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超和CBA的运营方式是怎样的 利益是怎么分配的
以前中超联赛组织、电视转播权转让、赛事赞助、球员俱乐部处罚、裁判培训全部由中国足协一手包办,俱乐部仅仅握有冠名权转让和门票收益,2004年G7革命之后,中超公司呼之欲出。2005年谢亚龙上任后,按照之前的计划,中超公司的成立提上议事日程。但是,由于成立中超公司的提议是在阎世铎任上做出的,而当时的谢亚龙对于这项提议还有一些意见和犹豫。甚至在足协重新进行了“要不要成立中超公司”的讨论。在各方的力挺下,最终中超公司还是在2005年下半年成立了,并将中超经营权从福特宝公司分出来。但是,中超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成为没有市场化,没有经营的“皮包公司”,对中超的商务开发、品牌运营等业务没有进行任何有建设性的操作。
其实对于公司化运作来说,中超公司从根本上还是沿袭了福特宝的经营模式,中超公司基本还是在足协掌握下,董事长、总经理都是谢亚龙亲自“指派”人员管理,而“董事会选举产生”只是一个过场,在第一次“选举”中,南勇成为董事长,吕枫成为总经理,谢亚龙对此并没有任何解释,他甚至在一次会议上认为“中超公司的模式是真正的股份制公司”,但与福特宝时期,足协指派邵文忠担任总经理没有任何实质的区别。
中超公司成立后,从瞿郁明到吕枫两任总经理并没有带来大的改变,从招商到品牌推广都是沿用了福特宝公司当时的模式,而中超公司初建的班底也都是从福特宝公司照搬来了负责的员工,这决定中超公司不会有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具体设想,中超联赛招商走下坡路也难以避免。
随后就是2005年的冠名商的“裸奔”,自1994年职业联赛后出现首次无冠名商的现象,此后“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冠名商成为中超公司未来几年里的最大追求,而没有“裸奔”也成为谢亚龙在管理联赛方面最后一块遮羞布,甚至不惜自降身价,把冠名费由8000万元降到了3000万元,而金威啤酒也利用了足协和中超公司的这种心理打了一场漂亮的“商业战”。
在2007年金威啤酒签订的合同中,其中有“1+1”的续约条款,“第二年冠名费可在第一年合同的基础上进行上浮20%优先续约”,但是金威啤酒先是以“国资委拒绝金威赞助”为由正式照会中国足协和中超公司中止2007年合同文本的执行。随后,联赛开始前,再度紧急开始冠名谈判,又以原价拿下了冠名费,金威巧妙地省下了原合同中“20%”的提高价格,成为赢家,而足协和中超公司拿到冠名商的心理被对手很好地利用了一番。
只有改变 才能“前途光明”
在中超公司最新的会议上,决定的是2009年奥运后的相关运营措施,关于奥运会后的联赛计划,中国足协、联赛部和中超公司联手打造的一份完整的2009年中超联赛计划5月份就已经悄悄出台。在这份名为《打造后奥运时期本土最具优势的体育营销平台》的2009年中超联赛计划书中,特别强调了“在后奥运时期,中超联赛蕴含着巨大潜力”,以及未来发展的七点重要内容。
这份报告被认为对未来两年的中超联赛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谢亚龙的奥运核心战略,很多中超公司的运营人才也不得不对奥运退避三舍,现在奥运结束后,而谢亚龙留任希望较小的前提下,在展望未来的国内联赛环境的改善方面,足球圈内人包括投资人都有较高期望,他们都相信在内因、外因两股力量作用下,国内足球产业仍是“钱途光明”。 最新消息是足协又被布拉特侄子的公司给涮了。 CBA的经营模式
在每年CBA联赛中,联赛委员会为最高权利机关,凌驾于CBA联赛办公室和俱乐部之上。各俱乐部同样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从目前收益情况来看,俱乐部更多是通过球队对所属公司进行广告宣传,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盈利。他们的经营范围包括:球票销售(门票收入全归俱乐部,球票背面广告)、场内广告(盈方规定的两块广告,且限时段)、球衣广告(任何标志或字体不可超过26×8厘米的范围)。
俱乐部不能使用俱乐部标志用于盈利,没有任何制造和销售纪念品的权利。俱乐部招商范围之外的广告业务均由中国篮协指定的管理运营商盈方公司运作。中国篮协每年从中收取利益,并按照俱乐部每年联赛的排名情况给予一定广告回报。(冠军球队在350-400万元之间,一般球队在200万元左右)
Ⅱ 如何经营CBA俱乐部
品牌,
Ⅲ 篮球培训班销售计划
篮球字〔2014〕3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训竞处或相关处、各篮球项目管理中心、各CBA、WCBA、NBL篮球俱乐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政宣传部文体局、各行业体协:来 自 西 陆 军 事 http://www.xilu.com
为学习和贯彻新的注册管理办法(2014),进一步规范和严格管理篮球注册管理工作,经研究,定于2014年7月23日至7月25日在陕西渭南举办2014年全国篮球项目注册管理工作培训班,承办单位为陕西渭南信达篮球俱乐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资格及要求
(一)各有关省市体育局、总政宣传部文体局、行业体协负责篮球全国年度注册管理人员,各CBA、WCBA、NBL篮球俱乐部负责中国篮球协会年度注册管理人员。
(二)各注册单位必须派专职注册管理人员参加,每单位至少报名1人,可报名2人。
(三)每名专职注册管理人员只能代表一家注册单位从事注册管理相关工作,俱乐部和体育局的注册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
(一)新注册管理办法(2014);
(二)全国年度注册相关规定要求;
(三)中国篮球协会注册管理系统的升级管理介绍;
(四)注册工作规范要求演示;
(五)研讨和答疑;
(六)闭卷考试。
Ⅳ cba什么时候开始的职业化运作
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个好问题。我多说一点。
你的view试图变得insightful,但是希望你在了解现状的情况下再问这种问题。
中国cba联赛至今没有开始完全的职业化运作。至于职业化的尝试是从李元伟时代开始的,也就是在2000年前后。
如何判断一个联赛是否职业化?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和nba的模式联系(后者是纯职业化的)起来比较,我们从联赛性质开始说。
cba是由国家体育局负责筹办的,联赛能否举行、如何举行直接由国家当局决定。nba是美国一个独立的组织,不受任何国家权威部门的控制和管辖(当然,前提是它做的事情都合理合法)。
运作部门决定了联赛的本质。由于cba是国家高度,它的运营宗旨和基本原则都是以服从国家需要原则。眼下,中国各大体育联赛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锻炼运动员,以求在国际性比赛中获得好名字,为国争光为目的的。职业化的引入一方面是运营资金需要,一方面是逐步向国际接轨(我国最擅长座这个了)。但因为本质不变,所以当今cba联赛最多也只能是被阉割的职业化。
那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标准的职业化。
首先,联赛有独立的运营资质,既有关联赛的任何决定都可以由本组织决定(比如nba中,是否改变联赛规则,是否批准一支新球队加入,都是直接由所有球队的老板坐下来投票决定)
其次,球员的各项权利和福利得到保障。比如自由选择球队,聘请经纪人为自己决策新东家以及薪资待遇等等。
最后,联赛有健全的营销和推广计划。作为职业体育联赛来说,“体育运动”只是它的形势,盈利能力,社会知名度是追求的本质。
可以发现,以上三样在cba中都没有完全贯彻。
不能再往下说了,越说越深的会。
骑士队的华裔股东黄某某今年初在中国开始独自筹备运营nbdl联赛,以独立的运营资质向cba叫板,因为是独立的组织,它具备了职业化的基本性质和雏形。
他能否发展起来,不但可以显示国家对这类独立运营资质的组织是否放行,同时也可以了解国人对国内职业体育赛事究竟有多少接受程度。
拭目以待吧。
Ⅳ CBA的“北极星计划”内容是啥
Ⅵ CBA篮球各个俱乐部靠什么挣钱
CBA俱乐部的收入主要由三个部分提供资金:冠家和赞助商投资,CBA联赛股息,团队票收入。还有其他商业活动,自营业务活动(如卖球衣)等。
然而,一些小型市场团队是另一个东西。例如,许多场地只有5,000-8000个座位。季后赛无法进入,票数将大。此外,该团队还参加了一些商业活动,如收入,这笔会计很小,主要播放团队推广和推广。因此,由于流行病,有较少的赞助商,捕手的标题,没有收入来源,许多团队都处于损失。
Ⅶ NBA球星来CBA对CBA经济的影响,可以给点资料么、例如哪个球队的门票销售量之类的。
很好的一个例子 山西中宇
以前门票最贵60 现在50是最低的票
山西在引进棒子 马布里以后 球市看好 激发球迷热情
山西中宇就是最好的例子
Ⅷ CBA营销是做什么的
推广篮球运动与销售运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