制作了统一的复合调味料和调味汁,以达到味道的统一。 在原材料处理上,熊猫快餐也做了标准化处理,食物的清洗、切割、运输都交由供应商来完成,这也减小了厨房的压力和面积。熊猫快餐供应的肉类只有鸡肉和牛肉两种,极大方便了统一进货,确保每个分店都能提供最新鲜的产品。程正昌认为,在保证品质、控制成本两方面,精简的菜单都起了关键作用。 熊猫快餐大部分是直营的,随着分店数目不断增加,熊猫快餐从商场扩展到超市、机场、大学、写字楼、赌场以至图书馆等各类场所。伴随发展速度加快,临街的独立店面也开始多起来。近几年最令人瞩目的熊猫快餐分店有两个,一个设在西海岸洛杉矶市中心公共图书馆内,另一个设在纽约曼哈顿华尔街金融股市区内。 程正昌认为,在中餐这个充满活力、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里,多元化的企业策略是必要的。除了熊猫快餐,熊猫餐饮集团还经营全服务式餐厅聚丰园、日本料理餐厅Hibachi-San、快餐格局的家常式餐厅双双熊猫、Kitchen Garden餐厅、以及Bookends Cafe餐厅。抢占先机是必要的,1992年我们决定做日本料理餐厅就是一种防御策略,是为了防止日本餐厅供应跟熊猫快餐厅一样的中式菜品。 对于跨国经营,熊猫快餐比较谨慎,采取的是稳步渐进的策略,目前只进入了日本和墨西哥。程正昌认为美国市场仍未饱和,应首先立足国内,减少异国投资风险。对于中国市场,他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不需要这样的快餐,净增也过于激烈。 (《新领军》 张馨)

F. 熊猫快餐连锁,遍布了哪些地区对当地快餐有什么影响

熊猫快餐连锁,遍布了哪些地区?对当地快餐有什么影响?如下:

一,目前入华第一家位于昆明呈贡区吾悦广场,于2020年7月份开业。目前仅此一家,还没有遍布其他地区。但就熊猫快餐而言,是一个曾经扬言绝不入华,只赚外国人的钱的。如今入了华,这第一家熊猫快餐开启后也是让人议论纷纷说是熊猫快餐终究还是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来赚中国人的钱了。当然玩笑归玩笑,熊猫快餐的开启对于当地快餐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长远点来说的话,熊猫快餐为全球中式快餐巨头,除了今年才进入我国以外,其快餐连锁遍布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多个城市,近40个洲内拥有分店800多家。

不知道大家对于熊猫快餐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讨论补充!

G. 程正昌的营销之道

程正昌(AndrewCherng),祖籍江苏省扬州市,聚丰园集团(PandaManagementCo)主席兼行政总裁。程氏一家于1953年到台湾,到他13岁时再移居日本。1970年,他自美国贝克大学(BakerUniversity)取得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再在密苏里大学取得硕士。期间他在餐馆工作支持学业,他曾在好莱坞一家中餐馆工作。本著要建立“中式菜馆的麦当劳”的理想,他于1973年在加州帕隆迪纳开设聚丰园(PandaInn),由其父担任主厨。1984年,他开始以PandaExpress名义作边连锁式中式快餐经营,经过10年的努力,今天的聚丰园是全美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网,在年初时的分店网达200间,员工逾3000人,营业额逾1.3亿美元。其太太是公司副总裁,程氏持有聚丰园80%的股权。据美加财富榜报道,估计其财富为1亿美元。
在美国有500家餐厅的熊猫快餐已经成长为美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店,平均每个州有10家熊猫快餐店。公司的拥有者是50多岁的程正昌和夫人蒋佩琦。
程正昌的父亲曾在大陆、台湾、日本掌勺,因此他从小对餐馆业就耳濡目染。但程正昌自己却是学数学出身,有硕士学位。之所以踏入这一行是因为毕业后被表兄拖去餐馆帮忙,这一干就是30年。“起步时是最艰难的,对客人要特别用心,特别巴结。”程正昌说。如果因为没有座位客人去其他地方,程正昌会追到停车场说,对不起我们这么挤,但如果您愿意稍等一会,我可以送您一杯饮料。
熊猫快餐店的主要顾客是美国人,生意最好的一家在夏威夷。程正昌一开始就瞄准做美国人的生意,他说,因为在美国的中国人数量毕竟少,做美国人的生意才能把事业做大。熊猫快餐经营的是四川口味的中国菜,但有所改良。有陈皮鸡,蘑菇炒鸡,花生辣鸡丁,酸甜排骨。“美国人比较喜欢吃肉,”程正昌说。“他们吃的东西比较单纯,种类比较少,有几种就很满足。”
品种不多使得熊猫可以采取先做再点的方式,先把食品烹饪好放在一张保温桌上让客人自己取,以节约时间。不过如果有一道菜做完后放了三四分钟还没有卖出去,为了保证品质就必须扔掉。程正昌说,究竟食物到了什么程度要扔掉没有硬性标准,全靠公司员工对顾客将心比心。随著公司逐渐扩大,保证品质统一成了关键。熊猫采取的办法是集中采购,并由分销商在全国范围内配送原材料,这样保证了原料的一致。另外,厨师上岗之前要经过6星期的培训。
程正昌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在现场,很少在办公室。一方面他可以到处巡视,发现有问题就能现场解决,另外也向员工灌输服务至上的观念。“快餐店是我们的生命,”他说。“我如果对员工好一点,员工心情好也会对顾客好一点。”熊猫快餐还计划今年要再开100家门店。公司至今没有上市的计划,扩张的资金来自内部。“我们没有必要上市,因为赚的钱足够投资,”程正昌说。公司年销售额已经接近4亿美元,他不愿透露利润数字。每开办一家新的熊猫快餐店公司投资约为30万。
程正昌说,自己从经营规模扩张,员工进步和市场认可中获得满足。除了日本的特许经营店和中西部的几十家合资店外,所有的熊猫餐厅都是他们夫妻拥有的。他们的目标是在世界各地开一万家快餐店。美国市场肯定容纳不了这么多快餐店,程正昌已经把店开到了日本,下一步是南美和北美的其他地方。不过他表示不会把熊猫快餐办到中国去:“中国不需要这样的中餐,竞争也太激烈。”有分析师认为,熊猫代表了比较老式的中国快餐,给人的感觉是食物相对油腻,环境一般,当然熊猫自己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H. 华裔在国外开“不正宗”中餐厅一年营收200亿,为什么“不正宗”反而会受欢迎

熊猫快餐做到今天这么成功的秘诀非常简单:本土化。熊猫快餐的创始人程正昌说:熊猫快餐不论是从产品的口感还是具体的运营模式,都尽量以当地人的偏好为主,菜品也是在坚持做中餐的同时,再配合当地人的口感予以改良。

时代总是在变化,我们骄傲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正宗口味,但是一昧固守的正宗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我们可以适当的在坚持自己原有的品牌定位基础上,进行小部分的改良,在思路和经营各个细节上进行本土化,满足更多人的要求。

I. 熊猫快餐:全球最大中式快餐连锁是如何炼成的

不是真功夫,也不是大家乐,而是美国的熊猫快餐,这家由一数学硕士和一电子工程学博士创建的快餐连锁品牌已经拥有1600多家餐厅、23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超十亿美元。目前,熊猫快餐几乎每周还都有三家新店开张,远远超过本土快餐巨头汉堡王的开店速度。它是怎么炼成的? 开餐厅是早期华人在美国生存的一种主要手段,即使在今天,从福建、广东去美国的第一代移民,仍然以开餐厅作为原始积累的主要经济手段。不过近10年来,中餐厅在美国发展迅猛,有数据显示,美国中餐厅约有2.8万家左右,这个数量和麦当劳在全球的餐厅数量相当。这从美国热播剧集《生活大爆炸》中也能感受到,剧中的主角几乎每周都要吃中国餐。
程正昌1973年开始在美国做餐厅,与中国城和华人区内的中餐厅不同,他一开始就把目标对准了美国人。他说,在美国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做美国人的生意才能把事业做大。开了两家聚丰园餐厅后,1983年,熊猫快餐在加州的一个商场中开出了第一个餐厅,1985年增长到9家,1997年达到254家,营收达1.78亿美元。从这时起,熊猫定下目标要成为10亿美元级的企业。2010年熊猫目标达成,销售额为10.69亿美元。
强化管理与许多华人餐厅一样,熊猫快餐由夫妻经营,不过程正昌和蒋佩琪这对夫妻档,一个是数学硕士,一个电子工程学博士,如此组合为熊猫快餐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当然,更重要的是,熊猫的经营管理因此与中国城的华人餐厅,甚至同时期的其他快餐品牌都有了很大不同。
妻子蒋佩琪在1982年加入家族企业,之前的学识和工作经历使她非常注重计划性和效率。“作为工程师,我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一个系统,这可以让点餐更方便,也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顾客喜欢什么。”蒋佩琪的加入使得熊猫的规划和管理更有系统性,她设计了一套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追踪连锁店库存,可实现自动添购食材。她不断完善这套系统,将其命名为“熊猫自动工作站”,还申请了专利。在上世纪80年代,熊猫是美国最早使用电脑管理的餐厅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中餐厅。
为吸收美国餐厅的专业管理经验,加速在全美的扩张,1992年熊猫快餐聘请管理专家唐

J. 熊猫快餐的简介

熊猫快餐(Panda Express)是由程正昌创办的美国一家经营美国化中式快餐的连锁餐厅,是熊猫餐饮集团的子公司。熊猫快餐的总部设于加州洛杉矶县的柔似蜜市。作为全美最大的中餐连锁店,在近40个州开办800多家分店,雇员2.1万人,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程正昌于1983年,他在幽谷拱廊商(Glendale Galleria Mall)开办了第一家熊猫快餐店。它主要运营于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和商业街中。连锁店供应多种食品,如橙子鸡、东方鸡,配以炒米饭或炒面。

阅读全文

与美国熊猫快餐营销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南省民生实事培训方案 浏览:721
电子商务物流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浏览:274
网络营销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浏览:913
节日银行营销方案 浏览:721
中医理疗养生会馆策划方案 浏览:137
舞蹈培训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4
4s店全员营销方案ppt 浏览:935
市场营销和哲学有什么联系 浏览:137
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浏览:525
生日蛋糕升级推广方案 浏览:421
零售连锁药店新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193
厦门市知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40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培训计划 浏览:95
沙龙培训方案 浏览:773
工会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787
茅台酒营销方案 浏览:184
家具销售促销策划方案 浏览:429
有促销活动场景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42
房地产公司2014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1
医药市场营销实务课件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