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龙井茶叶文化营销策略
一份完整的茶叶品牌营销策划案应包括以下要素,但是现实中由于信息来源不充分以及受制于各个公司实力等一系列因素,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对于营销策划所需要考虑的方面不是很周全。 本方案企业的领导层应该非常注重营销部门的地位,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都是建立在营销部门对大量市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的基础上,即企业的战略是绝对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核心来制定。 本方案是笔者结合自身在营销工作中的心得,企业的战略定位的调整方面的经历,并在充分吸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营销思想精华整理出来,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并互相提高。 一、分析营销机会 1、管理营销信息与衡量市场需求 (1)、营销情报与调研 (2)、预测概述和需求衡量 2、评估营销环境 (1)、分析宏观环境的需要和趋势 (2)、对主要宏观环境因素的辨认和反应(包括人文统计环境、经济?肪场⒆匀换肪场⒓际趸肪场⒄?畏?苫肪场⑸缁嵛幕?肪常? 3、分析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 (1)、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等) (3)、购买过程(包括参与购买的角色,购买行为,购买决策中的各阶段) 4、分析团购市场与团购购买行为(包括团购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对比,团购购买过程的参与者,机构与政府市场) 5、分析行业与竞争者 (1)、识别公司竞争者(行业竞争观念,市场竞争观念) (2)、辨别竞争对手的战略 (3)、判定竞争者的目标 (4)、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 (5)、评估竞争者的反应模式 (6)、选择竞争者以便进攻和回避 (7)、在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中进行平衡 6、确定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 (1)、确定细分市场的层次,模式,程序,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基础,细分业务市场的基础,有效细分的要求; (2)、目标市场的选定,评估细分市场,选择细分市场 二、开发茶叶品牌营销战略 1、营销差异化与定位 (1)、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形象差异化 (2)、开发定位战略 ——推出多少差异,推出那种差异 (3)、传播公司的定位 2、开发新产品 (1)、新产品开发的挑战,包括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 (2)、有效的组织安排,架构设计 (3)、管理新产品开发过程,包括营销战略发展,商业分析,市场测试,商品化 3、管理生命周期战略 (1)、产品生命周期包括需求、技术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2)、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营销战略,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概念的归纳和评论 4、自身定位——为市场领先者、挑战者、追随者和补缺者设计营销战略 (1)、市场领先者战略,包括扩大总市场,保护市场份额与扩大市场份额 (2)、市场挑战者战略,确定战略目标和竞争对手,选择一个进攻战略,选择特定的进攻战略 (3)、市场追随者战略 (4)、市场补缺者战略 5、设计和管理全球营销战略 (1)、关于是否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 (2)、关于进入哪些市场的决策 (3)、关于如何进入该市场的决策,包括直接出口,间接出口,许可证贸易,合资企业直接投资,国际化进程 (4)、关于营销方案的决策(4P) 三、茶叶品牌营销方案 1、管理产品线、品牌和包装 (1)、产品线组合决策 (2)、产品线决策,包括产品线分析、产品线长度、产品线现代化、产品线特色化、产品线削减 (3)、品牌决策 (4)、包装和标签决策 2、设计定价策略与方案 (1)、制定价格包括选择定价目标,确定需求,估算成本,分析竞争者成本、价格和提供物、选择定价法,选定最终价格 (2)、修订价格,地理定价,价格折扣和折让,促销定价,差别定价, 产品组合定价 3、选择和管理营销渠道 (1)、渠道设计决策 (2)渠道管理决策 (3)、渠道动态 (4)、渠道的合作、冲突和竞争 4、设计和管理整合营销传播(开发有效传播,包括确定目标受众,确定传播目标,设计信息,选择传播渠道,编制总促销预算,管理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 5、管理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 (1)、开发和管理广告计划,包括确定广告目标,广告预算决策,广告信息选择,媒体决策,评价广告效果 (2)、销售促进 (3)、公共关系 6、管理销售队伍 (1)、销售队伍的设计,包括销售队伍目标,销售队伍战略,销售队伍结构,销售队伍规模,销售队伍报酬) (2)、销售队伍管理,包括招牌和挑选销售代表,销售代表培训,销售代表的监督,销售代表的极力,销售代表的评价 四、管理茶叶品牌营销 1、营销组织,营销部门的演进,组织营销部门的方法,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建立全公司营销导向的战略 2、营销执行监控以保证营销的有效性 3、控制营销活动,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 4、根据营销部门的信息来进行战略控制 。你也可以上立伦营销策划机构看下,专门做茶叶营销策划的
⑵ 有人知道贡牌西湖龙井上海营销中心吗,怎么服务那么差
这种现象在哪里都会有的,我劝您还是消消气吧,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任何人,我们只能不断的要求自己,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还有这种态度那是当老板的悲哀,他失去的不是您一个顾客,1+1不等于1是吧,呵呵
⑶ 哪个茶企销售的是龙井村的西湖龙井茶
“贡”牌西湖龙井茶源自龙井村,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于1984年成立于西湖龙井村,以生产和经营“贡”牌西湖龙井茶闻名全国。是诞生时间最早也是生产规模最大的西湖龙井茶生产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礼品茶”的定点承办单位及国礼指定龙井茶品牌。如今,贡牌西湖龙井是行业中唯一的中国名牌,拥有88公顷西湖龙井茶基地,集中于西湖龙井核心茶区龙井村、双峰村等,加上签约茶园,几乎控制了整个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内60%左右的茶园。
⑷ 我要开个茶庄,具体的经营模式
一、合理的选址:茶楼经营最注重的是“地气”“人气”,这并非迷信,“地气”主要是看这个地方有没有商业氛围,这种商业氛围对我们所经营茶楼的模式合不合适,“人气”主要是指我们经营的地方有没有顾客流,这些顾客是否有来茶楼消费的心理动机。 二、茶楼装饰:茶楼的装饰主要是突出茶楼经营的特点,使顾客产生一种和谐美的心理,茶楼装饰分为外装饰域内装饰,外装饰主要能吸引顾客进店,内装饰主要体现茶楼的装修风格、品茗环境和美学空间。三、丰富的茶叶知识:作为一个茶楼经营者,首先需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茶叶知识,简单的茶叶栽培知识,茶叶的产地、茶叶的种类、茶叶的加工,各种茶生长在什末地方?地方名茶的来历,茶叶质量的鉴别,茶叶价格的变动,茶艺、茶道、茶文化以及与茶有关的茶具知识等。同时,不断了解市场的要求,掌握茶楼顾客消费的变化,更新经营观念,预测茶楼消费的变化趋势。 四、严把质量关:商品质量是决定一个商店经营好坏的重要因素,茶叶尤其如此,故此在进茶时,千万不能讲人情,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看外形、闻香度、测水分、开汤、品滋味、看叶底、评价格,一丝不苟,如若有条件的可以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如若自己把握不定,可以向一些专职技术人员请教,同时要求供货商有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商品检验合格证)进包装茶要了解对方有没有分装厂,且手续是否完备(分装资格、商品条码、产地、出厂日期、保质期),并且拆开一两盒(袋)看看品质是否相符,千万不能图省事,图便宜,轻易相信人,最好选择有规模、有实力、有无形资产的供货商。 五、进货的科学性:茶叶的季节性特别强,储存极为严格,种类繁多,这就要求经营者在进货时要有清楚灵活的头脑,千万不要图省事一下进许多货,一定要根据你经营规模的大小,上年度的销售量,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当年的销售情况,适当进货,对于高档名优茶更要谨慎从事,不要图高利润一下进许多,采取用多少进多少,少进勤进,否则你辛苦一年,积压一大批茶叶,陈茶的贬值确实令人寒心,新进茶楼行业的经营者更要小心从事,多问一些行家,多跑几趟路,因为,你更赔不起。 作为茶楼经营者对批发商、厂家要建立信息档案,以便缺货时及时联系,这样就避免了缺货与积压的矛盾。 六、品种要齐全:消费者对茶叶的要求五花八门,作为茶楼经营者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尽量达到品种齐全,确定自己经营的主品种外,不能拒绝其他品种,不要自我封闭,应该有宽容的胸怀,接纳新品种,有些冷门货可以少进一点,留下供货者的通讯地址,以备急用。七、了解茶楼经营地区消费者口味:对茶楼评价的好坏与否最终决定权在消费者,对于经营者来说关键是要根据消费者口味供货,不同的地区消费者口味也不同,如北方喜欢花茶,南方喜欢绿茶,西北喜爱砖茶。各个地区的每个区域又不一样,以北京为例,东城区喜爱味浓、汤浓、香浓,海淀喜爱味稍淡一些,汤黄而亮,郊区则喜爱苦涩味重一点,耐泡就行,这样就要求经营者经常去调查研究,与消费者广泛接触,针对需求,更新口味。 八、定价合理化:茶楼的消费价格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在开业前期价格定的太高,通过媒介作用,消费者“望茶止步”。现在由于竞争激烈,很多茶楼经营者把茶楼茶价定的较低,引起恶性竞争。我认为保持好的质量同时,一定要有合理的定价,首先确定你的经营成本价,在计算出你的经营成本及你的合理利润,参考一下市场定出一个合理价格,既不能牟取暴利,也不要低价竞争,当然名优茶、特种工艺茶,由于它们的特定艺术价值定价高一些,我认为是应该的。 九、茶楼全方位立体结构:茶楼立体结构与品种齐全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品种齐全的基础上增加茶叶不同等级,如“西湖龙井”有明前特级、特级、一级等;“牡丹绣球”有“头春”“二春”“三春”。二是经营茶楼同时经营与茶叶有关的商品,如茶具、茶书、茶点、茶保健品、茶字、茶画及文房四宝,茶具有紫砂、瓷器、玻璃、不锈钢等等,而紫砂有高、中、低,有套壶、单壶、怪壶,有黑泥、白泥、红泥等,茶点有瓜子、开心果、牛肉干等。三是采取与众不同的包装与储存,如花茶锡箔袋包装,绿茶可以放在冰柜里保鲜出售等,茶楼的主体结构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而定,须经市场调查,不能盲目模仿,盲目拼凑。
⑸ 西湖龙井四大品牌都是哪些
1、西湖牌西湖龙井:杭州茶厂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浙江省杭州茶厂,始建于1949年,“西湖”牌特级龙井茶两度荣获国家优秀工程金质奖。
2、御牌西湖龙井:“御”是一个专注于高端西湖龙井的品牌,主要经营明前特级西湖龙井。“御”牌目前在售的基本都是采自明前的西湖龙井,这在其中高端产品表现比较明显。
3、狮牌西湖龙井:杭州狮峰茶叶公司创建于1985年,杭州龙井茶前十品牌之一,是划定的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走“小而精”的路线,产量和规模一直都很稳定。
4、贡牌西湖龙井:成立于1986年,是承办国家礼品茶西湖龙井的唯一指定单位,礼品茶由公司的“贡”牌西湖龙井茶生产。
(5)西湖龙井的营销模式扩展阅读: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
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
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⑹ 需要龙井茶近几年销售量的对比,得出龙井茶的销售量是减少,还是增多,并且需要减少过增多的原因
最近下降了。因为之前几年炒得太高了很多人抢购导致大量的产品上市,而现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销量明显下降。
⑺ 求一份详细的可行的武夷岩茶营销方案
现在武夷岩茶的局面现实不是很乐观,但是前景很好。现在实际真正喝茶的人逐渐的增加,就为武夷岩茶的市场在做铺垫。要做好武夷岩茶,一是要从茶叶品质上保证,只有保证的茶叶的品质才能放手去做;二是发展批发,给批发商广阔的利润空间,“财散人聚,财具人散”;三是要发展良好的人脉资源,财福建茶叶行业树立自己的口碑,你那样能够做大做强。
⑻ 茶叶从生产到销售是怎样的流程
前天下午,上海游客张先生和女友来到杭州佑圣观路,打算趁旅游间隙买一斤茶叶。出租车司机告诉他,这里可以买到西湖龙井。 佑圣观路是杭州著名的茶叶市场,有大大小小几十家门市部,每个门市部门前都有口大茶锅。张先生没有去过龙井村或梅家坞村,不知道茶叶生产的整个流程,也不知道怎么挑选。杭州市农业局科教处的胡新光与茶叶打交道已有好多年,我们请他来解答众多买茶者想了解的知识,应该很合适。泡入杯中前,一片茶叶要走5步茶叶要经过培育、采摘、炒制、包装、销售等过程,才会到消费者手中。以西湖龙井为例,一般,培育阶段,和其他农作物一样需要管理。开采阶段,则在清明前10-15天。西湖龙井的采摘讲究“一芽一叶”,有芽没叶的茶叶,相对有效物质要少些,叶子多了,茶叶的色泽、味道又不够好,“一芽一叶”是经济效益和茶叶质量最佳的阶段。炒制过程包括摊青、青锅、青二锅、辉锅等阶段。摊青是为了散发掉20%-30%的水分;青锅主要是杀“酶”,让“酶”停止活动,以保持茶叶的颜色,并将茶叶炒成一定的形状;青二锅则是把颜色固定下来,让水分充分散发,并使叶子“成形”;辉锅则起到均匀水分的作用。基本上,当茶叶“成形”,水分在6%左右时,就可以出锅了。包装的环节,农户直接销售是自己包装。公司销售则会按标准筛选分级,配以不同包装。按照西湖区农业局一位干部所说,西湖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区域168平方公里茶园,1万户茶农,每年产春茶350吨左右,其中农户自产自销和由公司销售的比例大约为1∶1。现代茶商在思考如何做出品牌影响杭州泰龙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策信就在佑圣观路的门市部照料生意。做茶叶生意10多年,经验告诉他,一定要做好茶叶品牌。他的公司前天开始不收购青叶,只收干茶。前天收干茶的价格400多元/斤。他说,新茶刚出来,干茶价格高,有的农户炒制茶叶的水平不稳定,收干茶风险很大。现在干茶价格降下来,收来的干茶分等级包装销售,风险小些。“茶叶就像艺术品,同样4斤青叶1000元钱,炒一斤干叶。水平好的可以炒制成价值2000元的干茶,水平不好的,炒出来的800元/斤也没人要。”每年,舒策信要卖掉800-900斤成本价在1000元以上的干茶。他的销售方式包括,私人、单位在杭州的采购;在北京、沈阳、乌鲁木齐等全国9省市30家品牌代理店销售;与外地茶庄等单位的合作,由他的公司供货;全国100多家超市(包括上海联华等)门店的上柜销售。其中,私人、单位采购的销售份额最大。他想改变这个现状。“私人、单位采购认准的是我这个人,知道我的品质不会错,但这样销售发展不快,不知道我的就不会买我的产品。我要做到人家认准我的品牌,这样即使不懂茶的人,也会在同样叫龙井的茶叶中选择我的品牌,并且不因为我的产品价格高就不买。”这实际上也是西湖龙井面临的问题。全国叫龙井的茶不少,浙江就有大佛龙井、越州龙井等等说法。就是西湖龙井,也有诸多品牌,其中价格差异比较大。如何在众多品牌中做出影响,正是现代茶商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