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娃哈哈小陈陈的销售策略
小陈陈是一款针对年轻人的产品,所以娃哈哈集团在销售策略上侧重于年轻人回比较喜欢的渠道——电商答。近几年电商渠道销售效果开始越来越好,虽然没有对传统渠道造成冲击,但对企业而言也不容忽视。
肖竹青表示:在网上首发饮料新品是个很好的营销手段,销售可以不限制时间,也没有规模限制,再加上“小陈陈”这种包装的饮料本身就是卖给年轻人的,在网上售卖将能够更好的效果。
此外,肖竹青还认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在网上首发也是一种吸引眼球的很好方式。这说明了娃哈哈在营销上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娃哈哈以前的销售渠道都是传统的经销商体系,这也是娃哈哈与其他饮料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现在娃哈哈想要保持住在渠道上的优势,还需要不断完善电商渠道。
Ⅱ 娃哈哈 爱迪生营销策略
公司名称:娃哈哈集团公司
所在地:浙江创办时间:1987年 娃哈哈的成功固然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其专注形象的策略很值得我们分析。 大家都了解娃哈哈在广告上的投入是不惜巨资,但娃哈哈在形象方面也是十分注重。娃哈哈在注重形象方面主要来源于一个案例。 娃哈哈集团公司是浙江省一家集工业、物资、商贸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该公司创办于1987年,当时只是一家仅有3个人,14万元贷款的校办经销部,如今,一举成为中国食品业的“大哥大”,连续三年在全国食品制造业中居利税总额第一位,拥有总资产8亿多,职工4000余人,1995年在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的500家中,名列第19位,在浙江省则荣登榜首。那是在娃哈哈刚成立之初,当时娃哈哈在杭州做乳品市场推广。娃哈哈在杭州投入了大约300多辆三轮车用来送奶,而且这些送奶的车上全都打上了娃哈哈的广告。这300多辆车每天穿行于杭州的大街小巷,此举造成了娃哈哈销量的大增。可是好景不常,大约在三个月后娃哈哈的销量却出现了严重的滑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娃哈哈的销售团队,后来他们上街去调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销售的下滑,调查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居然是送奶的车子脏了。车子脏了销量为什么会下降呢?消费者的理由是:“这么脏的车子运的奶,那品质也不怎么样,谁敢买这样的奶给孩子喝呢。”搞清楚了为什么销量下滑,娃哈哈立即把车上的广告全都重新做了一遍,这样一辆辆修饰一新的车子又把娃哈哈的销售业绩拉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此娃哈哈走上了发展的新局面。
娃哈哈集团不惜巨资投入产品的广告宣传,使娃哈哈的多种产品形象深深地刻进了人们的脑海。从1988年起,每晚必在“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时间段亮相,数年如一日。而且产品要推向哪个地方,各种广告宣传促销攻势就打到哪里。娃哈哈的广告促销一般是立体的,在一个地区一个月之内就能把市场铺开。各地广告媒体都期待着娃哈哈决策者的到来,因为他们一到,广告媒体就有生意了。
娃哈哈在大做广告的同时,十分注意市场推广活动策划,经常推出一些具有创意性的活动或事件,以此引起媒介的报道和消费者的参与,达到提升企业形象,销售产品的目的。1993年娃哈哈在杭州赠送果奶,当时在杭州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将报纸上的娃哈哈标志剪下来,可以到杭州各大商场领取一盒娃哈哈果奶。当天报纸发行100万份,娃哈哈公司领导预计能有30%的反馈率就不错了,结果各大商场的果奶很快告罄。为此,公司决定连夜加班生产,让每一个有标志者都领到了果奶,这一活动成为各大报纸宣传的热点,娃哈哈的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999年娃哈哈在成都请洋人促销。在当年的全国糖烟定货会上,娃哈哈独树一帜,请了一支由洋先生洋小姐组成的宣传队伍,在街上身披彩带,向路人分发娃哈哈宣传品,洋人给娃哈哈做广告的消息传开后,使娃哈哈公司获得了大批订单。
最妙的是娃哈哈还曾在郑州发放小黄帽。一天,大街上忽然出现了小学生戴着印有娃哈哈捐赠的小黄帽,原来这些小黄帽是娃哈哈专门为郑州5万名的小学生印制的。“小黄帽”就像5万个流动广告宣传员,大大提高了娃哈哈在郑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产品的销售起到了推动作用。
Ⅲ 求一篇关于娃哈哈真果粒的营销方案(具体)
1:走上街头,让大家认识并品尝,要热情,从你们的个人形象上提高影响力;2:与较熟悉的酒店一类的,取得供应权,为酒店,娱乐等公共场所提供货源,从性价比上赢得机会,与其主管人员商议是要相当地诚恳。
Ⅳ 市场营销学-哇哈哈的促销策略
洋小姐发宣传单:很明显,案例中已经告诉你了,用的是广告这一促销策略,而发小黄帽,显而易见,是公共关系促销 目标:提供信息情况,及时引导采购;激发购买欲望,扩大产品需求;突出产品特点,建立产品形象;维持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等等。 特点:1.广告是一种传播工具,是将某一项商品的信息,由这项商品的生产或经营机构(广告主)传送给一群用户和消费者;
2.做广告需要付费;
3.广告进行的传播活动是带有说服性的;
4.广告是有目的、有计划,是连续的;
5.广告不仅对广告主有利,而且对目标对象也有好处,它可使用户和消费者得到有用的信息。
而公共关系跟强调情感性和互动,你可以从提高企业形象方面谈,我只说了个提纲,如果是论述,你就得展开了说
Ⅳ 娃哈哈的营销模式是什么,我想学习.
品牌企业与经销商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支撑点是什么?怎样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销售?娃哈哈的体会是:利益的有序分配,让经销商有利可图,只有双赢,他才会帮你用力吆喝,必须先解决好谁来卖的问题,才能解决谁来买的问题。娃哈哈销售网络建设的成功在于:
1、厂商之间实行双赢的联销体制度。娃哈哈在全国31个省市选择了1000多家具有先进理念、较强经济实力、有较高忠诚度、能控制一方的经销商,组成了能够覆盖几乎中国的每一个乡镇的厂商联合销售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联体制及保证金制度不仅有效杜绝了坏帐、呆帐,使娃哈哈的资产结构更加合理、流动性更强,而且大大激发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变一家企业在市场上单打独斗,为上千家企业合力与对手竞争,大大提高了娃哈哈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构建稳定有序的共享网络。娃哈哈在联销体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特约二批商营销网络,逐步编织了以封闭式蜘蛛网态的营销体系,不仅加强了娃哈哈产品的快速渗透力,同时也提高了经销商对市场的控制力,从而达到布局合理、深度分销、加强送货能力、提高服务意识、顺价销售、控制了窜货。现在娃哈哈的营销网络可以保证新产品在出厂后一周内迅速铺进全国各地60万家零售店,同时与大江南北、沿海内陆广大消费者见面。
3、与经销商共创品牌。娃哈哈今年的销售目标是80亿元,而娃哈哈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人员只有1000多人,很多人对此难以想象。可口可乐、统一、康师傅,在全国的主要城镇也都分设了营业所,营销人员不下于5万,而娃哈哈靠的是联销体政策,是成千上万个大小经销商与娃哈哈共创品牌的决心与行动。娃哈哈在联销体和特约二级网络的基础上实行了销售区域责任制。明确了经销商的权利和义务。经销商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企业共同做品牌的长远战略规划,大大提高了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对产品的认同感,而且自觉地加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因为娃哈哈的政策使他们意识到:市场是大家的,品牌是厂商共有的,利益是共同的。
今天的娃哈哈,在网络建设和农村市场取得胜利后,随着饮料市场的城市争夺战的加剧,市场重心的前移,终端竞争日益激烈,于今年初及时采取了加强终端建设的有力措施,以经销商当月销售量返点部分招聘跑单员,由娃哈哈的销售主管统一管理,加强终端控制力。不到半年,在全国各地的城市终端旺点,你不禁会对娃哈哈纯净水、茶饮料、果汁饮料等系列产品的见货率、陈列面、终端销售热情发出惊叹!
1000多人的销售队伍将完成80亿的销售额,这是中国式的人民战争,而不是洋式的人海战术。有人称娃哈哈是中国通路做得最成功的企业。娃哈哈的通路战略是:永远坚持搞代理制,从联销体网络构建到区域责任制、特约二批网络建设、封闭式销售、把二批和零售商发展为娃哈哈的联销体网络成员。这是才是在中国国情下最为成功销售模式。