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零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2016年10月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我国新零售以一路狂奔的态势不断发展。此概念提出后,阿里巴巴、腾讯、网络、小米、网易等多家企业已经开始了新零售探索之路,“新零售+”迅速成为新的风口。
企业纷纷布局新零售
2016年10月,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并以盒马鲜生为主,展开其新零售之路。随后,亚马逊革命性地提出了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将“无人零售”这一概念推上了风口。2017年可谓是新零售的发展元年,超级物种、7 Fresh、苏鲜生等新零售代表门店不断推出,京东、腾讯等公司纷纷布局,并且竞争格局逐渐明朗,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小米之家、7 Fresh等头部效应明显。
传统零售VS新零售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有很大的不同,新零售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的模式,结合物流等,为消费者打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传统的零售则是依靠人流量,依靠过往的消费者,依靠个体的经验自营。新零售结合大数据对顾客进行精准定位,并且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更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聚集在北京、上海、广东
得益于新零售风口的兴起,各地的创新型企业也层出不穷,但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仍聚集着70%的新零售企业,其他地区的新零售企业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
北京作为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毫无疑问地以33.5%的新零售企业占比位列榜单第一位,其布局涵盖供应链、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生鲜等多种业态,其代表企业为盒马鲜生。上海作为中国零售业最发达的地区,在新零售浪潮中也不落人后,以22.3%的企业数量占比排名第二。上海不仅拥有传统零售巨头百联集团,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还诞生了以猩便利为代表的一众新零售企业。广东省一直是各类新鲜事物涌入的第一站,其以14.6%的企业数量占比排名第三。
新零售未来发展趋势
1、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
在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在商品极大丰富的大背景下,零售的发展,已逐步走出以商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流量为中心的方向加快发展。新零售需要从内容、形式和体验上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当前零售经营的核心。
2、全渠道零售
目前的零售市场已经是高度的线下与线上二维市场。未来的零售市场必将是更加充分的二维市场结构空间。市场不会再回到单一的线下市场结构,只有实现二维市场融和规划,协同发展,才是把握了市场的全部。
3、智能化、无人零售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人工智能将会逐步取代部分的人力,而使零售效率得到提升。沃尔玛、亚马逊等已经在无人零售上迈出了步伐,从成本、效率、体验出发,无人零售、自助零售已经成为零售创新发展的新热点。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贰』 新零售模式是怎样的
新零售一词最早是出现在于马云于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说的一句话:“纯商业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的说法,只有新零售这一说!”
新零售这个概念被提出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现在大家也都对新零售有所接触,但是更多的人还是一脸茫然,新零售,是什么?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大家都认为电子商务会是未来的趋势,线下实体店将会死亡。但是近些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趋近平缓,已经到了瓶颈期,线上购物终究还是缺少了一分线下购物的体验感。电商巨头纷纷转战线下,而实体行业也都开始触网,这似乎就是马云所说的新零售的雏形了。
从马云提出新零售到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阿里巴巴也不再提电子商务,而是在打造一个全生态系统,电商与实体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闭环,线上与线下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一体。
所以新零售的模式都将是线上线下将结合,打造大数据、全渠道、全链路的模式。原本的线上电商打造线下门店,原本的线下实体店打造线上网店等等,他们的发展方向不同,打造目标是一致的。
『叁』 如何理解新零售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品牌厂家的价值是什么?是准确洞察消费者需求,始终围绕消费者需求,创新新的产品、新的营销,去满足、引领消费者的需求。只有他所做的一切产品、营销的动作为消费者所接受了、消费了,他才是创造了价值。否则他所做的一些都是毫无价值的。生产的再多、经销商压货压得再多都不是再创造真正的价值。
现在是消费者主权时代,如果再提产品视角、品牌视角是错误的,是严重错误的。
现在的视角只有一个:就是消费者视角。消费者视角就是品牌始终围绕洞察消费需求、满足消费需求,做好一切产品与营销的动作。如果不转换这一视角就是死路一条。
消费者主权时代,品牌转换消费者视角,绝对不能还是基于以往的思维,还是在“明确划分”厂家、渠道、零售边界来思考变革,必须要打破边界,真正彻底转换消费者视角上。
核心就是要由以往定位自己是一个生产商、产品生产者,转换到消费者的服务商。如何更准确、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好消费者是衡量品牌是否转换消费视角的唯一尺度。
这个更准确、更好、更有效率不能是只站在生产商的角度,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重构新的交易模式、交付模式、营销模式,如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升购买效率、体验效率、交付效率。因此,必须要考虑全链路,包括产品、分销、终端系统的完整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